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明-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为大总统的学生?!进入华园读书?!”众学子们都震惊了,就连那些站在一旁的来使们也都有些傻眼,当大总统的学生,还能进华园读书,这不就是传说的天子门生吗?

    要知道,华园可是大名鼎鼎的总统府,高官想进去还得排队候召,这些学子居然能进去读书,每天都能见到大总统,这可是众来使们做梦都不敢想的。而万磊此言一出,众来使们的头脑就开始充血:唯才是举,这真是明主啊。

    万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特别招几位江南的才子当弟子,目的是收揽江南的人心,让士绅们都看到,大华民国对他们并不歧视,加入大华民国也不会沦为下等人。如此一来,待得北平军南下之时,反抗者更少,迎接王师的顺民更多。

    那些学子们可不知道万磊的用心,他们只知道能成为大总统的学生肯定会风光无比,所以个个都抢着跟在特勤员的后面,每人领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就争分夺秒地苦读起来,毕竟这一次是一考定终生的,再不拼一把就得一辈子后悔。

    就在这些学子苦读之际,万磊留来使们下来参加华园内举办的“国宴”,虽然宴会上只是普通的饭菜酒水,没有龙肝凤髓,不过来使们个个都吃得很满意,心中还暗道此次真是不虚此行,不然也不知道万大总统这么平易近人,根本就不是明朝廷所宣扬的杀人魔王的模样。

    用过午餐,又喝茶闲聊了一会家常里短,三点的钟声就响起,而考试的地点就在华园西厅,各省的来使们紧张地看着坐在里面答题的学子们,狠不得自己能上场替考,如果万大总统选中的学生是出自自己省的,那回去也倍有面子啊。

    考试的时间很短,只有半个小时,时间一到就收卷,在众人的关注下封上姓名,然后交给几名数学老师批改。众学子都紧张地等着结果,连摆在自己面前的点心都没心情吃。

    考题不多,批卷的速度很快,十几分钟后,四十多份考卷批完,分数也统计出来了,万磊看过了,脸上却是找不到一丝喜气,因为这些考生的素质实在是太差,简单的加减乘除都算不好,过及格线的只有五人,成绩为优的只有两人,一个叫于廷益,一个叫龚台鼎。

    万磊在这两个人的名字上各打了一个勾,就道:“把成绩贴出去,并把打勾的两个人叫过来。”末了,还加了一句:“对了,到二楼经国书室,把夫人和学生们都请下来。”

    考试结果一出来,四省之中,浙江和福建各有一人,其中于廷益是浙江人,龚台鼎是福建人,这两省的来使都喜上眉梢,因为他们派来的神童果然比两广来的厉害啊。

    “没有入选也不要紧,只要努力向学,都能获得最好的大学教育,以后一样能成为栋梁之才。而文治只是一方面,武功同样重要,所以各位不必太放在心上。”万磊见两广的来使脸上不太好看,就宽慰他们一句,毕竟这两省的教育欠发达也是客观事实。

    很快,两名十岁左右的小童就被带了进来,万磊定睛看了他们一会,温言问道:“两位年少好学,聪敏过人,不知是否愿意拜我为师?”

    “师尊在上,受徒儿一拜。”两名小童忙跪下,拜师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岂有拒绝之理。

    “不必多礼,只要愿意就好,回头会有拜师会。”万磊忙止住他们,而这时傅闱也领着十余名学生进了大厅,向万磊拱手行礼之后就站到一旁,万磊站起来,指着这些学生挨个介绍。

    “王千之,北平人,国子学第二期,是你们的师兄。”

    “唐赛儿,河间府人,国子学第一期,是你们的师姐,她平时大大咧咧的,不过心地最好,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向她请教。”

    “高世用,兴化府人,国子学第三期,与你们同期。”

    “黄廷臣,兰州人,国子学第三期,与你们同期。”

    “刘定昌,北平人,国子学第二期,其父为北平军海军司令,最喜欢倒腾轮船大炮,跟他爹一样。”

    “赵启儿,北平人,国子学第三期,其父为华东军区司令,年纪最小,也是最精于数学的,小小年纪就读懂微积分,比你们强多了。”

    “周远志,北平人,国子学第二期,其父为西北军区司令,于地理学与制图学上很高的造诣,他绘制了北平省山川图,比军用的还精细。”

    。。。。。。

    万磊挨个介绍着自己的学生,那两个新来的小家伙规矩行礼之时,心中不由得骇然,因为他们的师兄们个个都比他们来头大,而且还有好几位师姐妹,个个都是才女,他们可以预想到,以后面临的竞争是多么激烈。

第391章 定鼎(下)

    万大总统收徒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江南,江南舆论顿时哗然,大华民国这种大国气度把那些小士绅们征服了,很多人甚至恨不得生为大华民国子民。当然,这种政治作秀骗骗那些小百姓还行,万磊可不指望这些能打动那些真正握有实权的各省的封疆大吏们。

    要想这些握有实权的人归心,忽悠是不行的,关键得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就是给实际的好处,包括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大棒主要有两根,一是派大兵压境,谁不听话就打谁;二是搞发动**攻势,发动江南的士绅,谁不听话就推翻谁。

    万磊这边派人忙着策动各省脱明入华,明朝廷内部却乱成一团,本来对君主立宪抱有幻想的立宪派们看到各省依旧闹自治,内部阤发生了分裂,部分人主张马上实行立宪,好刹住闹自治的歪风,一部分小官见明朝廷风雨飘摇,实在是看不到前途,索性就跑路了。

    而跑路官员中,有部分回到自己的故乡,不是观望就是协助地方搞自治,有些比较光棍的,直接就偷跑过江,另奔前程去也。万磊对于这些来奔的明官,一律优待,不是留京任《华典》编辑,就是让他们进入到行政学院紧急培训,然后由人事部选任为地方官。

    要优差给优差,要官给官,大华民国如此“慷慨”,又引起了一波官吏北逃的风潮,明朝不管是中央各部还是地方各省府,都开始出现“用官荒”,很多衙门都已经无法正常运转了,政府都快陷入了瘫痪状态之中。

    明朝灭亡的悲歌即将奏起,建文帝却在与勋贵大臣们商议调兵平定沿海四省的自治“叛乱”,用铁血手段杀鸡儆猴,刹住要求自治的“歪风”,以维护明朝的统治。

    然而,明朝最缺的是军队,建文帝能控制的是二十几万京军,有部分被派到云南广西湖广那边去平叛了,留在京师的只有十五万左右,这些军队一方面要防备北边的北平军,又要入浙江福建等省“平叛”,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知道,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的地方卫所少则几万人,多则十来万人,全部被地方割据势力控制住了。明朝就算把十几万京军全部派出去平叛,也是平得一省,而其他各省是不会眼睁睁地等朝廷军各个击破的,更别说一直虎视眈眈的北平军了,他们不趁机南下才怪。

    兵力捉襟见肘,所以建文帝与众皇亲国戚勋贵大将们商议来商议去,都想不过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而文官们现在已经集体“去明朝化”了,平时朝会上,个个都是嚷嚷着要马上立宪,建文帝都不愿意见他们了。

    叛乱四起,各省离心,君臣离德,这是华历元年明朝的关键词,每一个都足以使明朝陷入崩溃中,更何况三个同时来,明朝现在已经无力回天了,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已。

    十月,北风萧萧,杭州湾海边,停着四艘大型战舰,引得当地百姓远远地围观。而海边沙滩上,军队围出了一片空地,摆上了几张桌椅,看样子是要开会。

    不错,这是在开会,全权处置江南和平统一事宜大臣,海军司令刘文秀亲自来到浙江,正式与浙江自治省的要员接触,洽谈和平统一的事宜。原浙江布政使吴中,按察使周新,都指挥使金镇等人也都从杭州城赶来参加会议。

    其实,浙江三司主官中,真正掌握实权的是手握军权的都指挥使金镇,接下来才是掌行政大权的吴中,至于按察使周新,则是个龙套,刘文秀此次前来,主要要说服的人就是金镇和吴中。

    会议在沙滩上举行,双方的军队都在一里之外,刘文秀乘坐小登陆船上了岸,金镇吴中等人才敢出现,毕竟他们也怕北平军把他们给扣了去。

    “各位,请坐。”刘文秀一抬手,示意来人都坐下。虽然他身后只跟了四个人,不过这四个人都是精忠卫,所以他根本就不怕对方使诈,而对方来了十几个人,也没敢轻举枉动,毕竟刘文秀的身后还有五艘战舰,真打起来,那谁也占不到好处。

    “本司令奉大华民国大总统之命,特来与各位商讨和平统一事宜,这是大总统的授权书。”刘文秀将一份文书递给对方。

    金镇先接过文书,只见上面加盖有“大华民国大总统”的大印,而且文书上还有防伪的水印,看起来是真的无疑,所以就不再有疑心,问道:“我等亦有意于并入贵国,只是不知贵国如何处置我省?”

    “既然是和平统一,北平军暂时不入浙江,浙江省依旧维持自治现状,只要求改名易帜,并以大华民国的宪法与法律为准。”刘文秀道。

    “这个暂时,是多久?”金镇可不是傻子,知道刀把子里出权力的道理,所以直接了当地问道。

    “大总统的意思是浙江的自治权五年不变,在这五年中,各级官员依旧留任其职,与此同时,进行宪政改革,为实行完全的宪政做准备。”刘文秀也不含糊,因为万磊已经给他交了底,只要不超过底线,那他就可以全权决定。

    “那五年之后呢?”吴中也问道“五年之后,那就取消自治权,推行宪政,浙江全省百姓,归为大华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行宪政之后,对各级官员如何安排?”吴中又问道。

    “我国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但凡是德才兼备的,可以任用和升迁,并得到进入行政学院培训的机会,以掌握我国惯用施政方法。有贪腐劣迹,或庸碌无能之辈,一律清退,所空缺出来的名额,理论上也是从贵省中选拔人才补充。”

    “那军队如何安排?”金镇问道,他是军队系统的,关心的是手上的军队能不能再存在。

    “军队也实行改革,部分能征善战的将士,可选编入北平军,部分干练的将士充为民警,负责地方治安,那些不愿意从军的,发给田地,任其自谋生计。”

    刘文秀顿了顿,见金镇脸色有些不好看,又道:“不过金将军请放心,大总统有专令,给你一个军事委员的名额,享受上将级待遇,至于各卫所的千户官,军委也会有所安排,不会剥夺他们的军权。”

    一听到军权不被剥夺,金镇的脸色好看了些,他费这么多心机拉出军队搞自治,目的不就是多划拉些权力吗?不过他脑子也没发烧,知道割据为王只是幻想,他手上这几万军队根本就拦不住北平军。

    而且浙江的百姓为了争共和争权利,都敢跟皇帝对着干,根本就没人跟着他搞割据。在此时局之下,大华民国一统天下也是迟早的事,金镇也不敢心存太多幻想,能保有现有的权势,他就十分满足了。

    见金镇不再多说,刘文秀又看向吴中和周新等人,问道:“各位还有什么意见?”

    “我等想知道,浙江举义之后,能否与江北各省一样,在国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我浙江子民能否选举大总统。”周新问道。

    “我国议会分为众参两院,众议员按人口与疆域大小进行合理分配,一般而言,每个县都有五个议员名额,浙江也不例外。至于参议院,则是由功臣名将组成,要想进参议院,就得有功于国。”

    “各位和平举义,参议院中也能得到三个名额,不过要想当选大总统,那还得有大功于国,各位还差一些。各位也不必自卑自怜,大华民国一向是任人唯贤,从不计较出身,各位如果立有大功,照样能获得大总统候选提名。”

    周新与吴中对视一眼,其实他们也不敢奢望当选大总统,因为怎么轮也轮不到他们,他们想要的,跟金镇一样,不过是保有现有权势而已,只要大华民国明显没有过河拆桥的意思,他们也就没其他奢望。

    “这一份是大总统草拟的《和平统一处理意见》,各位先看一看,如果没有其他意见,那我们就签定《和平统一协定》。”刘文秀从皮包中抽出一份文件,递了过去,这一份文件只是二号文件,还远不是万磊给的出的底线。

    吴中扫视完这份文件,又道:“不知和平统一之后,何时才有经济援助?”

    “对于各省的经济援助,一般都要参议院表决同意,不过浙江是经济大省,有江海交通之便,大总统对浙江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视,和平统一之后,就派专员入境考察,会在短时间内制定出一个完备的经济发展计划。”

    刘文秀顿了顿,又道:“我国对待公民是一视同仁的,绝对不会搞地域歧视,各位不必有心理包袱,贵省真正实行宪政法治,大商团的投资就会下来,有投资注入,浙江定能成为经济大省,百姓的生活得以提高,各位自然就是国之功臣。”

第392章 定鼎(四)

    十月十八,浙江脱离明朝,并入大华民国的消息传到金陵,这下,建文帝暴怒了,下令耿璇带十万京军东进,要对浙江实行武力镇压。

    其实,浙江地区的百姓对明朝的感情是复杂无比的,因为在三十多年前,浙江地区支持的是张士诚,一直反抗朱元璋,而明朝建立之后,出于报复心理,浙江地区一直受到重税盘剥,百姓都不堪其苦。

    而建文帝登基之后,相对地减轻了浙江的重税,按理说,应该赢得一些人心才是,不过自从浙江百姓得知大华民国从不收地税之后,就看清了明朝的真面目,这一点小恩小惠已经无法收卖他们了,沉积了三十多年的宿怨一时间大爆发,这也就是浙江地区首先弃明投华的原因之一。

    面对明朝派出来的十万大军,浙江地方自然没有能力抵挡,所以马上就向北平发出了求救信。而作为浙江地方的新领导,万磊当然不会见死不救,一声令下,本就屯积在江南地区的北平军就被动员起来,而长江上更是集结了十几艘夏级战舰,时刻准备着直取金陵,来一个釜底抽薪。

    当然,万磊不会当打第一枪的人,他一面下令北平军大兵压境,一面发布停战声明,一再声明浙江加入大华民国是顺应天意与民心之事,也是浙江百姓自己的选择,请明朝不要干预。并一再声明,只要明朝不派兵入浙,大华民国愿意免除其所积欠的七百五十万的战争赔款。

    万磊这一招以退为进,目的是争取**,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毕竟私底下“拿”人家一个省,这在道义上总是站不住脚的,很容易被百姓看成是侵略者,这就不利于往后的灭明战争了。

    万磊这一通声明发表之后,原来的侵占行为就发生的质变:大华民国并非贪图浙江,而是浙江百姓盛意拳拳地要加入大华民国,大华民国也不好却之,所以只好接收,并且愿意以免除巨额战争赔款的方式来弥补明朝的领土损失。

    大华民国多么仁慈公正啊,不管吃亏的建文帝信不信,反正有很多小百姓愿意信,一时间舆论再起,福建广东广西三大自治省也纷纷派人北上,要求像浙江一样,和平并入大华民国,使百姓得享太平之福。

    浙江带了头,沿海各省也跟着闹事,建文帝俨然看到了四面楚歌的惨景,十月末,杀进浙江的京军刚进苏州,就遭遇到了北平军的阻击,一路上进展很慢,几乎不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浙江。

    而进入浙江作战的是北平军第二集团军所部的两万人马,这些人也很“克制”,一直在边界上边打边退,并没有大举反击。一边后退还一边依仗江南河网地形布置防线,大战打了三天,明军却也只推进了几十公里,但是这期间所失去的,却是大片大片的民心。

    自从明朝开入浙江的那一天起,万磊就乘平扬铁路南下,虽然平扬铁路只通到徐州,不过万磊日夜兼程,只用了一天一夜就赶到了扬州,在扬州城内,他就多次发表声明,希望与明朝停战和谈。

    密集的声明加上精忠卫铺天盖地的宣传,江南各省都听到了万磊希望停战的声音,反倒是听不到明朝的一丁点回复,一时间,本来还对明朝忠诚的江西湖广等省都有些失望,已然将明朝看成是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了。

    连续地退过了五天,万磊也连续发了四天的声明,第六天,也就是十一月初五日,“忍无可忍”的万磊终于发彪了,发表了一份言辞十分严厉的声明:如果明朝再不从浙江退兵,那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