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眼睛一亮:“你不是说那些拿着假银票的都是世家手上不值钱的棋子吗?”

    王翔笑道:“他们是不值钱的棋子,可是陛下给出的都是真金白银啊,这些真金白银世家会让那些不值钱的棋子吃下吗?所以这些棋子从钱庄兑换到的现银必然会交到世家手里,到时候只要派人跟着他们顺藤摸瓜,世家自然是脱不了关系。”

    “哈哈,好!饱读圣贤书的世家竟然做出此等事情,朕倒想看看到时候他们还有什么脸面面对天下百姓!”

    “所以陛下明日便要大张旗鼓的让人把钱银运到钱庄,并且传话出去其他各地的银钱也会即日运到,这样就可以稳住其他钱庄的人。等到这边的棋子跟世家联络上陛下就可以收网抓人了。派往其他钱庄的人也可以动手拿下那些手持假银票的棋子。没了那些假银票钱庄的钱银就足够真正的百姓兑换了。”

    计策已定,李二即刻就找来一批可靠的人手,待王翔交代一番后就让他们秘密前往各地钱庄潜伏观察,等自己的密令到了便奋起抓人。

    李二从王翔那里得知银票上做的隐秘标记后连连感叹,这样的标记确实让人想破脑袋也难以想到,若是他知道这样的标记还有好几处的话恐怕就更加不知作何感想了。

    钱庄的事非同小可,长孙无忌得知此事之后也连忙进宫去见李二却被告知此事已有解决的办法,再想到进宫时见到恰好出宫的王翔顿时觉得此事和王翔脱不了干系。其实当初李二设立钱庄的时候他就已经怀疑设立钱庄的事是王翔的主意,毕竟钱庄的想法确实非一般人能够想到,也只有行事一向古怪的王子新最有可能。

    既然李二都如此有信心他当然不会多说什么,只是有些好奇王翔究竟打算怎么做,想来明日应该就能知道他的打算了,就钱庄爆发的情况来看绝对不宜久拖。

    钱庄出事,各地百姓都是人心惶惶,长安城的几处世家大宅却看不出一丝慌乱的迹象,世家的底蕴比普通的百姓和商贾强大的多,他们拥有的银票和在钱庄的存银也是最多的。可是面对钱庄发生的事情他们却丝毫没有感到慌乱。

    王家大宅,刚刚吃过晚饭。府里有些安静,后宅之中须发皆白的王同端坐在太师椅上,王袁一脸恭敬的站在旁边。

    说起来太师椅还是王翔“发明”的,他不太习惯唐朝的跪坐,所以刚来大唐没多久就让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了大圆桌,太师椅之类的家具,后来这几种家具被李治说与李二听,然后就传开了,成了豪门贵族最喜欢的家具。

    还别说,王同虽然年逾古稀,老的都快半截入土了,可是往太师椅上一坐竟也颇有几分威严。

    “钱庄今日情况如何?”

    问话的时候王同的眼睛依旧没有睁开,王袁听到王同的问话脸上露出兴奋之色:“长安钱庄的现银一早就被兑换光了,因为兑不出现银后去的人都在钱庄聚集着,引来许多百姓围观,一听钱庄不能兑换现银了很多百姓都慌了神纷纷取出银票和存款证明想要兑钱,钱庄乱成一团,现在还有百姓在钱庄外面围着呢。其他地方的钱庄也都派人回长安告急了。”

    王同面色平静的点了点头:“那些人没有问题吧?”

    “父亲放心,都是……”

    王同睁开眼睛打断道:“你不用知道那些是什么人,我也不知道,记住那些人跟我们王家没有任何关系。”

    王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那些人不是王家出面找的,而那个出面的人已经消失了。

    “今日光是长安钱庄兑换出来的现银就有二十万贯。”

    王同明白王袁的意思,淡淡道:“我说过那些人与我们王家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兑的现银也跟我们没有关系。”

    “父亲,那可是二十万贯现银啊!”

    二十万贯对世家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庞大的数字,况且这还只是长安钱庄兑换出的现银,若是加上其他地方的钱庄只怕会有上百万贯的现银,而王同的意思竟然是要放弃这些现银,王袁怎能不感到惊讶。

    王同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精芒:“李世民的银子不好拿。”

    “父亲是担心那些银票出问题?崔家印制的那些银票与钱庄发行的银票完全一样,父亲不是也看过吗,而且今日去钱庄兑换现银的时候钱庄的人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不管有没有问题,那些银票都与我们无关,有些事情可以出错,有些事情不能,对于绝对不能出错的事我从来不喜欢赌,哪怕有九成的胜算。你要记住,在平地上跌倒几次都没有关系,总能爬起来,但是在悬崖边只要跌倒一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李世民就是悬崖。况且……我们要的并不是那些现银。”

    王袁虽然还是对那些现银感到有些可惜,但是他老爹的话他还是非常信服的,不再想那二十万现银的事情,开口问道:“那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火已经点了,就看李世民能不能灭火,我们只需置身事外,什么都不用做。”王同双眼一眯,吩咐道:“这几日让府里的人都不要往外面跑。”

    明天长安就会有一场好戏看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九章 感慨

    钱庄出事连大朝会都推迟了下来,可见李二对此事多么重视。

    前来参加大朝会的番邦使臣对于大朝会的推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连续五日的大朝会结束后他们本来也会在长安待上一段时间,而且他们对大唐新设的钱庄非常好奇,如今看到钱庄出事自然乐得看热闹。塔卡塔扬还有禄东赞等人甚至从钱庄的事情当中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一日,天才微微亮,长安钱庄已经闹腾了起来,昨日很多百姓没能从钱庄兑换到现银,心里慌的很,钱庄的人说了今日就会有现银调过来他们怎能不早早守在这里。

    王翔和铁蛋坐在钱庄的一个茶馆里面,一边喝茶一边看着围坐在钱庄外面的百姓。

    百姓裹衣缩身,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王翔的思绪一下子复杂起来。

    可怜而可悲的百姓,他们其实才是财富的创造者,然而却不是财富的受益者。

    不管什么时候百姓的危机意识总是非常容易就被激发出来,盲目的从众心理又会把这种危机意识无限扩大,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把本来不是危机的事情演变成危机。多了千年的智慧都避免不了这种盲目的危机感,更不用说现在的大唐百姓了。

    后世的时候像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因为某中耸人听闻其实毫无根据的言论,突然爆发出疯狂抢购某种东西的事情,口罩,食盐。绿豆。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若是有一天有一万个人相信银行要破产的说法而排队去银行门口取钱的话。很快这一万人就会变成两万人,十万人……最终的结果就是本来不会破产的银行真的破产了,当然,银行不可能破产,因为它有起死回生之术,吃亏的只会是百姓。

    王翔不担心钱庄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因为他对钱庄的要求是有多少现银发多少银票,并且把这一要求定为钱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不管什么时候都必须遵循这样的要求。

    经济手段其实比抢劫还要恶劣,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全国原先一共有一万面值的钞票,相当于一万的购买力,百姓和银行各有五千面值的钞票,也就是说百姓和银行各有五千的购买力。

    这个时候银行加印了九万面值的钞票,这九万面值的钞票自然不是在百姓手里,这时候全国就有十万面值的钞票,于是就变成了十万面值的钞票拥有一万的购买力,百姓手里的五千面值的钞票就变成了五百的购买力,银行原先五千的购买力就一下子变成了九千五百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每一次的通货膨胀有人吃亏就有人收益,因为通货膨胀不会导致原有的社会财富突然减少。无非是重新分配而已,而在重新分配的过程中百姓永远都是吃亏的一方,他们甚至不知道社会财富已经经过了一次重新分配。

    这样一来银行就不知不觉刮走了百姓手里百分之九十的利益,然而绝大部分的百姓不会明白自己的利益是怎么被刮走的,因为银行既没有偷也没有抢,他们只会抱怨物价飞涨,却不知道物价为什么会飞涨。

    随着生产力越来越强,物价理应是越来越低,因为原来一亩地只能产一石粮食,现在一亩地可以产两石粮食,百姓手里的钱应该可以过的更加宽裕一点,然而事实相反,因为生产力提高了一倍而全国的钞票却多出了十倍,而加印钞票的时候百姓是从来没有领到过一分钱的。

    在后世曾经有过一个用钞票糊窗户的历史时期,出门买菜的时候一斤的钞票还买不回一斤的青菜。在那之前国家穷,百姓穷,可是在那之后国家一下子不穷了,有了充足的资金迅速发展,而那段时期的百姓却更穷了……

    在谈论到经济学的时候往往给人一种是高大上的感觉,其实在王翔看来所谓的经济学不过是一种粉饰了的抢劫手段。

    任何脱离了生产力的经济手段其本质都是抢劫。最初的纸币是为了方便百姓的交易,而发展到后世纸币的意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聪明的统治者把它变成了一种温和的搜刮手段,这种搜刮比起封建王朝的狂征暴敛毫不逊色,手段却高明了很多。狂征暴敛百姓都能感觉得到,会奋起反抗,可是这种温和的经济手段绝大部分的百姓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被“狂征暴敛”了,掠夺被粉饰成了财富分配。

    而所谓的经济学更是一种愚民手段。经济学,多高大上的东西,能玩的开的都是聪明人,所以他们成了富人,小屁民玩不来是因为你们不够聪明,所以你们创造的财富活该被我们用经济学分配过来。

    狗屁!

    这就好像说能干抢劫这行当的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强壮的所以他们有钱,身体瘦弱的人创造出来的财富活该被抢,谁让你不够强壮呢。

    两者其实是一样的强盗逻辑,所谓的文明只不过是披上了一张文明的皮,里面的本质同样是血腥,卑劣的。

    你聪明,你强壮,你应该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不是用你的聪明和你的强壮去“分配”别人创造出来的财富。

    别说什么经济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分配,这些都是扯犊子。

    所谓的经济学最显而易见的效果就是让财富的创造者失去了对财富的分配权利,而从不创造财富的“聪明人”光明正大的享受着财富的分配权利。

    创造财富的百姓同样是创造财富的百姓,只是原先“强壮的野蛮强盗”变成了“聪明的文明强盗”,两者同样不去创造财富,同样拥有比创造财富的百姓多的多的财富。

    玩经济不会凭空玩出一石粮食,也不会把亩产一石玩成亩产两石,能玩出来的花样无非是把别人创造出来的财富玩到自己手里,然后还一边得意洋洋的炫耀自己是聪明人,经济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聪明人有两种,一种是将聪明才智放在提高生产力水平上的聪明人,这样的聪明人王翔敬佩,他们同样是财富的创造者,因为他们可以把亩产一石变成亩产两石,甚至十石!比如袁隆平。而另一种聪明人就是所谓的经济学投资者(投机者),这种人一不创造财富,二不提高生产力水平,甚至不用像商人那样南货北运各供所需的跑腿,他们只需在百姓创造出财富之后动用一下高大上的经济手段就可以收割财富了,比如“伟大的经济学家,慈善家”索罗斯。

    然而在鼓吹经济学的后世,索罗斯那一类的人却成了很多人崇拜的对象,比起袁隆平他的人气显然不知高了多少倍。不事生产,投机攫取利益的手段竟然备受推崇,股票,基金大行其道,原本可以创造出更多财富的聪明人反而不事生产,而是投身到经济投机的大军之中。

    享受极少社会资源的普通百姓埋头创造财富,享受极多社会资源的高素质人才却不事生产,这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最可笑的是后世出现的一种新兴行业,理财行业,这又让那些经济学高人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可笑之处在哪里?

    千年前的百姓只要不是生逢乱世或者皇帝昏庸无度,辛劳一年还能偷个冬闲,也不至于居无所居。而后世的生产力比起千年前提高了几十上百倍,百姓却发现自己辛苦一年创造的财富居然还不够自己日常开销,所以需要理财。实际上大部分百姓面对飞涨的物价根本无财可理,所谓的理财也是有钱人玩的经济游戏,玩着玩着,一年什么都没干财富又多了几成。而大部分百姓呢?辛劳一年最后发现又什么都没剩下……

    看着依旧蜷缩在寒风中的百姓王翔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未完待续。)

    ps:  这章真是感慨,汗……

第二百三十章 现银兑换

    钱庄过了辰时才会开门,那些手持假银票的人自然不会像真正的百姓那样顶着寒风蜷缩在钱庄门口等,而是在钱庄附近的茶馆酒楼里坐着看戏,等钱庄开门他们再前去兑换现银。

    在王翔坐的茶馆里面就有不少这样的人。

    清源茶楼能开在钱庄对面,位置是整个长安最好的地段,当然不是普通茶楼,在这里和一杯茶都可以在小酒楼吃上一桌丰盛的菜肴。

    这地方原先不是张大手能来的地方,不错他昨天从钱庄兑换了数千两现银,怀里还揣着厚厚的一沓银票,自然有了底气。

    最好的茶各来一壶,最好的点心各来一碟,茶馆的伙计刚开口劝说他就摸出一张一百两面额的银票拍在桌上。

    “怎么,爷想怎么喝就怎么喝,还怕不给银子吗。”

    伙计看到那张一百两的银票心里一突,连忙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不过……”

    “不过什么?”张大手斜了斜眼睛。

    “掌柜的说了,这两日不收银票。”

    张大手嗤笑一声,拿起银票在伙计面前晃了晃:“这可是钱庄开具的银票,在任何一家钱庄都能兑换一百两现银或者一百贯铜钱。瞧你们掌柜那点出息,知道钱庄是谁开的吗?是陛下开的,难不成陛下还会骗咱们百姓的银子吗!”

    伙计年纪不大哪是张大手的对手,听了他的话吓的连忙解释:“我们,我们掌柜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只是……”

    钱庄出事的消息昨天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满城皆知。对面的钱庄还围着一群等着兑换现银的百姓呢,哪家商铺现在还敢收银票。

    张大手看着伙计胆小不堪的样子,不屑的冷笑一声收回银票,掏出一锭银子拍在桌上。

    “现在可以了吧,好茶好点心尽管上,吃饱喝足爷还要去钱庄兑换现银呢。你们这些商铺都不肯收银票了,这些银票还留着干什么。”

    “是是。”伙计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应道。

    王翔自然注意到了张大手的举动,像他这样的人并不少,长安城的有钱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哼,这些不知死活的人,连茶楼的掌柜都意识到有问题他们居然还敢火中取栗,果敢贪婪会让人失去理智,即使张大手这样的人意识到银票可能有问题但是只要能兑换到现银他们就甘愿冒险。

    至于世家,他们原本就没想过此事能天衣无缝。突然之间冒出这么多银票李二不可能察觉不出问题,但是这本来就是阳谋,百姓手里拿的可是真银票。李二只有两种选择,若是不认银票,那就要失去民心甚至引起民愤,若是认银票,那就是无底洞,有多少现银也填不满。不管怎么做,其结果都是世家乐意看到的。只要查不出银票的来源他们就可以置身事外,隔岸观火。

    辰时一过,钱庄的大门刚刚打开,围坐在钱庄外面的百姓立刻蜂拥而入,在附近茶馆酒楼等待的人也起身开始行动。

    张大手丢下一桌没怎么动过的点心兴冲冲的往对面的钱庄跑过去,王翔见状放下差钱朝铁蛋微微一笑:“我们也过去看看。”

    钱庄里面乱糟糟的一片。全都是叫嚣着要兑换现银的人,张大手这一类的银票大户叫嚣的尤为厉害。

    钱庄的负责人已经得到宫里的通知所以不像昨天那么焦急无措,站到高处朝喧闹的人群压了压手大声道:“大家不用着急,一个一个排好队,陛下已经让人从宫里调现银过来。所有的银票和存钱凭证都能兑换现银。”

    一听陛下已经让人调现银过来大家总算停止了喧闹拥挤,但心里还是有些惶惶不安。

    “真的来了,我刚才看到好多运着银子的大车从皇宫出来了!”

    有个刚从外面进来的百姓惊喜的欢呼一声,大家脸上顿时都有了喜色。

    按照王翔的要求,李二确实是让人大张旗鼓的运送现银过来的,运送现银的队伍还引来了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