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想起霍白川的话,微笑摇头,“姑姑一时糊涂,没想到你放在心上了。”
“阿君自然是要放在心上的,阿君将姑姑当娘看待嘛。”她真诚的说,眼眸一直看着霍丹兰。
然,霍丹兰欢喜的摸了摸她的脸,“姑姑知道,姑姑也将阿君当亲生女儿看待。”
“即是如此,姑姑不如来永王府做永王妃可好?我父王定会对姑姑很好的,阿君也会很孝顺。”她鼻子一酸,眼眶便湿润了。
霍丹兰心疼的将她搂进怀里,“不做永王妃,姑姑也最疼阿君,阿君不要怕,在姑姑心里,阿君是最好的。”
这是被拒绝了,赵淑心头一紧,吸了吸鼻子,不知该说什么,她不善言辞,实在不知该如何才能打动霍丹兰,她与霍丹兰性子是极像的,决定之事,不会轻易更改,亦不是那看重****之人。
霍丹兰十五六岁或许还能有可能,然她已不在是爱做梦的年纪,她在感情方面虽未千帆过尽,但也已是心如玄铁,不是能轻易打动的。
就算曾有那么一丝丝的悸动,也早已在理智的潜意识里消弭。
回到永王府,赵淑恹恹的,一连几日都不开怀,小朱子汇报了好一会,见赵淑不说话,稍稍抬高了声音道:“郡主,奴才已让人在折子里把刘长史的名字添上去了。”
赵淑乃淡淡的点头,小朱子又说:“卫夫人的八成嫁妆铺子都被一品居吞并了,卫夫人大怒,要给卫将军娶妻呢,选的是大学士林大人的嫡孙女,林秀雪。”
“你说谁?”赵淑厉眼一扫,小朱子忙低下头,再次禀:“林大学生的嫡孙女林秀雪。”
“啪。”赵淑心中怒意横生,拍案而起,“她休想!”
这对前世的夫妻,相公打孙云的主意,妻子打卫廷司的主意,好打算!有她赵淑在一天,这两人便休想来祸害她的人!(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 无耻(补昨天的)
“你说王大人今日才将折子递上去?”赵淑森然的问。
小朱子点头,“今儿递上去了,奴才方才看了,下朝后,大家都未出宫,还在泰和殿呢,今儿这事怕是要了结了。”
赵淑沉凝片刻,姑姑要嫁给宋天和,她顾着自己姑姑的感受,无计可施,但林秀雪,哼!
“林朝英近来与何人走得近?”林家不过末流世家,不依附党派,便只能靠边站,希望他聪明些,莫要学人家缠入新旧之争来。
小朱子忙答:“林大人已抱病在府,如今林家是林大爷掌,林大爷如今在翰林院任修撰,声望极高。”
“翰林?”赵淑想起那位荣大人,冷笑一声,“父亲大学士,儿子修撰,给他几年莫不是要拜相?去准备,我要入宫。”
小朱子忙下去吩咐人备车,心下踹踹,郡主回京后心情便从未好过,众人也都战战兢兢的,还不如在观州自在呢,在观州太后最大,但不管事,便是郡主一手遮天,大家日子过得也滋润。
心中虽压抑,但乃很快便准备妥了车驾,赵淑捡了个白玉瓶,折了几朵千日红养在白玉瓶里,便出了王府。
车马行在青石大街上,很平稳,她一言不发的坐于中央,手轻轻的拂白玉瓶里的千日红,初春等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宽慰郡主。
突然,赵淑扬声道:“回府吧。”
小郭子与小朱子再外赶车,听罢相视一眼。不知郡主为何改变了主意,实在是变得有些快。
刚调转马头,赵淑便道:“去邑光侯府。”
两人又转了一下马头。才缓缓朝邑光侯府去。
幸亏赵淑及时调转了马头,若为此事进宫,明德帝便该多想了。
此时,泰和殿内,连粱允四都不在,倒是秦吉和卫廷司候在他跟前,秦吉已老六十多岁。一身黑衣笼罩,大约是习武的缘故,并未见老。看上去很强壮,肌肤黝黑,眼眸中透着睿智的光芒。
“卫才韬也同意这门婚事?”明德帝说起卫才韬来极为不屑,语气冷冷的。半点没有因是卫廷司的父亲而客气。
卫廷司不语。以沉默回答了明德帝的问题,“那妖妇想除掉长安,想了这么多年,以前总阻止长安娶妻,到处无中生有,害得长安堂堂卫家嫡长子,竟连个像样一点的妻子都找不到,如今见长安领兵了。又要用婚事打压长安,她那蠢货儿子。连个妾都要娶皇室子女,皇上,不能忍了,还请皇上为长安做主!”秦吉道。
明德帝冷哼一声,“朕以前观卫才韬也非是那糊涂的,如今看来,空有皮相罢了,也无需太过担忧,你的婚事岂是一妖妇所能左右的?无需担忧。”
“多谢皇上。”卫廷司道。
“恩,老四媳妇办了个花宴,你也去看看,若有看中的便来与朕说,朕为你做主,你是朕看着长大的,朕把你当亲儿子看,断断不会让你委屈。”明德帝翻了翻手里的奏折,“这是子安递上来的折子,有一人,刘仁安,此人你两可有印象?”
“回皇上,刘长史此人可用,他出身不高,在京兆府已呆了好些年了。”卫廷司道,他知晓赵淑与刘仁安的关系,一听明德帝这般说,便知晓定是赵淑的安排。
明德帝看了他一眼,提朱笔在上圈了一下,“既是在京兆府多年,便派往西凉做知县。”
他说完,想了想,又道:“郑洪生此人朕以前也是极看重的,后总无人再朕面前提起,便忘了,如今阿君提来,朕便属意他去做甘、南、台三地巡抚,柳焕在黔州也呆了好些年,将他调来给郑洪生做巡按御史。”
卫廷司与秦吉都未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如今大庸的巡抚也未如前朝般是封疆大使,且巡抚下设三司辖制,又有巡抚御史,卫廷司并不是很看重。
秦吉更不会多说什么了,他的职责是保护天子,并不参与朝政,此时露面,不过是应卫廷司的请求,来提一提婚事之事。
自然,明德帝也非是与两人商量,他只不过是想说说话而已,说完对两人道:“且下去吧,让季东学和秋樘始进来。”
“是,微臣告退。”卫廷司揖礼告退下去,而秦吉则隐入暗处,悄无声息的,无人知晓。
卫廷司出了泰和殿的门,对秋樘始点点头,宣了明德帝的意思,便扶着新佩的剑扬长而去,只是他总感觉这把新剑极为不称手。
秋樘始与季东学对视一眼,季东学冷哼一声,率先进了泰和殿,秋樘始紧跟其后,凤眼脉脉含情。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两人跪下行礼。
明德帝坐于龙案前,王继阳呈上去的折子是展开的,“起来吧。”他淡淡的道。
两人谢恩站起来,分立两旁,明德帝抬眼看了一眼眉目仿佛含情的秋樘始,和神色愤愤的季东学,将方才的决定说出来道:“朕欲起用郑洪生为甘、南、台三地巡抚,柳焕为巡抚御史,二位觉得如何?朕准二位爱卿畅所欲言。”
季东学一听,立刻站到中央,揖礼反对,“皇上,郑洪生如今不过四品知府,资历尚轻,若左为三郡巡抚,臣恐同僚心寒,百官不服啊皇上。”
他话毕,秋樘始便一甩官服前摆跪下,“皇上,臣不同意季大人所言,郑大人勤政爱民,这六年来将观州治理得仅仅有条,从未有过税收不全,晚交不交之情况,且这几年观州俨然成为南北商业枢纽,观州周围数郡也都得以发展,臣认为郑大人之功,可破格提拔,做三郡巡抚,实属应当。”
季东学一口老血要吐出来,秋樘始这无耻之徒!观州出了一个春园,一个三顾斋,不卖柴米油盐,卖洗发膏,其他地方均是没有,商队不去观州进货去哪里进货?这和郑洪生有关系吗?更何况观州住的大部分是宗室之人,宗室之人都不用交税的好么!
“恩,秋爱卿所言极是,能把观州治理得如此繁荣,郑爱卿功不可没,赐琳琅令,有人若不服,也给朕去治理出第二个观州来,朕封他做总督,封疆一方。”明德帝很是无耻的说。
季东学心中大骂,昏君!宣他进来就不是让他畅所欲言的,是让别人误以为此事是他与秋樘始奏请的!
此时,他想骂一句,你大爷!(未完待续。)
ps: 看了书评,大家脑洞比我还大啊……不过也给我开了一扇新大门。
第十六章 怨 一(今天第一更)
一别数年,再次登邑光侯府的门,赵淑颇有些百感交集,遥想当年,她曾对江穗计说过‘只有亲人才能唤她阿君。’
如今,江穗计心中该是怨她的吧,让他背负着负心之名,还将江月关在观州府衙地牢数年,不管如何,她不过外孙女而已,江月才是他的骨肉。
终究是隔了一层。
她的到来,侯府的下人们都慌了,太突然,门房躬身道:“郡主里边请。”一人领着她往里走,一人跑去禀报。
赵淑颔首,并未说话,走了大约半刻钟,江杨氏便领着丫鬟婆子迎了过来,“阿君怎不让人过来知会一声,舅母都未给你准备好吃的。”她嘴角含笑,更显慈祥,这些年她撑起邑光侯府,极为艰辛,比几年前老了许多。
“奴婢给郡主请安,郡主万福金安。”江杨氏身后的丫鬟婆子福身请安。
“阿君请舅母安。”赵淑方福身,话都未说完,便被江杨氏扶起了,她上上下下打量赵淑,“多年未见,阿君长大了,舅母原还想明日去看你,没想到你这便过来了。”
她身后的婆子生怕赵淑生气,便接话解释道:“郡主有所不知,舅老爷刚添了一大胖小子,夫人昨儿刚从硕阳归来。”
硕阳有杨家的一个分支,也可算作是杨家发源地,世族杨家,属硕阳杨家最为繁荣,自然如今是京城杨家最大。
江杨氏出生杨家旁支,赵淑眼睛一动。便心生一计,浅笑:“恭喜舅母添了小侄子,只是硕阳离京太远。若是近些,阿君定是要去粘粘喜气。”
赵淑并未生气,江杨氏与她身后的丫鬟婆子均松了一口气,指了指绿萝,“阿君长大了,方才若非看到这丫头,舅母定是不认得了。以前看着像个小仙童,如今看着像个仙子般。”
“舅母说我像像小仙童,莫不是阿君小时候像个小子?”赵淑揶揄的道。
江杨氏听了忍不住笑起来。原本的眉眼郁气淡了不少,说着话,便到了正院前厅,与刚接到信儿便赶过来的江淮向遇上。
江淮向轮廓并未有太多变化。只是已从大男孩长成男子。见着赵淑脸一红,便远远揖礼,“表妹。”
“表哥安,”赵淑俯身回礼,随意找了个话题,“怎未见表姐?”
“她还在硕阳,待她归来,表哥让她去找你说话。”江淮向忙解释。
“原是如此。”赵淑听罢不再多问。“如今表哥可还在书院念书?”
“恩,还念。”他颇有些不好意思。说罢脸更红了。
赵淑看他这模样,便觉得邑光侯府这儿子教养得有问题,不够自信,以往见时他也不是这番模样,想当年太子……当年之事不提也罢。
“表哥便不想去国子监?”
“啊?”江淮向惊了一下,随后极不自信的道:“国子监要求太高。”
“表哥难道觉得自己及不上?别人也是人,不是神,别人能去,你为何不能去?表哥莫要未去试便觉得自己不行。”她近日来都心情不好,心情一不好,说话便极为不客气,这个毛病她曾企图改的,但一直没改成。
江淮向年轻,经事不多,被赵淑一阵抢白,顿时有些薄怒,他何时被女子说教过?他娘都不曾这般言辞严厉过。
一旁江杨氏见自己这傻儿子又转牛角尖的,忙开口岔开话题,“你表妹说得在理,还不快多谢表妹?”
赵淑听了江杨氏的话,叹了口气,缓和了语调,转移了话题,“不知舅舅可在?”
“你舅舅去江北,说是去访友,已去了两月有余,也不知你今年回京,便没在府上等。”江杨氏说着话,不忘给江淮向使眼色。
江淮向无奈,只能揖礼道:“还请表妹莫要生气,兄长方才态度不好,表妹将为兄当做兄长才出言相劝,为兄方才还不明表妹苦心,心中多有误会,实在不该,在此多谢表妹。”
“表哥无需如此。”赵淑不想在纠结与这个话题,便转而问江杨氏,“舅母,外祖父呢?”
“你外祖父一直住在皎兰书院,半年才回一次侯府。”江杨氏说到此处面色有些不好,不过很快便恢复如常,“阿君,来喝茶,这是舅母从硕阳带回的九华毛峰,偶尔品一品,极有问道。”
赵淑浅笑品了一口,果然鲜醇浓厚,香气高爽,回味甘甜,视线落在江杨氏手上的厚茧上,这些茧她熟悉,都是刺绣留下的。
由手慢慢移上,江杨氏面容有些憔悴,她虽极力表现得很欢喜的模样,但她乃看得出她心中存着事,家中好些人都不在,偌大一个侯府靠她一人撑起,想来很是艰辛。
“舅母,我想单独与你说说话,不可可否?”
“好。”江杨氏恍然一笑,“看我,竟忘了,阿君已长成了大姑娘。”说罢对江淮向道:“不是说还有功课要温习?”
“是,母亲。”他极为恭顺的揖礼,“表妹,为兄告辞。”
赵淑含笑目送他离去,直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丫鬟婆子们也站得远远的,才道:“舅母,皇祖母的口谕外祖父想必已是收到,不知他可有生我的气?”
“嗨,外祖父怎会生外孙女的气?阿君莫要多想,你是你外祖父唯一的外孙女,他疼你还来不及,怎会生气?”江杨氏含笑说道,说着给自己倒了杯茶,恰好低眸看茶杯,不与赵淑对视。
赵淑没有放过她眼里的不自然,紧接着问:“果真?那为何这些年外祖父都未曾给我去过信?若我记性差些,都要快忘记自己还有个外家了。”
江杨氏握茶壶的手顿了一下,扯出一抹更大的微笑,看向赵淑,“阿君知道的,侯府不比当年,你外祖父也醉心于书院……”
“舅母也怨我让舅舅去寻太子哥哥废了手罢。”赵淑打断了她的话,“所以,舅母和外祖父都是怨我的,我今日来,便是想来通知外祖父,我马上便要替我母妃兄弟报仇,若为此他不认我这个外孙女,我也不怨他,舅舅的手废了,我亦是很愧疚,若舅母愿意,我可想法子让表哥去国子监。”(未完待续。)
ps: 谢谢大家的月票和打赏,先不一一打出来,目前在疯狂码字中,快死了,要大家的安慰!!!
第十七章 皇命不可违
话说到这份上,江杨氏也不装作欢喜的模样了,慢慢放下茶壶,坐在赵淑对面,“阿君可知如今侯府多艰难?”她缓缓的说,“舅母不是向你诉苦,舅母也不是怨你,舅母只是太累了。”
她说罢眼泪顺着脸颊落下来,别过头看向远处,“侯府如今连铺子也无,只靠一个庄子养活,你舅舅是个不得志的,如今手又坏了,舅母是怪过你,可你舅舅不怪你,我也便只能怪他没本事,怪他无能。”
“舅母,对不起。”赵淑最终还是说了这句话,不管怎样,江左都是自己亲舅舅,母妃的亲兄弟,江穗计如何想且不管,江影是顾着娘家的。
江杨氏转头含笑看着赵淑,眼眸的眼泪止了些,有这句对不起,她已是心满意足。
“看我,竟在你面前流泪,真是不该。”她从袖中取下手绢擦干眼泪,“阿君不必说对不起,是邑光侯府对不起你,你外祖父也是真心疼你的,他只是在怪自己,没有教好大姑,委屈了你母妃,对你关心也不够,是我们对不起你。”
“江月是江月,你们是你们,我分得清的。”赵淑笑笑,并不多说,转而问了另外的问题,“舅母可知我母妃以前的事?我心中总是不安,恐会有事要发生,而非我之力能摆平。”
江杨氏摇摇头,“不清楚,当年你母妃行事与他人不同,结交的都是名动天下之人。我及不上,自然是知之甚少,不过想来有一人知晓。”她回忆起往年之事。面上不由得露出向往的神色。
想来,她是极羡慕江影的吧。
“何人?”赵淑立马问。
“你母妃的老师,结草居士。”她立马便吐口而出,可见印象极为深刻。
赵淑愕然,她娘还有个老师?她一点不知道,“我母妃竟还有老师?”
“恩,你母妃与阿倾皆是结草居士的学生。阿倾也便是懿德皇后。”江杨氏说罢忙捂住自己的嘴,“阿君听了便罢,此事皇上不让说。你当做不知道,可明白?”
赵淑皱眉,怎又和懿德皇后扯一块了?“阿君知晓,只是舅母可知结草居士再何处?”
江杨氏摇摇头。“不知。结草居士已隐居十年了,自你母妃被册封为永王妃起,便离开了京城,她一身无儿无女,唯有两位学生,你母妃还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