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公公。”唐毅又掏出了一张银票,一共两千两银子,该死的太监才心满意足地告辞去了。

唐毅把黄锦的书信打开,内容和小太监说的大同小异,只是详细了许多。无非是嘉靖还没有拿定主意,尤其是泉州开海,固然受益不少,可是闹出的风波也不小,要是倭寇再攻击南京一次,不用别的,嘉靖直接就能砍了唐毅的脑袋。

“唉,既想吃又怕烫,真是一个难伺候的主儿!”唐毅揉着太阳穴,思索了好一会儿,从桌子里掏出了一份厚厚的文件,放在了面前。

封面上赫然写着:“东南建设纲要”几个朱红的大字。

这是一份在蹲黑牢的时候,就想好的一个方略,只是牵连太大,推动起来难度不小,可是如今胡宗宪当了东南总督,朝廷上关于东南战略的争论也消失了,可谓是上下一心,加上海商大姓覆灭,留下了巨大的真空,可供挥洒,要是不大干一把,唐毅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十天之后,以东南总督府的名义,明发一篇文章,斗大的标题:要想富,先修路。

作者不用问,就是咱们的唐大状元。

文章之中,唐毅全面阐述了他的大建设,大发展的思路。

针对大修道路,唐毅首先指出大明朝征收实物税收,什么稻、麦、绢、帛,种类繁多,数额巨大。

每到征税的时候,就要长途运输,路上损耗严重,小吏更是趁机盘剥百姓,往往百姓要付出两倍甚至三倍的负担,压得人抬不起头。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有识之士都看得明白,只是对于如何解决大家莫衷一是,日后张居正接任首辅,推行了著名的一条鞭法,只是惹来了巨大的争议,难免人亡政息的下场。

到了唐毅这里,他没有直接去针对法令说三道四,而是拿出了另一条全新的思路,也就是用发展的方法解决问题。

火耗巨大除了官吏贪墨,还有客观原因就是道路确实崎岖不平,运输的时间太长,中途遇到了雨水,粮食就会发霉变质,以至于无法完成纳税的任务。

如果大力修建道路,增加牛马船只,提升运力,很多路途中的损耗就降低了,百姓肩上的担子自然轻了。

而且道路通畅之后,各地互通有无,原本烂在地里的粮食,山里没人要的干果,卖不出去的兽皮野味,全都有了销路,百姓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通篇文章,带着浓重的唐氏风格,务实独到,不但不侵犯各方的利益,还给大家伙送来了一张天大的馅饼,唯一的问题就是修路的钱要从哪里来?

第457章铁公鸡

东南三省,修路两万里,桥五百座,码头一百处,造船三千,养马五十万……

一连串的天文数字,在一个月之间,基本上传遍了整个东南,至少士绅官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有人惊讶,有人鄙夷,长城不过一万里,一张口就是两万里路,简直就是放炮,胡说八道!

可是呢,当看到提出这个意见的竟然是唐大状元,原本还骂骂咧咧的都闭嘴了,甚至拭目以待起来,就看看这位还能不能缔造奇迹。

不负所望,唐毅在随后的半个月里,不断刊发文章,把设想不断提出来,各地的官绅看到之后,无不眼前一亮。

唐毅指出大兴土木之所以会劳民伤财,主要是征集民夫,无偿劳动,耽搁农时,以致田地荒芜造成的。

东南修路将不再强征民夫,转而招募闲散劳动力,给予合理报酬,以及使用罪犯俘虏,还有鼓励百姓自愿参与。

修路也不是广撒网,而是选择经济发达,商贸往来频繁的区域推行。以福建为例,主要是拓宽强化连接漳州、泉州、兴化、福州之间的官道,并且修通茶叶主产地安溪和泉州之间的直道。

所有道路分成四类,第一类名为官道,连接主要城市,跨越省份,由总督和巡抚衙门牵头修筑,其中官府负担七成,民间负担三成。

第二类名为大路,主要是连接县城之间,由布政使衙门牵头修建,布政使衙门和地方各自承担一半花费。

第三类是乡道,顾名思义,是连接乡镇和县城之间的道路,这个是有地方乡绅商人出面挑头,官府配合,士绅百姓出资七成,官府出资三成,配合完成。

至于第四类,是重点经济区的直道,比如安溪和泉州之间,这个由市舶司全面出资负责。

每一类的道路都有不同的规范,从宽度,坡度,到路面材料,路基深度,全都有详细数据。

唐毅指出修路的目的在于繁荣商贸往来,便利百姓互通有无,以及传递信息,调动军队等等。

因此要秉持谁得利谁付费的原则,修路的花费要打入过路费之中,凡是使用新修成的道路,都要缴纳费用,期限为三十年,所得收入用来支付修路以及维护费用。

四类道路之中,直道收费归市舶司,官道收费归总督和巡抚衙门,大路收费归布政使和知府,乡道则是知县衙门和士绅按照出资比例分配。

一听说有费用可收,不少人都来了兴趣,他们再仔细一研究,更是血液沸腾,嗷嗷怪叫。

唐毅圈定出来的修路区域,几乎都是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物产丰饶的地方,而且几乎每个地方都存在运输难题。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东南的户口即便不算黑户,也比国处多了一倍以上,人口多,出产的商品多,需要的物资也多。而几乎所有道路都是国初留下的,近些年大明财政困难,根本无力整修道路。

地方的乡绅虽然有心,却力有未逮。

真如同唐毅设想的那样,这两万里道路势必会商旅云集,络绎不绝。不是一条道路,而是流动的金河!

过路费有得赚,沿途酒坊茶肆,客栈旅店,又是一笔收入。

人都说唐毅有点石成金的本事,现在一看果然不假,经过他这么分解下来,把本来不可能的任务变得不止可行,还充满了诱惑力。多少人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当然了,这么大的工程,不是唐毅写写文章就成的,最关键的还是总督衙门的态度。为了争取胡宗宪的支持,唐毅亲自赶到了杭州。

递上了拜帖,几乎不用等待,唐毅直接到了后花园,一座巨大的湖心亭出现在面前,胡宗宪穿着宽大凉爽的衣服,巍然端坐,在他的身侧站着那位胡公子胡柏奇,真正凉风通过水面吹来,带着荷花的淡雅,水汽的凉爽,吹在身上,别提多舒服了。

“呵呵,默林兄,你是真会选地方啊。”

胡宗宪笑得眯起了眼睛,“行之,快过来,刚杀的西瓜,你尝尝。”

成了东南总督是不一样,切西瓜都不说切,说杀,是够霸气的!

唐毅上了凉亭,抓起一块,脆沙瓤的西瓜,又在井水里拔了,还真凉快,啃了一块西瓜,暑气全消,浑身上下透着舒服。

唐毅随手把西瓜皮放在旁边,笑道:“默林兄,咱们开门见山,我是来化缘的,赏点银子吧。”

“行之,西瓜不错吧,再来一块。”胡宗宪看了看儿子,吩咐道:“回头告诉厨房,给你行之小叔多弄几个好菜,大老远的来了不容易,我要和他一醉方休。”

我缺你一顿酒啊!

唐毅翻了翻白眼,猛地一拍桌子,“胡汝贞,你别和我打马虎眼,五百万两银子,你是出也要出,不出也要出!”

“多少!”

胡宗宪吓得一哆嗦,连忙伸手去捂唐毅的嘴,“我的小祖宗,胡某人要是有这么多银子,你掐死我!”

“哼!”唐毅轻蔑一笑,“默林兄,水贼过河别用狗刨,你有多少家底儿,我一清二楚。别的不说,光是四大姓被干掉,落到了你手里的田产就不下五十万亩,按照市价估算,最少有八百到一千万两,这些钱都是从闽浙百姓,还有东南士绅手里搜刮的,拿出一半儿给我修路,顺理成章。”

来之前,唐毅早就做好了功课,四大姓被干掉,他们的家产流向了何处呢?除了表面上的金银细软,加起来有四五百万都上缴国库,交给嘉靖之外,更为值钱的就是他们积累的船队,店铺,还有多达百万亩的田地。

这些东西不少被其他的世家吞没,杨博也狠捞了一笔。

只是他们都比不上胡宗宪近水楼台,据唐毅所知,有二十几位胡宗宪的同乡徽商,吞了一半以上的家产,数额多达上千万银子。江湖规矩,见面分一半,唐毅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过分,简直太有良心了,都能戴红领巾了。

可是胡宗宪脑门的青筋都跳了起来,怒吼道:“唐行之,你怎么不去抢!是有些田产作坊不错,但是要变成银子,还要卖得出去才行,那么多的数量,你让我卖给谁?又让我怎么拿出五百万两?”

胡宗宪的唾沫星子喷了唐毅一脸,唐毅也怒了,“那你说能出多少?”

胡宗宪比划了一下手掌,唐毅脸顿时黑了。

“五十万两够干什么的?”

胡宗宪不吱声,胡柏奇仗着胆子说道:“唐大人,你会意错了,是五万两!”

打发要饭的啊!

唐毅气得昏倒,“胡汝贞,你别太过分了,我修路可不是为了自己,道路通了,调兵就容易了,还能减少各地驻军,剩下军饷。一句话,你到底帮不帮忙?”

胡宗宪叹了口气,“行之,这笔钱我要用来练兵,三年之内,增加十万精兵,两千艘战船,三年厉兵秣马,再和倭寇决一死战,扫荡东南,平定海疆,千古功业,一战成功!”

胡宗宪激动地涨红了脸,略带愧疚地说道:“行之,实在是无能为力,我怕是帮不了你。”

他拿着抗倭大业压人,唐毅被噎得无话可说,又觉得不对劲儿。

“默林兄,你不出钱,那为何又以总督府的名义刊发我的文章,你什么意思?”

胡宗宪憨厚一笑,“没什么意思,就是觉得行之文章写得好,想法也好。”

“想法好,你怎么不出钱?”

“我不是没钱吗!”胡宗宪把两手一摊,要多欠揍有多欠揍了。

唐毅从他得意的笑容中读出了别样的东西。

“好你个胡汝贞!故意刊发我的文章,又不出钱,你这是上房撤梯,你想看我的哈哈笑,你太不地道了!”

这回轮到唐毅给胡宗宪喷了一脸,胡总督不愧是第一封疆,比起唐毅的风度好多了,颇有些唾面自干的味道。

“行之,话说到了,我也不客气,你的修路大计是怎么回事,别以为我不清楚。”

唐毅心里咯噔一下,这家伙看出来了?他嘴上可不承认,凶狠狠道:“为国为民,问心无愧!”

“信你才怪!”胡宗宪一翻白眼,冷笑道:“你当我是傻瓜啊,大规模修路,还地方和衙门一起上,摆明了就是给那些士绅送好处。说句不客气的,我把五百万两都给了你,少说有二百万两要落到各地的衙门和士绅手里。你摆明了就是雨露均沾,买通东南,让大家伙都支持你的开海大计,我说的对还是不对?”

不愧是胡宗宪,一下子戳到了唐毅的痛处。

他冷笑道:“四大姓的家产虽然是不义之财,可是靠着修路的幌子,重新回到世家手里,我第一个不答应。好钢用在刀刃上,放在我手里,用来打倭寇,才是最好的选择。”

还真别说,唐毅被问住了,他不由得低下了头,可是下一秒果断抬了起来。

“我差点被你忽悠了,这些钱你都能用来抗倭吗?有多少要去上下打点,有多少要被层层贪墨,用在抗倭的银子连一半都不到,还不如留给我修路呢!”

这俩人是真不客气,互相揭老底儿,吵得面红耳赤,你拍桌子我跺脚,互不相让,跟两头急眼的公牛。

到了最后,胡宗宪干脆就耍无赖了,抱着胳膊,轻蔑道:“行之兄,反正银子我是不会给的,有本事你就把我从总督位置上赶下来吧!”

饶是唐毅智计百出,可面对胡宗宪这只铁公鸡,是一点辙儿也没有。

第458章大闹总督府

“瓷公鸡,铁仙猱,玻璃耗子,琉璃猫!”唐毅毫不客气批评着胡宗宪,“你就是一毛不拔,对吗?”

胡宗宪陪笑道:“行之,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事有轻重缓急吗!再说了,凭着你点石成金的本事,弄出几百万两银子修路,不是难事。”

“呸!你当我有摇钱树,还是有聚宝盆?再说了,道路,码头,航道,那是朝廷的事情,该收的钱收不上来,该花的钱拿不出来。什么轻徭薄赋,什么与民休息,都是扯淡!眼下东南好些引水渠都是太祖爷和成祖爷那时候修的,用了一百多年,早就淤积堵塞,不堪使用。倭寇为什么屡剿不绝,说穿了就是老百姓活不下去,兴修道路水利,都是解决倭寇的根本之道,我就不信,以你胡汝贞的见识,看不到这一点!”

唐毅越说越气,胡宗宪老脸发红,说实话,唐毅这些天的文章给了胡宗宪极大的震撼。甚至说是颠覆传统的。

顺着修路建桥这些眼前的事情,往下推演,唐毅隐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朝廷的职责是什么!

纵观两千年来,儒家在经济上的建树乏善可陈,总是逃不脱简政放权,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老生常谈。仿佛朝廷什么都不做,天下就太平了,朝廷大兴土木,就是害老百姓,尤其是秦朝修万里长城,隋朝修大运河,都两代亡国,更是使得这种观点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可是他们忘了,秦国之所以强盛,是靠着郑国渠,是靠着都江堰,这些大型水利工程,打下了耕战立国的根基。

至于大运河,更是泽被千年,成为南北经济的命脉。

滥用民力,征用上百万民夫,耗光了国库,固然不对,可是什么都不做,更是大错特错,错的离谱。

唐毅在文章中提到,修筑道路要计算经济利益,征召工人要给予合理报酬,而且要鼓励开设砖窑,就近采购建材。

他的这一套方法,已经把大型工程带来了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而且还能带来就业,促进经济繁荣,鼓励工商业发展,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胡宗宪是个务实的官僚,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坏,他分得很清楚。

只是他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盘,绝对不会轻易答应的。

“咳咳,该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行之,不管你说什么,我胡宗宪都一心抗倭,绝不改变。”

唐毅阴沉着脸,怒道:“默林兄,钱咱们先放一边,人总可以谈谈吧?”胡宗宪伸手,摆了一个请便的姿态。

“修路要各地衙门配合,还要征集民夫,物料,千头万绪,没有你总督府的命令,我是谁也指挥不动。”

胡宗宪面带难色,低声说道:“行之,不是老哥驳你的面子,地方上已经千头万绪了,再给他们添麻烦,只怕影响了正事,我看你还是算了。”

说完之后,也不等唐毅驳斥,胡宗宪大喊道:“三儿,爹还有公务,你陪着小叔聊啊!”这位胡总督一个健步蹿出去,动作比兔子还快,转眼消失在视线里。

凉亭里面就剩下了一个胡柏奇,“咳咳,叔,您还用饭吗?”

“用!怎么不用!”唐毅脸都黑了,“不吃白不吃!胡三儿,我可告诉你,别以为我会轻易放手,你爹要是不答应,我还就不走了!”

“那是您老和我爹的事情,小侄儿可不敢多问。”胡柏奇一副受气包的模样,自从上次挨了胖揍,怕唐毅怕到了骨头里。尤其是老爹走了,连个保护自己的人都没了,胡公子只盼着唐毅能赶快滚蛋。

谁知唐毅竟然较上了劲儿,一顿饭从中午吃到了傍晚,都热了三回,愣是耗上了。

胡柏奇都哭了,“叔,咱们有事明天再说行不?”

“不行!”唐毅冷笑道:“别拿我当三岁小孩子,我要是出了这个门,进来就难了。我非要见到你爹不可,正好我也酒足饭饱,有劲儿折腾了。”

唐毅起身,活动活动胳膊,抬头正好看到了廊檐下挂着的气死风大灯笼,他踩着桌子摘下了一只,把罩子扯下去,露出胳膊粗的牛油蜡烛,火苗子突突窜起。

攥着蜡烛,对准凉亭的帷幔,轻薄的丝绸瞬间就起火了。

“叔!”

胡柏奇的声音都变了,吓得尖叫道:“叔,你可不能放火啊!”

“哼,小意思,我高兴了还杀人呢!”唐毅还不过瘾,把另一面的帷幔也给点着了。胡柏奇想去抢夺蜡烛,可是被唐毅一瞪眼,吓得他连滚带爬。

“快来人啊,走水了,走水了啊!”

霎时间好些家丁院工都跑了过来,拿着水桶水盆,就想去救火,可是唐毅挡住了去路,这些人哪敢冲撞他啊,只能眼睁睁看着凉亭变成了一根大号的蜡烛。

……

就在人群后面,有两个穿着儒衫的小老头,其中一个抓着山羊胡,摇着头,“我说亮卿兄,这位唐六元也太,太……”

“太野蛮了!”

相对矮小的老头笑道:“伯鲁兄,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会闹腾也是本事,更何况他是胸有成竹。”

“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明白。”

“伯鲁兄,你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多少年了,我还真没见过能把收买人心说得如此光明正大,我都差点信了。”

两人正说着,只听哗啦啦,凉亭被烧得倒了架子,唐毅迈着大步,一边走还一边说道:“烧完了一处,我接着烧第二处,我就不信烧不出胡宗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