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道士2-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金凤也是一位“仙姑”,不过这位仙姑可不替人瞧灾消难,想请她开金口,那得看缘分。她这人虽然长相处事都有些显风尘,不知道定以为她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可谁又知道她这辈子都不曾嫁人,守身如玉只因为当年那个救她的男人,只是他不肯娶她罢了。

论辈分,查文斌得管她叫“婶”,但她不答应,若是喊她一声“师娘”,那这女人便会乐的开了花。

那女人手中的瓜子壳横飞,纤细的手指和一般劳作的女人不同,那脸上看着查文斌满满都是笑意:“找你师娘是为啥子事?”

查文斌不敢拿师傅名节开玩笑,换了个说法道:“想请您帮个忙,‘下去’一趟替侄子探一探。”

“哟,我可没你这样的侄子,别乱认亲戚!”那女人果真是说变脸就变脸,丢下手中的瓜子道:“若是门中的事儿,那是我分内,若是外面的事儿,就是叫亲娘也不好使!”

查文斌拦到那女人跟前道:“婶儿,我眼里是把你当自己亲人看得,这不,您也明白我师傅的脾气,别为难我成吗?”

那女人伸出手指戳着查文斌的额头道:“跟马老头一样的德行!一根筋,是不是你们做道士的都是死心眼啊!也罢,我是没指望,说罢,咋个回事。”

“通个神,跟这片的打听一下,后山有个窝子里面的主什么来历。”

“得,东西都准备好了?”那女人问道。

查文斌见她答应,连连回道:“好了,就连抬您上山的轿子都备好了。”

“那就走吧!”那女人往院子里一张躺椅上一靠,前后各有一个男人抬着躺椅“吱吱嘎嘎”的往外走去,围观的人不停地在后面指指点点,我听到有人议论道:她怎么也来了?

“啥来路?”我问查文斌道:“马真人的小老婆?”

“别瞎说!”查文斌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道:“她是神婆,神选中的人,我只能和鬼怪来往,她能跟神灵沟通。”

“就她?”我有些不信。

查文斌拍着我肩膀道:“不信你也得信!”

第一百二十五章灭僵运动

以前在旧社会,老百姓去找神婆算命,神婆们一般是不问你的出生时间的,一见面就信口雌黄,乱说一气,把你搞的一头雾水,晕头转向,不知所然。后来这些招数不灵了,于是也披上一件算命的外衣,名义上也问你的出生时间,在纸上划来划去,让人误以为也是在测算你的八字命运,其实不然,他们用的不是算命的方法,而是用的“神异功能”。

就象西方的巫婆,据说是心灵感应,或是主观臆测。这些“神算”,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违背现实的,是虚假的,是没有根据的,是吓唬人的,是有很严重的副作用的,由此受害的例子多不胜举,所以奉劝那些诚实善良的人们,关于“仙姑”、“神婆”一类的最好别去信,因为真正的神婆根本不是那些跳大神的所能驾驭和想象的。

我这一生只见过何金凤一个“神婆”,以至于后来人家说谁谁谁是仙姑下凡,灵的很之类的,我便是嗤笑一声罢了,什么是仙姑?绝不是疯疯癫癫装神弄鬼,真正的“仙姑”的确是有仙气的!

上山那天下着小毛毛雨,一同去的人不少,长长的队伍,有一半是去看热闹的。何金凤坐在轿子上吱嘎吱嘎的养神。我心里有点烦,昨晚的事故让我不安,嘴上还能强一点,心里其实还是虚的很。

棺材还在地上摆着,没人动过,湿漉漉的让脚下没个站的地方。老百姓把四周围成了一个圈,叽叽喳喳的议论纷纷,何金凤依旧是闭着眼,有人给她撑伞,查文斌不多话,只是站在她身后等着。

大概是人多了,有些嘈杂,那女人叫他道:“把人散一散,离着远些。”

你要赶人走?这可难办,农村人看热闹从来不嫌事大,任凭我好说歹说,那些人只是勉强往后撤了几步,谁不想看看这活把戏是怎么变得。

我面露难死,那些人还在起哄,那女人叹了口气起身道:“都不走啊?等下要下雹子了,砸得你们这些个狗日的脑门子开瓢就晓得痛了。”

我讲话没用,她一个外村人讲话自然更加没人听了,那天色有些微暗,雨不大,哪里看也不会是下雹子的天,可是这说下还真就下了。

我都没看见那女人做什么,她也就是站在那里闭着眼睛,我就看见她嘴里嘟囔了两句。不过一袋烟的功夫吧,那天说变就变,刹那间狂风大作,吹得那四周的林子“刷拉拉”作响,那人啊都有些站不稳。

那天转瞬间就黑了下来,那云层眼睁睁看着往下压,那闪电也跟着起来,起初只是在远处,慢慢地就开始越来越近,“哗啦啦”得就像是金蛇狂舞,不断在头顶上盘旋着。

这家伙,这天气,人群开始骚动了,这山上最怕的便是雷暴天气。眼下虽说是刚开春,但保不齐还真来场大雨,那可就有能引发山洪,那可不是开玩笑的。有些人已经开始自动后撤了,三三两两的往山下走,可还有的人就是喜欢这种场面,越邪乎他越兴奋啊!

到人走了约莫一大半的时候,那女人突然“呵呵”一笑,我只看她手指打了一下,顿时四周开始响起了“啪啪啪”得声音,毫无准备的,鸡蛋大的冰雹开始铺天盖地般的砸了下来。我亲眼看见那雹子犹如陨石般砸到地上都能溅起泥水,说来也怪啊,那雹子就是不往这片空地砸,专门落在了那空地的外围,刚好那群看热闹的人啊给砸了个正着。

你说这是正常的天气,我很难解释的是那些人下山后,天气竟然变晴了!而那个女人为什么知道要下雹子?而且,那个女人的脸色比之前要难看了很多,她又躺了下去,我还看到她咳嗽了两声,好像一下子很吃力的样子。

人散了,接下去就是清场,连同我和查文斌在内,所有人都退到林子外,那个女人交代过,一炷香的时间内,不要让任何人进去。

这种略显神秘的话语,让我觉得她是不是糊弄人,查文斌做法基本都是给看的,唯独她还要藏着掖着。事实是,我错了,通神的人和我想象的差距太大了。

我没听到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一炷香的时间说好的,时间到了,里面没什么动静。查文斌跟我一起先摸了进去,才进林子,我就看到空地上倒着一个人,红衣服绿裤子,不是何金凤那娘们是谁。

查文斌赶紧跑过去一把抱起那女人,拍打着她的脸颊道:“婶儿,婶儿,醒醒!”

我看那女人的脸,那叫一个白,就连她脸上涂抹的胭脂都没法掩盖了。我从未见过那么白的脸,连嘴唇都和白纸一样,翻开眼皮一瞧,瞳孔都开始开放了!

“妈的,要坏事!”我赶紧的帮忙把那娘们给抬到轿子上,查文斌用手死死掐着那娘们的人中,我也不管了,朝着她胸上就挤压了起来,又给她嘴里灌了点水。一通折腾下来,那女人总算是咳嗽了几下算是醒了过来。

那地上已不是先前的模样了,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可以在一炷香的时间在地上画出两幅图,而且这图是惟妙惟肖,经常在农村某些山沟田野间的小房子里可以见到的。我都能一眼认出,那图是土地公和土地婆,图是泥土凹陷进去形成的,浅浅的一层,五官立体,身材清晰可辨,那女人就倒在这两幅图中间。

良久她终于可以开口说话,只是依旧很艰难,她招呼查文斌俯下身去,声音很轻,我根本听不见。说完这句话,那女人便再次昏倒了,查文斌连忙招呼外面的人进来把她抬下去,这几个人都是高城家的亲戚,是被逼无奈才留下的。

等人都走了,查文斌跟我说道:“遇到茬子了,她说这东西烧不得。”

“是什么东西?”我问道。

“有一种东西叫作不死民,这东西古书记载只有寥寥几个字: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查文斌继续说道:“这东西,曾经有人认为是中国僵尸的起源,其实僵尸是不多见的,尤其的年份久远的,偶尔平常所遇到的多半都是清朝以后的,明代以前的基本已经绝迹。”

我说道:“怪不得看电影,僵尸总是穿着清朝官服,我以前还纳闷呢。”

“其实这和明朝一次灭僵运动有关,在以前其实是没有僵尸这个称呼的,只有尸变这个说法。尸变是集天地怨气,晦气而生。不老,不死,不灭,被天地人三界屏弃在众生六道之外,浪荡无依,流离失所。

它们身体僵硬,在人世间以怨为力,以血为食,用众生鲜血宣泄无尽的孤寂。僵尸本是古时人们传说中的一种神秘生物,它可能是人类神话故事中最可怕最厉害的一种怪。

这种怪是否存在,其实众说纷纭,偶尔在民间有所听闻,后来在明朝成祖永乐皇帝年间发生了一件事。这位皇帝要迁都北京,并且亲自修建了紫禁城,就在今天的太和殿龙椅的正下方,当时工匠们挖出了一座前朝古墓。这古墓里有一口棺材被人抬了出来,当时是决定要销毁的,一把火放了之后,不料竟然从里面出来一个浑身焦黑的‘人’,这个‘人’力大无穷,据说还会飞檐走壁,摄人心魄,当时征调修皇宫的工匠里死伤惨重。一时间,整个工程都停了下来,后来有人给朱棣举荐了一位道士,这位就是武当山的创派祖师张三丰。

张三丰只身前去,也奈何不得那东西半分,最后只是乘着月亏之夜,用一口铜棺作为引诱才勉强封住。事后,张三丰命人把那口铜棺抬回了武当山,并修建了斗、牛、女、虚、危、室、壁总计北斗七星合成的玄武碑,将那铜棺永久的镇压在碑下。

后来明成祖为了镇压邪物,又在十年后命三十万工匠进驻武当山,花了整整十三年时间修建成了武当今天的模样,并供奉真武大帝在此,立为皇家道观,永世保佑大明。

在他即位的那些年间,道士的地位空间高涨,朱棣秘密颁布命令,命天下术士诛杀僵尸一类的邪灵,但凡有不能灭的,都被送到了武当山下以道法镇压化解,前前后后总共折腾了将近二十年。

这僵尸本来就是难成,要求极阴之地,在那一场轰轰烈烈的灭僵运动中,几乎所有的术士都以灭僵为己任,尤其是以武当、茅山两派。那时候凡是抓到僵尸都会得到朝廷重赏,很多道士不分昼夜的活跃在各种可能出现僵尸的地方。

也就这样,僵尸几乎在那个年代被灭绝了。

到了清朝,佛教的地位又超越了道教,道士们开始凋零,也就渐渐失去了打压僵尸的运动。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这种东西都是一直被认为是存在的,只不过现在出现的僵尸早已不是当年我们祖辈们遇到的那种,你也见过。后来我师傅曾经告诉我,当年张三丰遇到的其实不是僵尸,而是一位不死人,这种东西在整个灭僵运动中记载总计出现过三次,全部都没有被消灭,而是都被送进了武当山中。”

“你的意思是说这是不死人?”我皱着眉头,心想如今的武当山是什么地方,那是世界级旅游胜地,如果我和查文斌扛着这口棺材送过去让他们搞什么镇压,是不是有人会把我俩当神经病处理了……

第二卷义庄的事儿

第一百二十六章大庙(一)

何金凤对查文斌说了什么?何金凤告诉查文斌,那玩意他惹不起!

神婆找的是谁?自然是土地神,有些玩意是所谓的“神”也惹不起的,它生在五行中却不在三界内,无法无天,上面天不管,地面地不理。为什么连张三丰这般的泰斗也奈何不得,因为所有的符咒道法本就是自然五行之力中生成,讲究的乃是万物相生相克之道,万物皆由阴阳生,阴阳五行本是密不可分的,但是这不死人却是在三界之外。

何为三界之外?对不起,这个问题,神都不知道,因为神也不过是三界中的一界存在罢了。

不死人就是属于三界之外的存在,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也是查文斌第一次真正面临着无法解决的难题。

一口棺材,现场还残留着昨天我们挖坑时留下的狼藉,我心想,我这命该是有多大。

查文斌沉思了半天道:“找人抬下去,村里不是有个义庄嘛,先放那。”

“那?那可废弃了很久了,自从我太爷爷那辈过来那个庄可就没开过门。”

在洪村有一间老宅子,说是宅子其实也不是,也知道有多少年头了,白色的墙壁都快成了黑色,在洪村最里面的一处小山沟里。那宅子外面有一棵水杉,得有四个男人才能合围,有人说这宅子有多少年了,只需要看门口那树有多久,这么算法,估计不下千年了吧。

太爷爷刚来的那会儿,有人想打过那宅子的主意,毕竟是没主的年代,谁占了就算是谁的。那地儿除了见光少,背阴了点,那地方是真好。隔着一条三米宽的马路就是河,宅子是靠着一面山修得,横着有六间大开间,梳着两侧又各有两间,中间是个院子,占地那得论亩算。

他们到的时候,那宅子已经荒废很久了,门外到处都是杂草,听说原本宅子门口还有两对石兽,后来也不知道去向了,现在去只能看到紧闭的大门和光溜溜的台阶。宅子原本在二十世纪初是大修过一次的,当时我太爷爷就说这宅子住不得活人,怕是以前的义庄。

义庄这玩意不多见,以前人有客死他乡的都想回到原籍,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在亲人未能把棺材运回老家之前,一般都会存在义庄里。还有人死后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不能进祖坟山,不适合下葬或者是有冤屈没洗刷的,也都会先进义庄里放着,等这些事解决了再行安葬,主要是让人死后不能带着遗憾就入土。

洪村地处浙皖两省三县的交叉口,自秦朝就有史书记载,那会儿就设了驿站,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洪村也是个交通要道。来往客商繁多,是浙西北乃至如今的长三角进入皖南一带的必经之路,留下的古道现在还有人通行。

洪村的历史断代是发生在明末至清中期,这一段时间,这里发生过什么,没有人知道。就如同我太爷爷那辈过来的人所看到的,到处都是空置的屋子和荒废的田地。

刚来的那会儿,大家也都不稳定,天南地北的移民众多,有些人只是过来讨口饭吃。那会儿兵荒马乱的,死人就是家常便饭,不讲究的就地路边挖个坑一埋就完事,将就点的就想通知老家的亲人把自己接回去。于是那个义庄,就是在那一年被打开重新修缮的。

据说当年打开的时候,义庄里留下的棺材不多,也就十来口,因为都是无主,就被拖出去埋了,当年是我太爷爷主持的。修缮后,主要是换了瓦片换了木线条,缝缝补补的将就用,在那些年里七七八八差不多也进去了二十几个人。有逃难的,有病死的,都是一些不肯就地下葬的,他们的后人也一直没来接走,其实谁是谁都不知道,早就被人遗忘了。

到了解放后,我爸爸那一辈准备把那义庄改建作为公社集体仓库,毕竟新时代了,要扫除封建落后思想。里面的棺材倒是没被毁掉,可是有人进去后却发现那地儿实在太阴了,说是粮食放了怕是要发霉,也就作罢。

文革时期,那座宅子自然是被消灭的对象,红卫兵们直接一把火放掉了,可是老天爷似乎存心不想那宅子就这么没了。一场大雨把火浇得个透湿,那些个红卫兵不甘心,又放第二次,大雨如期而至,当时很多人就传言,那地儿有神灵保佑,动不得。我们的那红卫兵不比上海北京的,其实就是一群熊孩子,地地道道的土农民后代,心里总归是有些忌惮的,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那宅子几番经受磨难,现在早已没了当年的风光,如今只剩下了一半的建筑还在,不过那大门依旧开始紧闭的。我们小时候都被大人叮嘱过,那地儿是个禁地,反正怎么吓人大人们就怎么说,谁家孩子不听话就来一句:把你丢大庙去,保管他老实。

这个大庙就是义庄,洪村的禁地之一,我们村古怪的地方可不止这一处,不过这地方是我最不乐意去的,因为人还没走到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总觉得再往前几步就会掉进冰窟窿。

查文斌决定把棺材弄那儿去,可是高城呢?他可已经是晚了一天下葬了,这查文斌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呢?

回到高家,查文斌的一席话让现场乱了起来,他建议高城不下葬,一并迁往义庄先摆着!

高家虽然死了一个高城,可不代表高家就没男人,就没个说话的人了。高家也有四个弟兄,虽说是农民,但也团结,把他们兄弟撂那地方,那哥仨就不同意了!

查文斌是什么人?那会儿的查文斌跟我一样大,只是个小子罢了,虽说是他师傅当年在老一辈人的眼里的确是非凡的人物,可说到底,你也不过是个走偏门的小道士,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指手画脚,谁会乐意?

当场人家就翻了脸,要不是我腿脚快拉着查文斌先跑了,指不定当时就被高家人给砸趴下了。

回到家,我气喘吁吁的跟查文斌劝道:“没辙了,好说歹说,你那招肯定不行,这都第四天了还不让下葬,人已经是忍了我们很久了,随他们去,别参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