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阿东说:“这块玉佩您要吗?”
元林摇了摇头:“您这还有别的东西吗?如果就这两件,和您刚才说的,出入实在有些大啊!”
彭阿东笑道:“当然还有,我去拿。”
这时,孟子涛向刚才看中的东西走了过去,拿起来打量了一番,就拿着走回了原位。
这个时候,彭阿东抱着一件瓷器过来了:“元老板,这可是好东西,实实在在的重器啊!”
元林定睛一看,看到了口沿外绘的“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楷书款,再看到青花发色典型的铁锈斑痕,顿时有些目瞪口呆:“这……这是宣德真器?”
彭阿东得意洋洋地说道:“那是当然,怎么样,够上拍吧?”
元林凑上前一阵猛看,边看边点头道:“确实够上拍了,既然如此,您干嘛不上拍呢?”
彭阿东叹道:“不瞒你们说,这件东西本来我打算当作是传家宝,并没现在就卖的打算,不过,您大老远来一趟也不容易,而且,我现在也确实缺钱,只能忍痛割爱了。”
元林连连点头,不过,他此时眼里只有眼前这件青花扁壶了,那模样,就差流哈喇子了。
聚精汇神地看了足足十多分钟,元林就下意思地想要询问东西的价钱,好在他还没有昏头,注意到了旁边的孟子涛。
“孟老师,您也看看吧。”元林对着孟子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过那表情,好像已经肯定就是真品了。
孟子涛点了点头,对元林有这样的表现也可以理解,普通藏家想要找到这种级别的藏品可不容易,意外得知自己能够拥有,不激动才怪。
而且,这件青花扁瓶也确实可圏可点,其器形为收口,斜肩,扁圆腹,方底圈足,颈肩处装饰绶带双耳。
孟子涛拿出放大镜观察,发现其釉色青白,釉汁肥厚,气泡密集,纹饰画得十分规矩,不出边线。画笔分为实笔和勾勒渲染两种,实笔多为细线条,勾勒渲染多为粗线条和纹饰,线条流畅,纹路清晰,有一气呵成感。
纹饰粗犷、随意点绘没有轮廓,俗称“一笔点画”。壶身为一大朵轮花绽放,青花发色如宝石,蓝中略闪灰,是永宣宫廷御瓷典型器物,且尺寸较大,气势非凡,十分罕见。(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 奇怪的观音瓶
以孟子涛的观察来判断,这确实是一件真器,但这件东西给孟子涛的感觉,却并不怎么好,孟子涛心里对此物有一种并汪圆满的感觉,这让他心里稍稍有些奇怪。
孟子涛仔细回忆了一下,刚才观察到的细节,最后却无奈地发现并没有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只得用上了异能。
“嗯?原来如此!”
孟子涛想到头上幽暗的灯泡,回忆起古玩这行,看东西要在自然光线下的规矩,暗自摇了摇头,觉得自己的经验还是有些不足。
“孟老师,觉得怎么样?”元林迫不及待地问道。
孟子涛朝彭阿东笑了笑:“我们商量一下价钱。”
说完,就带着元林走到一边,小声商量了起来。
元林苦笑了一声:“孟老师,这件东西我不要了,您想要的话,您就出手吧。”
元林的态度突然之间的改变,让孟子涛有些奇怪,问道:“你怎么又不要了?”
元林无奈地说:“我手头的钱不够啊,就算我想把它买下来,也没办法。哎,早知道这样,前段时间,我就不投资我朋友的公司了。”
孟子涛笑道:“不要也好,我就算有钱也不会要。”
孟子涛的话,让元林十分震惊:“怎么,难道东西不对,是赝品?”
孟子涛摇了摇头:“到也不是赝品,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件东西原先应该碎过,后来被高手给修补好了。”
“什么!”元林低呼一声:“这是修补器?我怎么没有发现?”
“要不怎么说,那人水平高呢?”孟子涛说道:“当然,也不是没有破绽,你想想扁瓶口沿处的花纹,纹饰是不是有些不一样?”
元林皱着眉头想了想,过了片刻,他有些迟疑地说道:“这么一想,好像确实有些不太一样,可是刚才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孟子涛笑道:“你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环境。”
元林恍然道:“我说这老家伙怎么搞这么小的灯泡,原来是在这里做着准备呢。呵呵,既然东西是修补器,那我就放心了。不对,修补的这么好,应该也有一定的价值吧?而且价值也不低。”
孟子涛微微一笑:“你觉得他会给咱们正常的价格吗?”
想到彭阿东的老奸巨猾,元林下意识的就摇了摇头。
两人走回了原位,彭阿东就笑眯眯地问道:“两位商量好了吧?”
元林点了点头:“大爷,很抱歉,东西您收回去吧。”
彭阿东的表情瞬间就凝固了,皱着眉头问道:“什么意思,觉得我这件宝贝有问题?”
元林摇了摇头:“哪里,哪里,只是这东西最起码得要上千万吧,这个钱我现在还真拿不出,所以只能抱歉了。”
有道是褒贬是买主,只有想买才会对东西品头论足,既然现在不买了,元林也不想多浪费什么口舌。
元林看到彭阿东意外的神色,心里冷笑一声,接着说道:“大爷,您不会是想要低于千万卖给我吧?”
如果是元林没有发现自己的真面目,彭阿东当然可以低于千万出售这件扁瓶,但现在,他如果这么做的话,元林不怀疑才怪,这让他把原先到了嘴边的说辞,只能生生的咽了回去,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事实上,彭阿东就算以修补器的价格,出手这件青花扁瓶,他也是赚的,但就像孟子涛说的那样,如果这样就出手,彭阿东肯定不会甘心,现在他也只得准备把东西收回去。
“元老板,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元林摊了摊手:“说实话,我也有些不舍,不过我实在凑不到这些钱,也没办法啊!”
“那你刚才兴奋成那个样子干嘛!”
彭阿东心里很是不爽,他看了看对面的孟子涛,心里嘀咕道:“不会是这家伙看出了点什么吧?不然元林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孟子涛见彭阿东看向了自己,微微一笑道:“大爷,想问您件事情,这件陶器不知道您卖不卖?”
彭阿东回过神来,看向桌上的一件灰陶器,笑道:“当然卖了,你要的话,就算一千块吧。”
孟子涛淡淡地说道:“彭大爷,您实在没什么诚意啊,这么一件陶器您要一千?您觉得它有什么特点?”
彭阿东呵呵一笑:“话不能这么说吧,小兄弟您火眼金睛,看上的东西能差得了。”
孟子涛淡淡地说道:“我选它,那是因为这件陶器有研究价值,这并不能代表它市场价值也高,我最多给你三百块。”
“八百。”
“我说了,最多三百,您觉得不合适,那我也只能放回去了。”
“这小子怎么油盐不进啊!”
彭阿东心里有些不爽,不过,三百块对他来说也不少了,相当于白赚了,但他也不想就这么答应:“三百实在太少了,你再加点吧。”
孟子涛眉头轻皱了一下:“最多加二十。”
“三百五,要就拿去。”
“行。”
孟子涛直接付了钱,问彭阿东要了一个纸盒,把陶器装了起来。
这时,元林问道:“大爷,您这还有别的东西吗?”
“还有几件吧,就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喜欢?”
“这时间也不早了,能不能带我们直接去看一下?”
“好吧,你们跟我来。”
彭阿东带着两人来到一只大的木箱那,打开之后,就看到里面放着形形色色好几件古玩。
孟子涛打量了一下,箱子里的东西,要么普通,要么干脆就是一眼假,实在没什么好看的。话虽这么说,他还是用异能扫描了一番。
“嗯?!”
孟子涛心神一震,差点叫出声来,这是因为,他对着一只观音瓶使用异能的时候,有一股磅礴的灵气从一只观音瓶上“冲”进了他的眼睛,差点把他吓出声来,但就算没出声,也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好在,这股灵气中正平和,除了眼睛有些胀痛之外,并没有什么不适之感,这让他放下了心。
等到灵气接收完毕,孟子涛有些忍不住好奇,想要看一下这只观音瓶到底有什么不凡之处。
正准备出手,孟子涛灵机一动,还是多了一个心眼,先拿起旁边的东西看了一下,又看了其它几件东西,这才拿起那只观音瓶。
这是一只人物青花观音瓶,器形周整,符合明代嘉靖时期的特点,瓶上画着三幅人物图。
三幅画都是讲的一对母子,分别是儿子为卧床的母亲扇子;儿子赤脚背着母亲赶路;母子俩喜极而泣。
孟子涛稍稍一想,明白过来,这三幅图应该讲的是一个孝子的故事,但这和那股磅礴的灵气又有什么关系呢?
另外,这只青花瓶除了器形周正,胎釉和画工看起来还算不错之外,其它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而且连落款都没有,什么时间制作的都不知道(除了灵气磅礴之外,异能并没有给出其它信息),孟子涛实在搞不清楚,那股灵气是从哪得来的。
“难道又用了藏珍釉?看着不像啊。”
孟子涛心里嘀咕了一句,正准备仔细观察的时候,突然想到自己在这件东西上,耽搁的时间太长了,万一被彭阿东察觉到了什么,有可能会生出变数。
于是,孟子涛忍住心中的好奇,不动声色地把观音瓶放了回去,又看了其它东西。
过了片刻,元林摇了摇头:“大爷,这里的东西都不怎么样啊!”
彭阿东也知道自己的东西有些拿不出手,不过还是问道:“一件都没看上?”
元林摇头道:“如果您这就只有这么几件东西,那我也只能回去了。”
彭阿东心里有些无奈,说道:“元老板,以后如果我这有好东西,一定给您留着。”
“那就谢谢您了。”元林呵呵一笑,心里冷笑一声,打定主意以后和彭阿东断了联系。
这时,孟子涛问道:“大爷,这只观音瓶麻烦您给个价?”
元林看到孟子涛手中观音瓶,心里有些奇怪,怎么孟子涛连这样普通的东西都会要?
彭阿东心里也挺奇怪的,不过这件东西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他就算想开个高价也不容易,挥了挥手:“就算五百吧。”
“两百。”孟子涛比划了一下。
看着孟子涛波澜不惊的神色,彭阿东心里就有些不爽,不过,他也不会和钱过不去,和孟子涛讲了几个回合,最后以又加了一点成交。
付了钱,孟子涛和元林拿上东西告辞回酒店。
“玛得,亏大发了!”
目视着车子离开,彭阿东就开始破口大骂,想到自己还是头一次做亏本生意,而且亏的还不少,肚子里的火就蹭蹭的往外冒。
“这事没完!”
不提彭阿东在那咬牙切齿地想要挽回损失,车里,元林好奇地问道:“孟老师,这只观音瓶到底有没什么特别之处啊?”
孟子涛笑道:“我觉得有可能是嘉靖年间的作品……”
他说了几个理由,接着说道:“就算不是,也没多少损失。”
“您说的这么详细,哪会不是啊。”元林不无羡慕地说道。
“毕竟是民窑的器物,算不得什么。”
说着,孟子涛干脆又把那件陶器拿了出来,笑问道:“元总,你觉得这是什么?”
元林想了想,说道:“看起来好像和古代的青铜豆差不多,对不对?”
孟子涛笑着着不是,解释道:“其实,这是簋,商周时期的豆和簋都是盛放食物的器皿,商代的簋足矮,豆足高。”
“这件商代的灰陶簋,颜色青灰,咱们在阳光下观察,青杰中带着些许的绿色,这有可能是表面氧化的关系,轻轻叩击,发出的声音既不响讥,又不喑哑,带有轻微的酥声,这是标准的千年出土陶器的声音。”
“你说这是出土器?”元林讶然道。
“我刚才可是在‘出土’前面还加了‘千年’两个字。”
孟子涛接着说道:“你看这灰陶簋表面的土锈坚实,与器物表面已经牢牢附着在一起了,而且还带着一层包浆,这其实是一件出土之后,传了不少年的传世器,所以我才会下手。”
接着,孟子涛又解释了这件灰陶簋的特征。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元林笑着恭维了一句,说道:“对了,孟老师,我记得市场上,商代的陶器不多吧,而且这件灰陶簋器形周整,做工比较细致,应该价钱不低吧?”
孟子涛笑道:“恰恰相反,这东西算不上物以稀为贵,市场价值并不高。”
“啊!”
看到元林有些惊讶的神色,孟子涛笑道:“咱们从收藏市场来分析,尽管商周时期的陶器传世量较少,但是并没有引起相对高位运行的价格交易反应,更缺少在大型拍卖会上成功交易的记录。”
“道理很简单,商周陶器原始而朴素,缺少大众审美需求中的基本美学要素,能够读懂的人不多见,而愿意斥资收藏者更少。”
“一种藏品如果脱离了收藏资金的支持,必然会被收藏大军所抛弃。商周时期的灰陶是一种很特殊的古玩,它的存世量不多,却因为不受重视没有物以稀为贵,因此,收藏之后想要变现也比较困难,价格的升值曲线走势平稳,上扬缓慢。”
“所以,对这方面的收藏者来说,想要靠它赚钱,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与资金。如果对此没有更大的兴趣,我建议你还是最好不要轻易涉足。当然,如果喜欢的话,不妨买一些研究也好,收藏也罢,这东西总是不会贬值的。”
“是这样啊。”元林点了点头,他眼珠一转,说道:“这东西既然价格不贵,您觉得我是不是可以屯一点等它升值?”
孟子涛笑道:“以它每年的升值幅度来说,你有那些钱,还不如投到别的行业去赚钱。当然,投瓷一般是多元化的,你想保值买一些到也没问题,反正这东西,一般是不会有人制作赝品的。”
元林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下次遇到的话,还是买下来吧,反正也耗不了几个钱。”(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九章 观音瓶的来历
“随你。”
反正买这类东西元林也亏不了,只不过是占点资金和地方而已,孟子涛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什么。
一路上,两人探讨了古玩方面的学识,当然,这个过程中基本上是元林在问,孟子涛在讲。到快要到达酒店的时候,孟子涛的博学,令元林对他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了。
回到酒店,大家吃了晚饭,就回了各自的房间,孟子涛连忙把观音瓶拿了出来,正准备研究的时候,手机响了起来,他拿起一看,是本地的电话号码。
“请问是孟先生吗?”
“是的,您是哪位?”孟子涛觉得声音有些熟悉。
“我是的钱林李啊。”
“哦,是钱先生啊。”孟子涛笑着问道:“您弟弟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手术成功了,医生说要是再晚送半个小时,我弟弟就救不过来了,另外,也多亏了您及时止血。”
“那就好。”孟子涛对于人没事也十分高兴。
“我弟弟的命是您救的,我先代表我们全家,对您表示诚挚的感谢。”
“钱先生,不用这么客气,我也只是取手之劳而已……”
双方客气了几句,钱林李问道:“孟先生,不知道明天您有没有时间?”
“是有什么事吗?”
“我想明天请您来我家吃顿便饭,还有一件事情想请您帮个忙,不知道可不可以?”
“是什么事情?”
“是这么回事,我家祖上其实是我们村的地主,当初也传下了好几件宝贝,虽说那段岁月丢失了不少,还有几件东西被我奶奶藏了起来,传到了现在。现在我弟弟家里有些困难,所以想把东西卖掉,不知道您能不能帮忙看看?”
孟子涛心里有些奇怪,问道:“冒昧的问一下,费用应该有肇事方承担吧?”
钱林李苦笑道:“肇事的车子是我们这一个地痞头子的公司名下的,如果有保险,到还有保险公司帮忙赔偿,但那车连手续都不全,找曹广发要根本赔不到钱。”
孟子涛说:“既然是他的公司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吧?”
钱林李十分无奈:“他拖着不给,拿他根本没办法,我们平头老百姓,也争不过他,真要把他逼急了,生活都安宁不了。”
“这样的话,实在太便宜他了吧。”
“那肯定不能这么便宜他,不过,一时半会也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