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宗羲这个时候,终于想到俞国振的打算,他脸色惨白,盯着俞国振:“介……俞济民,你的孔子书院,会开在哪儿?”

    “往东开到美洲,向南开到蟾洲,向西开到欧罗巴。””俞国振淡淡地笑道:“凡阳光能照射之地,我都要开办孔子书院,原本我是很为如何招募书院老师伤脑筋的,黄太冲,多谢你为我找齐了这些老师,几千晨…..差不多够起步之用了。”

    “啊啊啊啊啊?”

    黄宗羲与诸生都是瞠目结舌。

    大明之时,若是谁摊上云贵之地的官员,便被视为不幸,因为这些地方偏僻遥远。而俞国振方才所言,乃是要在美洲、蟾洲与欧洲开办孔子书院,将诸生打发到这鸟不拉屎遍地蛮夷的地方去!

    这可比起拿刀杀人要可怕得多,更重要的是,被俞国振杀了还可以落个美名,而现在.………

    “想来诸位深明大义,知道为宣扬孔孟之道,需要吃得苦中之苦,必不会推辞。”俞国振又道:“诸位,虽说朝闻道夕可死,但传播大道,事不宜迟,诸位这就去做准备吧。”…;

六九一、急敲登闻效陈东(三)

    达达尼盎先生远远地看着这边的纷乱,看着那位刚刚登基的华夏国皇帝,仅仅是几句话,就让着明显是他反对派的领袖气得吐血,如果不是被众人扶持,几乎要倒在地上。k更新

    看到这一幕,达达尼盎先生觉得自己对这位华夏国皇帝的钦佩又上升了几分。如果他不是已经效忠了法兰西国王,那么他一定愿意为这位富有而慷慨的东方君主效力。

    在众多的华夏军士兵和武装民兵的控制之下,很快那几千士子就被带走,等待着他们的,就将是被送到其余诸洲去。俞国振此前托汤若望去与欧洲诸国交涉,说要往欧洲诸国派遣学者,他想派的,当然不是精通实学的学者,而是这些精通儒学的学者。

    相信这些人可以欧洲的思想界带来不少新鲜的东西,特别是欧洲的思想家们,用不着再去猜远方的中国人是怎么组构政府的了,俞国振直接给他们送了老师去。

    黄宗羲这个时候已经半昏厥中,而那些士子们此刻也意识到,他们面对的可不是那些畏惧他们士子身份的旧朝士兵,在几个不开眼的被摁在地上拖走之后,所有人都惶惶然,虽然他们现在明白自己即将迎来的命运,可是每个人心中仍然无底。

    只想着学太学生领袖陈东,却不曾想到陈东营救李纲是一心为国,他们这个下场,俞国振不但不同情。反而乐观其成。

    收拾掉这群不开眼的螳螂,俞国振也没有继续开大会的兴致,只是笑着与那些与会人员招呼了一声,便宣布散会。

    阮大铖缩在人群之后,他想等着自己的女婿罗九河出来,好生向他问问,有关自己的安置,能不能还有什么改变。

    罗九河如今在新朝的地位卓越。乃是兵部部长兼海军总司令,很明显,俞国振未来的军事规划是倾斜于海军的,所以才会让罗九河来担任这个部长职位。不过据阮大铖所知,这个兵部部长只是名义上的主官,各大军团司令的品衔与其相当,整个华夏军仍然没有二号人物。他们的最高统帅,只会是俞国振本人。

    “阮兄。一起走吧。”他想落在人后。可是有人却不让,马士英回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阮大铖有些怔忡,跟着马士英走了没几步,便听得马士英低声道:“黄宗羲带着一帮子士子闹事,他还以为这是前朝,朝廷需要士子治理天下,故此优容。如今俞……今上自己通过各级学堂,每年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学生。而且都个个能读会写通晓算术,又能沉下去做实事。比起这些眼高手低自命清流的家伙,可是要靠谱得多啊。阮兄,咱们的时代……已结束了。”

    马士英的话,让阮大铖悚然动容。

    是的,他们这些前朝旧臣,俞国振给个博物院的职务,由朝廷出钱养着,已经是分外优容,若是再说什么,俞国振把他们也作为“学者”,送到欧罗巴等蛮夷之地去,那可就偷鸡不着蚀把米了。

    象他阮大铖,都年过六旬,实在犯不着为了几年的权柄去冒这个险。

    想明白这点,阮大铖心中对马士英便甚为感激,同时也对黄宗羲甚为感激,若不是黄宗羲演出这一场,他还不能确定俞国振对扫荡这些顽固文人有多大的决心。

    “我老朽矣,能归乡办个博物院,已经是圣上恩厚,不过,马瑶草,你尚值壮年,仍可有为,若是如此弃用,实在是可惜。你与那些东林人不同,东林人除了一张嘴什么都没有用,你却是能吏啊。”…;

六九二、急敲登闻效陈东(四)

    夜幕降临,黄宗羲终于从迷乱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可以看看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了。

    他已经被和那些士子们分开,独自呆在一间屋子里,他推开门,便看到一个武装民兵冲着他瞪眼。黄宗羲正要毫不畏惧地瞪回去,但立刻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他想学着前宋时的太学生领袖陈东,抬着孔子圣像向俞国振施加压力,结果反而落入俞国振的陷阱之中,不仅没有能恢复儒家清流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声望,却让俞国振找到了处置这些人的借口!

    是他害了大伙!

    不,不是他,他乃是东林后裔,清流正宗,哪里会害人,一定是俞国振太狡猾,一定是这华夏朝的体制问题,所以那些百姓在他为民请命时才会麻木不仁!

    黄宗羲忘了自己是从哪儿学到的“体制问题”这个词了,似乎是南都周末上看来的,侯方域当初用这个词攻击华夏,如今却与这个体制同流合污,在黄宗羲看来,敌人尚可恕,叛徒不可原谅!

    “黄太冲在不在这里?”这时,他听到外边有人出声。

    “我在!”黄宗羲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来探访,当下大声应了一句,然后,他便看到七八个人走了进来。

    为首者,正是方以智。

    “密之!”黄宗羲见竟然是方以智来看望他,心中一暖。

    与侯方域那种作态不同,虽然方以智与他也算是分道扬镳。可两人仍是惺惺相惜,各自坚守自己的正道。

    “我来看看你,太冲,你……好生糊涂!”方以智本来是要和陈子龙一起来的,但是最近陈子龙一直在忙着什么事情,竟然连登基大典都错过,没有赶到金陵来。因此,方以智只能只身前来。

    黄宗羲看到方以智,在短暂的激动之后。他便开始埋怨起来:“密之,你来做什么,天下斯文种子。如今就只有你这一脉尚在,你不该来看我,新帝若是因此迁怒于你,哪里还有真正的儒生?”

    “俞济民岂会为这点小事便迁怒?”方以智摇了摇头。

    “他与你关系是不是也有些不睦,否则此次公示之各部尚书侍郎,竟然未有你之名?”黄宗羲心里也一直有个疑问,在他想来,方以智早就表示要与俞国振合作,重新为儒家学说释义,正本清源。将董仲舒以来所有歪曲儒家典籍寻回真意,那么方以智对新朝政权将有极大的作用,俞国振便是不给个次辅,也应该给个一部之长的职位,可是没有想到。最终方以智却并未列名。

    就连癸泉子、腐泉子这两个道人,都得了职位,方以智这个俞国振的大舅哥,却落得个两手空空。

    “此前济民便与我说了,华夏选官制度,会与过往有极大不同。未有基层经历者,一律不得入中枢为中级以上官员。象是旧朝进士外放直接为知县、知府之事,在华夏朝是不会有的。因此,我若有意为官,就必须先入基层,有三年左右基层经历,方好拔举。”方以智解释道:“而且我自己也更愿意做学问,为官……非我所愿。”

    说到这里的时候,方以智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况且为官一任,不过造福一方,遗泽有十年二十年就不错了,我现在做的,可是遗泽百世之事,比起为官,那可是要强得多!”

    黄宗羲哑然。

    若能象董仲舒提出大一统一般,完成一套成系统的理论,正是读书人立功、立德、立言三大人生价值中的后两样,不过黄宗羲还是觉得,立功才是正经出路。…;

六九三、胡天八月即飞血(一)

    及时更新,“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黑水河上游,距离北海不足两百里的大片密林之中,俞襄看了看天空,心中浮起这句诗。

    现在还只是八月,这里已经大雪纷飞了。

    “连长,发现罗刹人了,他们的据点就离这里不到十里!”

    喘着粗气的侦察兵快步跑了过来,虽然备着马,可是在齐膝深的雪里,马匹行动的速度还未必比得上人,因此他是用滑雪板溜过来的。

    “多大的围子,有多少人,这狗娘养的天气!”俞襄骂了一句粗口。

    他虽然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到了军队之后,少不得学上一些粗话。他如今的职务是北方军团的一个连长——按照俞国振的要求,他是以“方襄”这个名字参军的,因此就连他的顶头上司,都不知道自己手下的这个连长竟然是华夏朝的太子。

    否则的话,俞襄也不会有直接来到一线与罗刹人相遇的机会。

    北方军团的总督军王浩然倒是知道俞襄身份的,他也特意将俞襄所属的部队设为预备队,为的就是怕俞襄出什么问题。但是最近出了一些状况,西边的蒙古人有些不安稳,王浩然将自己的行营西迁,暂时未关注黑水附近的罗刹人,结果给俞襄找到了机会,瞒着王浩然主动请缨,从上司那得到了侦察罗刹人的任务。

    俞襄可不只想着侦察。他心中明白,这对他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只要王浩然稍回过神来,那就意味着他再也没有可能亲临一线。因此,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来一场平生真正的战争。

    “若是父亲……父皇,他定然会如此,当初他十五岁时便带着叔伯们与水寇搏斗,我是父皇长子。便是比不上他当年也不能差得太多啊。”

    俞襄性格确实象俞国振,而且因为环境的原因,他比俞国振更多了几分张扬,少了几分隐忍。那个侦察兵将俞襄手中递过来的大裘衣披在身上,方才还一身汗,可是停下来之后,立刻冷得发抖。缓过劲后。他报告道:“一共一百多个,我大致计算了一下。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之间。武器是火枪,还有一门小炮。”

    “军纪呢?”

    “军纪很差,隔着老远我就听得他们在大声喧哗,似乎还在喝酒,不过这些罗刹鬼警惕性还有点,比起女真人强,他们在围子里都立了望楼……”

    侦察兵拿起一根树枝。将罗刹人的布置一一画在了雪地上。俞襄摸着刚长出葺须的下巴,看着地面上的图案。琢磨了一会儿然后道:“咱们吃掉这个据点,抓些俘虏!”

    “好!”

    周围没有一个劝止的声音。众人一个个都显得兴奋无比。

    俞国振组建北方军团的目的就是与罗刹人打一场大仗,在俞国振给予高级将领的各阶段战略目标中明确说了,对罗刹人要做好打三十年持久战的准备。初步目标是将之赶出黑水以北海之间的广阔黑土地带,这一目标必须在五年内实现,因为五年之后,俞国振就要开始对东北进行开发,需要一个稳固的周围边环境。第二步目标是夺取整个苔原——这是俞国振自拟的华夏歌中明确了的华夏领土,但是因为气候环境极为恶劣,所以在这块地方,只会零星建一串据点,用铁路与公路将这些据点连起,为以后的大范围全面开发做准备。第三步则是将罗刹人赶回乌拉尔山以西,让这个传统上的欧罗巴国家回归传统。但俞国振对罗刹人的警惕性并没有到此结束,他可是知道这些北极熊的胃口有多大,因此他还有第四步终极目标,彻底肢解沙俄,让沙俄在十四世纪以来扩张吞并的各个领主独立,扶持一个亲华夏的莫斯科公国。…;

六九四、胡天八月即飞血(二)

    这一个多月来,偶尔也会有呆呆傻傻的女真人或者其余部族人,只当这个据点还在女真人手中,驱赶着牛羊或者携带着猎物,想要进来躲避冬天。因此,安德烈罗夫对于有女真人出现,并不觉得意外。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下令:“让哥萨克都准备好,咱们的地窖里还需要补充一些过冬的肉,如果他们不想在这个冬天里忍饥挨饿,就不要让那些女真人逃走!”

    哥萨克们欢呼着上马,然后蜂拥而出,安德烈罗夫自己懒得再去冲锋,他爬上了望楼,向着西面看去。

    据点只有一个门,开向东南面,这是为了避开来自西北的强风,也是为了保护据点。因此,从西面来的那几个女真人,他们或许还没有觉察到据点里的动静,一个个赶着马,艰难地在齐膝深的雪里向这边跋涉。他们赶的马不少,有十余匹,而且马身上都驼着鼓鼓的背囊,看上去收获颇丰的模样。

    安德烈罗夫看得咧开嘴笑了起来。

    如果马上驼的都是食物,那么这个冬天,他们的食物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安德烈罗夫看着哥萨克们冲出了城墙,然后呦喝着绕过据点,向着那些女真人冲去。女真人意识到不对,立刻调头,他们的马四散逃开,他们本人则掉头就跑。

    哥萨克不担心马会跑走,都呼喝着向女真人追去,安德烈罗夫看着他们消失在远方的林子之后。咧开嘴笑了起来。

    但是仅仅十几分钟之后,安德烈罗夫的笑容僵住了。

    激烈的火枪声在远方传来,正是哥萨克追击女真人的方向,那火枪声是如此密集,至少安德烈罗夫就从来没有听得过这么密集的火枪声!

    他知道情形不妙,立刻大叫:“关门,都进入工事。准备好,炮兵,炮兵!”

    能拥有这么密集的火枪。那么来的敌人至少有千人——安德烈罗夫不禁想起了女真俘虏们在被杀死前绝望地诅咒,当时他们说“等着吧,俞虎会带着他的火器军团来碾尽你们”。

    现在。那个“俞虎”来了。

    安德烈罗夫可不知道,女真人口中的“俞虎”,是他们不敢直呼俞国振之名,而为俞国振取的一个绰号。但他清楚,在这远东寒林之中,被称为“虎”的,是多么可怕的猛兽。

    很快,他就知道这是多么可怕的猛兽了,枪声响了不到十分钟,然后是死一般的沉寂。再然后,安德烈罗夫就看到几匹马拖着雪橇,艰难地向着据点行来。

    雪橇之上,堆着的都是头颅。

    华夏军砍下敌人头颅来筑京观,这种事情怕是一个传统了。而在北方军团,更是将这个传统发挥到了极致。北方军团的总督军王浩然,有个绰号“皆杀王”,他虽是文人出身,砍起脑袋来却比田伯光、齐牛更为利落,在这影响之下。北方军团哪有心慈手软的!

    这几十颗头颅,当然属于方才追击的哥萨克,站在望楼上的安德烈罗夫从望远镜里看清楚之后,手中的望远镜险些跌落下去。

    这么多的时间,就将几十名剽悍的哥萨克全歼,在安德烈罗夫的记忆中,即使是欧罗巴,也没有这么强大的军队!

    对方一定是人数众多,甚至有可能是几千上万人,听说东方的华夏国人口原本就多,他们的皇帝派出几万人的士兵,就象沙皇派出几千人一样简单。

    “架起炮,架起炮!”安德烈罗夫惊惶失措地大喊起来,虽然这个命令此前他已经下过一回,但现在,他只是拼命地大喊,希望发出些声音,来给自己壮胆。…;

六九五、胡天八月即飞血(三)

    在另一间屋子的废墟中,一杆火枪正在对着俞襄瞄准。

    罗刹人的顽强如同北极的冰层,这一点是值得让人钦佩的地方,在这个时候,这些罪犯、流氓,还没有放弃抵抗。不过俞襄也并未失去警惕,他的动作并不快,双眼也随时捕捉着周围的任何动静,因此,当那火枪因为随着他的移动而调转时,俞襄还是发觉了。

    他猛然侧翻,在火枪声响的一瞬间撞在门侧。

    火枪没有击中他,但是与此同时,安德烈罗夫破门而出,刀劈了下来。

    这一刻是俞襄人生中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他虽然在华夏军中升至连长,但就象与他同期的大多数连长一样,这是按部就班升上来,而并未真正经历过什么战火。在这一刻,俞襄觉得时间仿佛停滞不前,而永恒的恐惧让他心脏都停止了跳动。

    人对死亡的恐惧是出自本能,非大恒心大毅力者,无法从容面对。在此刻,年纪还不足二十岁的俞襄,显然不是大恒心大毅力者,因此,他被惊慌所占据,几乎忘了再有什么反应。

    他身边有警卫员,奋不顾身地扑倒了他,用自己的身体,为他挡住了这一刀。饶是如此,安德烈罗夫的刀在劈入警卫员的肩膀之后,刀尖还是从俞襄的脸上划过,拖出一道长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