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宝生涯-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之弗失道自全。”表达了他要继承岳飞遗志,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

    而三位英雄在同一方端砚上刻铭,也是世间罕见。

    三位宋室孤忠死后,这方宝砚辗转漂泊,阅尽世间沧桑。至清代,又流经多位名家之手,如董其昌、宋荦、朱彝尊等人,都曾在砚上留下铭文。(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四章 捐赠

    之后,一直到道光元年(1821)的时候,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方砚台现身集市,被东阳。县令陈海楼买去。

    清光绪甲午年(1894年),温陵最后一位状元吴鲁在皖南的时候,偶然在一条古玩街发现那方岳飞砚,顿时惊喜莫名,于是花重金买回,带到老家温陵。

    据吴鲁在他的《正气斋文稿》中称:“余家藏正气砚,为岳忠武故物,背镌忠武‘持坚、守白、不磷、不淄’八字之铭,旁镌文信国(文天祥)之跋,下镌谢叠山(谢枋得)先生之记。三公皆宋室孤忠,得乾坤之正气者也。旧藏商邱宋谩堂先生家,因名之曰正气砚。甲午秋,余得之皖南,如获重宝。”

    岳飞的“正气砚”大概就是旧藏商邱宋谩堂先生所命名的。

    吴鲁去世后,正气砚由他的第四子忠善珍藏于家乡。吴忠善特将书斋取名“守砚斋”。吴忠善的长子普霖侨居菲律宾;次子旭霖留学东瀛,后在神户大成公司任总经理。

    1933年吴旭霖怀着赤子乏心回国办学,此时弥留之际的父亲将正气砚传给了他,他深知守护宝砚的重要,将其藏之于高阁。

    谁知这位东瀛归来的吴旭霖,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全家都被扫地出门,其中六千余册典籍、千件字画、吴鲁遗物朝珠及若干其它珍贵物件悉被抄去,稀世之宝正气砚亦在其中。

    从那之后,正气砚一直没有出现,至今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是一个迷。有些人说这方砚台被人卖给了外商,现在正在美国,有人说被东瀛人得去了,但具体在哪里,却不得而知。

    听了孟宏昌的讲述,何婉奕和小云都惊讶不已。或许这方砚台看起来并不是太显眼,但就凭这方砚台同时出现三位爱国名臣的铭文墨迹,就可以说它价值不菲。

    不过,想要证明这方砚台就是正气砚,当然不能光凭孟宏昌的一句话,孟子涛查看背后的铭文。

    只见中间是“持坚守白、不磷不淄”8字;眉额铭文为宋代谢枋得书“枋得家藏岳忠武墨迹,与铭字相若,此盖忠武故物也,谢枋得记”;左侧文天祥题跋铭文刻以明其志:“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如此种种,就算没有异能提前给出的结果,孟子涛也可以证明这方砚台是真品无疑。

    “是真的吗?”何婉奕问道。

    “确实是真品。”孟子涛点了点头。

    “哇,那你不是又捡了个大漏?”小云惊呼了一声。

    孟子涛笑着摇了摇头:“严格来说,这算不上什么捡漏。”

    小云闻言,有些不可思议地说:“我说你也太不知足了吧,这方砚台最起码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也是正常的,你居然还说算不上捡漏?”

    孟子涛笑道:“这和知不知足没关系,因为这方砚台我会捐出去。”

    “什么!你疯啦!”小云瞪大了眼睛,觉得孟子涛是不是脑子突然糊涂了。

    别说小云,何婉奕和孟宏昌也有些想不通,孟子涛怎么会想要把这方砚台捐出去。

    孟子涛并没有马上解释,而是拿出手机,上网查了一个新闻,他把手机放在桌子上,说道:“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这条新闻是2007年的,说的是吴鲁的后人想要重金寻找正气砚,捐献给故宫。

    趁着大家阅读新闻的时候,孟子涛说道:“当时我在网上看到的时候,我就想着,要是哪天我能得到这方砚台,肯定一分钱都不要,捐献给国家。”

    “这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小云摇了摇头。

    孟子涛说:“话当然不能这么说,举个例子,有人抢了某人的宝贝,当时没有追回,过了二三十年,那件宝贝又出现了,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市场上售卖,难道当初被抢的那位,就只能自认倒霉吗?换位思考,相信许多人都不会乐意的吧?”

    “当然,我也可以在暗地里买卖,别人也查不到我身上,但我又不缺钱,又何必这么做呢?如果我自己收藏,这方砚台有三位爱国名臣的铭文,我认为教育意义大,放在我手里完全是暴殄天物。所以,对我来说,捐出去是个最好的选择。”

    还有一点孟子涛没有说,他现在还有官方的身份。另外,他这么做也想借此图名,毕竟他不是无欲无求的人。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大家多少有些理解孟子涛的想法。

    小云说道:“也是,你是土财主,而且水平那么高,捡漏又是家常便饭,一方砚台捐出去也不算什么。”

    孟子涛摸着自己的心脏:“哪有你说的这么平常,我的心其实也在隐隐作痛。”

    随着一阵笑声,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第二天,孟子涛去师傅那拜访,问候了之后,他就拿出了昨天得到的那方正气砚:“师傅,您看一下这方砚台。”

    郑安志看到这方砚台的时候,眼睛一亮,连忙拿了起来,仔细鉴赏,片刻后,他就连声叫好起来。

    “子涛,这方正气砚你是从哪得来的?”

    “是这么回事。”孟子涛把昨天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你这运气,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郑安志哈哈一笑,接着问道:“这方砚台你准备怎么处理?”

    孟子涛回道:“我想把它捐给故宫吧。”

    郑安志听了这话,看向孟子涛的目光之中满是欣慰:“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

    孟子涛又把昨天说的那番话,重复了一遍。

    郑安志说了一声好,对自己这个关门弟子,他越来越满意,能力出众不说,而且谦逊得体,又有自己的想法,这辈子能收下这么一位弟子,夫复何求?

    “这样吧,下个月你不是要去京城吗,我联系人,把你捐赠的时间就放在那个时候吧。”

    “谢谢师傅。”孟子涛马上又说道:“对了师傅,到时可千万不能太隆重啊,最好不要有什么影像资料。”

    “为什么?”郑安志有些好奇。

    孟子涛解释道:“我这不是还年轻吗?这年月是网络时代,流言蜚语什么都有,好事在某些人嘴里都能说坏事,我可不想麻烦。只要圏子里能知道我这个人,做过一些什么事情就行了。”

    郑安志点头同意:“行,那就这么办吧。”

    师徒俩又聊了几句,孟子涛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师傅,您对我下个月去京城的事情,知不知情啊?”

    郑安志玩味地笑了笑:“我是专家团的成员之一,你说我知不知情?”

    “啊!”孟子涛愣了神,接着苦笑道:“师傅,既然这样,您怎么也不提点我一下啊。”

    郑安志呵呵一笑:“我既然是专家团之一,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的,有些事情,别人能跟你说,我不能。”

    孟子涛说:“这点我明白,但您老能不能眼我说一下,到底是什么事情啊,我到现在还两眼一摸黑,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呢。”

    “阿泽没有跟你提起过吗?”郑安志有些奇怪。

    孟子涛说:“他根本什么都没有跟我提起过,说要到了京城才跟我解释,也不知道他卖的什么关子。”

    “这小子!”郑安志笑着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我简单跟你说一下吧,你要参加的是一场比赛,古玩鉴定比赛,每四年就会举办一次。”

    孟子涛惊讶了:“古玩鉴定比赛?我以前怎么没听说过啊。”

    郑安志说:“呵呵,这是比较私密的比赛,只要相关人员才知道,而且一点信息都不能透露出去,至于原因,还是到时等阿泽跟你解释吧。”

    孟子涛虽然心里十分疑惑,师傅既然这么说,他就点头道:“好吧,那比赛方法呢?”

    郑安志说:“这不能跟你说,而且只有等到比赛开始,比赛的方法才会公布,你不用担心会有选手提前知道。”

    孟子涛听了这番话,心中的好奇也就越盛,真想现在就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比赛。

    就听郑安志接着说道:“你这次去就当是增加一些见识,不要想太多。”

    “嗯,我明白了。”孟子涛郑重地答应道。

    郑安志笑道:“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就当一次旅行就行了,我认为凭你的眼力,获得比较好的名次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的。另外,我建议你平时多学一下英语,今后肯定会用得到的。”

    “好的。”孟子涛嘴上答应,心里则越发的好奇,师傅这意思,难道是觉得我今后一定有出国的机会吗?

    至于英语的学习,以前的孟子涛或许十分头大,现在的他根本不怂,笑话,就凭他已经快要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学个英语有什么难的?

    另外,孟子涛觉得,既然师傅让他不要有太大的压力,那就说明比赛肯定有一定的困难度,既然这样,他一定要好好表现才行,自己作为师傅的关门弟子,可不能给师傅丢脸。(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五章 世事无常

    从师傅那出来,孟子涛和大军一起来到拍卖公司。

    坐电梯上楼,孟子涛在公司门口并没有看到那个老太太,问前台道:“那个老太太呢,今天没有过来吗?”

    “孟总您好。”

    前台先问候了一句,回道:“那个老太太还没来,她每天准时九点半到,下午四点回去,雷打不动,就算下大雨也会过来。”

    “那他吃饭怎么办?”孟子涛听说老太太这么执着,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前台说:“她每天会带两冷馒头,就着带来小菜,还有开水吃。”

    孟子涛听了这话,顿时无语了,你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至于这样吗?她的儿女到也舍得。

    前台接着说道:“其实,光是这样的话,到也没什么,关键她打扰吃咱们公司正常工作,有什么人过来,她就去念叨一下咱们公司的坏话,就这段时间,因为她,咱们公司好几桩生意都黄了,张总都气得拍桌子了,说要找人把那个老太婆给教训一下呢。”

    老话说的好,断人财路有如杀人父母,无论换成是谁,遇到这种事情肯定会生气的。当然,以孟子涛对张景强的了解,这应该是他的一句气话而已。

    从前台那得到了想要的消息,孟子涛又问前台,张景强来上班没有,得到没有的答复,他就准备去自己的办公室先等一下。

    正在这个时候,楼下的保安打电话给前台,孟子涛看到前台的表情明显愣了愣,看来应该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等了片刻,前台挂了电话就主动说道:“孟总,刚才楼下的保安打电话说,那个老太太和送她来的儿子,跟人起冲突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孟子涛问道。

    前台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复述了一下。

    原来,刚才老太太的儿子把人送到公司门口的时候,正好有个中年人拿着东西从车边经过,老太太的儿子下车的时候没注意,撞到了中年人的身上,把他手里的东西给撞到地上摔坏了。

    中年人拿的东西是一件瓷器,说是光绪时期的官窑,价值七八万,本来他想要拿到公司拍卖,现在被摔坏了,不赔钱肯定不行。

    老太太的儿子根本没有赔钱的想法,反而说中年人是故意碰瓷的。

    一来二去双方就争了起来,那个中年人也是暴脾气,争着争着就动起了手,一个不小心,把老太太给推倒了,老太太头着地半天起不来了。

    前台说道:“孟总,就是这么回事,您说咱们公司要不要派人下去看看?”

    “行,我叫人下去。”

    孟子涛想了想,还是决定带人下去看看,多少了解一下情况,毕竟老太太一方不讲理,万一硬要把拍卖公司牵扯进来,也好有个准备。

    孟子涛进去叫上孟宏昌,又叫上行政部新来的小张,加上大军一起四个人一起下了楼。

    刚走出电梯,孟子涛就远远地看到在大厦门口的地上,躺着一个老太太,在老太太的旁边,还蹲着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满脸的焦虑。

    另外,旁边还站着几位保安,以及一位五大三粗,看起来满脸横肉的中年人,此时中年人脸上也满是慌张之色,另外,在他的脚边还有一堆瓷器碎片。

    说起来,就这个中年男子的形象,孟子涛还真有些怀疑他是专门来碰瓷的,再想到先前从前台那听到的话,孟子涛多少有些担心,这人会不会是张景强找来的,如果和张景强有关的话,事情就麻烦了。

    孟子涛走进一看,发现老太太面如蜡纸,而且胸口都看不见起伏,可能都没有呼吸了。

    虽然老太太的行为让人气愤,但孟子涛还做不到见死不救,于是快步走上前,说道:“先生,我懂一些医术,能让我检查一下吗?”

    老太太的儿子回过神来,连忙站起身,请孟子涛帮忙查看。

    其实,说话期间,孟子涛已经观察了一下老太太,知道可能回天乏力了,之后检查了一下气息、脉搏和瞳孔,也只有神仙才能救活了。

    “我妈怎么样了?”老太太儿子连忙问道。

    看到孟子涛摇了摇头,老太太的儿子愣了愣,紧接着就重重地跪在地上,悲痛地大叫了一声:“妈!”

    而旁边的那个肇事的中年人,则慌乱起来:“特么的,真的假的,这么一下就死了?”

    都这个时候了,还满口脏话,可以说,周围的所有人,都对此人颇为不喜。

    “去你玛的……”

    “畜生,我妈都死了,你居然还敢说出这种话,我打不死你!”

    老太太的儿子听到了这话,义愤填膺,站起身来就想打中年人,不过被保安给拦了下来。

    都这个时候了,中年人还不甘示弱,骂骂咧咧地反驳道:“特么的,这事是我的问题吗?明明是你们说我碰瓷不赔钱才这样的,我才是受害者!”

    “去你玛的,你不是碰瓷?不是碰瓷你走路不长眼睛,直接撞到我身上啊!”

    “废话,我正在读短信,谁知道你这么没道德,把车停在这里,你又不长眼睛从车里下来,我就算想躲都来不及了……”

    双方都极力推脱自己的责任,由于没有目击者,大家也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

    中年人怒容满面地说:“你说我是碰瓷的,那我就要问了,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我这只花瓶可是真的,我拿真东西来碰瓷,是我脑子有问题,还是你脑子有问题?”

    老太太的儿子当然不承认东西花瓶是真的了,然而,趁俩人争吵期间,孟子涛检查了一下地上的瓷器碎片,确实是真品不说,中年人先前说的价格还保守了一些,这只花瓶整器的价值,应该在十万左右。

    这个时候,警察和救护车双双赶到,随车医生马上检查老太太的情况,和孟子涛给出的结果一致,老太太已经死亡。

    接下来,警察进行例行的询问,了解事情的经过,结果中年人和老太太的儿子说着说着,又吵了起来。

    中年人指着旁边的大厦:“这幢楼上不是有家拍卖公司吗?叫一位专家过来,不就能够知道我这只花瓶到底是真是假了?”

    刚才和孟子涛他们一起下楼的小张闻言向大家介绍孟子涛:“这位就是我们公司的孟总监,他刚才已经鉴定了这件花瓷,确实是光绪时期的真品。”

    听了小张的介绍,大部分人都有些不可思议,他们就只有一个念头,有这么年轻的专家吗?

    正当大家怀疑的时候,保安也都纷纷证实了孟子涛的身份。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情况是对自己有利的,中年人当然选择相信孟子涛,对着老太太的儿子,冷笑一声:“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老太太的儿子很倔强地说:“我不承认他的判断!况且,我们家和他们拍卖公司有问题没解决,我还怀疑,这个人是他们请来对付我们的!”

    本来,孟子涛一开始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自己年轻,对方不相信也正常,但后面这话,就让他有些生气了,脸色也有了一些变化:“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有些事情说之前要有证据。”

    警察为了避免进一步冲突,马上说,具体的事到警局解决,话说现在出了人命,当然也不可能马虎。

    另外,警察也要求孟子涛能够派一个人过去,解释一下情况。关于老太太的事情,一直由孟宏昌在跟进,于是孟宏昌跟着一起过去了。

    目送警车和救护车离开,孟子涛心里也叹息了一声,好好的人,这么一会就没了,生命还真够脆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