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淘宝大唐-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些人来说,军制改革与否没有什么影响。

    问题最大的是中高级军官。

    此时的大唐,与后世天朝20世纪50年代初,刚刚建国时的情况差不多,长期的战争,造就了大批的中高级军官,他们个个都是国家的功臣,如何解决他们的出路,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而这个问题涉及每个军官的切身利益,解决不好就将是朝廷的一大隐患。而负责解决此事的人,也会得罪一大批人。

    李靖很欣赏梁王李,他对李感到担忧。

    自从李世民上次提出了军制改革的议题后,朝廷里传得沸沸扬扬的。新的军事制度,只能够有部分军官得到任职使用,有相当一部分军官会离开部队。

    留下的军官自然高兴,离开的人就会有很大的怨言了。这个问题一直是李世民头疼的一大难题,李靖等军队的高层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正因为这件事情是个难题,因此,太子、蜀王和魏王等人,谁都不愿意与此时沾边。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也不愿意搀和。

    可是,这件事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拖得越久,对于朝廷的负担越大,人浮于事,对于军队的建设也十分有害。

    大唐要进入长期的和平时期了,李世民下决心解决军队的整编问题了,他曾经多次与长孙无忌、李靖和房玄龄等人商议,但是都没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李靖提出让梁王李参与军制改革,李世民就让李撰写了一个军制改革初稿。

    现在,李的方案肯定是对国家有利,但是,如果因此得罪了大批的军官,以后梁王在大唐就很难混下去了。

    对于李来说,他必须找到一个既能够让李世民满意,又不能让军官们有大的意见的办法来。

    不久前,李孝恭和侯君集都找过李,劝他不要揽下这件事情,都说他一个未成年(十八岁)的王爷,管不着朝廷这么重要的事情。结果,二人满意地回去了。

    现在,听完了李靖的话,李很感激李靖对自己的关心,他说道:“大将军,感谢您对我的关心,这件事您看这么办如何?”接着,他对李靖谈了他的解决办法。

    李靖听完了以后,心里一阵激动,他忽然有种冲动,也想像李世民那样,摸摸李的脑袋,看看里面究竟是怎么长的。一个不满十八岁的年轻人,竟然能够有如此周密的想法,实在是令他惊叹。

    李靖笑道:“殿下,臣就不该来这一趟了。我也真是的,竟然忘记了李郡王和侯君集了,他们一定已经来过了。既然他们都没有提出过发对意见,一定是被你说服了。哈哈。臣早该想到这一层的。”

    李听完,心中更加感激李靖了人家大将军是真心关心自己,才特意上门来提醒的。

    李说道:“大将军,今天在我这里吃午饭吧,咱们好好喝上一杯。”

    李靖笑道:“好,臣就品尝一下你府上美食,有什么好东西,可别藏着啊。”

    李笑道:“包您满意。”

    东宫。

    杨康求见太子李成乾。

    李成乾问道:“你家王爷叫你来,有什么事情?”

    杨康说道:“我家王爷派臣来给您送信,您看完便知。”说着,递给了他一封封口的密信。”

    李成乾打开看完了说道:“很好,你回去向你家王爷表示我对他的感谢。”

    杨康答应后,告辞走了。

    张玄素看完了来信,说道:“殿下,梁王殿下这封信来得及时。关于军制改革的事情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很多将军们都表示担忧。

    原本咱们还准备反对此事,借此笼络将军们。看来,咱们现在要反其道而行之,不仅要大力支持,还要设法,安插咱们的人。”

    李成乾说道:“这件事咱们还要征求一下我舅舅的意见。”

    说完,他吩咐道:“傅连,你去请长孙大人过来一下。”

    东宫卫队长傅连答应后去了。

    不久,长孙无忌来了。

    长孙无忌看完了梁王李的来信,神色阴晴不定,半晌没说话。

    李成乾问道:“怎么了舅舅?六弟的主张不可行吗?”

第二百二十二章 听证会

    此时,长孙无忌的心中无比惊骇,心道:“这位梁王实在是个妖孽,关于军制改革如此复杂的问题,竟然能够处理得面面俱到,不仅统一整编了大唐的军事力量,使之更加强大有效,还解决了军队将领的安置和出路问题,其中的各种措施,令人匪夷所思。

    真不知道他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长孙无忌望着太子李成乾,感到他与梁王李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当然了,他这个想法,不能够对李成乾说了。

    他说道:“殿下,你和张师傅有什么意见?”

    李成乾说道:“支持军制改革,顺便在军队里安插自己的人。”

    长孙无忌点头说道:“很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满怀心事地告辞走了。

    李成乾有些纳闷,不知道舅舅为什么情绪如此不高。不过,他没有想那么多,就和张玄素讨论起他们在军中的将领们的人选来了。

    李世民和李、李靖、房玄龄等人讨论了反复论证了李提出的军制改革意见,基本上感到满意了。

    为了能够更加稳妥地推行这一改革方案,他决定召开一次听证会,把在长安的三品以上主要军队将领都找来参加。吏部和户部主要首脑也找来了一起讨论。

    早场后,太极殿偏殿。

    由于这次谈论需要的时间较长,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都设置了座位。

    李世民说道:“各位爱卿(这是他刚刚采用的称呼,以前叫各位臣工),我大唐马上立天下,军队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理顺军队的指挥体系,保持和发展我大唐的军力,朝廷准备进行进一步的军制改革。

    各位都是我大唐军中的重要将领,对于军队的事情最有发言权。军制改革涉及吏部、户部和工部,你们也要提出意见来。

    下面,就请兵部尚书房玄龄宣布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房玄龄就把新式军队的体制宣读了一遍。

    主要内容是:

    建立最高统帅部,由大唐皇帝陛下担任全国最高司令长官。

    最高统帅部下设参谋总部,后勤总部。

    军队分为野战军和武装警察部队。

    建立皇家军事、政治和后勤学院体系。

    军队新的编制体系、军功制度、军衔制、军官退休制度、转业制度、预备役制度和征兵制度等等。

    房玄龄宣读完毕后,李世民说道:“现在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提问,由梁王李负责解答。”

    对于专门设立野战军,重点保障野战军的装备和其他后勤保障,以保持野战军强大的作战能力,大家都没有意见。

    对于设置武装警察部队,用作维护国内的安全稳定,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武装警察部队的规模很大,一下子增加了大量的军中职务,将军们都在想,即使自己轮不到野战军的职位,在武警部队里也能够安排。大家自然没有意见了。

    对于设立参谋总部,后勤总部,大家也没有意见,毕竟又多出了不少的位置。

    其他的制度大家也基本上没有意见。争论较大的是军官退休制度和转业制度。

    过去没有退休制度,军队将领们都是根据朝廷指派来执行任务,朝廷用谁,六七十岁还出征打仗呢,不用谁,30岁就再也没事干了,等于就退休了。

    新的退休制度规定了军官相应职务的退休年龄,这样,大家对于自己能够干到多少岁,享受什么待遇心中有数了。经过了梁王李的解释,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

    转业制度是大家最难以理解的。

    兵部侍郎张亮问道:“众所周知,我大唐最重军功,军官们转业到地方工作,恐怕很多人难以接受吧?”

    李说道:“这些年来,由于连年征战,大唐的军队一直在扩大,因此涉及不到军官们的安置问题。

    可是,这次定编了以后,军队继续扩大的机会就没有了。一个部门就算是三个人有晋升一个位置的机会,也只有一个人能够晋升。那么其余的两个人无法晋升了,可是年龄也到了任职的年限,他们如何安排?

    以后,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职务变动的情况,大家想想,会有多少人没有晋升的机会?又会剩下都少人无法安排?这些军官没有上升的空间了,他们总不能呆在原职务上不动吧。他们不离开,下面那些军官们如何晋升呢?”

    李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是这么回事。

    李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数量将会很大,而且他们大部分是初级军官,年纪轻轻的,比如说25岁、30岁,总不能让他们就退休吧?”

    说到这里,不少人都哄笑了起来。

    李接着说道:“这些军官,经过了军营的锻炼,有着很好的素质,如何朝廷就这么让他们退伍回家,一来对他们不公平,二来也是朝廷的一大损失。

    让他们专业到地方政府工作,一来给了他们出路,二来也为朝廷增加了人才。”

    他说道这里,将军们都表示赞成。

    对于其他的事情,大家基本上没有意见,心里都在盘算着自己能够得到什么职位,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亲信了。

    户部也没有什么意见。这次的军制改革,虽然军队总数增加了一些,但是野战军的总数并不大,武警部队装备要求低,再加上实行义务兵役制,费用并没有增加多少。

    吏部对于安置军队转业人员,压力也不大,由于国家的教育体制落后,人才匮乏,军官的素质较高,充实地方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

    又经过了一番讨论,将军们都赞同了军制改革的方案。将军们最满意的是,以前实行府兵制,他们大部分没有实权,无兵可带。这次,他们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实际的职务,真正享受到了相应的权利和待遇。

    最满意的就是李世民了。

    这次军制改革,取消了府兵制和募兵制并存的混乱状态,理顺了整个大唐军队的指挥体系,军队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军制改革最大的难点是,牵涉到所有军官的个人利益,经过设立武警部队、参谋部、后勤部以及军事学院等办法,全部都得到了解决。

    就连那些跟随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现在岁数大了或者身体不好的老将们,实在是安排不了了。李也出了个绝招返聘。让他们担任军队的顾问,多给他们一份顾问费。还能够发挥他们的余热。

    老家伙们也都很满意。

    困扰李世民多年的军队改革,就此平稳地进行下去了。

    这次军制改革,奠定了梁王李在军中的地位。

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伐决断

    转眼又过了一个春节,李马上就18岁了。

    就在春节前,李想轻松一下的时候,却被李靖和房玄龄给缠上了。

    李在西域临时弄了个特战队,结果在征伐西域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引起了李靖等军中高层的注意。

    李靖当时就向李世民推荐,让李拿出一个组建特战队的方案来。

    在春节前,李写好了特战队组建的方案,交给了此时已经担任了大唐第一任参谋总长的李靖。

    李靖看过了方案,马上向李世民建议,组建了特种兵司令部,推荐梁王李担任司令。

    李说什么也不肯接受这个任命,他推说自己不擅长军事,只想当个研究所的副所长,甚至装病也要推掉这个差事。最后,他推荐了太子李成乾。

    李亲自找到了长孙无忌,建议他说服太子担任这个职务。长孙无忌和太子都很高兴,因为这是太子直接掌握军队的一个好机会。

    经过了长孙无忌、梁王李等人的推荐,李世民也有意锻炼太子掌握军队的能力。

    特种兵司令部成立以后,从全军挑选了3000名优秀士兵,正式成立了特战总队。李世民亲自将特战总队命名为“飞虎军。”

    成立飞虎军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唐的高官显贵们认为现在不会打仗了,没有什么危险。而且太子殿下亲自掌握飞虎军,大家都认为是一个有前途的地方,于是大家纷纷找了各种关系,找到太子李成乾,要求把自己或者亲友的关系送进飞虎军。

    李成乾认为这是个收买人心的好机会,就同意了他们的要求,结果飞虎军就成了权贵子弟扎堆的地方。

    刚开始的时候,李成乾热情很高,信心十足,他天天都去军营监督训练。士兵们看到太子在场,也很给面子,训练也很卖力。

    可是,没过多久,李成乾就失去了兴趣,也没有了耐心,就很少去军营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令他难堪了。

    特战队里有很多贵族子弟,出身寒门的军官根本就管不了他们。不久,军队的训练就开始放放松了。不少的纨绔子弟,在军营中开始泡病号,甚至进行赌博。

    军官们把情况汇报给了李成乾。

    李成乾大怒,马上亲自来到了军营。

    特战队营房。

    一间屋子里,几名士兵正在赌博,太子李成乾进来了。他看到这种情景,大怒,喝道:“你们在干什么?”

    那几个士兵正在兴头上,头也不抬。一个士兵说道:“滚一边去,你管得着吗?”

    李成乾气得说不出话来。

    李成乾的卫队长傅连大喝一声:“太子殿下驾到。”

    这下,那几个士兵吓坏了,急忙站好了向李成乾行礼。

    李成乾气愤地说道:“你们不好好训练,竟敢在这里赌博,来人啊,给我拖下去,重打20大板。”

    几名卫士马上上去抓那些士兵。

    一个士兵跪下哀求道:“太子殿下饶命,小的再也不敢了。”

    李成乾一看,此人叫胡群,是兵部侍中胡瞒的儿子。这个胡瞒是李世民的家将,是原来亲王府的老人,他跟随李世民征战,四个儿子中已经死了三个,这个胡群是他唯一的儿子了。

    看到胡群哀求,李成乾不忍心了,又因为他的父亲是李世民的家臣,于是说道:“算了,下不为例,给你寄下这顿打,下次再犯,绝不容情。”

    跟在他身后的特战队军官们都暗暗摇头。

    特战队的情况,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他十分失望,开始考虑换人的事情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

    一天,魏王李泰的家仆上街闲逛,路过马市的时候,看到一名士兵在卖马,于是他暗中跟踪,发现是飞虎军的人在卖马。

    原来,这个士兵正是胡群。他赌博输了钱,急眼了,就把飞虎军的战马偷出来卖了。

    李泰得到了消息,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打击太子的好机会。他心眼多,没有自己出面,派人把事情通知了魏征。

    魏征眼里不揉沙子,对于这种行为不会坐视不理。于是他立刻来到了飞虎军的军营里。

    魏征见到李成乾,向他反映了这件事。李成乾立刻跟着魏征来到了胡群的房间里。

    此时,胡群卖马有了钱,正在和几个士兵一起赌博。

    李成乾这次是真的怒了。

    飞虎军的操场上,胡群被捆着跪在地上,太子下令要打胡群30大板。魏征说道:“盗卖军用物资,在军营里赌博,就这样处罚吗?”

    太子咬咬牙说道:“来人啊,打40 大板。”

    就在这时,有人喊道:“殿下,请手下留情啊。”

    李成乾一看,来人是胡群的父亲胡瞒,他跪下哀求道:“殿下,老臣的3个儿子,都是为了陛下征战死了,臣就只剩下了这一个儿子,求殿下手下留情,放过他吧。”

    李成乾有为难了,他真不忍心,也不敢处置胡群了。他看看魏征,魏征冷冷地看着他。

    李成乾说道:“那就打他20大板吧。”接着他问魏征,说道:“魏大人,你看这样行吗?”

    他不愿意得罪胡瞒,就问魏征。这是做给胡瞒看的,意思是,不是我要处罚胡群的,是魏征逼着我做的。

    魏征实在是无语了,心道:“就这样的胆识魄力,怎么能够继承大唐的江山基业呢?”

    那些军官们也都心中嘲笑这个窝囊太子。

    就在这时,梁王李来了。

    原来,李世民和李正在谈论事情,接到了报告,心中对太子极为不满。他本来想亲自过去处理此事,看到了眼前的李,忽然想看看他是如何处理此事的,于是就派他过来了。

    太子李成乾看到梁王李来了,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说道:“六弟,你来得正好,你看这件事情如何处理?”

    李简单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他问道:“胡群,以上的事情你承认吗?”

    胡群说道:“我承认,请殿下饶恕我这回吧。”

    李喝道:“军法官!”

    军法官出来说道:“臣在!”

    李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