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百五十二章 调查报告
孟子涛简单给老杨解释了一下,老杨笑道:“这个主意好啊,其实我一直觉得,咱们现在的古玩市场太陈旧,问题太多了,而且古玩街真正有好东西的店,除了你和王掌柜几家之外,就全都是小打小闹的了。”
“就说我上个星期天逛了几家玉石店,看到两个清代的小白玉烟嘴残件和一件仿清的龙凤镯心佩外,别的再也未见到一件和田玉,有的甚至是卡瓦石、外蒙合成料。”
“卖翡翠的店里,也多是滇南产的翠石,缅甸的坑种难得一见。而且老板根本就不懂玉,还张口闭口这个是阗田那个也是阗田,一看全都是低仿的老三代及明清玉,工艺粗劣至极,竟然敢叫价十万、几十万,实在让人无语。”
“再这么下去,我觉得咱们陵市的古玩市场早晚都要衰败下去,这一点应该是咱们圈子里有识之士的共识。”
孟子涛点头道:“这也和咱们陵市氛围有一定的关系,要改变只能从大环境上着手,也正是因为这样,再加上这次协会想要跟旅游部门合作的契机,我才想到这个主意,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效果。”
老杨哈哈一笑道:“孟老师,你这么说就是杞人忧天了,就凭你在国内的名气,到时只要文化街上的东西不差,并有自己的特点,肯定会门庭若市的。”
“这一点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光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
孟子涛笑了笑,文化街想要成功,肯定需要努力经营,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
这事先放到一边,他问朱木维道:“朱老板,不知你想咨询哪个方面的事情?”
朱木维笑着说道:“据我了解,你会成立一家个人博物馆,而且博物馆中有一部分展位是可以承租的,不知我有没有这个机会?”
孟子涛呵呵一笑,朱木维到是打的好算盘,把他的博物馆当成是宣传生意的平台,这和他的初衷可就背道而驰了,不过他想了想,觉得这事也不是不能变通。
他说道:“朱老板,我这么说吧,如果你要是把原材料展出,那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你把原材料做成成品,并且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我还是可以答应你的。”
“艺术水平得达到什么标准呢?”对孟子涛提出的要求,朱木维觉得可以接受,毕竟孟子涛开的是博物馆,总要和艺术性相关才是。
孟子涛回道:“必须是大师级别的作品。”
“都要大师级别吗?”
“有一件就行了,但其它作品也应该有准大师级别的水平,希望朱老板能够理解。”
“这是当然,我也很认同孟总精益求精的态度,希望到时咱们能够合作愉快!”朱木维起身给孟子涛敬了一杯酒。
“合作愉快!”孟子涛一饮而尽。
孟子涛的心情不错,原本他觉得要出钱才能邀请到藏家把藏品拿到自己的博物馆展出,现在看来随着自己的名气越来越响,很有可能有人赶着来请求展出藏品。
这是孟子涛乐意看到的现象,但他要把自己的博物馆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私人博物馆,为此肯定得秉承着宁缺毋滥的态度,挑选合适的藏品,一些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比较低的作品,只能推掉了。
毕竟,孟子涛成立个人博物馆的目的,除了为本地打造一个文化精品项目之外,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传播华夏文明做出贡献。
…………
两天之后,处理好了工作、家庭琐事的孟子涛和大军一起,坐飞机来到温陵。
走出机场,孟子涛便电话联系了朱木维的朋友,不过对方以有事为由并没答应马上和孟子涛见面,会面的时间安排在后天晚上,到时再电话联系。
这种做偏门生意的人,警惕心一般都很强,孟子涛对此并没有觉得奇怪,但该有的防备还是要有的,特别是他现在的身份,容易引起人的误会。
由于到温陵的时间已经是晚上,孟子涛和大军坐车前往预定好的酒店入住,便休息了。
翌日早上,孟子涛刚吃完早饭便有人来找,来者正是调查任冬生的负责人钱星航。
钱星航是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模样十分干练,他和孟子涛握了握手,并把到目前为止的调查报告递给孟子涛。
片刻后,孟子涛看完了报告,问道:“钱队,按照报告中所说,和任冬生接触的这个叶大路也死了,而且还是在任冬生回去之后没几天就死的?”
“是的。”钱星航点头道。
孟子涛沉思片刻,觉得这事还真够蹊跷的。
据报告中说,任冬生在温陵待了一阵子,基本逛遍了温陵的每一个角落,最后找到了报告中说的叶大路,随即他们和几个船员一起出了海。
至于出海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无从得知了,因为除了他们两个之外,其他船员都没有回来,想必已经尸沉大海。
出海回来没几天,任冬生返回家中,没过几天就死了,而叶大路居然也是同一个结局,而且从时间上推断,两人的死亡时间居然差不多,这肯定不单单是巧合那么简单了。
然而,现在人都已经死了,在海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无从知晓,一切的一切都是未解的谜团,等待着解秘,或者成为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团。
孟子涛又问道:“钱队,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知道吗,他们的子女、家人呢?”
钱星航说:“任冬生的家人比较好接触,通过调查了解,他们知情的可能性不大,而叶大路的家人就比较麻烦了,他们为了拆迁的事情已经扯了五六年了,一家人的脾气都比较暴躁,很难接触,必须要花一点时间才行。”
孟子涛点了点头:“这事慢慢接触,不急,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可能并不知道个中详情,不然早就被他们拿来赚钱了吧。”
钱星航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当然,这一切都只是猜测,该接触的还是要接触,只有最终证实了某个结果才能结束。
孟子涛接着问道:“还有,报告中写的这位米安量是什么情况?”
钱星航回道:“这个米安量是除了叶大路之外,任冬生在温陵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只是他并没有跟随任冬生一起行动,在叶大路去世后,他就消失无踪,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因为时间久远,现在很难再找到他现在的行踪和生死了。”
也就是说,这位米安量很可能知道任冬生他们出海的目的,在任冬生等人已经去世的情况下,这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只是现在人都找不到也没办法,只得花时间慢慢寻找了。
之后,孟子涛又问了几个问题,钱星航也做了详细的回答。
“钱队,谢谢你的讲解,辛苦你了。”孟子涛起身客气地跟钱星航握了握手。
钱星航脸上露出笑容:“这算不上什么,而且我现在对这事也很感兴趣,希望尽快能够弄清事情的原委。”
孟子涛笑了笑,只要有些好奇心的,随着调查的深入,好奇心肯定会越来越重。
由于还有事情,片刻后钱星航就提出了告辞。
孟子涛把钱星航送到门口,脑海之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钱队,能不能把米安量的资料给我一份。”
钱星航说道:“没问题,只是我们现在调查到的米安量的信息很少。”
孟子涛摆手道:“没关系的,我也只是想要了解一下而已。”
钱星航点点头:“好,那我现在就让人把资料传真给你吧。”
“麻烦你了。”
没一会,米安量的资料就传了过来,随即钱星航也离开了。
孟子涛查看传真过来的资料,照片还算清晰,能看出米安量是那种比较温文尔雅的男子,而且他做的也是古玩生意。
然而,米安量在没有失踪之前,却比较神秘,说是做古玩生意,但一年到头却有几次生意成交,然而,米安量的生活质量却远远高于当时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反倒像是一位有钱的老板。
再加上其它种种,调查人员推测米安量很有可能是做非法古玩生意的,他的货物来源,有可能是盗墓得来的脏物,或者是非法的海捞文物。
看过米安量的资料,孟子涛猜想,米安量货物来源还真有可能是海捞的文物,这样一来,任冬生出海的理由就能够解释了,必然是从米安量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
就算这个猜测不对,米安量的生意也必然有问题,老话说的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如果米安量没有做亏心事,他又为何要失踪呢?
相信调查人员也正是基于此,才做了相应的判断,并且在往这个方向调查。
孟子涛考虑了一下,觉得不能光等着调查人员的结果,自己也得主动出击才行。于是,他接连打了几个电话,给舒泽、冯正生等人,向他们寻求帮助,希望有什么渠道可以尽快打听到米安量的消息,接下来他能做的也只有安心等待了。
第八百五十三章 小花招
朱木维的朋友还要后天才能碰面,调查结果也需要等待,一时间,孟子涛就无事可做了。
本来,孟子涛想着干脆游览温陵的名胜得了,只是临出发前,突然想到了魏存实,于是便打电话给他,联络一下感情之余,问问有没有铁皮的消息。
没想到,事有凑巧,魏存实前两天有事回到了温陵,本来打算今天回玉城,得知孟子涛来温陵了,连忙邀请孟子涛去他家做客,孟子涛笑着答应了。
坐车前往魏存实家,途中,孟子涛想着能不能邀请魏存实合作,就凭魏存实的雕刻水平,有了他的加盟,肯定能让珠宝公司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只是魏存实为人比较随性,不知他会不会答应邀请。
想到这,孟子涛自嘲一笑,这种事情又有什么好想的,魏存实答不答应,等到了他家询问过后便知道了。
三十分钟后,孟子涛和大军一起下了车,就见一位和魏存实有几分相似的老人率先跑了过来,一把抓住孟子涛的手,使劲摇了又摇,神情十分激动:“孟老师,可算是见到您了。”
“老先生您好。”孟子涛连忙也说了几句客气话。
这时,魏存实走了上来,先给双方做了介绍,说道:“爸,您能不能别一直抓着孟老师的手啊。”
魏沙南闻言停下手,对着孟子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孟老师,是我太激动了,失礼了。”
孟子涛笑着表示没关系,魏沙南的情绪他也能够理解,这其实就跟追星差不多,只是这个明星成了他自己。对于这种情况,他一开始还有些措手不及,也有些小激动和欣喜,但经过这几个月时间,他已经习惯了,也能够平常心来对待。
而且,孟子涛的出名和真正的明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平日里不需要戴着面具,只要做个真实的自己就行了。
言归正传,父子俩邀请孟子涛和大军进屋,来到客厅,魏沙南又是端茶又是递水果,那热情劲,让孟子涛都觉得有些吃不消了。这让他想到了疯狂追星的粉丝,魏沙南这样都让他有些受不了,也不知道那些大明星遇到那些疯狂粉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还好有魏存实在旁边提醒,魏沙南激动的情绪收敛了一些,接着就开始请教孟子涛书法。
孟子涛为做到有的放矢,先看了魏沙南的作品,之后针对魏存实的一些优缺点做了点评和改善的意见。
魏沙南如获至宝,还用录音笔把孟子涛讲解的内容都记了下来。
看了看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自己话都没说几句,魏存实也有些受不了了,直接把父亲的录音笔关了,说道:“行了,聊的够久了,您老应该也满意了吧,自己去好好琢磨吧。”
魏沙南不满了,斥道:“你这臭小子,我好不容易能和孟老师有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你怎么就不能让我安安心心交流完!”
魏存实言辞凿凿地说:“等你交流完得什么时候啦,再说了,贪多嚼不烂,您先把孟老师跟你说的那些缺点改正了再说,难道不行吗?”
孟子涛笑着说:“魏老,其实您也不用担心咱们今后没有交流的机会,现在通讯这么发达,咱们加一个网络联系方式,今后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面对面交流,您觉得呢?”
魏沙南非常高兴地应下了,对着儿子说:“你看看,老师就是老师,这办法多好,哪像你,简单粗暴!”
魏存实有些哭笑不得:“你说的都对总行了吧,不过,你会用电脑吗?”
魏沙南哼了一声:“哼!不会难道还不能学啊!电脑那玩意,我不相信用一两个月还学不会。”
“嘿嘿,希望你这回能够坚持下来,别再半途而废了。”
“你小子胡说什么,我什么时候半途……”
父子俩正拌着嘴,又有客来访,魏沙南的老伴去开了门,没一会却见一位和魏沙南岁数相近的老人走了进来。
来者魏沙南的一位老熟人叫汪华光,魏沙南打招呼道:“老汪,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汪华光见有陌生人在场,没有直言,直接把魏沙南叫到门口,叽里咕噜说了一通,又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件东西给魏沙南看了看。
魏沙南拿过东西翻看了一下,随即又交流了几句,之后提出了一个要求,汪华光稍稍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
魏沙南拿着东西走到客厅的沙发前,把东西放到了儿子面前:“你们看看呢,帮我把把关。”
说着,还偷偷给孟子涛和魏存实使了眼色。
魏存实看过之后,就把东西递给了孟子涛。
其实,东西一入眼,孟子涛就知道这其实是淳化金钱。
这种金钱十分特别,正面有“淳化元宝”四字阳文,上部有手刻阴文“四”字号码。背面铸两尊佛像,均有莲花宝座和祥云依托。
“淳化元宝”金钱背面的两尊佛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右为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的观音菩萨,左为双手合十微向右侧站立在莲花瓣座基上的善财童子,是一幅童子拜观音的画面。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说明这种金币与佛教有内在的关联。
事实上,这种金钱在《宋史本纪》的“宋金辽”中有部分记载。原来金佛币是宋太宗赵光义铸造并亲自送到五台山窖藏的。
北宋淳化年间,赵光义虽已登基多年,但仍然感到大宋江山并不稳固,尤其是金沙滩一战的惨败以及保国良将杨业的惨死,使他心惊肉跳。赵光义虔信佛教,于是铸了金佛币供奉到五台山,祈求佛祖保佑。当时窖藏了多少,史书没有详记。
到了上世纪88年春,有一个建筑施工队在五台山中台顶佛塔旧址清理塔基时,挖掘出上千枚“淳化元宝”佛像金币,
因出土突然,毫无保护措施,“淳化元宝”金钱出土后就被民工偷藏和私分,出售倒卖,后来流到了香江及东南亚钱币市场。之后,由警察破获了这起案件,收缴“淳化元宝”金钱1343枚,至于流散到外面的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数量不多就是了。
等两人都看过了,魏沙南便拿着金钱又去找了汪华光,两个人又是嘀嘀咕咕了一阵子,之后汪华光便拿着金钱告辞了。
送走了汪华光,魏沙南迫不急待地回去问孟子涛:“孟老师,那枚金币到底对不对啊?”
孟子涛先询问魏沙南对这种金钱有多少了解,得知魏沙南父子并不怎么了解,就先做了一些科普。
之后,他讲解道:“真正的金钱现在在市场上已经不多见了,从一些残缺的钱币可以看出,它其实并不是纯金的,杂质较多,乌光泛红,并非金光闪闪。刚才那枚钱应该是‘耐磨金’制作的金钱,工艺很精,几可乱真,但若仔细辨认还能看出真伪。”
经过孟子涛的点拨,魏沙南幡然领悟,再回忆起刚才那枚金钱的特点时,果然发现了一些破绽,这把他气得够呛:“这狗东西,果然没安好心!”
“爸,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魏存实忍不住问了起来。
魏沙南就把刚才的事情简单复述了一遍。
原来,刚才汪华光把魏沙南拉到门口,便开门见山地说:“老魏,先前我欠了你的情,一直没机会还,现在我有个赚钱的机会,不如我们合作一把,算是我一次回报,你看怎么样?”
说着他便拿出了那枚金币,让魏沙南欣赏,还解释了它的来历:“这是前几年两个农民从五台山挖出来的,一共挖出四五枚,他们知道这种金钱很值钱,便藏了起来,没想到其中一个儿子是败家子,把金钱随便卖了,这便是其中一枚。”
魏沙南思忖片刻,觉得汪华光平素一向比较抠门,平素请客都舍不得买好菜,为何有钱自己不赚,非要找个合伙人?于是想看看他到底要干什么,便说:“多亏你想着我,但不知这钱怎样赚法?”
汪华真跟他说:“事情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