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把情况简单的向杜荷介绍了一下,问他有什么办法没有?
不等杜荷回答,侯君集说道:“杜荷,你赶紧派兵去吐蕃,把人营救出来。”
程咬金也说道:“就是,你们飞虎军在这个时候,要发挥作用啊。”
杜荷摇摇头说道:“皇上,各位大人,营救被吐蕃扣押的人质,飞虎军义不容辞。
不过,被扣押的人数如此之多,关押的地点,也不在同一个地方,根本就救不过来。即使救出部分人质,吐蕃的道路难行,也很难安全的把他们带回来。”
程咬金说道:“那也得去救啊。我家被扣押的那支商队,领头的是我小舅子,我的夫人整天跟我闹。
杜荷,你无论如何,你得把我小舅救出来。”
这时,岑文本说道:“杜司令的意见是对的,派人去吐蕃营救不是办法。臣的意见是,咱们也把大唐境内的吐蕃人扣押起来,和他们交换。”
侯君集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他们能扣押咱们的人,咱们也一样能扣押他们的人,我看这个方法行。”
程咬金摇摇头,说道:“根本就不行,吐蕃穷得叮当响,他们在大唐境内的商队,少的可怜,你就是全抓来,也没几个人,怎么和人家交换?”
侯君集说道:“这还不好办,人不够就去抓呀,大唐境内没有,就到吐蕃境内去抓,多抓些有头有脸儿的,还怕还怕换不回咱们的人来吗?
皇上,臣建议,派飞虎军到吐蕃境内突袭,多抓些人质,来和吐蕃人交换人质。”
李点点头说道:“候大人说得对。杜荷,你们飞虎军来办这件事吧,就按照侯大人说的,多抓些有身份的人,人数越多越好。你们可以多组织几支小部队,分散进行。
另外,你们派人以朝廷的名义,通知与吐蕃交界各地官府和驻军,防止吐蕃人越境来劫持大唐的军民。”
杜荷说道:“臣遵旨。”
接着,杜荷喜滋滋的说道:“皇上,臣有一个好消息要报告,不久前被杀死的那些倭奴人中,有一个漏网的倭奴王子,是倭奴天智国王的弟弟。这下,倭奴王室的男丁彻底死绝了。”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高兴,冲淡了因为人质问题带来的焦虑。
回到了飞虎军营地,杜荷和尉迟宝琪简单的商量了一下,叫来了王副参谋长。
杜荷简单的介绍了下情况,说道:“这件事非同小可,被抓的商人中,有很多都是朝廷大佬的亲属。咱们飞虎军一定要干得漂亮。
因此,决定派你去亲自执行这个任务。”
王副参谋长笑道:“两位司令,属下以为是了不起的事情呢,这个任务太简单了。杀人放火,抓人抢东西,这本来就是咱们飞虎军的强项。
你们就放心好了,属下一定干的漂漂亮亮的。”
杜荷说道:“你简单收拾一下,明天就出发吧。”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大唐君臣能够想到的,吐蕃君臣一样也能想到。
松赞干布在下令扣押唐朝的商队时,就已经想过了唐朝人会采取的各种应对手段。吐蕃的边境各地的官府和驻军,也都接到了通告,严防唐军越境劫持人质。这无形中,给飞虎军执行的任务增加了难度。
王副参谋长到达陇右道的甘州后,向当地驻军的长官,了解了边境线附近吐蕃人的情况,随即组织飞虎军,实施突击行动。
4月22日夜晚,飞虎军每一百人一队,一共组织了26支小分队,按照各自提前已经侦查好地形,分头进入了吐蕃境内,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甘州与吐蕃的边境,是一片山地,没有江河等天然障碍,便于飞虎军的进入和撤出。
飞虎军第三旅第二营第一连,趁着夜色进入了吐蕃的边境。
青藏高原辽阔而荒凉,高海拔的地势,空气稀薄,月亮似乎比起低海拔的地区,看上去更加明亮。
飞虎军第一连的官兵们,在一名向导的带领下,朝着吐蕃的一个庄园奔去。他们要去的那个庄园,距离边境线大约15里,有一个当地的奴隶主居住在那里。
大约凌晨2点,飞虎军官兵越过一座小山包,就看到山下,黑乎乎的建筑,这都是他们今天的目标所在地。
这是一个不小的庄园,里面有数十间房屋,外面有高高的院墙。不过,这对于飞虎军来说,算不上什么障碍。
就在飞虎军的官兵们,接近院墙的时候,突然,响起了一阵狗叫声,接着院墙上就出现了很多人影,弓箭也嗖嗖的射了过来。
“有埋伏!”连长急忙下令,让战士们隐蔽!
其实,吐蕃人并不知道他们今天前来偷袭,他们只是已经接到了官府的通告,加强了防范。
每天晚上在睡觉的时候,留下部分人不脱衣服,守着兵器睡觉。一旦有事,就能做迅速的作出反应。
飞虎军的连长,观察了一会儿以后,发现庄园里防守的人,不是正规军,人数也不是很多,于是决定强攻。
飞虎军训练有素,他们的弓弩手,射击精度极高,很快就压制了围墙上的吐蕃人,接着,飞虎军的官兵们,就迅速迅速冲到了围墙边上。
吐蕃人的围墙,同时也是他们房屋上的一面墙壁,吐蕃人站在房顶上,很利于防守。
飞虎军由于是长途奔袭,只带着几件简易的组装梯子,进行偷袭可以,强攻就不方便了。
飞虎军的连长,看到从围墙上进攻,难以得手,于是命令弓箭手,压制围墙上的吐蕃人,然后派几名战士,手持盾牌,冲到了庄园的大门口,他们点燃了一个炸药包,然后迅速离开。
“轰”的一声巨响,庄园的大门被炸开了,飞虎军的官兵们一拥而入!
吐蕃人尽管英勇的拼死搏杀,但是他们只是普通的百姓,面对着训练有素的飞虎军,他们的抵抗很快就被瓦解了。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战爆发
不久,三个排长前来向连长报告,说一共抓获青壮男女35人,老人和孩子51人。
连长说道:“咱们要的是人质,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带走。”
一名排长说道:“庄园里的财物怎么办?”
连长说道:“我给你们五分钟时间,拿些值钱的东西就行了,动作要快。”
排长们大喜,说道:“谢谢连长了。”说完,急忙指挥着战士们抢劫财物。
不久以后,第一连的飞虎军官兵们押解着俘虏迅速撤离了。
天亮的时候,参加突袭行动的26支飞虎军分队,全部回来向王副参谋长报告。
经过一个晚上的突袭行动,飞虎军一共抓获吐蕃人2159人。自身损失124人,其中一个分队遭遇了吐蕃的正规军,经过惨烈的激战,整个分队,只回来了32个人,其余的全部战死了。
不管怎么说,飞虎军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王副参谋长写成战报,向飞虎军总部汇报,他带着部队原地驻扎,等候飞虎军总部的进一步指令。
不久以后,飞虎军总部的指令还没有到,陇右道观察使就派人找上门来了,要求他们马上出兵。
原来,吐蕃人得知边境线上遭到突袭,被抓走了大批的人质以后,他们也不甘示弱,也组织了同样的突袭行动,抓走了大批的陇右道边境上的唐朝百姓。
王副参谋长一看,决定再次组织突袭行动,继续抓捕吐蕃人质。
这样的行动,很快就在唐朝与吐蕃的边境线上,全面的蔓延开来,一时间战火四起。
不久以后,双方小规模的偷袭活动,就演变成了大规模的军队行动,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杨妃娘娘的承晖殿。
“儿,你要多关心一下你的哥哥,他最近的情绪很不好,跟我说要辞职不干了,还说让我跟你说说,他想离开长安,换个地方生活。”杨妃娘娘说道。
原来,李最近遭到的打击确实有点大,首先是明珠公主跑了,接着,他最迷恋的白云是倭奴人的奸细,还拐跑了他的一个儿子,他那个丢了儿子的小妾,整天要死要活的。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明珠公主的叛逃,给李恪造成的困扰更大。
明珠公主叛逃的消息,尽管朝廷尽力掩盖,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么一个大丑闻,很快就在长安城传得沸沸扬扬的。
这次在吐蕃被扣押的商人,很多和长安的权贵们密切相关,而商人们被扣押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明珠公主的叛逃,使吐蕃人提前得到了战争的消息,而大唐的商人们,却是没有能够提前得到朝廷的通告。
商人们的家属,对于蜀王李恪的不满,难免流于言表,尽管他们不当着李恪面儿谈论此事,但是背后的议论,很快还是传到了李恪的耳朵里。
李恪感到自己太窝囊了,成为了长安城的大笑柄!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感到有无数人的目光,在异样的望着他。这个压力也太大了。
因此,他就找杨妃娘娘,提出要离开长安。杨妃娘娘舍不得他离开长安,于是就叫来李,想让他劝说李恪。
对于李恪的事情,李原本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战争突然爆发,又是在朝廷没有准备完善的情况下,很多事情需要理顺。
他现在忙得焦头烂额,李恪又拿这些破烂事来烦他,李也不禁有些恼火了。
他说道:“母妃,李恪他多大了,都26岁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你瞧瞧他自己干的那点儿破事儿。
当初那个明珠公主,是他自己哭着喊着要娶的,后面这个倭奴女人,他也是要死要活的,非要给她弄个什么侧妃。
您都不知道,他那个侧妃的俸禄,还是我给他出的呢。
他都不知道自己给朝廷惹了多大的麻烦,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农业部多么重要的职位,他却在这里闹情绪,实在是不应该。”
杨妃娘娘说道:“他就是知道自己惹了麻烦,才不好意思呆在长安了。可是我就你们两个儿子,我可不想让他离开我。
要不这样,你跟他好好谈谈,劝劝他吧。”
李说道:“好吧,那就这样吧。母妃,我现在实在是太忙了,您见到他,让他自己去找我吧。”
李真是太忙了,他离开了杨妃娘娘的承晖殿,刚刚回到太极殿的办公室,军政大臣们就一**求见。
太极殿,李的办公室。
李靖说道:“皇上,苏定方要求调拨炮兵部队,您看这件事如何答复?”
按说调动炮兵部队的事情,是军队内部的事情,用不着请示皇帝陛下。可是,为了防止火炮制造的秘密外泄,整个大唐只有两个火炮制造厂,一个在长安,一个掌握在海军研究所里。
海军研究所控制的火炮制造厂,生产的火炮,全部用来装备海军。陆军的火炮,全部依靠长安火炮制造厂生产,数量有限,由秦怀道统一掌握,目前只装备了一个炮兵师,调动的权限就掌握在皇帝陛下手里。
李说道:“大炮制造出来,就是为了用的,你就从炮兵师抽调两个团,调拨给苏定方。”
李靖说道:“好的,臣回去就办。”
接着,李靖站起来准备离开,可是他犹豫着,欲言又止。
李问道:“大将军,您还有事儿吗?”
李靖说道:“皇上,臣想亲自去打这一仗。老臣年纪大了,没有多少时间能够为皇上效力,趁着老臣还跑得动,请恩准老臣,再为朝廷开疆拓土,尽一点绵薄之力。”
李也认为李靖年纪大了,他想培养苏定方等相对年轻的将领,将来接替李靖等人的位置,好使大唐军方后继有人。
李靖要去前线,对于征讨吐蕃,虽然把握更大,但是,不利于年轻将领的成长。
李考虑再三,说道:“大将军,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是,吐蕃还不是咱们最重要的目标,下一步,军队要进一步的改革提高,朝廷中的事情,还离不开您来坐镇,像这样小规模的战争,就让苏定方他们去干吧。”
第四百四十三章 军功制度改革
李靖看到皇上不同意,也猜到了皇上有提拔年轻将领的心思,也就不再要求出征了。
李靖还没走,侯君集也来了,他说道:“皇上,吐蕃可是个大国,极难对付!臣想请命参战,请皇上恩准。”
李世民时代的这些老臣们,个个忠肝义胆,这份为国尽忠的心意,令李十分感动。他说道:
“侯大人,征讨吐蕃,对于大唐来说,还是一件小事情。你现在身为宰相,执掌中枢,像到前线作战的这样的小事情,还劳动你亲自出马,那可是大材小用了。
下一步,朝廷的推动军功制度改革和土地改革,这些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朝廷需要你来坐镇,这个时候,你怎么能够离开呢?”
侯君集一听打仗,心里就痒痒,可是看到皇上对自己如此器重,他心里温暖,就不再说什么了。
侯君集和李靖刚要告辞离开,李把他们叫住了,他说道:“大将军、候大人,关于军功制度改革的方案,你们看了没有,有什么想法?”
侯君集说道:“皇上,现在大战在即,似乎不是讨论军功制度改革的时候,搞不好会影响官兵们的士气。”
李说道:“正因为大战在即,才更要搞好军功制度的改革,否则的话,这一场大战下来,立功的人数,何止万千?按照以前的军功制度,朝廷要拿出大量的土地进行封赏。
现在朝廷的土地,已经开始紧张起来,这样下去,朝廷是无法负担的。”
侯君集说道:“打下吐蕃以后,把吐蕃的土地,分给那些有功的将士不就行了?”
李说道:“这不是办法,土地必须要集中在朝廷手中,你们想想看,历史上的这些门阀士族,都是怎么形成的?
它们的根源就是从分封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大批的有功之臣,不断的得到分封来的土地,当这些有功之臣,拥有了大批的土地以后,他们就减少了对朝廷的依赖,依靠这些土地就可以自给自足。
当这些人开始依赖土地的时候,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增加自己手中的土地,于是,又开始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土地兼并,逐渐又形成了新的依赖土地的门阀士族。
当门阀士族大批出现的事情,他们之间为了利益,又开始发生争斗,整个社会又会分崩离析,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因此,土地必须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个人可以拥有土地,但是土地的所有权必须是朝廷的,每个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也要严格限制,防止大地主阶层的形成。”
李靖点点头说道:“皇上考虑的对。像大唐这么大的国家,只有实行中央集权制,才是唯一能够使得政权长久稳固的方法。
历史上,无数强大的国家,都由于采用了分封制,使得中央集权分散,无法对各个分封势力进行控制,从而导致朝廷的灭亡。
老臣已经想过了,决定把朝廷赏赐给老臣的土地,除了宅基地以外,全部交还给朝廷。”
侯君集说道:“既然这样,臣也愿意将朝廷分给臣的土地,交还给朝廷。”
看到李靖和侯君集的态度,李感到十分满意。
接下来,李组织军方各阶层研讨会,甚至找来了一些基层士兵,征求他们的意见,最后形成了新的军功制度。
新的军功制度,在保留原有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主要的改进是:
一、评定军功,不再是长官个人说了算。军队连以上单位,都要组成军功评定小组,在评定军功的时候,要广泛征求士兵们的意见,最后由军功评定小组集体讨论决定。
这一条,深受广大基层官兵的拥护。
战场上,士兵们为了立功受奖,无畏艰险,不怕流血牺牲。但是,他们怕自己立了功,得不到肯定,甚至被别人冒领。
新的军功评定制度,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出现上述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做到公平公正。
二、官兵们立功受奖,不再奖励土地,而是给予金钱和实物奖励。如果士兵本人名下,原本没有土地,可以按照均田制的标准,相应的分给他土地。
随着大唐工商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对于土地的依赖,不再像以前那么严重。
新的军功制度颁布以后,在军中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广大官兵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算是平稳着陆了。
新的军功制度的实行,令朝廷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以往,每经过一场战争,朝廷需要拿出大量土地,奖励有功的将士,这个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现在改为实物和金钱奖励,虽然也有压力,但是比起奖励土地,就容易得多了。
为了激励将士们英勇作战,李提出,在这次征讨吐蕃的战争中,各个部队以师为单位,缴获的战利品,2/3归各个部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