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淘宝大唐-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恪说道:“母妃都跟你说什么了?”

    李说道:“她什么也不说,我正在纳闷儿,你是不是知道?”

    李恪说道:“是关于外公的事情。下个月就是外公他老人家的祭日。母妃想给他操办一下。”

    杨广是618年4月11日去世的。

    小时候,杨广对于杨妃娘娘是十分宠爱的,父女的感情很深。杨妃娘娘一直就想为他举行祭奠活动。

    李唐王朝就是在推翻杨广的统治后,建立起来的。李世民在世的时候,这件事儿杨妃娘娘是无法提起的。

    李当上了皇帝的时间不长,杨妃娘娘怕给他添麻烦,因此一直也在忍着。但是,这始终是她的一块心病。

    李一听是这件事情,也有点头疼。大唐现在正在平稳的发展,祭奠杨广这件事情,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风波。

    李查阅了历史资料,原本历史上李世民追封杨广为炀皇帝,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操作的,没有文献记载可以研究借鉴。

    不过,既然李世民可以做,自己这么做,应该也问题不大。

    李决心满足母亲的心愿。他对李恪说道:“我明白了,这件事我想法来办。你去安慰一下母妃。请她放心。”

    李恪十分高兴,他说道:“太好了,母妃一定会开心的。我这就去告诉母妃。”

    李恪来到了承晖殿,将李的话告诉了杨妃娘娘。果然,杨妃娘娘立刻就康复了。

    李回到太极殿,他叫来了魏征,首先和他商量一下。

    当李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魏征一个劲儿地摇头,他说道:“皇上,这是个敏感的问题,现在大唐各方面正在稳步地发展,为这么件事情节外生枝,有必要吗?”

    魏征建议,可以在杨妃娘娘的承晖殿里面,建一个祠堂,在那里供奉和纪念不就行了。

    随后,李又征求了皇甫睿和高静明等人的意见,大家也都不太赞成。

    李就纳闷儿了,不知道当年李世民是如何弄成的?

    这时他想起一个人了岑文本。

    原本的历史上,岑文本深得李世民的器重,是他的重要谋臣,而且他是杨妃娘娘的心腹。

    那么,当年李世民追封隋炀帝的时候,岑文本肯定是会起到重要作用。或许他有办法。

    岑文本的身体不好,已经在家养病一年多了。

    这天晚饭后,李陪着娘妃娘娘,到岑文本的府上去看望他。

    看到皇上,尤其是杨妃娘娘,亲自来看望自己,岑文本十分感动。他挣扎着要从病床上下行礼。

    杨妃娘娘看到阻止了他,就坐在他的床边陪着他说话。

    当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岑文本叫侍女拿出了一本奏章,说道:“这件事臣一直惦记着呢,这是臣些的奏本,请皇上过目。”

    李和杨妃娘娘都十分感动。在大唐,要论起对人的忠诚,恐怕没有谁能够像岑文本对杨妃娘娘这样了。

    岑文本在奏章中建议,从杨妃娘娘这个角度来看,隋炀帝是李的外公。李可以追封自己的先祖和长辈。

    在追封李氏家族的长辈的同时,连带着追封自己母亲的长辈,这其中主要就是隋炀帝。大唐以孝道治天下,皇上同时追封自己的父母的长辈,谁也无话可说。

    李看完了奏章,心中大喜。

    原本自己很头疼的事情,岑文本轻松地就化解了。

    岑文本还建议,这件事最好让大臣首先提起,皇上到时候顺水推舟就行了。

    岑文本的话音一落,李立刻就想起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孔颖达。

    孔颖达是当世大儒,对于理法上的事情,是最有发言权的。

    周日。孔颖达府上。

    孔颖达正在书房练毛笔字,管家跑进来说道:“老爷,皇上和皇妃来了,您快出去迎接吧。”

    孔颖达虽然德高望重,但是他注重礼法,对于君臣之间的礼节,他向来不敢疏忽怠慢。于是他急忙迎了出去。

    李和李凝儿没有上来就直奔主题,而是和孔颖达叙起了师生之宜。

    李凝儿谈起当年孔颖达如何严格要求自己,盛赞他教学有方,教育出来了包括皇上在内的有用之人。

    这么多年来,孔颖达早已经改变了当年的古板的性格,尤其是他在和武接触了那么长的时间以后,人已经变得相当灵活了。

    他心里清楚,皇上和皇妃来看望自己,绝不仅仅是来叙旧而已。他说道:“皇上,你有什么事情,要老臣来做,尽管吩咐。”

    李凝儿就把杨妃娘娘的心愿告诉了他。

    孔颖达点头说道:“这件事就应该这么做。杨妃娘娘要为父亲尽一个做女儿的心意,皇上要满足杨妃娘娘的愿望,尽自己做儿子的孝道,这是大好事儿啊。

    臣举双手赞成。这件事就交给臣来做吧。”

    李很满意孔颖达的态度,他和李凝儿代表杨妃娘娘对他表示感谢。

    李和李凝儿与孔颖达又闲聊了一会儿,就准备告辞了。

    孔颖达似乎有话要说,他吞吞吐吐的,竟然憋的脸红了起来。

    李十分好奇,问道:“师傅,你有什么话就说吧,还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办?您尽管开口。”

    孔颖达又扭捏了一会儿,终于说出了他的要求。

    原来,孔颖达的孙子已经成年了,想进入朝廷做官,他的儿子就找到了他,想让他给安排一下。

    孔颖达是文化部长,他的孙子想去的地方,不是文化部,而是税务局,这就需要孔颖达找人沟通。

第五百二十五章 道歉

    孔颖达为人正派,像这种走后门的事儿,他开不了口,可是他又不想让儿子和孙子抱怨自己,一直就很犯愁。

    今天正好皇上来了,他就想跟皇上提一下,可是今天是皇上有求于自己,他觉得这个时候提出来,有点儿乘人之危的感觉,因此,才在那里纠结。

    李笑道:“您的孙子长大成人了,要替朝廷效力,这是好事儿啊。我大力支持。这件事就交给凝儿去办吧。”

    李凝儿说道:“师傅,您叫您的孙子明天到我办公室来找我吧。”

    孔颖达表示了感谢。

    早朝,太极殿。

    孔颖达这次用了心计,他授意自己的学生,一个礼部的官员首先上书提议,为了表彰皇上这些年,领导大唐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建议追封皇上的先祖,以示荣耀。

    孔颖达接着出来表示赞成,他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的将了半个小时,为皇上歌功颂德,并且把追封皇上的先祖,看作是皇上显示孝心的表现。

    大臣们都看出来了,今天孔颖达的画风有点儿不对,有点肉麻。不过这个拍皇上马屁的好机会,很多人都不会放过,于是大家纷纷站出来附和。

    李趁机拍板,将这件事情定了下来。追封了李世民、李渊等先祖,把自己母亲的先祖也追封了几个,这其中当然包括隋炀帝杨广了。

    杨妃娘娘终于如愿以偿,她十分开心,流下了欣喜的眼泪,看到母亲开心,李这个做儿子的心中也很满足。

    隋朝的事情毕竟已经过去几十年了,这件事在朝野之间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李的心也就放下了。

    但是,这件事情却引起了他身边的心腹大臣们的微妙变化。

    李发现,包括魏征在内的很多大臣们,和他说话不像以前那样自然了,说话时也小心多了。

    以前魏征等人,和李谈话的时候,亲近感多一些,现在却是敬畏感更多了。大臣们和李之间产生了一些隔膜。

    这种变化令李很不舒服。

    太极殿,李的办公室。

    这天,魏征进来汇报情况,事情说完了,他没有像以往那样闲聊几句,甚至开个玩笑,而是默默的离开。

    李说道:“魏大人,请等一下。”

    魏征严肃地说道:“皇上有和吩咐?”

    李说道:“魏大人,你们这是怎么了?一个个都变得生疏起来了?”

    魏征平静的说道:“没有什么,臣等只是在正常工作,皇上是天子,臣等是臣民,谈不上气,亲近得生疏,”

    李现在已经想明白了,魏征他们是在责怪他在追封隋炀帝杨广这件事情上,暗中耍手段。

    李笑道:“魏大人,你一贯以直臣自居,有什么话也用不着掖着藏着,你说吧,对我有什么不满的,直说?”

    魏征说道:“在追封炀皇帝这件事情上,臣等是和皇上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臣等是为了大唐的安定,

    正观之治能有今天的成就,大成的臣民们,付出了多大的牺牲!我们应该珍惜,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这件事情的结果,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影响,甚至,因为皇上提倡孝道,起到了好的作用。

    可是,臣等追随皇上多年,在臣等的心目中,皇上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皇上,还是臣等可信赖的亲人。

    可是,皇上却不是这么看,因为和臣意见不同,就暗中指使孔颖达等人,搞突然袭击,这分明就是对臣等的不信任,

    臣的心里很痛啊。”

    魏征语气沉重,眼角竟然沁出了泪花。

    李也很感动,他说道:“这件事是我错了,请您原谅,我保证今后和大家坦诚相待,可以可以进行争论,绝不再使用这种下作的手段,”

    李毕竟是皇上,他诚恳的态度,得到了魏征的谅解,他感动得说道:“皇上,也请您原谅臣的态度,今后臣也会一如既往的与皇上坦诚相待。”

    不久以后,李召集魏征、皇甫睿、高静明、于宁志、马周、杜荷等人,专门为上次的事件进行了道歉。

    大臣们对皇上的这种态度,很满意,君臣之间又恢复了以往融洽的气氛。

    李自己也有一件事情困扰。

    李恪的两个侧妃吐蕃的明珠公主和白智香子,结局都很凄惨,这些事情,并不是她们本身的问题,而是战争造成的。

    这件事对于李恪的伤害也很大。

    李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波斯公主水仙和阿拉伯公主希娜,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水仙的哥哥波斯国王伊嗣埃三世,现在对李十分不满,尽管大唐为他保住了波斯的半壁河山,可是他自己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傀儡。

    波斯境内有大唐的百万大军,伊嗣埃三世基本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再加上侯君集脾气暴躁,对他也不够尊重,两人之间的矛盾很深。

    水仙对于这种情况,感到十分担忧,经常为此闷闷不乐。将来如何处理波斯的问题,肯定会影响到水仙和李的关系。

    希娜和情况也差不多,阿拉伯国家分裂了,他的父亲哈利华死了,这件事怪不得李,可是她和哈罗德感情深厚,大唐河哈罗德之间迟早会处于敌对状态,这也是个难题。

    对于其他的帝王来说,几个女人算不了什么,可是李毕竟是穿越者,他深受后世教育的影响,他身边的这些女人,是她精神的寄托,任何一个女人出了问题,对他将是一种极大的缺憾。

    李有时候嘲笑自己,就自己这个心理素质,怎么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君主?

    唐太宗李世民对于女人的事情十分洒脱,他一方面,十分敬重长孙皇后,在他那里得到情感上的寄托,另一方面,对其他的女人十分随便。

    李世民杀了李建成之后,把他的妃子纳为己有,这女子就是生下高阳公主的那个女人,他还霸占了儿子李治的妃子武则天。

    他的后代唐玄宗李隆基也霸占了自己儿子的妃子杨贵妃。

    李也是李世民的骨血,可是他就没有他们那么强悍的心理素质、

    李必须想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法来。

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空军 一

    (十分抱歉,昨天误把草稿传了上去,错别字太多,已经改正了。)

    在侯君集、赫马尔和哈罗德三方势力的攻打下,德兰卜的实力终于被消耗殆尽,他被压缩在叙利亚境内,以大马士革为中心的狭小地区。

    后来他看到分散作战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于是将大马士革周围的几座城池以及周边的青壮年男子,携带着粮食等各种物资,主动退进了大马士革城里。

    在大马士革城里,有25万人的大马士革军队,还有60多万人的百姓,粮食和各种物资至少可以支撑一年以上。

    大马士革的城墙异常坚固,完全可以抵御唐军火炮的攻击,至于城门,已经被用沙袋儿全部封死,即使炸毁了城门,也无法进入城里。

    德兰卜要做困兽之斗,他之所以不给自己留下退路,是因为他在等待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如果把握得好,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但是,一切的前提是要守住大马士革。

    由于德兰卜放弃了其他地区的抵抗,各方军队长驱直入,都来到了大马士革城下。

    侯君集亲自率领50万大军,占据了大马士革城的东南部地区。

    赫马尔30万大军和哈罗德的32万大军分别占据了西部和北部地区。

    阿拉伯帝国数十年的扩张,抢夺了大批的金银财宝,主要都囤积在大马士革里,包围大马士革的三家势力,现在的主要目标,就是盯着这些金银珠宝。

    三家都想抢先进入大马士革,如果处理不好关系,三家之间发生冲突是难免的,这就需要进行协商。

    侯君集约见了赫马尔和哈罗德。

    赫马尔提出,攻进大马士革后,将大马士革分为三个区域,其他人不得进入别人的区域。

    他拿了一张大马士革的地图,以主要的街道为分界线,将大马士革分成了三个部分,

    他要求就以三家现在所控制的方向,为基础进行划分。

    哈罗德不干,因为大马士革里,各个区域的贫富不均,原来的阿拉伯王宫,就坐落在城西,也就是在赫马尔划给自己的区域内。

    侯君集提出三家各自攻城,谁先攻进大马士革,其他两家就不得进入。他的心很大,想要独吞,他手里掌握着火炮,攻坚的能力肯定要比其他两家要大。

    对于唐军的实力,赫马尔和哈罗德是十分清楚的,他们立即否决了这个提议。

    最后,三家达成了这样一个协议。

    首先,将大马士革化划分为四份,西南两部是最富有的地区,其余的东部和北部基本上相同。

    协议规定,三家轮流攻打大马士革,谁先攻进大马士革,最富有的西南部就归谁所有。剩下的西部和北部两外两家平分。

    以10天为一个周期,每家共打十天,打不下来后就换人。

    大马士革城池坚固,里面还有数十万大军坚守,短时间内攻下来,及其艰难,通常情况下没有几个月,是打不下来的。因此,首先攻打大马士革的,肯定不占便宜。

    侯君集提议抓阄决定攻城的顺序。赫马尔和哈罗德说唐军火炮犀利,也许十天就能攻进大马士革,他们愿意把这个机会让给唐军。

    侯君集不同意,说这不公平。

    赫马尔和哈罗德拼命吹捧侯君集,说他是大唐的战神,建议由唐军先给守军一个下马威。

    侯君集好大喜功,在二人的吹捧下,点头答应了,由唐军率先攻城。

    赫马尔和哈罗德两兄弟在对付侯君集的时候,保持了一致。可是当他们离开了侯君集的指挥部以后,互相瞪了一眼,各自离开了。

    等到赫马尔和哈罗德离开后,高仙芝担忧地说道:

    “大帅,您不应该轻易的就答应他们。赫马尔和哈罗德两兄弟明显的是给咱们下套,首先消耗唐军的力量。

    我敢肯定,即使轮到他们攻打大马士革的时候,他们也会磨洋工,就等着消耗别人的力量。”

    侯君集笑道:“仙芝老弟,这两个猴崽子,在老夫面前耍小聪明,还瞒得过老夫吗?

    你不必担心,我先让你见一个人。”

    他说到这里,对着外面喊道:“李队长,你进来吧。”

    随着喊声,进来了一个黑瘦的年轻人,此人就是杜荷的卫队长李候。

    李候上前行礼,说道:“卑职参见两位大帅。”

    侯君集说道:“李候,你跟高将军说说,你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李候请侯君集和高仙芝到自己的营地,观看他带来的新式武器。

    这是唐军秘密组建的战略武器部队:大唐空军。

    大唐空军就是热气球和飞艇部队。热气球和飞艇的制作原理十分简单,就是大号孔明灯的翻版。

    由于大唐早就有了汽油,热气球和飞艇的上升动力,很容易解决。但是水平动力就比较难办了,汽油动进的原理,一个后时代初中生就懂得,但是大唐现在的工艺制造水平还达不到,最早李想使用人力,采用脚踏风车来解决,但是,人力有限,在口中无法与风力抗衡。

    他后来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制作喷火式动机。原理是,在密封的汽油桶上连接一个粗大的空管,空管的另一端伸出一排细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