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裂明-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泽清?他敢跟本帅啰嗦,本帅一并杀了!”对于刘泽清,易飞也是一点好感也无,身为南明四镇总兵,却在最后关头给了南明一刀,而他的麾下更是在扬州犯下了累累罪行,这些人死不足惜!

“参将大人,上路吧!”

镇西军的将士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对于这些祸害百姓的东西最是痛恨不过,闻令数人便抢了出来,不顾这个参将的咆哮怒骂,直接按倒于地。麻利的套上袋子,十数骑兵便直接奔行过来,凄厉的嚎叫声便不断从袋子中传出,但是片刻间便是再无声息,只有污血不断渗出。

亲眼目睹这种场景的数百明军也是吓的面色苍白,一个参将啊,死的如此不体面!有的人更是被吓的****,一股股恶臭也是不断传出。

“兵是杀贼的东西,贼才是害百姓的东西!你们身为官兵,却是比贼更加象贼,留尔等何用!”易飞目光盯上这些溃兵,眼睛也是露出极端的痛恨,这些人都是兵痞,留着也是祸害。

“杀!”

魏志远嘿嘿冷笑,数百血骑也是催马而前,向着这些乱兵便扑了上去。

……

北京,紫禁城。

建奴再次入寇,让这位年纪不到三十的皇帝也是感觉到一阵阵的无力。这些天以来,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也是让这位年轻的皇帝充满了疲惫,每日城外行过一路军马,都会让京城之内一片骚动,而安抚这种骚动也是极大的消耗了他的体力和精力。

大明走过了风雨的近三百年,就象一艘到处漏水的大船,为了维持她的前行。这位皇帝也是操碎了心。虽然说他所做的,每每的都是将这艘船更加的推向灭亡的漩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位皇帝的坚持和他付出的心血。

而这一个月不到,他更是更显老态,每日处理的事务虽然因为建奴的逼近而变得少了。但是没有锁事缠身,一闲下来,心却是更加的累了。他刚刚与杨嗣昌谈论完战和之论,也是不留意便已经深夜。每天只睡两三个时辰的他,这会儿也是终于顶不住阵阵的乏意,伏于龙椅上小睡着。

但是他今天注定不能安然入睡,刚刚睡下不久,一个老太监匆匆的行了过来,离的老远,便是兴奋的叫道,“陛下,城外的建奴已经开始退兵了。”

“什么?大伴,可是建奴攻城了?”

崇祯一下站了起来,睡意盎然的脸上也是露出一丝惊疑,清兵九月入寇,已经在北京城外数十里呆了近一个月了。

“陛下,不是建奴攻城,是建奴已经拨营而起。远远的撤向通州方向!”王承恩也是有些心疼的看着日渐消瘦的崇祯,胸口也是一阵抽搐。

“东奴为何突然退去,可是有什么诡计?”崇祯疑惑的问道,一向嚣张的建奴怎么会突然间撤兵了?

“陛下,镇北将军易飞的大军已经到了。二万大军就在宛平外,已经与建奴交战数次。斩首数百!建奴如今气势已沮,不得已之下只能暂退。”王承恩面露喜色,将一封报捷文书递了上来。

“好!好啊!”

此时的崇祯,信心也是大起。与历史上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虽然依旧在战、和间摇摆,但是由于易飞的到来,他如今的底气也是比历史上要足的多。要战要和,都是可以。

“立即令易飞入京城外,不必与卢象升汇合!在京城之外扎营,拱卫京畿要地!”对于这个屡挫东奴的年轻将领,而且还十分听话,更关键还是自己一手提拨上来的将领,崇祯可说是印象十分良好。

“贺喜陛下,山西镇兵强马壮,足以护卫京城安全。”王承恩笑着说道。

“唉,若是我大明有一半,不只要有三成这种武将,朕又何虑流贼与东奴!”

崇祯叹了口气,易飞到了,京城是无需担忧了,但是外面却是处处烽火,让他也是忧愁。尤其是各地武将军阀化的趋势越加明显,这大明的皇帝虽然看起来荣耀,但是却是无比的让人头痛啊!

今年,四正六隅计划刚刚起步,收效也是良好之际,东奴却是又一次入寇。大半年的辛苦也是付之于流水,为何天不佑我大明?!

第290章分兵

十月二十一日一大早,镇西军连绵不尽的营帐便在进行着清理和收存。

在城下过了一夜,易飞也是心急与卢象升会合,这番出兵,易飞心中只有一个打算。那就是与东奴决一死战,对于谁入主中原,易飞并不在乎,他在乎的不能是外族,特别是建奴这些以摧残汉人文化为己任的垃圾民族。

但是事情往往与愿相违,还未待军营收拾完毕,十数匹战马便是快速接近大营。而让易飞惊奇的是,这些人居然还是自己的夜不收们在前领跑,直直的向着自己的中军大帐行来。

十数骑行至近前,见到易飞等一众盔甲鲜明之人站于中军大旗之下,知晓这便是易飞。传旨的小太监也是暗中观察了一下易飞,对于易飞如此年轻也是十分的好奇,但是瞬间便收敛起自己的好奇,凝声尖声道,“易飞接旨!”

见一众将领跟随易飞全部跪倒于地,小太监清了一下嗓门,尖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奴贼祸国,百姓涂炭,凡我臣民无不切齿,今闻镇北将军,山西镇总兵易飞戮力杀贼,大捷频传,朕心甚慰!镇北将军,山西镇总兵易飞,勇冠三军,斩首数百级,力挫凶胡气焰,朕心欣然!赐宝剑盔甲各一,内帑银五百两,通传三军万民,奉以为式……今奴贼入寇通州,滋扰京都,着即令大军移驻永定门郊外,力保东郊不失!钦此!”

“臣易飞领旨谢恩,永服辞训!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易飞心中一惊,却是无可奈何,毕竟这年头不扯旗造反,那就是皇命难违,一腔雄心也是化为黯然。

他不由的想起此时的卢象升,估计此时的他已经提出了历史上兵分四路夜袭敌营了吧。按照历史,高起潜对此不置可否,甚至嗤之以鼻,对此举也是不断冷嘲热讽。被高起潜傲慢神态激怒的卢象升上疏议请分兵,崇祯皇帝答应了卢象升的提议。

想不到自己紧赶慢赶,一心想与卢象升会合,轰轰烈烈的与建奴决一死战的想法还是泡汤了。卢象升的命运还是无法改变,这会儿的他估计已经勃然大怒,上书皇帝分兵行事了吧。云集昌平的五万援兵,被一分为二,卢象升领宣大两万人,高起潜则统领关、宁各地援兵三万人。今日之后,便是一系列悲剧的开始,易飞虽然知道这段历史,但是奈何皇帝旨意已下,他却只能前往京城外眼睁睁的看着,又能起什么作用?

……

在易飞心情复杂的接过圣旨之时,远在昌平城中,赐尚方宝剑,总督天下勤王兵马,兵部尚书,暂代宣大总督卢象升正在城内的谯楼眺望。

昌平镇为大明诸多军镇之一,主要是守护居庸关与各个帝陵。

昌平初为昌平县,随着皇陵的增加,卫所人员的增多,景泰元年,大明在昌平县以东八里筑永安城,设永安营。随后各守护山陵卫所迁入城内,之后昌平县衙以及儒学仓库陆续迁入。不久又在永安城南新建一城,两座城连在一起,成为新的永安城,周长十里零二十四步。

正德年间,昌平升格为州,归顺天府管辖。嘉靖十七年,又在昌平沙河建巩华城,城南北、东西各长二里,作为皇帝祭陵时的行宫,又有南护京城,北卫陵寝,东蔽密云要冲,西扼居庸之用。

万历年间,昌平升格为州,设总兵,副总兵镇守,还设昌平兵备佥事,守陵太监等人。崇祯九年七月中,由于朵颜蒙古兵的内应,永安城被清兵攻破,巡关御史王肇坤,户部主事王一桂,摄知州事保定通判王禹佐等战死,总兵官巢丕昌投降清兵。

有鉴于此,大明增加了宣府镇南山路与昌平镇的防守兵力,作为拱卫京陵的藩篱重地,崇祯十一年九月清兵入寇以来,各镇入卫官兵更是云集于此,统归兵部尚书,暂代宣大总督卢象升节制调遣。

此时永安城外旌旗遍布,密密麻麻的都是军中营帐,数万入援官兵扎下的营盘无边无际,似乎有看不到尽头的感觉。

这谯楼是永安城最高点,设有铜壶滴漏,又设有城中各处的制记点,平日即可按时辰击鼓为民众报时,战时又可登高指挥调动城内城外的军队。所以卢象升到达昌平后,便将自己的总督行辕设在谯楼内。

看着四野密布的援兵营帐,卢象升心下踌躇满志,这几日来,到达昌平的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还有关宁各镇的援兵不下五万人,加上京师三大营也有数万可战之兵,如果朝廷真的有决心,就算清兵势大,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不过他心中总有一股莫名的忧虑,他初到昌平时,便听到阁臣杨嗣昌与总监高起潜主张与清兵议和,此事京师内外传得沸沸扬扬,满京城的人都在议论此事,更让卢象升担忧的是,听闻圣上也颇为意动。

对于高起潜,崇祯皇帝只是作为一个忠顺的奴才使用,但对杨嗣昌,则认为是自己的股肽之臣,深具谋国之能,当年他接见杨嗣昌后,一番问答下,发出“恨用卿晚”的感慨,当时就任命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全权主掌对农民军的围剿之事。

对皇帝的信任厚爱,杨嗣昌也是感激涕零,尽心戮力,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围剿计划,颇有成效。如果不是此次清兵入寇,可能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人早被剿灭,可以说几次清兵入寇,救了李自成等人的性命。

围剿农民军之事颇见成效,崇祯帝对杨嗣昌更是器重,所提议案,无不许可。今年六月,杨嗣昌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于机务,仍掌兵部事,成为明末权倾一时的宰相式人物。他的武陵老家,己称他为“杨阁老”、“杨相”等,可见杨嗣昌的权雄势大。

今年清兵又大举南侵,京师震动,杨嗣昌力主议和,反对与清兵决战。他认为,眼下大明能战官兵就是这一些,如果孤注一掷,一旦败亡,后果不堪设想。他又言:“攘外必先安内,自古未有内乱不止而能对外取胜者。”

他认为清兵虽然几次入寇,但心腹大患还是那些农民军。剿灭农民军后,无内顾之忧,国家就可以整军备武,讨伐清兵,以雪多年之耻,永绝边患。今日的忍辱负重,是为他年的报仇雪恨。

对杨嗣昌的话,崇祯皇帝也颇为心动,大明多年用兵,折损极大,如果与清兵决战,一旦败亡,他的几万能战之兵尽数陨落,可想就没有能力再次镇压那些农民军。不过大明几百年从无和议之事,让清兵这样大摇大摆在国境内肆虐,他也是极不甘心。所以这些天他心情极为矛盾,难下决心。

对卢象升来说,他是坚决的主战派,听了朝野中和议的流言后,他极为愤怒,十月初他到昌平后,崇祯皇帝召他觐见,卢象升慷慨陈词,认为东奴大兵压境,只能言战,岂可言和?他愿领军与清人作战,以死报国。

听了卢象升的话后,崇祯皇帝颇为感动,在卢象升回到昌平的第二天,就派人送来三万两白银犒军,其中还有一万两是赏赐他个人的。同时还赐他御马一百匹,太仆马一千匹,铁鞭五百只。

对皇帝的赏赐,卢象升又是振奋,又是感激,每次接到赏赐立刻拜表谢恩,同时心下暗暗惭愧,认为自己张扬君父不是,有违人臣之礼。他将皇帝赏给自己的银子尽数分给将士,只留下一两多让银匠打了个银杯,留作纪念。看来圣上主战之心坚决,卢象升振奋的同时,更是决心以死报国。

正在此时,一个亲卫告之卢象升,高起潜已经到达昌平,正在向这里赶来。卢象升精神一振,能否实现偷袭计划,高起潜也是一个关键人物,而自己三日前也是给他通过气了,希望能够说服这个监军太监。让自己的计划得以施行,为国朝除一巨凶!

当高起潜一行人快到之时,卢象升也是带着一众亲将满怀希望的迎了上去。

对面走着一个太监服饰的人,头上嵌金三山帽,身上簇锦袍服,一根玲珑玉带颇为显眼,满脸堆着笑意,似乎见到谁都是一副亲热的样子。这个太监年在四十多岁,出乎王斗对阉人的印象,他身材高大魁梧,走路虎虎有力,要不是面白无须,略显阴柔,看起来也是场中顶盔披甲的将官一员。随后又是几个太监服饰打扮的人,个个脸色阴沉,颇有阉人那股独有的邪气。

卢象升将之一行迎入内堂,也是迫不及待的问起了高起潜的意见。

“卢督臣的意思,咱家已经明白了。但咱家丑话说在前面,这计划咱家不同意。用举国精兵赌你一人的功名,卢督臣你过了。咱家也是已经上奏皇上,皇上也是同意了不可轻易决战!”高起潜轻轻抿了一口茶水,漫不经心的道。

“高监军这是何意?”卢象升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这种诛心之语也是让他气的差点一口逆血喷出,猛的一拍桌子,“本官拳拳为国之心,怎能受你这般污蔑?!”

“都说文人爱名,卢督臣也是不能例外。啧啧,恼羞成怒了么?”高起潜依旧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督臣要么杀了咱家,这样就可以一展抱负了!否则咱家决不同意你拿国家气运去赌!咱家带来的三万关宁军也是决不会随你去做这种荒唐事!”

“荒唐事?!痛击东奴是荒唐事?”卢象升有些哆嗦的指着高起潜,言语都有些不利索了。

“反正本监就是这句话,督臣可以去请皇上下旨!只要圣上旨意一到,咱家决不再阻拦!咱家公事繁忙,就不多呆了,督臣好自为之!”高起潜冷哼了一声,放下了茶杯,带着一行人便起身离开。

等到高起潜一行人快要行至门口,卢象升疲惫的声音也是从后响起,“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高监军不愿同往,那本官就上奏圣上分兵,本官自带宣大、山西诸军打这一仗便是了!”

“督臣随意!不过,咱家也是得提醒一句督臣,山西镇总兵已至京畿,听说捷报频传,咱家来的时候,听说圣上有意以其本部护卫京城!”

高起潜没有回头,留下这句话,却是一下子让卢象升气势陡然落了下来。

第291章血骑之敌

崇祯十年十月二十三日,京城东郊永定门外。

此时的京城,却是一片的混乱,每日都有无数的流民向着京城而来。希望能够进入京城躲避兵灾,但是他们绝大部分都是被一堵厚厚的城墙堵在城外。京城,天子脚下,让老百姓们都有一种安全感,虽然进不了京城,但是却也不愿离去,久而久之之下,城外的流民也是聚集无数。

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人群让人望而生畏。他们都是穿着破破烂烂,蓬头圬面,每日都有众多的人因为饥饿而死去。他们的尸体也是被其他人向护城河中一丢,而更多的人却是麻木的看着,等待着生命走向终结的那天。

尽管易飞心中不忍,却是也是不敢妄动,更不敢施舍稀粥一类的东西。虽然也是因为粮草本来就不多,更因为,这种善行也许会被一帮子闲的发慌的文官给参一本。到时扣上一个收买人心、意图不轨的罪名,那就更加的自己找不自在了。

而今日到达京城外,崇祯皇帝也是派人运来数百石粮食,十数头猪羊,更是发下数千两的赏银。但是搞笑的是,原本洋洋得意的宣旨太监,满心以为看到这些赏赐的镇西军会发出欢呼谢恩声。但是却是失落的发现,这些士兵也是只是瞄了一眼这些东西,根本没有一点欢欣鼓舞的样子。似乎这些都是最常见的野菜一般,根本提不起什么兴趣。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没有感受到热情,但是易飞这个总兵官却是让他极为满意,不仅十分周到的招待了他。临行时,更是封了足足两百两银子的仪金!这可是一般武将所没有的气魄,也是让他眉开眼笑,连连夸奖易飞忠君爱国,实为武人楷模。

在收到足够好处之后,太监临走时也是打定主意,以后与易飞多多亲近。不过,对于易飞所说的,救济一下城外的饥民,却是十分不以为然。言道通州漕运断绝,京城也是缺粮,自用尚且不足,哪有余粮救济这些贱民。

对于这些底层出身的太监也如此歧视平民百姓,易飞真的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在其走后,当日易飞也是上书陈情,求崇祯能够接济一下百姓。但是最后却是石沉大海,连崇祯是否看到都不知道。直到晚间王承恩派遣一个小太监半警示,半训斥的教育了一顿之后,易飞这才恍然大悟,有些事情是不能挑破的,否则大家都难堪。而且也不是没有言官弹劾于他,不过,在于这个时候,崇祯皇帝与内阁都是默契的留中不发。

此时,距离城池数百米的空地外,易飞的镇西军也是已经建设好营寨。易飞知道,历史上建奴自始至终都未攻击过大明的京城,更是百般不愿留在这里看戏,但是皇帝的旨意却是无可违抗,尤其是在这种外敌入侵之时,易飞更加不愿出现内讧。

两万屡败东奴的镇西军的到达,也是一下子让京城人心安定下来。许多人尽管不相信东奴敢于攻城,但是面对着呼啸来往,来去如风的东奴铁骑,人们的恐惧心理还是无法排除。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