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明-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复发症少。

    为了排除百姓对新疫苗的疑惑与恐惧,万磊亲自带头接种,接种成功的消息一传出,百姓皆不疑有他,纷纷到种痘点排队。而负责种痘的是北平军派出的军医,个个经过专门的种痘培训,医术有保证。

    种痘员在云南广西两省的边界上广立接种点,先是对官兵接种,接着对百姓接种,甚至派人深入各个村落,保证对每一个人都进行接种。而牛痘种下之后,往往会有一些不良反应,百姓们已经被告知,这是接种成功,人体产生免疫力的表现,所以都不甚恐慌。

    大华民国在广西与云南边境上大规模地搞牛痘接种,这自然瞒不过安南缅甸等国,这些国家发现在他们国内肆虐的天花病毒居然没有传入到大华民国,就纷纷派人前来寻医问药。

    面对这些求医心切的外国人,万磊积极发扬无商不奸的精神,指示负责外交事宜的外事部和负责外贸事宜的华远公司,一致推说疫苗难以生产,现有的疫苗优先提供国民使用,没有多余的可以外卖。

    当然,外事部也没说死不卖,甚至有些官员还在暗地里表示,如果对方有所表示,还是可以暗中调用一部分给他们的。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想要疫苗,拿真金白银来。

    所谓奇货可居,万磊玩的就是这一手,不过缅甸占城南掌等与安南国接壤的国家不得不咬牙认了,这些国家的国王和官僚贵族们还不想像安南国那样集体死翘翘,就连吕宋暹罗吴哥等国也派人来,求购疫苗,以防天花爆发。

    通过“暗中”卖疫苗,大华民国着实狠狠地挣了一把,一支疫苗卖到一个银元,而且还只用银元来结算,赊账免谈。别的国家可以卖,就是偏偏不卖给安南国,安南国想要,只能向别国高价求购。

    而那些国家拿到的量也有限,自己都不够用,很少有人愿意转手,再加上他们不敢得罪大华民国,所以更是不敢明着转卖。一时间,安南国王与臣僚们急得团团转,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得罪了一个永远不该得罪的敌人。

    不得不说,安南国也挺倒霉的,瘟疫不但从过年的时候开始爆发,还从各个大城同时爆发,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文武官僚,差不多都中了招,行政系统与军队系统几乎陷入瘫痪,无法有力地进行疫区隔离,这更导致了人心惶惶,全国上下都陷入无政府的状态之中。

    而安南国百姓的消息也算是灵通的,听说北边的大华民国没有疫情,就大规模往北涌,以躲避瘟神。然而,西南军区早就有所准备,不但在连疆集结了重兵,见一个偷渡者就打死一个,还给对面的安民**下通牒,如果再不打击偷渡者,就是对大华民国领土主权的严重挑衅,一切后果自负。

    大华民国挡难民与国门之外之举,看起来很不人道,却是得到缅甸占城等国的一致响应,这些国家纷纷给安南国下通牒,要求安南国切实地履行救助国民的义务,不要把难民往别国推。

    这些国家之所以如此不讲义气,一是怕,怕疫情转移到己国;二还是怕,怕不表态会得罪大华民国,毕竟他们都是明白人,看到数以十万计的军队在安南边境上集结,不用想也能猜到这时要趁火打劫了,所谓的通牒,不过是开战的借口,安南国此事的行政系统和军队系统早就糜烂了,根本就没法挡住如潮难民。

    果不其然,西南军区的通牒到期之后,从安南国来的难民依旧是有增无减,万磊得到这个消息非常“愤慨”,以总统的身份再向安南国发最后通牒,限令对方在五日内切实履行救灾义务,不要再把难民往北推。

    对于万大总统的通牒,安南国方面几乎无所回应,不过这也不难理解,该国从国王到将官,大部分还在忍受着天花病毒的毒害,生死都难卜,哪有什么精力管外交上的事。

    三月初五日凌晨,大总统通牒令到期,西南军区与华南军区各派出五万人组成的十万“征南军”,兵分三路,从广西的思明府镇安府和云南的广南府等地越过边境线,对安南国进行所谓的“征讨”。

    在开战之前,照例还要发布檄文,这一篇名为《奉天讨逆平定安南国祸乱》的檄文由当世大文豪——《华典》副总裁徐辉祖执笔,檄文中历数安南国从明朝建文时期到大华民国建立之后的种种不法劣迹,直接将其骂为流氓国,檄文的结尾还号召全世界有识之士起来一起打倒这个邪恶的国家。

    檄文写得有理有据,而且文采斐然,缅甸占城等国一片叫好声援,甚至还主动表示,愿意出兵助战,因为他们都知道,大华民国准备吐下安南国了,他们当然也想跟着弄些汤喝。

    当然了,那些国家也只是嘴上说说,还真不敢出兵安南,毕竟安南国已经成了瘟神的领地,也就只有大华民国敢从瘟神的手上抢过这个烫手的山芋。

第435章 新概念战争(下)

    先是制造舆论进行战前动员,接着是病毒入侵略,再下来是外交孤立,最后才是派兵大举入侵,这一套开战套路简明易懂,简直可以写入教科书。开战套路虽然没有新意,不过战场上却玩出了花样。

    由于天花是从安南国的首都升龙城开始流行的,原安南国王与臣僚多数中招,这不只是给安南国人带来极度的恐慌,也使它的行政系统与军队指挥系统陷入瘫痪,各地的军政系统也乱了套,不足为患。能给征南军带来麻烦的,反倒是安南国的地形。

    安南国北部多山陵与河流,不适宜骑兵展开,也不便于火炮和军需辅送,在这种地形条件下,对客场作战的征南军很不利的,好在安南国的军队系统已经被一烂到底,不然他们倚靠地利优势打游击,这会重创征南军。

    此次征南军的主力来自西南军区与华南军区,大部分是步兵,曾在云贵川桂地区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剿匪作战,也算是百战之师,单兵素质很强,所以,这一次入安南,采用的并不是大军团作战方式,而是以连队为最小单位,分散开来进行拉网式作战。

    由于军队分散,战线拉得很宽,这与重点突击集中突破的传统用兵方式相悖,然而时代在变化,军队的组成与装备也在变化,所用的战术自然也要与时俱进。

    对安南国作战,称得上是区域战争,鉴于安南**的指挥系统已经烂掉,征南军要做的是用最快的速度,把安南**打懵打垮,使之彻底地失去作战能力,所以分散兵力四处突击就是最合适的战术。

    另外,征南军的一线官兵在西南地区长期进行山地剿匪战争,各个小连队在打局部战争上也是得心应手,快速搜索、快速侦察、快速推进,快速潜入,区域搜寻,小队突入,阵列突入等等战术用得炉火纯青,一个连一百来号人协调作战,往往能爆发出数百人的战斗力,就算是遇到安南国的数千大军,也能从容应对,并且快速地与临近单位协同起来作战。

    这就是所谓的群狼战术,发现猎物之后就咬住不放,然后集中附近的兵力,一拥而上,把猎物撕碎。而这种战术的成功秘诀在于:军队的素质与装备较强,不然会被敌人各个南破。

    对安南**而言,很不幸的是,征南军的素质与装备都是最强的,每个连队一百一十人,配有十五支枪,其中十支步枪配到侦察班,五支狙击枪分到狙击班,绝对是好钢用到刀刃上。

    除去侦察班十人各狙击班的十个人,每连剩下的九十人分为三部分,三十个盾兵,配有盾牌与军刀,二十个弓兵,配有强弓、长箭和火箭,三十个枪兵,持有长矛。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组合,这是数年来的山地作战摸索出来的经验。一个连队行军,侦察班先行,发现敌情之后,全连快速反应,侦察班上前索敌,狙击班寻找有利地形埋伏起来,盾兵弓兵与枪兵则快速结阵应敌。

    敌人一旦靠近,战阵就发动,先是弓兵齐射,在盾牌兵的掩护下,枪兵也快速上前刺杀敌军,侦察兵也伺机开枪击杀敌人。而最要命的是,狙击手则是专门爆敌军官与悍卒的头。如此搞法,任你再强悍的军队,也只有崩溃一途。

    哪怕是敌人龟缩在城寨中,也照样挡不住。因为枪兵所用的长矛造型很实用,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

    在攻城时,弓兵架起强弩,先放火箭,这种火箭可不是能点火这么简单,它的后面还带着一个小弹包,这个弹包内不只有无烟火药,还填充有辣椒粉,点燃射到城头上一炸开,那直接就是泪奔一片。

    趁着敌人泪奔失去战力之机,在狙击手的掩护下,侦察兵、盾兵与枪兵可以沿着长矛组成的“云梯”,快速地攀越城墙,接下来就是狼入羊群,敌军想拦也拦不住,再坚固的城池也只有被攻破一途。

    面对即能野战又能攻城陷阵的征南军,安南**自开战之初,就连连战败,征南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先头部队就打到了安南国首都升龙城外。

    数万人兵临升龙城下,刚刚病愈的安南国王陈季扩大惊,马上下令各地带兵来勤王,不过诏书发出去无数道,却如泥牛入海全无回应。

    援军不至,陈季扩那长满了麻子的脸更加难看,手下的亲信部将也是计无所出,更有心生降意之人。陈季扩自然不肯投降,誓言要与国共存亡,还严厉地处罚了言降之人,搞得升龙城内的人心更是不稳。

    陈季扩之所以不肯投降,一是因为他知道,即便是投降了,也不会有好下场,大华民国容不下他;二是因为他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可以倚仗,一国之主通常都与赌徒无异,在没有拼光所有赌注之前,是不会主动言败的。

    而陈季扩最后的赌注,就是一支特殊的军队——象兵。象兵,就是以大象为冲锋主力的部队,这是南洋诸国的常备兵种,安南国自然也有象兵部队。而且陈季扩本人有大野望,更是建立了一支由近千头大象组成的象兵大军。

    不得不说,大象是陆地上体型最大的生物,强健有力,看起来实在是威武。而且大象可以在丘陵河网地区随意往来,比之战马确有优势。如果再给大象披上战甲装上象鞍,这简直就是一架“坦克”。

    几百上千头这样的庞然大物发起集团冲锋,那地动山摇的场面,人一被踩到就直接变成肉泥,想想到让人胆寒。然而,这种玩意儿只能吓唬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散兵游勇,打了十几年仗的北平军是不会怕这种玩意儿的,征南军很快就会给陈季扩一个当头棒喝:都什么年代了,还玩大象?!

第436章 新概念战争(四)

    征南军总司令是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李国保,同时,他也是西南军区总司令,这一次带兵入安南,是万磊亲自点的将,因为他在西南坐镇数年,精通山地作战,是出征安南的不二人选。

    李国保作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是北平军的第三位元老,地位仅次于周天寿与赵全节。他本来在湖广四川一带坐镇,北平军进军云贵川之时,他就被委任在西南军区司令,辖区包括云贵川和两广,手下领有十五万兵力,绝对的封疆大史。

    与周天寿与赵全节不同的时,李国保是万磊后来一手提拔的,在军中的个人威信远不如旧部林立的周天寿与赵全节。不过,李国保也很识趣,一问心思当好司令带好兵,并不拉帮结派,也不在政治上与人多作竞争。

    不拉帮结派,这一点是万磊最欣赏的,也是万磊放心把在个大军区交给他的原因。要知道,现在不只是在北平军中,行政系统中也是帮派林立,万磊多方协调,才维护了团结局面,万磊也知道,如果自己退下来了,这种团结的局面将会被打破,为了不至于搞到四分五裂,就得扶起李国保这种不拉帮结派的中间派,有这种人撑住局面,各派在争斗的时候也不敢太过份。

    也正是出于扶植中间派的本意,万磊才亲自点李国保的将,让他到战场上多立些战功,多积一些威信,多掌握一些话语权,好形成一股制衡势力。万磊还私下向李国保许诺,以后他从前线退下来之后,总参谋长的位子留给他,北平军官学院的院长也由他当。

    其实,在北平军中,各大军区虽然有很大的自主权,不过还是要受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的,各大军区的司令同时也是军委的副职。中央军委中,委员长一般由大总统兼任,而中央军委下设有三大部:参谋部,后勤保障部和军政法务部。

    军委三大部中,参谋部居首,是直接贯彻执行军委的命令、指示的机关,负责搜集和提供情报,拟定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和动员计划,指挥并部署协调各军种、军区、战区及各种武装组织的作战行动。

    总而言之,参谋部就是军事执行机关,参谋长的权力很大,与各大军区司令平级,不过参谋长又是军委委员长的“代言人”,往往可以对各大军区司令发布指令,各大军区一般也不敢抗令不遵。

    要知道,在军队国家化的大前提下,中央军委的实权还是大大的,违抗军委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那些元老就算要拉帮结派,也只是拉一些旧部军官来壮大自己的声势,不敢私自调用军队来争权夺势,更别提搞割据了。

    一来,他们调不动军队;二来,不经过军委而私调军队,那就是叛国,各大元老都是从刀光血火之中走出来的,深知其中利害,万大总统连大明朝都能玩残,但凡是有自知之明的人都不敢玩火。

    除了军队国家化,军队现代化也是万磊重点关注的问题,后勤装备部一直在研发新型装备,而参谋部在战略战术上也一直在创新,以提高北平军整体作战能力,这一次征南军拿安南国来做磨刀石,也是在检验这几年来的技术与战术的创新成果。

    为了近距离观察作战过程,万磊早在三月中旬就离开北平,专程来到广西南宁府坐镇,甚至还拉了几条直通到前线的电报线,以便以第一时间汇报战争进程。当然,万磊只看战报,一般不干涉前线将领的指挥权,甚至在后勤上尽量给前线将士创造出最大的便利。

    上面不掣肘,李国保自然可以放开手去干,四月初,征南军先锋部队就对升龙城完成了战略包围,李国保也带着后续部队跟进,共有七万多军力囤于升龙城外,连营数里,看起来十分壮观。

    升龙城外,征南军还分派出军队四处打劫,所过之处几乎都是两光——杀光烧光。这看起来似乎十分残忍,不过南洋各国都不敢说什么,他们脸上戚戚然摆出一副兔死狐悲的假相,心底却是暗暗庆幸,因为安南国已经变成疫区,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祸害,征南军把那些祸害都清理掉了,他们也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以后不用再担心瘟疫蔓延过来了。

    征南军在城外搞两光政策,安南国王陈季扩也在积极备战,此时,升龙城的军民刚从瘟疫中缓过一口气来,虽然死掉了几万人,不过还是有十几万人活了下来,虽然一脸痘疤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过拉出来练练,也是能上阵的。

    陈季扩不但是这么想,还是这么做的,整个升龙城不管男女老幼,只要还活着,就全部被强拉到军中,也不管有没有战斗力,总之能充数就行。当然,他本人也深知靠这些临时拉来的病人是打不了胜仗的,他把壮丁抽调出来,正忙着训练成象兵,作为致胜的武器。

    陈季扩练兵备战的行动自然逃不过李国保的眼睛,不过李国保却是一点也不急,依旧屯兵城外,每天派人来劝降,并没有攻城的打算,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当然,劝降的对象是升龙城内的安南人,并不是安南国的国王,甚至还非常“公道”地给安南国王和他下属的亲信标上生擒与击毙两个不同的价码,一时间,城内那些小民看向官府的眼神都不太对劲,要不是城内有酷法镇压,恐怕升龙城早就乱套了。

    总的来说,陈季扩的处境十分被动,四月初九,他再也忍不住了,主动打开北城门,派军队出城迎战,他本人也于城头,披挂督战。而此次出战,他把最为倚仗的象兵部队派了出来,看样子真的要鱼死网破了。

    守军浩浩荡荡地出城,位于不远处的征南军大本营中,李国保的嘴角不由得向上微翘,因为他苦等这么多天,等的就是这么一出。

    “传令下去,各部按预定计划行动。”

第437章 新概念战争(五)

    李国保等的就是象兵出城,所谓困兽犹斗,上千头大象如果困在城中,乱窜起来会闹出很**,而升龙城看起来还算不错,李国保还想要把它完整地占领下来,充当征南军的大本营。

    另外,李国保也看上了这些大象,这些大家伙或许上阵打仗效果不咋地,不过当运输队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