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还挺有心眼儿的。”连蔓儿就笑道。
罗小燕到后院来,跟张氏、连蔓儿说了半天的话,提到罗小鹰要去大车店干活,依旧说的是好和二郎相互照应的缘故。
“一门手艺,基本的生活保障,看来她觉得这些还不够。”五郎就道。
罗家、罗小燕希望罗小鹰得到更好的。
“要不地,咋罗家村那些人都看他们家不顺眼那。”连守信就道。
罗小燕家贫苦,却娇惯的两个孩子不能下地干活。这在庄户人家堆里,已经是格格不入了。现在看来,他们还有野心。虽然这个野心平时或许没有机会明白显露,但从平常的为人处事中必定有所行迹。
那么在一般本分过活的庄户人家眼里,这样的人就很不受待见了。
“想一想,也能猜出他们是咋想的。咱给罗小鹰安排的活计再好,那能好过给二郎哥的?罗小鹰那,可跟咱差了一层。没有二郎哥,咱认得他是谁啊?那天我爹说的还挺明白的,让二郎哥在大车店做伙计,他干的好了,以后肯定提携他。他们家这是想,让咱连罗小鹰一起提携。”连蔓儿就笑道。
“跟着二郎好借光呗。”张氏也道。
“那也得看他自己有没有本事借到这个光。”五郎就道。
“那是。”连蔓儿就点头,“她有野心不怕,就怕没有相应的本事。要是有相应的本事,就满足了她这野心也没什么。”
“没错。”五郎笑着点头。
说到底,不过是一件小事,不管怎样,都完全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连蔓儿一家肯多用一分心思,也不过是考虑到二郎和二妞妞。
毕竟,罗家的关系和他们是极远的,比不得老宅,那才是……
“这几天,老宅那边好像挺消停啊。”连蔓儿就道。
“嗯。”张氏嗯了一声,飞快地看了连守信一眼,“老爷子放出话来了,说年纪大了,往后都不出门坐席了。”
连老爷子还是爱面子的人,因为吴家兴和连枝儿成亲和回门的两次席都没坐上,干脆就放出这样的话来遮羞。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连蔓儿道。
“可不是咋地。”张氏也点头,“听说老爷子那天把二当家的给骂了一顿。”
“叶儿也跟我说了,说还是从芽儿她娘嘴里打听出来的。”连蔓儿说着,就忍不住抿了嘴笑。
何氏那个人,只要待的时间长一点,对方又有心打探,什么话都能从她嘴里挖出来。
“我还听了一个信儿,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张氏突然道,“说是二当家的,还有四郎,这爷俩,在外头跟人推牌九,来钱的。”
“他俩赌钱?”连守信大惊道。
正经过日子的庄户人家,历来将奸与赌视作洪水猛兽般的存在,认为但凡沾了这两个的就没好。
“是赵家村在咱作坊里干活的一个媳妇说的,也没亲眼看见,七拐八弯地听了那么一嘴,不知道真假。”张氏忙说道。
“咱村也有赌的,但肯定没人敢让他俩入伙。再说,他俩也没钱。”连守信想了想,就道。
“肯定是外村。”张氏就道。
“外村那也脱不了这十里八村,咱都有话在先的。”连守信就道。
“爹,我知道。”小七突然道,“他俩手里应该有钱。”
“啊,小七你说啥?”一家人就都扭头看小七。
“是有钱。那回相那个疯丫头,我爷好像一人给了他俩一串钱,好让他俩不闹事。”小七一本正经地道。
别看小七小小年纪,这小家伙也是有着他独特的消息来源的。
连蔓儿和五郎听了小七这样的话,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张氏也跟着笑了,不过笑了一半,她就把笑容收住了。
“小七,你好好念书去,别啥话都听,啥话都说。”张氏板脸去小七道。
难得张氏这样严厉,小七就眨了眨眼睛。五郎立刻站起身,拉了小七从炕上下来。
“娘,我带小七念书去。”五郎一边拉小七往外走,一边道。
等五郎和小七走了,连蔓儿抿嘴一笑,也悄没声地下炕。她刚走出东屋,将门关上,就听见屋里传来张氏抱怨的声音。
“……小七都知道了,啥相疯丫头啥的……”
先送上一更,求粉红,稍晚争取二更。(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谋而合
连蔓儿并没有继续听下去,而是笑着回了西屋。她可以想象得到,连守信现在肯定是一言不发,一脸苦相加受气样。没法子,他只能受着,谁让确实是老宅不经讲究那。因为老宅的所作所为,对她们一家造成的不好影响何止一件。张氏还算是脾气好的,并不经常提起。
如今的张氏,虽然还是一样的温柔贤惠,但也许是分家另过久了,儿女又都出息,因此腰板更硬,有的时候,会和连守信发一点小脾气。
但她不论是什么时候,都不会过分。张氏发脾气,大都因为老宅。因为她占着理,连守信从来都只有默默听着的份。两口子从不会因为这个真的争吵起来,反而会因为这样的小事件,更加没有芥蒂。
连蔓儿则是将之看做是连守信和张氏夫妻之间的小情趣,遇到都会避开。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
辽东府这个地方,因为冬季漫长且寒冷,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每家每户都盘有土炕。吃饭的时候,也多是放了饭桌围坐在炕上吃。只有在来客较多,炕上坐不下的时候,才会在地上另摆桌椅。而且通常,女客们都是坐在炕上吃饭的。
连蔓儿家自家吃饭,也都是在炕上放饭桌,尤其是在冬天,坐在热炕上,暖暖和和地吃饭,是很舒服的一件事。
家里的条件好了,饭菜也就跟着丰盛起来。好在一家子都是勤快人,倒没有谁因此发胖。只不过,毕竟是冬天,贴了秋膘之后又猫冬,难免要长几斤肉。
这在连守信和张氏两个大人身上并不明显,五郎因为出了次远门,如今又要读书,还要应酬,其他操心的事情也多,所以只见长个也不见胖。只连蔓儿和小七两个明显长肉了。
姐弟俩都是脸蛋红扑扑。肉包子似的看着就可喜可爱。
晚饭的主菜是一个鱼肉火锅。用鱼骨加海米等熬了浓汤做锅底。奶白色的汤汁微微翻滚,里面烫着鱼丸、肉丸、豆皮、冻豆腐、土豆、藕片、粉丝等,另外还有几个清淡的小菜,主食只准备了三样,有白米饭,还有杂面馒头和白面花卷。
非常家常的一桌饭菜。
另外,张氏还给连守信烫了一壶白酒。
因为身体健康。并且都保持了良好的劳作的习惯,一家人的饭量都不小。连蔓儿吃了一碗白米饭,又和小七分食了一个杂面馒头。张氏和五郎的饭量相仿,都是三样各吃了一些。连守信的饭量最大,他不爱米饭,而偏爱面食。只吃馒头和花卷。
吃过晚饭,一家人又围坐喝消食的茶饮,一边商量接下来的计划。
已经进了腊月,前一段日子,大家都忙着连枝儿出嫁的事情。现在,将连枝儿顺顺利利地嫁了出去,一家人该开始准备采办年货,另外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要盘点这一年的收益。
如今家中人手充足。采办年货只要开出单子来,让管事们去才买就可以。另外庄子上。牧场上,还有各个铺面里都请有经验丰富的账房先生,平常的账目清晰,这年尾盘总账,虽有些繁琐,却也不会手忙脚乱。
不过,连守信和五郎还是要各处去巡视一番的,连蔓儿则打算留在家里,负责准备过年的事情,至于店铺的事,最后看看总账目就可以了。
盘点,首先还是从三十里营子和罗家村的庄子开始。
转天,一家人就忙碌起来。就是小七,除了读书之外,也要跟着连守信和五郎帮忙。不过,一家人并没有忘记二郎的事。连守信特意吩咐了下去,二郎和罗小鹰进城之后,就有人领了他们去福来大车店,并各方面关照好了,才留下两个人在大车店里干活。
一家人吃晌午饭的时候,就有人来禀报了这件事。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以后,就要看他们自己的了。”连守信就道。
一家就都点头,是这个道理。
“明年酸菜作坊就给我大姐开了,那咱作坊那院子就空下来了。”小七突然道。小七是个拿事的孩子,今天跟着连守信和五郎盘点庄田和鱼塘的收益,小七将一些问题都记在了心里。其中一个,就是酸菜作坊的那个院子。
“我有个想法。”五郎和连蔓儿几乎异口同声地道。
两个人说完,相互看了一眼,就都笑了。
“蔓儿,你先说吧。”五郎就笑道。
“哥,还是你先说。”连蔓儿也笑道。
“你们俩还谦让啥,谁先说还不是一样。”张氏就道。
“我想,咱如今每年的收益都有盈余,完全负担的起。咱那个现成的院子,干脆办个私塾。”推让了一番,最后还是让五郎先说道。
“哥,咱们想到一块去了。”连蔓儿就点头道。
五郎听连蔓儿和他的意见一致,就很高兴。
“……咱这周围,就镇上一所私塾。要去私塾念书,一年的花费还挺多。一般的庄户人家要供个孩子去念书都不容易。”五郎的语气略微低沉,应该是想到了自己曾经的经历。想去私塾念书而不得。“我想,应该还有很多的孩子和我当初一样,想念书却念不起。……我想让咱们村,还有周围村里更多的孩子能进私塾念书。”
“好。”无需多说,一家人都点头赞同。
要让更多的孩子能念得起书,那么一应的花费就要尽可能他们来出,这让才能让孩子们花极少的钱就能来念书。
“地方咱们有,就是酸菜作坊的那个院子,再略修一修、改一改就行了。先生也是咱们请,咱们给出束脩。”连蔓儿就道,“只要年纪差不多,想来念书的,都让他来。束脩全免。”
“不,也不能把束脩给全免了。”连蔓儿转念一想,又摇头道。人性复杂,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被珍惜。“束脩还是要出,不过看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出多少,出什么,这个都可以灵活掌握。实在贫困的,用工代束脩,那也行。”
“这个好。”五郎笑着点头。
庄户人家,即便是穷的叮当响,别的没有,总还能干活吧。而这样的束脩,当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要让来读书的人更懂得机会的来之不易,更加重视和珍惜这个机会。
当然,这也是防备懒人和无赖的有效手段。
“就算家里没男劳力,来个媳妇,做点针线,帮着洗洗涮涮,那也算他出了工。”张氏就道。这是考虑到有一些寡居、没有什么劳力的人家的情况。
“没男劳力,也没人做针线,小孩来帮着放放牛,挖些野菜,这个也算他出了工。”小七也跟着说道。
大家都说好。这样执行下去,只要是真心想念书的孩子,就没有进不了私塾的。小七和五郎一样,都曾经想念书而不得,也就特别同情和他们有同样遭遇的孩子,所以会想的特别的周到。
“这个是大好事,行善积德,得早早操办起来。”连守信笑着道。
“对。”五郎点头道,“咱们先拿出个章程来,然后马上就办。”
“我还有个想法。”连蔓儿就道,“念书的人多,可是真正能走科举的人却不多。咱们办这个私塾,那些有潜力,能走科举的,咱们当然负责资助。可这走科举,也不是有钱就行的,还得本人有这个资质、天分。”
那些没有资质、天分的人怎么办,就白白的念了私塾吗?
私塾当然不会白念的,识文断字,不仅是提高自身的休养,同时也能增强谋生的能力。就比如说二郎,如果他识文断字,连蔓儿一家为他的安排就会是另外一番局面。
“咱们家现在有这些铺子、庄子、牧场,以后还会有更多。这些地方都要用人,在咱们家私塾念书出来的,知根知底,更可靠,也更忠诚不是吗?”连蔓儿接着笑道。
“没错,等咱们私塾开学的时候,咱就跟大家伙明说。能考科举,家里没钱的,咱给出钱。就算考不上,只要学的好,人品好,以后就到咱家来做工,待遇优厚。”五郎就道。
“那肯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念书。”小七就道。
考秀才、考举人,这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野望,因为太过稀少、遥远。这个年代,称科举高中为鲤鱼跃龙门,可这江河湖海中的鲤鱼何其之多,又有几条能化龙。但是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却是可望而可及的。对于许多的庄户人家来说,后者更为实际。
一家人对五郎和连蔓儿提出来的这个建议,都十分赞同,你一言我一语地,细化着具体的方案。
“从京城回来的路上,我就想到这件事了。那天姐夫跟我说以后外甥念书的事,我的心意就更坚定了。”五郎道。
“我也早就想着这个事。咱姐成亲那几天,咱娘说让小龙和小虎去念书的时候,我就想说。”连蔓儿也道。
当时没说,是想着先和家里商量,把事情理出来一个眉目再说不迟。
“咱家办的私塾,那让小龙和小虎就到咱家来念书呗。”小七就道。
送上二更,求粉红。24号了,攒了粉红的童鞋,求支持。(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三章 学堂
让张家的小龙和小虎来家里念书,张氏、五郎、连蔓儿和小七自然都是没有意见的。但是听小七这样提出来了,他们却谁都没有出声赞同。
这第一个赞同,并且拍板将这件事情定下来的人,必须是连守信。
“我看行。”果然,连守信第一个表态道,“孩子姥爷那个村离私塾远,小龙和小虎要去念书也不方处。咱这家门口办私塾,正好把俩孩子接过来。”
“那我让人给他们捎个信儿。”张氏眉眼含笑,说道,“念书是好事,上次我也跟他们说过。……就是怕他们舍不得俩孩子。”
“那你得好好劝劝,为了孩子好,也为了长远的打算。”连守信诚恳地道,“你不是也舍不得五郎出远门。可五郎要是总待在家里,咱家也不能有现在这样。”
“嗯,我肯定好好劝他们。”张氏就点头道。
“也快过年了,咱把给他姥爷那边的年礼预备齐了,打发人送过去,顺便就把这个信儿给捎到了。私塾要开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正好还能好好考虑考虑,准备准备。”连守信就又道。
“娘,你看我爹想的多周到。”连蔓儿在旁边,就微笑着道。
张氏没说什么,不过看她的脸色,就知道此刻她心里肯定跟灌了蜜似的。
要不怎么这件事必须得让连守信来表态、拍板那。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三个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抿嘴笑了起来。
让小龙和小虎来三十里营子念书,自然吃住都在连家。张家家境富裕,这两年也得了连家一些助力,家业翻了番。但是,家业再大,在这个年代,也只能算作是富户。如果张家也能出一两个读书人,那才真的算是改换门庭。
小龙和小虎的年纪,正好启蒙念书。如果这两个孩子以后能走科举之路。是张家的福气。也是连家的助力。即便科举不成,能够读书识理,对这两个孩子自身以及张家的未来,都是必要且非常有益的。
一家子将办私塾的事情定了下来,又计划了一番,就要动手开始准备。
“哥,是不是又该给鲁先生写信了?”连蔓儿就对五郎道。“把咱要办私塾的事情也跟鲁先生说说,问问鲁先生还有没有啥好主意。”
“我也这么想,一会就去写信。”五郎点头道。
如今鲁先生在京城,五郎暂时还不能去和鲁先生会和,只能书信往来。这师生之间书信往来十分频繁,信中无所不谈。五郎还将自己和小七的功课随信给鲁先生,鲁先生每次都是细心批阅、指正,对五郎和小七的课业大有助益。
要办私塾这样的大事,当然要告诉鲁先生,并听一听鲁先生的意见。
“对了,”连蔓儿心中一动,又对五郎道,“哥。还应该请鲁先生给咱办的私塾取个名字。”
“对。对。”连守信听了,连连点头赞同。“咱们家有今天。多亏鲁先生。人家那是文曲星降世,不嫌弃咱庄户人家。当初咱家里情况那样,人家可是尽心尽力地教你们几个念书。鲁先生人家那是,文曲星,有德有才,咱这个私塾的匾,得请鲁先生亲笔。”
鲁先生题写私塾的匾额,可以说是意义非凡,大家自然都点头赞同。
“……镇上的叫私塾,府城里还有盛京书院。咱办的这个规模,还不能称是书院,可跟私塾还是有区别。我想,干脆就不要叫私塾,就叫做学堂。”连蔓儿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