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短一年的时间,周南的《世界通史》奠定了他学术的基础,《人道主义》体现了他丰富的人文思想,《欧洲复兴计划》则从现实问题证实了周南的敏锐触角。
哪怕是一本《安妮日记》的小说,竟然也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无人不被周南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体现出来的人文情怀所感动。
这些还不算,他的一套音乐唱片,已经成为了如今最畅销的唱片,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数百万套,这是任何一个学者都无法做到的。
这次来瑞士,霍姆和他的助手带来了整整一箱的资料,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周南的影响力,能让他这个农业教授也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奥黛丽却对施韦哲的到来高兴不已,除了跟自己的妈妈学习钢琴,施韦哲可以说是她第一个正式老师。
而且施韦哲可不是浪得虚名,他的钢琴水准即使不能说是大师级,也绝对是世界一流,有这样一个老师,奥黛丽也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不给自己的老师丢脸。
从个人条件上来说,不管是周南,还是奥黛丽,都有比一般人更好的基础条件。
周南是天赋异禀,十指修长,比一般人的手指能多两个键的跨度。施韦哲对此就羡慕不已,认为周南跟他家的前一个住客拉赫玛尼诺夫一样,都是属于上帝垂爱之人。
拉赫玛尼诺夫就是钢琴界的天才,他的手比常人要大,所以他的钢琴曲往往只有他能弹,他的许多作品都被誉为最难钢琴曲。
巧合的是,他曾经在塞纳尔别墅住了十年,在他之后,周南才买下了这里的房子,变成了自己的家。
所以音乐节有许多人士一直对周南充满了期待,认为周南只要认真学习几年,绝对也能成为一位钢琴大师。
不过周南需要发展的方向太多了,一直没有能够沉下心来在钢琴方面发展,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奥黛丽的条件也不错,她的爸爸妈妈都身材高大,前世在青春期经历了大饥荒,给她造成了一生的伤害,但是她的身高仍然有170。
这一世,她一直被周南照顾的很好,如今的身高已经长到了172。虽然她已经十八岁了,很难再长,不过这个身高已经足够了。
她的身体修长,骨架纤细,在女人里面,她在钢琴表演方面也有很大的身体优势。不过这种优势相对于男人来说,就不太明显了。
真正的钢琴大师,几乎全部都是男人,这是因为男人的身体优势要大于女人。
施韦哲就一直觉得遗憾,要是他早几年认识周南,他一定能把周南培养成一个钢琴大师。
但是,如今的周南已经在其他方向有了更大的成就,注定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钢琴上面了。
这一晚,众人在周南家里的小客厅里面,倾听了一场施韦哲和奥黛丽联手奉献的钢琴音乐会。
《安妮日记》剧组的制片人克伦特威尔,也向周南提出,将《寂静之声》钢琴曲作为《安妮日记》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
周南的第一套唱片可谓是经典之极,里面的每一支乐曲都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寂静之声》这首钢琴曲虽然不是周南演奏的作品,在技巧上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是掀起的波澜一点也不小。
这首音乐旋律飘缓低迷,充满了一种幻觉般的意境。静静倾听,似乎能感受到对人生的迷茫和无助。
这首曲子因为充满了一种年轻女孩的懵懂和无助,加上旋律简单,所以格外适合女孩子弹奏。也是因为这样,奥黛丽作为弹奏者,不仅没有受到批评,还获得了许多音乐人的喜爱。
用这首曲子当整部电影的背景音乐,那是再合适不过。
周南直接答应了下来,甚至连多少钱都没有谈。这些事情,他就直接交给了海尔德来处理,她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吃亏的。
或许是因为心里太激动,霍姆这天晚上开始睡不着,睡着了之后睡的非常香。第二天早上,他被助理的敲门声惊醒,发觉已经快八点了。
第一次来别人家里做客,竟然起床晚了,这可是相当失礼的行为。
他急匆匆地起床洗漱,等到下楼来,发现施韦哲已经从外面跑步回来,他虽然已经六十二岁了,但是身体健壮的如同一个小伙子。
“早上好,施韦哲先生。”
“早上好,霍姆,睡的还不错吧!”
“是的,来到这安静的农场,整个人似乎都放松了下来。”
施韦哲驻足四周看了一圈,忍不住叹道:“瑞士是被上帝垂青的国度,而约纳斯农场更是瑞士秀丽山水之间最精华的地方。就连我,也为这里的景色所迷惑,有一种不想离开的念头。”
霍姆笑着说道:“昨天听你跟约纳斯的聊天,你似乎还要在瑞士停留一个月,可以尽情享受这里的山水。”
施韦哲笑着摇了摇头:“我怕在这里会消磨掉自己的意志……我先去洗漱了,约纳斯在树林那边,看来他对当一个农夫很有兴趣。”
听到他这样说,霍姆也有了一丝兴趣,既然约纳斯这个主人都没有在主宅那边,他也不用急着过去主宅了。
沿着客房旁边的一条小路,穿过了树林,就能看到大片的牧场。在牧场的北边山脚下,有两栋新建的古色古香的瑞士民居,此时正冒着缕缕炊烟。
那里似乎是约纳斯的助理施托尔科和海尔德的家……这个约纳斯对自己的助理还不错。
绕过了沼气池的小房子,霍姆才看到在沼气池的旁边,开辟了一块菜园。菜园不是很大,总共大约有五六百平米,有一半的面积奢侈地用玻璃搭起了一个暖棚,另一半面积是露天的,这个时候已经被细致地耕了一遍。
周南穿了一身农夫的吊带裤,正在这片土地里面搭着木架,奥黛丽跟在他的身边,不时把木条和铁丝递给他。
两个人在这安静的早上,显得像是画中的人物一样美丽而迷人,他们的存在,也给这安静的农场增加了几分人气。
“嗨,约纳斯……”
周南他们回过头来,看到霍姆和他的学生斯科特走了过来。“霍姆教授,昨天睡的好吗?”
“非常好……你这是给什么搭的架子?”
“西红柿,还有一些是给几种瓜果搭的架子,不过今天显然是做不完的。”
霍姆走近了观察了一遍说道:“这个架子搭的相当专业,约纳斯,你以前也学过这些?”
“从小在远东,我们家里就种了自己的菜园,这些我都是跟我卡洛琳妈妈学的,算不上专业。哦……霍姆教授,你就不要来帮忙了,我们也该回去吃早餐了。”
霍姆看了看自己崭新的皮鞋,也没有坚持,站在菜园的木栅栏旁边说道:“约纳斯,新书的计划已经准备好了吗?”
“是的,霍姆教授,今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一直认为,生物种类在人类历史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实不应该一直被忽视。亲爱的,把东西收拾一下,上午你跟施韦哲老师学钢琴,可不要错过这样的机会。”
奥黛丽抿嘴笑道:“当然不会,你先跟霍姆教授回去,我把东西收拾好。”
走在幽静的林中小路上,周南把自己完整构思告诉了霍姆。
实际上,这本新书也算不上是周南的原创,而是借鉴了他曾经看过的《枪炮、病菌和钢铁》。当然,他不会照着原著来抄,而是只利用原书的思路,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来。
他找霍姆合作,就是有这方面的想法。否则的话,他自己搜集一些资料,直接把原书抄出来就可以了。
但是那样,他不认为那是自己的书。
第三十一章 自己的理念
从结构上来说,《枪炮、病菌和钢铁》是一本很有新意的人文巨著,开创了一个历史研究的学科。
在许多问题上,戴蒙德用他天才的想法对许多历史事件给予了有理有据的回答和解析。
但是这本书里面的错误其实也很多,特别是在对东方的描述上,他显然受到了许多错误的引导,或者说,他干脆就是以西方优越论的中心思想在分析历史。
所以,在周南看来,这本书除了新意,其实学术成就并不高。
《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是理解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这是一部富于惊人新发现的著作,即使是在向传统的观点提出挑战时,也会强烈地吸引着读者。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
农业与放牧出现在局部地区,这只是对不同族群的不同命运的部分解释。粮食生产从这些最早的中心向外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这与气候和地理方面的其他特点——如各大陆不同的面积、位置、甚至形状,都有很大关系。发展水平超过狩猎采集阶段的社会,理有可能发展出文字、技术、政府、有组织的宗教——同时也更有可能发展出凶恶的病菌和战争中的强大武器。
正是这样的一些族群在海洋和陆地上进行冒险,以牺牲其他民族为代价,向新的家园扩张。人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欧洲人在过去500年中对非欧洲民族的征服。
开始时,这些欧洲人只是想通过航海去寻找贵金属和香料,结果却常常导致对土著人土地的入侵,并通过屠杀和带来的疾病大批消灭了土著居民。
但是其实在此之前,许多人不太熟悉的类似的人口更替,在更早的时候便已在东南亚、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以及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主展开了。
纵观历史,有一个问题是所有研究人员都不能回避的,那就是为何是西方主宰世界?
其实这个观点在十八世纪之前并没有市场,在1750年之前,即使是欧洲人,仍然认为世界的中心在亚洲,在中国。
1750年之前,全世界的人口数量只有十亿,但是绝大部分都在亚洲地区,在以古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并且辐射到中亚,南亚,东南亚各大半岛和群岛。
欧洲有多少人?满打满算不到一亿人。可是为什么是人数更少的欧洲人最后站在了人类社会的顶端?
对这一历史进行分析的历史学家们对两地的政治,文化,经济进行全面分析的结果中。有两大学派一直争执不下,分别为长期注定理论派和短期偶然理论派。
在1947年的现在,主要还是长期注定理论派的天下。
从1750年开始,得到非洲和美洲资源的西方,因为在工业和科技方面的发展,逐渐走到了东方的前面。
哪怕二战已经让欧洲几乎变成一片废墟,但是对人类来说,知识体系并没有出现断层,他们依旧带着优越感俯视着如果现代文明荒漠的亚洲。
长期注定派认为,自从史前时期,某一关键因素使得东西方判然有别,从而决定了工业革命必然发生在西方。
至于这一关键因素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开始发挥作用,长期派内部产生了激烈分歧。诸如物质因素如气候,地形,自然资源。以及无形因素如文化,政治或宗教。强调物质因素的人倾向于把因素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看的极为漫长
其中最有名的版本是欧洲人在文化上拥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追根溯源甚至到圣经上面。
18世纪的知识分子重新寻找了一个源头,他们认为,两千年以前,古希腊人创造了一种以理性,创新和自由为特征的文化,使得欧洲人与众不同。
他们承认东方人有自己的文化,可东方的传统是无序,保守和等级森严的,无法与西方思想匹敌。由此,他们的答案是因为他们有优越的文化。
这种西方的理性和东方的感性区别,是西方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
到了1900年,在西方的经济和军事优越性中挣扎的东方知识分子往往最后接受了这一论调。
到了1947年的今天,这种学说已经垄断了整个学术界。
但是周南不一样,他有着超越了这个世界七十年的思想。
而20世纪后半段,和21世纪初期,日本和中国,韩国的崛起,亚洲各国的发展,似乎无法再契合长期注定理论的模型。
学术界提出一个新问题,不是西方缘何主宰,而是西方是否主宰。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长期注定理论就是为一个并不存在的西方主宰地位寻求远古解释,自然就是一直空谈。
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一个结果是,一些知名的历史学家已经发展一整套新的理论,解释为何西方曾经主宰世界,而今却丧失了主宰地位。
这就是短期偶然理论派。
它们比长期注定理论要更为复杂,并且这一阵营内部也存在严重分歧。但有一点是他们一致赞同的,即长期注定理论的几乎所有观点都是错的。
西方并不是在洪荒年代就已经确立了全球主宰地位,直到19世纪以后,在鸦片战争签夕,西方才暂时领先于东方,即使是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偶然的。
在后世,长期注定和短期偶然学派一直争执不下,尽管两大理论派别内部都有诸多分歧,但是它们之间的战线划分了两种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泾渭分明,针锋相对的理论。
有些长期派认为,短期派只是在兜售以次充好,政治上正确的伪学术。短期派则回应,长期派是亲西方的辩护士,甚至是种族主义者。
周南想要在这个年代推行短期偶然学说,打破西方学术对历史解构的垄断,就等于是从根源上挖西方的墙角。
《枪炮、病菌和钢铁》这本书原本的学术成就当然达不到这个标准,原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本身就一个长期注定理论派。
他从生物进化和科技发展上面全面结构人类的进化,却因为本身属于西方至上的派别,在很多分析上都语焉不详。
但是,他又不能否定东方文化和物种对世界的影响,全书必须从中国和地中海的那个纬度带内诞生了最初的文明来解构,最终造成了这本书变成了一本有新意却是老瓶装新酒的著作。
周南要写这样一本书,就必须打破这个桎梏。但是他又不想因此成为西方世界学术界的眼中钉,因为这个年代,他要是敢说西方文明不如东方文明,那是谁也不会支持他的。
不要说西方人,就是东方人也不会支持他。
这几十年来,就连东方人也都认可了长期注定派的理论,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警示,只会让他变成众矢之的。
所以,他即使要写,也只会采取贾雷德戴蒙德的方法,写出属于自己的著作。但是整个学术的基础,他绝对不会采取西方至上论,而是要隐晦地写成东西方平等论。
对周南的这些理论,霍姆这个生物教授根本听不懂,他甚至根本没有明白周南要写的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
他唯一弄清楚的是,自己搜集的这些生物资料,能给这本书带来详实的理论数据。
相反,施韦哲只是在给奥黛丽指导的闲暇旁听了一会儿,就弄明白了周南的想法。虽然他不知道周南深层的意思,但是也知道,以生物发展角度来解构历史,将会给历史研究带来一个新的方向。
当然,这一点周南永远也不会坦陈,他只是播下一颗种子,等到以后,自然会慢慢生长起来。或许五十年,或许七十年后,等短期偶然派发展起来,他才会承认自己的想法。
他可没有跟全世界作对的勇气啊!
原本霍姆还兴致勃勃,想着要在周南的写作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他现在连周南的想法都把握不住,甚至根本不知道要写一本什么样的书,这让他如何帮忙?
周一的时候,周南将施韦哲又送上了前往日内瓦的火车。基金会的筹办,还需要他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专家。
这个基金会虽然是以周南的名字命名,他反而要避嫌,不方便参与到筹办阶段里面去。有施韦哲在里面,周南也不怕这个基金会变质。
何况,现在这个基金会靠着《人道主义》的畅销,已经变成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鸡,盯着的人多了,周南也根本不怕红十字会在里面搞鬼。
从本质上来说,红十字会还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机构,这家非盈利机构收到了各方的监督,连联合国想要收编都无能为力,说明他们立身正,也根本没有痛脚被抓。
霍姆在约纳斯农场住了三天,最后还是主动提出了离开,因为他发觉自己在这本书的成书过程中,根本没有发挥的地方。
周南也跟他承诺,用几个月的时间来好好看他搜集的资料,等开始编写的时候,会向他求助。
不管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