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胜败兵家常事,谁都可能有落难被俘的一天,若主君今天能用顾全武来换回秦裴,那么将来万一自己落难被俘了,主君也一定会想尽办法营救自己。

    这么一想,众人看向杨渥的目光也不同了。

    最开始在他们看来,杨渥仅仅只是吴王的长子而已,没什么真本领;前两天他当众展现诗才后,众人见了他心中都会赞赏一句,“看不出来这小子还有这本领”,不过也仅仅如此了。诗才那东西,不过是闲着没事的时候附庸风雅的,既不能用来治国,也不能用来领兵。

    但如今他这一番话,却让大家头一次在心中有了这么一个想法:“或许让这小子将来继承大王的基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对杨渥来说,是不是要放回顾全武根本不重要,但这却是一个卖好于在场众多将军的机会。一方面向大家表明了自己重视手下忠臣良将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让大家眼前一亮,觉得杨渥这个长公子还是有独到看法的。

    “你说的有道理,我意已决,顾全武必须尽快放回去,换秦将军回来。”杨行密当场作出了决定,此刻他看向杨渥的目光也充满着赞赏。

    “渥儿终于长大了,知道收买人心了。”他在心中暗自感叹。

    曾经,他看着长子从一个幼小孩童渐渐长成如今翩翩少年,心中喜悦不已;后来,他看着杨渥整日不务正业,他心中焦虑,自己一天天老去,其他儿子还年幼,唯一年长的儿子却是如此顽劣,将来谁能继承自己的基业呢?

    而近几天,他见到长子有了极大的改变,各方面都成熟了许多。他的心中也欣慰多了。

    在他的部将中,节度判官周隐就认为他的诸多儿子,难堪大任,希望让他的老兄弟庐州刺史刘威来做节度留后;还有寿州刺史朱延寿,更是想着自己来做节度留后。

    这一切都不是他的本意,老兄弟和小舅子再怎么亲近,那也比不过自己的亲生儿子亲近吧?

第十三章 温馨

    第十三章温馨

    在议完公事后,时间已经快午时了,杨渥也不打算立刻赶回军营中。

    昨天他一大早就去了军营,都没来得及和母亲史氏以及姐姐杨静等人打招呼,如今好不容易回来,当然要在家中吃过午饭再回去。

    在先前的合议上,杨渥的主张得到了众人的认同。他感受着众人目光的变化,心中欣喜不已。在历史上,即便没有杨渥提出来,在这个月月底时淮南还是将顾全武释放回去交换秦裴了,他没想到自己只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提前作为建议提出来,就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迈着喜悦的步子,他刚刚回到自己的院子,却被一个小小的身影撞了个满怀。

    “哥哥骗人,哥哥骗人。前天晚上说好了要讲故事给我听的,结果却到现在都没有讲。”原来是二弟杨渭。他一见到哥哥的面就扑了上来,一脸委屈的对他说道。

    “公子!”杨柳和小翠也一脸欣喜的站在院子门口等着他回来。

    虽然只有一天没见,但两人都感觉似乎有很久没看到他了一般。昨天没见到杨渥时,两人都觉得有很多话想和他说;如今见着了,却是只有一声“公子”来表达她们的感受。

    杨渥心中也怪想念她们的,在穿越到这里的第一时刻,他所见到的就是这两个陪在身边的少女。后来在他得到的回忆中,他也感受到了三人一起长大的深厚情意,如今一番相见自然感到非常亲切。

    在给了两女一个安慰的眼神后,杨渥笑着抱起了弟弟,“哈哈,原来是弟弟啊!怎么没有去外面玩耍,反倒是在院子门口等我呢?”

    又伸手揪了揪他的小脸道,“弟弟啊,你这才四岁,就这么沉了,看来日后要减肥了,不然会成小胖子的,难看死了。”

    “公子,二公子昨天早上起来后就来你这里,准备找你讲故事。谁知道你一大早就出去了。二公子在你这里等了好久都不愿回去,后来还是夫人亲自过来将他拉回去的。就这样,他还不依,今天又来等你了。要不是你今天回来了,还不知道二公子要怎么闹呢!”一旁杨柳笑着说道。

    “是这样啊”,杨渥感到很不好意思,觉得自己似乎欺骗了小朋友的感情。没办法,一忙起来,哪里还记得前天晚上答应过要讲故事给弟弟听的事。

    此刻望着弟弟一脸的委屈,心中想着弟弟坐在院子门口等他回来讲故事的场景,杨渥感到心疼不已。

    历史上杨渭最后怎么死的?忧郁而死的。

    在杨渥被徐温等人杀死后,当时才十岁的杨渭被拥立为新的淮南节度使。作为傀儡的他万事都不能做主,在战战兢兢的过了十多年后,受尽欺辱的他就在忧郁之中得病去世,当时还不到二十四岁。

    想着历史上这个可爱的弟弟的悲惨结局,杨渥心中立下誓言,今生定要改变这一切!

    “好了,弟弟不要生哥哥的气了,现在我就给你讲故事,讲最好听的故事。”杨渥笑着捏了捏他的脸,只感觉肥嘟嘟的,捏起来非常舒服。

    “今天哥哥我要给你讲本朝太宗时,玄奘法师西行到天竺取经的故事。从前,在东海之上,有一个名叫傲来国的国度,附近的海中有一座大山,名叫花果山……”

    是的,他要讲的就是西游记的故事了。

    在这个想象力还很匮乏的时代,西游记这种精彩的神怪小说非常引人入胜的,加上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事迹早就众人皆知了,家里几位上了年纪的夫人都会时不时的去庙里拜佛。因此如今杨渥一讲取经的故事,顿时就吸引了大家的兴趣。不要说是二弟,就是小翠和杨柳她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的。

    ……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欲知接下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讲了许久后,杨渥觉得有些口干舌燥。

    他可不打算一次就讲完,不然几十万字的小说要讲到什么时候?更何况他也要留着以后对付弟弟不听话的时候。

    “好弟弟,快说说,接下来美猴王到底如何了?他有没有成功的拜师菩提祖师?”杨渭还没说话,身后一个清脆的声音却已经传来,原来是他的姐姐杨静到了。

    杨静听说弟弟从军营回来了,赶紧过来看看他。正好见他在讲西游记的故事,听得有趣,就躲在一旁。如今见杨渥讲到一半不讲了,顿时就坐不住了。

    “咳,刚才不是都说了吗?‘欲知接下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小弟我早就口干舌燥了,还是下回再说吧!”杨渥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准备回屋子休息。

    “不行,现在就要说清楚,你这人,讲故事才讲到一半怎么能不讲了呢?”杨静依旧不依,抓着弟弟的手不放。

    “为娘也想知道接下来如何了,渥儿还是继续讲下去吧。”

    这时候一个乐呵呵的声音响起,将在场众人吓了一跳。原来杨渥的生母史氏也到了。

    史氏乃是青州人氏,虽然是杨行密的侍妾,但因为她连续生下了长子杨渥和次子杨渭,所以她在节度使府中的地位仅次于朱夫人。上个月杨行密被朝廷封为吴王后,她也被封为武昌郡君。

    本来她听说儿子从军营回来了,就打算亲自过来看看,谁知刚到这里就被精彩的故事吸引住了。

    “母亲,您怎么过来了?”杨渥赶紧过去扶着史氏,将她迎入屋内坐下。

    “为娘怎么来了?还不是来看你了!这几天都不见你人影,也没见你去请安。既然你不去我那,那就只好我来你这里了。”史氏满是嗔意的说到。

    杨渥心中有些不好意思,穿越过来三四天了,居然都没见过生母一面。如果不是这次她主动过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去见到这位生母。

    “母亲勿怪,孩儿刚刚出来做事,这两天正忙着,所以一时间才忘了给母亲请安。”杨渥赶紧解释道。

    一旁的杨渭本来还要闹着讲故事,此刻立马安静下来向母亲告状。

    “哥哥前天晚上说好了要讲故事给我听的,结果前天晚上没讲,昨天也没讲,直到今天才讲了一点点,还没讲完。”小家伙噘着嘴,一脸的不满。

    “就是,弟弟说好了要给我写诗的,结果还没写!”杨静也在一旁数落他道。

    见三人纷纷说起他的不是,杨渥感觉好像自己真犯了什么大错一般。

    他觉得自己很冤枉,不就是过来两天时间吗?说得好像答应你们的事情过了很久都没做到一样?

    “这次过来是给你送盔甲的。”说闹了一会儿之后,史氏开始说正事了,“前些日子,你父亲说准备让你到军中做指挥使,我便想着你需要一身盔甲,因而特地让人准备了一套。”

    说完,像变戏法一样,屋子外面走进来几个侍女,捧着一整套明光甲,从头盔到护膝等都一应齐全,而且做工极好,铠甲上面装饰华丽,显然花了很大的心思。

    杨渥试着穿上,感觉非常合身,重量也刚好合适,不会影响到走路,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华丽了,金光闪闪的,要是穿着这身铠甲上了战场肯定会成为活靶子。

    一旁杨静等人见了他的装扮纷纷称赞,说他穿上这一身甲胄后,整个人都显得不同了。

    “怎么样,渥儿可满意吗?”史氏笑着问道。

    “满意,当然满意。这身甲比我先前的那一身要好看多了。”

    他先前穿在身上的明光甲只是普通的将甲,要说华丽,与现在这一身自然不能比,不过若说起实用却是之前的那副铠甲要好得多。

    当然这些他没有说出来,到底也是母亲的一番心意,大不了以后只在庆典之类的场合穿,上了训练场或者战场就穿回原来的。

    “你满意就好,昨天一大早为娘就让人给你送来了,谁知道你却走的那么早,昨天晚上也没回来。你还年轻,你父亲也还在,可以帮得到你。所以你没必要让自己太累,军中的事情只要过得去就行了。”史氏叮嘱道,想到长子以后就要去军中为将,她心中感到非常不舍。

    一旁杨静也叽叽喳喳的向他问起军营里面的一些消息,一时间屋子里面热闹不已。

    看着这一幕幕,杨渥心中感到非常温馨,对前世的思念也淡了一些。

    是的,他是幸运的,虽然来到这么一个大家庭中,但他能感受到家人的关怀。人们常说大户人家是非多,但他却没有感受到有多少是非。

    既没有一个可恶的兄弟和他争夺家产,也没有什么恶奴对他冷嘲热讽。就算是唯一对他不怎么爽的朱夫人也不过是使些小手段打压他而已,平日里该用的吃穿用度也从来没有短了他,便是逢年过节的礼物也是与其他人一视同仁的。

    这么一个有人情味的家庭,让他感到非常温馨。

    “前世已经不可追寻了,今生有这么可爱的弟弟,热情的姐姐,关怀的母亲,慈爱的父亲,还有其他心中挂念自己的人。这些人都是我的家人。此生一定要努力进取,绝不能落入历史上的命运。”他暗自发誓。

    吃过午饭后,陪着家人坐了一会儿,杨渥不得不再次起身出发。

    他在军营里面还有许多事情,不仅要回去监督士兵们背诵军纪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们表明自己不会躲在节度使府中偷懒的态度。

    若是他刚进军营就整日不见人影,又谈何让士兵们信服,谈何建立自己的威信?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他都没有回节度使府,而是住到军营里面。当然,在没事的时候,他也会拿起笔,用他那歪歪扭扭的书法将西游记接下来的故事写下来,命侍卫送回去,让杨静读给他那弟弟听。

第十四章 校场之上

    第十四章校场之上

    如此又过了两天,杨渥开始抽查士兵们的背诵情况。

    他在每队中随机抽出五人,总共五十人,然后一个一个检查。结果一上午下来,杨渥还是很欣慰的。

    “虽然没有哪一伙的人能在两天内全部背下十七条军纪,但从现在抽查的情况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五十个人里面只有两个人不会背诵,而且这两个人这只是有些生疏,并非完全不会。总得来说十七条军纪是基本上传达下去了,接下来就是执行的问题了。”

    杨渥开始召集士兵,让大家在校场上列队。

    “十七条军纪,大家基本都会背诵了,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时间里,本将会让朱思将军作为执法官,专门负责执行军法。本将希望你们不光是嘴巴上会背诵军纪,在行动上也要能够不犯军法。不然到时候,本将说不得只好用你们中某些人的头颅来正军法了。朱将军!”

    “末将在。”朱思踏前一步应道。

    “你执掌军法,一定要做到公正严明。军法既然都传达下去了,就一定要严格执行,你可万万不得懈怠!”

    “是,末将定然秉公执法,决不懈怠!”

    接下来,他又在自己手下的那十一个侍卫中选出六个交给朱思,暂时作为执法队的人。

    “嗯,现在开始执行第一个军令,站军姿!”

    ……

    “站军姿?”王茂章一脸疑惑的看着副将张崇,有些搞不懂站军姿是什么意思。

    “不错,就是一大群士兵列好队,穿上全身甲胄,站在校场上面一动不动的,就像晒太阳一样。”张崇一脸古怪,似乎也没有想到杨渥的第一个军令居然是这个。

    “这个杨公子,到底在干什么?前两天让营中士兵背诵军纪也就罢了,毕竟他想整肃军纪那也由得他。但这站军姿到底有什么用处?”王茂章更加疑惑了。

    听说前两天在合议上杨渥力主放顾全武回去交换被俘的秦裴将军。

    对他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王茂章的心中也有所触动,心中想着以后可以好好亲近一下;如今这么一出却是让他不知道杨渥到底在干嘛。

    此刻的校场上,五百人的队伍肃然站立着,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光是站着都这么辛苦。

    “不行了,脚已经麻了,腰间也有些发痛。”

    “好想动一动,就动一下,抬抬脚,伸伸手也好。这样站着,手脚好难受。”

    “肚子好痒!好想抓痒。”

    ……

    若不是刚刚才宣布了军纪,在队列中不能喧哗,不能随意乱动,身旁又有那些腰间别着大刀的侍卫在来回巡视,看见谁乱动就上去用拳打脚踢,这些士兵们只怕早就不干了。

    他们以前不过是两三天出一次操,训练时也是训练刀法枪刺等杀敌本领为主,训练强度并不大,哪里受过这种苦头。

    这站军姿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光是全身披甲和手中的兵器就有几十斤重。前面一刻钟大家都很轻松,觉得不过如此;但是小半个时辰后,许多人就觉得双脚发麻,浑身难受;强忍着等半个多时辰之后,终于有人受不了了。

    “将军,要是让我们上阵杀敌也就罢了,如今让我们在这里傻站着,像个二愣子一般,小的我可是不干了,要站军姿还是你们自己来吧。”有个虬髯汉子冲出队列,对站在最前面的杨渥大声咆哮道。

    杨渥与这些士兵一样,也以标准军姿站在那里。到此刻,他也在咬牙坚持。

    他在等人,等谁先受不跳出来。范思从和陈二人也在旁边陪着他站军姿,只有朱思作为执掌军法的人在四处巡视。

    此刻见终于有人跳出来了,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然后用同情的眼光望着那个跳出来的人。

    “朱将军,此人不听约束,又咆哮主将,该当何罪?”杨渥看都没看那汉子一眼,转身向朱思问道。

    “军法第四条,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来呀,行刑!”

    朱思踏前一步,大声宣布道。说完,手一挥,只见六个彪悍的侍卫,快步上前拖起刚才那人就按倒在地。

    “将军饶命啊,小的罪不至死啊,小的罪不至死啊!”那人这时候才知道怕了,连连求饶道。

    可惜执法的侍卫没理会他,其中一人提起腰刀就砍了下去,一颗大好头颅飞上天空,又随着脖子上飞射的血液重重的砸在地上。

    一时间场上众人各个都是倒吸口凉气。

    “居然,真的砍了?!”有人难以置信的喃喃自语。

    是的,杨渥一开始就打算杀人正军法。在这个乱世之中,什么言语都比不上血淋淋的头颅更能警示人心,更能贯彻军法。

    头一天的晚上杨渥就和朱思等三人说好了,今天在校场上站军姿,一直站到有谁先跳出来,然后将此人杀了来正军法。

    本来这人犯的过错也不重,用不着杀人,但朱思说,既然要正军法,就一定要杀人,只有血淋淋的头颅才能让士兵们记住军法的无情。

    杨渥虽然心中不忍,但为了贯彻军法,也只好同意了。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