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曹大爷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他先前跟老六说过,今天就他们几个。刚才大儿子带来的张景强,大家都是朋友也就算了,现在小儿子又带人来,而且还指名道姓要那尊寿星像,他既然答应了,就觉得得有所表示才行。
既然中年男子的目标是寿星雕像,大家就把目光转移了过去,发现那尊雕像此时正好在张景强手中。
雕像是取一块随形木雕刻而成,木质看起来应该是上好海南黄花梨。
以表现来看,雕像的创作时间应该不远,姓名是谁不得而知,但整体看起来刀法流畅、取料精致、雕刻独特、技艺精湛,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水平应该不输于大师。
大家想必对黄花梨(海黄)并不陌生,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一。
黄花梨在明末清初就已接近绝迹。清宫曾经储存了一些黄花梨木材,在乾隆退位时用去大半以置办“乾隆花园”,在袁世凯登基时则彻底用尽。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如此,那市场上的黄花梨又是哪来的?
其实,这里面有个误区,黄花梨确实很珍贵,但珍贵的是那种大料,小苗还是有的。而大料需要什么时候才有呢,据介绍,新种植的海南黄花梨成材需200多年,所以海黄原料的断层持续时间可能会达到200年。
现在市场上的大料,一般都是以前的散旧家具和农具老料,以及一些从药材商手上获得的囤积料。正因为这样,黄花梨的价格才在近几年疯涨。
所以,别看曹大爷这尊寿星雕像是近些年雕刻的,但就凭它是用长近六十公分的上好大料制作的,价格也便宜不到哪去,更何况作者还是位大师级别的人物呢?
趁着大家一一鉴赏期间,孟子涛也从程启恒嘴里得知了那中年男子的名讳。
此人名叫卢长代,同样也是陵市人,做的是建筑方面的生意,身家有数千万。
卢长代在这里也有不小的生意,估计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认识曹大爷的小儿子。
由于卢长代的关系,薛文光是第二个上手的,鉴定过后,他就开始打量起屋里的东西来。没一会,他的眼睛就是一亮,快步朝着孟子涛先前买下的那张官帽椅走了过去察看起来。
对于薛文光的举动,孟子涛一直注意着,见此情形,他也连忙跟了过去,淡淡地说道:“薛掌柜,不知道你有何贵干啊?”
薛文光抬起头来,冷笑道:“我看下这张官帽椅,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孟子涛说道:“这张官帽椅现在的主人是我,你觉得有没有关系?”
薛文光被这话噎了一下:“你把这张椅子买下来了?”
“当然,钱都已经付过了!”孟子涛嘿嘿笑道。
薛文光沉默了片刻,突然展颜一笑:“孟老弟,不知这张椅子你花了多少钱啊?”
孟子涛想要看看他到底想玩什么花样,就说道:“两千。”
薛文光突然开口道:“这张椅子我也很喜欢,五万块钱让给我怎么样?”
孟子涛死死地盯着薛文光,看得薛文光浑身发毛,这才说道:“薛老板如果真想要的话,再加一个零我让给你。”
薛文光看着孟子涛,半响,他才呵呵一笑道:“这样啊,那我再考虑一下,到时我打电话给你。”
孟子涛说道:“那薛老板得尽快哦,不然的话,我可等不及的。”
“一定!”薛文光笑嘻嘻地点了点头,又向雕像那边走了回去,只是从他刚刚放松的拳头来看,他心里肯定不平静。
由于刚才两人说话声音不大,关注着寿星雕像的大家都没怎么听清。
于是,等薛文光走到自己身边,卢长代就开口问道:“薛师傅,怎么回事?”
“没什么,叙叙旧而已。”
薛文光当然不能把自己想占便宜没占成的事情说出来,但心里则有一股把孟子涛捡漏的事情,告诉曹大爷的小儿子的冲动。不过,这股冲动还是被他压了下来,如果他真这么做的话,那他今后也就别想在古玩这行混了。
卢长代明显不相信薛文光的说辞,不过既然薛文光不想多说,他当然也不会多问。
等孟子涛回去之后,没一会就轮到了他,他小心的把雕像拿到手中,感觉就有些不对,接着,他又仔细观察了一番,心中一动,就不动声色的把雕像还了回去。
这时,张景强开口问道:“大爷,能否问一下,这尊雕像您是从哪里来的啊?”
曹大爷说道:“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这件器物,一开始其实是我的一位朋友问我借钱抵押在我这里的,后来他得病死了,这东西就归我了。据他说,这东西是他在琼省请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师傅雕刻的。”
听了曹大爷的话,卢长代就问道:“大爷,那你知道那位老师傅叫什么名字吗?”
曹大爷摇了摇头:“名字我到不太清楚,当初他借的钱也不多,光是这段黄花梨都绰绰有余,所以我也没多问,好像是姓梁吧,你们也可以亲自去打听一下。”
见大家点了点头,过了片刻,他就接着说道:“既然你们没什么要问了,那你们就开始竞价吧。”
大伙对视了一眼,却都不想第一个开口。
说起来,对现场的每个人说,掏宅子这种事情,最好就只有自己人。因为如果有两方或者是几方的话,大家同时看中一件物件,自然是价高者得。卖家也会因买的人多,多半会坐地起价,所以这种情况多数是买家吃亏。
关键这卢长代身家数千万,也就意味着实力雄厚,如果看上了同一件东西,更加吃亏的肯定是他们。
好在,曹大爷为人比较仗义,只让卢长代竞争那一尊寿星雕像,不然大家肯定会吃更多的亏。
见大家都不说话,曹大爷就有些等不及了,说道:“我起个价吧,三十万,如果你们再不说话的话,那这东西我也不卖了。”
“五十万!”张景强马上就高了二十万,别看二十万不少,但其实也就只一半都不到的价格而已。
卢长代也不想一次就把价格升到顶,就说道:“八十万。”
接下来,除了程启恒报过两次价之外,就只有张景强和卢长代两个人竞争,没一会,价格就升到了一百八十八万。
张景强沉默了片刻,说道:“200万!”
卢长代嘿然一笑:“201万!”
张景强皱了皱眉:“205万!”
“206万!”
“210万!”
“211万!”
见卢长代老是比自己多一万,张景强心里忍不住冒起火来,正当他准备加价的时候,却看到孟子涛偷偷地给自己施了个眼色……
第二十四章 紫檀柳
发现孟子涛在偷偷地给他施了眼色,张景强心中一动,沉吟了片刻之后,就叹了口气,表示不跟了。
卢长代见此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神色。
但正当曹大爷准备开口的时候,薛文光却抢先开口道:“等等,大爷,能否让我再看一下!”
曹大爷眉头微微一皱,心里多少有些不满,但他又不能不答应,于是语气有些不客气地说道:“这次看认真一点!”
薛文光干笑一声,就拿起雕像看了起来,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先前注意到了孟子涛的动作,为了安全起见的关系。
仔细观察了一番,薛文光虽然还是没有看到不对的地方,但因为孟子涛的动作,让他心里总觉得不太放心。
这个时候,他抬起头来,又看到了孟子涛眼神之中的一丝嘲笑之色,他马上就反应过来,暗叫一声“糟糕”,看来自己是上了孟子涛的当了。
说来也是,就孟子涛这种穷光蛋,怎么可能会玩的起黄花梨?这根本就是想让自己疑神疑鬼,从而放弃这一尊雕像,就算不放弃,也可以让自己丢些脸面。
薛文光越想越是这么回事,想到自己终日打雁,反被雁啄,不由火冒三丈,但此时此刻,却根本拿孟子涛没什么办法,真是万分憋屈。
“好小子,今天的事我记住了!”
薛文光暗恨不已,接着就向卢长代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
卢长代皱了皱眉头,心里对薛文光有些不满,你刚才不仔细看,现在检查了一遍又没问题,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要不是看在薛文光这么做是为他好的份上,回去之后,他非得扣薛文光的掌眼费不可。
既然先前曹大爷有那样的要求,卢长代给曹大爷的银行卡转了帐,并且确认无误之后,就拿着雕像走了。
走了卢长代他们,大家都觉得轻松了许多,于是又接着挑选自己中意的东西。
说起来,曹大爷的眼力还不错,五六十件东西里面,居然只有两成是赝品或者高仿。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曹大爷请人鉴定过的关系。
最后,钱带的最少的孟子涛,都花了两万多,买了五件东西,加上那把官帽椅一共六件,更别说其他人了。
最后算下来,大家林林总总一共买了三十多件,把这里真品拿下大半。由于东西太多,再加上有几件大件,大家还叫了一辆货车。
把所有东西处理好,曹大爷就邀请大家在他这吃饭,由于盛情难却,再加上时间也不早了,大家也就答应了下来。
菜过五味,曹大爷就对着孟子涛说道:“小孟是吧,你能否说一下,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当然,如果不方便说也没关系。”
孟子涛心道,自己难道做的那么明显,居然他都看到了?但再一想,有句老话叫做人老成精,看到刚才自己做的小动作到也正常。
他想了想,觉得曹大爷既然这么问了,而且买家又不在这里,他说出来也没什么,就说道:“大爷,我说的不好还请见谅啊!”
曹大爷笑着说道:“这有什么,你尽管说好了。”
孟子涛说道:“那尊雕像我有些看不好。”
在古玩这行,由于要顾及店家的脸面,所以就算看出东西不对,也只会说“看不好”、“看不准”、“有妖气”等话语。
虽然已经猜到孟子涛会这么说,但大家还是觉得很奇怪。
张景强忍不住问道:“小孟,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孟子涛说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根本不是黄花梨,其实是一种叫做紫檀柳的木材。”
“紫檀柳?”
“什么是紫檀柳?”
“小孟,你不会说的是紫檀瘤吧?”
见大家都显得很疑惑,孟子涛就说道:“不,我说的就是紫檀柳,这是一种新兴木材,心材色深红至紫红,边材为白色,木纹甚密,多扭曲,细看呈鳞片状缎纹交错,棕眼不明显,看起来有些像黄花梨。”
“原木去掉白皮,纹路好的紫檀柳,和黄花梨非常相似,甚至比海黄的“眼睛”和“鬼脸”还多。有些极品紫檀柳,做成成品打磨之后,完全可以做到以假乱真。”
程启恒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居然还有这种木材,小孟你是怎么知道的?”
孟子涛挠了挠头,说道:“两个月前,我买到一串紫檀柳仿黄花梨的手串,以为捡了个漏,回去一看,却发现有些不对。后来我就专门去网上查了知道,这才知道,现在又出现了紫檀柳这种木材,而且价格和松木差不多,不过几千块钱一吨。”
张景强讶然道:“不是吧,如果这样的话,那市场上要不了多久,就会大批量出现这种紫檀柳仿制的黄花梨了吧?”
孟子涛点了点头:“这也有可能,不过大家也不必这么担心,我在网上查过,也问过朋友,真正像黄花梨的紫檀柳非常稀少,而且紫檀柳树干不空的极其少见,一般只能做成手串之类的小件。况且,紫檀柳和真正的黄花梨也有不少区别。”
“孟哥,快说说。”王梦晗连忙说道。
孟子涛点头道:“一看重量,紫檀柳的重量很重,一上手基本就能感觉出来。而且紫檀柳入水即沉……”
听到这,老六就开口说道:“小孟,好像有些不对吧,刚才那尊雕像,我也没见得有多沉啊。”
孟子涛微笑着说道:“你们刚才可能没注意,其实那尊雕像是空心的,底部做过处理。可惜东西不在这里,不然就能更了然了。”
程启恒想了想说道:“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些印象,好像底部确实有些不太自然,和周围有些不太协调。”
曹大爷皱着眉头说道:“那尊雕像我看过少说也有几十遍了,并没觉得什么不自然的啊,再说了,如果做过处理的话,又怎么做到和黄花梨一致呢?”
老六说道:“这可不难,市场上有一种‘贴皮’的技巧,就是把很薄的黄花梨料贴在酸枝木或其它比重相当于黄花梨的木材上,正反两面颜色、纹理完全对应一致。这种做伪的手段,一般人很难看出来。”
曹大爷有些呆愣,说道:“这么做确实可以,不过这些人也实在太过无所不用其极了吧?”
老六说道:“嘿嘿,这有什么,为了赚钱嘛!”
孟子涛心道,赚钱无可厚非,但现在有些人,为了赚钱可把良心都丢了。
在大家的示意下,孟子涛接着说道:“除了重量之外,两者在棕眼上也有不少的差别。具体来说,紫檀柳的棕眼很小,甚至没有棕眼。而黄花梨除了极品好料,还是有一些棕眼的。大家想一像,刚才是不是没看出多少棕眼?”
大家回忆了一下,发现确实如孟子涛说的那样,基本没什么棕眼,他们刚才还以为是极品好料,没想到是这么回事。
“另外,黄花梨油性很足,木性稳,所以一般表面不会出现那种风干的浅裂。但是紫檀柳因为油性不足,而且木性不稳,时间长了料子就会发干,所以原料表面很多风干的浅裂纹。”
“在颜色方面,紫檀柳的颜色深沉混浊并且偏冷色调,色泽分布散乱;而黄花梨的木材色底干净,清澈明亮,十分稳定。不过这一点,由于打磨、抛光等技术的运用,有些不太明显,但如果仔细看的话,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还有,就是纹路上面的差别。紫檀柳纹理显得僵硬,木纤维粗犷,但纹理多显得杂乱。主要纹理密集由紫黑、红褐、淡黄、线条状或密点状构成,纹理分布不均匀,且不清晰,缺乏动感和层次感,没有黄花梨表现得那么富有美感。”
“而黄花梨的纹理非常丰富,变化无穷,颜色渐变。纹理颜色有象牙色、黄色、紫黑、黄红等多种颜色共存,无论线条如何变化总是清晰分明。除此之外……”
孟子涛一口气讲了好几个黄花梨和紫檀柳的不同之处,有了这些对比,哪怕实物不在这里,大家仔细回忆之后,多少能够发现一两点差别。
这么一来,大家哪还不明白,就像孟子涛说的那样,那尊雕像确实是使用紫檀柳制作的。
这让张景强非常庆幸,要不是因为孟子涛的提醒,说不定那尊雕像就落入他的手里了,那可不是几百几千块的损失,而是两百多万啊!
想到这,张景强连忙向孟子涛敬酒表示了感谢。
“没想到士别三日还真是刮目相看了。”程启恒拍了拍孟子涛的肩膀,笑道。
孟子涛笑道:“得了吧,也就因为这是新出来的木料,如果泛滥了,你们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就像孟子涛说的这样,正是因为这是一种新的木料,古玩这行听说的人都没几个,所以大家才忽略了一些不对劲的细节之处。
要是这种紫檀柳随处可见,大家都对它有了认识,基本上都不会认错,更别说让薛文光这个眼光毒辣的行家打眼了。
第二十五章 担忧
由于要回陵市,吃过午饭,大家把东西装上车就告辞了。
在门口看着三辆车相继离开,曹锐脸上露出了忧色,说道:“爸,我听说那卢老板心眼比较小,而且性格比较阴险,您看咱们是不是……”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曹大爷就摆了摆手,打断了儿子的话:“没必要,古玩这行可不兴什么退货不退货。而且,我又不知道这东西有问题,就算打官司,他也别想退货。”
“再说了,他可以退货,我能退货吗?难道东西只能压在我手里?还是说,你不想要这个钱了?”
曹锐听父亲这么说,一想也对,没道理一定要自己吃亏啊!况且,这可不是几千几万,而是两百多万,他心里也不舍得放弃。
再说了,卢长代对普通人来说确实算是大老板,但在他们这些接触面广的人眼中,千万级别的也就那么回事儿。就说张景强手头的钱就比卢长代多,据他所知,张景强其实是位亿万富翁,只不过张景强为人低调,外界知之甚少而已。
而且像卢长代这样的有钱人,他也认识不少,有些关系还不错,到时卢长代真要找麻烦,他也有办法应付。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