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O胂肽侵P劣踩肥邓愕蒙弦桓稣司樱憔醯米约憾灾P劣诵�
思索了片刻,还是主动开了口“郑公子……先别急着走,还有些事情和你说。”
郑辛迎倒也听话,听他这么一说,便一捋衣服又坐了下来:“不知苏大人有何指教?”
苏誉叹了口气道:“前些日子,本官一时冲动,说话有些重了,还望郑公子不要往心里去。”
郑辛迎腾的一下从座位上做起来,战战兢兢的鞠躬道:“苏大人说的哪里话,大人教诲,学生谨记于心,怎么敢有丝毫不忿。”
苏誉知道这只是大官话,如今郑茂做官,官职比他小,粮务和漕运本就脱不开干系,之前还担心他给郑茂小鞋穿,所以有没有怨言也都不敢再提,哪知道这苏大人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主动提起,还主动道歉,着实让他惶恐一番。
“有些事情我也是有苦衷的,鬼手身世可怜,怀才不遇,自从他跟了本官,便兢兢业业,不曾有什么不轨行为。所以当日郑公子对他的态度也是有些不妥。本官明白你是个年轻人,以貌取人本就是常见,但是本官还是希望郑公子能够与众不同一些”苏誉长叹一口气。
话说这苏誉如今的模样也就是二十岁上下,只算得上年轻才俊。却摆出如此老成持重的样子,郑辛迎有些想笑,只是顾及身份才忍着不笑。
“苏大人这么说倒是冤枉学生了,学生虽然注重外表,只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至于以貌取人这种浅薄行为,在下断然不会如此。不瞒大人,学生与鬼手倒算得上是有些仇了。”郑辛迎提到鬼手,脸色便冷了下来。
苏誉一愣,旋即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想想从认识郑辛迎之后,确没见过他有什么不合道理的地方,如今听的他说当时事出有因,便相信了大半。
“你且说来听听。”
郑辛迎抿了口茶,便开始一一道来。
话说这大秦对科举制度的推崇是无与伦比,一旦中了状元那便是天下扬名。同样的严苛程度高于任何一个朝代,一旦发现了有徇私舞弊的现象便是终生禁考。
上文中也曾经提过,锦江书院没隔两三年便会出一个一枝独秀的人才,这些人无一不是受惠于科举制度,平步青云,走入高层社会。只是到了郑辛迎这一代却是例外。郑辛迎号称锦江城第一才子,并不是夸夸其谈,而是有些真才实学的。若要考个状元及第可能有些难度,但是一甲前十倒是有些把握的。
前科考试,郑辛迎和众多学子一样参加了科考,只是半途中,竟来了个查验身份的检察官。挨个考场查验一番,均无问题,唯独到了他这一考场抓出一个冒名顶替的考生来。于是这一个考场便成了反面典型了。全场考生,从去年科考始五年内不得再次参加科考,冒名顶替的学生则是终生禁考。而这个冒名顶替的学生,不是别人,便是号称第一枪手的“鬼手”这个事情,因为他顶替的人是程家的人,所以大家也都没有公开,只是私下处理了。郑辛迎心中自然不服,本来是信心满满,就要扬帆起航了,结果出了这档子事。便通过郑茂的关系,多方打听,方知道鬼手的事情,气愤不已,只是碍于程家关系,也没有敢纰漏出去。
听到这里,苏誉方才恍然大悟,郑辛迎对鬼手的态度为何那般不堪了。想想当时鬼手肯定也是自觉理亏,所以不敢反驳于他。但是不管怎么说,鬼手如今算是他的心腹了,这件事情虽然有鬼手的原因在内,最终原因还是那个找人替考的。
一抬头见郑辛迎仍然是满脸的愤怒,便笑着安慰道:“郑公子先不要生气,或许这事,我能解决。”他第一个便想起东方泽来,若是东方泽从中使劲,想必郑辛迎的事情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只是这种需要下大力气的活,不知道这老头愿不愿意干了。
郑辛迎忽的抬起头来,激动道:“苏大人说……能解决?”
苏誉点点头道:“我与东方先生有些交情,或许我可以找他为你说说情”
郑辛迎激动的搓着双手道:“东方先生,如果这事东方先生愿意过问的话,想必我这名分问题便不是问题了。”
一个读书人,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却没机会赶考,这种痛苦就好像是存了一辈子钱,还没来得及花,便死掉了一样痛苦。
“这事急不得,东方先生也是政务繁忙,改日见了他,定让他解决了这事。郑公子放心吧。”
郑辛迎再三拜谢,方才离去。
腊月初一这天,阳光还算明媚,只是没有什么热度。大早晨苏誉带着张琳儿,颜良加上秦忠,关越,一行四人,身着便装朝锦江书院行去,他倒是想把鬼手一起叫着,只是鬼手一心不愿意来,想是曾经受的白眼多了,不想再来这个伤心地了。
今日书院大喜,来的人想必非富即贵,像他这样的小角色,虽有些名堂,但终究是个二道贩子,算不得达官,也算不得显贵,自然是低调一点才好。
张琳儿为了配合苏誉,还特地束了胸,换了男装,看上去更显秀气怡人。
果然不出所料,锦江书院门前的大道上,形形色色的豪华花轿停在路边,差点将整条路都堵上。
在众多轿子中,苏誉一眼便看出了江承那厮的火红小轿子,当真是像小辣椒一般。为了迎接来宾,还特地留出了拴马的地方,一排排的高头大马留在路边。甚至有的地方还留着一群一群的侍卫队。看的他直想笑,看来锦江书院确实是培育出了一些人才来。只是今日书院诞辰,这些人倒是来炫耀一番呢,还是前来祝寿来了。
再往远看,锦江书院门前台阶上,有的衣冠锦绣,有的干脆穿着官服,有的白发苍苍有的还是年轻气盛。互相拱手作揖,打着招呼缓缓的进门。几乎每个人都带着一两个小厮,在一旁抬着或大或小红木箱子,不消多说,这些便是贺礼了。苏誉看的心中直痒。想当初漕运衙门开业的时候,那几个零星的人,苏誉便觉得自己像暴发户一般了,和今日这个规模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再走近些,方才听到门口负责唱礼的小厮道:“荆州刺史上墨宝十件,金装四书五经一十八套。”
“江南水军总督御史献金笔一支,金装孙子兵法一十三卷”
“江苏扬州府尹献翡翠琉璃盏一对,纯金打造文房四宝一套。”
“两浙巡抚献珍藏文献七十八部,桌椅板张经费白银五千两”
……
第一百一十一章唐国中!(二)
“苏大人,我们可没准备什么礼物啊”颜良第一个开口问道。这种大型书院他是去过的,当初还在骊山书院求教过几天。锦江书院的大名他也是仰慕已久,一直未曾有机会,今日凑着这个机会来了,竟也未带什么贺礼,便觉得有些不妥。
苏誉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怎么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难道昨日忙活一天,都是白忙活了?”
颜良仔细一想,昨日倒是做了一期特别版的报纸只是这个也能当做贺礼?
苏誉心道,如今报纸在锦江城日消费量都有两万多份了,影响这么大的读物,还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几个人也不急,跟在队伍的末尾,有说有笑的往前排,排着排着发现后面又站满了人。苏誉吃惊的看了一眼身后的队伍,又看了看前面的队伍,心中忐忑,没想到今天前来拜山的人这么多,真担心这小小院子能不能撑的下。
轮到他们几个的时候,苏誉从怀中拿出一张小纸来,递到那小厮手上。
“这位公子,您的贺礼呢?”这小厮是个新来的,并不识得苏誉的。见他递来一张清单,以为他带的东西太多,一眼看不过来,还特地拉了张单子。
“不就在你的手里吗”苏誉一本正经的道。
身后的颜良等人却是见过世面的,一个县令过生日来访的人还大箱小箱的贺礼。今日他们一次就来了四个人,竟上一个小纸条。纷纷涨红着脸,再见苏誉一幅大义凛然的样子,顿时汗颜,脸皮厚真是实用啊。
那小厮本就看他们几个衣着普通,与那些达官显贵比起来,颇为寒酸。见他们也不上礼,只拿了个小纸条来,心里便有些轻视。本着脸道:“这位小哥,这里可不打白条。”
身后等着上理的年轻小官,也不知是哪任上的。见他这么不上道。嘲笑道:“这位公子,这里可不是办红白喜事,到这里也混不的吃食,还是去别家吧。”众人哄笑。
关越是何等人物,哪里受过这个屈。这人他也是认识的,现任杭州团练使,和程世雄一个官阶。一步跨过来“大胆!这位是江南六省漕运指挥使苏大人,你胆敢无理!”
那小官本见他打扮的土里土气的,以为是本地的小乡绅,哪知道竟一觉踹到石头上。吓了一跳,一时也说不上话来。
正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苍劲有力的声音“小小五品官吏,也敢在这种场合耍官威。罢了,快进去把,既然拿不出贺礼,权当来充个人数吧。我想袁先生也不会介意。”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循声望去,却见那年轻小官身后竟是一个大腹便便的老者,眉如指粗,凶黑无比。眼神矍铄,不怒自威。单单是从外表上看便知其不俗。苏誉自然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只是这话说的难听。又在这场合上,着实是拉不下面子。颜良关越两人早就气的两眼冒火。
见他二人面带不善,那老头身后忽的蹿出两个保镖来,怒目而视:“大胆,此乃国子监祭酒唐国中唐大人!”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教育厅厅长的位置。掌管天下学制,官居正二品。因大秦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所以这国子监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成为极热门的官位。这种位置自然是逃不开四大家族的追讨,唐家更是一马当先,由唐国中坐稳了这个位置。
唐家的人?苏誉一愣,旋即笑了笑道:“下官苏誉,参见唐大人!”
唐国中却一幅爱理不理的模样,摆了摆手道:“今日是书院的大喜日子,莫谈公事!如果不是诚意来贺,便回去把。”说罢,带着那小官,走上前来,给唱礼小厮打了个招呼,便先行进去了。留下苏誉四人,愣在原地,尴尬无比。
苏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只是如今他已是一家之主,不可行冲动之事,要为一大院子人负责。呼吸急促了片刻,便压下火来,转脸对那似笑非笑的小厮道:“唱礼吧”
唱礼的小厮见后面排队的管爷们都有些不耐烦了,不得不取开清单,一一唱来:锦江晨报园上礼:开报以来,所有报纸增订纪念装一套。锦江晨报书院特别版一期,晨报中间广告十期。
排在他们后面的人一听,不禁掩嘴直笑,这几个土包子居然拿这个东西老当贺礼,当真是寒酸到了极点了。
对人群的窃窃私语,苏誉到是觉得无所谓,无知者无罪。只是唐国中,如今算是给他一个闷棍,胸中郁结,闷闷不乐。待小厮唱完礼,便一言不发,向院中行去。
院子里,人也多,来往穿梭的书生比比皆是。形形色色的达官显贵笑意融融的互相躬身作礼,有的则是在亭台中促膝长谈。苏誉此来是兴致勃勃的来了,到了这会胸中反倒压抑起来。沉着脸也不说话,张琳儿关越颜良三人只是跟着,也不敢多说什么。
苏誉心中暗自盘算,自从上次在会宾楼和唐琼对上,便有些感觉,恐怕唐家也已经被自己得罪了。唐国中的态度虽然不理不睬,反倒好些,若是换了个人换了个场合,恐怕冲突起来也说不定。程家势大,自己这些天早就是深有感触了,单就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请来两位封疆大吏给自己站场子便已经是不俗。唐家据说要压过程家一头,那是何等势力。这会他忽然想起前两天见到的张半仙了,大难临头混不知,金蝉脱壳方可解。难道是警示自己的?
正思索间,忽的听见一个声音传来“苏大人,别来无恙!”
抬头一看,竟是陶谦!
故人相见,自然是心中舒畅。忙上前行礼道:“陶大人,竟也来了!怎么没上我那坐坐!”
陶谦捋着胡须笑道:“这些日子公务繁忙。今日方才赶到,便直接奔赴了书院,不曾出去拜访。”说罢又打量他一番,点点头道:“苏大人相较上次相见,到是成熟了许多。”
苏誉一愣,旋即笑道:“谢陶大人夸奖。”顿了顿又道:“我那个结拜义兄,如今……”
陶谦哈哈一笑“你们二人倒有意思,我临来的时候黄大人再三嘱咐一定要让我转达问候,我们这一见面,还没说过三句话,你便来了这么一问。”
苏誉一笑,自己和黄庭坚结拜当初是动机不纯,感情也不是特别深。只是比较关心像他这种正史中的人物走向,被他这么一说,倒显得兄弟情深了。黄庭坚想必是因为自己怀才多年,遇一知己所以才念念不忘。
“不知我那兄弟现在官居何职?”苏誉问道。
自从上次从武王口中得之黄庭坚成了皇帝跟前的红人,便一直记挂着这事,想必如今又升迁了吧,像他这种有真才实学的人,一旦得了势,那便是一鸣惊人。
陶谦一笑道:“此次锦江书院十五年庆典,他本要来的,只不过要跟在皇上跟前听唤所以才来不了。如今他已经进了御书房,顶了江承从前的位置。官拜礼部尚书,赐御书房行走”
苏誉啧啧不已,说快爬的也快。相比自己身陷囹圄的状况,不禁感怀。
第一百一十二章师姐,你整容了?
陶谦身后两个随从倒也不多,一合计,两人便一同朝袁文先生的小楼行去。他贵为枢密使,自然是左右逢源,一路上来来往往的,每隔几步便有人上来行礼。苏誉在旁跟着好不尴尬。
距离庆典的时辰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各宾客仍然是成群结队的在书院里留恋往返,有人聚在一起讨论时事,有人聚在一起谈诗论赋。话说这些人也都是饱学之士,平日里只管的公事,哪里还有闲情逸致来吟诗作对,今日正好是个机会。所以整个书院里,处处都是爽朗笑声,其乐融融。
苏誉一行人,穿过前院厅堂,直接朝着袁文所在的两层雅致小楼行来。这里不仅是他待人之处,也是他办公之所。苏誉和陶谦两人和他都算是好友,既然来了,肯定是要先拜会一下。
来到楼前,方才发现先前这里已经挤满了人。细细观察了一番,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令他不爽的是,正在和袁文先生笑谈的竟是那个什么国子监祭酒唐国中。想想也是,袁文也算是朝中元老,桃李满天下,这种时候自然应该是嘉宾往来,络绎不绝。只是刚刚和那唐国中发生了点冲突,这会已经是片刻都不想看见他,免得冲动起来诉诸于武力。
“陶大人,你且先去给袁先生问好。我就不过去了——”苏誉本想躲避一下,却被袁文看见了。忙热情的行了过来,一手拉着陶谦,一手拉着苏誉道:“二位贵客来了,怎么不快点进来坐坐。”边说,边往里拉。
苏誉一抬头便看见唐国中那张古井不波的脸。竟让他觉得有些紧张,想平日里见到那些奸恶之人,无非是把丑陋的一面写在脸上,他倒是不怎么害怕。只是唐国忠这般沉静如一波秋水,反而让他心里发毛。
待陶谦和唐国中二人互相行了礼。袁文才转过来介绍道:“唐大人,这位便是我给你说的锦江百年不遇的奇才了。”
苏誉愕然,自己竟被称为百年不遇的奇才??“袁先生真是太过奖了,羞煞苏某人了。”
唐国中看了苏誉一眼,脸上表情仿佛是固定住的一半,仍然是不喜不悲,微微点头:“原来苏大人便是袁先生口中的奇才啊,刚才还不觉得,如此经你一说,却有几分人才”
陶谦并不知道府门前的那档子事,竟也出来道:“我想像苏大人这种青年才俊,已是不多见,今后还要仰仗唐大人多多提点才是。”
苏誉心道:多多提点!?恐怕这厮不天天提审我都是好事,越看他的眼神越觉得他城府太深,竟看的有些毛骨悚然。他也曾听说过古代官场的厚黑学,能在朝中混上一席之地的人,哪个不是人精,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睛。这唐国中,既是唐家的人,又是官场浮沉中的德意者,可以算得上是老狐狸一只了。
“提点倒谈不上,我们唐家和他还有些故事,如今我对他也是充满兴趣。一切事情还要过了这次锦江书院的盛典再行结算。”唐国中语气委婉的道,边说边用眼神朝苏誉剜了一眼。
苏誉心中咯噔一下,听他的意思,唐家是打算对自己出手了,心中不免忐忑起来。只和袁先生絮叨了几句,便不再说话。今天人也多,袁文忙着接待,也没有心思管他正常不正常。见他不愿意说话,便由着他去了。
唐家的势力到底泛滥到什么地步,苏誉不知道。甚至连眼前的程家都知道的不甚清楚。但是,混了几个月之后,他渐渐的有些明白了,四大家族对他来说,随便一个便是庞然大物。只是梁子已经结下了,他自己都不知该如何走下一步。
正发愣,忽然听到三声礼炮。接着便有小厮跑进厅中“袁先生,会场都布置妥当了,第一通礼炮也已经发过来,三通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