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淘宝大唐-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擎民说起来和李沾点亲,不过他可不敢高攀,对李的态度十分恭敬。

    高擎民邀请李去延州刺史府。李说只是路过,就不去打扰了。因为黄帝陵的事情,李就问起了当地的匪患问题。

    在路上,他利用百度查了一些资料,知道这里自古以来,因为贫穷所致,就是匪患猖獗的地方,数千年来一贯如此。

    果然,经过刺史高擎民、中部县令马鸣和县尉牛小录的介绍,印证了他的资料。

    延州一带匪患的历史悠久,尤其是隋末唐初,这里久历战乱。贞观二年以前,这里还是叛军梁师都部割据的地方。

    梁师都兵败以后,大量的残军变成了土匪,加剧了匪患。朝廷这些年来,也曾努力清缴,可是,这几年草原上的边患不断,朝廷无力进行大规模清剿。

    目前的延州,共有中部县、肤施,延长,临真,金明,丰林,延川,敷政,延昌,延水十个县。几乎所有县中都存在着不同的匪患,大股的土匪,有中部县的马炎喜部1400余人,延长县的梁斌部900人,敷政县的赵大年部450人,其余百人以下的小股土匪,还有十几支。

    高擎民说道:“不仅仅是延州,全国十个道,都不同程度存在匪患,只是程度大小不同罢了。”

    他建议,梁王殿下不要前往银州,那里曾经是梁师都的老巢,匪患更加严重。

    李询问了剿匪的情况。

    县尉牛小录说道:“这些年,朝廷也组织了多次清剿,但是效果不明显。延州一带的土匪,有几大特点:

    其一,很多人是军官出身,跟随他们的士兵也很多,而且是常年作战的老兵,战斗力很强。

    其二,土匪和当地百姓联系密切,甚至有不少官员也和土匪有来往,官军大规模进剿,土匪常常能够预先得到消息,避开官军的主力。

    其三,土匪藏兵于民,拿起武器是匪,放下武器是民,官军很难分得清楚。

    其四,土匪流动性很大,延州地域广阔,官军在这里追剿,他们就跑到其它地方,等官军走了,他们又返回原地。

    因此,对土匪的清剿十分困难,效果不大。”

    说完,他讲了一个例子。

    去年秋天,关内道组织了一次剿匪。一队官兵追赶一群土匪,那伙土匪跑进了一个大镇子。官兵们追了进去,结果,土匪全部消失不见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奔袭行动

    官兵们分不出谁是土匪,谁是百姓。百姓害怕报复,没有人敢举报,反而掩护土匪,说他们是自己的亲属。

    官军的吕帅不甘心放走土匪,当夜就就派兵把守住镇子的出口,部队也驻扎在镇子上。

    第二天早晨,吕帅在井边洗脸,他的背后门开了,他回头一看,一个百姓冲着他笑,向他问好。他就继续蹲着洗脸,结果,那个百姓从门后拿出大刀,一刀砍下了吕帅的脑袋。

    一夜之间,官兵们莫名其妙地死伤了十数人,被迫退出了镇子。

    李生活在长安城里,真是不知道有这种事情,他十分郁闷。发展经济,首要的条件就是社会安定,这种情况,他的繁荣大唐的理想如何实现?

    当天晚上,他没有让延州刺史高擎民离开,说要在明天继续商议匪患的事情。

    晚上,李躺在床上,打开百度,查阅后世剿匪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后世的天朝建国初期的面临匪患的情况,和现在的大唐的形势差不多,而天朝成功地解除了匪患,有着很成熟的剿匪经验。

    他重点查看了天朝铁军西北地区的剿匪经验,还参考了东北地区的相关资料。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剿匪办法。

    他改主意了,决定不去银州了,中部县就有大型煤炭储备,距离长安城只有130多公里,向长安城运输煤炭的成本也低。他要边剿匪边开矿。

    他连夜写了奏章。

    第二天上午,李召集延州刺史高擎民、中部县令马鸣和县尉牛小录,对他们做了布置。大家都认为可行,于是,延州刺史高擎民按照李的要求,写了一份关于延州匪患的报告。

    程处默亲自快马回到长安,向李世民禀报。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兵部尚书房玄龄、大将军李靖说道:“这是梁王从延州上奏的奏章,你们先看看。”

    对于大唐的匪患,李世民手中有不少的相关报告。他早就有心剿匪,可是以前北草原上的威胁牵制,没有力量进行。现在,草原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他准备在完成军制改革以后,即着手此事。

    李世民等大家看望了奏章,问道:“你们说说,梁王的剿匪办法行吗?靖兄,你是兵法大家,你先说说吧。”

    大将军李靖摇摇头,又点点头,说道:“皇上,臣无话可说,这种融合军事政治一体的剿匪方略,臣只能说,臣想不出来,也只能说佩服。”

    “房谋杜断”,房玄龄以善谋著称,他点头说道:“这种全民动员的人民战争的方法,实在是从根子上,断绝了匪患产生的土壤,是个一劳永逸的方法。佩服。”

    长孙无忌直接说道:“恭喜皇上,大唐的匪患平定,看到了曙光了。”

    李世民高兴地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昨晚,朕看完了这份奏章,也为了梁王的奇思妙想感到吃惊。这不仅仅是剿匪的好办法,也是一个治国的良方。朕的这个儿子啊。这还是那个曾经的三害吗?

    朕看,他现在是大唐的宝贝啊。不愧是朕的好儿子啊。”

    大家都是一阵感慨。

    李世民说道:“那就按照梁王的提议,在延州打响剿匪的第一仗,取得了经验以后,向全国推广。”

    接着,李世民问道:“梁王提出的奔袭计划,你们看行吗?”

    李靖说道:“要想不走漏消息,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李世民问道:“你们看派谁去呢?”

    长孙无忌说道:“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剿匪战役,可是却事关重大,还是派一员大将去比较稳妥。”

    李世民说道:“梁王推荐了侯君集,你们看行吗?”

    李靖说道:“侯君集的性子毛躁,这种剿匪的战役是细致活,臣看他不太合适。”李靖继续反对侯君集。

    长孙无忌说道:“臣看就派侯君集去吧,他和梁王是翁婿关系,配合起来好一些。”

    李世民说道:“好吧,就派侯君集去吧。”

    右卫大将军府。

    侯君集对女儿海棠说道:“你这个夫婿,真是对父亲我的脾气,他就知道我手痒痒了,给我一个出兵剿匪的任务,不错。”

    海棠说道:“他太年轻了,有父亲您帮助他,那女儿就放心了。”

    凤凰山,坐落在中部县和延长县交界处,山高林密,上面有著名的鹰嘴岩,易守难攻。延州最大的股匪马炎喜部1400余人就占据在山上。他们背靠着凤凰山的密林,山上的土匪一旦打不过官军,就可以丛密林中从容撤走。

    ?这天清晨,凤凰山土匪驻地,一个哨兵发现了大队人马向这里开来,连忙跑去报告了大当家马炎喜。

    马炎喜并不慌张,对付官府的进攻,他有十足的经验,他问道:“来了多少人?”

    哨兵报告说,数不清,不知道来了多少人。

    马炎喜亲自到山前查看,发现官军的人数不下数千。

    他察觉出了危险,立即下令按照预案准备进入山林,摆脱官军的进攻。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叫他目瞪口呆:山前、山后,四面八方全都出现了大队人马,足足有10000多人!将山寨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些官军也不进攻,只是在弓手和盾牌的掩护下,修筑栅栏,而后垒砌围墙。看来是要长期围困他们了。

    马炎喜心里纳闷,这延州官府哪里里来的这么大的力量,为了他们这千把号人,下这么大的血本。要知道,延州的官军也就2000人,看来,这些军队不是延州来的。

    马炎喜并不害怕,官府组织了这么多人马,人吃马嚼就得多少钱呀。不要说是一个县,就是一个郡,要想维持这么多人长期的消耗,也折腾不起的。他自信可以守住山寨,决心跟官军拼消耗。看谁坚持到最后。

    这就是李的计划,侯君集从长安出兵1万人,在夜间长途奔袭,打了延州的土匪一个措手不及,将他们全部包围了。

    他让延州刺史高擎民动员了30000名青壮,配合官军行动。

    和以往征调民夫不同,这次的参战民夫,每人每月一贯工钱,吃住全包,负伤、阵亡的抚恤另算。县里派差本来就很正常,何况还有这么多工钱,于是十分顺利的就组织起来了。

    在官军的指挥下,民夫们在山寨周围修建栅栏、挖陷阱、埋竹签,修建望塔,准备长期围困。

    马炎喜看着山下忙活的官军,一个劲儿嘲笑,他对手下的头目们说道:“咱们山上储存了三个月的粮食,我就不信他们能够坚持这么长的时间。”

    头目们也都十分有信心,各个脸上带着嘲讽的笑容。

    不久,他们就傻眼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民战争

    “狗剩,我是你爹,你妈盼着你回家,眼睛都盼瞎了,快回家吧。官府说了,你只要回家,官府不追究你的责任,还给你分土地,快回家吧!”一个苍老的声音喊道。

    “三娃子,我是你媳妇,你的儿子已经会叫爹了,他听到我让他叫爹就会笑,你快回家吧,官府给咱们分了地,我种不过来呀。”一个年轻女子呼唤着。

    “他爹。”

    “大牛。”

    ……

    山下出现了很多土匪的亲属,呼亲唤友地劝说山上的土匪回家。

    李命工匠们打造了十几个铁皮喇叭,让土匪的亲属们喊话,同时,找来几十个嗓门大的人,昼夜不停的向山上喊话,交代政策,无非是立功有奖,投降免罪,顽抗者死之类的内容。

    这样强大的军政压力,可不是人人能受的了得。一千多土匪中,只有二百多惯匪是骨干,其余的都是他们裹挟来的百姓,他们可不肯坚持三个月后,丢掉性命。

    才不到五天,山上的土匪就有一半偷偷下山,向官府投降了。

    马炎喜等人害怕了。可是他们拦不住要下山的土匪们。

    眼看着山上的土匪越来越少了,他们也越来越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是不想突围,可是看到高高的栅栏后面密密麻麻的刀枪、弓箭,退缩了。最后,在官府答应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全部投降了。

    整个围困行动,只用了9天时间,参加围困的人员无一伤亡。

    延长县的梁斌部900人,敷政县的赵大年部450人,两股土匪的命运,和他们一样,不到十天,就全部解决了。

    在大股土匪解决了以后。侯君集把1万名官军,分成十队,在延州的每个县分别驻扎。每个队里派出200名官兵,分成20个小组,分散到土匪可能出没的地方,化装侦查,一旦发现土匪踪迹,立即通知大队官军围剿。

    这还不算,延州各县官府,组织人手,进入所有的居民点,组织保甲,十户一保。不得隐藏土匪,遇到陌生人必须举报。鼓励居民互相揭发,凡是检举属实的,检举者可以得到被检举者一半的家产。

    凡是一保之中,有人隐藏土匪,10户人家一起受罚。

    同时,鼓励土匪立功,凡是举报其他隐藏的土匪的,都有奖励,抓获其他土匪的,官府奖励土地。

    这下,百姓人人举报,所有的土匪都没有了立足之地。

    整个清剿行动,历时14天,土匪被歼灭、俘虏、投诚者共计4124人。就这样,不到半个月,延州地面上的土匪就被彻底肃清了。

    大捷!

    当捷报到长安城的时候,李世民大喜,叹道:“这个人民战争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延州剿匪行动的成功,为大唐各地剿匪提供了成功经验。大唐社会治安的好转,有望尽快实现。

    黄陵县(中部县)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地质储藏量27。3亿吨,是中国33个重点产煤县和陕西省四大煤田之一,具有埋藏浅、易开采、中灰、低硫、低碳、高发热量的特点,是优质化工、动力与生产用煤。

    中部县西北,店头镇车村。

    对于中部县(黄陵县)煤矿的具体位置,李也不十分清楚,他从百度上查到,大约在县城西北两公里左右,他带着工部的官员很工匠们,向着这个方向走去。

    这里只有一条小道,车辆无法行驶。李等人就骑马行进。他一边走,一边心里打鼓。他不知道煤矿具体在哪里,也不知道煤炭埋藏得有多深。这要是带着大队人马,却找不到煤矿,这人就丢大发了。

    他边走边用望远镜望,发现前面不远处,有几户人家。他就骑马走了过去。

    在路边上的一户人家的门口,有两个不到10岁的儿童,一男一女,大的是男孩,他们正在玩耍。看到有大队的陌生人过来,两个孩子有些害怕,就躲进了屋子里面。

    李示意大队人马停下,他自己下马,走了过去,杨康不放心,紧跟其后。

    李到了门口,知道孩子们一定在门后偷听,就问道:“小朋友,你家大人呢?”

    里面的小孩不吭气。

    李笑道:“小朋友,我这里有好吃的,你们别怕,我给你们丢进去。”说着,他就从破旧的门缝里,扔进去了几块水果糖。

    他说道:“这叫糖块,很甜的,你们看,要这样吃。”说着,他后退几步,站到了让里面能够看清楚的地方,剥开了糖纸,送进了嘴里。

    不一会儿,里面传出来男孩的声音,说道:“妹妹,你尝尝,很甜的。”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那个男孩走了出来。

    李温柔地问道:“小朋友,你家大人呢?”

    男孩说道:“阿爹他们下地去了。”

    李从杨康手里接过了一块煤块问道:“小朋友,你见过这个东西吗?”

    小男孩看了看说道:“这叫毒石,离这儿不远的山坡上多得是呢。”

    李又掏出了一把糖块,递给小男孩,说道:“你能够指给我们看吗,在哪里有这毒石?”

    小男孩拿人家的手软,说道:“我带你们去。”说着,他对屋里的女孩说道:“小妹,我带着叔叔们去后坡,你在家里别出去。”说着,带着李等人来到后面不远处的山坡上。

    果然,山坡上有很多已经氧化了的煤炭。李让人往下挖,下面是厚厚的煤层。

    找到了,李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李让中部县令马鸣征用了周围500亩土地,开始驻扎下来。

    在县令马鸣的帮助下,李在当地招募了一百名工人,在工部官员们的指导下,开始建筑住宅,为煤矿开采做准备。

    不久,煤矿开始出煤。

    李在这里呆了一个月,指导煤矿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5月中旬,李返回了长安城。

    回到长安城的第二天,梁王府。

    李一觉睡到了中午,正准备吃午饭,太子李承乾派人来请他,说有要事商量。

    不久以后,东宫。

    太子李承乾和长孙冲都在,还有太子太傅张玄素也在。

    李承乾见到李就兴奋地说道:“六弟,抓住狐狸的尾巴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难解的危局

    李承乾很兴奋的样子,长孙冲和张玄素看上去脸色也不错。尤其是李承乾,好像是打了鸡血似得。

    李笑道:“太子哥哥,谁是狐狸,什么尾巴?”

    李承乾说道:“表哥,还是你来说吧。”

    长孙冲说道:“上次我去调查韩庄县贩卖人口的案子,当时没有突破口,关键的证人都被他们杀掉或者转移了。我看到实在是无法突破,就暗中嘱托山东道监察使郝骏成,秘密调查,终于找了了一个被他们藏在监狱中的证人。

    现在,事情已经有了重大的进展。

    根据该证人的交代,该团伙是一个超大型的犯罪团伙,主要从事人口买卖,和盐铁交易。人口买卖主要是从西北地区拐骗妇女儿童,贩卖到洛阳、扬州等富庶地区。

    盐铁交易主要是和草原上的三大部族进行交易,5年前就开始了,虽说现在草原各部已经名义上并入了大唐,可是以前的行为就是资敌的大罪。”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接着笑了起来,他说道:“你猜猜,这背后是谁主使的?”

    李摇摇头说道:“你就别卖关子了,我可想不出来。”

    长孙冲笑道:“此案牵扯到大小官员数十人,其中背后最大的主谋在长安,他就是户部右侍郎蓝宇,他可是蜀王侧妃的父亲,这下,蜀王也牵扯到其中了。”

    李承乾笑道:“蜀王一贯和咱们作对,这下有他好看的了。”

    李也笑道:“好啊,长孙兄,你这次没有白辛苦,收获不小啊。”

    张玄素说道:“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