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谦和小七极好,也没虚谦让,真的挑了两盆中意的,小七就吩咐下去,让人收拾好,就送过沈府去。
连蔓儿这个时候已经挑了一红一白的两盆酸月季,让人抱到自己屋子里去了。这酸月季是月季中的一种,花朵比别的品种的月季要小上一些,花香则是甜甜酸酸的。
“小九一会不要走,庄子上刚送了些新鲜菜蔬来,正好尝尝鲜。”连蔓儿就笑着对沈谦道,“想吃什么,告诉我,我让厨房里给你做。”
沈谦见连蔓儿这样,一面心里暖暖的,一面又有些被当做小孩子看的不好意思。小七倒是在旁边,笑嘻嘻的,显然很开心。
“姐,让厨房多做点苏点吧。……”小七不等沈谦说话,就抢着道,“小九哥今天一天都在咱家,晚上吃了饭再回去。”
“好。”连蔓儿笑着点头,就让小七好好陪着沈谦,她自己带人回房中来。
回到后院,连蔓儿就先到张氏的屋里来。张氏正带着几个丫头做针线,见连蔓儿来了,才将针线放下。
“九爷来了,刚见了我,就跟小七上园子里去了。你遇上没?”张氏就问连蔓儿。
“刚在花儿匠那遇见了。”连蔓儿就道,“我留了他吃饭。”
“那应当的,我也留了。”张氏就道,“一会你爹和你哥回来,就让他们一起吃。”
“往六爷那,还有秦家送东西的人已经回来了,六爷那送了咱们两篓子白茯苓,说是最上等的茯神。还有两篓子哈密瓜,说都是新近得的。……秦家那边送了咱们两盒子金丝小枣,还有些柿饼、果脯,说都是老家那边庄子上自己产的。”张氏又告诉连蔓儿道。
小丫头就将两家的回礼都拿过来,给连蔓儿过目。
“都是好东西。”连蔓儿看了看,就道,“娘,这个茯神让他们磨成细粉,你和我爹早晚和着牛奶吃,最合适了。”
娘儿两个说了一会话,眼看着将近晌午,连守信和五郎相继从外面回来。连蔓儿就吩咐下去开饭。前面的暖阁里摆了一桌上等的席面,招待沈谦。连守信和五郎都去相陪。
连蔓儿依旧是在张氏屋里吃的。
一桌上,都是些家常的饭菜,却也都是娘儿两个爱吃的。
主食有碧粳米饭,烙的酥酥的葱花饼,还有小碗的面条,上面铺着嫩绿的豌豆苗。凉菜里有一道香油拌的小葱豆腐,白嫩嫩的豆腐,配着着嫩绿的小葱,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热菜里也是素的偏多,最后一道汤则是素高汤,里面还有烫熟的香蒿。
这些个饭菜都是清香爽口,在冬日里尤其的难得。
一桌子的家常饭菜中,都是张氏看着亲切的,只有一道海参,算得上是山珍海味。
辽东府近海中产的海参颇负盛名,而府城中的人到了冬天,就流行吃海参。连蔓儿一家入境随俗,饭桌上也常有这道菜。
“别的我都吃腻了,就这几道小青菜,真是稀罕人,吃不腻。”饭毕,张氏就道。
因为饭菜合口,张氏还多吃了半碗的面条。
“那可是,只怕满府城里转,谁家的饭桌上也没有这些个。”连蔓儿就笑道。
“我听你爹跟我说,这些青菜,除了咱自家吃的,就打算供给咱家那几座酒楼是不是?”张氏就问。
“嗯,是这么打算的。”连蔓儿就点头道。现在庄子上的暖棚所产的菜蔬,也就只够她们自家吃,再送些给人,供给酒楼的量也没那么富余。不过,物以稀为贵,就这么一点新鲜的菜蔬,也足以为酒楼带来更多的客人和生意。
“过两天,咱去庄子上看看。或许再添两座暖棚,那样,菜蔬多了,也能卖出去一些,也算庄子上多个进项。”连蔓儿又道。
“你们爷几个商量吧,听说那建暖棚的钱可不少。”张氏就道。
“嗯,”连蔓儿点头,这个成本和收益肯定是要提前算好了,才会着手安排。
这一天,沈谦果真在连蔓儿家一直留到傍晚,吃了晚饭,连守信亲自带着人送了沈谦回去。
送走了沈谦,小七就走来找连蔓儿。小七先是说了沈谦一大堆好话,接着又说他和沈谦如何如何好。
“……有小九哥在,我念书都有个伴,有啥不大懂的,问问小九哥,有时候还比问先生都明白……”
“就这一会,你数数你都说了多少个小九哥了。”连蔓儿看了小七一眼,“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吧。”
小七见自己的心思被连蔓儿看穿,就嘻嘻笑了两声,又往连蔓儿身边凑了凑,还讨好地亲自给连蔓儿续了热茶。
连蔓儿有些好笑地看着小七。
“……沈家的大老爷和大太太想让小九哥去他们那,小九哥不乐意去。”小七忙活完,这才笑着对连蔓儿道。
“哦?”连蔓儿挑了挑眉,“这个事,咱们可说不上话。”
“只要六爷说不让小九哥去,那大老爷和大太太也没办法。”小七忙又道。
“六爷那,难道我就能说上话了?”连蔓儿故意板起脸道。
“不是,不是……”小七苦了脸,挠了挠头。
“是不是小九让你找我说这个?”连蔓儿就问,“别看他年纪不大,还很会托关系走门路吗。他怎么不自己来找我说?”
送上加更,求粉红。(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七章 兄弟
一方面是自己的亲姐姐,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好朋友,小七在中间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套好地陪笑。
“姐,小九哥不好意思跟你说呗。”小七就道,“还有,这个事,有一半、嗯,有一半也是我……”
“你还挺又朋友义气的。”连蔓儿忍不住笑道。
小七见连蔓儿笑了,也跟着嘿嘿地笑。姐弟两个,就像连蔓儿了解他一样,他也了解连蔓儿。连蔓儿有的时候嘴上说的凶,不过开玩笑的时候多,也是为了帮着他懂得更多的道理。动真格的,连蔓儿对他好的没话说。
“是沈家的大老爷和大太太给小九来信,让他去的?”连蔓儿就又问小七。她想更多的了解一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信是给六爷写的,小九哥没看到信,是六爷告诉他的。”小七就道。
“哦?”连蔓儿心中一动,又问了小七几个问题,小七都如实地答了。
连蔓儿心里就有了谱。
“你放心吧,你小九哥不会去南边的,你们且有日子一起混那。”连蔓儿就笑道。
“真的?姐,你答应帮忙了?”小七就喜道。
连蔓儿就看着小七。小七不是不聪明,只是毕竟年纪还小些,有些事情上面不开窍。而且,这件事情里面,有些内情,小七是无从得知的。
“哪里用我帮忙。”连蔓儿就道,“这是六爷调教弟弟那。只要你小九哥乖乖的,他六哥也未必舍得他往远里去。”
“哦,哦。这我就明白了。”小七立刻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来,“我就说,小九哥打小就跟六爷身边长大的,六爷咋就能舍得他。这肯定是六爷想让小九哥在功课上多用心,多上进。”
连蔓儿听小七这样说,就笑而不语。有些事,现在说出来无益。等小七再大两岁,自然而然就懂得了。
而且,小七这么说。本来也没有错。事理,就是这个事理。
“肯定也是怕小九哥不听他的话,吓唬吓唬小九哥。”小七看见连蔓儿的神色,就又补充道。小七是家里的老小。这方面。他是很有经验的。五郎和连蔓儿有时候也会吓唬他。所以说,哥哥姐姐管教弟弟妹妹,都喜欢用这一招。而且,还颇为有效。
“小七,我跟你说的话,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别告诉小九。”连蔓儿就道,“他要是问起来。你就说我答应了。别的都别说。”
“姐,你放心。我知道啥能说啥不能说。”小七立刻点头,“到时候我还得劝小九哥,让他好好听六爷的话。”
“这就对了。”连蔓儿就笑道。
知道沈谦不会离开府城,没有了失去好友的烦恼,小七高高兴兴地跟连蔓儿告辞,去书房做功课了。
打发走了小七,连蔓儿就拿了针线出来,让吉祥将灯挑的更亮一些,主仆几个就在灯下做起了针线。
这是张氏和连蔓儿每天晚上必做的功课之一。这个年代,女子讲究德容言功。而就算不论这些,勤快也是一种美德。所以,除了实在忙的抽不出工夫来,连蔓儿每天也都会做一些针线。
自用是一方面,另外还有给连守信、张氏做的,还有给五郎、小七做的,连枝儿和大宝身上,也有她的针线。
另外,闺中好友来往,也最时兴相互赠送亲手做的针线。
连蔓儿一边做针线,一边回想方才跟小七的谈话,不由得嘴角含笑。
沈六的脾气一直就是那样,滴水不漏,事事算在前头,绝不给任何人以可乘之机。而沈小九那,虽然比沈六是差了些火候,气度、威势远远不及沈六,却也是狡猾的小狐狸一只。
他事无巨细都告诉了小七,自然知道,那些话都会传到她的耳朵里。她猜得出沈六的用意,沈谦也是当事人,怎么会不明白。沈小九这就是故意的,故意让她知道。
“沈小胖,很会给他六哥上眼药!”连蔓儿暗自笑道。
这件事,她才不会去管。连蔓儿打定了主意,只看现在沈谦的行动是越来越自由了,今天甚至可以在她家逗留了一天,也没见沈六打发人拘了他回去。由此可见,沈六应该是完全放心了。也不存在要沈九去沈大老爷和沈大太太那里去可能。
不过,沈大老爷和沈大太太倒是真可能希望将沈九带在身边。毕竟,这些年,他们两个就再没有别的孩子了。沈九虽然过继给了别的房里,但那房里却没人。他们要将沈九带在身边,跟沈九更亲近些,也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除了沈六。
沈六对沈九是很有感情的。连蔓儿认为,沈六不会让沈九离开。而且,从另一方面讲,沈六对于沈大老爷和沈大太太,似乎也没什么感情。这两个人,对沈六也没有约束力。
兄弟姐妹们相依为命的长大,做爹娘的却是为了自己活着。谁厚谁薄,应该站在哪一边,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沈小九还挺有意思的。连蔓儿又想,不知道往后,他还会给沈六使什么坏?
“呵呵……”想到这,连蔓儿忍不住笑出声来。
……
这一天,天气晴好,一家人无事,就坐了车,往城外的庄子上来。
府城外十里的郭家屯,连蔓儿家在这里有一座庄子,几百亩地,一所庄院,大约百十间房舍。连蔓儿家的第一座暖棚,就建在这座庄子上。
庄头早得知了消息,远远地迎出来,一直将连蔓儿众人迎进庄院,在前厅中坐了喝茶。一家人今天就是特意来看暖棚的,因此,稍坐了片刻,就往后院来。
暖棚这个东西造价昂贵,而且需要非常精心的照料,因此,就建在庄院的后园里。等到了跟前,连蔓儿等人还好,因为已经来看过两回。张氏却是惊叹出声,她虽没少听连守信和几个孩子说起这个暖棚,但是亲眼看见,却还是第一次。
整个暖棚,占地约有四十个菜畦大小。四周是砌的厚厚的砖墙,每一条砖缝都密封的严严实实。砖墙上,是桁架,上面全部镶嵌着大块的透明琉璃。
琉璃棚顶上,还卷放着厚厚的毡子跟草席。这些毡子跟草席,每当夜晚,或者遇到阴天、下雪等天气,就会放下来,将琉璃棚严丝合缝地覆盖住,只有像现在,天气晴朗,阳光高照的时候,才会卷起来,这样,就能让棚子里的菜蔬照到阳光。
走进暖棚里,首先是一间小室,然后才是暖棚真正的内部。这间小室,平常是给夜间照料暖棚的庄上的伙计们住的,同时也是通向暖棚内部的过渡。有了这样一个过渡,可以更好地保持暖棚内的温度。
一家人进了暖棚里面,就见眼前一片郁郁葱葱,一畦畦的小青菜长势颇为喜人。旁边还有悬吊的木架子,上面盖着湿草帘。小心地掀起草帘,就可以看见下面已经长的颇为肥厚的一丛丛蘑菇。
连蔓儿往里面走了走,就见靠里面有几畦的黄瓜,藤蔓上黄色的小花处处可见,有的藤蔓还已经结出了小黄瓜,虽然只有手指大小,但是在这个季节看到,却是忍不住让人欣喜。
连守信和张氏都是庄稼人出身,见了这些,比别人都要高兴。
这座暖棚的造价不菲,然而成果也同样的喜人。
首先一点,如今在连蔓儿家的饭桌上,每顿饭都能有两三样新鲜的菜蔬。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就是现在,和她们差不多的人家,也没有能做到这一点的。丰富了自家的饭桌,再也不用为冬天缺少青菜,吃的太肥腻发愁了。
连蔓儿觉得,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除此之外,包括顺德坊在内的连蔓儿家的几家酒楼里,如今也都有了新鲜菜蔬的菜肴。别的季节很普通的东西,到了这个季节,就变得金贵无比,再加上精心的烹调,一点销售的噱头,不仅在菜蔬上收益丰厚,也带动了整个酒楼的生意。
这两个月,酒楼里宾客如云,财源滚滚,酒楼的掌柜和伙计们都笑开了花。
因为这个,庄头几次向连守信、五郎和连蔓儿建议,要再添建一两座暖棚,出产更多的菜蔬。不仅供应自家食用,以及自家酒楼的用度,还可以放到市场上售卖。
府城多有官宦、商贾巨富,一般富庶的人家也很多,并不愁这新鲜菜蔬的销路。
今天,看见主人一家都来了,庄头再次提出了这个建议。
庄头急切想要立功表现,也想多些收益的心情,连蔓儿心里清楚,不过,添建暖棚的事情,在和一家人商量过后,还是摇头否决了。
没有连蔓儿前世非常普及的化肥,以及非常多的不为普遍大众所知的化学品,暖棚种植菜蔬的产量并不高。这样,成本就不可避免地高了起来。
种种因素制约下,这冬天的新鲜菜蔬只能是小范围、奢侈的消费和享受。
连蔓儿不想扩大自家暖棚的规模,但是,钱还是照样要赚的。
稍晚会有二更,求粉红。(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八章 暖棚
加更,求粉红。
自从暖棚中的新鲜菜蔬可以开始采摘以来,连蔓儿家除了自己吃,也没少送人尝鲜。再加上酒楼中新添的菜肴,如今,大部分府城人都已经知道连蔓儿家冬天能种出新鲜的菜蔬来。
暖棚的事情,自然也就传播开去了。也就有不少的人,或明着或暗着的打听。
连蔓儿相信,知道知道了暖棚的具体造法,府城中会有不少的人家自己建造暖棚,种植菜蔬。这些人,大部分不会想靠这些菜蔬取利,而是为了丰富自家的饭桌。
这不仅仅是个人享受的问题,还关系到脸面。
至于暖棚的造法,连蔓儿是从家中培育花木的暖屋中获得的灵感,又结合原来在乡下培育地瓜秧等的经验,才最终确定的。从外面看,似乎并不复杂,但里面却颇有些技巧。不知道细情的人,即便照猫画虎,建起了暖棚,也不会得到相同的效果。
连蔓儿不打算再多建暖棚种植菜蔬获利,但是,却可以通过售卖暖棚的图纸来赚上一笔。而这暖棚的图纸的买方,不仅限于府城中的大户,还包括整个辽东府中,甚至辽东府以外其他冬季严寒地区的富有人家。
连蔓儿心里琢磨好了,就将这个想法跟连守信、张氏、五郎和小七说了。计算成本,还有市场分析,另建暖棚种植、出售新鲜蔬菜,还不如像现在这样,将菜蔬只供给自家的酒楼。增加蔬菜的附加值。
“这样也好。”一家人就都点头。
“这件事,咱们不用亲自出面,我安排人来做吧。”五郎就道。“另外,再留出几分图纸来,……留着送人。”
“我也是这么想的。”连蔓儿就笑道。五郎现在做事,是越来越周到、有章法了,连蔓儿想。等以后她出了门子,连家有五郎当家,她大致上是可以放心的。
“怕是也赚不了太多的钱。就算是给跑腿办事的一点辛苦钱吧。”连蔓儿又道,而且这么做,还可以收回一些修建暖棚的成本费用。
虽然现在她家的日子是不在乎这些了。但是开源节流双管齐下,才能永保富贵。
“这是一件事,另外……”连蔓儿说着,就看了看那些刚种出来的蘑菇。“我想。虽然暖棚咱们不再添了,却可以再建造几座简单点的暖屋。”
简单点的暖屋,基本构造和现在的暖棚相同,只是将昂贵的琉璃屋顶换成普通的屋顶,屋内还是用火炉、火炕和火墙取暖。这样简单的暖屋,不能用来种植那些对阳光要求比较高的菜蔬,但是却可以用来培育蘑菇、豌豆苗这些只要求温度和湿度,对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