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4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没有多大一会儿,在内阁开会的众人纷纷前来,徐阶沉着脸,紧跟着冯保。隆庆向来是不管内阁会议的,商量出结果,再告诉他就可以了,罕见派人打断,必然有要紧的事情。

徐阶和冯保差了只有半个身位,从他的袖口之中,弹出了一张银票,两个手指一晃,就塞到了冯保的手里。

冯保同样速度极快,扣在手心,扫了一眼,就急忙塞进了袖子。

五百两银子!

钱不在多少,关键是内阁首辅,两朝元老,威望泼天的徐阶给他送钱,倍有面子!

人家赏了脸,就要知道好歹。

冯保凑在徐阶耳边,低声说道:“阁老,刚刚殷师傅求见,说俺答攻击小站。”

徐阶脸上一惊,迅速恢复了正常,只是他的手指再度动了一下,又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塞给了冯保。

乖乖,一下子就是七年的俸禄啊,徐阁老还真是馅料十足的大包子啊!

冯保在一旁感叹,徐阶和杨博等人进去,见过了君臣大礼,在起来的时候,徐阶动作稍微迟缓了一点,似乎腿脚不便,杨博挨着他,搀扶了一把,随机分开。

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暗含玄机。徐阶低声告诉杨博,“和衷共济。”

杨博回了八个字,“不离不弃。”

两位朝廷顶级大佬,跑到君前山盟海誓吗?

显然不是,小站的事情有多要紧,他们自然清楚,可是这两位都没有替他人做嫁衣裳的习惯。

唐毅再立军功,徐阶就混不下去了,同样的,唐家军成型,晋商在九边的经营就会毁于一旦。

他们都乐于看到小站被俺答毁了,可是两个人知道,这种犯忌讳的事情,走露一点风声,光是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他们,因此必须小心谨慎,万万不能出一点差错,不然唐毅还在南京呢,那小子发飙,谁都要喝一壶……

“徐阁老,小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派大兵?”隆庆强忍着怒火,发问道。

徐阶连忙说道:“据老臣所知,俞大猷一直奉命守卫小站,他是历经风雨的老将,战功赫赫,手下枪兵云集,守卫小站,应该足够了。”

“够了?笑话!”隆庆不想再忍下去了,“小站只有三千人马,俺答有十万骑兵,双方力量何其悬殊,叫俞大猷怎么保护小站的安全?”

徐阶一惊,“启奏陛下,俺答虽然大举来犯,可是各方奏报,山西,宣府,大同,蓟镇,辽东,各处均有俺答人马,究竟哪一路是主力,还在探查之中,尚无法确认!”

郭乾也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徐阁老所言极是,从俺答历次入寇情况看,意在粮草、人口、金银,器皿……似乎小站全都没有,不值得大动干戈,小股骚扰会有,俞大猷应该足以应付,不会有什么损失。”

隆庆是出了名的耳根子软,被他们一说,也犹豫了,俺答真的是奔着小站去的?万一是声东击西怎么办?

隆庆满心疑惑,只是埋怨道:“那也不能忘了小站啊!”

他唉声叹气,杨博立刻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小站的确十分重要,当派遣人马增员,不过眼下各处兵力捉襟见肘,不好调动,否则,一旦重镇有失,危及朝廷安全。老臣建议向各地督抚下令,让他们根据兵力情况,抽调人马,增援小站,想来不会有闪失。”

假如唐毅在当场,他能跳起来,和杨博拼命。

老家伙看似公允,可是却暗藏玄机。俺答大兵压境,谁舍得放走自己的手下,对朝廷的命令,肯定是充耳不闻,或者推诿扯皮。等到他们打完了太极,小站没准都丢了八次了。

隆庆虽然感觉到不妥,可是见大臣们众口一词,只好点头同意,不过他总算聪明了一次。

“各路人马从不同处来,当有重臣约束三军,居中统筹协调,才能如臂指使,共同对付俺答。朕准备调唐师傅北上,担任督师一职,诸位有什么想法?”

徐阶满心不愿意,可又能说什么,总不能说唐毅不合适,老夫比他有本事,让老夫去!

至于杨博,他觉得刚刚的话都有些风险,再多说什么,以后唐毅和自己翻脸,不死不休,不是给儿孙惹祸吗!

两位大佬沉默,其他人再也没有什么好说,就这样,调唐毅北上的旨意,立刻发了出去。

……

茫茫的原野之上,几十骑飞驰而过,他们组成了扇子面形,很快将十几骑蒙古兵围在了中间,那些蒙古人自知跑不掉,疯狂反扑,明军从容应付,先是一阵枪响,毙杀六七人,接着一顿乱刀,杀死了其余的家伙,干净利落,没有一丝的迟疑。

马栋已经做了很多次,面对着地上的尸体,他生不起一丝的喜悦,相反,他还有着强烈的担忧,纵马回到了高坡之上,正好遇到了马芳。

“父帅,孩儿以为蒙古人是虚张声势,他们的主力不在这里。”

“我当你早看出来了!”马芳啐了一口,怒骂道:“只有那些瞎了眼睛的胆小鬼,才会把三分之二都是半大孩子和老头的人马,当成俺答的主力,吓得龟缩在城中,不敢出头。一帮软骨头,废物!”

马芳痛骂着,马栋满脸思索,“爹,您说俺答回去哪里?我觉得他可能要攻击小站。”马栋冷静道:“值得俺答故布疑阵,大动干戈的目标不多,即便京城也没有这个价值,唯有小站,唯有那些名贵的战马,值得他冒险!”

马芳的长脸瞬间垮了下来,他对儿子报以欣慰的眼神,可紧接着就是强烈的恐惧,小站啊,天马啊!寄托了多少九边将士的希望,要是被毁了,至少对马家军来说,绝对不能接受!

“栋儿,马上点人马,去援助小站。”

马栋立刻点头,他疯了一样,冲到了校场,很快五千马家军的骑兵集结,他们经常进入大漠,所有每个人都有一个准备好的包裹,系在马脖子上,就能出征。

当他们准备好的时候,大同巡按司马初率领着部下飞奔而至。

“中丞大人有令,凡是大同兵马,严守城池,不得私自离去,否则一律杀无赦!”

在场的士兵都是一愣,大家的目光一起落在了马家父子身上,马芳哈哈大笑,“中丞大人有命,末将自当遵守。”

司马初松了一口气,马芳突然转向了马栋,冷笑着问道:“逆子,你是大同的兵马吗?”

马栋稍微迟愣一下,心领神会,放声道:“孩儿犯了军规,恳请父帅将孩儿逐出军中。”

“好,你可以滚了!”马芳没有迟疑。

马栋调转马头,突然将士们纷纷脱下了鸳鸯战袄,反穿在身上,冲着马芳一拱手,转身追随着马栋,一起冲出了军营,把司马初晾在了一边……

第869章强兵云集

司马初气急败坏,用手指着马芳,怒吼道:“你敢怂恿部下哗变,违抗军令,还有没有王法?!”

马芳白了他一眼,“他们不守军规,本将把他们赶出军中,免得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有什么不对?”

“那是一粒老鼠屎吗?”司马初指着快要跑光的人群,叫道:“你睁眼看看,还剩下几个了?”

马芳扫了一眼,的确差不多七成都跟着儿子跑了,他脸色一沉,猛地催动战马,奔着人群就冲来了。司马初看在眼里,稍微欣慰一点,到底是卑贱的武夫,有多大胆子,敢和朝廷对抗?

他狠狠啐了一口,睥睨地看着马芳。

只见马芳冲到了一个傻愣愣站着的百户面前,挥手就是两个大巴掌,他的手和蒲扇似的,打到脸上就是个巴掌印,眼看着他的脸肿了起来。这家伙都傻了,不知道总镇大人发什么疯,直勾勾看着。

气得马芳伸手揪住了他的衣领,像小鸡一样,从马鞍上揪了起来。

“蠢材,留在这要哄孩子?还不快给老子滚蛋!”

百户羞得老脸通红,一转头,也跟着跑出去了。

马芳狠狠啐骂道:“都他娘的听着,是爷们的都去打鞑子,要不是爷们,就滚回家里抱孩子,老子不要懦夫!”

老大发话了,剩余的士兵连滚带爬,跑了一个不剩。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马芳大摇其头,“还是不成啊,离着虎狼之师远着呢,看以后老子怎么训你们!”

司马初都气疯了,“还以后啊,马芳,你给我听着,不把这帮畜生弄回来,本官一定上书弹劾,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他疯狂叫着,马芳一催马,到了他面前,一伸手抓住腰带,把他从马背上提起,高高举过头顶。马芳正好扣着他的气门穴,司马初张大了嘴巴,想要喊叫,到了嘴边,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是不停张嘴,活像个离了水的鲶鱼,狼狈不堪。

“巡按大人,两条,第一那些人都是我马芳的弟兄手足,都是跟着我出生入死的亲人!老子打他们骂他们,那是老子的事,你敢骂人,老子就把你满嘴的牙都给敲下来!”

马芳突然手一松,司马初直直摔倒了马背上,肚子正好撞在了马鞍上,只觉得里面的肠肚都碎裂了,疼得他满头冒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马芳又用力一抓,把他翻了过来,两个人脸对着脸。

“姓司马的,别觉得就你们聪明,别人都是傻瓜。我劝你一句,好好掂量一下轻重,别被私利蒙了眼睛,有些事情,就连你背后的神仙都顶不住。”

司马初没想到这个粗鲁不文的军头儿能说出这话,顿时傻了,“你,你什么意思?本官身为大同巡按,就要保护大同的安全,你不遵守号令,还敢要挟本官,朝廷不会饶了你的!”

“得了吧!”马芳轻蔑一笑,“你非要逼着我把话说清楚了,别忘了当年的旧事,从御史韩丘,一直到刑部尚书黄光升,多少比你大一百倍的官都搭进去了!为什么,是因为上面的神仙法力不成,庇护不了吗?不是!是因为良心偏了,把国家大事扔在了一边,我这么告诉你,天下多少人,眼睛都盯在小站,马场有一点闪失,后果谁也担不起!”

说完之后,马芳一抬手,把司马初扔到了地上,哼着小曲,北方冷得就是快,喝点美酒,暖烘烘来一觉,多美啊!

马芳走了好半天,司马初的手下才敢跑过来,把大人扶起来,可是入手一碰,全吓坏了,司马初的身体冰凉冰凉的,衣服都被冷汗湿透了。

“大人,您怎么了,受伤了?”

有人就破口大骂,“马芳太嚣张了,敢打伤大人,参他,把他抓进大牢,让他知道厉害!”

手下叫嚣着,司马初突然从地上跳起来,一伸手,左右开弓,给了部下二十几个嘴巴子,打得牙都掉了。这帮人傻愣愣看着司马初,心说大人疯了吗,我们可都是为了您好啊!

“给我听着,今天的事情,一个字也不准说出去,谁敢多说一个字,我砍了他的脑袋。”司马初恶狠狠说道,手下喏喏答应,他这才捂着肚子,一瘸一点,离开了军营。

回去之后,司马初就病倒了,打定了主意,事情不结束,他绝对不好了。

……

从大同出来,马栋带着部下,一刻不停,直奔东边而来。马家军经常深入草原几百里,痛击俺答的部落,长途行军经验丰富。

他们每人配三匹战马,一匹驮着士兵,一匹放置武器,还有一匹背着干粮和精料。肉松,奶粉,炒面,鱼粉,豆粉,这五样就是他们横行无忌的法宝。

在马背上吃东西的时候,就有人凑到了马栋的身边,不无担忧道:“少将军,俺答俺么多人,小站能扛得住吗?”

“要是咱们去了,小站被打破了,怎么办?”

马栋狠狠瞪了他一眼,“打破了就怪你这张破嘴!”

吓得士兵连忙一缩脖子,不敢说话了。

马栋翻身上马,“你们听着,咱们的马比起小站的那些宝贝儿,连驴子都不如,要是小站的马落到了俺答手里。”马栋顿了顿,“咱们,呃不,是大明,大明就完蛋了!所以大家听着,上策打败俺答,保住小站,中策小站可失,马不能丢,下策,咱们大家就一起战死吧!”

说完之后,马栋用力挥鞭,马跑如飞,所有将士互相看了看,都露出了决然的神色。

“跟着少将军,和鞑子拼了!”

五千马家军,像是一道洪流,滚滚向前,他们跑出了三天,前面就是京城,马栋不准备在京城停留,里面的牛鬼蛇神太多,他要绕城而过,直扑小站。

正在他们赶路的时候,突然从北方出现了遮天蔽日的尘土,一支庞大的人马正在赶来。

“莫非是俺答?”

马栋一愣,登高眺望,看对方的旗号,上面有一个“杨”字,而且衣甲一律是黑色的,和其他大明军队的红色全然不同。

马栋一眼就认出来,是宣府的总兵杨安来了!

他的部下多是乡勇出身,当初在东南的时候,他们就是黑衣黑甲,杀得倭寇望风而逃,凶威赫赫,到了北方之后,依旧是这一身装扮。

杨安的部下和马家军又不同,他们虽然也都骑着战马,可是马对他们来说,只是交通工具,真正作战的时候,还是要结阵杀敌。他们手上的火铳,相比别的人马长出了一大截,精度更高,杀伤力更大。

而且除了一杆长火铳之外,还有两支短火铳,一人配三支枪,独一无二!

“是杨大哥!”

马栋纵马冲过来,杨安见到了马栋,也是惊喜交加。

急忙跑了过来,“你怎么来了,马总镇呢?”

马栋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我爹把我们驱逐出来,让小弟带兵去驰援小站。”

“原来如此!”杨安点了点头,随机愤怒地咬牙,朝着京城方向,伸出了两根手指!什么无耻,卑鄙,可恶,胆小……一连串的词汇脱口而出。

马栋一愣,“杨大哥,你们也没有军令?”

“管不了了!”杨安恶狠狠说道:“我姓杨的能有今天,都是唐大人一手提拔,俞老总给我送来了消息,唐夫人和少爷还都在小站,我杨安拼了命不要,也不能让他们有事!”

“什么!”

马栋真的吓到了,我的天啊!

“杨大哥,俞老总那么糊涂,怎么不把唐夫人送到安全的地方!”

杨安冷笑了一声,“兄弟,你当唐夫人是寻常人物吗?她会坐视俺答毁了小站,毁了唐大人的心血?”

马栋不解,呆愣问道:“什么意思?”

“告诉你吧,眼下在小站抗击俺答的,正是唐夫人!朝中衮衮诸公,连个女子都不如,真是可耻,无耻!”

马栋目瞪口呆,脸臊得通红,还有什么说的。

“弟兄们,杀啊!”

两股人马汇合,朝着小站方向就下去了。

他们一路过了通州,沿途遇到了十几拨的鞑子,没有客气,统统都被干掉,离着香河还有二十里,大军才准备休息一下,而后直取天津。

正在吃饭的时候,又有侦查骑兵赶来,随同而来的还有一位将领,大家伙也熟悉,正是戚继美。

“莫非元敬兄也敢违抗军令了?”杨安惊喜叫道。

戚继美不好意思一笑,“杨兄,你胡说什么,我大哥最守规矩了。不过谁让蓟辽总督是谭纶谭大人,他和那些昏官可不一样!”

的确是不同,从甘肃,山西,一直到辽东,俺答在数月之间,几千里的战线,处处点燃烽火。

谭纶就察觉到了异常,他不停派骑兵探查,还向朝廷建议,弄清楚俺答的真实想法。无奈何,朝廷的命令都是严防死守,确保蓟辽安全,可是谭纶的担忧越来越强烈。

直到得到军报,俺答突破将军石关,进入长城,随后在京城虚晃一枪,就消失不见。他的心一下子就悬了起来。

作为一个优秀的统帅,他敏锐感觉到了对手的动作不简单,谭纶没有盲目出击,仔细盘算之后,下令汤克宽率领八千人马,坐船到北塘登陆,戚继光率领本部一万人马,南下,他亲自率领五千火铳手作为后援。

戚继美简略说了一下情况,杨安兴奋地一挥拳头,“太好了,大军云集,这回俺答要倒霉了!”

第870章围攻

谭纶不但文武双全,而且还精通曲艺,丁忧期间,弄出了“宜黄腔”,传唱一时。有人把他和周郎相提并论,说他们都是雅望非常,是儒将的典范。

其实光是如此,还不足以评断谭纶之才,就拿近几年的朝局来说,唐毅和徐阶之间的分歧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到了势如水火的地步,朝中官吏,比如杨继盛、殷士儋、王世贞、殷正茂等等,全都要在两派之间选择,想要脚踩两只船,根本就玩不下去。

可是谭纶这厮就玩了,而且还干的非常漂亮,唐毅把他当成朋友,在兵部任职期间,把他运作到了蓟辽总督的位置。

徐阶对他更是青睐有加,历次考察,全都是上等。嘉靖赏识他,隆庆也觉得这个人不错。都说想要面面讨好不容易,谭纶就做到了。

他在各种势力之间,游刃有余,滑不留手,谁也拿他没办法,谁也不愿意得罪他,相反,还要倚重谭纶。

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其实说穿了,谭纶和当初的唐毅很相似,都是有本事,有才略,又会做人,各方大佬都想拉拢。

只是唐毅清楚未来走向,大胆进行了押宝,和各方撕破脸皮,一路艰难坎坷,成为朝廷新进的大佬。

试想一下,加入唐毅采取圆滑的手段,不主动出头,这时候说不定或是一部的侍郎,是牧守一方的督抚,总之十分显赫,就像眼下的谭纶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