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倒想要领教,你读出了什么?”徐渭不服气问道。
王世贞把书合上,闭目思索了一会儿,满脸感叹。
“以往读书的时候,总是向往男耕女织,世外桃源,可是按照行之的说法,这可是最没效率的方式了,还不知道多少人桃源梦碎呢!”
徐渭眨眨眼,貌似真有道理,“梦碎倒是小事情,我怕有人会借机发难,找行之的麻烦。”
王世贞战意十足,大笑道:“来就来,他们要攻击行之,咱们也不是吃素的,不服气就辩论辩论,看看谁有道理!”
王世贞是越发钦佩自己的妹夫,维护起来,那是不遗余力。
“呵呵,王凤洲,你还说我是驴粪球,你也好不到哪去。没见行之说吗,他的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知行合一。要想驳斥他的观点,完全可以,只是要拿出真东西。靠着清谈,靠着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徐渭笑道:“所以啊,我准备带着翰林院的那帮小子,去天津看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再说了,我也想领教一下,行之怎么靠着一张苇席,就让一个村子变得富裕起来。”
“好啊,这个主意好,算上我一个,国子监那边刚考完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
这俩人也看透了,与其浪费口水,坐而论道,不如领着人去看一看,他们深信唐毅不会让支持他的人失望的。
消息放出去,回响之热烈,简直超出了徐渭的想象,几乎所有的翰林,从上到下,全都报名了,足有四十几号人。
国子监那边,更是热闹,王世贞本以为有个七八十人就很不错了,哪知道光是报名的就突破了二百。
里面有举人、贡生、官生、恩生、功生、例生、土官、外国生、幼勋臣及勋戚大臣子弟,几乎一个没有落下。
而且仔细一了解,还有不少冒名顶替的,好多商人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仰慕唐毅的名声,想要拜访讨教,就花钱从国子监的生员手里买来报名的资格。
王世贞和徐渭互相通气,是既喜悦,又担心,这么多人,如何安排啊,听说唐毅那里不过是个小村子,百十户的人家,怎么能住得下这么多人。
后来还是诸大受和陶大临想出了办法,分批,正好国子监和翰林院不能空了,一次只准五十人前去,而且不准带仆人,怕辛苦的别去,不怕辛苦的抽签。
结果没有人主动退出,最终抽出了五十个幸运儿,由徐渭和王世贞带领,前往天津,考察书中所说。他们和同学们话别,花了四天的时间,赶到了天津。
又在人的带领之下,来到了村子外面。
离着老远,眺望过去,一片低矮的土坯房,冒着炊烟,看在眼里,徐渭和王世贞,都惊讶的长大了嘴巴,同行的翰林和监生也都惊叹,唐大人竟然住在了如此简陋的地方,实在是令人惊讶。
他们走近了村子,遇到了忙碌的村民,这些村民只是看了看他们,就继续忙自己的事情了,没有丝毫的害怕,甚至已经见怪不怪了。
自从《国富论》刊发之后,就有不少商人仿佛朝圣一般,前来拜会唐毅,前不久,天津巡抚殷士儋还带着大大小小的官吏,有知府,知县,前来拜见唐毅,请教治理地方之法,盘桓了两天才离开。
见惯了那么多官员,区区一帮读书人算得了什么。
“果然和别处不一样,老师还真是厉害!”王锡爵欣然说道,他幸运地抽中了签,一想到还在京城写青词的申时行,就忍不住幸灾乐祸。
“凤洲公,咱们快点吧,村子就在前面了。”
王锡爵一溜烟儿跑在前面,其他人争先恐后跟着,进入了村庄,四下留神,看得出来,的确房屋简陋,低矮逼仄,老百姓以往的日子过得不算好。
可如今全然不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不论老人孩子,都换上了得体的衣服,干净整洁,不管是村子里的道路,还是自己的院落,都规规矩矩。
而且家家户户的门前都堆着石块方砖,好些急性子的人们已经准备开工建新房了。只是他们还必须完成一项神圣的任务,才能轮到自己。
那就是修建村子里的学堂!
就在唐毅住的土地庙对面,辟出好大的一块平地,几十名打着赤膊的村民正在挖地基,目测一下,学堂的面积也有十间房舍,地面上有青石青砖,还有比腰都粗的房梁,在另一面,有十几个木工在忙着制作桌椅板凳,预备着给娃娃们上学用,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要不了一两个月,方圆十里八乡,最大的私塾就会赫然出现。
看得出来,村民们的确富裕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小小的村子,竟然舍得不惜血本,大兴文教,都是老师的功劳。
身为唐毅的学生之一,王锡爵十足的自豪,何其幸运,能成为老师的弟子。
他迫不及待地嚷嚷道:“快去见恩师吧,我们满肚子的话要请教恩师呢!”
第744章唐毅的考题
打谷场中间,一团篝火熊熊燃烧,火堆的周围,几十个身着儒衫的读书人席地而坐,欢声笑语不断。在不远处的木架上面,挂着三头开膛破肚的肥羊。
有村民负责把羊肉切成大小适当的块,用木签穿起来,裹上香料,堆成了一座小山。
徐渭和李贽都是好吃之人,尤其是大碗酒,大块肉,吃的满头热汗,那才是最痛快的。他们两个等不及都串好,先捧过来一大堆,放在火上烤着,没有多大一会儿,羊肉就嗞嗞冒油,飘出淡淡的香气,这两位口水流的老长,不停发出啧啧声音,恨不得立刻大快朵颐,别提多丢人了。
唐毅借口给大家伙倒酒,离这俩丢人的家伙远一点。
农家的浊酒,算不得好,可是此时喝起来,别有滋味。唐毅就像是好客的主人,给每一个翰林还有国子监生倒酒。有人竟然激动的双手颤抖,还没喝酒脸就红了,心里不停狂喊,崇拜的偶像给自己倒酒了,不要太幸福啊!
唐毅转了一圈,回到了位置,王锡爵不知道从哪里给老师搬来了一个木墩,坐下来就能比别人高一头,说话也能听得更清楚。
唐毅先举起来酒碗,和蔼笑道:“大家伙远路而来,本该好好招待大家,奈何万事开头难,村子里一切都刚刚开始,只能因陋就简,不周之处,还请海涵。”
说着唐毅先干为敬,其他人连忙陪着,王锡爵喝干了碗里的酒,感叹说道:“老师,您都来四个月了,还是如此简陋,想必刚来的时候,一定更加辛苦。弟子们却在京城养尊处优,歌舞升平,安逸享乐,说起来真是羞愧,该死!”
其他人也都低下了头,感慨万千,仿佛犯了多大错一般。
唐毅满不在乎一笑,“元驭说的对,可是也不对。当初来的时候,的确如此,房舍四面漏风,躺在屋子里,能看到星星和月亮,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要自己动手。”唐毅简单说了两句,话锋一转,“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想的更多,可以说略有心得,你们大家伙过来,索性就开诚布公,畅所欲言。”
“好啊!”王锡爵带着头鼓掌,其他人也一起仰望着唐毅,火光照应着他的脸庞,熠熠生辉,恍惚间他们甚至觉得唐毅有了一丝神圣的味道。
王阳明被贬官龙场,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从此心学门人多数高谈阔论,盼着能够顿悟,立地成圣,只是几十年过去,再也没有第二个王阳明。
今天在场的五十多人,几乎都是心学门下,他们憧憬着,想要知道五十年来,最接近阳明公的人,到底悟出了什么道理,每个人竖着耳朵聆听,见证传奇的一幕。
“初到此地,修房舍,砍柴,挑水,煮饭,凡事亲力亲为,无非为了温饱二字,后来便不愿坐吃山空,开始给村民写信,办学堂,挣一些花销,当得知村民在岁末年关的时候,都会编织苇席,换一些银钱,我就建议他们分工协作,织出更多的苇席,赚更多的银子。到了过年的时候,总算是安静下来,回头想了想,却发现几个月的经历,和千百年来的历史演进何其相似。”
唐毅微微仰起头,感叹念道:“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
“韩愈的这篇《原道》你们多半耳熟能详,人们从蒙昧走向文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衣食住行,吃饱穿暖,制作出各种实用的工具,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布匹,商品多了,自然就出现了交换,出现了商人,社会越发富庶,医者、乐师出现,治疗疾病,愉悦心灵。制定礼法规范,建立王朝,订立规矩,制定度量衡,组建军队,一步步走来,才有当今之天下。”
用韩愈的观点,把《国富论》的社会分工说法重新阐释一番,大家耳目一新,仔细一琢磨,可不是吗,原来古圣先贤早就发现了,只不过他们说的没有《国富论》这般清楚,当然,后世读书人也没有唐毅的聪明智慧,洞察烛照。
原本对《国富论》还存有怀疑的人,也不得不认同唐毅的说法。
“韩昌黎所言可谓至理,可是他却忘了,数千年下来,不是每一个百姓都能吃饱穿暖,生病了能看医生,想要求学,就有书读。实际上如何呢,大多数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没有实现,这就是最基本的现实。就在这座村子里,就在三个月之前,有个孩子为了能来读书,不惜把自己的手烫伤,因为手伤了,父母就不会逼着他编苇席,他就能读书了。”
在场的众人都惊呆了,他们多数家境优渥,实在是想象不了,为了读书,竟然不惜自残,当即就有几个人激动地站了起来。
“大人,想不到世上有如此好学之人,我们愿意出钱。”
“没错,此子日后一定是国家栋梁,应当大力栽培。”
大家情绪激动,七嘴八舌头,徐渭一边啃着刚烤熟的羊肉串,一边叫道:“瞎嚷嚷什么,你们就不能多用点心啊,行之刚刚不是说了,大多数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更读不起书。什么是大多数?你们能帮一个,帮两个,能帮得了千百万的孩童吗?”
徐渭的一顿抢白,让大家都没了话说,垂头丧气。
唐毅微微一笑,“大家心存善念,是值得鼓励的,只是文长兄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也曾想过,拿出一些银子,帮一帮百姓,可是银子花光了怎么办?总不能年年掏银子吧?”
“师父说的有理,所以您就教给村民编织苇席赚钱?”王锡爵惊喜问道。
唐毅赞许地点头,“有人喜欢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是他们忘了,这只是在说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可不论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吃喝拉撒,生病要吃药,上学要花钱,天经地义的东西,不会因为你是君子,他是小人,就发生丝毫改变。曲解圣人意思,或者说牵强附会,故意遮蔽双眼,蒙住良心,除了能自欺欺人之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谓知行合一,精髓就在于求真务实!”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核心在于富民二字,民富易治,民穷难治,小富小治,大富大治。老百姓穷得一无所有,就是揭竿起义之时!”
……
唐毅说得很多,每一个人都仔细聆听着,努力思索着唐毅的话语。
唯有徐渭、李贽、王世贞三个听出了唐毅的真正意思,至于王锡爵也只听明白了一半而已。
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之后,到了晚年,却越发夸大心的作用,尤其是“天泉证道”,王阳明在生命最后关头,和钱德洪与王畿论道,留下了四句宗旨,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中看得出来,王阳明越发在善恶,心性上打转转,至于“行”之一道,则被抛到了一边,至少放在次要的地位,自祖师爷以下,心学门人越发流于清谈,竟有几分佛门“万物由心造”的味道。
唐毅的谈话,他抛开了四句教,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而且又往前迈了一大步,也就是加上了求真务实四个字!
这一加可了不得,等于是整个把心学从唯心硬生生拉到了唯物的轨道,求知要做到求真,做事要务实。
如何判断什么是真,是对,诀窍就在于实践,就像唐毅这般做事,实践对了,就是对的,实践错了,就是妄想,就是空谈,就应该摒弃……
好大的魄力,好大的胆气。
几十年来,总算有人在阳明公的肩膀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可以说唐毅已经站在了另一个全新的境界,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徐渭三个自然是满心欢喜,甚至欢呼雀跃,他们本以为唐毅至少要过不惑之年,才能超越阳明公,成就一家之言,只是没有想到,来的竟然这么快,真是让人兴奋啊!
说到了酒酣耳热,唐毅情绪高涨,他站起身,朗声说道:“余著《国富论》,只是讲到了财富的创造,可是财富不是创造出来就可以了,还要分配好。让每一个人,拿到应得的那一份,这就是我下一本书,要探讨的内容。”
唐毅举着酒碗,一口喝干,笑道:“今天我就给你们留一道题目,去岁编织苇席,村子七十余户百姓,一共净赚白银三千两,这是他们第一次赚到这么多钱,如何分配这笔钱,他们都犯了难,你们不乏饱读诗书之人,更有朝廷未来的栋梁,就让你们思索一番,该怎么分配,明天我要检查功课!”
第745章唐学
徐渭背着手,在唐毅的家中转了三圈,一边看着,一边大摇其头。
“不敢置信,真是不敢置信!”徐渭用夸张语气说道:“行之,咱们俩认识也有十年了吧?你可从来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别看你成天穿着布衣,那可都是上等的松江棉布,而且还要反复揉洗晾晒,弄得一点生性都没有了,穿身上比女人的手都舒服,啧啧,一个挺讲究的人,突然变了。”徐渭凑到了唐毅的耳边,低声说道:“我敢说,你所谋者大,对不对?”
“慎言。”唐毅恨不得把徐渭的嘴给撕碎了,警惕道:“我说文长兄,村子外面还住着二十个东厂的高手,人家天天盯着我,你是恨我不死啊!”
徐渭连忙捂住了嘴,不敢说话,迟疑了一会儿,才猛然反应过来,又上当了!
区区几个东厂番子,能看得住你?
别人不知道,徐渭还不清楚,唐毅这家伙手眼通天,无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都被他喂得饱饱的。不说别人,就说麦福吧,他被嘉靖赶回了安陆守灵,在当地还有他的几个侄子,麦福就想着亲戚总比外人好,把几个侄子叫到了家中,让他们伺候自己。
哪知道这几个侄子都不是好东西,以为老太监失势了,就大肆偷窃麦福的金银财宝,挥霍无度,老太监气病了,他们几个还不给请大夫,巴望着麦福死了,财产都是他们的。
说起来可怜,麦福在嘉靖身边,那可是几十年的内相,能和当朝首辅比肩的大人物,回到了家中,竟然落了这么个下场,老太监死的心都有了。
其实很多太监都免不了晚景凄凉,离开了皇宫,没了权势,跟一条癞皮狗差不多。
不过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姓邵的,说是要拜见麦老公公,几个侄子害怕走露风声,就拦着不让见。结果姓邵的一怒之下,把他们都给打得鼻青脸肿,冲到了麦福的病房,见过了之后,立刻请来大夫,算是把老太监的命给救了过来。
麦福千恩万谢,危难关头见真心,一个江湖的侠士竟然比亲侄子还要贴心,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麦福总算是看透了。
老太监就对着邵大侠提起,要把家产都给他,作为报答,姓邵的连忙拒绝,还和老太监说他的侄子虽然不怎么样,可是有一个侄孙才十岁出头,很喜欢读书,是个老实的孩子,把他过继到麦福的名下,作为亲孙子,继承香火,替他养老送终。
麦福让人把孩子叫来,见过之后,果然喜欢,可是他又担心,自己活不了几年,孩子还没长大成人,以后能扛起家业吗?
邵大侠大包大揽,笑着告诉老太监,只管放心,他姓邵的会照看着小公子,直到顶门立户,他以后要是敢不认老太监,姓邵的就和他拼命!
在邵大侠的主持之下,把一切都办妥了,临走的时候,老太监感动的热泪盈眶,非要请教,到底是谁帮的忙,毕竟他和邵大侠以往都不认识,怎么会突然从天而降,帮了他的大忙。
邵大侠借着酒劲儿,才向老太监透露,他是长江航运公司下属的船户,家里头还经营者两座丝绸作坊。
麦福人老成精,一点就透。
他眼泪朦胧,唐大人,果然够朋友,咱家总算没看错人!
此事在有心人的宣传之下,在太监堆里人人皆知,提到唐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