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蚁贼也疯狂-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诗词歌赋,舞文弄墨的东西,曹植格外的喜爱,他的心里,压根没有曹丕那样的心计,荆襄多才子,这里文风鼎盛,水镜山庄更是名震中原,曹植好不容易有机会来到襄阳,自然心里欢喜的很。

第六百四十八章,曹植的真情流露

    等了半晌,曹植才姗姗到来,曹操越看越气,当即怒喝一声“混账东西,还不给我跪下。”

    曹植自知惹恼了父亲,不敢吭声,急忙跪在了曹操的面前。

    曹丕不屑的瞥了曹植一眼,暗暗得意,却发现司马懿正冲他使眼色,曹丕楞了一下,也跟着曹植跪在了地上。

    曹操在两人脸上扫了一眼,目光看向曹丕,顿时觉得欣慰了不少,虽然曹操也喜欢吟诗作对,这一点,曹植青出于蓝,让曹操觉得不愧是自己的种,脸上着实增光不少。

    可是,曹操同样也是马上的一方雄主,可是曹植,对于带兵打仗,却是一窍不通,性情又过于温和,这让曹操觉得很失望,加上郭嘉刚刚死在许昌,而曹丕不仅跟郭嘉一起并肩守城,还负了重伤,曹操对曹丕的表现,改观了不少,兄弟有错,当大哥的也一起跪地认罚,这也让曹操觉得很欣慰。

    “起来吧,眼下,为父有一件事,要交代你们。”

    说着,曹操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你们都是老夫的至亲骨肉,送谁去魏郡,老夫都心中不舍,这一次,父亲让你们自己决定,谁去谁留,你们自己选。”

    “啊……要去魏郡?”

    曹植吃了一惊,他直到现在才听到这个消息,他的表现,也是人之常情,就连曹丕刚得到司马懿送来的信,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可是现在,曹丕却心中有了准备,并没有任何的慌乱,曹丕冲曹操高声回道“如今,我曹家有难,孩儿愿替父亲分忧,任凭父亲差遣。”

    司马懿微微摇了摇头,虽然曹丕的态度不错,但是,却回答的过于圆滑。

    曹植则是惊吓的脸色发白,对于陈削的凶名,他可是听过不少,吓的半天没敢吭声,曹操气的沉声喝问道“植儿,你就没什么要说的吗?”

    “父亲,孩儿…心里…”

    咬了咬牙,曹植尽量让自己镇定下来,嘴唇都咬破了,身子却依旧不受控制的颤抖着“父亲…父亲…父亲有难,儿愿意替父分忧…魏郡,我去!”

    “好!”

    曹操猛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双手一拍,激动的连声称赞“好啊,好啊,植儿,你让为父心里很欣慰,这一次,就委屈你了。”

    虽然曹植的表现,没有曹丕镇定,也没有他回答的那么滴水不留,但是,不管害怕也好,愿意去魏郡也罢,都是真情流露。

    他本来就性格软弱,要是不害怕,那就不正常了,但是,事关曹家霸业,曹植,虽然怕的要死,依旧咬牙决然的愿意去魏郡当人质。

    “哼…”

    转过身来,曹操狠狠的瞪了曹丕一眼,然后一甩袍袖气呼呼的走出了帅帐。

    曹丕傻了,他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刚刚不是好好的吗,父亲还冲自己点头称赞呢,怎么一下子,就这样了。

    曹丕扭头看向司马懿,司马懿也轻轻的摇了摇头。

    曹丕虽然表现不错,但是,曹植却是真情流露。

    虽然曹植要被送去魏郡,但是,曹丕在曹操的心里,印象并没有曹植好。

    曹操为如何选择两个儿子去魏郡,犯了愁,陈削这边,也碰到了棘手的事情。

    孙策几次三番来求见陈削,为的就是希望陈削能够派兵攻打曹操,不管怎么样,孙策也不希望看到江东被曹贼所灭,就连孙尚香也没少在陈削面前哭求。

    麾下不少文武,也磨拳擦掌,想趁兖州空虚跟徐州的陈登一起包夹曹操,大将颜良的死,虽然让陈削很心痛,但是他并没有失去理智。

    徐庶沮授等人,都不赞成对曹操出兵,连日来,为了是否对曹操出兵,陈削的耳边,一直就没有消停过,武将一般都主张出兵,而徐庶这些谋士,则不赞同发兵。

    不管是孙策兄妹,还是这些武将,出兵的理由,更多的是出自感情,而徐庶沮授则是更多的出于理智上的考虑。

    没过几日,蒋干带人来到了魏郡,陈削点头召见了蒋干,蒋干摇头晃脑,一步三摇的走进陈削的少帅府,可是,抬头只看了一眼,蒋干的脑袋,顿时就吓的耷拉了下来。

    陈削的身边,众文武齐聚一堂,尤其是甘宁赵云高顺狗蛋这些虎狼之将,一个个面沉似水杀气腾腾,惊人的气势,让蒋干心中登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跟曹兵那边帐下的虎狼兵将一比,陈削这边,可一点也不逊色。

    除此之外,徐庶,沮授,刘晔,贾诩,更是神情冷漠,那闪着精光的一双双眼睛,似乎能看透蒋干心中所想的一切,蒋干在众人面前,就像被扒光衣服的小丑一样,转瞬之间,就霜打的茄子一样没了底气。

    “蒋干,蒋子翼,你来魏郡,求见本帅,有什么事吗?”

    陈削往前一探身,沉声喝问道,蒋干心里咯噔一下,吓的忙跪倒在陈削的面前“我此番前来,乃是奉我家主公之命,给少帅送一封书信。”

    蒋干哆哆嗦嗦的说着,急忙伸手掏出临行前曹操写的书信恭恭敬敬的高高举过头顶。

    狗蛋迈步来到蒋干面前,伸手接过书信不屑的冷哼了一声,随即转身交给了陈削,陈削打开来看了一遍,又递给了徐庶。

    徐庶贾诩等人一一看罢,全都沉默不语,看的出来,曹操此番很有诚意,如果陈削答应两家和好,曹操马上会派人将曹植送来。

    “少帅,我看此事可行,曹操思虑周祥,他不想与我们为敌,之前许昌发生的事情,也表示既往不咎,不如,成全了他。”

    就算曹操不送曹植来魏郡,徐庶也不主张跟曹操全面开战。

    眼下曹操的做法,正中徐庶的下怀,徐庶不用猜也知道,这一定是庞统给曹操出的主意,想先稳住义军,等灭掉江东,缓过劲来,再跟陈削开战。

    徐庶没有异议,贾诩眯缝着双眼,好像睡着了一样,也没有反驳,刘晔沮授,心里更希望陈削马上派兵拿下并州和匈奴,暂时也不主张跟曹操开战。

    毕竟,一旦开战,曹操可就没有退路了,就算根基不稳,兔子急了尚且咬人,到时候,就算陈削能胜,必然也得付出一定的代价。

    而出兵匈奴和并州,几乎没有任何的阻碍,这些年,陈削在北方,早已成了气候,并州匈奴根本挡不住义军铁骑的雷霆席卷。

第六百四十九章,一晃三年

    得知陈削答应可以送质子去魏郡,曹操虽然心痛,却没有多说什么,派人将曹植送去魏郡。

    而接下来,曹操马上颁布军令,不管是兖州,还是荆州,各家各户,凡有男丁者,必须有一人被征召入伍,以前打仗,招募的兵勇,更多的是民众自愿。

    这一次,曹操不得不改变做法,因为,虽然陈削答应暂时不会对其开战,可是,曹操明白,陈削会随时派人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一旦自己实力损耗,陈削必将如饿虎扑食一样从自己身后无情的扑上来。

    加上周瑜改变了战法,主动放弃几个城池,仗着江东的有利地势,跟庞统展开了游击战,曹兵前进的步伐,并不顺利。

    面对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就算庞统智谋高深,一开始,也是无力应对,被周瑜连连得手,战事打的异常艰难。

    前线战事不顺,曹操并不着急,诸葛亮也不着急,就连江东,也隐隐看到了一丝翻盘的希望。

    这场仗,打的越久,对任何一方,似乎都没有坏处。

    这种情况,古今罕有,整个中原,有实力的诸侯,一共还剩下四家,分别是陈削,曹操,刘循,孙权,可是,竟然每一方诸侯,都不希望这场仗尽快的分出胜负。

    曹操有自己的苦衷,如果马上消灭江东,自己元气尚未恢复,甚至打下的地盘来不及稳固,陈削的大军就能从后面杀上来。

    所以,拖的时间久一点,曹操也能更多的征募兵勇和粮草,利用这场战争,以战练兵,以战养兵,以战养战,让招募来的新兵,更快的成长起来,到时候,就算陈削出兵,曹操也不担心。

    曹操的募兵令一下,兖州和荆州,顿时一片哗然,这一次,曹操不仅对平民如此,对有权有势的士族也不例外。

    一时间,曹操境内,怨声载道,民怨沸腾,不仅士族不满,就连普通的百姓背地里也是骂声四起,不少百姓家里,男的被带走,连地里的庄稼都顾不上了,田地大片荒芜,不少家里只剩下孤儿寡母垂泪痛哭。

    不少文官武将,也都纷纷跑到曹操这里劝谏,曹操不为所动,北海孔融甚至指着曹操的鼻子骂曹操这是自掘坟墓,曹操脸色阴沉的吓人,当即二话没说,站起身来,拔出倚天宝剑,一剑砍掉了孔融的首级。

    为什么这么做?

    曹操有自己的苦衷,可是,很少有人能理解他,虽然现在的地盘不少,可曹操的兵马,只有十万,而且还要继续攻打江东,如果不征兵,即便拿下江东,自己还剩下多少兵马?仅凭百姓自愿入伍,无疑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扭转曹操被动的局面。

    至于境内的安定,百姓的意愿,曹操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行铁血强制的手腕。

    连儿子都被送去了魏郡,曹操已经没有退路了,这一次,他不得不疯狂一把,即便境内的粮食受到影响,也可以通过征讨江东,劫掠辎重解决燃眉之急。

    曹操的做法,疯狂的近乎失去理智,可恰恰,是唯一能对抗陈削的办法,类似后世德国希…特…勒的做法,放弃经济,全力发展军事,铁血征伐,四处劫掠,以战养战,以战养兵,不至于面对陈削陷入被动之中。

    曹操有自己的想法,至少征兵三十万,就算陈削出兵,自己也不怕。

    讨伐江东,僵持的久一点,这些新兵,也能得到很好的磨炼,而对于江东来说,自然不希望被很快的灭掉。

    而诸葛亮,一边跟曹操遥相呼应,一边继续抽空讨伐孟获,他自然也不希望马上灭掉江东。

    至于陈削,已经派赵云柯比能等人出兵匈奴和并州,江东的战事,他也不希望马上有了结果。

    可是,曹操大量招兵的消息,还是传到了陈削的耳朵里,陈削急忙将徐庶等人招来商议对策。

    徐庶摆了摆手劝道“少帅,不必担心,曹操的做法,无疑是自掘坟墓,就连北海孔融,也被他杀了,境内不少士族豪门,也是怨声载道,少帅只需静观其变,一旦我们拿下并州和匈奴,少帅统仁义之师,替天行道,顺应民心,曹贼就算兵马众多,也是无根之萍,不足为惧。”

    虽然徐庶这么说劝,可陈削心里还是隐隐有些不安,毕竟,曹操此番招兵,可不是小数目啊,简直是近乎疯狂。

    沮授沉吟了一会,抬头看向陈削“少帅,对于匈奴,我看未必非要赶尽杀绝,不如将匈奴青壮都收到身边,到时候,让这些人为少帅效力,哪怕充做炮灰也是好的。”

    “好,就这么办,马上派人送信给子龙,此番征讨匈奴,尽力说降,不必大开杀戒,随后,调这些匈奴兵进驻渤海和徐州,随时待命防备曹贼。”

    拿匈奴人和鲜卑人当炮灰,陈削不会有任何的心疼和不舍,就连境内的民众,他也再三鼓励百姓参军,并不强制,一来让百姓自愿,二来,不断提升兵卒的待遇,就连那些战死在疆场的将士们的家眷,补助和抚恤,也得到极大改善。

    曹操有张良计,陈削有过墙梯,曹操强势募兵,陈削也在境内多行仁义之举,争取让百姓踊跃参军。

    一眨眼,三年过去了,三年之内,陈削这边,冀州、幽州、鲜卑、匈奴、并州,彻底连成一片,根基稳固,粮草足备,就连将士们,也都摩拳擦掌,战意澎湃,恨不能马上就跟曹操开战。

    而曹操,一边强势募兵,一边派人在江东散播谣言,拉拢江东士族,周瑜的游击战虽然有效,可是,江东不少豪门望族,见势不妙,暗中纷纷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对于周瑜的做法,他们非常不满。

    周瑜领兵四处伏击曹兵,可是,却主动放弃了不少城池,等于是让城中的那些豪门望族主动的暴露在曹兵的铁骑之下,久而久之,曹操又是威慑,又是利诱,江东士族纷纷倒戈,加上庞统也摸透了游击战的打法,连番征战,周瑜得不到有效的支援,伤亡惨重,江东多半城池都被曹操所占。

    “将士们,江东大势已去,尔等都走吧,回去马上收拾东西带上家眷马上离开江东……”

第六百五十章,神童诸葛恪

    周瑜将身边的兵将召集在一起,得知曹兵二十万大军已经对柴桑即将形成合围,周瑜扫了一眼周围,身边只剩下寥寥几百名兵将,就连丹阳精兵也全都战死了,死撑了三年,周瑜知道,江东败亡的局势,已经无力扭转了。

    这些兵将,就算全部战死,也于事无补了,周瑜打算遣散他们,然后回柴桑跟曹操做最后一搏。

    …………

    江东身处危境,孙权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眼看柴桑就要被困,孙权急忙将帐下文武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才仅仅过了三年,众人发现,孙权的鬓角,却已经生出了白发。

    一直在打仗,而且连吃败仗,眼睁睁的看着父兄打下的基业就要拱手让人,孙权愁的整日吃不下,睡不着,心急如焚,整个人不仅显得憔悴,明显苍老了许多。

    “主公,我等必须马上寻求外援,子瑜跟西川的诸葛亮的兄弟,不如主公派诸葛瑾马上出使西川,想必那诸葛亮看在兄弟情面上,应该多少能对江东留条退路。”

    法正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望向了诸葛瑾,诸葛瑾沉吟了一会,挺身出列,冲孙权一抱拳“诸葛瑾必定不负主公所托,我马上赶奔西川求见我家二弟。”

    在大家看来,诸葛瑾跟诸葛亮是亲兄弟,诸葛亮未必能对江东赶尽杀绝,不然,江东覆灭,诸葛瑾满门,依旧难逃一死。

    除此之外,法正也自愿前往魏郡求见陈削。

    孙权欣慰的点点头,再三叮嘱法正路上小心,切莫早去早回。

    事态紧急,诸葛瑾回家收拾一番,刚要离开,年仅两岁的长子诸葛恪竟然追了出来,说什么也要缠着一起去西川。

    诸葛瑾连忙摇头,“大人做事,小孩子胡闹什么,只管在家听你娘亲的话,切莫滋事。”

    诸葛恪挺着小胸脯,理直气壮的回道“父亲,孩儿虽然年幼,却也知道江东眼下的处境,主公派你去西川,一定是跟我二叔商议退兵的事,父亲要打亲情牌,孤身一人,不如你我父子一同前往西川,何况,怕是以后,孩儿再也没有机会去见二叔了。”

    “嘶…”

    诸葛瑾呆呆的瞅着自己才两岁大的孩子,满脸不敢置信的表情,这是一个才两岁的孩子该说的话吗?

    “也罢,为父就带你去吧。”

    一想到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诸葛瑾还是点头答应了。

    诸葛瑾忠厚老实,江东众文武没少拿他取笑,就连孙权也不例外,而且,诸葛瑾从不生气,不管谁说他什么,他都一笑置之,久而久之,大家也都竞相跟诸葛瑾开玩笑,其实,也都没有什么恶意。

    “这人是诸葛亮的大哥。”

    “这人长一副驴脸。”

    每当听到人们这样介绍,诸葛瑾总会无奈地补充说:“在下诸葛瑾。”

    虽然诸葛瑾出仕比较早,但是,在大家的眼里,更熟悉的却是诸葛亮,伏龙凤雏,名震天下,诸葛瑾这位老大哥,不知不觉,头顶上就被戴上了诸葛亮的光环,不论是谁,总是会第一时间,把他称为诸葛亮的大哥,而不是直接称其为诸葛瑾。

    就像某罗的前女友,而并未直呼其名,因为,某罗名气更大,所有人都认识。

    老是被人说成‘诸葛亮的大哥’,其实,诸葛瑾的心里,并不好受,而诸葛瑾的驴脸,也让他经常被人嘲讽,诸葛瑾也无法反驳,就连孙权,甚至曾当众让人牵来一头驴来取笑诸葛瑾。

    果然,那头驴一出现,大家就都放下酒杯,有人指着驴,有人指着诸葛瑾,有人指指驴又指指诸葛瑾,兴奋地大笑。

    驴脸上挂着一张长标签,上面写着字,有人故意大声读了出来:“诸葛子瑜”。子瑜是诸葛瑾的字,称呼人的字本来是表示尊敬,孙权却把诸葛瑾的字挂在驴脸上。

    诸葛瑾一动不动地尴尬地干笑,脸越发显得长。如此,大家笑得更加夸张。

    显然是故意取笑诸葛瑾是驴,诸葛瑾虽然羞臊的满脸通红,却依旧没有反驳,可是,跟在诸葛瑾身后的诸葛恪,心里却是一肚子的不满,小家伙很聪明,眼珠子一转,心里有了主意。

    诸葛恪跑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