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能得到周边各州的大力支持的话,三年时间大致可以建成。”陈彦谦思索一番后答道。
“三年时间?”杨渥沉吟起来,三年时间并不算长,若是现在就开始建造,三年之后,若是顺利的话应该可以消灭钱,不过想要统一南方只怕还有些难度。
而且,若是历史没有发生改变的话,三年后刚好是朱全忠篡位建立后梁的时间,到时候杨渥也可以趁机建国称尊,并且将都城迁移过来。
只是,接下来要彻底消灭钱,只怕江南诸州的大量民力物力都要被用到攻打杭州上去,能用来修筑城墙的只怕不多。
想到这,杨渥对陈彦谦道:“这样吧,你先找人进行勘探,以刚才说的进行规划,先制定一个筑城的详细计划出来,将需要的民力物力都列举好,然后上报节度使府,到时候再做决定。”
陈彦谦神色一喜,“属下遵命,一定会尽早拿出一个方案来的。”
“嗯,你可以尽量参考这周边的山水走势,因地制宜,所以城墙的形状不必苛求为方形,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形状;另外,四十里只是暂时的,你在做规划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以后的扩建。如今南方未定,暂时拿不出太多财力,但以后肯定会将城池进行扩建的。”
一座新的城池的修建不是一下子就能决定的,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还有很多,要考虑的问题也有很多,自然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
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
就在杨渥准备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在淮南各地巡游之时,如今的大唐天子李晔却处于惶惶不可终日。
这一段时间,朱全忠夺权篡位的野心越来越强烈,而耐心也越来越少。
先是在去年十二月,致仕在家的前宰相张浚,因为挑拨青州王师范起兵反对朱全忠而遭到他的忌恨;等到朱全忠彻底击败王师范,开始密谋篡位后,便以此为理由杀掉了张浚,以防止他继续煽动藩镇起兵反抗。
接着,当初勾结朱全忠,想要以他的力量来对抗宦官势力的宰相崔胤,因为担忧朱全忠篡位,于是以防备李茂贞再次劫持天子为由,向朱全忠提出重建天子的六军十二卫。
然而崔胤在朝廷上玩弄权势,耍耍嘴巴皮子的功夫是厉害,但在面对朱全忠这种强势人物时未免就显得有些天真了。如今的朱全忠恨不得把天子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怎么可能再给他建立亲军的机会?
所以,没过多久,崔胤以及他在朝中的党羽,刑部尚书郑元观,威远军指挥使陈班等人,都被朱全忠处死了。
之后,朱全忠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计划,同样是以李茂贞随时可能再次劫持天子为由,强迫皇帝李晔迁都到洛阳去,李晔只能乖乖照办。
随即,朱全忠征发河南、河北各镇民夫工匠数万人,命令东都留后张全义建造东都宫室,各地归附朱全忠的藩镇,都运送钱物到洛阳来帮助修建。
同时,为了防止长安城被李茂贞占领利用,朱全忠又下令以他的部将张廷范为御营使,负责拆毁长安的宫室、官署及民间房舍,取出木材,抛入渭河之中,顺黄河漂浮东下,自此,规模宏大的长安城成为一片废墟。
李晔车驾到达陕州后,因为东都洛阳的宫室还没有建成,只能在陕州停留暂住。
当晚,李晔在昏暗的行宫里面环顾四周,不禁凄然对何皇后、晋国夫人等嫔妃道:“常言道:‘纥干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这只快要冻死的雀儿,如今东奔西走,行止无定,又该到何处去求得活路呢?”一时悲从中来,涕泪满襟。
何皇后等人也同样哀泣不已,唯独晋国夫人小心的看了看四周,见没有旁人,便小声道:“陛下遭逢此难,究其源头就是逆贼朱全忠而已。陛下只要能将此人除掉,再召各地藩镇起兵勤王,纵不能兴复大唐,至少也能够避免死于旦夕之间吧!”
李晔心中一喜,随之又颓然叹道:“朕岂不想除掉朱全忠,只是如今朱全忠势大,各路藩镇都只顾着自己,没有哪一个敢出头,还有的藩镇竟然助贼为祸。当今之势,要除此逆贼,何其艰难?”
晋国夫人道:“要除掉此贼,只需一杯毒酒便是,又何必指望那些靠不住的藩镇?”
何皇后似乎看到了希望,连忙问道:“妹妹的意思是,给他毒酒喝?只是此贼一贯小心谨慎,如何能让他喝下毒酒?而且,如今此贼势大,行宫之内到处都是他的人,陛下又上哪里去获取鸩毒?”
“陛下,我大唐立国三百年,岂会没有忠诚之士?妾身听说,医官阎之、内都知兵马使韦周,还有忠武节度使韩建,这几人素来对朱全忠有怨愤,常常说自己报国无门。陛下不妨将他们召来,医官阎之可以帮助陛下得到鸩毒,再加上内都知兵马使韦周和忠武节度使韩建可以在事成之后帮陛下掌控军队;陛下再发密诏,召集各方藩镇起兵勤王,如此内外夹击之下,失去了朱全忠后,他的部下除了向陛下投降以求得性命外,还有什么路可走?”
“此言当真?”李晔大喜过望,随即又有些犹豫:“若是这几人中有谁贪图富贵,转而向朱全忠告密该怎么办?”
晋国夫人怒道:“陛下,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若是事情泄露,陛下便将全部责任推到妾身身上便是!”
一旁,何皇后也连连劝说,李晔终于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将阎之等四人召集过来,一起密谋。
几天后,李晔与朱全忠一起宴请群臣,等到宴席结束后,李晔只留下朱全忠与忠武节度使韩建继续饮酒。
饮到正酣,何皇后忽然站起来,亲自捧着玉杯走到朱全忠面前哭泣道:“妾身素来知道全忠是个忠诚的人,这次去洛阳后,陛下与妾身的安危就托付给全忠你了。这杯酒乃是妾身代陛下所敬,还请全忠务必要喝下!”
朱全忠听了不由有些犹豫,大唐虽然落魄,但李晔毕竟还是天子,何皇后也毕竟还是皇后,她亲自代李晔敬酒,自己也不好拒绝,不过,这不会是一杯毒酒吧?
他抬起头向李晔看去,只见晋国夫人正贴着李晔的耳朵在小声说话,李晔见他看过来,还面色如常的向他点头示意,神色之中带着一丝哀戚,一丝愤怒。
见此,朱全忠反而松了口气,觉得自己或许想多了,若是天子神色之中满是笑意的向他示好,他反而要感到担心了,如今的神色却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他笑着点点头道:“陛下与娘娘放心便是,臣深受陛下大恩,连臣的名字全忠还是陛下所赐,岂敢有一日忘记。这一次之所以请陛下移驾洛阳,不过是担心李茂贞那个奸贼再次惊扰了陛下而已。等到了洛阳后,陛下便安心看臣为您平定天下!”
李晔冷冷的道:“朕自然知道爱卿的忠心!只希望到了洛阳后,爱卿能好好待朕。”
朱全忠笑了笑,丝毫不在乎他的态度,从何皇后手中接过酒杯,便准备喝下。李晔等人顿时神情紧张,却尽量装作不在意的样子。
朱全忠将酒杯举起,正准备喝下,却忽然感到有人踢了自己一脚,他心中不由一惊,抬头一看,见踢自己一脚的人正是忠武节度使韩建,不由惊疑起来。
韩建并不是他的人,而且听说平素还经常对他有怨言,他正想找个机会除掉此人,却不想在这种时刻此人却暗中踢了自己一脚,这其中的缘由可就值得深思了。
朱全忠一时想不明白韩建的用意,却也知道手中这杯酒不管是不是有问题,他都不能喝了,当即装作失手,将手中的酒泼在了袖子上。
“陛下,臣喝醉了,还请恕臣失礼了!”当即,朱全忠连与李晔等人客气的心思都没有了,一摆袖子,转身匆匆而去,只留下场中李晔、何皇后等人,脸色惨白。
“陛下,此事全是妾身的主意,与陛下无关,若是朱全忠问起来,陛下就全部推脱到妾身身上吧……”晋国夫人满脸绝望的道。
韩建看着眼前哀嚎的几人,心中冷笑几声,也匆匆告辞而去。
朱全忠返回自己住所后,脸色阴沉,一边将刚才发生之事告诉敬翔、李振等谋士,一边召来心腹医官,将沾有酒渍的衣服交给他,命他查清酒中是否有毒。
不久,医官来报说,酒中有一种剧毒,饮下之后一刻钟之内便会倒毙,并且绝无解药。
朱全忠听了当场怒火冲天,大声咆哮道:“贱人!亏得孤还这么以礼相待,难道你是天子孤便不会杀你吗?朱友恭、氏叔琮,你二人立即带兵进宫,将那几个贱人全部杀光!”
敬翔听了连忙劝道:“大王且息怒,天子等人企图加害大王,固然可恨,不过如今弑君,只怕会引起天下人不满啊!”
“是啊,此时还不是弑君的时候,大王且忍耐一二!等时机成熟了再动手不迟!”其他谋士也纷纷相劝。
如今的大唐看上去风雨飘摇,似乎连一个忠臣都没有了,而朱全忠看上去威震天下,各路藩镇莫敢不从,不过众人却知道,那些反对朱全忠的人不过是在暗中潜伏着而已,若是朱全忠真的敢明目张胆的弑君,大家即便是做做样子也会起兵反抗他。
更何况,朱全忠身为臣子而弑君,这名声他虽然不看重,但怎么说也不能做得太难看不是?
所以朱全忠想了想,最后还是平息了一下怒火道:“天子与何皇后孤可以暂时不动,不过,其他几个参与此事之人,孤若是不做出回应,岂不是告诉他们孤无胆吗?”
朱全忠指使医官许昭远告发阎之、韦周、晋国夫人等人暗中谋害梁王朱全忠,将他们全部处决。同时,朱全忠又奏请将长安改为佑**,任命韩建为佑国节度使,任命郑州刺史刘知俊为匡国节度使,留守关中。
而为了防止李晔再搞出什么乱子来,朱全忠又下令将跟从李晔车驾的击球供奉、内园小太监等共二百余人,一并暗中杀死,又预先挑选年龄与他们相似的二百余人,穿上他们的衣服,代替他们负责侍从护卫的职责。
自此之后,李晔完全落入朱全忠的监视之下,而朱全忠弑君篡位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没有耐心。
几个月后,他指使朱友恭、氏叔琮二人进宫弑君,自己却装作不知道此事;等到事发之后,朱全忠又将全部罪名推脱到二人身上,命二人自杀谢罪。结果,朱友恭临死前大喊:“卖我以塞天下之谤,如鬼神何!行事如此,望有后乎!”
朱全忠不知道的是,随着他加紧弑君谋权的步伐,他一手创立的后梁集团也开始人心分裂,自此之后逐渐走向衰亡。
第二百五十七章 钱镠的惊喜
杭州城中,虽然自去年十月淮南军围城以来,已经有四个多月的时间了,不过城中秩序依旧良好,曾经慌乱的百姓也逐渐镇定下来。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杭州作为钱的治所之地,本来就储备了大量的钱粮,加上去年围城之前正值秋收之时,杭州下面各县新收割的的粮食都被运到了杭州,结果为城中又积蓄了一批粮食。
再加上从围城第一天起便开始实施的粮食管制,所以直到此时,城中粮食储备依旧充足。
此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在城中招募的民壮如今虽然还不堪大用,但用来守城却已经足够了。
不过,老是被淮南军这么围着也不是个事,别的不说,如今已经二月份了,若是不能尽快击退敌军,今年的农时就会被耽误;而一旦今年没有收成,即便城中储备粮食再多,又能坚持多久呢?
这天,钱将杭州城中的高层官员和军中将领都召来,于越王府中排开酒宴,宴请众人。
宴席之后,钱沉声道:“诸位,如今淮南军围城日久,我军虽然能与敌军僵持,但长久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诸位若是有什么建议可以打败敌军,不妨都说出来,若是有用的法子,孤不吝重赏!”
众人本来突然接到钱的邀请,来府中赴宴时便猜到了他的目的,心中都有些想法,所以此时听了钱的话当即便有人站出来道:“末将以为,淮南军围城日久,防备必定松弛。我军可以趁夜出城突袭,定能一举击败敌军!”
话刚说出,便有几人站出来赞同道:“末将(属下)附议!”
趁着夜色出城突袭,这是最容易想到的,也是在场众人中赞同者最多的。
不过罗隐听了之后却皱眉道:“趁夜突袭之法,老夫很早以前便想过,只是,杨渥那厮虽然回广陵了,却将大军交给秦裴统领。”
“这个秦裴当初被顾全武将军俘虏,曾经在杭州多年,他的性格和能力想必大家也都有些了解,勇猛而不失谨慎。杨渥让他担任此重任,肯定也是知道他的性格特点的。诸位都觉得淮南军围城日久,便会防备松懈,不过在秦裴领军的情况下,只怕未必会松懈啊!”
钱听了不由点头,趁夜突袭的法子他自然也想过,罗隐提到的也是他担忧的。所以在没有更好办法之前,他不会采用这个办法。
众人中又有人提到:“末将觉得,淮南军有两万人,我军守军也有两万人,再加上大王亲自领兵,将士们为守卫家园而战,肯定士气高昂。所以大王无需使用什么计谋,只需出城与敌军堂堂正正一战便是!”
钱有些惊讶,连忙向那人看去,只见说话之人正是鲍君福。
说实话,鲍君福的意见其实不无道理,自从王茂章分兵去攻打南方各州后,淮南军在兵力上就不占优势了,如果再加上城中的民壮的话,淮南军在兵力上更是处在下风。
不过钱对于正面交战却有些不愿,一来他不想这么冒险,正面交战,自己一方兵力没多少优势的情况下,想要获胜的确有较大风险。
二来,德清之战全军覆没的结果让他对自己的统兵能力产生了一些怀疑,对于麾下部将的能力就更不相信了,所以他下意识的想要避免与敌军正面交战。
至于第三个原因,则是对敌军士兵战斗力的惊讶和担忧。
这段时间虽然双方处于僵持状态,不过并不是一直没有交战。前段时间钱便多次派遣军队出城与淮南军交战。
然而,在交战中,钱发现在同等条件下两浙军的士兵战斗力竟然比淮南军差远了。
虽然听说过淮南军进行全军整编,将老弱士兵全部淘汰到州兵里面,剩下的都是精锐,但如此强的战斗力还是让钱感到惊讶,甚至心中还有一丝恐惧,若是经过整编后的十二万淮南军都是这种战斗力,那也太可怕了。
当然他也知道,同等条件下两浙兵打不过淮南兵,除了对方大多是精锐外,也因为两浙一方这两年损失了太多精兵的缘故。光是武勇都之乱和之前的德清一战,两浙一方就损失了不下六万精兵,剩下的将士中又掺杂了太多新兵,自然战斗力比不上对方。
所以,钱在心中是不愿正面与敌军展开决战的,他向鲍君福点点头便继续问道:“诸位还有什么意见吗?”
鲍君福知道自己的意见差不多被否决了,不由有些失望地坐下。
这时钱传瑛站起来道:“父亲,孩儿觉得我军可以采用积小胜为大胜的办法来击败敌军!”
见是自家儿子提出的建议,钱不由来了兴趣问道:“哦,怎么个积小胜为大胜法,你不妨说来听听。”
“是这样的,我军有杭州坚城作为退路,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而淮南军却没有什么依靠。所以我军可以出城与敌军交战,若是战局对我军有利,则趁胜进击;反过来,若是战局不利于我军,则可以退入城中。如此进退自如,总有能击败敌军的一日。”
钱听了不由沉默,这个办法有没有道理?当然有。不过,可控性实在太差了,比如说战局不利的时候,大军撤回城中,若是敌军趁势追击怎么办?到时候说不定就会在城下来一场大败。
另外,即便能在交战中小胜敌军一场,但敌军可是有整个淮南为后盾,难道他们不知道补充兵力吗?反观自己一方,不过是杭州一州之地,论起消耗来如何能耗得过淮南军?
所以只有找准机会一战彻底击败淮南军才能解除杭州之围。
正面交战钱又有些不愿意,趁夜突袭又担心秦裴有防备,钱传瑛提出的办法也被钱否决了,一时之间众人都有些沉默。
过了许久,忽然有人提出:“大王,或许我们可以召越州兵前来,到时候与城中大军内外夹击,定能大败淮南军!”
听到这个主意,众人不由眼前一亮,倒不是说这个主意真的就好到让所有人都赞同,而是,一年多以前的武勇都之乱,当局势最为危险的时候,正是顾全武率领的越州军以极快的速度,突然杀到城下,将措手不及的田宣州军打得大败,这才扭转了一些局势,使得杭州坚守下去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