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点钱在经济建设上,而不是填入如无底深渊的海军造舰计划中。
五国中,日本是跳得最厉害的,其后是英国、法国,美国是无奈顺势而为。而日本早在和其他四国展开正式谈判时,就已经拿出了新型战列舰的建造计划。为了应对中华强大的昆仑山级战列舰,日本可谓是绞尽脑汁,在长门级战列舰的基础上,日本海军拿出了一份长门级战列舰的升级建造计划。
日本败于中华,失去了琉球和台湾的控制权,就连济州岛也被中华掌控,但日本好歹也有朝鲜在支撑。而且以前通过战争掠夺而来的财富并不少,勒紧裤腰带,在海军条约解除枷锁时,新型战舰便开始铺设龙骨。
日本海军是真的着急了,民众把战争失败的很大原因划到了海军头上。帝国海军占据了大量的军费,每年无数的经费流入海军的腰包,到头来却拿不出一艘抗衡中华的主力舰。中华在当时日本眼里是什么状况的?东亚病夫。
从公元世纪以来,日本方面看到了中华的强大,畏惧之心。丰臣秀吉的失败,更是彰显了这种畏惧之心。但近百年来,中华受到无数的欺凌,各种合约的签订,让日本看到了中华已经是日薄西山,今非昔比。甲午之战,八国联军等事件让日本的野心急剧膨胀,也让日本国民感受到了帝国的强大,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取中华代之的想法。
小岛国的忧患心情,资源匮乏的煎熬,都让他们迫切希望有更广阔的空间。邻居家就很大了,也很豪华,现在自己能打得过他,而且别人都在进进出出搬着邻居的财产,日本方面哪能无动于衷。刚开始是随大流去那点东西,尝到了点甜头,直接拉着车子来搬。几十年来,已经让日本的民众习惯了,因为缺啥都不要紧,可以去邻居家拿。
现如今邻居强大了,砸碎了日本前去搬东西的车子,又杀了那些前去搬东西的日本人。而日本政府却不敢吭声,国民被审判,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亚洲的耻辱柱上,原本被高高钉在上面的中华,换成了如今的日本。亚洲第一强国的宝座没了,几代人的努力差点付之东流。
所以,要说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恨中华,日本无疑,恨意中也夹杂着畏惧。日本是一个很会吸收教训的国家,有些东西很死板,有些东西却很灵活。中华崛起是事实,日本已经无力改变,在付出了极大的条件后,才为日本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日本不会去葬送现在的喘气机会。
日本方面方面的野心并没有消减,反而随着战败,越来越膨胀起来。岛国的忧患心里,让日本一刻也不敢停息。而德国的橄榄枝,让日本方面看到了发泄心中野望的机会和目标。
几年后,随着日本新型战列舰和航母下水,让日本在明面上夺回了亚洲第一海军宝座。不过那只是在总吨位上,至于说战斗力,还不得而知。因为中华在明面上,只有一艘主力战列舰,加上三艘航母而已。
不过日本方面并不敢小觑中华,正如日本了解中华的文化一样,也吸取了前一次战争的失败。现在的日本在没有确定中华真正实力前,绝对不会主动去面对中华。中华的隐忍能力,在日本看来,才是最可怕的。
新型战列舰的下水,让日本政府和民众找回了些自信。昆仑山级战列舰的排水量是五万吨,而日本这款新型战列舰的排水量达到了五万多吨。不考虑日本各方面技术上的削弱,单单这个排水量,就压住了昆仑山级一头。在主炮口径上,昆仑山级的九门406MM主炮,而日本则是420MM主炮。而且其速度也达到了28节,在日本方面看来,已经算是一艘很快的战列舰了。
富士山级战列舰,首舰富士山号,这是日本为这艘新战舰取的名字。中华的是昆仑山级,在日本人看来,以山峰对山峰,并且在性能上要压制住中华。这是日本对这型新军舰的期盼,大和级的命名并没有出现,全是日本那种奇怪的心里在作祟。
富士号下水,日本为此做了很大的宣传,并且公布了大量的数据。从这些数据都表明,这型战列舰完全可以压制住中华的昆仑山级战列舰。世界看到了日本了疯狂,也看出了日本的造船工业能力。五万多吨,说是一回事,拿出来才是本事。日本人做出来了,宣示当年的亚洲第一不是纸糊的。
作为日本的邻国,中华并不担心日本。当这型战列舰还在建造中时,陈绍就知道了,完全没有在意。反而还希望日本多造几艘,好去太平洋当美国舰载机的靶子,海里的鱼儿可以多点筑巢的地方。要是日本知道陈绍的想法,非得气得吐血不可。
中华是很淡定,陈绍也不在意日本的新战舰。但苏联不能不在意,斯大林也不敢不去注意。库页岛争端还在继续,苏联把买到了战列舰摆在海参崴,这两年是好好的威慑了下日本,在库页岛的问题上,日本也安静了很多。
富士号下水,日本在库页岛的态度又强硬起来。在日本看来,富士号根本无惧苏联的战列舰,就算是中华的昆仑山级也一样。再者说,日本方面也需要一个宣泄心中不爽的对象。这两年来,你苏联仗着向中华购买的军舰,在北方这里扬威耀武。现在我们自己的战列舰出来了,不管哪方面看来,都不弱于你的战列舰。当然要换我们耀武扬威了。
到如今,库页岛的实际管辖权还在日本人手里。而日本新军舰的首航就选在了库页岛,根本不去理会苏联的抗议。依旧我行我素,这是日本的一场秀,一场国际秀。不但要让世人看到日本的海军强大,也要让世人知道,日本海军就算是失败过,但实力是有增无减。
日本海军的几个舰队组成一支临时联合舰队,两艘伊势级战列舰,两艘长门级战列舰,加上刚刚交付日本海军的富士号,配合其他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航母。浩浩荡荡的舰队从佐世保海军基地出发,开赴库页岛。
日本媒体和德意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导,报纸上和所有的传媒机构,都刊发了日本联合舰队在大洋上航行的照片。并且目地很明确,就是奔着库页岛去的。
为了这场秀,日本做足了准备。想用这样的手法,告诉世人,日本的海军还是很强大。作为轴心国的一员,德意自然要出来助威了。况且,希特勒也十分希望日本去和苏联对掐。掐得越狠,希特勒就越高兴。虽说现在还不需要日本就和苏联真的打起来,但恶心恶心苏联还是一件让人觉得很爽的事情。
第二百五十六章 日俄军事对峙
日本甘愿去当这个出头鸟,反正一直也都和苏俄不对付,两国也还存在领土争端。所以日本对这种事情很积极。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最深层的原因,世界各国除了中华外,有着其他国家都不清楚的内幕。
德国一直都在后面推波助澜,轴心国同盟的建立。德日间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作用,德国有技术,日本有野心。德国的承诺,让日本的野心找到释放缺口。在签订协议时,德国就答应要给日本军事方面的先进技术,并且可以为日本和中华牵线搭桥。游说中华向日本开放水道,并且向日本出口各中资源。
德国的这些条件都说到了日本的心坎里了,德国先进的军事科技技术日本也很眼馋,因为德国已经向日本敞开了很多军事技术。不过这点在日本人看来,眼馋是眼馋,但并不是那么重要。后面的两个条件才是日本真正想要的,军事技术是很好,但对一个没有资源的岛国来说,有再好的技术,没有原材料造出来也等于白整。
中日之战,日本损失了不单单是金钱和土地。最主要的是日本丧失了对海上生命线的掌控,这在日本人看来,是最致命的。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最怕别人的封锁了。而现在日本人不想和中华对掐,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中华控制了日本海上生命线。一旦日本再次和中华爆发战争,除非日本能一举全歼中华海军力量。不然的话,那日本将会面临被封锁的危险。届时什么物资都送不到日本,不需要登陆日本,只要封锁了日本,虽说饿不死人,但日本也无再战之力。
日本的主要贸易航道是从日本列岛出发,台湾再到南海,走马六甲海峡,索马里、红海、苏伊士运河进入欧洲。另一条航道是直接和美国来往,这条航道并不在中华的控制范围,日本不担心。可第一条航道才是日本真正的生命线,现在中华根本不让日本的商船通过,而日本一直都要绕道,绕过东南亚,走澳大利亚方向,再绕往印度洋。整整兜了一大圈,成本和效率都增加了不少。
而就是这条生命线,还随时有被中华切断的可能,因为如今的婆罗洲也是中华的,日本的航道再一次靠近了中华的势力范围。
从中华进口资源,也是一个不错的提议。两国距离很近,不但可以降低运送成本,效率也很快。日本也看中中华很多资源,这些资源能从中华进口,就暂时不必到欧洲去购买。
德国的提议让日本极为心动,日本方面也清楚,像这样对苏联的挑衅行动很有可能会爆发战争,但为了眼前的利益,日本也顾不了那么多,再者说后面还有德意两国。
而且日本在心里对现在的美国很不感冒,几年的倾销下来,让日本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怒气。和德国结盟,就是为了摆脱美国对日本的影响力。借助德国之手,来对抗美国。而现在,只要中华向日本开放水道,那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有了保障,就不惧美国对日本的贸易封锁,反而言之,海上通道的安全能够保证,那日本就不惧怕美国。
在日本舰队出发前,中华方面就给日本发来的照会,同意德国的提议,向日本开放台湾海峡和南海的线路,并且允许一些特定的资源向日本出口。而德国也给日本送来了不少装甲车坦克的相关技术,并且再次承诺,以后若是日本需要,并且还是站在德国这一边,可以再次给日本牵线搭桥,让中国直接出售武器装备给日本。
德国已经给足了资本,日本方面极为满意,也乐于炫耀日本的武力。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千百年来欧洲各国总结出来的。用来诠释如今的日本,是最好的。
斯大林爆豆了,克里姆林宫到处是斯大林的咆哮声。
库页岛还在日本人手里不说,现在日本人又搞这一出。全世界都在看苏联要怎么去应对日本人的挑衅行为,抗议太苍白了。并且出于对红色政权的忌惮,其他国家并未声援苏联,反而都是一种隔岸观火的架势。埋头发展的苏联,不符合各国的利益。他们都希望有人出来向苏联挑衅,让苏联没有办法一心一意的发展。
眼见日本的舰队已经快要接近库页岛了,而苏联的太平洋舰队还龟缩在海参崴。只能看着海上扬威耀武的日本舰队,实力差距很大,并不是苏联海军不想出海,而是不敢出来。没有上级的命令,一旦出来和日本抗衡,要是引发了战争,那这些所谓的太平洋舰队,很可能重蹈当年日俄海战的覆辙。
届时,不单单是库页岛,就连远东地区,都将面临日本兵锋的威胁。比起苏联,日本距离远东地区实在是太近了。根本不用多久,源源不断的大日本皇军就能去祸害苏联。
苏联不惧日本,但日本也不惧苏联。除了当年的日俄之战外,两国都未再次交手。中日之战的失败,让苏联也相当看不起日本,但一方面畏于日本的海军,一方面,如今的苏联还不是和人开战的时候。因为德国还在一边虎视眈眈。
而日本并不畏惧苏联,当年的日俄之战,日本打败了俄国的陆军,又打败了俄国的海军。虽然败给了中华,但日本也想在苏联身上早回自信。因为经过推演,日本怎么算也都利于不败之地。
斯大林要不是因为理智让他不得不考虑德国在后面,或许已经向日本宣战了。因为这件事处处透着诡异,斯大林也不敢打包票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日本和德国结盟,马上就唱了这么出戏,要说这里面没有德国人的动作,打死斯大林都不会相信。而如今斯大林也不清楚德国是怎么想的,德国想对苏联动手,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斯大林很清楚,只不过这个时间不好掌握而已,难道这么快就要对苏联动手了?
而且这段时间,也有一点让斯大林十分迷惑,德国已经慢慢向苏联透露出友善的意思。看德国的意思,还想和苏联签订两国互不侵犯条约。只不过这种事情,斯大林并没有立即答应而已。
在斯大林看来,这一切都太矛盾了,也太不符合办事逻辑了。对于日本的举动,加上德国暗中示好的表现,让斯大林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很拿捏不准希特勒的脉搏,很有可能这种示好背后,隐藏着冰冷的杀机。
在考虑了两天后,斯大林便下定的决心。只要不开第一枪,看看对方在搞什么鬼。
日本海军的临时联合舰队正在绕着库页岛行进时,接到了苏联的太平洋舰队驶出海参崴的情报。日本方面顿时一震,联合舰队急忙赶回,迎着苏联的太平洋舰队而去,而留在日本本土的舰队也组成本土防御舰队,防止苏联的舰队对日本本土展开突然袭击。各个沿海城市的海岸防御部队也都接到了随时战斗的准备,岸防炮都露出了炮管,对准海面。并且吩咐情报部门,对苏联展开大量的情报侦查,把苏联的意图调查出来。
远东的局势一时间变得微妙无比,原本看起来像是惧怕日本舰队的苏联舰队,现在不同了,苏联海军也出动了,在远东所有的海军力量都出了海参崴。
西方国家的一些媒体甚至已经开始预言,远东地区即将爆发新的战争,而战争的第一炮,将在海上展开。
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斯大林又命令远东的苏联军队集结,兵分两路开赴库页岛对岸和靠近朝鲜的双城子地区。
全世界仿佛都闻到了火药味,许多人呼吁,远东这个大炸药桶要爆炸了。
日本方面也不示弱,朝鲜的六十万关东军部队开始集结,以应对苏联陈兵双城子,本土三个师团也奉命,即将开赴库页岛。兵锋对兵锋,同样和苏联摆出一副兵戎相见的局面。
双方重兵集结,中华方面也不敢大意,东北军区三个集团军和一个完整建制的空军师也已经做好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准备,防止战争爆发波及到中华境内,威胁到中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青岛的航母战斗群也结束了出海训练任务,回港添加燃油和物资弹药。济州岛的潜艇部队也相继出发,尾随监视两国舰队。
在斯大林下命令的十二个小时后,陈绍就得到了准确的消息。随即命令,中华三军的警戒级别下调,不需要如此紧张。就算双方真的要开打,中华方面的表现也过于明显,原本会打起来,看到中华的架势,也很难打起来。
他们可不想双方激战正酣时,旁边还有态度不明的几十万部队在看着。因为这种事情,实在是让他们心中没底,天知道中华军队会不会打过来,更何况两国一直都和中华不对付。
中华的动作,让这个看起来就微妙的局势,变得更加的难以预料。
第二百五十七章 战争的种子
接到情报的陈绍并不担心战争会打起来,他并不希望两国这么早就打起来,那不符合中华中华利益的最大化。也与陈绍的计划不一样,这件事情说到底还是陈绍在背后搞鬼。
日本的富士号战列舰交付日本海军只是一个引子,中华借助德国之手挑起这场争端。德国是想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但本质上,希特勒还是一直想对苏联动手。陈绍计划的结果,让希特勒也很感兴趣,他也想看看苏联的底线在哪里。所以才有斯大林看起来十分矛盾的局面。
希特勒对于日本和苏联会不会打起来,并不看重,只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没有签订,苏联就不会放心后方空缺。所以这场战争是很难打起来,除非日本登上苏联远东地区的领土。而现在的库页岛还不会成为双方战争的导火索。
希特勒想试探下苏联的反应,而陈绍则是想给日本提个醒,别老惦记着中华的土地。这个世界上资源丰富的土地还有很多,日本周边还有不少可以下手的目标。激发日俄的矛盾,让双方紧绷的弦绷得紧点。为以后双方的战争,埋下伏笔,省得日本老是对中华土地垂涎欲滴,引导日本野心的宣泄口。
以此同时,陈绍也打算慢慢的放松对日本的紧箍咒。开放水道给日本,这个好说,反正到时候还可以随时截断。出口资源给日本,那也好说,反正只要是战略级的物资不给日本就行了。
自要日本能在前面挡风挡雨的,陈绍也不介意扶持日本。只要是有利于中华的战争,就是送武器装备给日本都可以。当然陈绍也不会那么好说话,特别是对日本,要武器装备,可以,拿钱买。
日本是不清楚中华的打算,德国也没有向日本说什么,这件事情的始末也就只有希特勒和陈绍两人清楚。希特勒本来就没有打算和日本结盟,因为现在的日本和美国走得很近。希特勒对拉拢日本的事情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