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接下来朱全忠肯定会调集兵力前来救援,在这些援兵的干扰下,淮南军也无法安心下来攻打城池。

    再一个,便是淮南军自身的问题。

    淮南军从去年十月出兵,到现在也征战了四个多月时间,士兵们有些疲惫;而且淮南军储备的开花弹也差不多用光了,而苏州炮的制造技术同样被梁军掌握了,相比之下淮南军的优势并不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杨渥并不打算继续攻城略地,他只想向各方藩镇炫耀一番淮南的武力,告诉他们朱全忠的虚弱,同时进一步掠夺人口和财富。

    二月中旬,杨渥率领的五万大军直扑宋州城下,城内梁军紧闭城门不敢出战,杨渥分兵大掠四方,同时派遣少部分兵力绕过宋州,直接向汴州进逼。

    这是自朱全忠汴州之战击败秦宗权以来第一次有外敌进攻到距离汴州如此近的地方,一时间汴州城内人心惶惶,许多大户人家纷纷逃离。

    好在淮南军的这次进军也只是吓唬吓唬梁军,在进入汴州境内不久,这支由李承鼎统领的不到三千人的军队在抢了一个小镇子后便撤了回去,让闻讯追来的梁军大队兵马无功而返。

    面对淮南军大举北上的步步紧逼,朱全忠一方面迅速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另一方面让各地禁闭城门不与淮南军交战,同时又命龙骧军骑兵从颍州东进,设法袭击淮南军的后勤补给。

    几天后,新的消息传来。分兵攻打亳州和徐州的两路人马最终都遭遇了极大阻力,无法攻破城池。

    而梁军从各地调集来的援兵已经渐渐赶到,杨渥在耀武扬威一番后,决定见好就收,大肆抢掠后便从容撤兵回宿州,而云集起来的梁军根本不敢出城追击。

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战连起

    晋阳。

    听说淮南将派去的使者郭崇韬给留下来了后,李克用顿时暴跳如雷,破口大骂。

    这也难怪他会如此生气,当初李承嗣和史俨二人率领的三千精锐骑兵,被杨行密扣留,李克用同样非常气愤,不过出于共同对付朱全忠的目的,加上二人的南下是道路被截断的情况下才做出的选择,李克用这才忍下了当初那口气。

    不过这一次派遣个使者出使都被淮南留用了,这就让李克用难以接受了。

    虽然说那个郭崇韬只是他身边一个小人物,并不受到他的重视,但怎么说那也是他的亲信,代表他的颜面,就这样被淮南收留了,这算怎么回事?

    怒不可遏的李克用听说淮南同样派了使者回访后,当即准备将淮南的使者也扣押下来。

    好在杨渥派出的使者迅速将他的意思传达到了,李克用这才沉思起来。

    “用苏州炮的制造技术交换郭崇韬的家人以及出兵攻打潞州?”这两个条件看上去对李克用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郭崇韬在他眼中只是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并不值得他看重,淮南若是愿意用苏州炮的制造技术来交换他的家人,李克用当然愿意。

    苏州炮的名气如今天下各大藩镇哪个不知,哪个不晓?这可是攻城拔寨的第一利器,为淮南军这些年东征西讨立下极大功劳;而且听说梁军此时已经有了苏州炮,若是晋军没有,将来与之对战时肯定会吃亏。

    晋军骑兵较多,在野外交战并不怎么担心梁军,不过因为攻城手段的缺乏,在攻城方面一直是他们的短板,如今有淮南提供的苏州炮的制造技术后,这最后的一个短板也被补充完整,那么晋军的战斗力将是何等可怕?

    至于出兵潞州这个条件,事实上当初淮南北伐的消息传来后,就有很多部将提出出兵潞州响应淮南的计划,不过那个时候李克用担心最早出头会遭到梁军的强力打击,所以选择了继续等待时机。

    等到李茂贞、杨崇本的联军出兵之后,他便觉得时机已到,同样准备出击。

    谁知道李茂贞和杨崇本太过无用,竟然被刘知俊的五千人就打得大败,而朱全忠的主力甚至没怎么动用。

    李克用无奈之下没用调动大军,只派遣了李嗣昭率领三千骑兵攻打邢州以作试探,结果被邢州团练使牛存节击败。

    之后淮南与梁军在宿州相持日久,双方谁都不能奈何谁,李克用再次起了趁机出兵的打算。

    而他选择的进攻目标正是潞州,只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而拖延了下来。如今既然淮南军提出这个要求,这对李克用来说也只是顺水推舟的事情,所以他并不感到为难。

    正在此时,又有新的消息传来:淮南军趁着魏博军将领史仁遇造反的时机,迅速出兵北上,在下邑县和永城县交界的地方大败梁军,斩杀和俘虏梁军近四万人!

    听到这个消息,李克用先是感到极为震惊,不过接着他又欣喜若狂起来。

    四万梁军精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些年朱全忠东征西讨,威震天下,所依赖的就是他手中那二十万征战多年的精锐大军。

    依靠这些军队,朱全忠这几年北攻李克用,西征李茂贞,南平赵匡凝,东灭王师范,何等声威?

    与之相比,除了淮南以外,其他藩镇的机动兵力都是不到十万!

    但最近半年时间里面,先是在淮河以南的濠州和王家渡口两战之中损失了近六万兵力,接着又在宿州之战里损失了一万多,再加上这次魏博军叛乱斩杀的李思安部近万人,以及刚刚得到消息里面被淮南军消灭的四万人,朱全忠的二十万机动兵力就被消灭了十二万!

    而剩下的兵力还被淮南牵制着:一部分由杨师厚统领在颍州与李承嗣对峙,剩下的必须留在汴州坐镇全局,防止淮南军再次北上。

    “这是反攻朱全忠的最好时机!”一瞬间,李克用便明白,或许他等待了二十年,差点都已经放弃了的报仇希望已经来临了。

    “五天之后,孤将派遣大军南下攻打潞州!”没有丝毫犹豫,李克用大声向河东众将宣布了他的决定,同时对于淮南使者提出的条件自然是欣然允诺,甚至对使者的态度都瞬间热情了许多,亲自向他询问起吴王杨行密的身体情况和杨渥的各种消息起来。

    不久,遵照双方的约定,郭崇韬的家人随同淮南使者南下,而随同使者一起过来的两个淮南工匠则留下来负责教授河东制造苏州炮。

    五天后,李克用果然依照约定,派遣大将周德威、李嗣昭二人统领两万大军南下攻打潞州;而他自己则继续在晋阳集合其他军队,准备作为后应。

    沧州。

    这里是刘仁恭的长子义昌节度使刘守文的驻地。

    当初刘仁恭依靠李克用的力量击败前节度使李匡筹当上新的卢龙节度使后,没过多久就背叛了李克用,并且将李克用派来讨伐他的大军打得大败。

    击败了李克用后,刘仁恭立即变得不可一世起来,他迅速出兵南下,想要加入逐鹿天下的大潮中来。

    可惜的是,在击败当时的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夺取了沧州之地后,刘仁恭继续南征,却被朱全忠和罗绍威的联军打得大败而回。

    自此之后,刘仁恭失去了进取天下的雄心,反而对自己能够在这个豪杰并出的时代称雄一方而感到志得意满,逐渐变得骄傲奢侈,荒淫无度起来;军政大权也逐渐交给几个儿子,自己安心享乐。

    而作为长子的刘守文成了义昌节度使后,手中权利大增,不仅能自行招兵买马,还能自行委任官员将领,几乎成了一方独。立藩镇。

    此时,听说淮南再一次大败梁军,斩杀俘虏近四万人后,刘守文大喜过望。

    相比于他那位已经志得意满,失去了进取之心的父亲来,年轻气盛的刘守文可要积极进取多了。

    他当即认定这就是他扩充势力的好机会,他若是错过了那就是天理不容!

    不过,在最终确定出兵目标上,刘守文却没有选择直接进攻朱全忠的地盘,而是选择了割据镇州,拥有四州之地的成德节度使王的冀州以及魏博六州中的贝州。

    虽说朱全忠接连兵败于淮南手中,但他毕竟兵多将广,如今的实力依旧远在沧州之上,所以刘守文并不想直接进攻朱全忠。

    相比之下,成德节度使王一直以来都是依附朱全忠的藩镇势力,而且与刘守文多有旧怨,实力又不算强大,攻打起来就要容易多了。

    至于魏博镇,当初魏州之变后,罗绍威虽然对麾下众将们多加安抚,以各种手段拉拢他们。

    然而罗绍威还是低估了这一百多年来魏博军的“传统”,他与朱全忠联手起来屠杀掉魏博牙兵的举动,已经完全颠覆了过去的传统,结果就引起了剧烈的反弹,史仁遇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就造反了。

    而剩下被牙兵出身的将领控制的五州之地,如今虽然没有公开造反,但同样没有接受罗绍威的安抚。

    此时魏博镇内部关系极为微妙,尤其是随着朱全忠再次兵败的消息传来,梁军的震慑力同样没有以前那样强了。

    所以刘守文相信魏博各地的反叛是迟早的事,自己只要耐心等待,然后趁火打劫就是了。

    几天后,果然如他所料,相州、卫州、澶州、贝州、博州这五州之地一同起兵造反,拥立大将李重霸为魏博留后,不再承认罗绍威为魏博之主。

    得到消息后,刘守文立即出兵攻打贝州与冀州两地,想要趁乱夺取利益。

    至此,杨渥希望已久的北方大乱终于开始了,除了不久前刚刚被刘知俊修理过,如今尚未恢复元气的李茂贞、杨崇本外,其他北方藩镇几乎全部加入到了这场大战中来。

    刘守文出兵攻打贝州和冀州,对于朱全忠的影响并不大;成德节度使王以及义武节度使王处直,这两家一个割据镇州,一个割据定州,两家乃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他们如今的实力是自保有余而进攻不足,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择强而侍:当李克用强大时,两家就投靠李克用;当朱全忠强大时,他们便投靠朱全忠。

    所以对于这两个暂时归属于他麾下的藩镇遭到进攻,朱全忠并不怎么在意,反而暗自窃喜,希望他们损失惨重一些更好。

    然而遭到晋军进攻的潞州和魏博五州的叛乱却是朱全忠的心腹大患。

    魏博五州距离朱全忠的核心汴州等地仅仅隔着一条黄河,又与潞州紧紧相连,若是不能迅速将其平定下来,等到其真的成了气候,而潞州又失守的话,到时候整个黄河以北就不复为朱全忠所有了!

    相比于拥有大量骑兵,而且是多年老仇家的李克用,朱全忠对他的警惕之心比对淮南可要强烈多了,所以在先对付淮南还是先对付李克用上,朱全忠很快便下定了决心。

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谈

    “什么?朱全忠派遣使者来请求和谈?这不会是有诈吧?”

    宿州城中,杨渥满脸惊讶的问道。

    朱全忠是什么人?那可是出了名的狡诈,所谓诚实信义,那对他来说都是随时能抛弃的东西。

    过去二十多年里,他做过的背信弃义的事情可不在少数,一切都只为了如何扩大他的势力。

    但是此时,朱全忠竟然派出了使者前来向淮南求和。

    不过随即他又反应过来,如今北方大乱,魏博五州一夜之间全部背叛,连潞州都遭到李克用的进攻,再加上南边淮南军的主力此时还住屯在宿州,随时有可能再次北上进攻宋州等地。

    朱全忠为了避免两面作战而选择先与其中一方和谈,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淮南来说,撤兵早已经是既定的选择了,此时消灭朱全忠对淮南其实并不利。

    杨渥知道,按照历史的发展,即便没有淮南这次北上给梁军带来的损失,将来梁军也会在与李存勖的争霸中逐渐落入下风,直至最后灭亡。

    所以从长远来看,淮南最大的敌人其实并不是朱全忠,而是如今还与他保持联盟的李存勖!

    若是现在拼尽全力北上,或许与李克用联手能够消灭朱全忠,但那样一来,淮南就不得不面临更加强大的李存勖势力。

    而李存勖失去了朱全忠的牵制后,将给淮南带来更大的压力,那时候淮南先行统一南方的策略就难以实现了。

    反过来,现在淮南如果停止北上,有李存勖的牵制,朱全忠却很难干涉到淮南统一南方的步伐。

    等到南方一统后,淮南再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后全力北伐,那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此时的淮南不仅不应该继续削弱梁军,反而在适当的时候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以让梁军有足够的力量对抗李存勖,让北方的混乱和分裂保持更长的时间。

    这种帮助并不一定需要直接出兵帮助,而是提供间接帮助,比如说现在就撤兵回去,以减轻对朱全忠的压力,让朱全忠能腾出手来对付北面的挑战,而不至于现在就崩溃了。

    当然,这种帮助必须把握一定的度,既不能太轻了,不然会牵制太多的梁军,使得朱全忠无力对抗北方的挑战;同时也不能太重了,不然朱全忠抽出足够的兵力一举解决北方的挑战,然后回过头来又准备向淮南报仇,那时候杨渥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然而,撤兵回去,先统一南方,坐看北方大乱,这虽然是淮南众将如今的共识,但到底在何时撤兵却在众将中存在分歧。

    杨渥主张的是现在就撤兵回去,让朱全忠能够腾出手来稳定北方局势,但他将自己的观点一说出来后,便遭到了众将的反对,即便是郭崇韬也不赞同他的决断。

    这也难怪,李存勖的突然崛起,这是谁都无法预料到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朱全忠依旧是天下最强的藩镇,而晋军的势力与之相比就弱小了许多。

    无论是义昌节度使刘守文还是晋王李克用,再或者魏博五州的叛军,若是没有淮南牵制住梁军的主力的话,众将觉得这些势力依旧不是梁军的对手。

    所以众将都觉得,此时应该趁着北方大乱的机会再次北上,继续削弱朱全忠,如此才能保证北方局势的平衡,不至于出现朱全忠迅速击败李克用、平定魏博的情况。

    郭崇韬虽然不主张继续北上,不过他却认为应该继续留在宿州,以给梁军保持压力,让朱全忠无法集中全部兵力去对付李克用、魏博叛军等反对他的势力。

    听了众人的意见,杨渥不禁苦笑。

    不管是李存勖的强势崛起,还是潞州的昭义节度使丁会将要投降晋军的变数,亦或者在这之后朱全忠自身出现一系列失误,导致后梁内部出现许多问题,这些事情都是尚未发生的。

    所以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才会觉得梁军依旧很强大,需要尽可能的将其削弱;但杨渥知道后面发生的这些事情后,自然不认为梁军还有什么强大的,如何避免因为他这次北伐给朱全忠造成的巨大损失,而导致后梁比历史上更早被李存勖击败才是他现在要做的。

    此时,面对争论不休的部将们,杨渥苦笑连连,不知道该如何劝说他们。

    好在,不久之后一个新的消息却让他找到了合适的撤兵理由:他的父亲杨行密在不久前偶感风寒,再次病倒了。

    杨渥自从去年十月份率领大军北上,到现在已经有五个多月时间过去,虽然军政大事大部分都是交给已经返回广陵的高勖在处理,不过杨行密不可避免的还是需要操劳不少事物。

    这一次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风寒,但他本来身体就不好,又因为操劳过多,结果就病倒了。

    一年多以前,杨行密突然中风昏迷,虽然之后蜀中名医李将其救醒,但同时又留下了两到三年内必然会复发的诊断。

    所以从那时起杨渥便正式执掌淮南大权,希望让杨行密得到休养;但这一次北伐,杨渥必须亲自领兵,镇守后方的任务就不可避免的落到了杨行密的身上。

    此时杨行密再次病倒,杨渥以此为理由撤兵,众人自然没有什么理由反驳,至此,撤兵回去就成了定局。

    不久。朱全忠的使者正式到达宿州,却是让张训等淮南老将吓了一跳。

    “唐令回?怎么是你?你怎么还活着?”张训满脸惊讶的问道。

    眼前这位使者,竟然是一位多年前的淮南将领,并且与张训等人都相互认识!

    原来,杨行密与朱全忠之间,早年还因为共同对付孙儒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双方经常有贸易上的往来。

    不过之后因为孙儒被杨行密消灭,使得双方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再加上朱全忠想要阻止杨行密统一江淮,所以双方的矛盾日益激烈。

    而直接导致双方关系破裂的,却是十一年前,杨行密派遣当时担任押牙的唐令回运输上万斤茶叶前去贸易,结果被朱全忠所扣押。

    在那个时代,上万斤茶叶还是值不少钱的,尤其是对于刚刚平定淮南不久的杨行密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