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龙夺嫡-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原本就被老八的突然袭击打晕了头,好不容易有马齐这个老户部尚书出面顶住了,刚自送了口气,冷不丁瞧见胤祚站了出来,刚松下来的心立刻又揪了起来,再偷眼看见老八嘴角上那丝诡异的微笑,心顿时沉了下去,心中已然清楚自个儿正面对着一个险局,布局的人正是胤祚、胤这哥俩个,瞳孔一阵猛缩,面色顿时青了起来。老三一见胤祚站了出去,嘴角一弯,偷偷地笑了一下,看了看胤祚,再瞧瞧老八,顺带瞅瞅老四,心中隐约猜到将会发生何事,“手中的闷棍”可是准备好了,就等着老四落了水,他也要敲上几下的。

嘿嘿,老四这脸色可真是好看,该是猜到了些什么,以为咱跟老八联手摆他一道了,哈哈,爽,老四啊,老四,你小子也有难受的时候了,这才刚开始呢,往后的日子还有你忙的呢。胤脸上的神色胤祚都瞧在了眼里头,心中可是爽得很,神清气爽地走到胤身边跪下道:“皇阿玛,儿臣以为马大人的提议只是治标不治本。甚或是饮鸩止渴之道,儿臣以为铜四铅六虽能降低不法铜商之暴利。但依儿臣所知,融钱铸器之利高达数十倍,马大人所言的降低铜之比例并不足以让不法铜商放弃此项营生,甚或可能为得到原本之利而加大收购铜钱地力度,故此。马大人之言儿臣实在不敢苟同,至于加大打击力度,虽能奏效一时,然也不是根治之法,现我大清之律法不可谓不严,但铤而走险之辈却依旧不绝,实是因其利过巨之故。”

胤祚之言句句打在马齐所上之策的要害之处。且全都是实话。众大臣至此不由地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说实话,官商勾结融钱为器都是地方官吏地营生,这帮子大臣在地方任职时也没少干过,自然是明白其中的关窍的,也算是官场的潜规则之一,不过这会儿大家伙都已经入朝为官了,这项营生跟他们已经关系不是太大,当然也不是完全没关系的…………地方上送上来地冰碳敬里头很大一部分钱都是从此项营生里头来的。朝臣们虽有些不满胤祚、老八把这事儿在朝堂上挑明,可哪有那个胆子敢跟两位阿哥王爷过不去。那不是找死吗?低声议论归议论,可也没哪个人敢出来说些什么的。

听完胤祚的话,康熙老爷子原本平静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沉吟了一下道:“小六儿,既然你认为马大人的法子不中用。朕倒是想听听你地见解。说吧。”

“是,皇阿玛。儿臣以为当今之钱法、币制弊端极多,然要想一时革除也非易事,儿臣以为钱法乃国家岁入之根本所在,断不容有失,儿臣有本启奏皇阿玛:钱法者,国之根本也,当以金、银为本位,以国家岁入为考衡,以流通数量为依据,设立中央银行以调控,以国家银行为利器,方可根治钱法之弊端。银行者,与钱庄相类似,为存储、放贷为盈利之手段,然不同之处在于钱庄发行地是银票,而银行发行的则是流通之金银币乃是纸币,实为便民之举措,但欲得其利须得先功其器,若不然则有天下大乱之祸。儿臣以为当以调研为先,搞清货币流通之总量、国家金银之库存总量、预测国家岁入之总量,其后以立法为准绳,成立专门之机构以运行新钱法、货币之政策,以国家所持有的金、银为本位发行铸币、纸币。此儿臣之浅见,请皇阿玛明鉴。”胤祚话一说完,从衣袖中取出一份折子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胤祚话说得不少,可比起那份折子来可就算是少的了,那份厚达十余页的折子,端的是洋洋万言,康熙老爷子一时半会哪能看得完,接过司礼太监李德全递上来的折子,只是快速地浏览了一下纲要,沉默了一阵道:“此折明发,众爱卿各自上书言事,下次早朝时再议。”话音一落,起身便向后殿而去。“退朝!”李德全不失时机地高喊一声,急匆匆地跟在康熙老爷子身后离开了大殿。

再议就再议,反正咱不急,这会儿急的该是老四,嘿,这货跑得还真快,估计是急着回去召集心腹议事去了,得,咱也回府去。胤祚眼瞅着老四急匆匆而去的背影,心里头可是爽得很,压根儿就不怕老四能玩出啥花样来,跟相熟地几个大臣嘻嘻哈哈了一阵便打算溜之大吉,没曾想老八却凑了过来,笑着道:“六哥,前几日给小弟的那副药还真是不错,小弟服用之后,这身子也见好了,呵呵,多承六哥的情了。”

靠!这死老八讨帐来了,嘿,还真指望咱将那两蠢货还给你啊,门都没有,小辫子还是得揪在咱手里头才行。胤祚一听就明白老八的意思,眼珠子一转道:“八弟说哪的话,哥哥有地便是你有地,一点小事何必挂在心上,哈哈,回见了。”话音一落也不管老八那张脸有多难看,自顾自地便向宫门外而去,正准备上大轿,却听到背后有人在招呼:“王爷,借一步说话可成?”

嗯?胤祚愣了一下,回头一看却是个从四品的小官儿,看模样有些子面熟,却想不起面前这主儿究竟是谁。不过嘛,认识不认识没啥要紧,胤祚总得表示一下礼贤下士地礼数不是?微笑着问道:“这位大人有何见教?”

来人是个面目清逸的中年汉子四十出头,方脸浓眉,也颇有些风度,躬身行礼道:“王爷,下官是翰林院侍讲扬名时。”

扬名时,字宾实,号凝斋,顺治十八年生人,江阴人氏,康熙三十年进士出生,始终在翰林院供职,从翰林院检讨、侍读直到现如今的侍讲,其人生性耿直,不善拍马,十多年过去了才混上个从四品的小京官,这官运实在是不怎么顺畅。胤祚向来少跟朝臣打交道,别说是扬名时这等小官,便是三品的官员也不是全部识得,此时见杨名时叫住自己,倒有些好奇,笑了一下道:“哦,原来是杨大人,却不知杨大人叫住本王可有何事?”

“王爷,下官家中开的是钱庄生意,下官对钱庄也颇有些了解,今日朝堂之上听闻王爷的奏章,着实触动不小,下官也有些浅见,想向王爷请教一、二,不知是否方便?”杨名时不亢不卑地说道。

杨名时?这名字貌似很耳熟啊。胤祚皱着眉想了一下,突然间眼前一亮,知道了面前这人是谁来着,这主儿便是前世那会儿雍正手下的一员干将,好像曾当过多年的云南巡抚,算是个不错的能吏,只是胤祚还有些怀疑,面前这主儿年纪都不小了,才只是个从四品的小官儿,这能力究竟是不是真的,只怕还得打上个问号,不过这会儿也不是考较杨名时能力的场合。胤祚笑了一下道:“杨大人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王爷所言的纸币发行似乎与北宋年间的交钞有些类似,虽是以金、银为发行之根本,然若是超发,则恐贬值,极易引起物价飞涨,少发则流通不足,微臣以为当要有一调控机制方可控制其风险,若是以朝廷岁入为预估,恐有不妥。”杨名时恭敬地答道。

哟嗬,有点水平嘛,虽没说出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名词,可意思却都表达出来了,不错,朝中能有此见识的只怕不多,此人有才,断不可落入老四的手中。胤祚心中一动,笑着道:“杨大人所言极是,今儿个天色已晚,杨大人明、后日若是有闲暇,可到本王府中一叙如何?”

胤祚话中拉拢的意思极为明显,杨名时想了一下道:“朝廷素有定规,朝臣不得与阿哥私相往来,下官不敢从命。”

嘿,有意思,怪不得这家伙混了这么多年还是个从四品,耿直得可爱。胤祚虽是爱其才,可也不想勉强,哈哈一笑道:“也好,杨大人若是有了准主意,不妨写个文本让本王参考一、二,倒也不必到本王府上,就送到工部衙门好了。”

杨名时躬身行了个礼,恭敬地退了开去,胤祚看着杨名时的背影,不由地露出了一丝笑意……票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家事

“四爷明知前面是个大火坑,他硬着头皮也得往里跳。”听完了胤祚对今儿个朝堂争论的经过之后,邬思道冷笑了一下道:“钱法、币制之改革原本就关系到户部的命根子,若是户部没了控制钱法的权力,这户部也就基本上被架空了,玉露料定四爷定会上本请求主导此事的,不过四爷定不会用心于钱法之事,打的算计不过是拖字罢了。”

嘿,那倒是,若是这钱法、币制改革别说落到咱手中,即便是落到其他阿哥手中都没老四的好果子吃,老四除了请命主持此事之外,倒也没有别的法子,倒是这个拖字诀却有些麻烦。胤祚皱了下眉头道:“以二位先生看来,该如何破这个拖字?”

“这有何难,左右不过是两条罢了。”林轩毅哈哈一笑道:“一是王爷也上书自请其事,并言明完成之期限,唔,就已五年为期好了,厉何料定圣上断不会将此事交于王爷,然则圣上必定会给四爷一个相当的期限,如此一来四爷即便是想拖也没辙;再者,王爷还可以掺沙子,推荐人去协助四爷,从旁逼迫四爷去完成此事。”

嗯哼,这话有道理,唔,那个叫杨名时的小官儿貌似就合适,既耿直又懂得点金融,家里头还是搞钱庄的,呵呵,这货倒是可以用一下。胤祚笑了一下道:“本王今儿个散朝时遇到个妙人儿,叫杨名时,听起来像是懂得不少钱法、币制的勾当,据说家里还是开钱庄的。让鸿鹄查查他的底,若是没问题本王就保他一本,让他跟老四打打浑去,省得老四闲着没事整日价算计着本王。”

邬思道管着“鸿鹄”,此时见胤祚交待了下来,点了下头道:“这事情倒是好办,左右不过是一、两日地功夫而已。”停了停接着道:“王爷此次能破科举大案,李卫的功劳却是不小,不知王爷打算如何打赏此子?”

厄。这些天光顾者忙乎钱法、币制的折子,倒是忘了打赏那些子功臣,咦,老邬同志咋突然提起李卫,难不成李卫那臭小子撞了老邬的木钟?胤祚心里头叨咕着,可脸上却是笑着说道:“也是。若不是先生提醒,本王险些就忘记此事了,呵呵,惭愧,惭愧。”

胤祚那点儿小心思哪能瞒得过邬思道,邬思道一拈胡须道:“今日一早王爷去上了早朝。狗儿可是紧巴巴地撞木钟来了,他脸皮薄,没敢跟王爷提,托玉露向王爷求个人。”

求个人?啥意思?啊,这臭小子该不会是打算迎娶翠儿了吧?嘿。这臭小子会脸皮薄。这天下只怕没脸皮厚的人了。胤祚立刻猜透了邬思道的谜底,笑着说道:“狗儿怕是思春了吧,嘿,只要翠儿没意见,本王倒是乐于成全的,这狗儿虽说不喜欢读书。可身上那股子机灵劲却是旁人比不上的。本王寻思着是不是给这小子纳个官,外放磨砺一下。”胤祚想起了前世那会儿李狗儿可是当了不小的官儿。虽不敢确定这个狗儿便一定是彼“狗儿”,可机灵劲却是一样地,也有心看看李卫的造化,指不定还真能成大器。

邬、林二人倒是没想到胤祚会提出让李卫去当官,各自愣了一下,突地大笑起来,林轩毅边笑边道:“这狗儿真要是当了官,谁当他的上司只怕都得被气死,不过这小子机灵,磨砺一下也许能成器。”

“这事儿倒是不急,过几日让人拿本王的帖子到户部给狗儿纳个七品的顶戴,回头本王到吏部看看有什么缺再定。今日就议到这罢了,本王有些乏了,先行一步。”胤祚挥了下手,悠然地向后院行去。

虽说胤祚在书房里头已然应承了将翠儿许配给李卫,只是翠儿是兰月儿的贴身丫环,再者,内事可都归兰月儿在管,这事儿胤祚还是得跟兰月儿通个气不是?左右今儿个散朝也不早了,又议了回事,也到了用午膳地时间,胤祚打算索性到兰月儿院子里头用了膳,顺便谈谈李卫的婚事,刚走到院子门口却见兰月儿正送一个中年妇人出院子,细细一看却是兰月儿的嫂子福宁氏,胤祚愣了一下才上前招呼道:“嫂子来了,屋里坐去,用了膳再走不迟。”

福宁氏见胤祚来到近前,顿时有些慌乱,赶紧福了一下回道:“奴婢见过王爷,谢王爷了,奴婢家中还有事就不多打搅了,奴婢先行告退。”

“哦,也好,小月儿,你就送送嫂子,头前庄子里送来的那些山货捡出些上品给你嫂子捎回去,算是本王的一点心意。”胤祚笑着点了下头,自顾自地进了院子,往弘扬所住的小院而去。

弘扬身为世子自然有着世子地待遇,有着自己的独立院子,紧挨着兰月儿所住的主院,就隔着一扇月门而已,胤祚穿过月门,顺着长廊走了一段便进了弘扬的院子,不过刚到门口,胤祚便停住了…………弘扬正背着文呢。

唔,不错,肯用功就成。胤祚站门边听了一阵,想了一下,还是决定不进去打搅弘扬,轻手轻脚地退了出来,径自回了兰月儿的主房,吩咐翠儿去安排膳食,自个儿仰面躺在船上,闭目养起神来。

“爷,该用午膳了。”不知何时兰月儿已然进了屋,站在床边低声说了一句。

“哦,好。”胤祚一挺身站了起来,看了看兰月儿道:“怎么,你大哥又输光了?”

兰月儿家中只有一兄长察哈尔,别地本事没有,吃喝嫖赌倒是样样精通,原本兰月儿父母还在时倒也不敢放肆,可自打前两年父母先后逝去之后,家中地余财早被他挥霍个精光了,若不是兰月儿帮衬着,察哈尔早就该把家都给卖了,头前还不时地打着胤祚的旗号四下骗吃骗喝,蒙了不少不明底细的人,后头被胤祚察觉了之后,狠狠地教训了他一番,这才收敛了些,可豪赌依旧,没了钱就让福宁氏管兰月儿要,兰月儿可是没少瞒着胤祚替哥哥还赌债。

兰月儿那点儿小勾当哪能真儿个瞒住胤祚,只不过胤祚看在夫妻的份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反正家里头银子多,倒也不在乎那些零散的银子,只要兰月儿不是太过份,胤祚原本也不打算计较的,今儿个正好瞧见了,也就顺口问了一声。

兰月儿叹了口气道:“爷,奴家就这么个哥哥,虽是不成器了些,可总归是自家人,奴家也知道爷不待见他,奴家也不敢多嘴,只是……”兰月儿有些迟疑地停了话,一脸子为难地看着胤祚。

自家人?娘地,谁摊上这么个自家人谁就等着倒霉吧,嗯,小月儿咋话都没说完,难不成那个纨绔八旗又惹出啥祸端来了。胤祚板着脸道:“察哈尔又整出啥妖蛾子了?嗯,说说看。”

“爷,事情是这样地,依老例,哥哥可以纳捐为官的,所需银两也不算多,头前嫂子说及哥哥打算寻份差使,托了人到吏部通了关节,说是两千两银子就成,能外放个守备地,哥哥钱不趁手,便让嫂子来借,奴家没敢应承,这事儿还得爷做主。”兰月儿低声说道。

当官?就那货的熊样一准是个大贪官,娘的,没地祸害了百姓。胤祚心中火起,可也不好向兰月儿发,自个儿默默地思考着:这年月那些子八旗子弟早已没有了父辈们的血性,一千个人里头也挑不出几个好的,偏生个个还都仗着是旗人、功勋之后,吃喝嫖赌样样全能,其他的啥都不会,全指着朝廷的奉银过日子,不过一群寄生虫而已,可就是这么些人要想当官却是容易得很,个个神通广大,绕几个弯子都能跟皇家牵上关系,这里头问题着实太大了,这官制若是不改革,朝堂腐朽就是不可避免之事,可即便是咱上了位,要想变革只怕也不容易,唉,这事儿还真是棘手得很。

“爷,爷,先用膳罢。”兰月儿见胤祚想得有些走神了,眼瞅着都过了午膳的时间,不得不小声地提醒了一句。

“哦,好。”胤祚这才回过神来,看着兰月儿道:“你哥哥的事儿,你就别管了,他若是不当官还好,当了官只怕会遗祸后人的。”兰月儿没敢争辩,低低地应了声是,跟着胤祚走出了房向饭厅而去。

胤祚一向注重饮食,饭菜都是大厨的手艺,自然是好的,可胤祚今儿个却有些食不知味,总想着这旗人官制该如何改革,只是一时间也不知从何着手。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请君入瓮

胤很失落,原本以为自个儿揭开了户部钱法弊端的盖子,胤祚会出重手攻击胤的,可没想到胤祚是出了重手,可看起来却更像是在帮着胤整合户部、弥补户部钱法上的漏洞似的。胤原本就是个精明人,将个胤祚的折子过了几遍,便能看出此折一旦成功的话,户部的权力将膨胀到一个可怕的地步,这由不得他不忧心忡忡,闹不清楚胤祚为何要帮着胤,心中不免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生恐胤祚串通了胤给自己摆上一道,没奈何也只能赶紧召集心腹议事。

钱法之事事关重大,偏生老八一伙子兄弟对此法都不甚了解,没奈何只能将揆叙(纳兰明珠之子)、阿灵阿(遏必隆第六子)、鄂伦岱、王鸿绪等一伙子门下心腹都召集起来,打算来个集思广益,看能不能找出些问题来。揆叙、王鸿绪都是文人骚客,写写诗歌词赋还行,遇到此等大事也就只能是瞎参合,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名堂来。鄂伦岱是个武夫,打打杀杀还勉强凑合,吏治完全就是个门外汉,除了放几句“砍死老六”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