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只要做了,肯定就能知道是否可行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空谈只能误国误事,再说这策就算失败对我大唐来说损失也不大。
在下倒是觉得,如果陛下把周围不服我大唐圣威的宵小全部消灭了,到时该拿什么赏赐自己的群臣呢?据我所知,长安周围的良田似乎都被陛下赏赐给了功臣了吧?”
李好的话很直白,事情行不行,做了就知道了。只是这些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这大唐天下还有很多利益纠纷在其中。
所以李好的话让李二陷入了难堪,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不过比起老魏那家伙让自己的难堪,李二觉得李好比他强多了。
老魏那家伙老是说自己这不行,那不行的,平时也不给自己面子。甚至当着群臣的面子让自己难堪,有点可恨。
眼前的这个少年就不一样了,至少不会当着群臣的面子让自己难堪,他也没说过自己这不行那不行的,还会来点小马屁。
只是逮着什么都能给自己说出一番道理来,虽然也让自己难堪,但是人家说的东西对自己对大唐都有莫大的好处,自己的难堪只是因为自己不理解这些浅显的道理而已。
“陛下其实也不用担心没有土地分赏有功之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可比陛下想象的太多了,良田也比陛下想象的多多了,只是等待着陛下什么时候去取就好了。”
李好看到李二在沉默,还真以为李二在担心封赏之事了,从怀里掏出那副他从系统换出来的的世界地图出来。他现在样子比较着急,趁李二好说话的时候把该说的全部说了出来。
他怀里的这份地图可是他随身携带的玩意,一般都不怎么轻易给人看。还是用丝帛绘制,平时保藏的很好。
这副地图可不简单,高精度,上面不仅绘制了此时世界各地的地形,还把那些地方有那些农作物和矿产以及这个时候有什么国家全部标注了出来。
李二在一边诧异的看着李好小心的从怀里掏出一张上面画着花花绿绿的东西的大图,小心的铺开放在桌子上,然后叫侍从举灯小心靠近,好象很宝贝一样的东西。
“陛下,请过来观看。”李好把地图摆好摊平以后然后叫李二一起过来观看。李二凑了过去仔细一看,隐隐觉得此图有点象行军图,但是细看又不象。于是疑惑的看着李好:“这东西是什么呢?看起来很珍贵的样子。”
“当然珍贵了,这是一份真正的天下图,我们大唐在这图上也只占了那么小小的一块而已。此图整个天下也只有五份,此份就送给陛下了。希望陛下以后看到这图的时候能放眼世界,睥睨天下。”
李好一副很肉痛的样子不似做作,李二看了心里特别的感动。这位少年还真的处处为我大唐着想,回头一定要好好的,重重的赏他,看起来一个五品官还不够!
李好指着地图然后一一和李二介绍起来,李二只是开始不太熟悉看这份地图而已,给李好一介绍他很快就能上手了。不过看到自己引以为豪的帝国居然只有那么一小块心里极度的不舒服,那东西突厥还有吐蕃加起来似乎并不比大唐的领土少多少啊。
而那高句丽屁*股大的一点小地方居然还敢屡屡犯我天朝盛威,实在可恼。老杨同志还在那里栽了一个大跟头,葬送华夏多少豪杰志士。至今还有多少豪杰的尸体没有收回,还被那高句丽宵小鼠辈垒成京观羞辱。
现在到了自己手上,这帮宵小依然不肯消停,时常出来闹事,这气不出难泄心头之恨啊。
一边的李好看着李二神色阴郁的看着东边那小小的弹丸之地,知道他应该是对高句丽很不爽了。
其实李好对这个棒子国一样不爽,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想唆使李二过去把这个国给屠了,所有百姓全部沦为奴役。只是现在不行,大唐周围其他国家还在虎视眈眈的盯着这个国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他们群起而噬,所以凡事需要谨慎对待才行的。
“陛下,这小小弹丸之地暂时先不必理会,我大唐扫清周围一切不安稳的因素腾出手后一个手指灭了他。”李好很有气势的向李二说道,对于这种巴掌大的弹丸之地,迟早灭了他。
“子佳是不是太小看了高句丽了?先朝隋帝三次亲征高句丽都只是重创,并没彻底灭亡高丽。反而因为征伐高句丽导致国力空虚,民不聊生,如今让他修养几年又对我朝跃跃欲试了。”
李二很委婉的询问李好,少年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啊,这一刻让李二觉得眼前的这位少年似乎有点虚夸了。高句丽要是有那么好灭,早就被灭掉了。
“呵呵,陛下是否觉得在下在虚夸?”李好从李二委婉的话语里听出了他的意思,忍不住跟李二解释起来,要不然这东西给李二的印象不好就麻烦了。
“不过还是请陛下听在下说完以后再看,就知道在下是否虚夸了。隋帝三次亲征,第一次因为隋帝需事事奏报,延误战机,后勤供应严重不足,加上要行仁义之师,轻敌所败。
第二次原本取胜在望,却因为杨玄感叛乱而无功而返。第三次已经突破高句丽第一道防线却因为国内叛乱,所以无奈接收高句丽的表面投降再次无功而返。
综合来讲隋帝并不是败给了高句丽那宵小之辈,而是败给了隋帝自己,败给了隋帝的昏庸好大喜功上面。所以依此来讲,高句丽并没陛下想象的那般强大。”
“其二,在下并没要求即刻攻打高句丽,这时攻打高句丽有可能引发周围对我大唐偷窥的宵小趁虚而入。而是希望在陛下安定周围,待我大唐的水泥路铺好以后再议。
到那时我朝水泥路修到辽东去了,前线将士将不用担心后勤供应不足。只需派大军稳定前进,将其有生力量围困在坚城内。围点打援,扫荡其周边物资和军事力量,时间一久,这小小高句丽还不是陛下手里的虫子?
想让他生他就生,想让他亡他就亡。至于他那小小的雄关破城在我大唐勇士和攻城利器下,轻轻一戳就烂了。
到时只希望陛下多想想我大唐还有很多水泥路没有修建,将士还有很多因为军功分不到良田赏赐而不要轻易的接受高句丽的假降就好了,陛下认为在下所说的对不?”
李好把攻打高句丽的详细内容同李二分析了一番,李二略一分析自然能看出他说的这些是否有道理。
“拿下高句丽后,这新罗,百济,室韦,也必须接受我大唐的统治取消他们自立为国的封号。不服就打,我大唐的水泥路正严重缺少苦力。
这些化外之民不服王道,且阴奉阳违朝三暮四的,必须需要打散其根本让它永难成气候才能从根本断绝其后患,不然给他们休养时日,待我华夏虚弱后他们就会趁机入侵。”
李好看到李二认可了自己刚才的建议后,立刻就指着东北和朝鲜半岛画了一个大圈继续说道,那块地方标注着大量的物产。
“这辽东之地拥有大量的煤碳,铁矿,而且土地肥沃,正是我大唐急需的东西。这里有大量的木材,优质的人参,还有各种数不清的野味。到了冬季,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如此肥沃丰盛的土地,怎么能让一群不懂利用的化外之民占用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片肥沃的土地必须是我大唐的地方,以后用来作为赏给有功将士的地方也可以。”
“可是,可是我大唐乃仁义之邦,怎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出来?”李二似乎对李好的把东北的所有小国全部扫除觉得有点过分了,毕竟他骨子还是被儒家的思想熏陶的太多了。
“陛下,你想错了,我大唐确实是仁义之邦,但是也要分人对待的。对于所有的人都讲仁义那是愚蠢,对于一些阴奉阳违的强盗小偷的化外之民怎么还能一味的用仁义呢?
对我大唐内部百姓才需要用圣道讲仁义,我大唐百姓只要衣食无忧安稳生活就永远不会背叛大唐,而对于那些化外之民则不同了。
阴奉阳违,朝三暮四是他们的本能,对付这些人则需要用霸道。大棒加甜枣才是正理,这样那些番邦才能真心归顺我大唐,这样才能永绝后患。”
李好立即反驳李二道,狗屁的仁义之邦。这泱泱华夏就是死在这狗屁的仁义之邦上,以至于后来沦落到明明都被狗咬身上了还tm的打肿脸充胖子抗议。只会坑国内的百姓,对内特么的没见讲过仁义了。
趁现在大唐威武的时候,就得把周围的那些家伙全部摧毁,把他们的耕地牲畜全部占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唐不过收回自己的疆土而已,有啥好说道?
第一百五十九章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这样也可以?”李二听的目瞪口呆的,他从来不知道就是修修路,号召百姓养个猪也能强国。只是李好说的好像真的很有道理,他不得不认同。
李好说的能没道理吗?后世农村的墙上都刷满了“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养猪。”之类的标语,而事实证明这些话还是是有道理的,就算放古代一样也行。
李好给李二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让他知道除了传统的治国之道,原来还有别的办法也可以强国。很多东西原来触手可及,只不过一直没人专门阐述这方面的知识而已。
传统的一些东西让人羞于言利,个个总会用君子的那套行为来要求自己。所以没人去研究商论,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的避开这些。
“只是先生难道不知修路虽然有了水泥这一利器,但是还是需要人力和物力的。如今我大唐刚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如果现在召集百姓修路,耽误百姓生产,岂不是和隋帝修大运河的暴政一样了?”
“再说我大唐现在边境未定,四周还有宵小之辈偷窥,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充以军资防患。国库也没办法拿出足够的财力来整这些,如果强来,恐怕会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李二虽然被李好描绘的美好蓝图吸引,但是并没就此丧失自己的理智。还能清醒不忘为天下百姓着想,从大唐的实际情况考虑,不愧是一代名君啊,李好在心里给他赞了一个。
只是李好现在把这个东西摆了出来,肯定不是唆使李二征集大唐百姓耗时耗力来修建水泥路了。他如果这样做的法估计李二一脚把他踹出宫去,有多远滚多远了。
“水泥路不是一天能修成的,这还需要大唐的官员们选择合适的路线,修建南北东西主要干道,然后再慢慢修建其他道路了。至于修路的人,肯定不能征用我大唐的百姓了,这天下处处都有修建马路的人力,办法也有的是,这就要看陛下怎么想了。”
李好悠悠的说了这段话便不再吭声了,静等着李二上钩了。自己用这话忽悠过李恪,忽悠过李靖,现在终于轮到李二了,想想,很有成就感啊。
李好找这个机会和李二谈这些事情也有他的考虑,他不是很喜欢往宫里跑,见李二的机会自然就不会多,所以有机会了先给李二灌输了这些东西再说。
另外这个时候的李二还是比较好说话能虚心纳谏的时候,说的有道理的他能听进去,如果有什么差错也不会轻易获罪的。
等再过了几年就难保了,几年后这家伙可是干过不少毁自己名气的事情出来。比如他的镜子魏征死了没几天,李二这家伙就把人家墓碑铲掉的事情,后来又后悔重新补上。
所以对于怕麻烦的李好来说,在最保险的时候把自己的观点传输给李二就行了,至于李二能做到多少那是李二的事情了,至少自己已经说过。
至少自己不会因此获罪或者受到什么牵连。自己的观点能否得到李二的支持大力推广那并不重要,大不了自己多花点时间从周围的人和周围的事上慢慢推广来潜移默化了。
李二显然比李恪和李靖更想知道李好说的东西,迫不及待的就向李好请教该怎么样才能不用征集大唐的百姓影响大唐的生产的情况下修建马路,他现在对大唐能够更加富强那是非常渴望的。何况李好还说了可以不用动大唐根本的就能修建马路的。
“我大唐对待罪犯的做法陛下不是已经在做了?而且还做的很好。”唐朝的罪犯服役制度跟现在的劳动改造制度差不多,所以天下有多少罪犯,就有多少免费的免费苦力。
“陛下乃是千古明君,当知道圣道一说。陛下如果能够对我大唐百姓重用圣道一说,天下罪犯除非故意杀人罪,造反带头罪等严重罪行诛其首恶,其余等全部发配去修路劳动改造。
表现好者可以相应减刑,则天下刑徒大唐百姓莫不感恩陛下。如此一来我大唐修路的人手有了,还能教化罪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唐朝有唐律,但是动不动就砍头对于李好来说真的很难接受。古代的人口本就不多,这也砍头那也砍头,这人口数怎么能快速增长上去?
“只是这些人手肯定不够修建贯通南北东西的路的,所以还需要想别的办法筹备人手。陛下说我大唐边境未定,尚有宵小之辈偷窥,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充以军资。
那么陛下应当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等化外之民原本就是我大唐从属,他们不懂王道,不尊天朝。
那么就应当诛其首恶,抓其同党如我大唐罪犯一般惩罚实行劳动改造,教化罪犯,这样做来想必陛下不会觉得为过吧。
我大唐的百姓犯了错都要惩罚,那些化外之民不尊王道惩罚他们那就更应该了。且因为这些蛮夷之辈愚蠢不堪,所以改造的时间需要加倍。
只要其在服役期间表现优秀,努力接受我大唐文化和礼仪,为我大唐做出杰出贡献出来。我大唐便可以减其刑役,允许其在大唐落户,给与一些生活上的便利。
如此一来一手大棒一手甜枣,不仅诛除了首恶,还削弱了其力量,周围的宵小之辈能不臣服于我大唐还有陛下的圣威之下?如此,我大唐修建马路的人不是又多了一批免费苦力?”
“至于修建马路之物资需要也有两法可以筹备,一是我大唐出动军力消灭宵小之辈,花费了大量的物力人力,总不能就诛了首恶和惩罚罪犯就算了吧。
作为被消灭的为恶之辈他们是不是应该赔偿我大唐人力物资的损失?我大唐群臣应该不会愚蠢的想到别人给了自己一耳光还一耳光就完了吧?
他们打我们一耳光有可能会让我们受伤,这个收点医疗补足费用是应该的。这样用他们赔偿的物资不是正好可以拿来修建马路吗?如此也不用我大唐百姓另外掏钱纳税。
另外我朝还可以允许大户出资参与修路,路成后可以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某段路,也可以允许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价格收取过往车辆的过路费来收回成本获取一定的利润,但是朝廷的车辆还有行人不允许收费。
最后再加上朝廷的一些拨款,这修路的物资不就有了?修路人力不要钱,还有其他地方进账。这一进一出,原本修路就不知道要省下多少成本下来。”
李好扳这手指和李二一条一条的算到,按照这样的方式,这大唐的全部水泥路修了下去也不用花费多少,反而能让大唐的交通变的更加便利起来。
“只是这样对待周围那些宵小之辈,似乎有点不妥吧?”在李二的迟疑中李好看到了李二眼中闪烁的光芒,作为一个从小到现在就被周围的那些傻冒汉奸灌输的内王外圣的道理中生活的皇帝,李二有这个迟疑很正常。
而且李二之前还干过这种傻事,东突厥的处理办法就是一个教训。但是李好今天就要在明白的利益中,让李二明白内圣外王才是硬道理,一手大棒一手甜枣才是正道。
“自我华夏有史以来,陛下知道为什么那些蛮夷之辈总是杀之不尽吗?他们总会在我华夏虚弱之时跑到我华夏烧杀抢夺一番后继续生存下去,待我华夏强盛的时候他们又躲的远远的或者假意臣服。
这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马背上,随着牧群居住。上马为兵下马为民,只要还有人在,还有牲畜在,他们就可以四处游牧继续活了下去,而难以被灭亡。
所以要想永久的消灭这些祸患就必须断其根源,让其每年向朝廷纳牲畜税。学会耕种定居,习我华夏四书五经洗其身上蛮愚之气。如此一来将他们尽入我大唐,成我大唐之民,长久下去必能根除此患。”
这话李好说的很有气势,这个功绩同样是李二无法忍受的诱*惑,四夷来朝,永绝胡患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功绩啊。
自先秦以来华夏这块大地遭受了多少次异族入侵?秦始皇的军功够强了吧?他没有做到永绝胡患,汉武帝的威势够厉害了吧,勒马刻石阴山同样没有根绝胡患。
如果自己手上在李靖破东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