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斡旋天下-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自己对程家这些官老爷们来说,也是久闻其名,而未见其面。众人见江承对他如此客气,纷纷猜测眼前之人必不简单,纷纷朝他行礼。正与众人礼尚往来,人群中忽然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苏大人,您这两日倒是清闲啊!”

这声音,这口气,料定便是程瑜无疑了。苏誉笑道:“程瑜大人,真是哪里有祸事,哪里就有你的影子啊。”

程怀仁当年评说程瑜的时候道:他在程家算不得是辈分最高的,论官职也是不上不下,算不得多出类拔萃。但论聪明却是程家拔尖的人物。

程怀仁之所以成为程家的家主并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的脑子,多深的城府,却是因为他的眼光独到,还有炉火纯青的御人之术。程瑜实际只是庶出,按道理说,最多能被安排到程家的铺子里面管事,像前几日烧死的程群一般。但是程怀仁小时候便看出他的与众不同,于是力排众议进行重点培养,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程家的嫡系如今的光景如何?程世雄——草包一个,程世雄的儿子——一直要霸占邱茗的那个肉包子形状的程家少爷。反观所谓的程家庶出以及外戚、表亲,如今却是遍地开花,枝繁叶茂。在程怀仁的驾驭下,这些人无不是在为了程家的壮大添砖加瓦。

程瑜听着苏誉对他冷嘲热讽,心中一阵火起,但是又不好发出来,只冷冷的道:“苏大人还是不要再耍嘴皮子功夫,查出事情真相,方才是正道。”

苏誉摊了摊手道:“这么多的大人在这里,都没有头绪,你真当我苏某人是神仙啊。”

程瑜登时无言以对,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冷哼了一句,也不再理他。想想他说的也对,自己将该盘问的人都盘问过了,至于船上的东西也都烧的一块一块的,无迹可寻,黑压压的一片漂浮在江面上。他心中唯一能确定下来的就是这事绝不可能是意外,但是万万没有把这事的凶手想到苏誉身上。漕运属于苏誉管辖,这事就等于给他的履历上抹黑,说不定还要判个渎职之罪。所以苏誉也被他当成了受害者之一,不予考虑。唯一能猜测到的便是唐家或者陆家的人下的黑手。

苏誉哪管得了那么多,至于是谁下的黑手这种问题,他根本无需考虑,凶手就是他自己嘛。所以随便询问了一圈,便安排几个小吏,乘船把江上碍事的残留物,烧到无黑一片的甲板统统都扔到大堤上去,准备随时开关放船。虽然程家给的压力挺大,但是也不能成为禁运的理由。程家众人见他如此决策,纷纷指责声讨。苏誉最不怕的便是这个东西了,指责?声讨?这种无关痛痒的东西,随便!

申时初刻,随着苏誉一声令下,积攒多日的商船旅船官船开始一一驶过关口。

程瑜气愤的上来指责道:“苏大人,你……程家几十万的货物损失该怎么调查?”

苏誉哪里管他,吹着冷风,打了个哈欠,慵懒的道:“若是这里的船只在这再呆一夜,再出了火灾,你负责么?若是你真打算负责……好吧,小李子,把关卡再关了,这里有人负责!”

程瑜吓了一跳,忙阻止道:“不用了!我不管什么通航不通航,只要苏大人配合程家找出凶手便好了。”

苏誉邪邪一笑道“谢谢程大人包容。”

程家众人也是拿苏誉没辙,只能见他轻快的把河关开了,拍拍屁股走人,却拿他无可奈何。江承看的目瞪口呆,心中禁不住升起一阵崇拜之感,自己忙活了两天没有搞定的问题,他只来一趟,便万事OK了?

两人一前一后的行着,关越突然问道:“苏大人,这样草草了事,会不会引起程家的疑心?”

苏誉神秘的看了他一眼,哈哈笑道:“关兄不必担心,张先生已经说了,此事就是要疑云重重才好。若非如此,倒无法引起程家的警觉来。”

这事说的也准,自从苏誉草草的将现场可能有用的证据都捡起来扔了,便开始有些怀疑,此事和他有关,但是又是在想不出动机。程家如今很多地方的店里已经货物紧缺,所以不得不又备了一批货物,暂且充填。可是行径锦江河段的时候,又在关卡上卡住。

新管家乃是一个无主见之人,忙差了人去问程瑜。程瑜一听说几艘货船卡在关卡上,吓了一跳,道:“快快交了税银,直奔商号,中途不得停留。这种是非之地不可久留。”那管家也是忧心忡忡,得了程瑜的命令,便乖乖的交了银两,飞奔而去。

听了这个消息,苏誉心中窃喜,张半仙这敲山震虎之际用的颇秒,竟收到如此奇效。

……

皇上那里得了江承上的折子,也没工夫看。北方战场的节节败退,正让他焦头烂额。手上最重要的一员猛将武王赵枫正与西夏蛮子鏖战大西北,好在兰州府失而复得,让他心中颇有些安慰。北方就不行了,由于军力缺乏,卓老将军的东路军几个月前被抽调了十万去援西。如今河北山东等地,大秦军队数量不超过二十万,士兵素质又不如久居蛮荒之地的金国铁骑。太原保定战线只能全面弃守,金国大王子的部队作战英勇。一月克三城。如今已占了河北大部。距离京畿要地,虽然还有些距离,但是这仗打的人心惶惶,正华皇帝整日心烦意乱。那还有心情去管江南之地的这点小事。

程家本来就不招皇上待见,迫于程怀仁的面子,不得不抽时间下了道旨,苏誉罚俸半年,江承罚俸三月,勒令漕运衙门赔偿程家纹银一万两。便匆匆了事。程怀仁自然知道皇上心中烦乱,也不敢再要求,只能谢了恩,领了旨。

苏誉得了圣旨之后,差点笑出声来。他可不知道北方如今战况如何,只知道皇上这么做就相当于默许了他的行为。半年的俸禄加起来也就不过千两,至于漕运衙门赔偿一万两纹银,那是从公家的费用里拿出来。相对于庞大的税收来说,一万两简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得了便宜不卖乖,不是他的风格。便带了江承,亲自登门道歉。当着众人的面,将一万两的银票,亲手交到程怀德手中,这才算了事,江承可没有他这么好的心理素质,几十万两的损失只赔了一万两就要草草了事,这种事情说起来就感觉荒唐。

……

这几日,苏誉除了平时出来公干,便一直在秦府的灵堂里为秦倾守灵。所以很多事情都忘到了脑后,以至于赵宁差人来报会宾楼的进度,他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眼看着已经是除夕之日,腊月将尽。锦江城是不会下雪的,连河水结冰都没有可能。

按照苏誉之前的要求,各个管事要将“苏府”月度财报告诉他。

张琳儿这段时间一直在守灵,所以,锦江晨报的事情统统交给了秦忠管理。祸福相伴,自古有之。由于这段时间锦江发生的事情太多,什么豪门恩怨,什么离奇火灾,什么鬼神之说的猜测,吸引了更多锦江百姓的眼球。加之鬼手越来越会挑逗市民的阅读兴趣,这些日子的报纸销售量猛增,一些颇有眼光的商家便开始谋求合作,所以一月下来,光广告费就收了上万两。

第一百三十一章和氏璧(二)

门市的租赁,已经分给小刘衙役来管理。一来他长得正气,又是个衙役出身,出去谈生意自然是信任度高。按照苏誉的提议,采取后世押一付三的方式租赁。如此一来在锦江大道上做生意的门槛便被降了下来。原本想在这条街上做个生意,家产没有个几万两便不要想,如今有了这廉租房,有个家中有个上千两,便可以去哪里讨一份营生的活计。秦忠这厮头脑灵活,做广告时候只道是,租赁价年后将上涨一百两,所以很多商家不得不年前抢着租了下来。加之年前,许多商铺无以为继,便廉价转让,秦忠便又出了几万两银子盘了十几个店铺下来。虽然帐房里如今已经空荡荡的只剩下几千两银子维持,但是按照苏誉所说,死钱变成了活钱,应该高兴才是。

至于会宾楼,赵宁奋斗了月余,总算是大功告成。整个酒楼如今已经比当年的会宾楼高了不知多少档次。主要是装修材料,赵宁就去托付王守银那厮去帮忙寻找。王守银哪里敢怠慢,有时候连钱都不敢收,若不是赵宁执意给银子,恐怕这会宾楼装修下来,连一万两都用不了。

赵宁是见过世面的,宫里的亭台楼阁,**亭管,再加上京城的高档酒楼,他可是没少见。想比徐大钱的品位,自然是高出许多。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苏誉来剪彩开业了。

苏誉和赵夫人找道人看了日子,就在月末,方才把秦倾下葬了。

秦家本身人就不多,如今没了秦倾,更是冷清。秦松年纪还小,现在又有些悲伤过度。这些日子秦府都是张夫人做主,她心烦意乱的,丫鬟家丁辞的差不多了。本身冷清的秦府,如今更是荒凉,后花园里已经是杂乱不堪,各种生活用品,都是堆在一起,无人处理。苏誉实在看不下去,便做主将秦家的人都转移到了漕运衙门里面住。没了秦倾,张夫人六神无主,苏誉这么邀约,她也想和女儿住在一起,便随了他的意。秦松本是就是苏誉的粉丝,秦府上下如今是空无一人,留他一个,也住不下去。便总理了府上的东西,一并搬到了苏誉那里。

刚搬进漕运衙门,唐家又派人来催盘店的事情。苏誉从张千那里得了回复,程家先前货船上的货物已经尽数倒进了秦家三个布店的仓库中,方才放心大胆的约了唐琼商量转店之事。服装店苏誉是不建议卖的,日后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于是服装厂服装店虽然停产了,但是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卖掉的只有三家布店。唐琼对苏誉恨之入骨,便只差了个管家前来相商,那管家却没有唐琼那么多心眼,只和几个唐家的管事工人,草草计算了一下货物总额,竟价值四十余万两。

对价格苏誉倒是没有多少异议,毕竟其中有一大半都是程家的赃物。只道是秦家近日事情颇多,秦家人心烦意乱,只希望快些盘出。管家便高高兴兴的回去复了命。可笑平日里唐琼谨慎有余,唯独对苏誉相关的事情便做不到完全的理智。

那管家也是为了邀功,只道是秦家商铺中共有价值五十万两的货物,自己几经周旋讲到了四十万两,加上店铺总共是五十万两。唐琼便大赞了他一番,当日便差人签了契约,正式完成了这笔买卖。

正所谓烦事不过年。

这几日,程家吃了闷亏,老实了许多。唐琼自以为得了便宜,也就安静了下来。

苏誉安排的小厮家丁府兵一干人等把张夫人还有几个秦家的几个大小亲戚全都接了过来。漕运衙门原本是怀王府邸,又曾经作过皇上的行宫,所以容量方面自然不用担心。现在府上加上家丁丫鬟府兵共住了二百多人,也还是戳戳有余。

苏誉此刻就站在回廊上面,举目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心中烦乱。秦倾走了,这年也过的不舒心,张琳儿秦鸢儿女陪着张夫人在厢房里整日以泪洗面,任谁劝都劝不过来。

“苏大人可是为秦家担忧?”

苏誉正遐想,忽听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头也不回道:“张先生,怎么还不睡?”

张千这几日的算无遗策,算是给了苏誉很大的信心。他到是希望真刀真枪的的纵马相对。但是一如锦江城内,暗杀,倾轧,商战,各种无形的危机潜藏在自己身边。他终于明白了,做坏人容易,做好人难。若是想做一个好人,就要比坏人更奸诈才可以。

“我方才在后边占了一卦,只怕大秦的日子已经不久了。”见苏誉恍若未闻,便接着道:“苏大人有没有听说过秦家有什么家传之物?”

“哦?这个到是没有听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张先生这么在意?”

张千笑了笑道:“这个东西涉及到大秦的秘密,可以影响到天下大势。关越潜伏在锦江城这么久也都没有什么线索。”

苏誉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哦?这个倒是忘了问他,张先生对这个东西也感兴趣?”

张千捋着胡子一笑:“我如今已是花甲之年,要那等东西也没有什么大用。当年也是对这个东西产生极浓厚的兴趣,机缘巧合才得之此物的下落,不过都是道听途说,不曾证实。至于关捕头来锦江城的目的,我也是蒙的,没想到真猜中了。”

苏誉一愣,心中顿觉好笑:“张先生真是了不得,这样也能蒙出来。”

“呵呵……世间万物都有其规律,包括人的行为心思都是规律中的一种,能顺着规律来推演,便可以猜到很多未知的东西,甚至可以推演未来。”

苏誉心中一惊不可思议的看着他道:“推演未来?!”

“没错,周易智慧,伏羲八卦这些太过深奥,给你也解释不清楚。老朽琼半生精力也只是学的入门。”张千摆着手道。

越说苏誉就觉得越蹊跷,心中猛的回忆起,几个月前失踪的那个冯管家,莫非他潜伏在秦家也是为了找这个东西?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张千轻声道:“不知苏大人可曾听说过听说过和氏璧?”

一语未落,苏誉惊讶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和氏璧?!这个东西他岂止是听说过,天下共传之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你说的可是当年卞和现的那个稀世宝玉和氏璧?”

张千赞赏的看了他一眼道:“没错正是它!当年秦国的传国玉玺!”

秦国的传国玉玺?“那不是应该在当今皇上哪里?”

张千笑道“也不知道你是个什么怪才,能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华章,却不知历史”

关于大秦之前的历史,苏誉也只是从几个人嘴里道听途说了几个,他又看不惯繁体书籍,再说就算看的惯,也没时间去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见笑了,没想到拙作竟连张先生都知道。在下只读过些闲文,对历史可没什么研究。”

张千苦笑摇头:“我刚才所提及之大秦并非是如今的大秦帝国,而是战国之后统一六国的秦王嬴政所创建之大秦,而和氏璧正是大秦朝代代相传的国宝。”

代代相传?苏誉心中起疑,若是没有记错的话,正史上的大秦应该是二世而亡,怎么会用到代代相传这个词。“敢问先生,先前的大秦朝经历了几代?”

“从嬴政开始,共相传十三代,历时二百余年,盛及一时。只可惜毁在一代枭雄王莽手中。”

王莽??苏誉完全懵了,原本二世而亡的秦朝竟历时二百余年。原本篡汉的王莽竟成了秦朝的终结者……

第一百三十二章清君,无争(一)

秦朝,大秦帝国,秦家。这三家可有什么联系?皇上又从何得知和氏璧在秦家?那和氏璧到底在不在秦家?

这些问题苏誉想不明白,张千自然也没有什么头绪。至于问题的答案,可能只有当今皇上或者是秦倾本人才知道吧。

次日清晨,从卯时开始,便开始有接连不断的鞭炮声传来。往年秦家是很重视春节,每到这一天,府上打打小小的丫鬟家丁都能领到一两银子的红包。秦倾一大早就会带着众人掰开排场祭祖。

秦家人大人小孩总共只有十几个人,搬来漕运衙门之后就住在一个名为凤仪园的小院中,若论环境要比秦府好上许多,但是自从秦倾死后,小姐太太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偶尔有那两个不成器的表亲或是投靠而来的远房亲戚扫扫院子,偶尔长叹一声,引得满院子尽是悲凉之意。祭祖本应当是有的,而且应该是由秦松来做。不过他由于悲伤过度,大病一场,至今未能起床。所以祭祖的事情,也就免了。

苏誉自打来到这个世界,这是第一次过一个大型的节日。按照规矩,他也是想祭拜一下祖先求些保佑,可是又一想他的祖上这个时间可能有些还没出生,心中不禁彷徨,看来万事都得靠自己了。

苏誉按照当地习俗每个家丁什么的都发了红包。张千还特别提醒了他一下,秦家如今群龙无首,他应该把秦倾当年做的都做了,这样才有资格领导秦家,日后得到和氏璧的机会也就大了些。虽然这话功利了些,但是也不乏道理。自己便专门准备了大红包前往凤仪园中发放,秦家几个仅有的丫鬟小厮每人领了十两的红包,兴奋不已。秦家的那些大人小孩,每家每户也都轮到了红包。待一人不落的全都发了红包,又将张夫人等安慰了一番,方才离开。

到了传统的春节,锦江城里万事皆休。据张千说。就算两国正在火拼中,到了过年的时候,也是要停战的。苏誉听到这个潜规则心里一阵不适,脑海中浮现出众军士正在白刃战的时候,忽然新年的钟声敲响,军士们纷纷放下兵器,互相作揖恭喜的场景,笑的差点背过气去。

锦江晨报在苏誉的一再要求下,还是在大年初一出了一个新年特别版。苏誉一边看着报纸上的奇闻异事,一边在街上闲逛。今天外面逛街的人也多,小摊小贩遍地都是,平日里见不到的稀奇玩意,一到过年了便纷纷涌上街市。

苏誉和张千关越一行三人,正在有说有笑的向前行着。忽见前面围了一群人,指指点点的讨论着什么。围上去一看,方知是一个摆摊卖武器的年轻人,远远望去,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