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宝生涯-第5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它跳完了,钟锦贤忍不住拿起一个玉人研究:“这玩意真的是用玉做的啊,而且看样子应该有些年头了,古人有这么高超的技术?不可能吧!”

    孟子涛笑道:“就算你再不信,东西也摆在这里呢,另外,不知道你记不记得古代有个工匠,叫偃师。”

    今天一说到机器人,人们往往以为这是当代西方科技的产物。殊不知,对类人机器的幻想和追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它最早的诞生地,很可能是中国,不过,在当时它们通常被称作“人偶”、“木人”或者“傀儡”。可谓古代“机器人”。

    比如,《列子汤问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远在三千年前的西周,一个叫偃师的工匠给周穆王献上一具人偶。起初穆王以为是偃师的随从,不以为意。在得知这是偃师用木头造的之后,非常惊讶,把自己的宠姬也叫来一起观看。

    只见那偶人前进、后退、前俯、后仰,动作和真人无一不像,掰动下巴,就能曼声而歌;调动手臂,便会摇摆起舞。表演结束后,那偶人还向王的宠姬抛了抛媚眼。这一抛令周穆王勃然大怒,认定眼前的人偶一定是个真人,要将偃师当场处决。

    偃师急中生智,立刻上前将偶人拆开来给周穆王看。经过仔细“检测”,周穆王发现:它终究不过是一堆由木头和皮革组成、涂以胶漆和颜料的“死物”而已,偃师这才躲过一场杀身之祸。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过是一个杜撰的故事而已,不可能是真实的,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谁能肯定它的真假呢?

第九百三十四章 出色高仿

    “偃师是哪个?”钟锦贤并没有听说过,拿起手机上网查找,田萌萌和蒋昊明也凑上去看。

    “这个算是神话传说吧。”蒋昊明说道。

    孟子涛笑道:“如果说西周因年代过于久远而更具神话般的色彩,那么从春秋战国直至汉魏,由于战争的频繁及后来铁器的出现,加之农业生产和城邦生活的大发展,机关之法在军事、农业到手工业领域纷纷登台亮相。而史载中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难道都是假的?”

    “比如说墨子和鲁班,集大成的则是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以及三国时的诸葛亮。墨子发明的众多守城器械因机关的使用变得精妙;和他同时代、被奉为‘木工祖师’的鲁班,故事更是不计其数,其创制‘机关鸟’的传说和‘鲁班锁’、‘鲁班枕’的实物千古流传。”

    “另外还有张衡的‘地动仪’和‘浑天仪’,已将巧妙的人造机关用于观测天象和地理之变;而诸葛亮的‘连弩’和‘木牛流马’,都是极考验机械技术的技术发明。你们说这些也都是假的吗?”

    蒋昊明无从反驳,又说道:“但这可是机器人啊!”

    孟子涛说:“那你们再上网找一个叫‘马钧’的古人,看看他的生平。”

    钟锦贤在网上搜索马钧,马上就震惊了:“靠,居然还有这样的牛人,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

    “那是因为你对这方面不关心。”孟子涛笑着说:“当然,如果你们一定要说古人做不出来这样的东西,不然怎么没有留传下来几件,我也不想多做解释,这种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哼!”蒋昊明轻哼了一声,他觉得这是孟子涛在说自己,心里有些不满。

    “子涛,那这玩意到底是怎么动的呢?”钟锦贤一脸的好奇。

    孟子涛说:“你看这里,如果仔细看的话,是有一条细缝的,这里应该就是拼接的地方,机关就是从这里放进去的。你用放大镜应该看得更清楚一些。”

    三个人在放大镜的帮助下,果然发生了那条细缝,心里也就不在觉得太过神奇了,因为人们往往对神秘的东西存在好奇或者恐惧感,只要有了一定的解释,虽然还是会觉得新奇,却没有那么强烈了。

    钟锦贤说:“子涛,要不你把它打开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孟子涛说:“打开肯定是会打开的,不过得等到我有了把握再说,否则万一因为打开导致损坏,损失就太大了。”

    钟锦贤点头道:“那等到时你一定要通知我。”

    “没问题。”孟子涛笑道。

    接下来,大家又开始欣赏玉人跳舞,并且发现,扭动四肢,动作的步骤会有改变,虽然这东西动作简单,但总觉得有一股韵味在内,令大家看得津津有味,觉得制作者实在太厉害了。

    “子涛,这玩意能不能让我玩两天?”钟锦贤说道。

    “等我下次来京城再给你吧。”

    再神奇的东西,孟子涛都见识过,所以他并没有不舍得,也没有秘而不宣的想法。

    “你要回去?”

    “是呀,已经来了京城好几天了,我还要回去参加我们市里古玩协会的年会,我想把玉人给我师傅看看,等回头我来京城再带给你。”

    钟锦贤虽然有些遗憾,不过这点时间他还是等得及的。

    …………

    孟子涛坐了当天晚上的飞机回了陵市,关于他在京城遇到的一些事情的调查,都有专人处理,到无需孟子涛太过操心,只是意外多少让他有些不爽,特别是被猛爷跑了,最后发现确实是警局那边出了差子,有人被猛爷买通了,之后又是牵连出不少人,算是一场小型风暴。

    京城的事情虽然不甚圆满,但一对玉人算是不错的补偿,还有可能存在的温韬宝藏,要是能够找到,就凭温韬的所作所为,如果他确实留有宝藏,里面的东西肯定价值连城,或许从中有可能找到《兰亭序》。

    据传,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把《兰亭序》等众多珍贵的名家书画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这座墓不例外被温韬所盗,而令人讽刺的是,不通文墨的温韬在把一批书画作品带出昭陵后,看上的却不是价值连城的书画作品,而是装裱在外的华美绸缎。他让手下将上面的绸缎全部撕下来,而把作品扔了。

    正因为如此,温韬给我国帝王陵带来的破坏是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破坏,许多珍贵的文物被其毁坏。所以史学界、考古界都认定,温韬是中国盗墓史上危险最大的一个盗墓者,有千古之罪。

    而且据推测,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从此不再出现,可能就是让温韬给撕毁了。但让人不解的是,在温韬逐一登记的盗得宝物中,却无此贴。后世学者抱着一份美好的心愿,希望《兰亭序》在武则天的乾陵内。

    不过,孟子涛发现温韬有可能留有宝藏,千古书法作品《兰亭序》,会不会在这些宝藏之中呢?

    想想孟子涛就觉得激动,想要尽快找到那个地方,当然,这不但是孟子涛一个人的愿望,郑安志也是如此。

    郑安志看了孟子涛凭自己记忆,简单复制下来的画,笑道:“我觉得你可以提高一些自己的绘画水平,将来高仿也是一条赚钱的好路子。”

    孟子涛连连摇头道:“那还是算了吧,这活太累人了,也太费脑子了,有这功夫我还不如多写几幅字呢。”

    “你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说到这,郑安志又笑了起来:“不过也是,别人要是能有你几分能力,也不可能会饿肚子。”

    孟子涛嘿嘿轻笑了几声。

    郑安志笑道:“你就是个福星,我本来想让别人去的,后来想到你在京城,就让你去试试,没想到带来这个惊喜,等到确定了这件事情,一定要给你一个大奖。”

    孟子涛笑嘻嘻地说:“如果能够给我挑几件东西那就好了。”

    郑安志轻笑道:“你的功劳确实大,不过这事轻易我可答应不了你。你想个别的奖励吧。”

    “那就选几件珍品拿到我的博物馆展出,再加一些金钱奖励,这总可以吧。”

    这种事情一旦牵扯到国家部门,就不能那么随便了,不过孟子涛其实也并不怎么在意,毕竟寻确切的位置,光靠他自己很麻烦,肯定不及现在找的快。况且,就像先前一样,给他的奖励真得不少,他并不觉得有多少吃亏的地方。

    郑安志笑着说:“这事你先别规划的太早,等地方找到了再说。”

    “嘿嘿。”孟子涛笑了笑,接着问道:“师傅,那个祝中实是什么人啊?”

    “这个人,表面上看是位商人和大收藏家,但事实上,根据调查,他也有可能是文物贩子,或者是黑火在国内重要一员。不过根据袁敬德提供的信息,基本已经可以排除这一点了。”

    郑安志说道:“另外,他还牵扯进多个人失踪的案子里,这些人失踪之前,都有过和他的接触,但却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这一点。而且,他的背景比较复杂,不能轻易抓他。”

    孟子涛微微皱着眉说:“既然这样,他应该也有能力能找到宝藏的成在地吧。”

    郑安志笑道:“找到最好,省得我们麻烦,而且开启的钥匙还在你的手里,不用太急。”

    “万一他用炸药呢?”

    “你呀,别多想了,他是文物贩子,除非实在没办法,不然怎么可能用这么暴力的方法?而且温韬是个精通盗墓的军阀,谁知道他会在里面留下什么手段。就算不是温韬留下的,凭我的经验,里面应该也是有厉害的机关的。这事你别操心了,地点有人寻找,祝中实那也有人看着,不会让他得逞的。”

    “好的。”

    接下来,孟子涛拿出了那对会跳舞的玉人,郑安志见了之后,也是非常震惊,紧接着眼睛里都放起了光,眉飞色舞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一点都不觉得厌烦。

    片刻后,郑安志总算停下来,拿起玉人研究,感慨古人智慧之高超,同时也有想把玉人拆卸研究的想法,但因为担心对玉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还是放弃了。

    在询问了孟子涛的想法后,郑安志点头道:“行,你试着看看能否把玉人拆下来,不过千万不要勉强。”

    孟子涛表示知道。

    “玉人先留我这两天吧,等你再去京城的时候给你。”

    “没问题了。”

    “对了,先前寄到我这里的两件瓷器,你拿回去吧。肖利凯”

    郑安志说是肖利凯邮寄过来的瓷器,先前孟子涛在京城,不方便接收,就寄到了郑安志这里,顺便也能够让师傅评价一番。

    孟子涛问道:“您老看过了吗?”

    郑安志说:“看过了,仿的水平非常高超,特别是那件哥窑,已经有了九成五的水平了,肖利凯这人你要好好管理,否则放出去做坏事的话,又是一个祸害。”

    九成五的相似度已经是师傅很高的评价了,孟子涛说:“您老放心,肖利凯的性格还是不错的,另外,我还派了其他人过去,尽量保证不会出问题。”

    “那就好……”

    孟子涛去拿了两件瓷器,其中一件是乾隆粉彩,另一件则是哥窑,相比之外,哥窑瓷器孟子涛仔细看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细小的问题的,而乾隆粉彩瓷凭他的眼力,都足以以假乱真,有些看不出真假了,可见肖利凯的水平之高。

    正当孟子涛细细打量瓷器的时候,王之轩打电话给他,问他的藏品里面,有没有足以心假乱真,而且价值越高越好的瓷器,他现在需要用,方便的话,让人送一件到他那里去。

    孟子涛心道还真巧,便说他现在已经回京了,现在就把东西送过去。

    告别了师傅,孟子涛带着两件高仿瓷器,驱车前往王之轩的家中。

    到了地方,虽然王之轩只要一件瓷器,不过孟子涛想了想,还是把两件瓷器都拿了过去。

    敲门,是程启恒开的门,寒暄了两句,孟子涛问道:“今天有什么客人吗?”

    “是位恶客。”

    “怎么回事?”

    “这事一会再说,先把人打发掉。”

    “行。”

    两个人走进屋里,发现屋里除了王之轩之外,还多了一个老板模样的中年人,在他旁边还有两个保镖。

    经过介绍,这人叫常洋辉,具体信息王之轩没有多说,孟子涛也没有我问。

    “老王,这是东西到了?”常洋辉说话的时候有些傲慢。

    王之轩只是应了一声。

    常洋辉扭头朝着其中一位保镖打了一个眼色,那人立刻把手里拎着的一只锦盒,放到了常洋辉的面前。

    锦盒被常洋辉打开,从其中取出一件瓷器,放到了桌子上。

    孟子涛看到这件瓷器,微微一怔,因为这居然是一件定窑,该盘通体呈十二瓣菊花式,敞口、浅弧壁、平底。内外施透明釉,口沿瓣尖处无釉,说明当时采用“覆烧”法烧造而成。

    盘的造型规整、胎体轻薄、釉质温润莹白如雪,宛如一朵盛开的洁白菊花,充分体现出当时制瓷工匠善于从大自然物质形态中寻找灵感、象形取义创造崭新瓷器的能力,也将宋室清谈高雅的审美趣味一览无遗。

    盘从器型、釉色、工艺等方面,都具备官定窑品格,具有宫廷式样,孟子涛记忆中,与宝岛故宫博物院所藏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釉菊瓣口盘如出一辙,制式相同,同样具有皇家宫廷色彩,都属皇家画样定制产品,为宋代官府所督造。

    看着王之轩微微惊讶地神色,常洋辉眉梢一挑,神色中稍显得意:“老王,你觉得我这件定窑白釉十二瓣形洗怎么样?”

    王之轩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他质问道:“你居然拿定窑过来?”

    常洋辉得意洋洋地说:“老王,你这话说的,我拿定窑过来也没什么吧,当初咱们应该没有说过,不能拿五大名窑的东西出来吧?”

第九百三十五章 来者不善

    王之轩看了看常洋辉,淡淡一笑道:“行,定窑就定窑,子涛,你先欣赏一下常大老板的这件定窑,再谈谈你的看法。”

    孟子涛点点头,拿起这件定窑盘,仔细看了一会,说道:“这件定窑白釉十二瓣形洗总体而言还是挺不错的,不过口沿这个地方应该修补过吧。”

    常洋辉微微一怔,他没想到孟子涛的眼力竟然这么好,这么短的时间就瞧出口沿处有修补过的痕迹,更何况,他得知的信息是,这件定窑洗应该是请修复大师修复的。

    王之轩笑道:“呵呵,我说你怎么会这么舍得,原来是修补过的。”

    常洋辉说:“修补过的又怎么样,再怎么样也是定窑!行了,快把东西拿出来吧,我可没多少时间在这里耗着。”

    孟子涛看了下王之轩,因为不知道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所以不知道到底拿哪一件出来比较合适。

    “你拿价值最高的那件吧。”王之轩不经意间使了个眼色,让孟子涛拿出价值较低的那件。

    孟子涛马上明白过来,就把那件乾隆粉彩拿了出来,放到了桌子上。

    这是一件乾隆粉彩五蝠八桃纹过枝盘,此器胎薄体轻,纹样疏密有致,敷彩新嫩,清新隽雅,纹饰绘制精工,画意生动,如果眼力不到一定的境界,肯定会认为它是一件乾隆粉彩器的上品。

    别说是常洋辉,连旁边的王之轩看过之后,都用诧异的目光看向孟子涛,意思是说,这件瓷器难道确实是一件高仿?

    “小伙子,你确定你没有拿错?”常洋辉向孟子涛看去。

    王之轩示意孟子涛可以直说。

    于是,孟子涛指出了这件瓷器上的一些细小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当初肖利凯听从了他的意见,以特殊办法留下的独门暗记。

    “厉害!真是厉害!”常洋辉拿起盘子又仔细观察了一番,嘴里赞叹不已。

    “这下你应该满意了吧。”王之轩说道。

    “满意,老王你办事还是这么靠谱!”常洋辉嘿嘿笑道。

    “既然满意,你这个恶客就快点离开我这个视线吧!”王之轩挥了挥手,发出了逐客令。

    “老王你这人真没意思,事情就交给你了,一定要给我一个满意的结果哦!”

    常洋辉站起身来,带着两个保镖就离开了。

    等程启恒把常洋辉送走,孟子涛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王叔,今天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王之轩有些无奈地说:“哎,当初受了他的恩惠,现在他要求我做些事情,我也不好回绝他。”

    “他要您做什么事情?”孟子涛问道。

    王之轩说:“简单地说,他要我把你带来的这件瓷器,以及他带来的这件定窑洗,卖给一个人。这事是我们一年多以前就已经约好的,只要我拿的东西能够符合他的要求,并完成了任务,之前的事情也就一笔勾销了。”

    “今天他过来看了我拿出来的东西后,觉得都不满意,说是价值太低了,要高级一点的,所以我这才让你过来。本来,我以为他只是带一件十几万的东西过来,没想到他居然带一件定窑洗,就算是口沿处修补过的,价值也有六百多万,再加上你的这一件,算真品的话,总价超过一千万了,我担心引火烧身啊!”

    孟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