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布鲁斯,你必须要知道一点,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们曾多次得到英国银行的支持,在这个时候,他们向我们提出了请求,无论是出于什么,我们都必须要帮助他们这关系到我们的将来”

杰克?约翰逊显得有些无奈,作为一名冒险家,二十三年前,他购买一艘旧式的飞剪船来到东方,用了二十三年的时间,才建立了现在这家拥有十二万吨远洋商船的船运公司,而在这个过程中,曾得到英国汇丰银行的支持,他知道,现在是自己回报英国人的时候,其它的德国、意大利、奥匈甚至荷兰公司都可以离开香港,但自己却不能,至少眼下不能。

可是作为船东,他却清楚的知道,现在自己滞留在香港的九万三千吨商船,每天需要支付超过的十万元的泊位费,尽管根本港英政府的指示,公司得以享受70的优惠,但每天超过四万元的泊位费和白白支付的人员工资,却使得公司正承受着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汇丰银行在一个月前,向公司提供了一笔一百万港元的无息贷款,但是事实上,这一百万元,还无法弥补公司一个月的损失,每天损失数万元,这绝不是美和可以承受的损失。

但是在道义上,他知道自己必须要这么做。

“大班,自中日宣战之后,我们已经损失了超过三百万元,我们在道义上再也不欠英国人什么了,他们和中国人之间的矛盾如果在未来一年都得不到解决,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要在这里呆上一年,如果是那样的话……”

稍做沉默,布鲁斯不无遗憾的说道。

“我想我本人和公司每一名职员都不得不去考虑接受其它公司的聘请,那时美和洋行将因为巨额债务,而不复存在,大班,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可能会持续一年吗?”

杰克?约翰逊反问一句,不过语间却没有一丝的底气。

“日俄战争进行了一年半,而现在,谁知道中日两国间的战争会持续多长时间,英国人和日本之间,有着英日同盟,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势必将会站在日本的一侧,正是这个原因使得的英国陷入了目前的尴尬境地,从而拖累了英国的商业利益,但是,英资公司可以直接得到英国政府的补贴,可是我们呢?”

苦笑着,布鲁斯耸了耸肩膀说道。

“的确,为了向我们表示支持,汇丰银行向我们提供了无息贷款,但是这些贷款总有一天,洋行需要去偿还,如果持续一年的话,那么公司将需要承担超过一千万元的债务,到那时,我的约翰逊大班,恐怕对我们早就是虎视眈眈的英资船商,会一口吞下我们,而今天向我们提供帮助的汇丰银行,还有可能站在我们的身边,支持我们吗?不他们会非常欢快的站在英资船商的身边,用向我们逼债的方式,迫使我们出售美和,到那时,美和也就完蛋了”

望着自己的大洋,布鲁斯又认真的说道。

“约翰逊先生,或许,西部的脾气告诉你,我们应该遵守道义,但是,我们要看是和什么人讲道义,英国人?”

用嘲弄的语气哼出最后三个字,布鲁斯又继续说道。

“英国人,从来没有任何道义可言,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

布鲁斯的警告让约翰逊沉默了下来,他在沉默良久之后,看着布鲁斯问道。

“那么,布鲁斯先生,你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办?”

面对事实上的损失再联系英国人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对香港的外资船商的打击,约翰逊明白,无论如何,现在自己必须要在美和还有一丝资本的时候,做出适当的选择的。

“关闭香港洋行,将洋行总部转移至上海,同时,向中国农商部船运署递交清单,向他们保证,美和洋行愿意在任何时候,接船运署的支配”

布鲁斯吐出了一个曾让各国船商抵触的条款,外国船运洋行必须要同中国船运署签署合同,而这个合同等于交出了半家公司,香港的转口贸易之所以在过去的一年中,得到大发展,正是因为中国船运署的这一规定,这意味着交出了洋行对商船的部分控制权,像现在,如果一但接受这一点,那么就意味着美和洋行必须要退出香港,退出新加坡,当然日本,早就退出了,现在美和还有两艘商船因为运输输往日本的武器,被扣压在高雄港接受调查,尽管美国驻华大使馆曾就此提出抗议,但是中国外交部给出的解释非常简单,商船会在接受调查之后归还,但至于何时调查会结束,就没有人知道,而中国方面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每一次洋行派人和中国政府的有关部门进行接触的时候,他们都是在推脱,船运署说那是海军的事情,海军说那是调查局的事情,而调查局又说那是船运署的事情,最后,连负责同中国政府进行的谈判的布鲁斯对于调查结束都没有了任何信心。

“这等于交出了我们的公司”

约翰逊几乎是本能的排斥着这个条款,当初正是因为不愿意屈从于这一条款,他才会将注册地改为香港。

“只是一部分权力而已,美国的船运公司不也是要向邮政部承担相似的义务吗?而且,如果我们签字的话,对于公司还有一个有利的地方”

反驳着大班的话,布鲁斯又特意强调一句。

“如果我们这么做的话,中国的有关部门会很快结束他们对我们的商船调查”

有关部门,在布鲁斯提出这个部门的时候,约翰逊的神色微微一变,显得非常无奈,实际上这种表情几乎浮现在每一个商船被扣押的船运公司老板的脸上,有关部门实在是一个非常“扯淡”的部门。

“战争不结束,只怕有关部门都不会结束调查”

有关部门,这是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布鲁斯认识最为深刻的一个“机构”,而且各国船商也是深有体会,没有人知道有关部门到底是那个部门,也不知道有关部门在干着什么,他们只知道,那些礼节十足的中国官员总会回答他们“现在有关部门正在负责此事,与他们无关”,但至于有关部门在什么地方,恐怕就是中国官员都回答不上来。

“有关部门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部门;它就像鬼魅一样时时刻刻在你身边,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有关部门,但每个人都不知道有关部门到底是什么部门”

甚至就是在欧美各国,现在都知道有关部门的威力,他的威力强大到,即便是官僚十足的英国,面对有关部门的时候,都会显得无从下手,无所是从,更何况是美国,而美和洋行,则更弄不明白有关部门到底是什么玩意,当然也不可能知道有关部门什么时候会结束对扣压船的调查。

觉察到约翰逊似乎还有一些犹豫不决,布鲁斯连忙开口说道。

“大班,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一点”

“嗯?”

约翰逊一愣,注意到什么?

“最近,中国船运公司的扩张似乎非常快”

“这很正常,他们在排斥我们空出的运力,自然需要他们迅速扩张,以便的占有原本属于我们的市场”

约翰逊不无遗憾的说道。

“也许,要不了几年,中国船运公司就会像当年的日本一样,他们先把我们挤出沿海航线,然后再一步步的把我们挤出远洋航线,最终,在中国,所有的外国船运公司,都将被排挤出去,这个国家正在发展他们的海运业,这是发展造船业的必然。”

“可为什么,他们在运力得到发展的时候,又需要大量租用各国商船呢?”

“因为他们的运力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所以他们在一面打压的同时,又借租用合同,买好那些愿意同他们合作的公司,胡萝卜加大棒,这是过去美国政府最擅长的手段,现在只不过是被中国人拿出来模仿罢了”

约翰逊在吐出这番话时,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嘲弄,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招术,这根本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对于每一个愿意和他们合作的公司,他们都会提供相对优惠的待遇,而不愿意合作的,那就借助商业的和官方的双重打压,最终迫使对方与其合作。

但是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随着未来中国船运业的发展,他们势必会一个接一个吞掉这些拱手交出一部分权力的公司,在二十年前,当他在日本的美和分行,就在这方面吃过日本人的亏,最后不得不卖给日本公司三艘商船,以换取所谓的“运输配额”,未来,也许中国人会比日本人更狠。

“他们最终的目的,还是会吞掉我们美和,以发展自身的船运”

“当然,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在现在,尽可能的谋求更多的利益,利用现在我们所掌握的资源,充分发挥他的潜力,而不是浪费我们的手中的资源,你觉得呢?大班先生”

布鲁斯在赞同之余又提出一个反问,而这个反问却又让约翰逊沉默了下来。

直到这个时候,布鲁斯才抛出自己早已经掌握的信息。

“中国农商部船运署的官员,前几天和我进行了非正式的接洽,假如,我们愿意将洋行注册地迁往上海的话,那么他们承诺将按照市场平均价,向我们提供超过去年我们洋行运输量30的运单,这意味着,我们今年的赢利可以增加20,同时”

接着布鲁斯又继续说道。

“作为以中国为注册地的航运公司,我们将会享有每吨运力,每年一华元的标准补贴,这完全是中国政府提供的促进本国航运发展的鼓励,不需要公司偿还的一笔额外收入”

听着布鲁斯的这番话,约翰逊立即心动了起来,增加的运单以及每吨一华元的补贴,这是让人无法拒绝的优惠条件。

“你确定吗?”

“当然,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农商部船运署的署长”

“这些洋鬼子那”

远在南京农商部的李幕存放下手中的电报,这是美和洋行接受自己建议的电报。

“眼中只有银子,只要有银子,他们连自亲爹都可以卖出来”

感叹之余,李幕存却拿起一份合同,作为船运署的署长,他的职责是发展本国航运,抵制外国航运公司的发展,但这些合同显然违背了这一职责。

“等等,等海军用完这批船,就可以慢慢收网了”

话时,李幕存的眼中闪过一道冷光,现在船运署之所以满世界的找商船,一方面是对英国船运公司以及香港的抵制,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海军一次抽走了在船运署内注册的十二万吨,性能最好、最新的商船,运力骤然减少30的船运署,自然要想法子补偿这一损失。

可求于外,并不等于要出卖利益,至少在李幕存看来,这是一个机会,把那些外国在华船运公司一网打尽的一个机会。

“5年,”

冷哼着,李幕存明白,五年之后,就是收网的时刻了,那些公司都接受了这个“市场均价”可是这个均价是由谁制定的呢?是船运署,而船运署又是参考谁的价格呢?自然是中资大公司,未来只需要一次降价,就足以让那些外国公司要么退出中国市场,要么就出售自己的商船。那些中资公司可以得到政府银行的“商业贷款”作为支持,外国人嘛……他们只是洋鬼子而已。

“真不知道海军为什么抽走那么多商船”

心里嘀咕着,李幕存则开始准备着要同美和准备的合同。

第201章问题(新书发布了,欢迎支持!)

第201章问题(新书发布了,欢迎支持!)

三都澳,作为中国海军的大本营,自南沙大海战结束之后,这里便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任何国家都明白,这个拥有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却只有少数几个军港的国家,现在已经挤身进入世界海军强国之列,自然的,各国对作为其大本营的三都澳海军基地投入了更多的关注。

作为中国皇家近卫海军唯一的一座大型综合基地,三都澳基地有着太多基它基地无法与之相比的优势,这里不仅拥有海军基地,而作为配套工程,三都澳还拥有大量的炮台要塞,但对于海军而言,最重要的恐怕还是要数在基地内,那座海军造船厂,那座海军造船厂,拥有多达四座全中国最大的船坞以及设备最为齐备的造船设备,这座海军造船厂可以承造4。5万吨的战舰,当然,如果舰政处设计出这种巨无霸式的军舰的话。

在过去的几个月间,很多人都关注着这座船厂,只是因为在船厂内,三艘“致远级”战列巡洋舰的改进型战舰正在这座船厂进行着紧张的施工,每个月,都会有一艘从国外驶来的商船,将造舰所需的进口自他国的原料物资运抵船厂。

不过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三都澳海军造船厂的对三艘新型战舰的施工却骤然放缓,海军抽走了大部分工人,在船场泊位上对占据着泊位的近四十艘商船,进行改造检修。

“嘟……”

随着哨声响起,在船厂舾装台,一门120毫米速射炮被吊装至商船的船艏,在几名工人的协助下,速射炮被准确的定位在已经加固安装好的炮位上,炮一放至炮位,随之便有工人开始拧紧螺栓。

而在另一边的舷边,又有工人在那里加装着挂架,那是用来挂载运输舢板的,而在船舱内,则不断闪动着电焊焊接时发出的电弧光,那是刚刚引进的、最新式的电焊设备,在船舱内,一个个工人正努力的把高大的钢管用锁栓固定,随后又用电焊将钢管固定在船舱舱壁上,在已经支好的钢管的地方,一块块钢板被平铺开来,工人们在固定着那些钢板的同时,又用钻机在标注的位置钻着眼。

小号的钢管被插入钻眼内,只需电焊简单的焊接几个焊点之后,几块网格状的钢板被架了上去,这是简单的床位,每一层皆是如此,而在另一个位置,几名工人则在那里准备着卫生间,这是最复杂的工作,甚至需要直接在船壳上钻孔打眼,对于这么一艘可以容纳一个步兵团的“武装运输船”而言,这些改造必须的。

“进展怎么样?”

在运兵船的底层舱室检查着的史添阁,呼吸着混杂着油漆和电焊气息的刺鼻的气味,一检查着运兵舱,一边问道跟在身后的陈扬,他是三都澳造船厂的厂长,全面负责“武装运兵船”的改造工作。

为了保密,所有的商船改造工作,都是在三都澳这座封闭的海军造船厂内进行,为此三都澳海军造船厂甚至不得不停下战舰的制造,集中全力保障“武装运兵船”的改造。

“火炮、钢料,只要这两样能保证供应,那么到3月30日完成所有商船的改造就没有任何问题,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我准备再调300名工人”

说话的时候,陈扬把话语稍顿。

“这已经是最后快的速度了,再快,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

自从年前接到这个任务之后,海军部成天催着武装运兵船的进度,作为厂长的陈扬感觉自己几乎都要被逼疯了。

听着陈扬那似抱怨的话语,史添阁只是微微一笑,他能理解陈扬的抱怨,可是在另一方面,他却知道,这海军部三天两头的催进度,也是没有任何办法,那边陆军都已经抱怨了起来,陆军可以集中了三个师六万多万,在苏北的荒滩上进行海训,陆军急着要去日本表现一番,而海军也是急着交差,毕竟现在谈判看起来还是没有影子,登陆日本,或许是最后的办法了。

“史处长,咱们是不是……”

话至嘴边,陈扬还是把话吞了回来,尽管自己心里猜测着这件事,但这件事肯定是保密的。

“陈厂长,你的任务是必须要如期完成武装运兵船的改造”

一句话从史添阁的口中吐出,他看一眼这船舱内密集的蜂窝一般的床位,这可真难为那些陆军官兵了,他们必要挤在这样1。9米长50厘米宽的床上去日本。

“运兵船的问题解决了,只剩下登陆艇的问题了”

作为海军舰政处的主管,史添阁自然对登陆艇生产计划记得非常清楚,此时想到登陆艇的问题,他的眉头忍不住一皱,1000艘舢板,看似问题非常容易解决,可事实上,这运兵舢板却并不见得容易生产,虽说中国沿海有无数个旧式的木船作坊,但是这些作坊却根本就不会生产那种西式的运兵舢板。

“才完成100艘啊”

从那张卡片上念出的数字,叶祖寺不觉大吃一惊。

“史处长,可以告诉我生产登陆艇究竟遇到了什么意外情况?”

“我的部长,这不是生产遇到了什么意外情况,实际上……”

叹口气史添阁不无懊恼的说道。

“咱们过去根本就没有去日本本土打仗的计划,登陆艇的生产是产能的问题,可这个问题总能想到办法解决,可同样的问题其他方面也都一样。问题出在大家都争优先权。军队、工业和民用经济之间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各个部门之间吵吵闹闹,争执不休,就是一些正派人之间,也是互相妒嫉,明争暗斗。大家都是卡住对方脖子不放。每个人都标榜自己的部门是十万火急的头等大事,却没一个人说话算数,到期交货。我们要和陆军抢资源,而陆军又在和我们抢资源,一个星期前,从德国进口的两千吨炸药,全被陆军要走了,理由是他们要登陆,需要大量的炮弹。”

在说话的时候,史添阁是一阵的叹气,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国家来说,进行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