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道士2-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他们还有最后一出戏。

天一冷就容易上茅房,一点多的功夫胖子迷迷糊糊的被一阵尿意给憋醒了,那会儿的茅房普遍都是在外面的,可是外面又冷,胖子实在不情愿的翻了起来合着衣服就去开门。

院子里的雪又积到腿脖子处了,这还是傍晚扫过一遍的,胖子索性就站在这墙根上掏出自己那活儿准备画个地图。这时突然一个声音道:“你要尿在我身上了……”

胖子左右一看,没人呐,难不成是迷糊了?于是他接着准备继续,才掏出来那声音又道:“你要尿在我身上了!”

这回胖子听的真切,一下子顿时尿意全无脑瓜子也清醒了不少,突然的他低头一看,那地上赫然有个人头正在看着自己……

这下胖子是三魂个吓掉了两魂半,裤子都没来得及提上扭头就跑,冲进屋子就去推搡查文斌道:“查爷救命,查爷救命呐。”查文斌也不过才睡下被他一推睡眼朦胧地问他鬼叫什么,胖子指着门口道:“门口地上有个人头在跟我说话哩,查爷您赶紧的去看看吧。”

被胖子心不甘情不愿的拉起来,查文斌出了门,地上一片白茫茫的,他也是累的很,质问胖子道:“哪儿呢,你要指不出来我可是要揍你了。”

胖子在门口看着自己的那鞋印奇怪道:“刚才明明就是在这儿啊,难道我看花了……”

查文斌因为没睡好就责怪他道:“这种地方见个把鬼稀奇吗?你是头一天出来跟我混?吵吵死了,下次再见到就当没看见。”

两人一转身一回头,那门梁上一根脑袋正在冲着二人笑,那笑得是“咯咯咯咯咯”得让人觉得脚趾头都在发麻了,胖子下意识的一把躲到查文斌身后道:“我操,查爷,真有鬼!”

这么突如其来的一下子着实也把查文斌给吓住了,人胆子是有大小,可也得分出没的场合和时间。查文斌一惊之下是又气又恼,怎得这个时候还会有东西出来作乱,随手翻出白天做法事的一把朱砂米朝着那门梁砸了过去,那头颅急促的往后一飞却又害怕似得掉转头又要往回跑。

查文斌哪里会让它走,手中一道三清上灵符已经准备好,右手持符在中空稍作一转圈顿时火苗便起,口中念道:“噀天廓清,噀地永宁,噀人长生,噀鬼灭形!”手腕一抖,符便化作一团火球朝那人头飞去,那厮躲避不及被正面轰了个正着,顿时掉落在地,眼瞅着是满脸焦黑头发冒着大烟有气无力的了。

被这么一搅合他还哪里有睡意,顿时踏了一个天罡步上前,翻出那掌门大印朝那头颅喝道:“哪里来的孽畜不去投胎反倒跑到这里来捣乱,看我不送你一程,打你个魂飞魄散!”

那头颅也是知晓他的厉害,连连在地上求饶道:“大师饶命,大师饶命,小可本来就住在这大宅已经百年有余,先后送走了两代制香人从未有过作乱,只因今次柳老太爷过世,我们这些孤魂野鬼平日里多受他的香火恩惠,特地都来送他一程,奈何那屋内有金刚坐镇我们进不得,只好在这门口静等……”

“你们?”查文斌听他这意思貌似还不止这一个。

那人头道:“方圆百里的孤魂野鬼今次都会到访,凡是受过他香火恩惠的无一例外,你们人讲人情,我们鬼也讲个鬼情。实因无聊显了真身不想却惊吓到先生,还望赎罪……”

原来这厮跟胖子也是一个德行,人是大半夜地睡不着出来尿尿,这货却是跑出来吓人,想着是平日里香火饱足,已经忘了自己是个什么身份了。

查文斌又道:“那其它的鬼魂呢?”

那人头努着嘴道:“屋外此刻已有鬼魂三百,陆续赶来的约莫会在你起棺之时,我们这些鬼魂要陪着柳老太爷一同前往坟山行三叩九拜的大礼,先生莫要怪罪,给我们这些孤魂野鬼一个感恩的机会。”

这便是,人道人有情,鬼说鬼有恩。这做鬼也同做人一样,受人恩惠当涌泉相报,如此说来这柳家的确是受了阴司的庇护。查文斌只听说过活人送死人的,可从未有见过死人送死人的,好在他选的出殡时间天还未亮,也不知道到时候会整出一副怎样的场景来。

柳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各路人送来的花圈,大雪把这四周的一切都成了白,查文斌穿好衣服就在那老太爷的灵柩前烤火,屋内只有那少女一人扶着棺材还在啜泣。

按照查文斌的算法,这少女恰好与那柳套太爷相冲,出殡的时候她得回避,那少女眼见是送不了老爷子上山,便一直坚持陪他最后一程。

三点多的光景,院内又开始稀稀疏疏的忙碌了起来。抬中的四大金刚已经在吃着厨子特地为他们准备的豆腐宴,在江浙一带年过了花甲的老人去世菜席上一定是少不了豆腐的。这个习俗的来历各有各的说法,一说是战国时人乐毅性孝顺,父母喜吃软食,乐毅便用黄豆制成豆腐供父母食用。父母每天食之,因得高寿。父母故后,乐毅请参加送葬的邻居们吃豆腐宴,祝愿大家健康长寿。由此形成吃豆腐羹饭的风俗,流传至今。

还有一说则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崇尚神仙之术,天天服豆,希望可致长生。其间他发明了制作豆腐的办法。后其父病死,按礼仪三日之内须停厨熄火,所以刘安连吃三天冷豆腐。旁人不察,见他把一团团雪白的东西往嘴里塞,以为他吃的是什么凤髓羊酪,遂说他不守礼节。刘安乃于三日小殓后举办素席,答谢各方来吊宾客,席间特备一道冷豆腐,说破真情。从此,孝子居丧多以豆腐为冷食,而成殓后以豆腐答谢吊唁宾客的习俗亦由此形成。

总之大体也是因为豆腐是白色,与丧事搭配,且又是素菜好得,上至官宦,下至平民都吃的起也爱吃。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是最为重要的,而丧葬仪式上更是将这一点演绎到了极致。到场吊丧的人都要吃上一口豆腐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柳家的孝子则要跪地对着殡客磕头谢礼,按照规矩还得由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扶,否则是不可以自行起来的。

待到他们用膳完毕,查文斌已经换了一声明黄色的道袍,头上戴着一顶八卦方巾,左手持剑,右手则是一碗清水。走到那要抬中的四大金刚前面,用剑沾水在每人头顶各弹一下,这便是落神水。

四大金刚手中各拿一支单香,分前后左右四个面站在灵柩旁边,查文斌则是正头的位置,点香举过头顶,其他人则依葫芦画瓢。他开口念道:“伏维日吉时良,天地开张,立地焚香。香烟上升,直达天庭。香烟阵阵,请神降灵。香烟郁郁,请神降福。香烟袅袅,请神驾到!”据说只有如此,那金刚才能抬得棺材,所谓人死体重,八字不硬的男子是切忌不可以抬棺的,那一路上前有阴差后有小鬼,闹不好是要反冲的,唯独请了查文斌这般的道士亲自点神点将才可以称为真正的金刚。

再接着就是柳家的子孙上前来看最后一眼了,道士一般是不亲自敛尸的,这种活儿当地都有仵作来干。那人穿着一身蓝色中山装,满脸通红想必是刚才喝了不少,嘴里叼着香烟依次把早就准备好的寿衣寿鞋,毛巾洗漱等日常用品全都放了进去,再有一些便是柳老爷子生前自己的用的贴身物件。

总共是一杆烟斗,一枚玉佩,一把牛角梳还有一套茶具和一副碗筷。

放完这些过后,棺材里的两侧再撒上一些五谷,中国农民们相信这些五谷可以保佑子孙来年丰收,这大概也是农民们最朴实的愿望了。

查文斌抓起旁边托盘上的铜钱依次洒在柳老爷子的身上,这些铜钱等会儿还得重新拿出来的,一声令下后,子女和亲人们开始排着队绕着那棺材逆时针旋转。长子在前,按照辈分转到第三圈,查文斌会把里面的铜钱依次取出来用红布包好,每人一枚,这大约也是老人家最后一次给晚辈们包的红包了……

这就是常说的压棺材底子的钱,寄托着老一辈对晚辈们最后的疼爱和付出,这钱一定得拿回去压在床底或者箱子里面,说是可以带来财富。所以,正统的农村白丧并不全都是哭哭啼啼的哀伤,同时它也带着美好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盼。

第九章万鬼送灵(二)

时间差不多是三点半了,查文斌开始让一些人回避,“属蛇、属牛、属羊者回避,年纪十七、三十一、三十六、五十四者回避,怀孕者回避,半年之内家中有亲人离世者回避。”

符合条件的人都很自觉的退到了一边,那少女自是不肯,抱着那灵柩哭得死去活来,几个老妈子又是拉又是劝,最后那少女的指甲硬是才棺材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划痕。这种场面查文斌现在也见得多了,并不是他们的心狠,这就好比经常上手术台的医生,死亡对于他们这种职业来说是一件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缓缓的合上棺材盒,家属们哭喊着送上这最后一程,查文斌站在当中高喊一声:“日吉时良天地开,盖棺大吉大发财,天清地灵日月明,盖棺子孙进财丁。”

长达一寸的木钉开始用斧头的背面用力砸了下去,这便是封棺了,俗话说:盖棺定论,人走到这一步才算是完整的走完了他的一生。

查文斌手拿用白绸子扎得斧头,每砸一下都有对应的封钉诀,那叫作:手执金斧要封钉,东西南北四方明。朱雀玄武来拱照,青龙白此,虎两边排,一钉添钉及进财,二钉福禄天降来。三钉三元及第早,四钉子孙满厅阶。代代子孙大发财。

前后左右各一枚木钉,依次全部订完之后,查文斌手拿一个小锣照着堂屋“哐”得敲了一声,所有的柳家人同时两边下跪,查文斌喊道:“手拿金锣打三声,道士来吊亡升天。你父今日丧事过,丧事已去富万年。锣声打起响溱溱,孝门家下大吉兴。三清面前为功德,儿孙代代出贤人!”

接着便是一根蘸着金粉的毛笔被胖子呈了上来,查文斌拿笔在那棺材头上依次添上三点金色,这便是道士下葬时独有的金笔点主。所以有些棺材出土后你会看到棺材的正头部会有三点跟花儿似得的金色三笔,这便是象征着三清的道家独有记号,出现这样的棺材多半是逝者是由道士做法下葬的。

点的时候也有口诀,查文斌要先拜三清画像,这画像就放在堂屋内悬挂,是自己带来的。上完香后恭敬的一边点一边念道:“我今把笔对天庭,二十四山作圣灵,孔圣赐我文昌笔,万世由我能作成。点天、天清。点地、地灵。点人、人长生。点主、主有灵。主上添来一点金,代代儿孙状元郎!”

如此这番过后,查文斌再到棺材的正盖上再一次点金,口中念道:“点魂、魂在。点魄、魄来。点耳,耳听。点左眼清,右眼明。点鼻,鼻通。点口,口灵。”

点这些位置的时候不能点错,要记得封棺前柳老爷子的遗体大致对应的位置,一般来说右肝主魂,左肺主魄,所以不能乱了方位,这些都是十分讲究的。

点完之后,胖子又捧着脸盆过来,查文斌洗完手擦干后再喊道:“请孝孙、亲族起立。”那些哭喊的柳家人全都站起分在两旁,接着他又对那四大金刚喊道:“请金刚入位。”几个负责抬棺的人各自把大粗的木杠开始架到肩膀上,随着他一声:“起棺!让路!”

一旁的唢呐锣鼓顿时开始敲打,由他手里拿着一盏碗灯,这碗灯顾名思义便是一只碗里放着香油,就是一只放在棺材下面的长明灯。用铁丝做个框把碗放在里面点燃,这碗里的火不能灭,一直要走到坟山上,若是碰到今夜这般的风雪,柳家就要来人给查文斌撑一把黑色的油布伞,这灯可是让柳老爷子一路走上黄泉路的。

要说今夜也着实奇怪,这雪先前下的还好打,等到棺材一出的时候竟然停了,那风也不刮了。查文斌随手抓了一把纸钱往上一扬顿时纷纷落下,待走出院子门的时候轮到那些抬中的人觉得奇怪了。柳老爷子这口棺材是上好的杉木,重约几百斤,这几人方才觉得抬着是异常吃力,可是刚走出门去却觉得肩膀上的分量顿时一空,就好似根本没有重物压着一般。

查文斌是心知肚明,那门口两侧不知跪了多少孤魂野鬼,一路望去根本看不到尽头。这些亡魂非常有秩序的分跪在道路两旁,要说这人肉眼看不见,可是感受还是有的,胖子一出门顿时就觉得一阵阴冷,那身上的鸡皮疙瘩一下子就起来了。

他嘀咕道:“他娘的,怎么雪停了还这么冷。”

其实那些鬼魂已经刻意的离着人群保持了一些距离了,要不然如此大的阴气查文斌手中那盏长明灯怕是都要点不起。这么大的场面别说是他,恐怕再往上数几代宗师也是没见过,以前只知道柳香闻名,想不到这柳家人出殡竟得引来十里八方几乎所有的神鬼,单是这一份尊敬便让查文斌心里着实佩服这些手艺人。

每隔三步他就撒些纸钱,这次准备的元宝铜钱比平时都要多好多,那些不能投胎的冤鬼多半家中也是无人祭司。要换做在平时恐怕已然是疯抢了,可是这次居然都没有去捡的,唯独等棺材通过了老远才有鬼魂小心翼翼的拿了几张便走,以确保其它的朋友也能分到一二。这份和谐倒是让查文斌出乎意料,同时他也终于明白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德高望重,如此那柳家人怎得不能绵延千年香火?如此看来平时里多积德行善的确是有道理的,他现在倒是有心去弄个道观了。

柳家的祖坟山听说还是自南宋的时候就有了,到了元代的时候,柳家的人口眼瞅着就逐渐增多,原来的祖宗山已经不够了。那一代的柳家人索性花了些钱买下了那座荒山,从地理位置看,这山的正前方是蜿蜒的苕溪,河水一年四季从不断流,又是流自天目山脉的最高狮子峰。

那山左右对称,中间有一块平坦,远处看去好似一把太师椅。听说很早以前这山满是荒草乱石,是柳家人一代又一代的开垦,如今早已是松柏成林,也不知多少坟头隐藏其中。

建国后,这片山场也曾被收为国有,而且还经历过一阵非常热闹的退坟还耕运动。柳家这山场的地理位置好,任凭就算他们有证据证明这些并非是无主孤坟也不能阻止那些人的手段。

五几年正是中国开始爆发粮食饥荒的时候,各地都在轰轰烈烈抓粮食生产,所有能开垦的田地都要被利用起来。当时当地的生产队就决定推了柳家这些坟头用来开垦出一块梯田,纵使柳家人反对也没用,在那个时代,你敢违背主流意识就是落后分子,就要被边缘化,甚至是被投进大狱。柳家人只能沉默,扛着炸药的工农兵们挑着最大的那口坟,那是柳家明代中期的一位先祖。

那是一块占地约莫五十个平方的巨大土冢,四周围着切割好的长条形麻石,中间的坟包在被炸掉之前离地足足有五米多高,正中的位置原先有一棵两人合围的巨大松树。这样保存完好的民间坟墓在整个浙西北来说也是相当罕见的,墓碑处原先还有一座小亭子,左右放着一对石刻的童男童女。

当时的工农兵看中了这对石刻的料子,准备拿下山去做成石臼,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运到山下公社的晒谷场上,接着便率先挖掉了那墓碑。明朝的墓多半是修地宫的,像如此规模的更是深藏地下达几米,这也恰好说明了那个时代的柳家是如何的辉煌,普通的百姓决计是修不起这般的坟墓的。

第一天他们用了几十斤炸药勉强只炸掉了外面一层石头,于是第二天又调了上百斤的炸药可效果依旧不理想,这些家伙顿时气急败坏,他们砍倒了墓冢上那棵大树,用钢钎用锄头朝下面挖。可惜的是这里的土层下方也有一层金刚墙,全都是混合了石灰的糯米稀坚硬无比。

为了啃掉这块硬骨头,第三天又加了一倍的计量,终于一声巨响过后,墓冢的被轰开了一个豁口。有些工农兵胆子小不敢进去,可有人说柳家以前是大户,里面肯定埋了不少宝贝,于是就有人壮着胆子前去,听说当时进去的第一个人很快就发出了一声惨叫,原来是被一条跟蛇似得巨大蜈蚣咬穿了鞋帮子。

虽说当时全国普遍已经不信神鬼,可是我们那里终究是农民为主要结构的农村地区,有人说这是惊了里面的鬼魂,还是算了吧。可还有的人依旧不肯打着火把执意要进,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从天而降鸡蛋大的冰雹,与此同时被炸开的豁口里面也涌出更多的巨大蜈蚣,就这样工农兵们才被迫下山。

当时每天除了固定的农活之外,晚上还要学习各种中央精神和文件,分享各地的革命经验,就在镇上最大的晒谷场上。当晚有人因为白天的事提议砸了那对童子石刻,要彻底打倒牛鬼蛇神,于是他们就真的举起大锤把那石刻砸了个粉碎。

那天晚上,据说很多人后来都梦到了一对浑身血淋淋的童男童女来索命,还有人听到了小孩的哭声,还有人说亲眼看见两个穿着红绿衣服的小孩在晒谷场上跑来跑去……

因为这件事,后来就再也没人敢打柳家祖宗山的主意,包括就连周遭几个盗墓的也都不去那里触霉头,关于那座山的故事和说法在当地非常之多。一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