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45章 秦王索鼎
同样是收到秦始皇回的国书,赵王和楚王的心情却是完全不同。
秦始皇在回书中恭贺赵国平灭燕国,恭贺悼襄王继位成为赵王,随后话锋一转,直接向赵王讨要燕国之鼎,还扬言一月为期,若不送到,派人自取。
这等于是秦始皇以讨要燕鼎为借口,向赵国宣战了。
赵王大慌,急忙召集群臣商议,满朝文武听闻秦始皇强索燕鼎,虽愤愤,却无人敢说出拒绝秦始皇无理要求的话语。
赵王问计乐乘,乐乘怯战,提议将燕鼎送给秦国,自我解嘲,一个鼎而已,而且还是燕国的,送给秦始皇又有何妨?
赵王纳乐乘建议,派人押解燕鼎送往秦国。
武安君李牧闻之,关闭邯郸城门不予通过,乐乘大怒,在赵王面前诋毁李牧违抗军令抗旨不尊,如因此举触怒秦国,秦国大军恐怕不日就会兵临城下。
赵王下旨,怒斥李牧,不过赵王却知李牧善战,不敢剥了李牧兵权,只是削爵罚俸以示警告。
李牧眼含热泪伫立在邯郸城头,目送护送燕鼎往秦的队伍从自己脚下迤逦而过,两滴老泪滚落城头。
秦国索鼎,实为试探,给与不给,秦赵之间都必定会有一场恶战,与其屈辱送鼎,不如整军备战,若是廉颇还在,他必定不会同意如此耻辱的送鼎求和。
李牧猜测的没错,赵使将燕鼎送至咸阳,秦始皇只是看了一眼,便哈哈笑着令人抬下去送往咸阳别宫,然后又修书一封交与赵使带回。
赵使马不停蹄返回蓟城,呈上秦始皇书信。
赵王看罢秦始皇回书,颓然跌坐,回书落地,脸上已经失去了血色。
乐乘小心翼翼的从赵王脚下捡起回书,细看了一遍,眼角也情不自禁的抽搐了起来。
秦始皇感谢赵王赠鼎,但是言语中却是耀武扬威得意洋洋,字里行间只见羞辱未见诚意,但是这还不是重点,秦始皇此次更是狮子大开口,径直向赵王索要和氏璧,同样是一月为期,若不答应派人自取。
赵王慌乱的望向乐乘,结结巴巴的开口询问道:“乐将军,嬴政索要和氏璧,这可如何是好?”
乐乘痛苦的咧着嘴,试探着询问赵王:“大王,和氏璧不过是一块石头罢了,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听乐乘之意,似有将和氏璧送给秦始皇的意思,赵王嘭的一巴掌拍在了几案上,怒视着乐乘吼道:“此事无须再议,传令下去,整军、备战!”
秦赵之间为了和氏璧已经几经冲突,为此已经有无数人血溅沙场,国相蔺相如甚至还以宁为玉碎相挟,这才得以保全。
和氏璧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块稀世宝玉,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望着眼前乐乘胆怯的样子,赵王突然想起了铁骨不屈的老将廉颇,可惜,廉颇此刻已经在秦国为将。
赵国倾尽国力,集结三十万大军于邯郸,乐乘为帅,李牧为副帅,偏将副将百余人,粮草二十万石。
秦国同样集结三十万军于秦赵边境,蒙骜为帅、廉颇、王翦为副帅,蒙武蒙恬恒奇等将各领所部随同征战。
秦赵大战一触即发。
而在另一侧的函谷关,却是一派歌舞升平欢歌笑语,楚人将齐鼎交付秦人,秦人开仓,将二十万石玉米交付楚人。
二十万石玉米通过函谷关运往楚国,运送玉米的车马一眼望不到尽头,浩浩荡荡,如同百万大军出征一般的气势。
春申君黄歇亲自坐镇南阳,指挥早已等候的各郡县官吏分发玉米赶回各自领地,马上铲去田里已经长得有巴掌高的谷粟秧苗改种玉米,这个时间掌握得稍稍有些紧张,但是楚国大部地域地处南方,气候温热,却也不会影响玉米的两季收成。
只要高产的玉米能获得两季收成,楚国将会彻底摆脱粮食困扰,甚至还会有大量余粮用于酿酒,甚至是挥霍。
黄歇已经预见到了楚国的未来,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想到秦国和赵国突然交恶,两国陈兵于境,大战一触即发。
秦赵两国交战,楚国当然是喜闻乐见,黄歇遗憾的是,原本他与熊完计划等楚国玉米丰收之后,等到来年楚人率先攻打赵国的,如今却被秦人抢了先手,黄歇只盼望秦赵两国能拼个两败俱伤,那样的结局就更完美了,到时候楚人就可以左右逢源,想要攻打谁只在他和熊完一念之间。
黄歇亲自主持将二十万石玉米分发到各郡县,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巡视各处,查看各郡县执行播种的情况,有几名县令在铲除谷粟秧苗的时候由于心中不舍而打了埋伏,致使分发到手的玉米没有被完全播种下去,黄歇一怒之下砍了几个脑袋,随后玉米推广马上就变得顺畅了许多,有一些郡县甚至连瓜果蔬菜地都挤了出来播种玉米,这令黄歇感到非常欣慰。
少一些瓜果蔬菜,多换一些粮食,只需到了明年,一个强大的楚国必定会横扫中原一统天下。
且不说楚国正在日以继夜的抢种玉米,邯郸城中,赵军主帅乐乘和副帅李牧正闹得不可开交。
乐乘计划将三十万大军陈列于秦赵边境,主战场也摆在边境地区,御敌于境外。
李牧跟乐乘的意见相左,李牧提议放秦军入关,赵军拒城死守,三十万大军分别驻守邯郸城以及周边的五个卫星城,跟秦军打持久战,等待天变。
两个人为此整了个头破血流,各自上书赵王陈明观点。
乐乘言:李牧怯战,不敢与秦军交战,建议撤换李牧,改任他人。
李牧言:乐乘冒进,秦赵边境地域广阔,秦人善骑战,在广阔之地与秦人交锋,不亚于是自寻死路,此战若与秦平原交战,结果可比长平之战,赵国危矣。
赵王头疼欲裂,召集众臣商议。
恰在这时,大将庞煖携三万师东征归来,赵王大喜,向庞煖问策,庞煖答:二将均无错,可分兵自持。
于是赵王下诏答复乐乘李牧二将,分兵据守,左右呼应。
乐乘领二十五万军在秦赵边境扎下营寨,与秦兵对峙,李牧自领五万兵甲防守邯郸。
蒙骜闻报之后哈哈大笑,伸手拍着王翦的肩膀说道:“王将军,此战能否直捣黄龙,一举平灭赵国,就看你的了。”
王翦精神抖擞的冲着蒙骜大声应道:“末将只需三万骑,即可杀得乐乘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老将廉颇蹙眉道:“王将军切莫轻敌,乐乘匹夫虽然懦弱,但是赵军乃是百战之师,并非泥捏土塑,以三万破二十五万……”
望着摇头不语的廉颇,蒙骜、王翦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廉颇疑惑不解的望着大笑的蒙骜王翦,他带领赵军征战几十年,深知赵军的战斗力并非如此不堪一击,论起三**队战斗力,秦人无疑高居第一,赵人次之,楚人最弱,但是却胜在人多。若不是因为长平一战,赵人绝对有跟秦人抗衡的实力。而今王翦竟然狂言三万骑破赵人二十五万,廉颇自然是不信。
王翦笑呵呵的走到廉颇面前,笑道:“廉将军有所不知……”
一旁的蒙骜急忙咳嗽两声。
王翦呵呵一笑,冲着蒙骜说道:“右相,公子说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廉将军虽然是赵人,如今却是我秦国将领,临行之前公子叮嘱,廉将军征战经验丰富,行军作战一定要多听取廉将军意见,而那件事,也可以提前说与廉将军听,以便更好部署战术。”
蒙骜呵呵的干笑了两声,这话唐豆也曾跟他说过,不过在他心中,却一直是将廉颇当做敌人对待,就算不是敌人也没有那么亲近,毕竟两人对敌几十年,一时同殿为臣了还有一些不太适应。
其实廉颇也理解蒙骜的心情,换做他也不可能马上就跟蒙骜掏心掏肺,不过廉颇此时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王翦口中的那件事。
王翦哈哈一笑,伸手把住了廉颇的手臂,笑道:“廉将军请随我来,我带你去见我能破赵军二十五万的三万铁骑。”(未完待续。)
第846章 重甲铁骑横扫赵军
【新的一年到来了,祝大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2017,亲们,让我们继续携手走下去】
乐乘初领赵军,需要一场大战的辉煌胜利来树立他在赵军中的威信,因此他只能选择跟秦军正面交锋,而不是像李牧提议的那样据守住几座城池,跟秦军打持久战,那样哪怕最终获得胜利,也无助于乐乘的威望,因此乐乘明知道李牧的战术是正确的,却依旧选择了跟秦军正面交锋。
乐乘怯战,可是真正出兵了,乐乘反而更需要一场辉煌的胜利来奠定自己的根基,尤其赵军中还有两位声望丝毫不弱于他的领军将领李牧、庞煖。
乐乘领兵渡过滏阳河,在距离秦军三十里处扎下十里连营。
次日,秦军拔营越过边境,乐乘挥二十五万军排开阵势,自领前军于阵前,呼唤蒙骜阵前答话。
蒙骜知道乐乘想要斥责自己领兵犯境,想博一个正义之师的虚名,呲笑不理。
老将廉颇请命单枪匹马来到阵前与乐乘对话。
乐乘怒斥:“叛赵之老匹夫,竟敢领兵犯我赵境。”
廉颇大笑:“老夫一生为赵征战数十载,赵王昏庸,竟然令老夫告老任用你这匹夫。是老夫叛赵,还是赵叛老夫,三军儿郎心中都清楚。赵王既说老夫年老无用,用尓替我,尔可敢与老夫单打独斗?”
乐乘胆怯,笑道:“大军对垒,谁与你逞匹夫之勇?你够胆就领兵过来厮杀便是。”
廉颇往地上啐了一口,仰天哈哈大笑。
赵军中众多曾跟随廉颇南征北战的将士均羞愧的低下头,他们既为赵王弃廉颇感到羞愧,也为乐乘不敢应战感到羞愧。
乐乘恼羞成怒,一声令下,发动赵军向秦军展开冲锋。
廉颇丝毫不惧,挥动手中兵刃向冲来赵军杀去。
蒙骜唯恐廉颇有失,下令王翦出击。
早就已经按捺不住的王翦翻身跃上铁甲战马,一声令下,带领三万铁甲重骑滚滚冲出秦军阵营,向掩杀过来的赵军迎头冲去。
三万铁骑一出,万马奔腾,大地为之颤动。
正在冲锋中的赵军那曾见识过铁甲重骑,一时之间慌了手脚。
乐乘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箭矢如同飞蝗一般向冲过来的秦军铁甲重骑落去。
叮叮当当一片箭矢落在铠甲上的声音,只留下一溜火星,铁甲重骑根本毫发无损。
王翦根本不去躲避那些飞来的乱箭,径直杀入赵军阵中,一片血肉横飞中,王翦带领的铁甲重骑如同一只刀锋一般撕开赵军的冲锋阵势,径直向乐乘中军大旗冲杀过去。
赵军哪里挡得住铁甲重骑的冲锋,兵刃箭矢落在秦军身上根本伤害不了铁甲包裹下的秦军以及战马,而秦军铁甲重骑又有马鞍借力,将士端坐马上不仅坐得更稳,而且还可以多发挥出一倍的力量。
两军交锋,赵军一触即溃,就如同面团捏的一样,丝毫没有任何抵抗力。
看到秦军铁甲重骑势不可挡,乐乘登时慌了手脚,急忙下令全军撤退,返回营寨固守。
可惜王翦根本就没有给他撤退的机会,三万铁骑风卷残云一般在二十五万赵军中横冲直撞,铁蹄过处尸横遍野。
刚刚逃进大营的乐乘匆忙指挥赵军设置鹿柴乱箭阻止秦军攻营,在混乱之中却被一员老将纵马冲到身前一刀削去了首级。
那老将正是孤身浴血的老将廉颇,廉颇单手高举乐乘首级,一刀砍断乐乘中军大纛,登高爆喝:“乐乘已死,尔等还不投降?”
眼见乐乘战死,本已混乱不堪的赵军瞬间溃败,跪地求饶者有之,四散奔逃者有之。
兵败如山倒,大军溃败根本就无法收拾,更何况乐乘已死。
蒙骜眼见赵军已经溃不成军,下令全军出击,三十万大军更是掩杀过来。
廉颇不忍曾经的麾下惨遭杀戮,登高狂呼:“想活命的聚到我身边来。”
但是在此乱军之中,又有几人能听到廉颇的呼喊?
赵军一泻千里,秦军乘胜追击,方圆百里皆成了战场。
驻守邯郸的李牧听闻前线溃败,乐乘被杀,大惊失色。
李牧万万没有料到乐乘带领的二十五万赵军竟然刚跟秦军接战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在他的预料中,他认为乐乘虽然会败,但是最少也能坚持个三五个月的时间,到时乐乘必定要退回邯郸,他还准备要趁机羞辱乐乘一番的。
可是,二十五万赵军竟然连一天都没有坚持下来就溃败了,是乐乘无能,还是秦军太强悍了?
李牧大开城门收拢前线败军,可是只收敛了一两万人,秦军铁蹄已经兵临城下,李牧只得狠心命令以土石封死城门,据城死守。
蒙骜根本没有理会李牧的意思,只留下廉颇一支军队围困邯郸,其余大军绕城而过直扑蓟城。
龟缩蓟城的赵悼襄王哪料到秦军攻势如斯,乐乘大军被击溃的消息刚刚传到蓟城,王翦的铁骑马上就已经攻打到了蓟城城下。
思酌再三,悼襄王遣使与兵临城下的蒙骜谈和,愿意献出和氏璧。
蒙骜不允,挥兵攻城。
月中,蓟城西门破,秦军冲进城中,庞煖战死。
悼襄王弃城逃往襄平,被太子丹设计杀死,太子丹携悼襄王首级向追击而来的王翦求降。
赵国亡。
李牧困守邯郸,廉颇围而不攻,每日至城门下邀请李牧对话,李牧均拒绝对话。
月末,廉颇飞箭传书李牧,言赵国已亡,悼襄王被太子丹所杀,劝说李牧打开城门归顺秦国。
李牧自然不信,廉颇下令围城之军让开一条通道,准许李牧派人前往渔阳探听。
李牧派李天领二十斥候出北门,秦军果然没有阻拦。
十天后,李天及二十斥候相继返回,证实赵国已亡,整个赵国仅剩下李牧这一支军队还在据城死守。
李牧跪地仰天嚎啕大哭,七万守军无不落泪。
次日,李牧打开城门,手捧印绶向廉颇投降。
一对老搭档相视落泪,却无语言表。
楚王熊完和春申君黄歇直到此时才听到赵国灭亡的消息,两个人吓得同时跳了起来。
仅仅一个月多的时间,赵国竟然就亡了,是秦国太强大了,还是赵国太羸弱了?
熊完和春申君惊魂未定,这时,他们又接到了另一个让他们更加震惊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847章 决一死战
各郡县来报,播种下去的玉米迄今为止已有月余,依旧没有发芽的迹象。
熊完和黄歇大惊失色,这些玉米可是他们铲除掉正在生长的谷粟抢种下去的,如今已经有月余还没发芽,那岂不是说楚国将会面临全年无收的恶果?
如果全年无收,那就意味着楚国将会面临一次空前绝后的全国性饥荒,而且饥荒的持续时间将会达到数月之久。
后果如何,简直不堪想象。
熊完和黄歇二人面无血色的策马奔出王宫,直至郊外最近的田里,用手从田里刨出播种下的玉米,两个人几乎同时做出了同一个动作,就是把还带着泥土的玉米塞进了嘴里。
咀嚼两下,熊完面如死灰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语带哭腔的望着黄歇说道:“熟的,这些玉米是熟的。”
黄歇也一屁股坐在了田里:“这些玉米已经被蒸过了,秦人恶毒,他们料定我们会将这二十万石玉米抢种下去,他们竟然用蒸过的玉米来陷害我们。”
熊完猛地扑过来双手掐住了黄歇的脖子,使劲的摇晃着,撕心裂肺的狂喊道:“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全年无收,五百万饥民将会把我们撕成碎片。”
黄歇剧烈咳嗽着使劲推开熊完:“那个小畜生跟我们换鼎的时候只说用二十万石玉米换鼎,并没有说玉米是生的熟的,如今我们唯有跟秦人决一死战方有一线生机,杀进秦国,抢光他们的粮食。”
熊完愣了片刻,使劲点着头说道:“马上下旨,男丁凡年满十三岁不足五十岁者一律征招入伍,女子青壮者另编一伍,为前线输送粮草,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全民皆兵,决一死战。”
黄歇长呼了一口气,唯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
楚王下诏,全民皆兵,整个楚国顿时犹如一锅烧开的水一般沸腾了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楚国将会面临一场空前绝后的大饥荒,而饥荒的背后就是无穷无尽的死亡,所有的楚国人全都慌了,抢粮、暴乱在各地均有发生,而临近秦国的楚人最先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他们拖家带口翻山越岭逃进秦国境内。
秦楚争霸,秦国用二十万石玉米将楚国推到了绝境。
咸阳别宫内,秦始皇兴奋的撞进禁地大殿,高声呼喊着‘师父’。
皓月公主娇笑着从门外进来,望着秦始皇笑着问道:“政儿,有什么喜事这么高兴?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