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学斌的前途,虞美霞的仇,谢慧兰的威信,等等等等,对董学斌来说,这是一场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较量。
他必须要赢!
必须拿下这正科的职务!
两手交叉握在一起,坐在办公桌后面的董学斌微微闭上眼睛。
在董学斌默默祈祷下,县委常委会开始了。
气氛浓重的一号会议室,几个常委陆陆续续地走进来,一般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桌位前端都是立有名字牌儿的,哪个座位是谁的一目了然,但延台县一般的常委会是不会立牌子的,不过这却不是意味着想怎么坐就怎么坐,比如为首中央的那个座儿,是县委书记的,后面依次排开,全是记录在案的县委常委的排名循序,一点马虎也不能,所以每次排名调整后的座次都是已经定好了的,不能随便瞎坐。
人基本到齐了,只有县委书记和县长没来。
领导一般会晚来一会儿,这在延台县是惯例。
不过片刻,向道发就和谢慧兰一边笑着交谈着什么一边走进会场,看上去两人之间气氛非常和谐,可实际怎么回事,在场的常委都清清楚楚,这就是官场的虚伪了。
在延台县,向道发是一把手,所以在和向书记并肩走向会场的时候,有心人都能注意到谢慧兰是微微退着小半个身位的,没有一般上下级退的那么多,但也确实是退了的,而快要进会场的时候,谢慧兰笑吟吟地结束了谈话,拿着文件快走几步,先一个走进了会议室,给了向道发作为一把手的“压轴”进场。谢慧兰的一言一行上都让人挑不出什么理来,很规矩。
向道发清清嗓子,所有人都坐正了身子。
门关,向道发走向了中央为首的座位,轻轻坐了下。
这是本月第二次常委会,县委书记——向道发,县委副书记、县长——谢慧兰,县委副书记——曹旭鹏,组织部部长——易涛,政法委书记——黄立,纪委书记——段正安,宣传部部长——陈同兵,常务副县长——周平志,武装部部长——熊志勇,县委办公室主任——廖岩山,副县长——庚玉超,十一名常委参加会议。会议记录是向道发的秘书——周俊。
不久,向道发铺开文件,端起保温杯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茶。
这是他的习惯动作,杯子一落,也就意味着常委会正式开始。
按照惯例,会议最开始很少会出现有争议的议题,这种东西往往会留到最后,今天自然也不例外。首先,向道发宣读了一份市里的文件,将上面的指示精神传达了一下,完罢,向道发又做了总结,将延台县这一年内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等一系列成绩肯定了一下,年底了,一般都是报喜不报忧,等年初布置谋划全年工作的会议时才会将忧患的方面拿上桌子。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会议进程进行了一半。
这时,一些有争议的议题终于被提了出来。
根据今年全国、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曾制定出关于水利改革发展实施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县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抓住中央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水利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建设,将城关内河整治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水利项目要分级负责,有偿使用,要全力向上争取水利项目,主动对接,主动跟踪,要加强资金投入力量,按照全县一盘棋的思路,统一调度使用水利资金。
这是谢慧兰到任之前就部署的文件,不过现在谢慧兰却突然提出来要对水利资金统一监管,并且让县政府分管水利的副县长挂帅。
副县长庚玉超知道这个提案不太可能被通过,谢县长应该是在试试水,但等谢慧兰话音一落,庚玉超还是表示的很坚定的支持,发言附和了谢县长的提案,立场鲜明地站在了谢慧兰这边。庚玉超在以前的时候就跟向道发有过矛盾,工作上也总是起分歧,闹的不是很愉快,于是在谢慧兰上任的时候,庚玉超很快就站了队,每次常委会上都充当起了谢系的“急先锋”。
向道发没有说话,端起杯子来喝了喝茶。
武装部部长熊志勇第一个开炮了,“这是什么提议?这分明是对我们干部的不信任!”
谢慧兰跟向道发一样没有出声,眯着眼睛稳稳坐在那里,时而抿茶,时而翻翻文件。这个提案虽然是谢慧兰交上去的,但她作为县长,自然不会去身先士卒地跟熊志勇这种粗人斗嘴皮子。
庚玉超接过了对方急先锋的枪,皱眉道:“不是不信任水利局的同志,分管领导挂帅,这是走的正常程序,监管资金,这是响应市里的号召,增加透明度,也可以避免其中的违规操作!”
熊志勇身宽体壮,人如其名,闻言就是一瞪眼睛,嗓门也是所有常委里最大的,“现在水利局开展工作不是挺顺利的吗?临阵换将视为大忌!这不是让自己同志寒心吗?”
“熊部长。”黄立说话了,“我可听说水利局前阵子出了些事,底下一个干部的贪污受贿问题纪委不是刚查清楚了?”
熊志勇又看向黄立,“那是个人问题,怎么能一棒子打死?要是政法委哪哪部门出一个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是不是还要追究领导责任?”这话指名道姓是再说黄立,黄立眼中一恼,熊志勇好像没看见似的,继续道:“再说现在水利资金已经有相关部门监管了,各方面的建设也开展的很好,要是换了将,影响了下面同志的情绪,反倒是添乱,出了问题谁负责?”
宣传部部长陈同兵道:“熊部长说的对,水利局的老徐工作能力很强,也是老党员了,担得起这个单子。”
县委办主任廖岩山也表示不同意谢慧兰的提议。
熊志勇面无表情道:“所以啊,这个提议太欠考虑了。”炮轰完了庚玉超,炮轰完了黄立,熊志勇又把枪口对向了谢慧兰。
这还没到重要议题上呢,场面就有点唇枪舌战了。
黄立和庚玉超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是一紧。
见争议不小,向道发将茶杯微微一放,“投票表决吧。”
表决结果没有任何悬念,算是谢慧兰自己,支持她的一共四票,另外两票是庚玉超和黄立,最后一票则是常务副县长周平志的。因为前阵子县委班子的调整,周平志还没有明确站队,不过他是常务副县长,是被谢慧兰直接领导的,近水楼台,周平志跟谢慧兰走得还算比较近,这个水利局的提案是县政府商量通过后才在常委会上提起的,周平志自然也投了支持票。
谢慧兰的这一试水,流露出了很多信息。
黄立暗自苦笑一声,觉得局势真的不太妙。
他们这边的阵营,可以确定的票数最多只有四票,谢县长,黄立自己,还有庚玉超,周平志那里谢县长之前应该做过工作,这次常委会上八成能帮上忙,也勉强能算上他的一票。
可是反观另一边。
十一个常委里余下的七票有六票都投了反对,没有发表意见的那一票正是向道发,他连举手表决都没有就掌握住了全部局面。
廖岩山不用说了,县委办公室主任,这是脑门上都贴着向系标签的人。
熊志勇更是全身上下都打着向系标签的挺向派,是向道发的急先锋。
宣传部部长陈同兵也不用提,他就是向道发提上来的干部。
还有曹旭鹏,段正安,组织部部长易涛,这也是亲向系的人马,自从向道发上任县委书记后,对他都很支持。
结果很明显了,常委会的局面简直是一边倒。
谢慧兰似乎早预见到了这个结果,轻轻笑笑,没说什么。
接下来又是下一个议题,这是向道发提出来的预案,准备在城乡建设上做出一些方向性的调整。谢慧兰手指头优雅地轻轻扶了下水杯,庚玉超一看就明白了,谢县长这次是摆明了要在常委会上发出一些自己的声音,于是乎,庚玉超立刻朝向道发发难,反正就是反对。见得如此,黄立也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向道发的对立面。
几番辩驳后,还是熊志勇开炮了,“我就不明白了,城乡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难道乡里向外都破破烂烂的才是你们愿意看到的?”
庚玉超压着火道:“熊部长!你不要曲解我的意思!我什么时候说不搞城乡建设了?”
熊志勇绷着脸道:“向书记的提案非常符合咱们延台县的现状,你们顾忌这个顾忌那个,那还搞什么搞!”
黄立和庚玉超早对熊志勇恨之入骨了。
这人是个老大粗,武装部部长,一般来说,在这种议题上他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可熊志勇却丝毫没有这个自觉,什么事情都管,他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以前上任县委书记常磊还在任的时候,熊志勇就是向道发的铁杆支持者,只要向道发一个眼神示意,他就会向常书记开炮,现在这种风格又延续到了谢慧兰身上,只要是谢慧兰提出的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熊志勇都会反对,而且语气非常重,话很难听。
对熊志勇这种干部,黄立他们也没办法。
向道发却对熊志勇非常欣赏,敢冲在最前面,敢说话,不怕得罪人,这是向道发很需要的急先锋,他看中熊志勇的也正是这一点,而且他还知道,熊志勇并不是有勇无谋的,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熊志勇知道向系需要一个敢开炮的人。
等熊志勇朝谢慧兰开完炮,借着这个势头,廖岩山和陈同兵等人也纷纷举起枪口。
最后举手表决的时候,谢慧兰这边还是四票,还是那四个人,而向道发那边除了曹旭鹏弃权外,都投了赞成票。
又一次完败。
谢慧兰还是很稳重地坐在那里。
庚玉超却有点坐不住了,他觉得谢县长这次挑明了跟向道发的冲突,实在有些盲目了一点。
没有胜算啊!!
第三百零三章激烈的交锋!
县委。
一号会议室。
常委会已进行了一多半,这期间,除了前两次的投票试水,谢慧兰就没有再提出什么有争议的话题,对向道发后面的一些提案也没有表示明确反对,给人一种知难而退了的感觉。但向系的人却一副穷追猛打的样子,只要庚玉超和黄立他们一发言,甭管什么,都会遭到陈同兵和廖岩山的炮轰,尤其是熊志勇,他没有易涛和廖岩山他们的顾忌,更是直接将矛头对准谢慧兰,根本不考虑职务上的差距,挑明了要借着这次常委会消弱谢县长的威信和影响力,想让她再也翻不了身。向道发很少发言,但常委会上的局面想来都是他布置好了的。
庚玉超和黄立压力很大,几次被顶,面子上也非常不好看。
见到这种一面倒的形势,谢慧兰没说什么,只是眼睛越眯越小。
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常委会接近了尾声。
偌大的会议室里,武装部部长熊志勇厚重的大嗓门震荡起一缕缕回音,“我不同意谢县长的说法。”这话已经不知是他今天第几次说了,“中央都提倡大力发展经济,怎么到了咱们这里就要瞻前顾后的了?又要注重干部的廉洁,又要什么什么的,都要这样后方早乱了,还发展什么?这不是打消干部的积极性吗?”
向道发笑道:“慧兰县长也是让咱们的干部提高警惕。”
熊志勇就低头捧着水杯喝水,没再说话。
“好了,这个事儿放一放吧。”向道发没再给谢慧兰说话的机会。
庚玉超和黄立看着向道发和熊志勇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知道要是自己这边再不做出什么强有力的反击,等今天的会议传出去,谢县长的威信一定会受到很大削弱,谢慧兰本就是从外地过来的,加上上任时间短,今后要是再想开展工作绝对压力极大。
反观谢慧兰,依旧稳如泰山。
黄立暗暗点头,单是这养气的功夫就很少有人比得上谢县长。
这时,今天的重头戏终于来了。
向道发翻开下一个议题,眼睛一眨,抬头看看谢慧兰他们,随后淡淡道:“招商局的老孟身体不适,已经提出病退了,这个位置很重要啊,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大家看看谁合适。”他转头看了眼组织部部长易涛,“老易,组织部的考察结果怎么样?”
闻言,所有人都精神一绷。
这才是今天常委会的重头戏,按照平时来讲,谢县长的第一个提案其实已经很敏感了,可跟这个任命一比就显得无足轻重了,谁都知道向道发有意要动董学斌,这个信号早在纪委调查董学斌经济情况的时候就已经明确地放出去了,但紧接着谢县长却又把董学斌顶上了升迁的提名,无疑是在和向书记掰腕子,这场较量可以说决定了很多事,延台县大大小小的干部不知有多少双眼睛都盯着呢。
会场气氛骤然凝固了片刻。
易涛清清嗓子,翻开一份文件道:“根据向书记和曹书记指示,我们对两个干部进行了考察,一个是招商局副局长吕大发,一个是公安局副局长董学斌,吕大发同志在工作期间表现突出,性格稳重,有大局观,曾多次……”易涛简单说了说董学斌和吕大发两个人,都是官面话,你好我好谁都好,没什么实际意义。
向道发嗯了一声。
庚玉超就要说话,“我觉得董……”
“老易,你看谁更合适。”向道发卡在庚玉超的话前打断了他。
庚玉超把话生生憋了回去,脸色很不好看。
旁边的廖岩山幸灾乐祸地看了眼他。
易涛一定神,道:“还是老吕适合一点,向书记说的对,招商局局长的位子非常重要,之前也谈过,明年县里的终点将会逐步转移到招商引资方面,想开动起这辆车,很需要吕大发这样成熟稳重的老同志坐镇啊,小董招商的能力我不清楚,但就说他二十四岁的年纪,就不太适合这个岗位,压不住阵。”身为组织部部长,他说的还算很客观,其实就算易涛不是向系的人,他心里面也不太赞同董学斌,没别的,太年轻了。
向道发微微点头。
谢慧兰侧头看了下庚玉超。
庚玉超立刻道:“董局长是还年轻,这个我承认,但谁说年轻就一定压不住阵的?谁说年轻就一定没有能力的?我倒是觉得,年轻反倒是小董的优势,这意味着有魄力,有朝气,往年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咱们县的招商引资一直打不开局面,和其他县比步伐还很小,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如果换了老吕,相信局面也不会有太大改变,这是观念上的问题,现在正是要注入新鲜血液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局面,我看这个职务董局长完全可以胜任。”
县委办主任廖岩山反驳道:“庚县长这话太想当然了吧?董局长的履历我知道,进入体制后就在国安部门工作,后来调到了公安局,这两个地方都属于警察系统,破案,刑侦,都是这方面的东西,我不是怀疑董局长的工作能力,破案抓歹徒,董局长的本事大家有目共睹,但说到搞招商,拉投资,这就跟公安系统的职能相差太远了吧?试问一个搞武术的大师,你突然让他去搞文学,这不是开玩笑嘛?一样的道理。”
黄立说话了,“不要把人都打上死标签,谁下生就样样精通的?廖主任,你当初不也当过兵吗?和现在的职务比难道差距就不大?”顿了顿,“据我所知,小董当初在国安的时候也是搞文职工作的,负责综合办公室的全面工作,在这方面他是有一定经验的,我相信小董可以干好招商工作。”
陈同兵大摇其头,“万一他不行呢?谁也没见过小董在招商上的能力,这是赌博,是不负责任。”
廖岩山冷声道:“陈部长说的不错,前些日子来咱们县考察的日本投资商不就是让小董挤走的吗?可见他在这方面很没有经验,这种重要的职务怎么能让他担任?还是吕局长更适合,一来有经验,二来本身就是在招商局工作的,对工作的熟悉也好,为人处世也罢,都能撑得住阵。”
黄立眉头一拧,“日本考察团的事是他们犯罪在先,小董秉公办案,有什么不妥?那时他是公安局的领导,又不是招商局的,要是照你的意思,小董一边办案的同时还得兼顾起招商工作?”
廖岩山看看他,“我是说小董的工作方式太粗暴!”
黄立嘲讽道:“法律本身就是威严庄重的,难道心平气和地教育教育犯罪份子,就不追究任何责任了?”
几人争来争去也没有个结果。
他们吵,向道发和谢慧兰却一直没有发言。
大约过了几分钟,向道发捧着水杯喝了一口茶,手一顿,将杯子落在桌子上,发出一声细微的响动。
众人都停止了争论,看向他,知道向书记要说话了。
向道发轻轻一抬头,定了调子,“就老吕吧,董学斌还太年轻,连三十岁都没有,还得锻炼锻炼啊。”向道发是连投票的意思都没有了,直接揽过话语权将工作安排定了。而且这话好像是再说董学斌,又好像是变着法子在敲打谢慧兰,谁都知道谢县长的年纪是三十岁左右的。
庚玉超和黄立脸色微变。
廖岩山和陈同兵则在一旁看笑话。
这个时候,一直沉默的谢慧兰终于开口了,她抬眼看看向道发,微微笑道:“我倒是觉得小董更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