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明-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伦听了吓了一跳,他本以为万磊会借机多要钱财,或者宫藏书籍,没想到万磊的胃口比他预想的大得多,直接就要明朝开放海禁,准许其自由贸易,而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忙道:“这个,这个条件太苛刻,我朝绝不会同意。”

    “既然你们无诚意,那还有什么好谈的。”

    “要钱财可以,不过开海禁万不可行。”

    “钱财?些少钱财对我北平行省百姓有何助益?我们缺的是物资,大量的物资,这些物资很多都要靠日本进品,你们既然要我们与日本开战,就得开放海禁让我们自由贸易,以补偿对日作战而引起的外贸损失。”

    “而我要求的并不高,只是开放东南沿海而已,并没有要求你们开放陆上的互市,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如果这都不肯答应,那还谈什么?”万磊厉声道,很明显,这个自由贸易权他是势在必得的。

    其实,就算明朝不开放海禁,北平行省的商品也能卖到明朝去,不过是走私而已,明朝廷连一支像样的水师都没有,根本就没法禁绝海上走私贸易。万磊执意要这个贸易权,其实是另有用意,更多的是政治性的考量。

    因为,一旦开放了沿海贸易区,与北平行省开展贸易的买办就会增多,这就是说,靠贸易发财的“买办”变多了,与北平行省的关系就紧密,以后如果朝廷出尔反尔,关闭了贸易区,那朝廷面对不只是北平军的讨伐,那些被断了财路的商人们也会齐讨明朝廷。

    因为抄书,失去了士绅阶层的拥戴;再因为开海禁海,又引起富商和沿海百姓的强烈不满,明朝廷就会向败亡之路上飞奔,不攻它都要自破。就算明朝以后信守承诺,不禁海,万磊也可以用贸易的手段,将那些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小农经济体(农民)给挤垮,农民生活日益贫困潦倒,最终还是会举起锄头击向明朝。

    “此事我要上奏朝廷批核,不过朝鲜被倭国入侵,现已危殆,还请公子出面掣肘倭国,令其暂缓攻势。”董伦又道。

    “这请恕我难以相助,反正被侵略的不是我北平行省,损失的又不是我的利益,我可以耐心地等朝廷的答复,你们也不用急,慢慢商议吧,反正朝鲜只是个藩邦,又不是同根生。”万磊一副吃定你的表情,满不在乎地说道。

    见万磊如此不在意,董伦气得脸都白了,一抱拳就告辞而去,万磊看着这个老头离去的身影,多少也有点可怜他: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被派来当使臣,真是难为他了。

    要知道,所谓的外交,就是用最礼貌的言行来办最“肮脏”的事,没有强壮的心脏,丰厚的脸皮是不能胜任的。而董伦都年过九十了,心脏受不了这种高负荷的工作啊,干上几个月,说不定会被气得一命呜呼。

    由于于心不忍,不过万磊是在公言公在私言私,绝对不会因为对方年纪老就妥协退让,更不会牺牲北平行省的利益。

    “万公子,刚才为何不借机索要宫藏典籍?”等董伦走远了,坐在一旁的俞贞木才低声问道。他作为总编助理,知道北平行省还是短缺一些书的。

    “不要着急,自由贸易权会有的,书也会有的,咱们慢慢来。”万磊淡然一笑,继续翻阅桌上那一堆书,这种悠闲自在的样子也感染到了其他人,他们也都纷纷把心思都放在检校图书上。

    远在朝鲜半岛的百姓就没有这一份悠闲了,其实,此次出兵征讨朝鲜一举,全系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子——足利义持一力主导。足利义持虽然名义上已经继承了大将军之位,不过掌握实权的还是他爹足利义满,而足利义满宠爱幼子足利义嗣,大有废长立幼之意。

    足利义持自然不甘心交出大权,所以就撺掇他爹发动一场侵朝战争,并假意许诺以后攻下朝鲜之后,就让弟弟足利义嗣当朝鲜国主,足利义满年老糊涂,见足利义持如此说,就信以为真,同意让他带兵侵朝。

    虽然说让弟弟当朝鲜国主这个许诺是假的,不过足利义持对朝鲜的垂涎却是真的,而他更垂涎富饶的中原,占领朝鲜,不过是他进攻中原的踏板而已。

    这不,在准备了半年之会,年轻气盛的足利义持派出亲信大将波斯义将为主帅,带领十七万步兵和六万水军渡过朝鲜海峡,并由全罗道一带登陆,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就占领了全罗庆尚和忠清三道,兵锋直指朝鲜国都——汉阳城。

    汉阳,其实又叫汉城,原名扬州,十几年前朝鲜立国之时,李成桂为表一心向汉的决心,才改名汉城。而这座城市位于汉江北岸,据“河北为阳”的理论,所以又叫汉阳。

    汉阳城作为朝鲜国都,十几年来却一直没能安宁,先是朝鲜国内自己发动了王子之争,会又被辽王派出的“贼冦”攻陷过,好不容易才复了国,城池早就破损不堪,现在还没来得修,如狼似虎的倭人又来了,朝鲜国王李芳远自料难敌,一面发布勤王令让各道军民前来助守,一面派出使臣,向明朝求救。

    不过明朝与朝鲜中间隔了个北平行省,别说明军无力救援,就是想救,也过不去。李芳远见势不妙,又往北平派出使臣,表示愿意称臣纳贡,要北平军出兵相救,不过万磊的本意不是要朝鲜称臣,而是想要朝鲜国的领土,自然不会同意出兵。

    外面的倭军不停地猛攻,而明朝的救兵来不了,北平军又不肯来,李芳远一个头两个大,只得一面派人去与倭国和谈,争取暂时停战,一面又加派两队使团,一队去催明朝出动水师,一队去求北平军出兵相救。

    如此首鼠两端,这也是因为急的,李芳远也不想当亡国之主啊。

    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七月匆匆而过,八月一来,天气就渐冷了,明朝那边的救兵是彻底地没指望了。虽然有“走私商”提供的很多守城军械,不过被猛攻了一个多月,汉阳还是被攻破了。

    李芳远带着余部突围西奔,一直退到了平壤才停了下来,倒不是他不想退远一点,而是已经退无可退了,再退,就进入辽东边界了,而驻守辽东的可是北平军,非经允许就过去,肯定会被捉起来。

    汉阳陷落之后,京畿道江原道和黄海道也相继落入倭军之手。八道之中被攻占了六道,只剩下平安和宁安两道,朝鲜国将面临亡国绝境。李芳远急眼了,不停地派使者前往北平,这个时候不谈什么救兵了,只求渡江内附。

    李芳远之所以这般低声下气,实在是因为没办法了,因为攻入朝鲜的倭军主将波斯义将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压根就不同意停战,一直打打打,见城就攻就人就杀,简直就是一帮疯子。

    当然,倭军之所以这么疯,主要还是为了抢劫,朝鲜国内虽然穷困潦倒,不过还是有些好东西的,作为侵略者,倭兵当然是能抢多少是多少的。而且倭军的粮食供应由海上来,自然不足,所以只能以战养战。而朝鲜国内本就缺粮,倭军当然要疯狂屠杀当地百姓,以减少粮食的消耗。

    一面是疯狂屠杀的倭军,一面是闭门不纳的北平军,此时的李芳远,比之丧家之犬好不了多少了。他也想带兵跟倭军拼死一战,只可惜,无论是军队的数量上,装备上还是兵员的素质上,朝军都差倭军一头。

    倭军刚打完南北分裂战争,一个个好勇斗狠。朝军自金元时代即今,就没打过什么仗,民不知兵,随便什么贼冦都能把他们爆出翔来,而且朝鲜还刚刚被辽军爆过不久,民壮数量锐减到二十几万人,全部拉来充军也是二十万而已,自然打不过倭军。

    不只是陆战上失利,至于海战更是一塌糊涂,一个月前,朝鲜水军与倭国水军在海上展开了一场大战,朝鲜水军船小人少哪里敌得过倭国的海上大船队,结果全军覆没,彻底地失掉了制海权。

    打垮了朝鲜水师之后,倭军就开始调整战略,一面加紧进攻退守北部的朝军残部,一面四处剿杀占领区内的朝鲜人,实行三光政策,而倭国水师刚开始向朝鲜国运人,这是要正式殖民朝鲜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倭国正式派来使臣,向万磊道贺,同时还献上了很多礼物,这些礼物很多都是从朝鲜国都中收刮来的。还带来国书,明言朝鲜是罪恶之国,天怒人怨,日本国奉天讨伐之,今将克尽全功,特来感谢北平军的支持与协助。

    万磊却没有避讳什么,直接收下这一份礼物,并且转手就将这一份礼物转交到朝鲜来使的手上,并且当着明朝来使的面,对朝鲜来使道:“不要怪我们见死不救,实在是因为你们不是我们的友邦,我们师出无名。要怪,就怪你们自己邦交失误。”

第327章 心黑手狠(十四)

    得到了一个邦交失误的答复,朝鲜来使的脸色铁青,时不时地瞟向明朝的使节们,从这幽怨的神情可见,他们已经彻底地恨上明朝了。而明使们都低头不语,因为明朝作为宗主国,却没有履行宗主国的义务,这本身就是失信于人。

    在这由万磊主持的中秋晚宴上,倭国使臣们得意洋洋,朝鲜来使对倭国使臣和明朝使臣都是怒目相向,要不是顾及脸面,说不定会打起来。而瓦剌使节们一边大吃大喝,一边冷眼旁观其他使臣们的热闹,总之,这场宴会的气氛很是诡异。

    作为宴会的东道,万磊却是十分悠闲地与邋遢道长和沐讲禅师清谈性命之理和养生之道,时不时地瞟几眼那些无心享用糕点月饼的朝鲜使臣和明朝使臣。不过这也难怪,朝鲜都快亡国灭种了,也就万磊这种心黑手狠的人才如此悠闲。

    朝鲜使臣与明朝使臣和倭国使臣瞪了一会眼之后,知再瞪下去也是无用,就起身请辞。万磊见气氛已经酝酿得差不多了,就摆摆手示意朝鲜使臣先别走,用时传令下去,让下面放烟花,让百姓也乐上一乐。

    要知道,中秋节是一年少数几个重要节庆之一,北平行省各行各业都放了三天假,保定河间两府很多人还乘坐火车北来北平城观光游玩,而最重要的一项娱乐项目就是放烟花,毕竟这个时代百姓的娱乐方式还是太少了,放烟花都能称得上得全民期待的盛会了。

    而北平城有一个叫响当当的烟花作坊,所出的烟花更是一绝,不但射得高,盛开得大,色彩也十分鲜艳,甚至还有十多种颜色。而响当当的老板就是李承坤,每年他都要上交二十万响的烟花给政府,作为专利使用的费用,所以,一有重要节庆,北平城就放烟花,一点都吝惜。

    炮声隆隆,色彩缤纷的礼花不断地盛放于半空之中,与初升的明月相辉映,北平城内所有人都仰天观望,欢呼声与炮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北平城。

    “来人啊,带日本与瓦剌的贵使前去观礼台,尽赏烟花。”万磊一挥手,几个精忠卫上前,直接就请倭国与瓦剌使臣们离开。瓦剌使臣们吃得差不多了,一拱手就告辞,心满意足地离开,只是倭国使臣有些狐疑地看向还坐在原地的朝鲜使臣,似乎有些不解,不过客随主便,他们也不敢多言其他。

    等倭国与瓦剌的使臣们都走了,万磊才冲朝鲜使团的主使韩尚敬招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的身边来。韩尚敬不知万磊要干什么,不过他此时早已无计可施,只得乖乖听话来到万磊身边,不过他可不敢与万磊并排就坐,只是恭身立在一旁。

    明朝使臣见之,脸色更是难看,因为北平行省已经把朝鲜当小弟使唤了,偏偏这个小弟本来是明朝的。

    万磊可不管明朝使臣们的眼神抗议,在这轰隆隆的礼炮声的“掩护”下,他在韩尚敬的耳边道:“我方早就想出兵解救朝鲜百姓,只是明朝方面多方掣肘,以至于无法成行。”

    “唉,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也有难处啊。不怕实话跟你们实说,你看我们北平行省表面上富庶强盛,其实很贫困的,明朝一直封锁我们,我们很多物资都要依靠倭国进口,如果出兵救你们,就是向倭国开战,海外贸易就没有了,这就是断了我们自己的活路。”

    “所以,我们也很为难。本来,我们想让明朝通融通融,开放几个口岸让我们贸易,可是明朝那边死活不同意,我们就更没办法了。”万磊说了一通,这话声虽然很大,不过在礼炮声的掩盖下,坐在几米开外的明朝使臣们竖起耳朵听,也听得个断断续续而已。

    “万公子,只要北平军肯出兵相救,我,我国愿意举国之财力,倾囊相报。以后若能复国,定永奉北平为宗主,世代朝贡。”韩尚敬忙表态。

    万磊却摆摆手,道:“些少财物对我北平行省并无裨益,我们可不像是某朝,喜欢让人来拜,我们只想与各友邦睦邻友好,平等贸易互通有无。如果你们能说服明朝,让他们开放口岸给我们自由贸易,我们马上出面调解朝日战争。”

    “这,这。。。明朝是乃大国,我方恐怕劝服不了。”韩尚敬一脸便秘的表情。

    “实话我已经跟你说了,路也指明了,至于你们能不能劝服明朝,那是你们的事了。我已经下令北平军屯兵于鸭绿江边,明朝何时开放口岸,北平军就何时渡江。”万磊说完,起身离席,冲对面的明使臣们高声道:“各位,何不一起去观礼台看大戏。”

    不过,明使臣与朝鲜使臣哪里还有什么心情看戏赏月,纷纷拱手告辞,只留下一两个小官充充样子,万磊也懒得理他们,迈步就往观礼台而去。

    所谓的观礼台,其实是城中心广场上的一个阶梯形的露天礼台,用砖砌而成,上面逐层安装座位,有上千个之多,平时一些大型群体活动都在这里召开,比如说各级学校的运动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什么的。

    而此时礼炮已经停了,观礼台上坐满了各级官员及其他们的家属,广场上的小板凳上也坐满了人,他们都是来观看文艺表演,广场前的戏台上,节目已经开演了,场下时不时地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向欢呼声。

    “磊之,你可算是来了。”傅闱抱着儿子,也坐在礼台中一个比较靠中间的位置,赵雪儿等人也坐在她的身边,不过万磊一家人所处的位置并不算起眼,因为这些座位是随便坐的,没有高低位次之别。

    万磊跟坐在自己附近的观众们拱手打了声召呼,这才坐到了妻子的身边,并从她手上接过儿子,笑问道:“小家伙,有木有淘气啊?有木有啊?”

    “木,木。。。”儿子那口齿不清的回答,让万磊不禁莞尔,儿子虽然只有几个月大,不过会叫爸爸妈妈了,大家都夸他聪明,惹得赵雪儿也眼红不已,巴不得马上生一个出来。不过不管万磊与她怎么努力,她都是迟迟不见怀孕。

    万磊携家人看戏赏月,朝鲜使臣们却是急匆匆地“闯”进了明使馆区,表情还十分愤怒。不用说,他们是来声讨明朝见死不救的。明朝驻北平大使董伦早料到这一出,早早就带人前来接洽。双方激烈辩论了半个时辰,最后什么也没谈成,只是惹得大家都是脸红脖子粗。

    “天下自有公论,堂堂大明朝,言而无信,置藩邦于不顾,坐视我朝鲜国败亡,各藩邦定将心寒,大明朝将如何取信于天下?孤家寡人寡廉鲜耻,如何能保有天下?你大明朝迟早也会步我朝鲜国后尘。”韩尚敬痛骂了几句,就愤愤地领队离去。

    看着朝鲜使臣们离去的背影,董伦眉头皱得老高,兔死狐悲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今日置朝鲜于不顾,琉球乌思藏吕宋安南等藩帮就会离心离德,说不定还会倒向北平行省那一边,甚至还会与明朝兵戎相向,这是明朝最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明朝无力也无法出兵朝鲜,如果想要说动北平军出兵,就要开放东南沿海,这是朝廷不愿意的。朝廷不愿意,万磊就让朝鲜使臣像催命鬼一般向明朝施压,这就搞成了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

    从明使馆区出来,韩尚敬又带人跑到了观礼台,找了半天才找到正携妻儿家小在看戏的万磊,一见面就什么也不顾,狂倒一通苦水,又把明朝狂骂一通,最后提出一个提议:朝鲜愿意并入辽东,成为北平行省一个地区。

    然而,万磊听了这个提议之后并没有动心,依旧一脸笑意地看着大戏。

    “公子,我,我朝鲜愿意并入北平行省,充为治下子民。”站在万磊身边的韩尚敬以为万磊没听清,又高声说道。

    “我为什么要接收朝鲜?接收朝鲜不但不能给我们北平行省带来利益,反倒是一个巨大的包袱,我本人虽然推崇仁义道德,不过事事都要以子民的利益为先。我说过了,只要你们能说动明朝给我们开放贸易,我们就出兵相助,否则没得谈。”万磊一点面子都不给对方。

    “就是,我们万先生一心为公,事事以国家利益为上,岂是尔等只言片语就能动摇的。”旁边的观众纷纷附和。

    “可,可是,明朝不愿意开放贸易。”韩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