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得到了皇上打算征伐日本、并且任用赵松作为主将的消息之后,东北军的高层们也松了口气。
皇上将赵松任命为征日的主将,一来是因为赵松作战果敢而且有勇有谋,一来也是确认了辽东和东北军在军中的地位。
征伐日本,可以看得出来,将会是近几年当中大汉最大的军事行动,而如果能够马到功成的话,只要赵松和麾下的直属团得到功赏,那么东北军系统的声势自然又将大涨,重新回到当时的地位。
也就是因为这样,东北军上下才会对赵松和这次远征如此重视,一点也不敢轻忽。
虽然并非军内人士,但是李静思毕竟是多年历练,看人十分精准,所以恭维巴结纪国公的时候效果奇佳。而且,一谈起话头来,他的精神就变得集中了,原本差不多就要虚脱的身体也稍稍恢复了一些。
“李大人……”就在他准备闭目再养养神的时候,却听到了旁边的一声招呼。
他转头一看,发现喊自己的人赫然是参议宁泽光。这位颇为儒雅斯文的军官,站了这么久却没有显得和他一样虚脱。
“宁大人有何指教?”他有些好奇地问。
“在下位卑职微,哪里谈得上指教大人。”宁泽光微微笑了笑,“只是有件事想要问下大人罢了。”
“宁参议但问无妨,我知无不言。”
“不知道关于辽东建省的事情,现在进展到何种程度了?”宁泽光转过视线来,重新看着远方的海涛,就像是在问一件小事一样。
“嗯……”然而,李静思却表情瞬间凝重了起来。
他沉吟了片刻之后,才轻声回答,“内阁……内阁算是有些成算了吧,前阵子内阁还派了专使过来,专门询问了建省之后需要注意的事宜。恐怕……恐怕建省之事已经为期不远了吧。”
新朝建立之后,大事向四方扩张,比之前明时代版图已经大大增加,因此新增了许多新征服的土地。比如他们现在所在的“辽东”,就泛指了一片极大的土地,之前沈阳派出的清剿部队,甚至还打到了库页岛。
这些新征服的土地既然被划入了大汉的版图,那按照大汉本土的模式来建立民政和民治机构自然也就顺理成章,辽东这些年来已经差不多平静了,因此内阁一直就在打算在整个辽东地区建立行省和府县等等地方政府机构。
大汉因为是新建的王朝,所以在很多地方沿袭了前明的制度,除了将龙兴之地徐州另外划为一省之外,原本的地方行省和府县的辖区并没有多少改变。不过,因为军队和政府已经分离,不再需要另外再设统领几省的文官的缘故,朝廷并没有设置总督,地方的最高行政官就是巡抚。
按照朝廷创立的体制,地方巡抚只对皇上一人负责,由皇上专门谕旨任免,未经宫中同意内阁无法任用巡抚,而且巡抚品级很高,和内阁大臣平级。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一般情况下出现巡抚缺额的时候,都是由内阁推荐候选人选,如果皇上没有反对意见的话,就直接作为谕旨下发,所以实际上内阁丞相也可以节制各地的巡抚。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内阁权力过于膨胀,也不至于让地方政务紊乱,兼顾了皇权和内阁相权的平衡。
新朝的省一级的衙门仿照内阁例子,设置了多个专门负责不同事务的衙署,另外,因为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地方衙门把书吏和外编衙役也列入了官府的编制当中,并且按照等级发放薪饷。
在前明时代,为了节省政府支出,地方衙门的编制定得很少,而且书吏的薪水被定得极低,而且他们根本无法转入到官员的行列当中,只能一直当小吏,看不到任何上升的通路。
结果,为了全家的生计,这些人想法设法要额外创造收入,同时因为没有上升通道他们形势也毫无顾忌,结果最后这些人欺上瞒下用各种方式欺压百姓,谋求私利,造成百姓生活困苦怨声载道,反而对朝廷相当不利。
新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训,于是一方面大力监察官员的不法行径,一方面则将这群人也拉入到了官员的范围里面,给予他们足以养活全家的薪水,先前在徐州起家时的地方政府经验,被很快地推广到了汉人内地省份当中。
另外,内阁还颁布了官员任用法则,规定衙役和书吏也可以因工作表现而升迁成为地方主官,给了这些熟悉地方政务、善于处理地方事务的人以上升空间,也让朝中多了一些能体察民情的官员——在现在的朝廷看来,这种官员比只能舞文弄墨的进士官要有用多了。
因为这套方案照顾到了原本被忽视的差役和书吏的利益,所以他们十分拥护这个政策,执行起来非常快,所以伴随着朝堂上的改革,这一套地方政府的改革也在稳步进行,现在原本大明疆土内的省份,除了川滇情况比较特殊之外,已经基本完成了。
不过,也只有依靠工商、广开财源的新朝,才有能力和资源去办到这种改革。
内地省份的改革完成了以后,内阁开始将目光放到了边境新征服的土地上,想要用推广内地官府模式、以及移民的办法,来将这些土地融入到大汉当中,成为汉家子民的沃土。
最先被选中的是辽东地区,因为一来这边被被大体平定了,已经没有被外部入侵的风险,二来这里的土地还算是肥沃,可以大量移民关内的农民,并且这里还有大量煤矿铁矿,更加值得开发。
经过了这两年的准备之后,辽东建省的事宜已经正如进入了内阁的日程当中了,而李静思是现在的辽东巡抚,他的意见自然也是内阁的重要参考,内阁多次就建省的细节问题征询他的意见。
内阁和李巡抚的往来,军方自然也看在眼里,不过秉承着军人不得干政的原则,他们也不好直接问李巡抚。但是这个问题实在太过于重大,所以宁泽光就想要借着这个机会,以不太刻意的方式套一套这位巡抚的口风。
“建省果然已经箭在弦上了吗……”宁泽光微微颔首,神情却颇为复杂,“大人处事机敏,在辽东建省之后想必能够牧民一方。”
“谁当巡抚,这是朝廷和皇上才能决定的事,在下哪里能够置喙……”李思静一边谦虚,一边却不自觉地流露出了一些志得意满的情绪。“在下一直只想着效忠陛下,为国尽忠,也没有想过这种事。”
一个前朝进士说出这样的话来颇有些古怪,如果是尖刻的人的话恐怕已经当面讥嘲过去了,不过宁泽光却仍旧十分平静。“看来这事确实已经底定了啊。不过,李大人,虽然说是辽东,但是如今我军占据的地方可是大得很,想来不会建一个省吧?”
第1541章各有各的难处
“宁参议说得没错,朝中也是如此看的,这一大片疆土交给一位巡抚来直辖,总有一些忙不过来的,所以朝中的意思是将其分作三四个省,分别设置巡抚来辖领。”
表面上,他是辽东巡抚,将辖下的一大片疆土重新划做几个行省,纵使他能够担任其中一个省的巡抚,那看上去也是亏了。不过,实际上他却并不反对朝廷这样的安排,因为他这些年来担任的这个巡抚有名无实,辽东的军政民政一直都由军方说了算,他只能对纪国公唯唯诺诺,一点反对意见也不敢提。纵使军方一直以来对他的态度还算是不错,但是他心里其实还是觉得憋屈的。
等到重新划省,建立民政机构的举措完成,那时候他就可以真正享受一位巡抚的权柄了,哪怕辖下的地区会大大缩水,那也是好事。
“原来如此……”宁泽光微微点头,不见喜怒,只是低着头沉吟着,“分了省之后,我们行事怕是会麻烦许多啊……几个省都有省城,到时候都要分兵驻扎,而且他们各自都有保境安民的责任,再要互相协调沟通就麻烦了……”
“怎么会?宁参议多虑了!”李静思闻言脸色一边,他生怕军方不同意辽东建省的计划,要求推迟,坏了他的美梦,所以言辞越发恭敬了。“辽东是大汉军队打下来的,以后也要靠大汉军队来维持,不管建省不建省、建了几个省,军队的意见,各省还是会听从的。另外,我朝一贯是军政分离,纵使巡抚也不能随意调兵,到时候即使分了省,各地的驻军还是要听从沈阳的命令,绝不会耽误了军机大事!再说了……纪国公功勋如此之大,威望如此之高,又有哪个巡抚敢于与国公相抗?参议不必担心!”
他说得十分笃定,也显得比较诚恳,所以宁泽光也像是慢慢按下了心来。“纪国公若是在,那我等自然什么都不用担心,可是纪国公终有一天会离开辽东的吧?那时候还能不能如此,可就难说了。”
李静思僵住了。
他不明白宁泽光为什么突然这么说,因为纪国公本人就在场,什么都听得见,一般来说没人会当面议论自己上司的去留的。可是他投瞟纪国公,却发现国公本人仍旧静静地站着看着海面,没有做出一点表示来。
难道这是国公本人授意他来对我询问的?李静思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他越想越觉得对头,不然的话,宁泽光这样的人精怎么会这么大胆,在国公大人面前谈论如此紧要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问题就更加复杂了,国公到底想要从他这里知道什么事情呢?
新朝文武分离,尊崇军人地位,而在辽东,这个情况更加严重,甚至可以说是武官完全压过文官,即使以后建省,李静思也不指望自己能够完全和沈阳平起平坐。内阁里面有人对军队的势力膨胀颇有微词,这个情况他是知道的,但是他完全不敢参与到这种争论当中。
内阁跟他征询意见的时候,他也只是老老实实地据实回答,从来不会写上对军人的怨言或者攻击之词,唯恐被牵涉到了内阁和军方的斗争当中,成为军方的眼中钉。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被宁泽光问到头上的时候,他心里蓦地就有些慌乱。
难道朝廷里面有什么变动,纪国公将会被召回朝廷吗?可是我一点也没有收到风声啊?
“纪国公是国之柱石,也是大汉军队的栋梁,那人人都仰慕尊敬的。不管他在不在,想来谁也不至于与纪国公为难。”犹豫了许久之后,他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自然,也不会跟朝廷的军队为难。”
“难说,难说啊……眼下辽东都是在纪国公手下,说实话也是大权一把抓,以后若是建了省了,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好一直延续的,不然各个省的巡抚不还是要事事请示国公,建省不建省还有多少区别?所以,就算内阁不跟大人明说,我看国公大人恐怕也未必能够一直呆在辽东。”宁泽光脸上微微露出了笑容,但是却突然叹了口气,“带兵有带兵的难处,李大人虽然是个聪明人,但是毕竟是文臣,恐怕也体会不到我们的难处啊……”
“此话怎讲?”李静思小心翼翼地问。
他已经确定了,这肯定是纪国公本人在跟他谈话,只是因为话题有些不太方便,所以授意宁泽光来跟他说——不然的话,宁泽光绝对不会说得这么露骨。说实话,纪国公就算有这样的担心也很正常,毕竟就算他是皇上的心腹老兄弟,朝廷也不会喜欢让一个统兵大将一直呆在一个地方手握大军。
“我们军人打仗,讲究的是上行下效,众志成城。战时如此,不打仗的时候也还是如此,所以大家平常也是抱成一团,共同进退,纪国公你是知道的,他早已经功成名就,该得到的皇上也都给了他了,不管到时候是留是走,反正也是了无遗憾……就算是在下,蒙皇上和国公的垂青,已经得了银兰,还得了封爵,我这辈子也值了,还用得着再求什么?”宁泽光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消失了,然后又是一声长叹,“大家就是放不下手下的这些儿郎啊……”
这一声长叹,让李静思更加感觉到奇怪了,但是他明白,接下来对方要跟自己说的事情,肯定更加重要。
“宁参议,有什么要我做的事情的话,尽管说吧,只要我帮得上,绝对不会不帮的。另外,参议手下的大军,那是于国于陛下都有绝大功劳的,断不会有人敢于对他们不利,我不会,其他人想来也不会!”
他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将诚恳表露无遗,宁泽光笑着颔首,而李静思用眼角看了看,发现纪国公本人也是微微笑了笑。
无论是宁泽光还是纪国公本人,他们都应该知道,将辽东建省并纳入大汉民政体系内是大势所趋,也是皇上本人的意志,他们不会提出什么公开的反对意见。也不会公开跟巡抚或者其他地方官员为难,但是背地里使绊子,方法可多得是。
李静思知道,自己不管是现在还是真正建省以后,都有不少地方要求着军方的合作,他想要尽一切的努力去巴结讨好纪国公——不管纪国公和宁泽光以后在不在这里,只要他们留下几句话,就可以为李静思带来不少好处。
“李巡抚这份心,真是让我等大为感动啊。我等舍命拼杀,保家卫国,图的是什么?图的还不就是让天下安定,让万民可以安居乐业?”宁泽光满面的感慨,“只是,有些人不明白我们这份赤诚之心,非觉得要跟武人过不去才是忠于国家,宋明两代,因为文武相争,闹出了多大的祸患?殷鉴不远,万万不可重蹈覆辙啊。”
“自然如此,自然如此。”李静思一边不住地同意,一边则在暗自揣摩对方的深意。
“辽东,是将士们浴血拼杀得来的土地,现在将士们有不少也留在了这里,安居乐业,多多少少也有了各自的田地和产业。军人,说到底也是万民之一,他们安泰了,国家不也就安泰了?还请李巡抚日后多多照顾,不要让大家为难啊……”宁泽光这时候突然长身一揖,“不过李巡抚也放心,辽东大军,现在就已经有人退伍了,以后恐怕还会有更多人退伍,退了伍就是民,该服的管也一定得服,谁要是仗着自己有老关系不把官府放在眼里,我们第一个就饶不了他们!”
李静思脸色微微一边,显然终于明白了对方的深意。
诚如对方所言,辽东就是纪国公麾下的大军一举打下来的,现在也是靠着这支大军守卫,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这支大军除了征服者和守卫者之外,也成为了辽东这一片广大土地的建设者,甚至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建设的层级。
辽东新开垦的土地,很多都落入到了军人的手里,有些士兵自己耕作,有些人是地位比较高的军官,他们则雇佣了内地的移民来耕种,变成了地主。除了土地之外,辽东现在兴起的行业,都有军方的人在参与,别的不说,辽东新开发的矿山,还有人参和木材交易,甚至现在这座金州港,这些行业和地方,新近发家起来的商人,或多或少都与军方内部的人有关系。
为了防止军队的战斗力腐化,朝廷三令五申,不允许军人经商,并且给官兵定了很高的薪饷,然而在这里实际效果就不如人意了。
在内地省份,到处都有视线盯着,军队的作为要收敛许多,但是在辽东,朝廷的禁令就要打上很大的折扣,虽然明面上高级军官们没有直接去参与,但是实际上……辽东之前就是蛮荒之地,现在的秩序也都是靠军队来维护的,不和军队扯上关系,谁又能安安稳稳经商?现在辽东数得上字号的商户巨贾,其实背后都数得出靠山。
第1542章国公为国
这种情况在军队势力占优的边疆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但是在辽东地区是最普遍最严重的,因为相比其他地方,辽东的开发程度最高,吸引移民的数量也最多,商业和经济的发展都是最快的,而且港口和工矿,也确实最容易被人垄断;同时,辽东大军的功绩和威望都是最高的,再加上大汉素来注重军威,所以官兵上下的骄纵之气也是最盛的,他们私下里都说大汉的天下七分就是东北军打下来的,做点稍微出格的事情朝廷也不会太追究。
这些情况,身为辽东巡抚的李静思当然十分清楚,但是他并不敢跟辽东的军方闹翻,所以从来没有直接跟朝廷举报类似的情况,只是在和内阁交流信息的时候隐晦地提上了几句而已,而内阁对这个情况多少也是知道的,但是多年来内阁并没有处理,所以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李静思这个巡抚也干脆做了闷嘴葫芦。
他没有想到,今天反而是宁泽光这个军方高层,主动找了个机会跟他提这件事。
“宁参议可是担心建省之后,我等清理军方的产业?”这句话刚到嘴边,李静思就觉得这太过于露骨,于是又咽了下去。
“宁参议说得对,辽东能有今天,贵部功不可没,这一点不光是我,辽东的百万生民也是同样看的。若没有贵部驱逐建奴,光复河山,将辽民解救于倒悬,如今哪里又还有我等说话的地方?”仔细又斟酌了片刻之后,李静思换了一种说法,“因为建奴的荼毒,辽东之前疲敝不堪,大军要养活自己,也不得不行一些非常手段……”
“多谢巡抚大人,有巡抚大人这句话,我们倒也没什么委屈的了……”宁泽光又是对李静思轻轻一揖,“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确实是不得已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