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善终-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轻装简行,前后也有四辆马车。

    九溪没有骑马,坐在车把式边上,一双眼睛四处张望。

    他是头一回去那么远的地方,虽然还没有出城,但整个人已经雀跃了。

    骑马而行的鸣柳在一旁笑话他,九溪也不理会。

    眼看着离城门近了,九溪却在城墙下看到了云栖。

    他赶忙回过头,隔着帘子与穆连潇禀了一声。

    穆连潇撩开帘窗,探出头去看了一眼,便让马车往云栖那儿靠过去。

    云栖在车外问了安,他身边的轿子里钻出来一人,正是挺着大肚子的锦灵。

    “她晓得夫人今日启程,说什么都要来送一送,怎么都劝不住。”云栖苦恼着道。

    杜云萝戴上帷帽跳下车去。

    锦灵握着杜云萝的手,眼眶倏然就红了:“夫人……”

    她舍不得杜云萝。

    虽是已经嫁人,不在主子身边伺候了,可一想到杜云萝要去那么远的地方,锦灵就觉得心慌慌的。

    锦灵低头看自己隆得高高的肚子。

    府中规矩严,云栖在穆连潇跟前当差,她就没有再进内院的道理了。

    可离京之后,杜云萝独门独户过日子,就没有那么讲究,锦灵完全可以做个媳妇子去伺候的。

    偏偏她大着肚子,根本不可能远行。

    杜云萝笑盈盈道:“还有两三个月就生了吧?

    昨日三姐姐生了个儿子,母子平安。

    你呢,就别想那么多,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养好身子,先平平顺顺把孩子生下来。

    云栖要是敢欺负你,你就找古福来家的说去,叫她替你出头。”

    云栖在一旁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瞧夫人说的,儿子和女儿都是一样好的,奴才不挑的不挑的。

    您放心,奴才绝不会欺负锦灵的,不然,都不用古家妈妈动手,奴才的丈母娘和小舅子先抽奴才了。”

    这一言一语的,把锦灵给逗笑了,眼中还有泪,嘴角却扬了起来。

    杜云萝看着放心不少,柔声与锦灵道:“我又不是不回来了,你不想我回来,我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婆母伯娘……还有那么多人,催着我回来哩。”

    锦灵笑出了声:“奴婢等着夫人回来,您放心,您交代奴婢的事体,奴婢都记在心里。”

    杜云萝满意地点了点头,她就是喜欢锦灵的通透。

    与锦灵告别之后,马车缓缓驶出了京城。

    一月末端,天气依旧寒冷。

    马车里还算暖和,可官道旁还有未消融的积雪,因此行得并不快。

    穆连潇没有刻意赶路,夜里多是宿于驿馆客栈,杜云萝才没有像之前赶路去桐城时那般劳累。

    只是,去宣城的路比去桐城远多了。

    如此行了半个月,杜云萝也有些吃不消,好在沿途景致与她从前所见的风景截然不同,她时不时看一会儿,这旅途才不算无趣。

    春寒料峭,突然就飘起了雪花。

    穆连潇和杜云萝被大雪堵在驿馆里,歇了三日,杜云萝总算缓过来一口气。

    这一日天一亮,杜云萝便睁开了眼睛。

    身边空空的,穆连潇已经起来练功了。

    杜云萝唤了锦蕊来梳洗更衣,道:“外头还下雪吗?”

    “比前两日小一些了。”锦蕊手脚麻利,一面梳头,一面答道。

    杜云萝披了雪褂子,抱着手炉,走出了屋子。

    驿馆里没有旁的客人,只他们一家住着,这两日生活也算方便。

    穆连潇在院子里练拳,明明是下雪天,他依旧练出了一身汗。

    杜云萝瞪大眼睛看他,穆连潇练功时的飒爽英姿,她怎么看都看不厌。

    穆连潇注意到了杜云萝,他顿了顿,朝站在庑廊下活动筋骨的九溪招了招手。

    等九溪乐颠颠地跑过来,穆连潇轻声吩咐了他两句,九溪便小跑着去了。

    杜云萝好奇看着。

    没一会儿,九溪就回来了,手里握着一把长枪,竖起来时,比他的身量还高出许多。

    他把长枪抛给了穆连潇。

    穆连潇扬手接住了。

    杜云萝眼前一亮。

    韶熙园的院子不算小,但舞枪时还是施展不开,穆连潇曾应过杜云萝,往后去校场练枪法时定带上她,可惜这一年都没有机会。

    驿馆院子宽敞,没有那么多花卉盆景,也没有做事的丫鬟婆子,穆连潇便要舞枪了。

    杜云萝莞尔,他是真的记得的呀。

    她知道穆连潇不会忘,可知道是一回事,真的看到又是另一回事。

    杜云萝欢喜极了。

    细长的银枪比身材高大的穆连潇还要高出一个头,他握着长枪挥了两下,枪身一挑。

    穆连潇的马步结实,每一个动作都极有力度,虎虎生风。

    一开始,杜云萝的眼睛还能跟上,等穆连潇越舞越快,她就完全目不暇接了,只觉得那枪身的银光在她眼前闪亮。

    浮光掠影一般的枪法似白蛇吐信,又似蛟龙出水。

    那长枪上下翻飞,若舞梨花,随着穆连潇的动作,周身飘舞的雪花全叫他扫开,天地之间仿若生成了一个结界。

    杜云萝看不懂好坏,却叫那枪法完全吸引住了,一眨不眨看着,就怕错过。

    穆连潇练得很认真,上阵杀敌,赤手空拳的时候极少,多是手握兵器的,而他就偏爱长枪。

    他的枪法是老侯爷在世时手把手教的。

    当时他年纪还小,舞不动长枪,老侯爷从柴房里寻了根木棍给他。

    随着个头增高,手中的木棍也越来越长,等到穆连潇能舞动真枪的时候,老侯爷已经不在了。

    这柄枪是穆元策用过的,战死时还握在手中,被亲兵搬了回来,现在就陪着穆连潇。

    以后,也一定会和穆家的枪法一块,传给他的儿子。

    穆连潇一套舞完,匀了匀气,见杜云萝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他走上前去,笑着问她:“好看吗?”

    杜云萝的眸子如宝石般明亮:“好看。”

    穆连潇笑意更浓,弯腰贴近她,在杜云萝的耳畔低声道:“是枪法好看,还是舞枪的人好看?”

    呼吸呵在耳垂上,如低喃细语,杜云萝耳根子发烫,仿若被火灼了一般。

    她轻哼一声:“好看,你最好看。”

    杜云萝说完,转身就躲回屋里去了,留下穆连潇一人,抱着银枪,笑容灿然,连这寒冷的冬日都染了暖意。(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东珠(月票460+)

    杜云萝进了屋里。

    驿馆的房间不比家中周全,但较之风餐露宿,已经是奢侈多了。

    梳妆台上摆着只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里头装的都是杜云萝常用的首饰头面。

    她轻轻打开,从最底下一层取出了一根白玉簪,捏在指尖来回看。

    穆连潇从外头进来。

    听见脚步声,杜云萝慌忙把白玉簪又收了回去。

    穆连潇眼睛尖,看得一清二楚,只是杜云萝小心翼翼的,他便没有拆穿,进了净室梳洗。

    杜云萝暗暗松了一口气。

    后日是二月十六,是他们大婚的日子。

    杜云萝一直记着,怕路途中没有机会准备,离京前便已备好了礼物。

    这簪子是要在正日子时给穆连潇的,可不能提前叫他发现了。

    穆连潇梳洗之后换了身常服,便吩咐锦蕊摆饭了。

    驿站里的吃食的口味与京中不同,杜云萝起先有些用不惯,经过这两三日,慢慢的倒也品出些滋味来。

    “今日启程吗?”杜云萝抬眸问道。

    穆连潇笑着道:“别看这会儿雪小了,看这天色,下午又要下大雪的。

    我们在驿馆里还好些,这会儿官道上,怕是积了一层雪了。

    再等两日吧。”

    杜云萝颔首,既然不急着出发,她便慢条斯理地用了早饭。

    白日里空闲,夫妻两人下棋说话打发时间,若穆连潇看书,杜云萝便做女红。

    两人处得自在愉快,杜云萝不时都想,这日子比在侯府之中还逍遥多了。

    别人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他们两人却是偷了好几日。

    待到了二月十六日,雪总算是停了,露出了些许阳光。

    化雪时最冷,杜云萝躲在屋里不肯出去。

    穆连潇从外头进来,身上还有寒意,伸手想去牵她,吓得杜云萝摇着头跑开了。

    杜云萝躲到了内室里,从帘子间探出一对水汪汪的杏眸,像只怯怯的兔子。

    穆连潇叫她逗乐了,三步并两步往里走。

    杜云萝转身又躲。

    屋里总共就这么点地方,杜云萝身手又不及穆连潇,很快就被他堵在了角落里。

    杜云萝眨了眨眼睛,可怜兮兮道:“我怕冷。”

    穆连潇的眼底满满都是笑意,神情自若地点了点头:“抱一会儿就不冷了。”

    杜云萝睨他,穆连潇的衣摆袖口分明有些湿润,一看就是沾到雪水了,怎么可能不冷。

    她眸子一转,瞥见桌上妆奁,道:“我拿样东西。”

    穆连潇顺着杜云萝的目光看去,猜她是要取前日慌慌张张收起来的东西,便笑着放了她过去。

    杜云萝从最底下取出了那根白玉簪,献宝似的捧给了穆连潇。

    那日只看到个大致轮廓,穆连潇这回才看清那簪子模样。

    温润的羊脂白玉,色泽通透,与他腰间的玉佩相似。

    簪子打磨精细,没有雕琢装饰,简单干净。

    “给我的?”穆连潇接了过来。

    杜云萝颔首,甜甜笑着。

    穆连潇坐到了梳妆台前,朝杜云萝招了招手。

    杜云萝会意,走到他身后,缓缓把穆连潇发髻上的簪子拔了出来,又把白玉簪戴了上去。

    穆连潇从镜中窥她,见她这般仔细,不由心中一暖。

    他握住了杜云萝的手,轻轻将她带到了他腿上坐下。

    杜云萝嗔了他一眼,刚要喊冷,被握住的手上凉凉的,有什么顺着她的手滑到了手腕上。

    她低头去看,是一串东珠。

    杜云萝的眸子倏然一紧,呼吸几乎停滞。

    从前,他也送过她一串东珠。

    穆连潇亲手替她戴上,捧着她的手久久不放,半晌说出一句“不及你的手好看”。

    重活一次,一模一样的珠子又回到了她的手中,叫杜云萝整个心都颤了起来。

    穆连潇扣着她的五指,白玉皓腕,柔嫩细腻,即便是温润的东珠都难掩其风华。

    他低头,薄唇在她手腕上细细摩挲,说了和从前一模一样的话。

    杜云萝的眼中湿润一片,偎在穆连潇怀中,吸了吸鼻尖,勉强忍住了哭意。

    穆连潇浅浅笑了:“不是说冷吗?”

    杜云萝咕哝着:“抱一会儿就不冷了。”

    穆连潇哑然失笑,拥着她哄了会儿,才放开了杜云萝,起身换了套干净衣衫。

    杜云萝抚着手中东珠,心中那点情绪慢慢散开,唇角微扬。

    他们两人,谁也没提今天是什么日子,却都备下了礼物。

    这么一想,杜云萝心里甜着腻着,舒坦极了。

    雪化了一日,虽还未全化,但勉强可以出行了。

    翌日一早,一行人便从驿馆出发,继续往岭东去。

    杜云萝在驿馆歇了几日,再坐马车也没有那么难耐了。

    三月初,入目的却依旧是寒冬景致。

    往年的这个时节,大部分时候,京中已经有了春意,可这一路行来,杜云萝却寻不到一丁点新芽。

    穆连潇给杜云萝解释:“北边的冬天长,岭东那里,到清明前后才会稍稍暖和一些。”

    杜云萝了然。

    这些事体,她在岭东的风情志上读到过一些。

    只是书中所写与亲眼所见,感触就是如此不同。

    虽无春色,却也没有再下雪,只是冬日的积雪化水,使得官道湿滑难行,好在车把式们都有本事,一路也算平顺。

    三月过半,马车入了岭东地界。

    夜宿小镇,杜云萝看着两侧街景,与京中截然不同,她觉得新奇。

    穆连潇看在眼中,附耳与她道:“等到了宣城,我再陪你几日,带你去街上走走。”

    杜云萝的眸子一下亮了起来,弯成了月牙,脸颊上的梨涡可爱逗人,叫人心痒痒的。

    又过五日,总算是到了宣城。

    杜云萝看着城门,长长松了一口气,可算是到了,再坐马车,她的腰和腿就真要吃不消了。

    穆连潇来过宣城,对城中情况大致有些印象。

    马车径直往府衙的后门去。

    门关着,九溪跳下了车,拿着帖子敲了门。

    门房上的小厮看了看马车,经过了长途跋涉,马车不似出发时干净,但制式规格不会变,小厮看在眼中,又赶紧去看帖子。

    待看清了上头的落款,他赶忙抬声道:“赶紧使人去请老爷与夫人,姑奶奶和姑爷到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六章 随你

    车把式摆了脚踏。

    杜云萝拿过帷帽,捏在手中,悄悄看了穆连潇一眼。

    入城时她透过青纱帘窗看过街上景致。

    宣城是岭东首府,即便不比京畿地区的城镇繁华,但也不是萧败的旧城。

    主街两侧,客栈、茶楼、金铺、票号、成衣铺、胭脂铺,各式各样的,一眼看去似乎都周全,且生意都不错。

    杜云萝注意到,不单单是梳着妇人头的小娘子们,连二八年华的姑娘们都极少有戴帷帽的。

    她看着心痒痒的。

    穆连潇看出了她的心思,笑着道:“随你。”

    杜云萝眸子一转,挥了挥手中的帷帽:“真的?”

    穆连潇忍俊不禁,见锦蕊跳下了车,他轻拧她的鼻尖:“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杜云萝抿唇,笑容莞尔。

    马车就在府衙后门外,离进门也就几步路,杜云萝戴与不戴其实也没多大区别。

    可她心里知道,穆连潇说的“随你”,指的是她往后在宣城之中,若不想戴帷帽,也是可以不戴的。

    穆连潇撩开车帘下去,转过身,朝杜云萝伸出了手,扶她下来。

    杜云萝正要左右打量,府衙里传来一阵脚步声,两位妇人匆匆而来。

    走在前头的妇人年纪长些,四十过半,头发梳得油光发亮,簪了几根金簪,穿了件乌色锦缎褙子,套了条赭色马面裙,整个人精神极了。

    跟在后头的只二十岁出头模样,姿容端正,银红的比甲映得人比花娇。

    虽是多年未见,但杜云萝还是能认出来,这两人是她的大伯娘杨氏和大嫂颜氏。

    杜云萝上前,刚要福身行礼,就被杨氏一把托住了。

    “我的儿,可算是到了,快让伯娘仔细瞧瞧,这眉眼这唇角,跟小时候一模一样。”杨氏拉着杜云萝,亲昵极了。

    颜氏笑着挽住了杨氏:“母亲,五姑与妹夫远道而来,我们赶紧进去,才好坐下说话。”

    杨氏闻言,连连点头:“你看我,欢喜起来就什么都忘了。”

    杨氏领着杜云萝夫妇两人往后院里去。

    杜云萝一面走一面打量。

    后院收拾得干净整齐,摆了松柏,却没看到其余花卉。

    呼吸之中,似乎有淡淡的杏花香,杜云萝的目光所及之处,倒是不曾瞧见。

    几人入了花厅。

    穆连潇和杜云萝正式向杨氏与颜氏请安。

    杨氏虽是长辈,却不及穆连潇身份矜贵,不敢受全礼。

    待落了座,杜云韬快步进来。

    杨氏笑着问他:“你父亲还在前头?”

    杜云韬道:“今日开审袁家庄的案子,我刚刚去看了两眼,大抵是要审到中午了。”

    杨氏颔首,偏过头与杜云萝道:“自打接了老太太的信,就心心念念盼着你们到。

    昨儿个你大伯父还说,兴许是路上叫雪给耽搁了,这才迟迟未到。

    今日入城了,我的心就放下了。

    云萝,往后就在伯娘身边住下,就跟在家里一样的。”

    杜云萝笑了起来。

    她跟长房上下并不熟悉,长房离京时,她还很小,不说幼子记不得什么,两世加在一块,她也有几十年未曾与杨氏见过了。

    可杜云萝依旧喜欢杨氏。

    杨氏性子好,又极会做人,连杜公甫和夏老太太都赞不绝口。

    若非如此,夏老太太也不会一封信就把心尖尖给托付于长房。

    杜云萝留在宣城,能得这般和善的娘家人照顾,心中很是踏实。

    穆连潇知道她们女人家有话要说,便向杜云韬问起了案子,两人说了两句,起身去前头了。

    杨氏目送着那两人出去,握着杜云萝的手,道:“看着是个好丈夫。”

    杜云萝笑弯了眼,夸穆连潇就跟夸她似的,让她心花怒放。

    她娇娇道:“要是不好,我才不跟他来呢。”

    杨氏没料到她会说得如此直接,一时愣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