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宝生涯-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孟子涛说它是瑞兽,也是下意识的说辞,总不能说它是怪物吧。

    好在,这东西的造型怪虽然怪,但包浆厚重,整体气息古拙淳厚,而且从雕琢风格来看,应该是明朝或者明朝以前的东西,再加上玉质上佳,五六十万还是值的。

    可能是担心孟子涛反悔,等孟子涛选好了东西,朱地山就笑呵呵地表示,双方可以签订协议,这样大家也放心一些。

    这个决定正合孟子涛之意,他根本没有怎么考虑,就答应了下来。

    这边签订好了协议,老六就感慨道:“今天还真是大开眼界了。特别是朱总的这几件珍品,全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宝!”

    “哪里,哪里!”朱地山摆了摆手,显得十分谦虚,但从他的眼神之中,却不难发现他心里的得意。

    本来。孟子涛急着回去,但老六这么说,他总不能一走了之,于是只能和朱地山打个商量,说是想要欣赏那几件珍宝。朱地山也表示没有问题。

    朱地山的珍宝一共有四件,分为为两件瓷器,一方田黄印章,以及一件雕漆盖盒。

    说起来,这四件作品确实都非常珍贵。就算价值最低的田黄印章,估计至少千万以上,那两件瓷器更是价值五千万以上,堪称国宝级别的藏品。

    然而,剩下那件据朱地山介绍说,是永乐年间的雕漆盖盒,他看了一会,却轻轻皱起了眉头。

    我国的漆器跨越了几千年历史。而关于雕漆,有文字记载于唐代。兴盛于明清,因材料稀有、做工精美、富丽堂皇、身份高贵,一直是皇宫的专用品,民间难见其踪。

    其中,明永乐时期是雕漆工艺发展最快的时期,永乐皇帝因对雕漆器极为酷爱。故在皇都设立果园场,并征调高手,名匠汇集果园场,制作御用雕漆器,满足永乐皇帝对雕漆器的需求与热爱。

    永乐时期经济空前发达。除了皇帝的重视,再加上雄厚的财支援,因而能在耗工,耗时,较之瓷器,铜器工本高出甚多的雕漆器上,取得了辉煌成果。导致果园场御用雕漆器在明未已被当时的鉴赏家拱如至宝看待。

    到了现在,永乐时期的雕漆作品,更是尊贵异常,比如2004年,就有一件永乐时期的雕漆赶珠云龙纹盖盒,被拍出一千多万的惊人高价。

    而眼前这只盖盒,无论纹饰和大小,都和2004年的那件拍品,十分相像,如果是真品,那价值就惊人了。

    孟子涛原本对这件雕漆作品也十分惊叹,然而,等他仔细欣赏了一会之后,却感觉有些不太对劲,过了片刻,更是看出了一个和真品特征不太相符的地方。

    由于急着回去,孟子涛实在没心思鉴定,于是,他直接使用上了异能,结果不出他的所料。

    “要不要告诉朱地山呢?”

    孟子涛有些犹豫,毕竟,古玩这行鉴定往往是一件很容易得罪人的事情,别的不说,首先就会得罪当初鉴定这幅画的那位。更何况,现在朱地山认定了这件东西是真品,自己也没必要故意去扫他的性。

    然而,他从这里捡了一个惊人大漏,就这么置之不理,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万一到时被人认出来,朱地山有可能丢脸,甚至发生其它不好的事情,比如送给别人当作礼物之类。

    “算了,就当我还你一个人情吧。”

    想到这,孟子涛就笑着对朱地山说道:“朱总,这件雕漆盖盒,能否让我上手欣赏一下?”

    朱地山有些迟疑,而且他心里也确实不想把这样的宝贝,让别人经手,不过,自己先前还求了孟子涛,现在拒绝的话,实在有些不近人情,更何况,孟子涛是专家,想必应该会小心对待这件宝贝的。

    于是,朱地山就勉为其难的同意了,用钥匙打开了这玻璃展柜,小心地把承托板抽了出来。

    见孟子涛戴上了手套,而且鉴定手法也十分专业,朱地山心里长舒了一口气,紧接着,他心里有些奇怪,怎么先前的那三件宝贝,孟子涛都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唯独轮到这件雕漆作品,就这么做了呢?

    难道是孟子涛情有独钟?还是说,出了一些其它意料之外的问题?

    “应该不会吧?肯定不会的!”

    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了怀疑,如果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心里就开始疑神疑鬼了,朱地山此时正是这样,胡思乱想,而且尽向坏的方面想。

    过了片刻,孟子涛抬起头来,问道:“朱总,问个可能冒昧的问题,这件雕漆作品,您是从哪里得来的?”

    朱地山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手脚也开始微微颤抖起来,都不回答孟子涛的问题,声音有些颤抖地说:“孟掌柜,是不是这东西有问题啊?”

    孟子涛见此,暗自叹了口气,说道:“说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说一下当时的雕漆风格,明永乐、宣德时期的雕漆仍保持着元代雕漆的风格,造型规则,图案层次感很强,刀痕不透露,漆层肥大,用漆优良,雕刻圆润,磨工精细,雕工更多……”

    (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二章 冒充

    孟子涛接着说道:“到了明中期,雕漆的风格逐渐向晚期的纤巧细腻过渡,雕刻刀法在保留藏锋清楚、棱角磨熟的传统上,也表露出简洁大方、磨工不细的特点。”

    “像你这件雕漆盖盒,如果是真品,照理说,风格应该跟永乐时期的一致,拥有元代雕漆的风格,但像这几处地方,却反而有纤巧细腻的技巧,这就有些不不对了,我猜测,可能是作者没注意用上了自己熟悉的风格的原因,这是其一;另外……”

    孟子涛指出了手中盖盒的几处有问题的地方,并详细地做了讲解,说到最后,不等他说出结果,朱地山就已经面色苍白,额头冷汗直冒了。

    过了片刻,朱地山回地神来,他嘴唇哆嗦着问道:“孟掌柜,难道就没有别的可能了吗?”

    其实,朱地山也知道这话自己是白问了,但他就是不甘心,然而再不甘心也没办法,结果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就见孟子涛对他做了一个抱歉的手势。

    “一千五百万啊!就这么没了?”朱地山猛得一拍额头,整个人看起来都有些崩溃了。

    不过,孟子涛却并不可怜他,想想,2004年一件相似的永乐雕漆盖盒,就以1200多万成交,五年下来,凭这几年古玩市场的火热,就算卖2500万也很轻松。

    想想看,1500万买下来,转个手就能赚一千万,什么钱有这么好赚?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别人为什么把这个钱给你赚?

    说到底,还是朱地山自己贪心。又没有相应的眼力,最后上当受骗。那有什么好可怜的?

    朱地山沉默了好几分钟,就咬牙切齿地说:“不行,这事不能这么算了!”

    说完,他就拿出手机拔打起了电话:“咦,怎么手机拔不出去。”

    老六说道:“这里是地下室,估计没有信号吧。”

    朱地山反应过来,连忙带着孟子涛他们回了客厅,又开始拨打电话。

    孟子涛暗自摇了摇头,他都不用猜。就知道这些电话必然都打不通。

    果然,朱地山越打越慌,最后表情都有些扭曲起来,要不是孟子涛他们在场,他都恨不得把手机给砸了。

    过了片刻,朱地山的情绪稳定了一些,自言自语道:“等等……让我想想,对了,那家伙是故宫的专家。而且还是郑安志的徒弟,我到不相信,跑的了和尚还能跑的了庙!”

    本来,这事跟孟子涛没什么关键。然而听到这里时,他却吓了一跳,连忙问道:“朱总。你是说,这件盖盒是郑老的弟子帮你鉴定的?”

    朱地山一脸愤怒地说:“是啊。要不是那家伙有这个身份,我怎么可能会那么轻易就相信?!”

    孟子涛又问道:“那他名字叫什么?”

    朱地山说道:“姓安。叫什么来着……哦,安明杰,长得婑婑胖胖的。”

    听说身材婑胖,孟子涛一时还真有些迷糊,到不是说他觉得朱地山说是的大师兄,而是认为,那个假冒师兄的,会不会是师兄的熟人。

    就听朱地山愤怒地接着说道:“不行,我现在就去订去京城的机票,一定要让那家伙声败名裂!”

    孟子涛连忙说道:“朱总,我觉得你还是先把事情搞清楚了再去不迟。”

    “什么意思?”朱地山问道。

    “我觉得你可能遇到了李鬼。”孟子涛说。

    “李鬼?”朱地山愣了愣,接着连连摇头道:“不可能当时我可还看了他的相关证件了,是真是假,我还能看得出来的。”

    孟子涛说:“我想你应该没有打电话去故宫问问过吧?”

    “那到没有,但我觉得应该不会有假的吧……”说到最后,朱地山的语气就弱了许多,说到底,这年月假货泛滥,古玩还能做成以假乱真了,更何况一张证件?

    朱地山接着说道:“孟掌柜,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难道你和他是朋友?”

    孟子涛摇了摇头:“他是我的师兄。”

    “什么!他是你的师兄?!”朱地山听了这话,当即就震惊了。

    “孟掌柜确实是郑老的关门弟子。”旁边的老六郑重地点了点头,知道孟子涛不是张扬的性格,所以他先前并没有把孟子涛这个身份告诉朱地山。

    孟子涛接过话道:“朱总,可能你会觉得我帮我师兄说话,但实事求是地说,不出意外,您应该就是被骗了。首先一点,我大师兄他精通的是玉器,就算是我提出来帮忙鉴定他不精通的类别,也会推掉,更别说别人了。”

    “当然,这种事情肯定要搞清楚才行,不调查清楚,我们心里也不会放心。这样,我给我师兄打个电话。”

    说着,他就给安明杰打了电话,并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安明杰听说居然还有这种事情,也是大吃一惊,连忙让孟子涛把电话交给朱地山,询问起来。

    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安明杰说道:“朱先生,我不知道我的声音和你遇到的那位像不像,但那人肯定不是我,我就说一点,你说的时间,我还在外地开研讨会,这一点,由大会的记录可以证明。”

    “另外,你说的杨连群我也不认识,至于说对方为什么假冒我,那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件事情已经不是单单你的事情,既然他选择冒充我,那我肯定要搞个水落石出……”

    朱地山把手机还给了孟子涛,师兄弟俩又聊了一会,这才挂了电话。

    朱地山不好意思地说道:“孟掌柜,这事是我太心急了,要不是你的话,这次我可就得出丑了。哎,说到底,还是我把财物看得太重了。”

    孟子涛摆了摆手:“这也是人之常情嘛,这又不是几十上百块钱,换谁遇到这种事情,心里都不会好受的。”

    损失了一千五百万,换谁也肉痛,当然,朱地山的表现确实和他说的那样,有些把财物看得太重,失了方寸,和他大老板的身份有些不符。

    接下来,一行人先去吃了午饭,再前往警局报了案,接着孟子涛又让舒泽帮忙找人。

    不过,孟子涛对能否找到人不报任何希望,原因很简单,换谁骗得了一千五百万这笔巨款,总不会坐以待毙,以常人的思维,很可能会移民去国外。

    如果确实如此的话,人海茫茫,谁知道他们辗转去了哪里。

    等所有事情都处理好,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孟子涛把老六送了回去,和大军一起来到郑安志那里。

    正巧,郑安志那有客人来访,是一位京城的书画鉴定大师,在国内书画界地位也非常高。

    “祁老您好。”

    等到郑安志介绍过后,孟子涛连忙恭敬地打了声招呼,并和坐在老人旁边的年轻人握了握手。

    年轻人名叫祁隆纤,他是祁老的孙子,相貌到是颇为英俊的,不过他的身材和祁老差不多,都比较瘦小。不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瘦虽瘦,但骨子里都是肌肉。

    说了几句玩笑话,祁老就饶有兴致地问道:“小孟啊,你是不是带什么宝贝来啦?”

    孟子涛笑道:“我也不知道算不算宝贝,所以过来向师傅请教一下。”

    祁老笑道:“那还等什么,把东西拿出来吧。”

    郑安志摇头一笑:“老祁,你还是和以前一样,太心急,古玩这东西就得细细品味才行。”

    祁老笑道:“我这是想要多看一些精品,老七老八十的人了,再不多慢悠悠的,可就没得看了。”

    郑安志手指朝祁老点了点:“你这人,好好的说什么丧气话,真是大煞风景。子涛,你先把小盒里的东西拿出来,一会再看那幅画。”

    祁老嘿嘿一笑,显得不以为意。

    孟子涛把盒子里那件“瑞兽”摆件拿了出来,看到这件造型奇怪的玉器,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惊奇之色。

    祁隆纤十分好奇,问道:“这东西是什么啊,不会是癔造的吧?”

    祁老没好气地说:“你这孩子就是没眼力,小孟能买一件癔造品吗?”

    祁隆纤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这么说太没礼貌,连忙对孟子涛道歉。

    孟子涛笑道:“您老别这么说,我可也有打眼的时候。”

    祁老挥挥手:“行啦,你就别谦虚了,就凭这东西的包浆以及历史的气息,我也知道这是一件真品。”

    这个时候,郑安志开口道:“子涛,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孟子涛摇了摇头:“我觉得好像是民间道教的器物,但具体是不是,就不太清楚了。”

    郑安志笑了笑,解释道:“咱们知道,两宋时期,道教盛行,其间自然不乏有各种宗教迷信色彩的器物产生。此件玉兽似蟾非蟾,双目凝视着前方,似随时跃身扑向捕猎的对象。其形象恐怖狰狞,充满了神秘感,形象生动传神,你说的可能比较大,具体作用我认为应该是辟邪。”

    说话间,他还在不停地打量着这件器物,最后点头道:“确实是真品,你花了多少钱?”

    “是和别人换了。”孟子涛把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因为有外人在场,他并没有提起有人冒充安明志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三章 展子虔

    郑安志笑道:“那不错,这件玉器,我觉得能值六七十万左右,剩下这两件东西,只要能值一百四五十万,你就不亏了。”

    孟子涛笑道:“那咱们接下来先看哪一件?”

    郑安志笑道:“你看你祁师叔都望眼欲穿了,你再不把画拿出来,他估计得和你拼命。”

    祁老开玩笑道:“你这话说的,我就算想跟小孟拼命,也拼不过他啊。”

    “我可不敢和您老拼命。”

    孟子涛笑着摆了摆手,接着说道:“师傅,要不咱们还是去书房欣赏吧。”

    见孟子涛这么说,郑安志心中一动,问道:“是这幅作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孟子涛说道:“主要我觉得这幅画的绢纸,看起来像是唐代之前的……”

    “什么!”

    还没等孟子涛把话说完,祁老从沙发上猛得站了起来,急切地问道:“小孟,你说的是真的?”

    郑安志说道:“老祁,你看看你又心急了,等子涛把话说完行不行?”

    祁老挥挥手:“知道了,小孟你快说。”

    孟子涛说:“祁老,您先坐下吧。”

    祁老起了脾气:“哎,有话就快说,别磨磨蹭蹭像个娘们似的。”

    郑安志说:“他这人就是这样,你随他去。”

    孟子涛接着说:“我觉得以做法来看,像是唐代之前的绢纸,但保存的实在太好了,不太可能从那会留传下来。”

    听到这里。郑安志站起身:“走,去我的书房。”

    一行人快步来到书房。把桌子收拾了一下,孟子涛小心地画卷拿出来。又小心地展开。

    看到画作的内容,两位老人先是一惊,接着就是一喜,情不自禁地朝画卷凑了上去,都想要仔细鉴赏。

    “呯!”

    孟子涛没想到两位老人这么聚精会神,等他想要提醒,二老的脑袋就已经撞到一起了。

    郑安志瞪着眼睛说:“老祁,这是我徒弟的画,理应让我先吧?”

    祁老也对着郑安志吹胡子瞪眼:“老郑。你有没有礼貌啊,难道连客人都不知道尊重了?”

    郑安志冷笑一声:“我的地盘我做主!”

    “咦,你这老家伙,怎么这么不讲理呢?”

    “我看是你这老家伙才不讲理吧……”

    眼看二老居然吵了起了,孟子涛和祁隆纤都有些无语,连忙上前劝架。

    郑安志说:“子涛,你是画作的主人,你说让谁先来?”

    “对,你来决定!”

    “还真是老小孩。你们两个都是长辈,我能怎么做啊?”

    孟子涛暗自苦笑一声,接着说道:“师傅,对我来说。我肯定是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