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方顺看到婆娘呆呆的坐在一旁,脸上变换的样子,就知道婆娘又是想起孩子的婚事,他刚才合计过了,还是稍有不足啊。
数月前他派人跟着新到的辽人,之后又带着一些年轻人帮着新到辽人建造地窝子,开拓荒地,也是好好交结了一番,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家的方远山同一家辽民的大女儿很是般配,两家也都有了这个意思。
不过,对方的婆娘咬住四十两银子的聘礼不松口,让方顺很是头疼,如今聘礼是有了,不过,这建房,购置物件,新衣,酒席等还是稍有不足啊。
“起来,干活喽,收庄稼喽。”方顺吆喝着站起身来,天大地大收成最大,先把庄稼收上来再说。
经过近半月的忙碌,两家总算将全部的收成运回家中,这还不算完,两家有用了三天时间建了两个粮仓,这才将全部玉米收入在内,白番薯就按照去年的老办法窖藏,仗着丁口多,两家开始在住宅前后挖了十余个地窖,将番薯全部下窖,这才全部完成了今年的秋收。
秋收完毕,方顺和老于头与村里人一起开始打听收购的粮价,为了买个好价钱,方顺带头领着十余个村里人前往方茂港,因为这里的收粮价钱最高。
这一番方茂之行可是了不得,让他们打探出同他们相关的无数消息。(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北华银行
当方顺等一行人从东面大道进入方茂港时,此地的景象与一年前是大不同了,首先他们遇到的是,嗯,是警备部队设立在东郊关卡的盘查。
“脸扬起来。”一个高瘦的兵丁看着老王头说道,他们是严查阿努伊人混入港内,面前此人不修边幅,头也不抬,让人生疑。
老王,大名王盘山听闻挺了挺腰,可惜,腰没直起来。
高瘦的军兵警惕的看看众人,他身旁的几个兵丁往前靠了靠。
“军爷,他早年在东江时,腰摔坏过,以后就直不起来啦。”方顺看到情势不妙,急忙发声。
“哦,能说话不,说两句。”军兵说道。
“能,军爷,俺确实是东江过来的。”王盘山一开口就是一口的辽东话。
“行了,你们进去吧,进入港内,不要随地吐痰,随地方便,小心罚钱。”军兵一扬手。
不怪兵丁戒备,此地的村民都是配给了兵器的,村民来往大多身配腰刀,这十几个村民中五六人身带腰刀,为了防止阿努伊人的偷袭,自带兵器在北华是寻常事。
十余人进入港内,宽敞的可以并排跑四辆马车的大道两侧泰半建起新房,有的还是两三层的房子,一年前道路的两侧都是荒芜的,再往前走,两侧的杂货铺、成衣铺、丝绸庄,金银铺、酒楼、米铺等接连出现在路旁,各色的幌子、牌匾,以及招揽客人的伙计、来往的行人显现了一年来方茂港的繁华,住所多了,店铺多了,行人更是多了不少。
“几位爷,本店新进的松江斜布、锦缎。扬州成衣、鞋袜,几位进来看看。”正当一行人眼花缭乱之时,一个一身青衣小帽的年轻伙计笑容可掬的拦住了他们。
方顺等人向身后看看,发现他们身后没有人,这是招呼他们呢,方顺等人狐疑的看向小伙计。心道,你不会看错了吧,就我等衣衫褴褛的一身乞丐行头,你也能看成买家。
“几位爷,进店看看如何,本店乃是山东罗老爷开设的北华分店,本店童叟无欺买卖公道,本店。。。。”伙计是巧舌如簧,喋喋不休。
“这位伙计。怕是你看错了吧,我等都是附近的庄户人家,怕是买不起这些绸缎。”方顺磕绊着说道。
那是以前,自从秋后你等可是大东主,这我可是不会走眼,伙计暗中嘀咕着,嘴里却说,“几位爷。不会有错,今年北华风调雨顺。乃是大大的丰年,各位爷收成定是不错,手里有了闲散银两,谁不给妻儿置办点布匹绸缎,将他们好生打扮一番,跟有的爷还给妻妾买上一些金银首饰。几位爷,小的没说错吧。”
小伙计眼里精光闪闪,这双眼睛也能走眼,方顺暗骂自家一下,恐怕这小伙计早就瞄上自己这些人了。
“这位伙计。为啥我定要买你的物件呢。”方顺此番是买不成,不过卖了粮食肯定是要买的,不介意交结一下。
“这位爷,本店布料齐全,价位北华最低,还可制作成衣成帽布袜布鞋,几位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到时还得回到本店来。”小伙计的话崩豆般爽利,一点不带磕绊。
“实不相瞒,我等此番是打听粮价的,卖了粮食才能买入物件,因此。。。嘿嘿,”方顺干笑两声,小子你看错人了。
“此乃平常之事,来者是客嘛,小的既然遇上几位爷,不知晓各位本店详略乃是小的失职,至于几位爷何时前来捧场就不是小的得知了,不过,小的以为几位爷还会回来帮衬本店,无他,本店货全价廉而已。”伙计不以为意,这样的见多了,大多回来购入,无他,咱这就是货全价廉。
“既然你小老弟多番想让,我等也就前往一观。”方顺估算卖了粮食进项不少也有了底气,左右也要购买棉帛,就顺水推舟进去一观。
几人跟着伙计进入店名宏泰的布庄,只见里面很是宽阔,丝绸、锦缎、棉布、男女成衣、鞋袜置放齐整,种类繁多,店中一个掌柜的正与两个中年客人滔滔不绝的解说,另有三个伙计正在叠放物件、清理台柜,见到几人进得店里,几个伙计都是抱拳施礼,问候一声,几人回了礼,几人也心安起来,看来象自家一般穿着进入此店的不在少数,要不几个伙计都是没有惊容,面色如常,该干嘛干嘛。
里面各色布匹和绸缎以及鞋帽让方顺十分眼馋,想起家人褴褛的衣着心里就不舒服。
方顺一行在伙计的陪同下细细看了各自感兴趣的物件,更是将价位牢记下来,才被小伙计恭送出来,方顺等人继续前行,方顺心中有数,看来这家店真是不怕货比货,看来还算实在。
路过铁匠铺,一行人又进去好好看了看,家中的农具都是上面分发下来的,经过一年多的使用,很多破损,也到了填补的时候了。
从铁匠铺出来,再往前走,来到一个大的空场,场地的一角就是政务司,广场南面汇集了不少的庄稼人正在火热的交谈着,这让方顺一行人极为好奇,也凑了过去。
到了近处一看,原来这里是政务司张榜的地方,十余步长的围栏上贴满了告示,而庄稼人正在商议的就是其中的两个告示。
一个是政务司以四钱五分银子一石的价钱收购玉米,以两钱五分一石的价钱收购白番薯,不过这个价位是送到方茂港的价钱,到村收购则是低上一成,二是,北华政务司成立北华劝业银行,办理银钱兑换,存蓄,以及放贷等事宜,放贷钱利只有三厘到四厘。
他们热议的原因就是利钱极低,要知道民间相互借贷也要一成的利钱,要是高利贷那则是两成、三成的利钱,现在唯一让人担心的是这家银行没听说过。
“不安心,怎的不安心,放贷是钱放到你手里,你不安心什么,应当是银行不放心,怎道你不安心。”一个微胖的一身蓝色长衣的中年人吐沫星子乱冒的说着。
“这位老哥说得对,放贷是放到我等手中,有何不安心的。”一个衣衫褴褛的庄户人说道。
“倒也是,不过,这位老哥所说的存钱还有利钱俺还是没明白,存钱不是向来给钱庄利钱吗。”一个穿着还算齐整,看似这货庄户人领头的黑瘦庄户人问道。
“诶呦喂,这家银行乃是赵大人建立的,就是为了给老百姓排忧解难才建立的。”中年人对空拱了拱手,“给大伙利钱那也是为了接济大伙,放贷利钱低也是大人体恤咱们平民百姓不易。”说完白了众人一眼,对于这些人的无知很是不忿。
“这,真有这好事,俺总觉得,这个银行不能白给我等利钱吧。。。”一个黑瘦的庄户人憨笑着说着。
“这般说,赵大人发下农具、粮食、种粮、衣物都是要你好处了,来来,你说说赵大人要你还上多少银钱。”中年人怒指这个庄户人。
“呃,这个。。。”这个庄户人立时傻眼,这些都是免费发放的。
“赵大人发下的好处多了,北华都是破家逃散的辽东人,要不是赵大人给予粮米救济,带领我等来北华屯田,我等能过上如今的日子,赵大人让我们还过什么。”中年人一脸鄙夷的看着这个庄户人。
“这个老哥说得对,赵大人是我等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不可能算计我等。”方顺一旁听到也是热血上涌,怎的怀疑赵大人所为。
方顺同村的人也是纷纷附和。
中年人则是满脸得色。
“俺没说赵大人,俺说的是这个银行的事。”那个庄户人脸红着嘀咕着。
“银行如何,看看,这是俺的折子,里面姓名、钱数、利钱都是写的一清二楚。白字黑字如何作假。”中年人从怀中拿出一个巴掌大人的小本本。
“这位老哥,能否与我一观。”方顺拱手说道。
“行,看看吧。”中年人递过。
“多谢老哥。”方顺接过,他也是粗识大字,细细一看只见上面大略写了姓名,此人名唤戴季铭,住所,钱数,十两白银,一年存银,一年期到连本带息十两零一钱白银。
这是有利钱啊,方顺可谓大开眼界。
不过,他最关心的是放贷之事,自家两个孩子都到了娶媳妇的年纪,可是家里给一个孩子娶个媳妇都是勉强,虽说按照收成过个几年也能办妥,只是到时孩子的年纪可是太大了,如果当真是利钱如此低,方顺也想借贷一些,将二儿子的婚事也办了。
“这位老哥,这折子要是被旁人拿去,不就可以将银钱拿走吗?”方顺一边还给此人一边问道。
“绝无可能,到那里取钱时要对上密语,这只有你知道,否则就是你本人去也是不行。”中年人笑着言道。
“如此要是忘了密语,岂不是取不出钱来。”一个庄户人问道。
“不会,只是极为麻烦,得到你的住所看看是否是本人,再就是贴出告示通晓折子丢失,如没人异议,三个月后方能返还或是重办一个折子。”中年人言道。
众人具皆称善。
“这位老哥,不知这银行在何处。”方顺笑着问路。
“就在那里,俺也是刚刚出来。”中年人指路。
方顺一看就是广场东侧一个两层的商铺,不过其占地颇广。
方顺等人谢过前往银行一观。(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 赵家的烦恼
北华劝业银行是一个两层的水泥铁筋的楼房,房子的四壁平平无奇看不到方砖的影子,只有屋顶的飞檐与大明屋舍保持了一致。
双开的大门外站立着十名手拿刀枪的军兵,方顺等人进得前来只见来往进出的人可是不少,他们都是同方顺一样前往探究虚实的。
进入宽敞的大厅,只见少半大厅被半人高的栏柜遮挡,栏柜分为三十余档口,每个档口后面都有一个伙计。
大厅内的一个墙壁上贴满了告示,都是详述银行的各项规程的,还有几个伙计再为前来探询的人们讲解,每个伙计身边都围着一群人听伙计讲诉规程。
方顺等人在一侧听了半天,所讲的与中年人所讲大同小异,只是有一个事很是紧要,从即日起,北华将会使用金银铜币代替银两。
伙计手里就拿着金银铜币,众人可以拿来一观,方顺等人传看了一个银币,银币银光闪闪,正反面刻有精美图案,他们询问的结果是一个金币换十个银币,一银币换百个铜币,而一个银币兑换一两白银,半年时间里,金银币和银两一样通行,而半年后官府将会只认金银铜币。
这倒没有引起大的反应,毕竟也是九成以上的纯金纯银,还有这般精美的图案,按照他们朴素的观念这也值个一两银子了,总不是破烂纸片子骗钱。
方顺等人还看到有着几个军兵当真是在存钱,放入栏柜银两填写些文字,然后得到是红色封面的折子,方顺等人踅摸这军爷都存入银钱看来不是假的了。
方顺等人询问了银行放贷的利钱,果然是三厘到五厘,三厘是有抵押品的。四厘五厘则是无抵押品的,这一分说方顺等人明白了,要是有房产、首饰、兵甲等都可抵押放贷,不过每户分到田亩不得抵押。
方顺等人兴奋的从银行里走出来,一路商讨着向政务司的粮仓走去,来到方茂港的西边。一个用高大的栅栏围拢的大片空地就是粮仓,从外面就能看到一些高大的尖顶的粮仓,在大门一些马车,牛车满载粮食正在等待上秤称重。
方顺等人在门口等着询问了几个卖了粮食出门来的庄户人,被告知没有什么踢粮减重,偷换米斗等龌龊事,就是点检玉米有无虫害和霉变,番薯有无虫害是否长牙子,称重后到发给签子。到签房领取银钱。
其中一个庄户人手里的白花花的银币差点晃花了几人的眼睛。
只有一个人是蔫头蔫脑的出来,原来玉米没有保存好发霉了,只换了半数的银钱当然很是懊悔。
方顺等人可说是开了眼界,满是欢喜的返回村里,各自准备车马前往方茂港卖粮。
方顺也是同婆娘商定了卖了粮食就建造房屋,采买一些布匹和鞋袜,此外就是向亲家提亲,给方远山成亲。夜长梦多啊,如今家里有女子的都抖起来了。如果是有了合适的女子,那就去银行借贷将老二的婚事也办了。
整个华北平原西南部的辽民们都欢天喜地的打粮卖粮,换来银钱采买物件、筹办婚礼,而中部和东北部则沉寂的多,他们都是今年后到的辽民,他们先到的不过是粗粗的开拓出田亩补种了一茬的番薯。晚到的更是趁着没有降雪还在开拓田亩之中。
赵利民一家和黄继善一家搭伙刚刚收购完白番薯。赵利民一家有三个小子,而黄继善家只有父子三人,两个儿子还没有成年,没有赵利民家的帮忙,三十余亩的耕地不知忙活到什么时候。尤其是番薯起出来,清理泥土,收入袋中都是繁琐的活计。
虽说两家因为节气的关系都没有将五十亩的田地补种完,不过三十余亩的白番薯的收获也是不少了,最起码明年口粮是足够了,白番薯还能当成菜品,所以两家的心情都是不错。
明年大人们还会发下种粮,当然是最后半年的口粮了,只要明年风调雨顺他们就会翻过身来,从此在北华安居乐业了。
不过一切的好心情在这晚上消失不见,因为十八岁的大儿子赵广要去当兵吃粮,而且是极为执拗,母亲的眼泪也不能劝阻他。
赵广低着头站在院中,赵利民和赵吴氏正在规劝与他,赵吴氏更是满脸的泪水,赵元和赵浩则是一旁老实的听着。
“赵广,当兵吃粮有什么好的,你爹我当了十余年的军户,连家里都养不起,还是到了这里才安顿下来。”赵利民苦口婆心,他深知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不能象小时候那般简单用强了。
“爹,您是大明军户,一年给半年的粮饷就是不错了,赵大人的军兵每月一两银子的饷银,从不拖欠,出战还有奖励,如是什长、百总饷银是军兵数倍,爹,在这个小山村里窝一辈子俺不愿意。”赵广梗着脖子说道。
赵利民就知道赵广让破虏军把魂儿都勾去了,在身弥岛的时候,赵广没事就同岛上的破虏军兵丁厮混,破虏军的很多底细赵广都知晓,看来那时赵广就有了当兵的念头。
“那你就不顾及父母了,作为家中的老大,就是应当帮衬父母支撑家业,难道让年幼的弟弟和老父下地耕种。”赵吴氏红着眼睛说道。
“母亲说得对,大哥作为长子就是应当坐镇家中,待明年弟弟十六岁了,弟弟前去当兵吃粮。”一边的赵元说道,赵广前去破虏军营边乱转时,他可就在身边,事情都是记在他心里,也是有了当兵的打算,不过是因为年纪稍小而没有说出来而已。
老赵两口子和赵广立时吃惊的看向赵元,这都是什么情况,赵广没有安抚住,又冒出来一个要当兵吃粮的。
“怎么,破虏军就是粮饷充足嘛,还能博一个前程。”看到大家瞪着眼睛看着他,赵元胆怯的一缩脖子嘟囔道。
“俺不活了,自家生下的肉都要去当兵吃粮,俺可怎么办啊。”赵吴氏大哭,一个还不够还有一个也是要出去,这实在是让赵吴氏想不开。
于是这个话题暂先打住,无论如何今晚是不能继续了,否则赵吴氏能死给大家看。
深秋的寒风开始在北华大地上肆虐,温度大降,任谁都明白北华的冬天马上就要到了,第一场雪随时会降临,北华可是以雪多而闻名的。
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同丘陵山地相交的地带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