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善终-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天寒地冻吹冷风。

    杜云琅也吃了不少。

    夏安馨孕中不敢扶他,采莲上前要搀扶。

    沈长根家的瞅了被安排到春华院里的关嬷嬷一眼。

    关嬷嬷会意,笑着上前道:“外头路滑,姑娘扶好奶奶,二爷就交给我们这几个婆子,二爷醉得厉害,走路不稳当,姑娘怕是扶不住,我们手上有劲,奶奶和姑娘只管放心。”(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三章 除夕

    关嬷嬷的声音不轻不重,花厅就这么大,不少人都听见了。

    采莲轻咬下唇,退回来站到夏安馨身边。

    夏安馨正与杜云萝说话,见杜云萝的目光淡漠地从采莲身上滑过,她的眉心莫名就是一跳。

    说不出的感觉萦绕心尖,夏安馨突然有些烦躁了。

    心里像是憋着什么,一下子烧得慌。

    她分明没有饮一口酒。

    夏安馨抬眸看着采莲,示意采莲扶她一把。

    “二爷吃醉了,我就先回去了。”夏安馨与杜云萝招呼了一声,又去向夏老太太告辞。

    夏老太太在向甄氏交代事体,见夏安馨过来,赶忙挥了挥手:“好孩子,快些回春华院去吧,夜里路不好走,千万仔细些。”

    夏安馨应了,转身时瞥见乖巧立在甄氏身后的水月,她的呼吸又是一紧。

    她猛得就明白自个儿在烦什么了。

    采莲要去扶杜云琅的举动说不上错,可采莲是她的丫鬟,她虽没有显怀,但也是孕妇呀……

    就算不是孕妇……

    水月跟着甄氏,刚才离开的四房,秀玉紧紧跟着廖氏,醉酒的杜怀恩有婆子们搀扶,连莫姨娘,没有廖氏的许可,她都没有上前去搭把手……

    夏安馨斜睨采莲,采莲神色如常。

    大约采莲根本没有细想吧……

    这丫鬟做事素来积极,从不躲懒,所以才……

    夏安馨一时分不明白,出了花厅,冷风袭面而来,吹得她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心中焦虑和烦闷愈发高涨。

    她想,这就是母亲说过的“怀了孕的女人脾气古怪”、“跟炮仗似的一点就炸”。

    拢了拢雪褂子,夏安馨沉声道:“快些走吧,风大雪大的,别冻着二爷。”

    杜怀平与杜怀礼酒量好些,亲自送了杜公甫和夏老太太回莲福苑,这才各自回去。

    杜云萝与甄氏到了清晖园,地火龙烧得滚烫,叫吹了一阵寒风的身子舒坦极了。

    甄氏不肯让杜云萝再走夜路,跨院的屋子又没有提前摆炭盆烧火龙,就安排杜云萝住了碧纱橱。

    小年一过,衙门里封印,杜怀礼和杜怀恩空闲许多,陪着杜公甫下棋说话。

    夏老太太跟前亦是热闹。

    廖氏没压着杜云诺在年节里赶女红,只让她在莲福苑里陪着老太太玩叶子牌、打马吊。

    廖氏说得也实在,这是云字辈的姑娘在娘家过得最后一个大年了,明年杜云萝和杜云诺一嫁,就都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要她们好好陪伴夏老太太,女红什么的,也不差这十天半个月的。

    夏老太太听了高兴,廖氏亦得意许多。

    苗氏脸上堆着笑,背地里嘀咕了廖氏一通,廖氏这分明是与她抬竹杠,当初杜云瑛备嫁时,苗氏可是把杜云瑛拘在水芙苑里,哪儿都不许乱走的。

    这一年没有年三十,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夜。

    申时又落起了雪,天空昏昏暗暗的,各房各院里早早就点上了灯。

    定远侯府里,穆连潇在明间里去了身上寒气,这才撩开帘子进了暖阁。

    吴老太君端坐在罗汉床上,笑盈盈拉着蒋玉暖的手。

    下首处,几位儿媳面色各异。

    周氏笑容温和,认真听着四太太陆氏说话,练氏荣光满面,而徐氏面上无喜无悲,似是周遭一切与她无关。

    吴老太君朝穆连潇招了招手:“连诚和连喻呢?没一道回来?”

    穆连潇笑道:“祖母,刚在大门外,正巧遇见山上庄子的管事,说是早上抓了只山猪,这就给送来了。二哥去处置山猪了,四弟去请姑母,怕您等急了,我就先过来了。”

    周氏笑了:“连喻这个机灵鬼,元婧就爱烤山猪,他头一个报喜去了。”

    吴老太君笑着道:“就一只山猪,乐得她!哪回家里用饭,她不是磨磨蹭蹭到开席了才来?我看她这回什么时候来!让她也长着脖子等一回!”

    练氏掩唇直笑:“老太君您也乐呵呀,今儿个可是双喜临门。”

    吴老太君弯着眼颔首。

    正说话间,穆连喻与穆元婧一道来了。

    穆元婧是吴老太君的独女,远嫁蜀中刘家,丈夫病故之后,她适应不了蜀中的生活,趁着回京给老侯爷与兄长们奔丧,在京中住了下来。

    刘家不及定远侯府显赫,早两年因为政见不同与定远侯府疏远许多,此次恰逢老侯爷战死,只要穆元婧守着,在京中还是蜀中寡居,刘家没有硬求,反倒是觉得穆元婧离开蜀中,姻亲关系名存实亡,对刘家的发展反而更好。

    吴老太君倒是动过把穆元婧送回蜀中的心思,家中三个守寡的儿媳,有哪个哭哭啼啼地要回娘家了?

    可吴老太君到底是失了丈夫又失了儿子,架不住老来女穆元婧的眼泪,见她闭门独居,没有狠下心送她走。

    穆元婧穿得朴素。

    孀居妇人的打扮大多如此,她也不例外。

    “母亲,我是叫烤山猪给招来的。”穆元婧直言不讳。

    吴老太君叫她逗乐了:“瞧瞧,我说什么来着。”

    穆元婧在吴老太君身边坐下,目光从蒋玉暖那身鹅黄色的褙子上扫过,与穆连慧道:“你该学学你嫂嫂,好好一个姑娘家,尽跟我们这些人学,全身上下没一处鲜艳的。你母亲怕我们不舒坦,平日里素净些,我们领她的情。你这情,姑母不领的,赶紧回去换一身,我看着都不舒服。”

    穆连慧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装扮:“我倒觉得挺好的,姑母,我在普陀山念了三年经,我习惯了。”

    练氏无奈地看了穆连慧一眼,与穆元婧道:“我劝不动她,给她做了多少鲜艳衣裳,就是不肯穿。罢了,我是怕了这个小祖宗了。等明年连潇媳妇嫁进来,这家里也多一些亮色。”

    穆连潇正抿茶,闻言抬起头,想到杜云萝俏生生的样子,不禁勾了唇角。

    而穆元婧却冷冷哼了一声。

    穆连诚和穆元谋前后到了,还未说那只大山猪,练氏就欢喜地笑了一阵。

    吴老太君亦含笑:“这孩子有喜了,咱们府里,可算是要添人了。”说罢,吴老太君拍了拍蒋玉暖的手。

    穆连诚怔住了,叫穆连喻挤眉弄眼一番,这才回过神来。

    长辈在座,穆连诚压住了心中激动,眉宇之中的骄傲和得意让他的情绪彰显无遗。

    …

    这里有一处要跟书友们交代一下,很早之前写过,吴老太君的女儿叫穆元敏,做人设的时候96自己迷糊,没有想到元敏和元铭发音的问题,so,只好改名啦,她叫穆元婧。(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四章 很想

    府中人少,团圆饭就摆在老太君屋里。

    吴老太君带头出了暖阁。

    周氏落在了最后头,穆连潇过去扶住了她,低声道:“母亲,姑母她……”

    周氏摇头打断了穆连潇的话:“我知道她怨我,她也只能怨我,你放心,我不会放在心上。”

    穆连潇垂眸,道:“可那不是您的错。”

    穆元婧远嫁蜀中是周氏一手操办的,刘家也是周氏选的,虽然是穆世远和吴老太君拍板定下,可周氏在其中起的作用,就像是为穆连潇选择了杜云萝的练氏一样。

    离开家人远嫁蜀中,不适应当地的生活,与丈夫关系磕磕绊绊,又因为刘家和定远侯府政见相左,穆元婧在婆家的生活一年不如一年,这一切,她都算到了周氏头上。

    丈夫病故,穆元婧最终回到京城,她的心里依旧怨着周氏。

    若周氏当初让她嫁在京中,若周氏为她挑的不是一个短命鬼,她又怎么会守寡?

    可说到底,当年的周氏又怎知刘家公子会英年早逝呢。

    “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周氏说完,不肯再提穆元婧,而是交代起了穆连潇,“晓得你能喝,一会儿也少喝点,大半夜的没人伺候,我不放心。”

    穆连潇自是应下。

    外头的雪越下越大,席面早早就散了。

    天一亮要进宫请安,未免精神不足,吴老太君是不守岁的,也不叫穆连潇守,让他回前院歇息。

    前头院子里亮着灯。

    云栖在书房里等着穆连潇,见他回来,从袖中取出一截极细的竹节:“下午时信鸽刚送到的。”

    穆连潇接过来,取出其中的纸卷打开看完,便在火上烧了。

    云栖嬉皮笑脸凑上来,道:“爷,奴才能回去了吗?您看,天都黑透了。”

    穆连潇睨了云栖一眼。

    云栖腆着脸道:“这不是除夕夜嘛,媳妇儿还一个人在家等着呢。”

    “胡说八道!”穆连潇笑骂,什么叫“媳妇儿一个人”,不还有他妹妹莺儿吗?真的是娶了媳妇,连妹妹都不记得了。

    云栖摸了摸鼻子:“大冷的天,哪能让她一直等着呀,哎,爷,奴才回去晚了,她不给奴才开门咋办呀……”

    “爬墙不会吗?出息!”穆连潇叫云栖逗乐了,连连挥手,“赶紧麻溜地滚回去,我让厨房给你留了一吊山猪肉,别忘了去拿。”

    “谢谢爷,奴才这就去拿。”云栖笑着一溜烟跑了。

    听到那脚步声越行越远,穆连潇笑着摇了摇头。

    踢了鞋子往榻子上随意一躺,穆连潇心里却忍不住羡慕起来。

    天寒地冻的,一吊山猪肉,一壶酒,还有一个媳妇,听起来可真不错。

    拇指擦过唇角,忆起那日杜云萝轻点在唇角的亲吻……

    肚子里的酒似乎都翻滚了起来,烧得他浑身发烫。

    他也想媳妇了,很想。

    杜府里,酒席刚散。

    外头隐约传来鞭炮声。

    杜云萝陪着甄氏和杜怀礼坐了会儿,渐渐就有些犯困了。

    甄氏搂着她,哼着小曲哄她,剥着花生的杜云荻抿唇直笑,叫甄氏狠狠瞪了一眼。

    迷迷糊糊到了天亮。

    杜云萝坐在梳妆台前,甄氏指挥着锦蕊替她装扮好,待一切都满意了,这才牵着杜云萝的手,与丈夫儿子一道去莲福苑里磕头。

    走出屋子,外头寒风挂着雪花袭来,杜云萝呼吸了一口冷风,看着雪白一片的屋顶,暗暗想着,永安二十年终是到了。

    这个年过得极其忙碌。

    正月初三,杜云茹和杜云瑛回娘家来。

    夏老太太抱着意姐儿舍不得松手,又是璎珞圈又是长命锁,并一大把金银锞子,全部给了意姐儿。

    夏安馨是头回有孕,拉着杜云茹细细问孕中事体,虽然已经听嬷嬷们说了不少,可夏安馨更想听年纪相仿的杜云茹说。

    两人声音不轻不重的,姜四娘坐在边上,多少也能听见些。

    杜云萝朝她努了努嘴,低声道:“三嫂想听就凑过去听嘛。”

    姜四娘的脸霎时红了,啐道:“哪有你这样的。”

    廖氏也回了趟娘家,而后给景国公府递了帖子。

    许是大过年的走亲寻常,廖氏轻而易举地见到了廖姨娘。

    廖姨娘的气色比想象中的好,这叫廖氏安心不邵。

    用廖姨娘的话说,这三个月里,她没有什么不高兴的,相反,她很高兴,唯一挂心的就是没有回娘家来走亲的安冉。

    不过,安冉不回来也好,廖姨娘打听过了,恩荣伯府里很看重这一胎,把安冉当菩萨一样供着,安冉没必要挺着个大肚子回来受一顿气。

    至于那位新夫人,这些日子是焦头烂额的。

    新夫人掌了中馈,自是不信任这些叫廖姨娘敲打了十多年的管事婆子娘子们,老侯爷夫人给她推荐了不少府中老仆,新夫人一样信不过,可她初来乍到,一时半会儿哪里能有这么多心腹,能把整个府里的人手都折腾一遍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没一些动静也说不过去,新夫人换了几个人,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些从前跟着廖姨娘谋了些好处的老人自然不乐意了,暗地里没少使绊子,总归这差事保不住了,不如出一口气。

    这期间,又恰逢腊月奉帐。

    府里还未理顺,又要接手国公府这么多庄子铺子的账册,新夫人便是三头六臂也难免理不过来了。

    用廖姨娘的话说,新夫人是有些掌家本事的,若不急着改换人手,平稳个一两年,几乎不可能出岔子,可偏偏,有本事的人是不甘叫人束手束脚的,她会迫切想要“改朝换代”。

    因而府里不大不小乱了一阵。

    老侯爷夫人怪罪新夫人,新夫人面上应着,背地里看不上老侯爷夫人的“外行人指点内行人”,这出戏实在叫廖姨娘看得拍腿大笑。

    廖姨娘高兴,廖氏也就放心了,总归这日子就这样了,苦中作乐,有个乐子比什么都强。

    出了景国公府,廖氏坐轿子回杜府。

    街上百姓热闹,有不少铺子外头已经悬挂了花灯,有手艺人坐在街边,麻利地糊着花灯。

    马蹄声从远及近,吓得行人纷纷避让。

    廖氏的轿子也靠了边,看着那一骑快马绝尘往宫门方向去,她皱了皱眉:大过年的,这是出了什么事儿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 提前(月票100+)

    马蹄子飞快,扬起一片尘土。

    路边行人没有叫马儿冲撞,但吃了一嘴灰,还是各个沉了脸。

    毕竟是正月里,嘴上胡乱抱怨几句也就过去了。

    秀玉吩咐轿夫起轿,廖氏闭目坐在轿中,回了杜府。

    上元佳节,外头花灯盏盏。

    杜云萝在清晖园里,赵嬷嬷领了锦灵来给她磕头。

    锦灵今日穿了簇新的湘色褙子,梳了妇人头,戴了两根细细的银簪,比之做姑娘的时候,眉宇之间多了几分成熟和娇媚。

    杜云萝睁大了眼睛看她,见锦灵笑盈盈的,整个人也精神,杜云萝打心眼里高兴。

    赵嬷嬷笑着道:“姑娘可是不敢认锦灵儿了?这才一个多月呢,都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可见这婚后的日子,啧啧,是掉进糖罐子里了。”

    锦灵闹了一个大脸红。

    甄氏抚掌大笑。

    等锦灵磕了头,甄氏让水月添了赏,就叫杜云萝和锦灵去书房里说话。

    杜云萝拉着锦灵过去,坐下道:“看你样样好,我就放心了。”

    锦灵张了张嘴,可她脸皮子薄,到底说不出“云栖待奴婢挺好的”这样的话来,只是道:“奴婢在柳树胡同挺好的。”

    杜云萝笑着道:“今儿都十五了,我还当你不来了呢。”

    锦灵垂眸,解释道:“原本不该拖到今日才来的,刚过年的时候,奴婢知道府中忙碌,就没来给姑娘添事,想着十一、十二再过来,结果就前两天……”

    锦灵顿了顿,又道:“前两天,云栖突然忙碌起来了。”

    云栖忙起来,就是穆连潇忙起来了。

    回忆前世,杜云萝心中有一番猜测,嘴上问道:“忙什么?”

    “他没跟奴婢仔细讲,只说是这两日世子爷都往宫里跑。”锦灵道。

    杜云萝徐徐做了个深呼吸,她知道自己猜的是对的。

    边疆要起战事了,很快,圣上便会调兵遣将。

    这一次,穆连诚和穆连潇都要上战场。

    杜云萝的指尖在扶手上轻轻点了点,依从前看,穆连诚是二月里出发的,而吴老太君入宫求见了皇太后,求她让穆家长房留下香火,宫中下旨让穆连潇与杜云萝在三月里完婚。

    今生,她与穆连潇的婚期已定,杜云萝吃不准吴老太君会不会走这一趟,又或是他们的婚期会不会提前。

    毕竟,此刻两家为大礼已经准备了时日,就算提前也不会手忙脚乱,不似从前。

    杜云萝低声与锦灵道:“这事儿我知道了。”

    锦灵颔首,又附耳与杜云萝说了一通:“奴婢如今身份不好在侯府内院里走动,就常与柳树胡同里的婶子们说话。”

    柳树胡同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左邻右舍多是侯府下仆,对于云栖新娶进门的漂亮媳妇很是好奇,锦灵嘴巴甜、模样俏,很快就与她们熟稔起来。

    “腊月里的一日,奴婢正巧从两位婶子那儿听来的,她们说到了大公子。

    说那天应当就是大公子不见的日子,大公子在的时候待底下人极好,那两位婶子的儿子都受过大公子恩惠。

    现今一眨眼半轮过去了,府里不认大公子已经没了,她们想给大公子烧些纸都不敢。

    又说整条街上想给大公子烧纸的也不止她们两个,可都怕犯了府里忌讳。

    奴婢就装不晓得大公子事体的样子,去问了两位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