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姝-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碧萝的样子,应该没收到坏消息。

    “回了。”

    碧萝这次变聪明了,见墨姝只记挂送信的事情,忙先将回信从妆台下拿出来递过去,才补充道:“姑娘从昨日傍晚到现在,可不止睡了一整夜而已,此时又快到正午了呢。”

    “嗯。”

    墨姝展开那有些粗糙的小纸笺,上边确实是印象中母亲杨氏的字迹,信中说,她已经收到了的信,定会小心,不去水边,让墨姝不要过于担忧。信上还说,她又给墨姝做了新衣裳,还有些果脯、吃食,又嘱咐墨姝平日多注意身体,也不必想着赶去庄子。

    看到这儿,墨姝不由眼眶发烫,心中既温暖又酸涩。她吸了下鼻子,好一会儿,才将信纸小心折起,让碧萝收到妆台的小匣子里。

    碧萝见墨姝在落水醒来之后,明显对夫人杨氏和墨家多了几分思念和眷恋,心中高兴。明明近在咫尺,之前自家姑娘却都不怎么回去,显得与墨家关系淡漠。

    虽然说,夫人希望姑娘能够在秀山书院与宋国公府的姑娘一起,多学点东西,但姑娘常年不回去,夫人一定也很想念的。

    况且还住得这么近,即使夫人不好多到这边,姑娘怎么就不能多回去呢?

    碧萝兀自发呆,而墨姝看过信,心中担忧已去了一半。但心里古怪的感觉越发强烈了。

    到底是什么呢?

    待片刻后,碧萝回神说起昨日过来的昌叔也带了母亲缝的香囊等小物件,墨姝又觉得鼻子发酸:“你收拾一下行装,我不去书院了,回陵北县。”

    碧萝不由愣了一下:“回陵北县?”

    墨姝疑惑:有什么问题?

    碧萝往外看了几眼,确认没有人,才道:“姑娘为何要回陵北县?现在……还不好回去的。”

    墨姝怔了片刻,突然记起之前她说要骑马回家去,碧萝却说走过去就行;还有京郊泗水县……她回过神来,终于明白之前为什么一直觉得怪怪的,去陵北县的庄子,即使骑上快马,也需要十几日,绝不会半日就到了。

    弄了半天,墨姝才发现,原来她又记岔了。

    现在墨家嫡支的家人并没有回到陵北县祖地,因为那里有墨氏的根基,当今梁帝刘楷虽然赦免了她们这些幸存的墨家人,但心中对墨家还是很忌惮的,所以并不希望她们回到祖地陵北县,而是让她们留在了京城。明面上是恩宠,实则不过为了便于监视。

    如今墨姝嫡亲的家人就住在宋国公府的后边,确实很近,她要探望的话,可以步行过去。

    泪水一下子流了出来。

    距离这么近,但是以前的墨姝一个月也没回家几次,有时甚至两三个月都不回去。

    有时母亲杨氏过来,墨姝也没什么好脸色,总觉得她在易家之所以受到轻视,全是因为陵北墨氏的大逆不道,参与谋反。好在天子宽仁,赦免了墨家的罪,她还可以住进国公府,与表哥易安在一起,但是母亲杨氏却穿着旧衣裳到这边来,让她没脸。

    那时的墨姝总想着若墨家还如从前,她也是世家闺秀,身份比易家的姑娘还贵重,又有好的名声,她就不会给人看轻和欺侮了。

    之前墨姝总希望墨家还和之前那样受人敬着,却从没为此作出任何努力,反而其言行举止让人对墨家更加看低,她自己还浑然不觉,怪到家人身上。

    墨姝实在不知道以前的她到底是怎么给养歪的,竟然因为一点少女心思,对母亲都生出了怨怼。

    现在回想起来,即使在幼时流落街头成为乞丐时,墨姝也没怪过家人,还知道爱护妹妹。怎么却变成了表面骄纵跋扈,其实懦弱自卑,还不知孝敬母亲的性子呢!

    碧萝见墨姝情绪低落,以为她是因为不能回陵北县难过,又劝了几句,见自家姑娘还是不理不睬,想到她一向任性,只好作罢,准备让人给她张罗吃的去。

    墨姝回过神,想起了一些往事,唤住碧萝:“我睡着时,母亲是不是来过了?”

    不管墨姝如何,杨氏对女儿还是一如既往的疼宠,听到她生病了,说不定会连夜从庄子里赶回,希望母亲在路上别有什么事才好。

    墨姝总觉得一切都太过于巧合了,尤其是昨日送信的马意外跌伤更是蹊跷,所以很担忧。

    碧萝一愣,垂首点头,怕墨姝又生气,犹豫了下道:“奴婢在这多说几句,姑娘也别恼,夫人这也是因为心中惦念,才星夜从庄子赶回来看姑娘的。”

    见墨姝只怔怔的,不像是生气的样子,碧萝就大着胆子,继续道:“是,墨家如今不比从前了,但夫人难道连件新衣裳也没有了?只是但凡有些底子的世家贵夫人,日常谁不是穿个半新不旧的衣裳,只有那等突然一夜暴富的,才总是穿得那么打眼呢!夫人这样过来,原是表示亲近之意,若姑娘却因此觉得丢了脸,简直是在夫人的心上捅刀子……”

    “别说了,碧萝,你别再说了。”墨姝心中酸涩难当,泪落如雨,是呀,她如此表现,母亲定然非常难过,一是因为自责没把她教养好,二是因为亲生女儿的厌弃,正如碧萝所说,这是往杨氏心口捅刀子。

    “母亲回来了就好。”墨姝闷声道,“我以前错了,我这就回去向母亲赔罪,求她原谅,我以后都在家陪着母亲,也不去那什么书院了!”

    墨姝主意已定,一下站了起来。

    碧萝见自家姑娘居然能说出这番悔悟的话来,高兴得无可无不可的,但是她知道夫人对姑娘寄予了厚望,所以很是犹豫,再说,姑娘没完成学业,就这么回去的话,本家另外几房的人且不说,宋国公府还有一些新贵家族的姑娘,背地里还不知会怎么样笑话六姑娘呢。

    原本,以陵北墨氏的累世名望,根本不是宋国公府易家这些本朝立了军功才崛起的勋贵可比的,如今却落到连这些新贵也对墨家表面客气交好,实际上却不把墨氏放在眼里的地步,也难怪姑娘没法接受。

    据说,平时墨家的人在外边还会受到故意刁难和羞辱。

    真是墙倒众人推。碧萝忿忿地想。却没想过,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世事一向如此。

    原来站得越高,现在就跌得越痛。

007、家人

    天光正好,窗外的芭蕉舒卷有情,碧绿如同翡翠,看上去就清凉一片。

    墨姝坐在席子上,黑密发丝垂散,几乎挡住了她还娇小的身形,浅青的外裳拖曳在地,堆叠起来,给人懒散的感觉。

    她一边想着事情,一边拿起木梳漫不经心地顺着长发,抬头刚好看见碧萝愤愤不平的样子,问:“怎么了?”

    碧萝生怕说起墨家如今的境况,又让自家姑娘生气,话到嘴边拐了个弯,问道:“姑娘不打算念书了?”

    自家姑娘与夫人亲近自然是好事。但碧萝一想到,墨姝住在宋国公府,是要到秀山书院进学的,如今却因她的一番话,就这样半途而废,回去她说不定会挨夫人训斥。

    若是陵北县家中的墨香书院还在,姑娘又何须到宋国公府这边求学?

    碧萝心里这么想,却不敢说出口。

    墨姝大概猜到了碧萝心中所想,她已经不是从前的墨姝,自然能够明白母亲杨氏的苦心。

    从汉到齐乃至大梁,皆是风气开放,有教无类,男女皆可读书,而前朝也曾出现过女帝和女相,为官的女子更是不少。

    如今风气如此,所以即使入不了仕途,名门世家也会聘请名师,或者在家学开设女学堂,让家中姑娘进学,将来议亲时会容易些。

    墨家获罪后人丁凋敝,尤其男丁,除了二房的三郎墨云,也就是墨姝的三堂哥;以及长房的十一郎,如今方才六岁的十一弟墨川之外,其余大多已被砍头和流放。这两个男丁能够幸存,还是因为靖安八年时,墨云在外游学,而墨川还在伯母肚子里,所以逃过一劫。

    虽然后来当今皇帝刘楷下了恩旨,赦免墨家余下人的谋逆大罪,但是已经被斩首之人不能死而复生,就连大多数被流放之人也都没能回来。

    确切地说,墨姝的父亲及至亲的叔伯都死了,连三堂哥墨云当初为了躲过朝廷四处追捕,也受了很多苦,身子孱弱;墨川又年纪小。

    几位婶娘伯母,则除了墨姝的母亲,也就是墨家三爷的媳妇杨氏,只有二伯母白氏,以及长房大伯父的小妾易氏还活着。

    至于墨姝的姐妹,只有长房嫡出的大姑娘墨好、长房庶出的四姑娘墨芷柔,还有四房的九姑娘墨婉安然无恙。

    墨家的十几个姐妹,如今只余下三人,墨姝排在第六。

    而墨氏嫡系其余人不是在抄家当日的混乱中失散夭折,就是在流放途中死了。

    其实墨姝本还有一个同胞的手足,就是妹妹墨离,在姐妹中排第八,但是如今也下落不明。

    想到这里,墨姝又垂下了眸光,心中内疚又难过,当初的她实在太没用了,出去买个吃食也能把妹妹给弄丢。

    墨离还那么小,当时二人又是乞讨为生,墨姝不知道,失散后,妹妹一个小乞丐要怎么能够活下去。

    “姑娘?”碧萝见墨姝不回答她,兀自发呆,眼眶儿还红了,不禁担心地又问了一句。

    “当然还念书,回家之后让母亲教我。”墨姝回神,道。

    碧萝听了高兴起来,点头赞同道:“对呀,夫人比那些女夫子有学问多了!”

    墨姝又有些出神。

    正因为家中人太少,所以母亲杨氏才希望墨姝也能为家族分担一些复兴责任。如此自然需要识字明理。

    只是墨姝知道,如今更重要的是,想办法消弭墨家即将到来的大祸,她应该尽快回家,否则有什么事的话来不及应对。

    想到那灭门的惨祸,墨姝也没找到什么办法可以阻止,她现在一刻也不想再呆在这宋国公府了,恨不得马上回家守着,才能安心,也好看一下如何度过这次危机。

    再说了,墨姝也不觉得在易家的秀山书院,能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

    墨姝虽然记不真切,但也能想到,陵北墨氏百年前就创立的讲学之所,后来的墨香书院,不是秀山书院可比的。

    但如今墨香书院已不是墨家的族学,书院山长也改由皇帝选派。而且现在墨家嫡支子弟因为不便回乡,也没法入学。

    好在当初陵北墨氏到底是世家之首,底蕴深厚,连家中仆妇大多识字,更别说正经的墨家主子了。

    墨姝的母亲杨氏虽不是出身名门,也才华出众,大姐姐墨好的诗书学识教她这个妹妹,亦绰绰有余。

    以前墨姝之所以吵着到秀山书院,更多的是为了能多待在宋国公府,与易家的姑娘一起,也多亲近表哥易安罢了。

    杨氏拦不住墨姝,只得由着她。

    但墨家的人大多自恃清贵,对墨姝这样贴上去的行为很是不齿,至于她住在宋国公府,更是根本看不上眼。

    好吧,当初的墨姝实在过于混账,现在她对于以前的自己也觉得恨其不幸,怒其不争。

    墨姝又觉得头脑发胀,应该是还没有完全退烧,不过却也没打算多等:“碧萝你收拾一下东西,好准备回家。”

    碧萝见墨姝以手抚额,神色倦怠,担忧劝道:“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还是等姑娘你好些了再搬。且也没什么好收拾的,这许多东西都是易家所送,不好带回去……”

    墨姝闻言蹙起了眉头,心中叹息。

    见墨姝脸色不好,碧萝当即改口:“不过,姑娘也不必妄自菲薄,这国公府原先还是……”

    碧萝突然发觉,说这个更不妥当,赶紧闭口不语,偷偷看墨姝的脸色,果然自家姑娘秀气的眉毛蹙得更紧了,小脸也绷得紧紧的。

    还是这样笨口拙舌的!碧萝暗自唾弃自己,当即老老实实地认错:“奴婢口不择言,又说错话,姑娘你责罚我吧。”

    墨姝往外看了一眼,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将梳子塞到碧萝手上,让她给自己束发,道:“如今比不得从前,又是寄住在别人家,更要谨言慎行,否则一不小心祸从口出,连累的,可不只是你我两人。”

    “是,姑娘说得对。”

    碧萝手巧,很快给墨姝打理好了头发,梳了双螺髻,用朱红的丝带系住,再簪上几颗珍珠攒成的花钿点缀。

    墨姝挥手,道:“好了,去收拾东西,我总觉心里不安,还是早些回去的好。”

    “但姑娘你还病着……”

    “家里的事要紧,现在墨家已经不起多少折腾了!”

    想着墨家的前途堪忧,墨姝心中烦躁,语气不由重了几分。

008、贵女

    碧萝忙应了,将旁边多拿出来的花钿簪钗收进妆匣,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以往墨姝发髻上都要妆点得珠光宝气,绝不会如此简单,碧萝当初觉得有些过了,但是现在见到自家姑娘似乎因为家里的事,正是爱美的年纪,却连打扮的心思都没了,又不由得感到难过。

    自家姑娘原本是陵北墨氏的贵女,从小就是众星捧月、锦衣玉食地娇宠着,应该对这些金银珠翠视作平常才是。

    但在墨家遭难之后,墨姝却因处处觉得不如易家姑娘,金的银的全往身上堆,生恐让人看轻了去,反而没了大家气度。

    幼时的墨姝,衣饰简洁但总有一两件珍宝首饰压着,低调又不失贵重。

    那才是世家贵女的样子。

    碧萝将首饰放好,看着墨姝虽妆饰简单,但越显娇俏,收了心思,开始整理东西。

    墨姝歪在美人榻上,又开始怔怔发呆。碧萝那一句话没说完,但却让她想起许多事。

    说起来,也难怪墨家人有些不满墨姝一心留恋易府的荣华。

    陵北墨氏世代显赫,可不会将这点富贵放在眼里,就连如今这国公府,当初都是墨家的。

    墨姝的祖父墨仲贤在大梁建国之初表态支持刘家,使刘氏得到天下众多士族的拥立,功勋卓著,受封燕国公,故文帝下旨修造了这座府邸赐为燕国公府。

    当时大梁国库拮据,建府的大部分费用,还是墨家自己筹集的。

    在墨家被抄之后,文帝将燕国公府收了回去,转赐给了为大梁立下不少军功的新贵易家,当时易家还只是汉侯府。

    墨姝之前听到过一些关于两家的往事,在府邸建好之后没多久,因为墨家多住在陵北县,这国公府借给易家住过一段时间。

    现在这情形,却有点反过来了。

    当初墨家被赦免后,并没有恢复爵位,且这府邸已经成为易家所有,大部分的家人并不怎么愿意住到汉侯府里,但是易家表现得很诚恳,还说过要将这府邸还给墨家。

    但彼时墨姝祖父已故,墨家也因获罪,被夺去了燕国公的爵位,得到赦免后也没有复爵,已经成庶民,不过因着往日墨家的名望,还有易家的重视,才让人高看几分,若真收回府邸,就是逾越了。

    况且墨家也知道,还回府邸说来好听,但实际上怎么样,易家也作不了主,还得看皇帝的意思。

    墨家之所以没有认为易家是在矫情,还因为在墨家遭难,众人都急着撇清关系时,易家却是为数不多为墨家求情的,并不避嫌疑提出住一起,如此盛情,墨家人也不好拒绝。

    梁帝刘楷的意思,似乎乐见墨家住到这国公府后边空置的院子里。也许这位天子觉得,住进原来府邸的角落,可以让墨家时时谨记,雷霆雨露皆是天恩,要谨小慎微,不可违逆。

    当时易安的父亲还只是汉侯的封爵,因为原燕国公府的规制比侯府大,以易家的谨慎,自然没有全部占完,余下的就给墨家住了。

    尽管现在汉侯府已经荣升为宋国公府,但是易家从来没有提过让墨家搬出去,还在修缮府邸时,也将墨家住的地方往外拓宽了不少。

    墨姝觉得,墨家人最后还是接受了这安排住下,除了不违逆圣意,免得触怒皇帝之外,未尝不是想借此时刻提醒家人这一个耻辱。

    自从抄家之后,以前上赶着巴结墨家的人,不少都立即翻了脸。

    墨氏乃千年世家,何时受过这样的欺辱?所以墨家人其实都很不甘心,心底里仍希望可以重现陵北墨氏的显贵。墨姝又何尝不是如此想?

    家族是每个族人的倚仗。家族强盛,族人在外边自然就有底气;而家族势微,族人不免容易受人欺凌。

    特别是像墨家这样,旦夕获罪,一下子从高处跌落的名门望族。

    因为当初门楣显贵受人妒忌,所以由盛而衰时,会有更多的人幸灾乐祸,想趁机踩上一脚。

    就看墨姝平时在汉侯府,易家姑娘还有别府的贵女的态度就知道了。

    想不受欺辱,只有让家族变得昌盛,重现陵北墨氏的荣光。

    慢慢梳理记忆,墨姝自幼熟记的墨氏的辉煌,又逐渐出现在脑海中。

    陵北墨氏一族,本来是耕读起家,也曾出过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