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斡旋天下-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三十二章人才济济(二)

对张千之言,苏誉从未迟疑过。唯独这次他有些压抑不住,想当初他征战在抗金前线的时候,听闻陆潘所为,恨的咬牙切齿。而今已经返回故里,让他如何忍得了这口气。

“韩争将军,你觉得应该如何?”

韩争在金营中的时候,这种大的决议,他是没有资格参与的。而此刻事关重大,苏誉竟第一个就点名问他,可见对他的重视程度。士为知己者死,韩争激动的站起身来,考虑半晌道:“我觉得军师说的很有道理。”顿了顿道:“虽然陆潘在锦江城大败,但是从他当机立断,将损失降到了最低这一点来看,的确是个有才干的人。上次我们只是因为攻其不备才占了便宜。这次如果我们主动出击,恐怕吃不了好。通过这段时间的摩擦,末将初步判断,陆潘所掌控的军力,绝非我们所知的仅有万余人,在福建一带,恐怕他还有积蓄力量。此人精明,善于后发制人,所以我们要慎之又慎才行”

张千赞赏的向他点了点头道:“难得韩将军有这种见识,真是一员虎将”

“军师过奖了”

苏誉点了点头,沉思片刻道:“你们都说说意见。”

“打为何不打老子不怕他。”毛延平第一个跳出来道。

魏周起身笑道:“毛老大,你这厮快淡定些,竟给王爷出难题”接着又转身道:“杭州不能打,但是有一件事却是可以做的。”

苏誉眉头一挑,奇道:“你有何想法?”

“杭州是陆潘的地盘,现在陆家的大本营。而且既然已经知道王爷回到江南的消息,必定会想到王爷兴师问罪,恐怕早就准备好对策。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杭州不可攻。但是袁州却又不一样了,陆潘现在恐怕主要兵力都调回杭州广德一线防御,而袁州守备必定松懈,此刻将袁州矿藏重新夺回,正是时机。就算是王爷大张旗鼓的去袁州,那陆潘恐怕也是窝在杭州城里一动不敢动。”

张千击节赞道:“如此甚好”

苏誉还未及说话,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吵嚷,一个小厮进门拜道:“王爷,圣旨到了”

圣旨?他心中冷笑两声,难道是叫我再进京受缚?

“叫他进来宣读吧。”苏誉坐在座位上,也不起身道。

传话的小厮当即一愣,迟疑片刻,方才拱了拱手下去了。圣旨这种东西,平常人是连见的机会都没有。别管是达官显贵,还是王孙贵族,圣旨到了,那就是莫大的荣耀,需要提前几天沐浴更衣,出门跪拜接旨的,跑慢了那就是对皇权的亵渎。苏誉如今算是已经和皇上撕破了脸,哪还顾这些东西,他本也不愿意随便下跪,堂堂七尺男儿,上跪天地,下跪父母。皇上?对他这个未来人来说,只是高层领导罢了,若不是形势所逼,他才不愿意跪。

传旨的太监也是懂得道理的,知道现在的锦江王可不是在京城里那般虎落平阳,现在是鹰击长空了。捧着圣旨晃晃悠悠的进了厅中,将苏誉坐在前面椅子上也没有要接旨的意思。提醒道:“锦王千岁,接旨吧。”

苏誉眉头上挑,两只眼睛游离在一侧,嘴里只挤出一个字来:“念”

“大……大胆”传旨的太监怒道。

“恩?”苏誉回过头来怒视了他一眼,“你信不信我现在就杀了你?”

这些个太监也是色厉内荏,一听此言,方才想起苏誉现在是土皇帝,当即吓得跪到地上:“锦江王恕罪,老奴……老奴嘴贱该打……”说罢“啪啪”的抽起自己的嘴巴来。

“好了好了,现在念吧,本王没有这么多时间与你闲聊。”苏誉不耐烦的道。

那太监唯唯诺诺的站起身来,紧张的看了他一眼,方才取出圣旨来,娘生娘气的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锦江王,江南节度使苏誉抗金有功,加封征北大将军,位列三公,节度两江,淮南福建军马调动。御赐‘天下第二’金匾,钦此。”

恐怕他这一辈子都没传过这么窝囊的圣旨,想想平时,哪次不是趾高气昂,享受着众人皆跪拜在脚底的感觉。偏偏这次反了个,自己跪在地上念,接旨的人却是坐在椅子上。

苏誉听的云里雾里,哪里料到,自己形同造反,皇上却是恩上加恩。但是此刻却不能表现出来,只眉头紧锁的点了点头道:“东西留下,你回去吧。秦忠,给他二百两的赏银。”

“是王爷”

那太监本以为这次是倒了大霉了,竟接了这么一个差事。然而没想到苏誉凶是凶了一些,出手竟这般阔绰,顿时转忧为喜,千恩万谢的方才离去。

传旨的太监走后,厅中又恢复了刚才的气氛,仿佛他未来过一般。

苏誉拿起那张圣旨,仔细的又读了两遍,问道:“军师,你看,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在向我示好么?”

张千哈哈一笑:“皇上也是只老狐狸,他这是担心你在最乱的时候再给他添麻烦,所以拿来宽你的心而已。另外大秦的节度使向来都是闲职,这次为何让你统帅江南淮南福建三地军马?因为即是他不下旨,这三个地方的军马调动指挥权,也已经不在他手上,江南大部分地区在王爷手中,而淮南福建则是陆潘的地盘,明显这是一个驱虎吞狼之计。”

众人本还不甚理解,以为皇上是怕了苏誉,听军师这番解释,方才明白过来,不禁愤恨起来。魏田五大三粗的骂道:“这皇帝老儿欺人太甚,我看王爷也别矜持了,就发给我老田三千军马,定将那皇帝老儿的狗头献上。”

苏誉脸上顿时一抽,心中颇有些无奈:为何他兄弟魏田那般冷静,他却这般暴躁……

“我倒认为这是个好机会”周钱起身道。此刻的周钱虽然还是丐帮的长老身份,却已经换了一身灰色的干净袍子,虽然这样有可能让他失业,但若不是这样,恐怕站在苏府中会影响不佳。

“哦?周兄请讲。”

“王爷若是志在苏杭,现在就可以一马平川的攻过去了,但若是王爷志在天下,那这正是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虽然王爷现在是充裕的很,但是论起一方诸侯来,仍然只能说是兵微将少,而粮草也尚未有稳定的来源。而至于民心所向,现在更是谈不上,锦江城虽大,但却代表不了江南,为今之计,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些,欣然向皇上称臣,而后借着节度使之名,建立小朝廷,积累实力这样才是正常的顺序。”顿了顿又道:“皇上好对付,可是金国呢?蒙古呢?西夏大理这些地方仍然是对中原虎视眈眈,这种皇帝谁坐着能够安稳?”

大家先前只是知道周钱是丐帮的一个小长老而已,功夫一般般,平时也很少说话,是王爷在攻济宁的时候收的一个幕僚。哪里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人物,竟有这种见识。

魏周笑道:“王爷帐下,真是藏龙卧虎啊,这位周钱兄弟所言。既有眼前的计划,也有长远的目标,既讲的踏踏实实,分析角度又是高屋建瓴,魏某真是自愧不如。”说罢起身朝周钱拱手行礼道。

苏誉淡淡一笑,转身道:“军师以为如何?”

张千点了点头道:“周钱所言,正合我意。既然皇上给了圣旨,我们就应该合理利用。先把江南各地稳稳的控制在自己手中。江南乃天下鱼米之乡,若是税粮渠道能够控制住,那王爷尽可以招兵买马,准备大事了”

苏誉沉思半晌,点点头道:“好吧,就按军师之言。”起身道:“秦中”

“王爷请吩咐”

“你现在向江南所有吏部在编的官员发送请帖,三日后锦江城会宾楼,本王请他们吃饭。”

“小的这就去办”秦忠拱了拱手,一溜烟的行了出去。

“韩争”

“末将在”

“将广德一线的士兵撤回,驻扎在锦江城东即可。”

“得令”

“关越,刀疤”

“末将在”

“你们二人负责监督大军的日常操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万万不可让他们养成怠惰之性”

“得令”

……

遣散了众人,苏誉才得了些许的空闲,来处理自己的私人事情。今时不同往日,从前他可以无拘无束,想何时撂挑子不干,就何时撂下了,但是现在他却是身系几万人生死前程的锦江王,责任重大。

苏府仍然是忙碌异常,锦江晨报如今销售范围已经遍及江南各地,甚至有外省的商人,前来订购。

据鬼手介绍,经过几番改良,现在用来排版的字模比以前要小上许多,同时印刷用的纸质也是提高了不少,已经有专门的造纸工坊供应了。版面的扩大,和字体的变小,却并未影响到报纸的销量,反而一路攀升,从最初的每期万份左右,现在已经提高到了四万份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锦江城周边的商人拿去外地流通。这样一来,广告的受益范围也从锦江城延伸到了江南各地,现在最远的一个广告便是信阳县的一家蹴鞠社发的一个招募广告。

苏誉此刻却不担心这个,在他眼中,银子这东西,愿意赚便总还是有的。

第二百三十三章稚童吴浩(一)

昨日晚间,赵宁已经退了烧,清醒一些,经过一番劝慰,她总算安下心来,现在恐怕还躺在床上没有起来。

最让他担心的,反而是那个怀孕数月的张琳儿。

单亲多年,突然迎来了自己的爹爹,任谁也淡定不下来吧。而张夫人更是离奇,从初为**的小姑娘,守了十几年的活寡,突然迎来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夫君,让人情何以堪?

毕竟是张家的家事,所以昨日苏誉尽管很想和张琳儿叙叙旧情,也不好前去打扰。

只是直到现在,也没听道什么动静,他心中愈发的担心起来。思考再三,还是前去探问一番最好。

苏誉不在的时候,张夫人地位已然攀升到了代理家主的位置。但是她却没有因此有丝毫的僭越行为,生活上也还是那般清淡,至于住所,也是没变,仍然住在那个秦家聚居小院。

随着人数的日渐增加,原本有些空旷的苏府,现在已经是人满为患了,俨然成了锦江城内规模最为宏大的杂居社区。这里面有秦府的原班人马,晨报社的元老工人,有苏府的丫鬟家丁,有驻军的将领军师,有杀手集中营,如今又住进两位王爷……真可谓是人物层次极度复杂……

苏府原本是行宫来着,自然小不了,从前院行到秦家小院,足足行了一炷香的时间,远远的看见精致的小拱门上刻着两个字:“秦园”。照字迹来看,应该是张夫人自己题了,又找工匠刻上去的。秦府小院算是苏府中生活气息最浓的地方了。两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妞妞,手牵着手站在秦园门口的大槐树下,看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子打车轮。

苏誉就站在不远处静静的看了这画面,竟觉得有些羡慕他们了。

蓦地——

一支银枪从大树后面闪了出来,而这把亮晃晃的红缨枪竟然握在一个稚童的手中。但见他浓眉虎目,两个眼睛中似乎透着仇恨,恶狠狠的道:“吴浩在此”

苏誉还正吃惊,觉得眼前这稚童似乎有些印象,听他自报家门方才想起,这娃娃不正是吴钱的遗子,吴浩。想必这娃娃也正为了他父亲的死,耿耿于怀。

他长叹了一口气,面色有一些黯然道:“吴浩是不是特别恨叔叔?”

吴浩扪着嘴,也不说话。两个眼睛似委屈,又像是坚强的瞪着苏誉,一根红缨枪指着苏誉的鼻子,两个小腿岔开,良久才道:“你……为什么不来救我爹爹你这坏人你为什么不来救我爹爹……”说着说着两个泪珠竟滚落了出来。

苏誉往前走了两步,想抱抱这个刚刚没了父亲的娃娃,他却警惕的向后退了两步,用胳膊狠狠的擦了一把眼泪道:“你别过来,我问你,为什么不去救我爹爹……”他的眼泪却好像是越擦越多一样,接着道:“你不是大英雄么,他们都说你是大英雄,我不信因为你没有去救我爹爹”

他的鼻子忽然觉得有点酸,看着眼前这个倔强的小娃,内心涌起一股歉疚:“对……你说的对,叔叔哪是什么英雄,连你爹爹也救不了,叔叔太没用了……”

“那你现在带我去给爹爹报仇,好不好?”那娃娃仿佛也软了下来,“我娘说,杀我爹的凶手就在杭州我去过杭州,我能带你去”

苏誉拨开他的长枪,上前一把将他搂在怀中,摸着他的头道:“浩儿听叔叔说,杀你爹的那个人叫陆潘,叔叔已经知道他住在哪里了……只是坏人太多了,我需要多积累一些好人,然后一起去杀他,浩儿要等着叔叔,不哭了……好不好?”

吴浩擦了一把眼泪道:“我没哭爹爹说了,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好我就等你一起去报仇……我们拉钩。”他伸出小指在苏誉面前晃了晃。

苏誉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帮他擦了擦眼泪,伸过小指和他进行了一场小小的吴浩认为很有效力的约定。“浩儿这段时间先乖乖的上学,好不好。”

吴浩却一仰头,骄傲的道“我不去学校的先生整天就让我们背那些没用的,我爹爹说读书没有用,要学就学大智慧,要学兵法,学韬略,学算术。”

苏誉心中一惊,没看出来,吴钱思想上竟还是一个教育先锋。

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从他脑海中浮现出来——为何我不能办一个前无古人的军校呢?这个学校不学八股文,不学四书五经,学孙子兵法,学三十六计,学算术,学斡旋之术。若是真从娃娃开始培养,说不定几年之后,自己的营中便多出许多个像周钱一般的谋主。若是同时再找关越等人进行武学上的指点,那就是文武双全。

“叔叔若是建了一个专门教习兵法韬略的学校,你愿意去学么?”

吴浩眉头紧锁,抓了抓头尴尬道:“要是不要我的学费,我就上,娘说了我爹没了,以后她就要出去给人家洗衣服赚钱,如果这里不让住了,我们还得攒钱盘一间房子来住……”他低着头,两只小小的脚搓在一起,鞋子已经很旧,前面似乎已经补了几次了。看的苏誉心中一阵酸。

苏誉从怀中拿出一锭银子递到他手上说“对不起,是叔叔失职了,你回去对你母亲亲说。你爹爹是英雄,英雄的妻子是不用干活的。你把这个拿回去给她,就说从今天起,家里的一应开销直接去账房支取就行了,每个月还能领到十两银子的月钱。”顿了顿接着道:“别忘了哦,我开了学校你是要免费上学的,学好了本领我们一起去给你爹爹报仇。”

吴浩重重的点了点头,眉头紧锁,认真道:“恩,叔叔等着我”

苏誉朝他微微一笑:“放心吧,我们是拉过勾的”

送走了吴浩,他心中不知不觉的沉重了许多,似乎肩膀上又扛上了很多无形的压力。抬起头来看了看天,似乎也比往常阴沉许多,自言自语道:“一切都会好起来吧”说罢大踏步的像秦园行去。

张夫人住在秦园最靠外的一间厢房之中,在他的厢房旁边便是一个前厅,平日里用来待客之用。而现在却已经更改了用途。

苏誉只见那客厅,大门紧闭。仔细听去,却依稀有抽泣之声传来。

啪啪啪……他上前敲了敲门道:“有人在么?“片刻之后,门被推开了,却是张琳儿。她发现来人竟是苏誉,当即心中惊喜,擦了擦脸上的泪痕道:“怎么是你?”

眼前的张琳儿,眼睛哭的有些红肿了,两个清晰的泪痕挂在脸上。形容有些憔悴,看的苏誉有些心疼,伸手抱住她道:“琳儿,让你受委屈了。”

张琳儿许久没有被他这双臂膀环抱过了,忽然有些恍惚,幸福之感扑面而来。而偏偏此刻,张廉知就坐在客厅之中。她又觉得有些难为情,忙推他他,小声道:“干什么……爹爹他在里面看着呢……”

话音未落,便听见张廉知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呵呵……这是什么风把王爷吹来了。”只见他脸色有些黯淡,两个眼袋有些发黑,想必是连日奔波,昨日又没能睡好吧。

苏誉顿时脸上大窘,非礼人家女儿,被她老爹抓个正着,不禁有些老脸羞红。干咳了两声道:“这个……我今日是来看看琳儿的,昨日太疲倦了,今天才有时间过来。想和您还有张夫人商量一下,与琳儿的婚事。”

张琳儿一听,登时脸上就红霞满天了。低着头小声道:“你……说什么呢”

张廉知却长叹了一口气道:“哎……看来这婚事我还是做不了主啊……”顿了顿,接着道:“我不知道婉君这辈子还能不能原谅我,但是我自己却已经原谅不了我自己了……”

“先生不要这样说,当时也是你自己逼不得已嘛……不知您介不介意将当年的故事讲给我听听?”

张廉知神色一滞,点点头道:“王爷还是先进来坐吧”

待他坐了下来,琳儿给他端了一杯茶来,张廉知才拱了拱手道:“有何不可,如果王爷有兴趣听,我便再讲一遍吧。”他喝了口水,方才接着道:“故事要追溯到十四年前了……乡试第一名,让当时我这个穷书生,一时间扬名县里,家乡有留根的风俗。所以提前找人寻了秦家的这么亲事,那年婉君年方十八,正是待字闺中。我们一见钟情,加上父母同意,媒妁之言,便匆匆的缔结了连理。因为特殊原因误了一次殿试的机会,乡试后两年才等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