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宝生涯-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孟子涛打量着金印的时候,何婉奕先过来了,接着舒泽他们也陆续过来找孟子涛。

    大家看到桌子上已经被大卸八块的石印,又看到旁边的金印,连忙询问是怎么回事,于是孟子涛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说是这么回事,大家觉得骗子既可气又可笑,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舒泽拿起金印打量了一下,奇怪道:“不是说这方金印已经被溶掉了吗?怎么还完好无损呢。”

    孟子涛拿起手机,在网上找到了相关的记载,说道:“你看,当初的店伙计回忆该金印上刻有‘太平天国万岁金印’字样,当时以为伙计没有记清楚,但如果被溶掉的金印是假的,也就很正常了吧。”

    大家都表示同意。

    索说:“这么说确实有可能,看来当初应该是把金印调包了。”

    舒泽笑道:“这不是废话嘛,如果当初没有调包,那这枚金印又是从哪里来的?”

    索嘿嘿一笑,接着问道:“这金印能值多少钱啊?”

    孟子涛说:“至少应该可以值几百万吧,具体的价钱那就不太好说了。”

    索惊讶道:“乖乖,你们搞古玩的可真赚钱,捡个漏对普通人来说,就一辈子吃喝不用愁了。”

    舒泽笑了起来:“关键要捡的到漏啊,别看新闻上这也捡漏那也捡漏,现实生活中,你看有多少人捡过漏?如果捡漏容易,那不是做这行的都成富翁了?”

    索耸了耸肩膀:“我就是觉得羡慕,说说而已。”

    “得,我看你还是别羡慕的好。”舒泽马上说道:“你别又把爱好转到古玩上去了,我告诉你,这行可真是骗死人不偿命,败家的速度,可不比赌石来得慢。”

    索嘴上啧啧地摇了摇头:“你这人就太没意思了,我不就这么一说,你又想到哪去了。”

    “对你的性格我太知道了,提醒你一下,别老是往取巧的事情上靠。”

    舒泽说:“算了,大道理我也不跟你说了,想必你也听腻了,希望你做事之前好好想想吧。子涛,咱们下楼去吃早茶吧,吃过早茶,咱们再去翡翠城转转,怎么样?”

    “行啊。”

    要说,天光墟的东西绝对是物美价廉的,但要是找高货,就要到天光墟对面的翡翠城去看看了,像孟子涛和舒泽,去天光墟买东西只是凑个热闹,玩一下,如果来玉城只去了天光墟,对他们来说跟白来差不多。

    吃了早茶,大家又坐了一会,等过了中午,这才出发前往翡翠城。正好翡翠城就在天光墟的对面,他们干脆就从天光墟走过去。

    白天的天光墟无疑要冷清的多,里边买货的没几个,不过大白天的还打着灯,真有特色,不过货比凌里就差远了,好多卖珠子的,都是按斤卖。

    另外,这里好多摊主都爱打麻将,白天打麻将的不少,来客人了就停牌照顾生意,客人走了回头继续开战,旁边的几头蒜是零食。当然,这只是玩笑,那几头蒜其实是雕刻出来的,到是惟妙惟肖,雕刻的人有些功底。

    白天的天光墟东西比较不给力,大家也就一略而过,走向对面的翡翠城。

    走出天光墟,是一排停车的地方,索往旁边一看,发现不远处停着一辆面包车,面包车后厢门打开着,一位中年男子坐在边上,后厢里则摆满了各种毛料。

    索虽然已经发誓不赌石了,但看到这种场面,还是让他好奇心大涨,脚步都下意识的往那边走去。

    舒泽一把拉住了他,似笑非笑地说:“干嘛,想过去看热闹啊?”

    索干笑一声:“嘿嘿,就是看看热闹。”

    孟子涛说:“我劝你还是别去的好,不出意外,那里应该是卖假皮石头的。”

    何婉奕讶然道:“不是吧,明目张胆卖假货,他胆子也太大了吧。”

    舒泽说:“这可不是明目张胆,做假皮也是个技术活,做得好的,多年在市场练的老玩家都难免走眼。”

    “有这么厉害?”索不些不可置信。

    孟子涛解释道:“做假皮一般选用不值钱的山料,找来一些翡翠,把它们砸碎,磨细准备好的做假皮的原料,把山料磨圆。再刷上一层不知道什么胶。选用的山料往往是非常干的绿石头,比如多莫的山料。”

    “用胶和翡翠面可以根据需要做出多种皮壳,比如黑乌纱、黄沙皮等等,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尽管皮壳各有不同,隐隐约约露出来的绿色的‘肉’都是差不多的,因为是一个来源的嘛。”

    “这样制造出来的假皮给人一种错觉,以为是某个场口出来的,表面敲口见绿,到了内层绿色就会带有种水,其实不然,一般只是豆青种,价值很低。事实上,做假皮的高手并不认为做假皮是件可耻的事情,这就像做b货的没有错,错的是把b货当a货卖的人。而且这种东西骗的最多的,也就是像你这样刚入行的人。”

    索苦笑道:“你们怎么一个两个都喜欢打击我啊。”

    舒泽开玩笑道:“我们这是为了帮你管好你的钱袋子,说起来你还要感谢一下我们呢。”

    既然知道那里是卖假皮料子的,索也就没了过去看看的兴趣,大家一起有说有笑地走进了翡翠城。

    要说,翡翠城和天光墟风格差不多,同样也是一排排的摊位,还有那种很有特色的气灯。

    大家粗略一看,翡翠城的色货不少,品质比天光墟要高出几个档次,当然,价钱也要高出几个档次。

    看着一排排色彩鲜艳的翡翠,何婉奕和司马月澜都快有些走不动道了,看到这边好的停下来看看,讨论一下,看到那边好的又停下来看看,不过一小段距离,走了足有十五六分钟,让几个大男人除了苦笑之外,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是何婉奕最先反应过来,笑道:“你们忙你们的去吧,一会我们看完了再去找你们。”

    孟子涛关心地问道:“你们自己看没事吧?”

    “放心,我们又不傻,有问题会通知你们的,再说不是还有小林他们吗?”何婉奕指了指旁边的保镖。

    “好,有事打我们电话……”

    和两女分开后,索迫不及待地忙活开了。

    男人购物往往比较有目的性,比如上街直接去想去的地方买上想买的东西就走,不像女人要在这家店挑挑,又要在那家店挑挑。换到索购买翡翠就是这样,一但看上了,只要翡翠没问题,他就下手。才短短半个小时,他就已经剁手了两百多万的种类翡翠饰品。

    当然,别看花了这么多钱,放到高货翡翠上,真算不上什么,也就几件而已。

    买了一尊弥勒佛挂件,索嘀咕了起来:“这里的东西和商场相比,确实要便宜一些,但也没便宜到哪去吧,我难道就遇不到捡漏的事情吗?”

    舒泽笑了起来:“捡漏我也想啊,但就像我刚才说的,你以为发生的概率很大吗?特别是你,更不太可能啦。”

    “为什么?”索有些不服气了。

    舒泽笑道:“我就问你,你认得出高仿的bc货吗?说实话!”

    “呃……这个嘛,嗯哼……”索有些支支吾吾,马上他就岔过话:“难道就不能有一点捡漏的技巧吗?”

    舒泽想了想说道:“硬要说技巧,也是有的。一般来说,一个长期卖高货的商家,他手里的便宜货,也相对不会卖的很便宜;相反,一个长期卖低价货的商家,手里有块料子做了件高货,也不会开高价卖。这个时候,你捡漏的机会来了。不过,这事你得一直盯着,你有那个时间吗?”

    索嘀咕道:“捡个漏还这么麻烦,还是算了吧。”

    孟子涛在旁边听得有些想笑,这个时候,他看到前面有个熟悉的身影,就跟两人说:“你们等一会,我好像看到我同学了。”

    说着,他走到目标身后,对着旁边的保镖摆了摆手,接着就拍着对方的肩膀道:“嘿!”

    于为刚浑身一颤,回头一看是孟子涛,当即拍了拍胸口道:“子涛,你难道不知道人吓人要吓死人啊!”

    孟子涛哈哈一笑道:“想当初你在学校吓我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事呢?”

    于为刚笑道:“你小子可真记仇,都过了这些年了,居然还记得当初的事情。”

    “嘿嘿,谁叫你当初把我吓得那么惨的。”

    “还说,我不也被你打了吗?”

    原来,在学校的时候,于为刚恶作剧,装鬼吓孟子涛,孟子涛当时被吓得够呛,下意识的给了于为刚两拳,把于为刚打得鼻青脸肿。

    想起当初那一幕,孟子涛就不禁莞尔:“对了,你怎么在这里啊?”

    “嗨,别说了,本来准备去生意伙伴那要债,没想到债没要到,就给了我一件抵押物。我心情不好,就来这边逛逛。”于为刚郁闷地举了一下手中的画卷。

    “是老画?”孟子涛问道。

    于为刚说:“我也不知道到底多老,那家伙的老婆说,这是什么朱慈在岭南出家当和尚的时候,送给他家祖上的,我用手机一查,这朱慈居然是崇祯封的太子,这不是扯吗?”

    “这画和朱慈有关?”孟子涛微微一怔。

    说起这朱慈的行踪也是迷团,据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京城,李邦华、史可法及姜曰广希望朱慈到金陵监国,不久因京城外城被攻破而无结果。后本拟送朱慈到朱纯臣家暂避,但京城内城被攻破,李自成先已找到他。

    李自成指朱慈无罪,而朱慈请求李自成“不可惊我祖宗陵寝”、“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杀戮我百姓”,并指现在投降的官员是不忠不义,应尽杀之。后封其为宋王。李自成败退后,吴三桂奉他还京,建年号义兴,但朱慈却在乱军中失踪。

    但这只是一种说法,还有说朱慈被清军杀了,最后一种说法则是说他去当了和尚。

    说是在李自成军队败退京城的路上,刘宗敏受了重伤,放松了对太子的看管,他就找了个机会和他以前的老师李士淳从闯王的军中逃了出来,后来到了李土淳的老家出家当了和尚。据说太子死后,庙里就开始供奉一尊“太子菩萨”的神位。这尊神位始终保留着,直到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了,人们才知道原来供奉的这尊塑像就是明朝的逃亡太子。李士淳的后人也声称他们的先祖确实在乱军之中救了太子,并把太子带回自已的家乡,两人还一同出家做了和尚。

    种种说法,难辨真伪,不过,这都是皇太子生死之谜的一个环节,给史增添了不少扑朔迷离的色彩,更显出它的无穷魅力。

    “对了,你搞古玩啊,快给我看看。”

    孟子涛打开卷轴一看,上面的图案有些熟悉,仔细一想才发现,正是那幅当初得到的那幅海岛图。

    难道这是

    明朝宫内藏银的数量一向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悬案。万二十年(1592年)以后,国家多事,花费无算,财政日益困难,除了增加对人民的剥削外,朝廷官员一方面反对皇帝继续从太仓中取银,一方面唿吁皇帝“发内帑”,以舒缓经济危机。

    崇祯时期,国家财政面临崩溃,为了应付赈灾、军饷等突然变故,崇祯皇帝也偶尔拿出一些银两来应急,数量并不大,但这更造成了朝廷官员对皇家库藏的错误估计。

    因此,直到明亡的前几天,大臣们还争吵着“请发内帑”,这说明,宫中藏银在那个时候就让人疑惑了。当时朝野的记载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宫中藏有大量白银,总数有数千万两;二是认为宫中虽有白银,但已为数不多;三是认为宫中一无所有。

    明亡之后直到现代,这一问题更是众说纷纭。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断定明亡时皇宫内存有大量白银,认为明宫中应有白银三千七百万两、黄金一百五十万两,数量相当庞大。

    那么,明皇宫内到底有没有藏银呢?很多说法都是当时亲的人讲出来,所以不可能都是空穴来风。(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七章 调查情况

    明宫藏银的准确数字,确实令世人困惑,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再加上一些人别有用心的渲染,更让明宫藏银成为了难解之谜。

    关于这一点,康熙帝曾经断定,明宫藏银是在万年间,且数字在二百万两左右,这个说法比较符合史事实。

    万初年,张居正当国,明朝经济情况较好,此银可能就是万初年神宗窖藏的,加上万是个好货之主,这个就更好理解了。

    当然,到了崇祯皇帝那会,他手里到底有多少银两,又到底知不知道有这笔钱,那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万中期以后,国家多事,战争不断,花费浩大,不可能再有余金,更不可能会有几千万两白银供窖藏了。所以说,农民军在明宫缴获了部分白银,其中最大的一笔也只能是养心殿后的这二百万两,此外,应该别无他藏了。

    而且根据崇祯朝最后时期的表现来看,他应该是不知道这笔银两的。当李自成兵临城下时,明王朝财政已经是山穷水尽,“正月外解来,才度过二月”。二月外解不到,崇祯只好反复动员贵族、官僚捐助。

    如果这个时候,崇祯知道那些藏银,却还不知道动用那笔藏银,那他就是吝财亡国。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海岛宝藏真和明朝的藏银有关,那就说明崇祯确实有可能知道那些藏银,并且还提前做了准备,不然的话又怎么可能运到那座海岛上?

    当然,现在孟子涛也不能肯定,这幅画和那幅海岛藏宝图有关,因为那幅藏宝图画的比较简单,只是看起来有些相似而已,并不一定有关联。想要证实,还需要找到其它证据才行。

    见孟子涛微微一怔,于为刚连忙问道:“子涛,是不是有问题?”

    “现在还不好说,我先看看。”

    孟子涛继续仔细观察,画中一共有三处独立的景致,海岛、船、以及海岸。

    那海岛很像藏宝图中的那座,不过要详细的多,海岛上有几个人,仔细看,好像是巡逻的士兵,穿着也符合明朝士兵的特征。

    另外,画中之船则是福船,此船是我国古代海船中的一种船型,是我国“四大古船”之一,为古代着名海船船型。

    明朝廷派出的出国使臣乘坐的官船均为福船型海船。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驶向西洋各国,途经太平洋、印度洋,还要去波斯湾和东非沿岸等深水海域,必然会选择尖底、深吃水、长宽比小的福船船型。而且,在一些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郑和宝船的长宽比较小,约为2。32。4,正符合了福船的长宽比。由此,可以确认郑和宝船为福船船型。

    这艘福船挂有龙旗,是明代的样式,而且龙旗在古代可是随便能使用的,无疑代表了其高贵的身份。不过和海岛不同,船上并没有人,这一点有些古怪。

    剩下的海岸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除了岩石以及地形看起来有些特殊之外,并没有其它值得注意的地方。如果地方确实存在,估计就只能到了原地才能清楚了,但全国的海岸线那么长,鬼知道这是画的哪个地方。

    这幅画上除了这些之外,并没什么落款更别说钤印了,而且画技看起来算是一般,作者只能算是有一些绘画技巧,水平并不是太高。

    最后,孟子涛使用了异能,这幅画的创作时间,正是清初那会,如此种种,他有理由怀疑,这幅画和那幅海岛藏宝图有关,如果确实是朱慈所作,宝藏和明朝皇室有关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但这一切还有着诸多谜团,先不说这画到底是不是朱慈所作,或者说朱慈确实在岭南这边出了家,宝藏怎么运到海岛上,并且连一点风声都没有透露出来,在当时那种形势下,不说没有可能吧,机率也是微小的。

    孟子涛想了想,决定先去这幅画的原主人家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见孟子涛把画收起来,于为刚连忙问道:“子涛,怎么样?”

    孟子涛说道:“这是一幅老画,对别人来说基本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有些价值,不过这个价值并不是画本身,具体的情况我现在也好跟你细说。现在我想让你带我去这人家里,了解一下情况。”

    于为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对孟子涛他还是十分信任的,点头道:“没问题,不过咱们以什么理由去呢?”

    孟子涛说:“去问问他家还有什么老物件,到那之后再见机行事吧。”

    “也行吧。”于为刚说道:“不过,那家伙欠的钱有些多,家里就算有值钱的东西也被人拿走了。而且因为这次的变故,变得疑神疑鬼,你想要从他嘴里问出些事情来,可能比较困难吧。”

    孟子涛问道:“他到底是什么情况。”

    于为刚说:“这家伙怎么说呢,在翡翠这行是个老手,除了明料买卖,还会赌半明料(开了窗的翡翠原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