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连潇放下勺子,叹道:“我是第二回。”
杜云萝的心思一颤。
头一回,就是永安十三年,穆连潇从北疆迎灵回京。
她就是随口一说,不想却触动到了穆连潇,杜云萝抿了抿唇,一时惴惴。
倒是穆连潇笑了,道:“无妨。我就是在想,京中今日开祠堂祭祖,二哥也应该回到京城了。”
杜云萝缓缓颔首。
穆连诚会回京,穆连喻应当还是在北疆过年。
二房做事细致,岭东情况未明,他们不会在吴老太君的眼皮子底下胡乱生事。
定远侯府的这个年,不管底下是怎样的暗涌,明面上,还是太平的。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章 连心
柏节堂里,吴老太君的眼前摆了几碗腊八粥。
芭蕉替她各舀了一勺,混了混。
吴老太君慢条斯理地用了。
“老太君,等二太太从法音寺回来,您在用小半碗。”芭蕉笑着道。
吴老太君摆了摆手,道:“今年也不知道怎么了,吃这些都觉得没味道。”
芭蕉道:“老太君是挂念着世子和夫人吧。您心中存了事,吃东西就不香了。”
吴老太君苦苦一笑。
芭蕉说得对,她就是心中存了事。
“去请四太太。”吴老太君吩咐芭蕉。
陆氏很快就来了,吴老太君扶着她站起身来,淡淡道:“随我去趟满荷园。”
陆氏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愕,很快便平静下来,低声应了。
芭蕉拎了食盒,跟着吴老太君和陆氏过去。
单嬷嬷给她们开了门,这一年多,满荷园里萧瑟了许多,平日里除了领吃食和日用的小丫鬟,再无旁人出入。
穆元婧歪在罗汉床上,原本还算丰腴的她瘦了许多,两颊深深凹陷了下去。
她平静地看着吴老太君,眼中寻不到往日那般的张扬和跋扈。
曾经娇艳如花的女儿成了这幅模样,吴老太君的眸子透了几分心疼几分无奈。
穆元婧瞧出来了,抬手摸了摸尖尖的脸颊,道:“您不用心疼,等到了地底下,多一两肉少一两肉,也没什么差别。”
吴老太君抿了抿唇,让单嬷嬷盛了一碗腊八粥给穆元婧。
穆元婧接了过去,一言不发地用完了,才道:“您今日来看我,就是在告诉我,我的时日不多了,是吧?”
吴老太君低低叹了一口气。
“您不用如此,”穆元婧坐直了身子,“我这般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不如早死早投胎。”
穆元婧说话时的弯弯绕绕,吴老太君最是清楚,她没有接话,只是多看了她几眼。
“谁陪您来的?”穆元婧问道。
吴老太君道:“是元安媳妇。”
穆元婧冷冷一笑。
她知道吴老太君的意思,她们娘俩要“好好”说话,周氏和练氏是不能来的。
穆元婧对着周氏就是一顿刺,什么难听挑什么说,跟练氏更是水火不相容,且不说穆元婧会不会去刺练氏,练氏是恨不能手撕了穆元婧的。
吴老太君顾忌着这些姑嫂关系,这才让陆氏陪着她来。
“让我来猜猜您的想法,”穆元婧歪着头,笑容灿烂,语调冰冷,“连慧要嫁人了吧?
您最多留我到明年夏天,可真到了那个时候,府里给我办个白事,就没有红事可以压一压了。
连潇媳妇是一月末二月初生产,连慧是春天里嫁人,我赶在她们前头,府里还能热闹热闹,去去晦气。
可您到底舍不得我,这才多留了我几个月。
我就算现在马上蹬腿,连慧要守孝,婚期也不得不往后延。
这一点,您跟我都是心知肚明的,却不能摊在台面上跟二嫂讲。
您为了我这条命,拖累了连慧嫁人,二嫂指不定就把我的灵堂掀翻了。”
毕竟是母女两人,很多事情都是彼此清楚。
吴老太君叫穆元婧说了个透,按了按眉心,道:“总想着再让你喝一碗腊八粥,你小时候最喜欢了,天还没转冷就闹着要喝,老侯爷什么都顺着你,你开口,他就让厨房里给你熬。”
提起老侯爷,穆元婧的眼眶霎时红了,她苦笑着道:“也罢,我早日下去,早日去陪父亲。至于二嫂想不想生吞活剥了我,我管不着了。”
吴老太君皱着眉头看她:“怎么总是提你二嫂?你那桩事,换个谁,不想跟你拼命?”
闻言,穆元婧反而咯咯笑了起来,她瞪大了眼睛,声音沉沉:“母亲,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连康会失踪?为什么只有连康,是绝对绝对不能活着回到京城的。”
穆元婧的话,一字一字,如一块块沉重的落石,砸在了吴老太君心头。
一旁的单嬷嬷睨了穆元婧一眼。
自打她来照顾穆元婧开始,穆元婧没少说这样的话题。
穆元婧对长房和二房充满了恶意,巴不得他们能撕咬起来,叫她这个将死之人看一通热闹。
府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穆元婧都往坏处上,在她的心中,周氏也好,练氏也罢,都是蛇蝎心肠。
“从结果看,连潇成了世子,长房受了益处,可话说回来,他本就是嫡长房嫡长孙,就算连康回京,您也不会把世子之位交给三房,大嫂胜券在握,以她那深沉性子,不会画蛇添足;
也只有二房,连康若回京,蒋玉暖到底嫁给谁?您会让蒋玉暖嫁给谁?
连康活着一日,就算连潇死了,这偌大的家业,又是谁的?”
单嬷嬷的心一阵狂跳。
她伺候了吴老太君这么多年,老太君想什么做什么,单嬷嬷一清二楚。
穆元婧这是生生在往吴老太君的心里捅刀子,就算她要赴死,也要让侯府里不得安宁。
她的每一句话都掐着吴老太君的软肋,是要让吴老太君对儿孙们起疑,让长房、二房甚至三房之间势如水火。
吴老太君亦看穿了穆元婧的把戏。
就是因为看穿了,才分外痛心。
母女连心,穆元婧仗着是她的女儿,仗着对她的了解,来算计她。
吴老太君只觉得眼前一片白闪闪的,头晕目眩地要厥过去。
单嬷嬷赶紧扶住了吴老太君,外头的陆氏也急急进来,又是拍胸脯又是掐人中,才让吴老太君缓了过来。
穆元婧面无表情地看着,平静到残忍。
陆氏瞥了她一眼,暗暗摇了摇头。
穆元婧敏锐,扑哧笑了:“四嫂,难道你不觉得我猜得对吗?”
陆氏没有回答。
穆元婧笑容讥讽,道:“我觉得我想得挺对的,我理了好久才理明白的。
这可真是有意思了呢。
连潇媳妇若是生了嫡长子,我这里一闭眼,这个冬天,连诚媳妇是不可能再怀孩子了,如此一来,又是一年光景。
我阻了连诚的子嗣,连慧的婚事,又让连喻乱了伦常。
哈!我都迫不及待想看看二嫂的反应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一章 血口(月票30+)
吴老太君歪在了八仙椅上,胸口起伏,许久都没有平静下来。
穆元婧看着吴老太君的样子,缩在被子里的手紧紧攥了起来。
能把这滩浑水搅得污浊不堪,她本该是满意的,高兴的,可看到吴老太君如此,穆元婧的心底又有那么一点儿低落。
咬住了后槽牙,穆元婧把目光挪向了窗外。
她是信口开河。
没有证据又如何?是真是假又有什么要紧?
反正她根本不觉得穆元谋有胆子害穆连康和穆连潇,练氏一个妇道人家,又怎么能越过穆元谋胡作非为。
穆元婧记得,穆元谋从小就和其他兄弟不同。
穆元谋身子弱,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老侯爷和吴老太君没少想法子,但毕竟是亏了根本,长大成人不难,上阵杀敌是不行的。
穆元谋也练过功夫,简单的马步、挥拳,图的是强身健体。
穆元策他们去了校场,穆元谋就留在书房里。
穆元婧常常去找他,让他抓知了抓蜻蜓,穆元谋从来都是让底下人动手。
她问过为什么,穆元谋的答案,穆元婧一直都记着,她的二哥不敢爬树。
连爬树的胆子都没有,又怎么会有胆子朝侄儿们下手?
穆元婧撇嘴。
可穆元谋敢不敢,做没做,这都不要紧,她只是想胡说八道一番。
只要这胡说八道能让长房、二房、三房彼此猜忌,那就是她穆元婧的胜利了。
穆元婧眼中一闪而过的光辉没有逃过吴老太君的眼睛。
吴老太君看得清清楚楚,她的心中只剩下疲惫。
仅凭一己私欲就血口喷人,穆元婧的性格委实太偏激了。
可偏偏,穆元婧胡言乱语的一番话就这么割开了吴老太君的心。
母女两人谁都没有再说话。
静静坐了两刻钟,吴老太君才站起身来,最后又深深看了穆元婧一眼:“元婧,来生你若还是我女儿,我断不会再宠着你,不会把你教成现在这个样子。”
穆元婧的眸子倏然一紧。
陆氏和单嬷嬷扶着吴老太君出去。
穆元婧孤身留在屋里,望着吴老太君略显佝偻的背影,她的肩膀难以抑制地颤抖起来。
掩着面,无声痛哭。
吴老太君脚步蹒跚,她比来时走得更慢了。
单嬷嬷低声宽慰她:“老太君,您知道姑太太的性子,您哪儿难受,她就往哪儿说。”
“我晓得,”吴老太君哀哀叹气,“我就是晓得,我才心痛。元婧的性子太偏了。”
私通这种事,寻常人谁会做?
这家里苦着守着的女人,又岂止是穆元婧一人?
可穆元婧做了,寻的还是自己的亲侄儿,如此违背伦常,简直匪夷所思。
现在又无凭无据地胡乱说话,她不好过,就让一整家子人都跟着不好过。
吴老太君的眼角隐隐有了泪水。
单嬷嬷看在眼中,胸口也一阵发闷:“您既然知道她没有凭据,就是为了让您伤心,让长房二房彼此猜忌,您就……”
“可她说得对。”吴老太君的声音抖得厉害,“若连康还在,玉暖到底嫁给谁?我会让玉暖嫁给谁?”
陆氏偏过了头,不忍心看向吴老太君。
最熟悉的人,最能一把将刀子捅进心窝里。
吴老太君了解穆元婧,穆元婧一样了解吴老太君,她不需要任何证据,只要剥开吴老太君的心,就能让老太君痛苦难言。
陆氏垂眸,到了最后,穆元婧逼得不是长房,不是二房,而是吴老太君。
扶着吴老太君回到柏节堂,陆氏没有马上离开。
吴老太君歪在了罗汉床上,就着芭蕉的手,饮了一盏热茶。
“元安媳妇,”吴老太君唤了一声,示意陆氏在身边坐下,“元婧说的那些话……”
陆氏垂着眼睑,道:“您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吴老太君咳了咳,“我只是在想,若一早就敲定了玉暖的婚事……”
陆氏止住了吴老太君,哑声道:“老太君,您这是在怀疑二房吗?”
吴老太君浑身一震,呼吸急促。
陆氏赶紧给吴老太君顺气。
如她所想,被穆元婧逼得喘不过气来的,唯有吴老太君。
良久,吴老太君总算平静下来,她摆了摆手,道:“都说女儿贴心,我的女儿就是这般贴我的心的,我哪里痛,哪里苦,她都知道。”
陆氏无言以对,见吴老太君想要休息,她从屋里退了出来。
云层压低了,眼看着就要落雪,陆氏徐徐吐出胸中闷气。
她无法评断穆元婧的话,仅靠恶意和私心就挑拨,她若细心去分析,无意就是上了穆元婧的当。
可真的什么都不想,陆氏又觉得难以释怀。
尤其是她想起徐氏的时候,那个因为穆连康的失踪而勉强度日的徐氏,让陆氏的心沉甸甸的。
她想,吴老太君的心境与她也是一样的吧。
不忍心想,不忍心不想。
陆氏在柏节堂外头遇见了周氏,周氏是过来伺候吴老太君用午饭的。
“大嫂,”陆氏拦住了周氏,低声道,“老太君乏了,今日大抵是吃不进午饭了。”
周氏疑惑。
陆氏道:“我刚陪着老太君去了一趟满荷园。”
周氏恍然大悟,思及穆元婧那张嘴,吴老太君吃不下东西也是情理之中的。
周氏没有进去打搅吴老太君歇息,陆氏与她一道缓缓往敬水堂走。
路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说起了杜云萝的肚子。
“还有小两个月了,也不知道连潇媳妇身子如何。”陆氏叹道。
周氏浅浅笑了,道:“有她娘家人看着,我多少能放心些,我琢磨着,岭东的年礼这些日子也该到了,等人来了,我再仔细问问。”
周氏请了陆氏进屋里坐下,打发了屋里人出去,道:“元婧到底和老太君说了什么?”
陆氏为难地看了周氏一眼。
穆元婧的话,句句都在挑拨,那些话叫周氏听了,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况且,她也应了吴老太君,不会把那些话胡乱说出去。
只是,陆氏与周氏平素亲厚,她斟酌了一番,道:“说连康的事,说长房和二房的事。”
周氏的笑容凝在了脸上。(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二章 吞金
屋子里落针可闻。
周氏紧紧抿着唇,一言未发。
陆氏说得很笼统模糊,周氏没有追问,她晓得,陆氏能透出这么些信息来,已属不易。
再往深处说,就是被穆元婧牵着鼻子走了,传到吴老太君耳朵里,平添是非。
周氏只能靠自己猜。
与穆连康相关的,只有他莫名失踪的事,而长房和二房之间……
莫非穆元婧知道了练氏对杜云萝动过手脚?
不,穆元婧不知道。
若穆元婧有证据,以她的性子,早就嚷嚷出来了,怎么可能闭上嘴。
她想看热闹,看长房和二房厮杀的热闹,唯有把证据摊在了台面上,这台大戏才能敲锣打鼓地开场。
周氏暗暗叹息,穆元婧是血口喷人,却把吴老太君气得够呛。
至于杜云萝,如今在岭东,总算是不用为了家里这些虚虚实实的事情操心。
等肚子里的孩子稳稳当当生下来,就比什么都重要了。
陆氏见周氏若有所思,心中亦有些惴惴,低声道:“全是没凭没据的话,大嫂听过就算了吧,三嫂那儿……”
话说了一半,陆氏自顾自摇头。
周氏晓得陆氏的担忧,穆连康是徐氏的心病,若是有证据,提了也就提了,全靠恶意猜测,去勾起徐氏的伤心事,委实太过残忍。
妯娌两人略过了这一话题,谁也不提了。
傍晚时,周氏去柏节堂里伺候吴老太君用饭。
周氏决口不提陆氏,全当不知。
吴老太君刚端起了碗,还没动筷子,外头一阵匆忙脚步声。
芭蕉诧异,撩了帘子往外头走,刚到明间里就跟冲进来的婆子撞了个满怀,两人都摔坐在了地上。
守在门口的小丫鬟怔怔站着,显然是没有挡住那婆子。
“姑娘……”婆子声音发颤,顾不上站起来,手脚并用就要往次间里爬。
芭蕉要拦她,那婆子含糊说了一句,芭蕉就懵在了原地,一脸的难以置信。
婆子爬进了次间里,抬头看着吴老太君和周氏,结结巴巴道:“姑太太没了。”
哐当一声。
吴老太君手中的瓷碗落在了桌上,又滚着掉到了地上,碎开了。
周氏蹭的站了起来:“你说什么?”
“姑太太她……”婆子抖成了筛子,涨红了脸,“老太君、太太、姑太太她、她吞金没了!”
话音一落,吴老太君一口气没提上来,后仰着倒了下去。
周氏眼疾手快扶住了,唤了芭蕉一道,把吴老太君抬到了榻子上。
柏节堂里忙成了一片。
周氏深吸了一口气,逼着自个儿镇定下来,盯着那婆子问道:“说明白些!”
那婆子本就被吓得够呛,见吴老太君厥过去了,越发慌乱,颠来倒去地说了一通谁也听不懂的话。
周氏干脆不问了,她要过去满荷园,但柏节堂里少不了人伺候,周氏便叫人去请练氏。
在等练氏的当口,周氏猛得就想到了白日里陆氏说的话,心思一动,与芭蕉道:“去把三太太、四太太也请来。”
家中妯娌四人,不管如何,没有独独把徐氏挡在外头的道理。
没有等多久,众人都来了。
穆元谋和练氏快步进来,后头跟着穆连诚夫妇。
“大嫂,”穆元谋急切道,“母亲这是怎么了?传话的人说得不清不楚的。”
周氏摆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