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斡旋天下-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英怔怔的看了唐争鸣一眼,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敬爱的叔父,原来是要把自己的感情当成拯救唐家的一个筹码。

唐争鸣似乎也看出了唐英的迷茫,沉着脸道:“英子,你不要怪祖父,你也是唐家的一员……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我们唐家却已经有九代人过着人上人的生活了,不是因为我们幸运,而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家主都会以身作则,所有的族人都会悉心维护,审时度势,无论何时都要把家族的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一点你明白么?”

唐英点了点头,柳眉微微上扬,看着唐争鸣道:“叔父放心,唐英虽然有些顽劣,但是从来都明白,锦衣玉食的生活得来不易,为了我们唐家的世代流芳,唐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唐争鸣大笑两声,忽的一阵剧烈咳嗽:“咳咳……二弟如果泉下有知,自己生的一子一女都这么有出息,他该有多欣慰啊。”

唐基脸上一阵抽搐,上前道:“爹爹,可是如果苏誉果真成了大事,小林子的仇不就算是吃了哑巴亏了?”

“哎……这孩子从小就纨绔不堪大用,若他能有你一半争气,我就自求多福了。那日他有此横祸,也是咎由自取。若是苏誉有一天登了大宝,唐家上下从此将这事忘到脑后,任何人都不得提及”

“是爹爹”唐基恭敬道。

唐家家教甚严,祖训第一条,便是子呈父训,不得僭越。所以尽管像唐基唐琼之流,惊才绝艳,要手段有手段,要头脑有头脑,而且个个身手不凡,但是没有一人敢在唐争鸣眼前直着身子,这便是家法的力量。也正因如此,唐家才能一代一代,秩序井然的各领风骚几十年。

“可是如今天下风云变幻,苏誉也不一定能够成大事,在我看来,现在手握雄兵的杨家,才最有可能”唐基试探性的道,这种事情他还是要提前问清楚,万一老爷子一命呜呼了,在大方向上,还得让老爷子定好基调。毕竟除了唐争鸣,现在唐家能说的上高瞻远瞩之人,几乎没有。

唐争鸣深深的看了唐基一眼:“你说的没错,现在的天下,就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但是有一点你说的不对,杨家虽然手握雄兵,却是纸老虎一个,虽然能风流一时,但是难成大事。因为杨家时时在借势,就算杨彦打下了中原,也坐不稳。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驱逐鞑虏,更不知道该如何聚敛民心。反观苏誉,虽说现在还势单力薄,但是他稳扎稳打,每一个脚步都是结结实实的。”

“那程家,陆家会怎么样?”唐英问道,这两个和唐家一样,同属于四大家族之列,对她这么一个见识浅薄的女子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最能勾起别人兴趣的问题。

唐争鸣慨然一笑,脸色似乎有些骄傲的意思,仰视四十五度,解释道:“程家,无根之萍,暴发户而已,一旦天下崩蹴,程家就会变成苏誉的囊中之物,万贯家财恐怕第一时间就充当了苏家军的粮饷。至于陆家,虽然陆少阳此人不咋地,但是陆家总算还有几个人物,陆天和虽然屡败苏誉之手,但是绝对是个不容忽视的笑面虎,陆潘此人阴险狡诈,深得狡将之道,另外数年前,我曾见过陆家一个深谙世道的长人名叫陆可为,此人一不做官二不经商,潜伏在陆家,不知道做何勾当。”

“爹爹高见”唐基崇拜的道。

“事到如今我也不必再多隐瞒,我们唐家几个老者,前些日子讨论之后,决定家主之位将由你来继承。以后这些事情,你都要细心观察,仔细打理。哎……老爹年迈,恐怕大去之期不远矣。你好自为之”说罢,挣扎着躺了下去,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很明显刚才一通论断下来,消耗了不少的气力。

唐基心中一喜,忽的又觉得沉甸甸的,拱了拱手:“是爹爹”

……

“报——王爷,袁州知府马成求见”

此刻的苏府大厅之上,正是高朋满座。

今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搜刮的银子昨日到弃,军城的选址和设计今天便杀青了。客厅之上,张千,怀王分列两侧,往后依次坐着魏周,韩争,苏文,周钱,以及刚刚确认下来的空头校长朱熹。

苏誉不解的看了张千一眼,虽然他对这个马成有点印象,据说是个倔老头,但是不明白这个时候他跑来做什么。不解的看了张千一眼。但见他哈哈大笑两声,起身道:“恭喜王爷,今日又添一虎将”

苏誉心道:一个半大老头子,虽说以前有些名气,现在还称作虎将是不是有点过了。脸上却不好意思,只疑惑道:“军师何故知道他便是来投奔的?”

张千笑而不语,捋着胡须直点头。

怀王却笑道:“你还是叫他进来,一问便知”

“好吧叫他进来吧”苏誉对那个传话的小厮道。

话音刚落,张千却摆了摆手道:“王爷不可,马成这个人有才,熟知兵法,但又是个倔脾气,还是王爷亲自出去迎他,那这个人就必会投奔与你了。”

苏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能让军师夸赞的人可是不多。想卓老头那般,行军打仗多年,皇上在东线最大的倚靠,都没能获得张千的一句赞扬之语,如此看来这个马成或许真有过人之处。若是换个古代人,可能会觉得,以千岁至尊亲自出去迎一个小喽啰似乎有些不妥,但是苏誉可是个未来人,长期生活在人人平等的社会里,做这种事情自然心中没有一点疙瘩。

二话不说,整了整衣冠,便迈步行了出去。

再说这个马成,他此番前来,的确有投奔之意。陆潘占了袁州矿,同时袁州知府也就被架空了,不只是袁州,就连广德,越山都成了陆潘的囊中之物。但是他这种倔老头,偏偏是有些爱慕虚荣,所以打定了主意,待会那小厮将他待到厅中,他也不会主动投奔,而是声称自己是寻老友张千来了。

他正在回廊上踱着步子,忽的眼前出现一个人影,面带春风,龙行虎步,一身镶边的龙纹袍子有点晃眼。待看清来人,猛的一震,忙上前行礼道:“老朽罪过啊,竟劳烦王爷亲自迎接”

拉拢人心的手段,苏誉多了去了。像马成这种良将,自然也不能放过。笑着迎上来,一把拖住他道:“马将军本王可是日夜盼望着你,想去袁州请你,可是陆潘那厮霸着道,我一时也去不了。此番马将军竟亲自到了,说什么也不会再放你回去的哈哈哈……”

苏誉出来时,身后跟了几人,诸如苏文,周钱等,纷纷上前做礼,见过马将军。

马成自从十几年前从一线被贬到袁州这种小地方,何曾受过这种待遇,登时激动的满眼泪花,说着又要拜道:“马成,一介武夫,年迈之躯能有何用。然王爷竟这般礼待,让某情何以堪啊”

正在这时,不远处传来几声朗笑:“王爷正是用人之际,马老头真是嗅觉灵敏,闻着味就跑来了”

循声望去,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张千。

马成略显佝偻的身材,猛的一正,仿佛整个人都高了几分。苏誉看的心中暗笑:这老头和张千听说是死对头来着,成天比来比去,都这么多年了,见了面还是要争高一头,当真是越老越小“你这老头自从上次许了我,帮我在苏府谋一份差事,到现在几个月了也没见个回音。你看我这实在等不及了,自己上门讨了。”

众人不禁哈哈大笑。

“既然来了,先到客厅喝杯水吧,苏府最近的两件大事还在筹划,马将军也跟着出出主意。”

马成一拱手道:“恭敬不如从命”

一行人回了大厅。苏府的丫鬟家丁也是够激灵,此刻大厅中早已经多了一把金丝楠木椅和一张红木小桌。待马成坐下了,一个丫鬟忙不迭的上了一杯茶水。这些要求都是秦忠定下来的,为的便是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苏誉又和马成寒暄了几句,直到他看上去不再拘谨了,这才继续讨论。

“军师方才所拿出来的设计图,我认为不妥。”苏誉直言道。

张千笑道:“王爷请讲。”

“首先,这个军城的空间设计过于方正,以至于士兵居住训练在其中都会觉得压抑。如此一来便会造成精神长期紧张状态,对士兵的素质提高不利。”顿了顿,接着道:“我认为这军城之内,应该设置齐全了,居住的地方不要拘泥于大车店的形式。是不是可以设计成四合院的方式,更具生活气息?”

众人听了不禁陷入深思,他这个提议倒是有些建设性,从南到北还从未听过有军营是四合院的。

周钱思考了片刻,第一开口道:“那这四合院到底居住多少人?是不是居住的地方固定呢?”

苏誉赞赏的看了他一眼道:“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我觉得现行的军制有些粗糙,我想重新编制”

第二百四十六章新军制(二)

“重新编制?”

“没错,现行的编制不利于管理。我拟了一套新的编制,大家听听是否合适”他立刻在脑海中回忆着当年玩军棋积累下来的记忆,结合了当前的情况,道“这套军制,最大的单位是集团军,一个集团军没有固定的人数要求,比如黑锦军可以作为一个集团军。靖难军也可以作为一个集团军。集团军下设不等数量的‘师’,每师又分成几个团,每团又分成几个营,每营又细分到几个连,每连又分成几个小队。”为了避免过于细致的划分,苏誉特地将军制去了几层,按照现在的人口比例和军队数量,他觉得这样分是最合理的。

众人明显跟不上他的思维速度,苏誉也不等,只接着道:“这样的好处是层层监管,容易形成一套更为具体的竞争机制,责任到人”说着说着,当年企业培训讲师那一套说教理论,就被他搬了出来。正所谓活学活用,也就是这样巴。

张千奇道:“什么是竞争机制?”

“这样的话,无论赏罚,对象就更加具体。比如某次攻城,任务最重的一个师,当然奖赏越多,而这个师又可以自行决定,师里面哪个团最出色,那这个团就得到的赏赐多,以此类推。如此一来,不用吃大锅饭,收获按照付出来划分,就能极大的提高士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某连甚至是某小队,屡次完成高难度任务,还会被授予‘英雄连’或者‘英雄小队’的称号,如此一来全军的战斗力和积极性就会极大提高。再者,从队员可以盼着早日升为队长,队长可以盼着早日升为连长,也有一套完整的晋升机制。”

解释的如此详细,张千自然听的明白,登时眼睛光芒四射,眼前的苏誉似乎一下子变的更加高深莫测了。

改革制度这种事情,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套成熟的制度,从提出,到修订万成,再到实施,需要多少人前赴后继的研究讨论,不停的修改。而苏誉这一套军制,听上去简直是无懈可击,相比现在实行的军制不知先进了多少倍。

“王爷难道是想,每一个四合院里,住着一个连或者一个小队。如此培养他们之间的小集团荣誉感么?”张千问道、“正是如此”苏誉答道。“此外,我想这个训练区和生活区应该分开,我也想了一种排列方式,大家看看如何?”说罢,从桌案上取出一支笔来,在早已准备好的一张白纸上。简单勾勒了几笔。

然后拿着这成果,向众人解释道:“军城整体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生活区,集中在一起。另一份就是训练区。训练区整体呈椭圆形,外围是跑道,用于军士训练长跑之用。而中间空旷的地方,则可用来操练,或者举行各种活动。”

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环形跑道设计图,在锦江城诞生了,只不过中间不是足球场。

众人对这种新颖的设计,不禁啧啧称奇,细细想去又觉得挺合适。苏誉也不废话,开口道:“本王最奉行民主,大家现在开始举手表决,觉得军师之前的方案合适的请举手”良久,也无人回应。虽然众人还看不懂这种设计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先进之处,但是明显的感觉到苏誉的这一套方案,无论是军制改革,还是军城内部设计都要优越许多。

张千笑道“就数王爷的新套路多,还举手表决呢。我看呐,也别讨论了,干脆就直接按照王爷刚才提出的方案来执行就可以了”

“对就照王爷说的来”

……

众人纷纷表态支持。苏誉不禁莞尔一笑:“如此甚好,此事军师还要快些进行才是。另外军队改制的事情,与几位将军再行商议一番才好。”顿了顿又道:“建城之事,还望各位多多配合。除此之外,今日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人”

众人听得此言,目光立马汇聚到了朱熹身上。对在场的许多人来说,还是第一次见到他。苏誉要介绍,肯定是指的他了。

“朱熹你与各位同僚互相认识一番吧,今后共处还望大家能和谐共勉才是。”

朱熹听闻此言,气定神闲的立起身子,笑着同厅上诸人做了礼。道:“某,朱熹,幽燕人士,得王爷佳赏,能与诸公立于一室,倍感荣幸。”他今日特地穿了一身干干净净的朴素长袍,看上去文质彬彬,再配上这谈吐,俨然一副谦谦君子之象。

苏誉对他的表现倒是满意,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拍手道:“诸位,本王已经选定军校校长一职,由朱兄来担任,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他这句话,仿佛一颗石子投入湖面一般,顿时激起层层涟漪。

怀王眉头紧锁,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着实不见有什么高明之处,疑惑道:“非本王怀疑你的眼光,这位小兄弟,看上去年纪轻轻,唇红齿白,就算是满腹经纶也恐怕缺一些历练,不知锦江王作何想?”

苏府上下,敢直接称呼苏誉“你”的也就怀王一人了,不过苏誉却是听的心中屁颠屁颠的,若是别人他还觉得不舒服,不过这老丈人叫自己叫的越下位,那就表示对自己的女婿身份承认的越是彻底。

老丈人发话,苏誉自然恭敬作答:“此人确有过人之能,非但如此,我还把成立水师的事情交给他去办,在我看来,他的确是不二人选。”

一语出,满堂哗然。纷纷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个被王爷捧到天上的年轻人。唇红齿白,两丛剑眉,略显狭长的眼睛倒看得出几分智慧的意思。

就在众人喋喋不休的讨论之时,张千饶有兴趣的道:“请问王爷,我可否问他两个问题?”

苏誉心下一紧,但是脸上却不动声色道:“军师问便是了。”他心中明白,若是想让他被众人心服口服,没有几把刷子是不行的。

张千踱了两步:“请问朱公子,暂且这么叫你吧。你对现在天下的局势有什么看法?”

朱熹淡然一笑:“军师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大了。天下并不是谁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所以谁能得天下人之心,那么万里河山,就不在话下了。”

张千目露精光,又认真的看了看他,奇道:“依朱公子所言,天下人之心,最终会被谁所得?”

“纵观大势,有资格与王爷逐鹿天下的无非几个势力:当今朝廷虽然算得上苟延残喘,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朝廷不灭,任何人都拿不下这片江山。然后是北方蒙古和西北西夏,东北金国,再有就是东南陆家。”顿了顿接着道:“虽说朝廷力量仍然巨大,但是覆灭只在一时,无论谁坐在这个位置上,都会是众矢之的,撑不了多久。西夏蒙古,民风强悍,弓马娴熟,但是仅凭一股子武气,是难成大事的。然而金国却不同,虽说也是异族,但是汉化非常严重,金国的将军各个都是深谙兵法之人,不可小瞧。至于陆家完全是个未知数,谁也不知道陆家这些年到底积攒了多少实力,所以王爷当下应该做的,不是攻陆,而是和陆家划地而处,一来探听虚实,二来一旦压力过大,可以派人游说,同仇敌忾。”

待他话音一落,怀王迫不及待的问道:“恐怕朱公子忘了最重要的一个了,杨家如今手握雄兵,富可敌国,为何偏偏没有算到杨家?”

“哼虽说他手握雄兵,但是军心却不稳。人人都觉得杨家势大,谁都担心他会尾大不掉。所以北方只要乱世一起,无论是朝廷还是金国,或者其他几方,都会先和杨家拼的你死我活。金国虽与杨家关系暧昧,但也是防胜于用,照此分析原本威胁最大的杨家,却是最不足虑的。”

张千拍案而起,击节赞道:“推演乱世之才,明辨存亡之智王爷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

朱熹笑意盎然,拱手做礼道:“军师过奖了”

众人先是听了他一番精辟入微的关于天下之势的分析,又见军师如此赞叹,自然都不再有异议。

苏誉赞赏的看了他一眼,心道:怎么可能错了,这朱熹大大,可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巨大教育家。将来的成就恐怕会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瞠目结舌。

“那就这么定下了。”顿了顿又道:“军校选址,就要劳烦朱兄了。”朝朱熹点了点头道。

刚想解散了众人,下去休息,却见苏文这厮一蹦三尺高。喊道:“王爷不要忘了我的事情”

苏誉这才想起,锦江知府的事情。话说这么做确实是有些轻率了,但是这个王守银是必须要换掉的。一来此人两面三刀,靠不住。而来城中粮草调动以及资源的利用都要经过锦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