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胡静水又笑了笑:“职下当初经商,也要讲究货比三家,让供货之人相互竞争,如今公子也可如此!”

    这和俞国振的想法是一样的,俞国振与他回到原先位置,阮福溪偷偷抬起眼,可从俞国振的脸上却看不出他会做什么决定。

    “阮福洪许我自会安至讫馒之地,换得我出兵相助。”俞国振淡淡地道。

    讫馒,即是后世的呃港,阮福溪听得这个,身体扛了扛,暗暗骂了一句。但接下来,他没听到俞国振再说什么,便知道现在该是自己提条件之时了。他跪伏道:“这算是什么,广南一府,若是贵使有意,尽可取之!”

    俞国振哑然失笑,这广南府本是雯南黎朝自占城夺来,阮氏控制它也有六十余年,后世子孙,自然没有想到前辈费尽心机开疆拓土的艰难,只觉得以区区一府之地,换取半国江山,是再值得不过的了。

    “我要个广南做什么。”俞国振道:“况且,这厂南也不是你的,而是阮福洪的,你若是一昧只想玩着小花样还是安心去死吧。

    此语说出,阮福溪忙不迭地叩头:“只求钉命,上国贵使所要何物尽管吩咐,只求饶我一条性命!”

    “你驻地在厂义?”俞国振也不多说,略一犹豫之后,开口问道。

    “是。”

    “以广南为界,你与陆福洪平分阮,氏之地。”俞国振思索了一会儿,这个阮福溪的出现正好符合他分而治之、逐步蚕食的策略:“阮,氏之地,你二人南北分之,阮福渶为主,你为副主,若是郑氏南下,你二人须得同心协力。”

    这话说出来,莫说阮面溪,就是俞国振自己都不相信。如果二陆,能够合作,首先就是要合作对付他了俞国振如何会让他们真心团结起来!

    他需要的是一个战乱的安南,而不是同心协力的安南。至于因此,安南人血流成河……那与俞国振有什么关系,难道不让安南人血流成河,反倒让大明华夏之裔血流成河?

    “是是。”

    “所以我们可以放你回去但是有一件事情,须得由你去做,过会儿在俘虏中,你挑几个……亲信去传话,让你的部下将会安至讫馒之间,所有安南人都迁到广义去吧。”

    “再?”

    “想必你在广义,也需要人口,对不对?”俞国振笑道。

    阮福溪顿时明白俞国振的用意,心中暗骂阴险的同时更是发冷。这个明国少年,完全没有他们安南人此前接待过的那些明国贵使的迂阔,相反,其人手段,高妙至极!

    俞国振需要从会安到观港之间的平原这里将成为他的第一个粮仓。但这大面积的平原当中,岂会没有安南人居住。虽然安南人懒惰愚昧刀耕火种,但整个冲积平原里,少说也生活着数万安南人。

    这些人都是大麻烦,明人要屯垦,就必须驱逐他们,否则留着他们在这给明人捣乱?

    但若是俞国振派人去驱逐,他们必定仇恨俞国振,想方设法会来报复,现在出面的是阮福溪,就不存在这回事了,他们要恨,也只能恨阮福溪。…;而且他们被带到厂义去安置,再想回广南,就非常困难,有什么麻烦,也是阮福溪事情了。阮福溪从广南带走这么多人口,阮福洪与他的关系会更加对立,双方更不可能真心合作。

    “是,是!”想明白这一点,阮福溪叹了口气,自己投靠的事情,只是刚刚发生,而这么短时间内,这明国少年就想到了如何利用自己投靠的事情,将利益最大化。这等心智才华,绝非他所能及,更不是阮福洪能够抗衡的。好在这位明国贵使似乎并不想灭亡阮氏,否则的话,防福溪就算拼了一死,也不能答应对方的条件。

    “颤然你答应了,那么就挑人吧。”俞国振向着那边挑了挑下巴:“我希望在三日之内,事情就能办完。事情办完了,阮副主也就可以回到厂义,或许还可以多占几府之地。”

    防福溪心中一动,顿时又生出念头来。

    防福洪借为阮主,象他一样心怀不满的人绝对不少,更何况阮氏的主力大军还在日丽海门,阮福洪要收拢这支军队,少说得花上个十天半月。而如今郑氏兵临日丽海门,估计又要一段时间,才能将之逼退。因此这段时间里,他根本无暇南顾,自巳若能早些脱身,便可以早些收拢南方心怀不满之人,能够与阮福溪相对抗。

    “是,三日之内,必成此事,十日之内,小臣保证,从会安到讫馒,再无一个贵使不愿意见到的人!”

    “和我没有关系,是你啊,是你。”俞国振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黑锅,陆福溪是背定了。哪怕他去和那些流离失所的人解释,那些安南人也只会怪他,因为将他们赶出家园带走的,是他阮,福溪。

    阮福溪自己也知道这点,满脸赔笑,连连点头。俞国振见他还跪着,让他起身,还赐了座位。阮福溪顿时感激涕零至少表面上,他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他当然不敢大马金刀地坐下,而是赶紧去俘虏中挑出五个人来,都是他的亲信,将这五人交给家卫之后,他才又回到了俞国振面前。

    在事情办妥之前,他就是人质。

    就在这时,弥次郎兵卫来的消息传了过来,俞国振听说有个倭人前来祝贺,也不禁愣了愣。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会安港中的明国商人还没有什么动静,倒是倭国人先反应过来,跑来“祝贺”了。

    不过这个,倭国商人倒是聪明,知道从今以后,会安港里的天色就大变,说话算数的再也不是阮家,而是他俞国振了。

    “让他先等一等。”俞国振此时心情不错,因此也愿意见见这倭国人,瞧瞧他的真正来意。

    他踱到了空地的另一端,这边,是刚刚打了胜仗归来的卫兵们。见到他过来,众人都是斗志昂扬,一个个挺胸收腹,站得笔挺。

    这里的人中,有跟随他已经有几年的家卫,也有才从流寇罪民中改编过来的新人,不过这一刻他们心中都是一样,自信、骄傲和荣耀。

    俞国振望着一张张兴垩奋的脸庞,也笑了起来。

    “今日诸位英勇奋战,战功卓著,战果辉煌。”俞国振道:“此事胜得,极是漂亮!”

    确实是一场极漂亮的大胜,以两千多守军,对五千多敌军,杀伤过五百,俘虏足有两千,而自己的伤亡数量,仅仅是二十余人。老家卫是打惯了这和胜仗的,但谁会嫌胜仗多?而那些新加入的,则更是觉得,跟着无为幼虎作战,就是痛快!…;俞国振听得众人当中,传来隐约的欢呼声,他举手下按,示意众人安静,然后又道:“既是大胜,不能不赏,叙功论勋,自有各级官长行事,我就不多说了。只有一个,参加今日之战者,无论走出城野战,还是据城而守,每人赏银三两,过会儿便由各队后勤营来支取!”

    听说这么轻松的一场胜仗,立刻就换来三两赏银,而且这赏银还是各人功勋之外计算,众人顿时一作欢呼,这次就是俞国振也压不下去。

    俞国振心中暗笑,便是给了他们银子,他们又如何花得出去,住宿可都是在军营之中,而且营中又严禁赌博,最后的结果,大多数还得还给他,由他统一保管。

    “今晚加餐,自是不必说了。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今日之战,诸位威风凛凛,配得上我为诸位取一个军名了。”俞国振说到这,向身后挥了挥手,顿时,在他身后,一根大旗竿上,一面红色的战旗升了起来。

    这面红色战旗上绣着一只张牙舞爪的猛虎,俞国振指着这面旗帜:“这是你们自己争来的,从今而后,你们便是新襄虎卫!”

    “新襄虎卫!”

    “好响亮的名字!”

    “咱们公子是无为幼虎,咱们自然就是虎卫,哈哈,虎卫,和岳家军、戚家军一般!”

    诸人先是议论纷纷,然后大伙全都高呼起来:“新襄虎卫,新襄虎卫!”

    取这个……名字,俞国振走动了心思的。他不能直接称军,传回大明就是僭越,因此用了一个“卫”字。他自己的绰号中有一个“虎”字,而军队也需要有猛虎一般的气势,因此又用了一个,“虎”字。至于“新襄”二字,则是让所有虎卫都牢记着,他们的基业,还是在大明钦州新襄。

    新襄虎卫之名,自此正式诞生。

    罗九河在旁边咂了一下嘴,他觉得新襄虎卫的名字,比起他的渔政局可要响亮得多,小官人当真是有些偏心,为何不把渔政局改成龙攘?

    不过他也只是在腹中盘算罢了,并未说出来。

    弥次郎兵卫听得懂汉话,他仰头看着悬在半空中的赤色战旗,那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飘动中旗上绣着的猛虎仿佛活了过来一般。

    “果然是位了不起的明国殿下,或许,我家的家名,就要拜求这位殿下恢复了!”他心中暗想。

    就在这时,他终于等到了渴望已久的消息,俞国振让他过去……)

二五七、回望新襄虎卫旗(三)

    弥次郎兵卫不敢有丝毫失礼,他跪伏下的时候,恭敬得让俞国振都吃惊——

    然后俞国振就想到后世对这个国家人的一种评价,只有让他们畏惧的人,才能得到他们尊敬。

    “听说你想见我,还要给我送一份礼物。”俞国振慢慢地道:“我正好也有事情要对你们倭国人说,故此抽出时间见你。你送的礼物我见了,很是欢喜,你有什么事要求我么?”

    弥次郎兵卫听到俞国振说有话要对倭人讲,心中暗暗欢喜,自己来果然对了。不过他是个仔细的人,因此没有问俞国振究竟有什么话,而是恭敬地道:“殿下这次获胜,从今以后,会安就是在殿下的治下,如果殿下有什么需要仆等出力的,仆等必无犹豫。若是殿下特许,仆等也愿意投身于殿下麾下,为殿下效力!”

    他拿腔拿调说出这番话,让俞国振真正惊讶万分。

    在大明,他横扫流寇,却没有什么人物前来纳头便拜认他为主公,倒是到了安南,只不过占了一个区区会安,先有胡静水,再有这个倭人,要来投靠于他!

    胡静水与他打过不少交道,见识了他的手段,而且还是他从海寇手中救出来的,因此投靠也不足为奇,可这个倭国人,这还是第一次见面,怎么就想着要投靠?

    “为表示仆等诚意,愿将全部家产献与殿下,以供军资之用!”弥次郎兵卫又道。

    “我对你的家产没有什么兴趣,但如果你有意献上,我也不会拒绝。”俞国振皱了皱眉,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个倭国人下这么大的成本,所求更是不小:“你需要什么?”

    “仆请殿下发兵倭国,靖难勤王!”弥次郎兵卫这个时候坐正了身躯:“仆观殿下举止,实是唐时虬髯客一流的绝代之才,如今倭国……”

    俞国振坐正身躯,伸出一只手:“等一下,你叫什么名字?”

    “弥次郎兵卫……”

    “真名,我希望你不要对我有任何隐瞒。”俞国振冷笑了一声。

    弥次郎兵卫,连姓都没有,在倭国只是农夫之类的最底层,哪里能说得出这样的话语,更不可能产生如此的野心!

    弥次郎兵卫略一犹豫,然后深深拜倒:“仆忍辱偷生,有污家名,原本是想在德川氏灭族之前,不再恢复家名的,但既然殿下问起,仆不敢不答——仆唐姓为秦,倭国姓为长宗我部。”

    “咦?”

    俞国振来到会安,便知道将会经常与倭国人打交道,因此了解了一番如今倭国的局势。另外,他对于长宗我部这个姓,也通过后世的游戏有一些了解,因此他讶然挑眉:“土佐的长宗我部家?”

    弥次郎兵卫闻言也不禁愣了,这位明国殿下果然胸怀天下,连他这个土佐土豪的家名也曾经听说过!

    “是,说来惭愧,没有想到仆下家名,竟然也入了殿下之耳。”

    他接下来便说自己的身份,长宗我部家族原是华裔,自称为始皇帝后裔,故汉姓为秦或者赢,定居倭国四国岛上的土佐,传承了许多年,并且成为了一方领主,最盛之时,甚至占据了整个四国岛。

    俞国振对于所谓长宗我部家族的辉煌并没有多少兴趣,而弥次郎兵卫自称为华裔,在他看来也不过是诡辩之言。至少长宗我部家族追随猴子丰臣秀吉侵朝时,照样与大明交战。因此,弥次郎兵卫说了半天他们家族因为为丰臣氏效力,而被如今的德川幕府没收全部领地,甚至在丰臣家大阪城保卫战失利之后,嫡系几乎全部被处死,这些事情并没有引起俞国振任何同情。…;

    他感兴趣的是,这个家伙好不容易隐姓埋名,躲到了会安,能不能利用这个家伙对德川幕府的仇恨,插手一下倭国的事情。

    想了好一会儿,俞国振觉得,这可以充当一步闲棋,却不值得他此刻就去全力经营。

    有了会安,他就有了粮食基地,再以会安为踏板进入湄公河三角洲,那么不仅他的粮食问题可以得到彻底解决,而且后世再也不会出现什么猴子来与华夏争夺南海诸岛的事宜,甚至他可以进一步考虑一下马六甲海峡。至于倭国,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充当新襄各种工业品的倾销地比较合适。

    “那你的本名究竟是什么?”

    “仆下之父,为长宗我部右近大夫,受盛亲连累,被德川幕府勒令切腹,幸有替身武者代死,先父携仆下一起隐遁安南……”见俞国振明显露出不快的神情,弥次郎兵卫终于结束了对自己家谱的回忆:“先父赐仆下名为长宗我部亲盛。”

    俞国振咂了一下嘴:“我是大明之人,倭国之事,不好干涉。”

    “仆下也知,故此只是向着殿下借兵。殿下的武士,借仆下一千,便足以让仆下夺回家业。到那时,仆下必定向殿下献上户籍地图,称臣纳贡,永为藩属!”

    俞国振忍不住啧啧了两声,倒是打的如意算盘,献上家产,换取一千精兵,然后重夺家业。若是能成,不过是名义上称臣罢了,眼前这个倭人,还真把自己当成冤大头了。

    他却不知,长宗我部亲盛倒不是将他当冤大头,只是按照此时东亚朝贡式外交的惯例来处置事务罢了。

    “我兵力有限,帮不上你的忙。”俞国振断然拒绝,然后笑道:“不过,想来德川家如此残暴,国内必然动荡,你迟早会有机会,到时候我可以助你。”

    这同样是空口白话画大饼,但长宗我部亲盛却还是流露出感激涕零的模样:“原本仆下的请求,就是极为失礼的。仆下也不敢立刻就请殿下出兵本土,仆下的意思,是请殿下发兵琉球。”

    若是他说的是别的地方,俞国振还会一笑置之,但听得他说到琉球,俞国振顿时警觉起来。

    “此话怎讲?”

    “琉球国小力弱,二十余年前,为萨摩藩岛津家所凌迫,割去其北五岛。琉球靠近倭国,正处于倭国至会安航线之中,若是仆下能得到琉球,便可以招募浪人,等待倭国内乱之机。”

    俞国振目光炯炯地盯着长宗我部亲盛,这目光让亲盛觉得很奇怪,自觉自己的计划,似乎没有半点对这位殿下不敬之处,为何他会如此?

    “长宗我部亲盛,你似乎忘了一件事情,琉球向来向大明称藩,琉球国主甚至献上了户籍图册,因此,琉球国,是大明的领土。”俞国振说完之后,还淡淡地补充道:“自古以来,就是!”

    长宗我部亲盛愕然。

    他与明人打交道打得不少,因此推断出,俞国振是那种有志于图王事的虬髯客一流人物,这种人如何会将明国朝廷放在眼中,更不可能会将明国的一个藩国当一回中。在他想来,自己献上家财之后,这位殿下派个一两千士兵,就足以帮助自己夺取琉球,并且驱逐萨摩藩岛津家的混蛋们,可他的反应,为何会如此?

    “仆下在会安经营近三十年,积累了不小财富,折算是白银,足有近十万贯目……相当于明国七十五万两白银。”长宗我部亲盛心中一想,觉得这肯定是这位殿下不知道自己能献上多大一笔财富,因此恭声说道。…;

    七十五万两白银!

    这个数字,确实让俞国振吃了一惊,他东杀西杀,打拼了三四年,赚得的也不过比这个数字多一点罢了。而且从长宗我部亲盛的态度来看,恐怕这七十五万两白银还不是全数!

    俞国振第一个念头就是将这块送上门的肥肉吞下去。

    但是过了好一会儿,他笑了起来。

    这个家伙可不是傻瓜,而且以会安的情形来看,他不可能在会安港中藏近百万两白银。

    “长宗我部亲盛,我对你的白银很感兴趣,但是,就算你将整个倭国的金山银山全部拿来,也休想换走琉球寸土。那里是大明的土地,华夏的藩国,总有一天我会到那儿去将你说的萨摩藩的混蛋驱走的。”

    听到这里,长宗我部亲盛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