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的文化不能够普及,文化不能普及科学就不能发达。结论很简单,我们要富国强民就是要普及文化教育,而普及文化教育我们碰到汉字是天下之至难者,是最难的,没法普及文化,没法普及文化就不能富国强兵,所以,要靠这个拼音,有了拼音,我们只需要学会读音,以后照着字典,按拼音查就能识得新字这样就能普及我们的文化”
说着一连串的理由之后,陈默然才再一次肯定了拼音的作用。
对于大帅提到拼音的作用,蔡元培到是没有否认,毕竟成效在那,仅看光复军诸师在训练之余推广的扫盲教育的成效,即可知这种拼音对教育普及的重要性,不过蔡元培今天来这并不是为了谈这个拼音,更不是像报纸上提到这“钦定拼音”时的那种恭维,而是为了另一件事,一件在各光复省吵的沸沸扬扬的事。
“大帅,今天元培来此,所为之事……”
说着话,蔡元培将一份文件推到陈默然的面前,扫了一眼却是江宁师范速成学校的招生广告,看着蔡元培的表情中不快,陈默然只是微微一笑。
“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教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取决于师范教育是否发达,所以,诸光复省第一要务,除推行政权改良外,再就是各自创办的师范速成培训班”
“正如大帅所言,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为人师者,不仅负教育学子之责,又系国之兴衰之责,岂有速成之理”
蔡元培借着陈默然的话,微反驳了一句,实际上他来这,正是为了大帅未打招呼甚至于未经教育部同意,就断然颁布的“速成师范”。
速成师范不过是初一颁布,就是诸省皆惊,即便是教育部中亦是如此,教育部初建,大帅布置的第一个政务,一是速制学制,二是速推教育。
就在教育部为学制争来争去,最后还是眼前的大帅拍板,定下了“初小三年,高小二年,初中三年的新式学制”,可未等他们给出这个速推教育的办法,临时政府执政府倒是先颁布了《临时政府速成师范条例》,甚至临时政府划拨多达一千五百万元,用于各县推办速成师范。
教育部的诸人甚至直到看到报纸上的广告时,才知道这个条例,而这时,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七省督政府,却是在接到执政府的电报后,就已经开始张贴速成师范的招生布告和待遇办法。
除去震惊之外,更多的却是愤怒,以至于教育部中不少官员皆称“大帅意欲以军法办法教育”,而蔡元培来这正是想从大帅这里得到一个解释,一个为何抛开教育部独断专行的解释,相比于他人的怒气冲冲的质问,蔡元培无疑更冷静一些。
“师范岂有速成之说,速成岂不是误人子弟?”
盯视着蔡元培陈默然反问一句,未等他说话,陈默然又继续说了下去。
“教育部制学制八年,六至十四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将全国分为十大学学区,设立十所公立大学,设四千二百五十六所中学。平均六百名人口即设立一所小学。设立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资。以期自今以后,期望于一般人民者,使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单是这75万所小学,就需要多少教师?”
一声反问陈默然把问题踢给了这刚处理完的教育部前“举子绝食”的蔡元培。
“我估计至少需要百万名教师,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师范章程,初等师范需要三年,高等师范需要四年,而所有的师范生,都需要从中学招生”
稍沉默一下,陈默然从文件盒中取出一份教育部似定的十年教育计划。
“嗯,十年后,可培育百万名老师,建十万所小学,在校小学生2000万人,一万所中学,在校中学生500万,等等……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时间吗?”
大帅的反问只是让蔡元培一时无语,过了几秒后才吱声答道。
“满清未推新式教育,光复七省虽皆为新式学堂云集之省,但却只各类学堂5367所,学生218765人,旧学士子显不适合为新学人师,毕竟其所学非今用之学”
“嗯大约有十万中学生七省设一千所中学,就需要至少三万中学生读三四年的师范才能培训足够的中学老师”
说话的时候,陈默然翻开桌面上教育部似定的学制文件。
“以小学为基础,大力普及国民教育,嗯,这绝对是正确的,“百年树人”,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我们先看一下初小学的内容,国语知识、算数、修身、体育、音乐、美术,到了高小时,才加设地理、物理、外语,鹤卿,本帅只想问一下,那些个秀才、进士,他们能不能教国语知识、算数、修身、体育、音乐、美术”
“这……”
蔡元培吱呒着却没说出话,那些秀才自然可以教白话国语和简单的算数,至于修身、音乐、美术亦不在话下。
“本帅觉得初小三年所学,除去体育外,其它那些个乡间的秀才接受一下师范速成班的培训,应该没问题吧”
说着陈默然却是显得有些得意,
“办这师范速成班,一来是可解决早期教育普及碰到的师资不足,二来可以解决士子们的生计,三来嘛,却是为了社会的稳定虽说科举肯定是要废的,千年的科举制度在社会上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士阶层”,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他们来自社会各层面,经过系统、深厚的传统文化教育,他们居住在城乡各地,深植人民之间,为人师表。
科举制废除后,在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而学堂成为上升性流动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城中,在新学制度下,城中就读的学生毕业基本在城市求职定居,甚至死后也在城市安葬,这意味着以前整个社会的循环在相当大程度上已经中止,科举的废除必然带来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突然发生断裂,由此引发传统内聚力量的消失,进而引起本帅不愿看到的社会震荡,甚至于农村的混乱,国家对农村控制的减弱。
所以,本帅要用为人师,把他们留于乡间行教育民众之责之时,又可晋出乡间新士绅,代替进城谋实业的旧士绅”
(历史上,废除科举后,随着大量士绅、文人为谋利、为生存涌入城市,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持续退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所以在这无语设想用一个以老师为主的农村新阶层取代旧士绅阶层,以维系国家对农村的掌控,希望大大们能够理解,与其花更多的银子去养一群最基层官吏,还不如花银子去养些老师求月票,定阅)
第198章好戏
第198章好戏(每天万字更新!求月票!!)
随着当涂长江航道中央的两艘商船被关闭注水筏后,抽去舱内泥沙后,在打捞船的帮助下扶正出水,被堵断近两周的长江航线,再次恢复通航,十二艘排成线的水师军舰以“海圻”号为首,缓缓通过堵塞区。
“鸣礼炮”
在“海圻号”通过闭塞区后,站在“海天号”巡洋舰上的刘冠雄冲着身旁的大副命令道。
海天号10门120毫米速射炮同时鸣响,在“海圻”号巡洋舰和海筹、海容、海琛三艘穹甲巡洋舰回鸣礼炮时。
海天号上的信号兵则用灯光信号至欢迎词。
“程璧光统领并转北洋、长江水师全体官兵:
祝贺你们英勇的起义,你们的起义,表明满清殖民统治者已经日暮途穷,殖民统治者不能阻止更多的军舰将要随着你们而来,更多的军舰和陆军部队将要起义,站到民族同胞方面。中国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设足够强大的海军,以维国之海疆而你们就将是参加民族海军建设的先锋。祝你们努力!
临时政府执政陈默然”
在这一阵阵隆隆的礼炮声和炮光信号中,十二艘军舰与海天号汇成编队,已经降下龙旗改挂蓝黄红三色北洋水师朝着江宁驶去,领航的是欢迎他们到来,刚修复一新的“海天号”巡洋舰,五艘曾被视为“清国海军五大金刚”的巡洋舰,这会已经尽为光复军所有。
“……一十八艘商船改造训练舰,可载320名至376名各组习兵和40名教官,月月出航训练航海、轮机、枪炮、损管,两年内可出逾万名的海军操舰官兵,一待他日或向欧美定购或于长江、江南两船厂自造之军舰服役,舰队自可短期成战,不至待时泊舰等人”
在“海圻号”巡洋舰的舰长室内,简单的客套之后,在经过马鞍山时,刘冠雄不无得意的指着舷窗外泊于江畔的十八艘训练舰,那十八艘仅只有2门120毫米舰炮和数门三寸副炮的训练舰,于刘冠雄看来正是中国海军的未来。
“训练舰是好,只是不知……”
看着江面上的训练舰,率领水师起义的水师巡洋舰队统领程壁光只是轻点了下头。
“不知何时国家方才光复,执政府何日才能提交整备海军计划”
“这个……”
他的反问倒是让刘冠雄尴尬的笑笑,在说服水师起义时他给出了承诺,就是执政府他日将不惜巨资重建海军,总之就是不停的画着大饼,战列舰、巡洋舰,一艘艘的许着,可现在却还是没有影子。
执政府刚开出的预算之中,海军的份额亦属有限,对于刘冠雄倒也能理解,毕竟现在最重要的是早日光复。
“子英,你是水师举义首将,为何不据海军部长之位?”
同样心知原因的程壁光却是说笑着把话峰一转,这临时政府中设有海军部,但海军部长、次长两职一直空悬,就如同那陆军部长一般,陆海两军部长空置,虽是罕见,但陆军部长空悬却有他的道理,毕竟光复军总司令就是陈大帅,自然的也就无需任命这个“提章”的陆军部长一职。
“部长之位,自是有能者居之”
刘冠雄的回答只是让程壁光微笑一下,他知道这个有能者是谁,一是叶大人、再是萨大人,无论是刘冠雄或是程壁光两人都不可能出任这一职务。
“现在好了,这北洋水师五舰皆已归还我民族,五舰可归编巡洋舰队与训练舰队……”
说着话刘冠雄觉察到程壁光眉宇间似闪出些许轻微诧色,想着便在心下一笑。
“恒启兄”
刘冠雄突然面带歉色的笑了起来。
“兄虽为巡洋舰队提督,但冠雄还是要夺兄之所爱……”
原眉间闪些异色的程壁光一听巡洋舰舰队提督,心头稍定下便继续听着刘冠雄说下去。
“依大帅所言,我民族海军编成巡洋舰舰队与训练舰队两支,巡洋舰队,以海圻、海筹、海容、海琛四艘巡洋舰为主,辅以炮舰、驱逐舰以及六艘训练舰,至于训练舰队,则以海天号为练习巡洋舰及十二艘训练舰为主,待将来新舰购抵或造出后……”
刘冠雄说着,程壁光听着,桌上的香茶冷了,他也未端杯去喝,只是听他说着。
“子英,”
终于程壁光先开了口。
“你觉得何时,临时政府才会拿出造舰计划?”
“造舰计划?”
刘冠雄挺胸想了想,方才说到。
“如果大帅没有造舰计划,岂会着华星拿出十八艘商船改造为训练舰,调募近七千人入海军?”
程壁光“嗯”了一声,然后微皱下眉头,这调募七千人,却是可以想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但这会他却是不愿去说,只是因不愿去面对。而这时刘冠雄说了一句像似安慰自己、又像似安慰程壁光的话来。
“以后肯定会造舰的,这肯定是没问题的。”
又抬眼看着程壁光,刘冠雄方才开口说道。
“若是海军部长一职,使终空悬,那么海军亦为光复军之炮舰队,恐无法于临时政府内赢话语之权,方今教育、司法、财政、外交诸部皆已争得款项,唯有海军只因执政府内无主事之人,自然的受些冷落……”
对这个话题程壁光显得很感兴趣,他朝前探下身子。
“子英,说说你的意见。”
“叶、萨两位大人一日不从沪抵宁,只恐海军造舰计划,亦可能不获批准”
“我亦同感”
“恒启,”刘冠雄这会方才坦露他的打算。
“我想以水师官兵联名具书,游说叶、萨两大人由沪抵宁,入执政府海军部任职,统集海军军令,统一操练、预算。这样,海军于政府内发言方才有力,而且可争将来之造舰计划。如此方能达成我等十年之宏愿。。。。。”
“中国海军舰队今日将江宁”
乘着马车前往“临时政府”驻地前两江总督府的执政府时,小田切万寿之助放下手中的报纸,朝着马车外看去时,入目皆是两侧楼宇上悬挂的那蓝黄红三色旗,这是这个临时政府“中国旗”。
“无论如何,至少要让他们答应……”
心想着这会大连的僵局以及大本营的无可奈何,小田切万寿之助的眉头都皱成一团儿。
内田公使的外交交涉虽然换得清政府同意将大连交给日本,但是大连的那个清国官员的大连官员却是来个“乱命不奉”,在清政府再次去电斥责时,大连一跃成为北中国举义第一城,降下了清国的龙旗,升起了南方临时政府的三色旗。
“那些个人啊”
想着大连升起的三色旗,小田切万寿之助透过车窗却看到了另一群人,路边一些穿着和服的日本人,这些人大都是十五天前江宁起义之后,从日本赶到江宁的日本人,一群叫嚷着的“尊王攘夷”的日本人,顺道的还有一群欲“重现阳明于中国”的文人。
想着那些日本人在执政府里劝那位大帅,应先发扬中国的传统学术,再把西方的学问作为辅佐,这才是富国强兵的道路。并且说,搞“明治维新”的那些人,都是“阳明学极深之人”,反而对西方的学术“未必尽知”。
想着这些,小田切万寿之助无奈皱了下眉头,按照的国内汉学家的研究,中国与日本的差距,实际上正是由明亡始之,朱舜水的东渡日本,理学在德川幕府上层受到极大欢迎,并立为官学。但阳明心学则一直在中下级武士当中传播,成为武士的信条。
后来的倒幕战争和明治维新,其实就是心学压倒了理学。日本海军和陆军军官均来自长州和萨摩两藩,都是心学的忠实信仰者。
“知行合一”的心学给日本带来的改变却超乎想象的,它那种强调反省和平等的精神,让日本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能够勇于学习西方列强的东西,建立起近代化的国家。
想那些浪人武士的“反骨”和儒者**精神。又在那位大帅身上找到了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小田切万寿之助只是无奈的苦笑一下,尽管无论支持江宁可能会得到一个亲日政权,即是不成也可以消耗清政府的实力,但想着这半月来,那位执政先后推行的一些政令,他还是能感觉到这个国家或许将会是日本在亚洲最大的敌人。
“日华同文同宗,本为一国,何不合之,以卫亚洲”
浪人文士们的痴想只换来小田切万寿之助心下的嘲笑,但这时候这些却不是他所考虑的,无论中国未来如何,至少现在陷入对露战争中的日本,根本无力阻止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一切。
“大连”
心想着这两个字,小田切万寿之助又把眉头皱在一起,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位大帅,这将是他第二次去见那位大帅,出于对那位大帅的了解,他隐约觉得这次或许很难能取得什么成果,但是旅顺……
“大帅”
恭敬的深鞠一个九十度的躬后,小田切万寿之助方才直身腰来。
轻点下头,陈默然手朝左边的椅子一伸。
“小田领事,请坐”
奉茶、请茶,依守着个礼字,虽说心里并不喜欢日本人,但这会却是难得的保持着一个客气。
在小田坐下后,陈默然脸上带着笑,他完全可以猜出这位小田接下来会说什么,先是恭喜水师的易帜,称赞光复是中国国民所望,然后又会谈什么东洋文明与西洋文的区别,接着又会谈什么同文同宗,再接着又会谈相互提携,过去的十天间,在这大帅府的堂厅里,他先后接待了六拨日本人,谈的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这些内容,新鲜的也就是那阳明学。
为此自己甚至还特意向章太炎等人请教过那阳明学,虽说那些人心思各异,但这“心学”却是引起了陈默然的兴趣,为此甚至特意在江南贡院弄了一个教习班,请那些日本人讲授“心学”,心学是中国明末启启蒙思想的开创者,但到清代,文字狱使中国的哲学发展中断了,他的思想在中国没有被传承下来,反而在日本发扬,今天反而要向日本人去学,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人的悲哀
“……将通商贸易、确立市场作为日中提携的经济基础,中日两国的当务之急,就在于合纵以及收回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