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坐,而且有一个外孙,这也能让她爹高兴,毕竟她是独女,是她爹赵酒爷的唯一指望了。
“好说好说,认干儿这种有赚无赔买卖,老哥我是求之不得的,只要老弟不介意我占便宜,咱们指腹为婚,认个娃娃亲也中啊。”周天寿大笑道。
“这个嘛,我只是当爹的,可不能搞一言堂。要不这样,咱们在北平城建一个私立的学校,让咱们的娃儿一起上小学中学,至于他们有没有夫妻相,那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这样可中?”万磊问道。
“哈哈,我说笑而已,老弟千万别当真。婚姻大事可是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幸福,当然不能草率,不过建军私立学校倒也是个好法子。”
周天寿顿了顿,有些脸红地说道:“不瞒老弟说,我家那几个臭小子,仗着他们老爹我还有些权势,就调皮捣蛋,欺负别的同党。学校的老师都向我反应过几次了,却还是不见改,这实在是让人头疼。以我看,就该建一个管理更严的私立学校,好磨掉他们身上的猴性,省得他们长大了不学好。”
“既然老哥您都说好,那咱们就建这私立学校,并用最好的师资来教育咱们的子女,让他们都能成材。”万磊早就有建立私立贵族学校的想法,而这座贵族学校只对勋贵子弟开放,这也算是给北平军众元老们的一项特权。
“那这事就这么办了,这私立学校什么时候开学,我就把家里那几个浑小子扔进去,任打任罚,只要能让他们明理懂事就好。”周天寿话题一转,就道:“老弟找我来,肯定不是为了谈这等小事的吧。”
“是有些要事要跟老哥商量。”万磊顿了顿,“我出来已经有几个月了,该办的事差不多也办完了,是时候回去了。只是有一些手尾工作,还需要劳烦老哥帮忙收拾一下。”
“大事老弟你都办妥了,剩下的只有一些小事,我一定把它们都办得妥妥贴贴的。你还是先陪弟妹回去,做好准备当爹和第一任大总统吧。”周天寿笑道,其实不只是他,其他人也心知肚明:万磊当选第一任大总统是板上钉钉的事,开议会票选不过是走一个过场。
甚至于,如果万磊愿意,连任很多届都有可能。不过万磊早就明确地向各位元老们许诺:每一位大总统最多只能连任两届,每届任期为五年,最长任期为十年,任期届满之后就无权再竞选大总统一职,他自己也不能例外。
正是因为有了任期最长为十年的承诺,各位元老都看到自己还有当选大总统的机会,所以也没必要搞阴谋耍手段,毕竟精忠卫可不是吃闲饭的,他们现有的权势与财富均来之不易,轻易不敢以身事法。
第375章 陈纲立纪(十)
“宪法典,民法典,刑法典,行政法典及相关诉讼法草案已经草拟完成,请先生过目。”万磊回到北平的第五天,议会临时制宪委员会就把一大堆草案送了过来。
这些法典草案全部是根据北平行省现行法律改编而成,又与明律做了相应的比对参考,算是比较完备的了。而这些法典草案要在来年的全国扩大议会中审议,经修改和表决之后才能上升为法律。
万磊粗略地翻阅这几部法典,发现条理还算分明,每条每款都是用最简明直白的话语写成,只要是受过简单培训的人,就能理解和运用。虽然还不能说是尽善尽美,不过对于草创时期,这已经算是很完美的法典了。
“让《民富期刊》开辟一专栏,专门刊载和解释这些法典草案,分发到全国各地去,以供百姓评议,将法律常识推而广之。”万磊道。
“先生,法典草案的条款太多,只怕一时间难以全部刊载与解释。”一名制宪委员不无担心地说道。
“从现在开始刊载,先从宪法典开始,每一期刊载二三十条,一直到刊载结束为止。对了,这个专栏就叫法制专栏,刊登完法典之后,还在上面刊登一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经典案例,让百姓们都知法守法。”
“好的,我们马上去与《民富期刊》的编辑部商议具体事宜。”众委员不再多言,马上下去办事了。
其实,自万磊西巡归来,一直忙得不行,因为他刚一离开西安,嘉峪关那边就传来急报,说贴木儿汗国的先锋部队已经攻到了嘉峪关外,西北军区进入紧急状态之中,大批兵员调动,大批军用物资的调动,这都让万磊头疼不已。
而根据前线陆续传来的军报,贴木儿汗国主力部队约六十万人已经开入天山区域,直接威胁到漠北的瓦剌部和乌思藏地区,而北平军驻防的祈连山地区更是贴木儿军的重点攻击对象,不但围住了嘉峪关,还派大军轮番攻击,火炮投石机等攻城器械都用上了。
来敌众多,不过北平军也不是好欺负的,西北军区司令周天寿亲自前往嘉峪关前线督战,还从各军区中紧急调了四万人前去援助,嘉峪关一线有七万驻军,配合上大炮火枪机弩等守城器械,足以据城而守。
不过,七万人马的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嘉峪关离北平太远,交通不便,军需运输困难。虽然嘉峪关内现有一年的存粮,不过如果被来敌长时间围困,必定会弹尽粮绝,万磊也正为此事而头疼。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万磊把负责修建平辽铁路的工程队召了回来,让他们抢修平西铁路,力争在一年之内开通北平到西安的铁路干线,并沿着渭河河谷修到天水地区,尽量靠近兰州,以便于军粮和军械的运输。
从北平到西安多走平原地带,本有完备的驿道,在人员和建材充足的条件下,一两个月就能辅设完工。从西安到天山是河谷地带,坡度不大,也没有大山大川阻隔,修路成本并不算太高,唯一的难题是最少要修一座黄河大桥。
其实,万磊本来是想优先修筑平扬铁路专线,以加快对山东和江北地区的开发,因为华中地区比西北地区资源丰富,人口也更多,经济地位更高。不过现在西北局势动荡,万磊不得不把这个优先权给平西铁路。
好在平辽铁路已经开通,每天都可以从辽阳钢铁厂和木材加工厂内运回大批钢轨和枕木,只要找到足够多的工人,开足马力一个月之内就能从保定府城辅到河南开封,只要位于开封府的第一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就能向西辅到西安、天水地区。
至于天水到兰州再到嘉峪关段,要翻过六盘山,山高多峡谷,暂时还无力开通,不过这一段几百公里的路程相比于一千多公里的平西铁路,已经不算什么了,因为用马匹来驼运,几天的时间也能运抵,足够保证前线的军需供应了。
为了加快平西铁路线的建设,万磊一面筹集修路资金,一面把蒯富等桥梁工程师派往沿线主持大小桥梁建设,一面向社会招募修路工人,经过紧急培训之后就直接上岗。
这一条全长一千七百公里的铁路,预计总投资约八百五十万银元,折算成粮食,那就是三千万石,几乎是明朝一年的税收收入,如果换做是明朝政府,这根本就是不可以完成的任务。
不过,即将建立的新兴的大华民国不同,八百五十万银元虽然多,但是也只是财政收入的六成而已。而这八百五十万银元中,有超过七成是从民间募集的,政府只需要投资两百万银元。
两百万银元,折粮约为八百万石,这笔钱实际上也不算是从政府财政中出。就在三天前,万磊就分别会见了来自琉球的中山国特使以及来自占城国的使臣,并与这些来使定立宗藩关系,并分别向这两个国家索要了十万和五十万两黄金。
按照金银比价,索取到的这六十万两黄金就值两百万银元以上。而中山国和占城国之所以卖帐,是因为万磊给他们想要的许诺,北平军不但给予宗主国一般的保护,还在军事上帮助他们复国。
先说中山国,这个小国在琉球群岛上,这个弹丸之地居然还分裂成了山北、中山和山南三个“国家”,三国之间攻伐不断,而且各国内部也是**不已,就拿中山国来说,国王不久前被权臣暗杀篡国,国王世子武宁带特使亲自来到北平向北平军求助。
为了复国和报父仇,再多的金银这位愤怒的王世子也都舍得出啊。而万磊还以助他平叛与统一琉球为条件,向他索要黄金十万两,他更是喜不自胜,立马就答应了下来,并承诺复国成功之后就支付五万两,剩下的在统一完成之后支持。
像琉球国这种的弹丸之地,对拥有十五艘夏级战舰,五十多艘镇远号,并有四万军力的北平军海军而言,实在是不堪一击。和谈一结束,海军司令刘文秀就带着第一舰队主力出发了,相信在一个月内就能横扫中山国。
复国之后,那个叫武宁的家伙会不会食言,万磊可以肯定他不敢,因为以北平军海军的实力,能帮其复国自然也能将其灭国,加上琉球国又是个岛国,海上交通十分重要,海军甚至不用登岛,只要在沿海巡逻,就能让这几个国家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之中。
至于占城国,这个位于安南国南面,时常被安南国欺负的小国比起中山国也好不了多少。不久前,明朝入安南平叛,打垮了胡朝,不过并没有能彻底地消灭胡朝势力,胡朝残部南下攻破了占城国都,把占城国打成了流亡政府。
同样是为了复国,占城国使者同意向北平军支付五十万两黄金。而占城国一时之间也拿不出这么多黄金,只能分期付款,并且先期支付十万石稻种作为息金。
别的东西不要,偏偏要稻种,是因为占城所产的稻种实在是优良无比,即耐旱又抗涝,不择地而生,可以在淮河流域广泛种植,而且生长周期短,自下种到收获仅五十余日,实在是好东西。
自北宋以来,占城稻就被引进和推广,不过经过金元明易代,北方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明朝建立之后,又少有大规模的引种,所以稻种退化。加上北方连年的天灾**,淮河以南很多农民破产,连粮种都没有,万磊取这二十万石稻种,小部分是用以生物院研究,大部分是分发给百姓做来年的谷种。
当然,这些粮种可不是白拿的,万磊答应给占城国提供保护的同时,也同意向他们提供火炮战马战刀等军需,以便于他们平叛。说起来,那四十万黄金其实是购买武器的专款,以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万磊也不用担心对方赖帐不给。
从整体而言,万磊通过外交的手段,拿到了修平西铁路的资金,同时还正式打出大华民国的威名,让那些原本属于明朝的藩国们改换门庭,投入到大华民国的庇护之下。
而万磊之所以与那些小国建立宗藩关系,这实际上是一种远交近攻的外交手段,斩断明朝与南洋各国的关系,政治上孤立之,经济上封锁之。很快,明朝就会陷入内交外困的绝境之中,到时候就可以一鼓而下。
等明朝这个大敌被消灭之后,那些小国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也没有存在的理由了,但凡是不肯归服的,朝鲜国的灭国史就会在这些小国中陆续上演。要知道,表面上仁义道德的万磊,对付敌人时就会变得心黑手狠,无所不用其极。
海外与东南亚地区对明朝而言,或许是鸡肋,不过对万磊而言:大华民国的疆域再大,也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就算某些地区暂时还无法开发利用,也先想法子占下来,留给后代去开发。
第376章 陈纲立纪(十一)
建立一个国家比推翻一个国家,实在是难得太多了,单以立国之前的筹备,就是千头万绪,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法律面面俱要顾及到,实在是繁琐,饶是有精力无限的万磊,也觉得心力交瘁。
在紧张的筹备工作中,时间过得飞快,秋去冬来,天气渐冷,赵雪儿的肚子也一天天鼓起来,万磊不得不尽量把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好腾出多一点时间来陪家人。
此时,华园与夏园均已装修完成。华园作为未来的大总统府,装修得十分堂皇,墙壁被刷得雪白,地面上还辅上了地砖,各种实木家具都是良匠精心专门的造,处处彰显华贵。
夏园作为众参两院开会之所,装修也十分精心,宽大而明亮的大礼堂分为三层,各层都安装有一排排桌椅,总数有上万个席位。各个小礼堂也按功用不同进行了划分,不但辅上了华丽的地毯,还在墙壁上挂上了些由知名画师所画的巨副国画,看起来大方得体。
除了华园与夏园之外,北平城内更是新建了十几座大酒楼,这些酒楼多的有数百个房间,少的也有上百个,议会召开期间内,各地来的议员就下榻于这些酒店之中,光接待费每年最少也得花去数十万银元,不过这也是必须的花费。
“磊之。”赵雪儿所居的西主卧外,传来傅闱的敲门声。由于万磊有妻妾两人,所以主卧就分为东西两个,傅闱所居的是东主卧,而昨晚刚好是轮到赵雪儿,万磊自然就在西主卧睡。
“闱儿姐,这么早有什么事?”赵雪儿睡眼迷蒙,自从怀孕之后,她就特别爱睡觉,怎么睡都觉得睡不饱。
“李部长派来送请贴,今天是邮驿局挂牌成立的大日子,请我们光临揭牌仪式。”傅闱站在门外,提醒道。
“哦,还真有这事,看我这脑子,都差点忘了。”万磊忙起身穿衣,“让下面把马车准备好,我们一起去。”
“马车早就准备好了,揭牌仪式九点开始,现在八点,得赶紧。”
“好,我马上就好。”万磊手忙脚乱地穿好衣服,在赵雪儿的脸上轻抚了一下,这才快步出门。
邮驿局,其实就是邮局,专门经营民间信件邮传,是一个公私合营的公司。经过数月的筹备,邮驿局在江北九省一区都建立起了分局和众多基层下设机构,可以将信件传递到县一级,所以现在正式挂牌营业。
要知道,在没有邮局的时候,百姓之间想到通信是十分困难的,要想给远方的亲朋送信,要么自己跑一趟,要么委托他人代送,费时十几天还不见得把消息带到。如果隔上几个县区,那就像是天各一方,音讯基本上就是断绝了。
邮驿局的成立,就是为了方便民间投递信件的。只要知道对方的住址,寻常百姓把信写好,交上邮资,其他一切就是邮驿局办妥了,方便又快捷。特别是开通了铁路的北平与辽东地区,长途邮件五天之内就能送达。至于未开通铁路的地区,半个月之内也能送达。
邮驿局这种便民机构的设立,万磊自然不会缺席,他穿戴整齐之后就直接钻进马车中,一阵狼吞虎咽,就在车上把早餐给解决掉了。坐在一旁的傅闱见了,忙拿出手绢帮他把嘴上的饭渣都擦掉。
八点四十,马车就来到了位于北平火车站旁边的邮驿局总部外,此时,火车站的广场上早就停满了马车,广场上更是人头涌动,很多人是赶火车或者是刚从火车站内出来的。
自从平保河铁路和平辽铁路开通之后,作为连接华北与辽东的交通枢纽,北平城的流动人口持续性增长,整个城市都显得有些拥挤起来,特别是火车站一带,旅馆酒楼商铺饭店林立,一派繁华景象。
而万磊的出现,也使得那些本来行色匆匆的旅客们都停下脚步,驻足围观,邮驿局外立马就挤满了人。如果不是有精忠卫在现场充当人墙,恐怕这些群众能把邮驿局的大门给挤破。
万磊携夫人一面与围观的群众挥手示意,一面与同来参加揭牌仪式的各位官员低声交淡,一切都显得十分自然。早上九点的钟声响起,揭牌仪式正式开始,万磊与几位官员象征性把蒙在门牌上的红布拉下,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邮驿局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事情顺利办完,万磊正要上马车离去之时,广场上突然出现了几面大横幅,横幅之下还有几百人在高呼着口号,万磊定睛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因为这些人是从山东那边上京来请愿的。
而这些人举着的横幅上写着的就是:肯请万先生称帝临制,社稷幸甚,百姓幸甚。一时间,就引来很多围观百姓的附和,一时间,广场上尽是请愿声,好像万磊要是不称帝,就对不起天下社稷了。
“磊之,又是一帮来请你称帝的代表团,要不就顺应**。。。”傅闱低声道,说实在的,她还真希望自己丈夫称帝,妻随夫贵,丈夫称帝之后,她就能正位内宫了。
“这帮家伙,要不是不识时务,就是有意投机,他们也能代表**?”万磊摇摇头,从马车上下来,站到广场的中央,高声道:“能得到各位信任与拥戴,万某不胜荣幸。然帝制乃天下之公害,皇帝乃万民之共贼,万某万死亦不敢窃居帝位,各位不必再多言,都散去吧。”
“先生,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无君则天下必乱矣。。。”人群中,一名老者高声道。不过他的话音未落,就被万磊给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