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褂兴ㄐ母晒ぷ鳎俊�

    “富爷说得是,”陈鹤皋担忧道,“可少帅已经退回奉天了,不再管希望基金会的事,现在周赫煊才是会长。”

    富双全大笑道:“放心吧,周先生跟少帅,那是不分彼此的,大家都是自己人。”

    富双全,字耀才,满族人,辽阳人士。他有个堂弟叫富双英,以前是郭松龄手下的营长。

    郭松龄反叛的时候,打得张作霖落花流水,甚至都快要占领奉天了。就在此时,富双英带领部队投归东北军怀抱,张学良任命其为旅长,后兼任第十一军副军长。

    张作霖占领北平后,富双英担任京城警备司令一职,放在前清时候相当于九门提督,那可威风得很。

    只不过嘛,富双英在北伐战争时吃了败仗,被我贺大元帅包抄后路。走投无路之下,富双英投靠了北伐军,成为汪兆铭一系的人马。

    等到汪兆铭被常凯申斗败,富双英也随之失势,只身逃回奉天,如今担任井陉矿务局局长兼沈阳关监督都是油水丰厚的职位。

    所以说张学良念旧情呢,这种叛变投敌的墙头草,居然还能委以重任。

    富双全当然不怕周赫煊查账,因为他堂弟是张学良的旧部,完全不相信周赫煊会因为一点“小事”翻脸。

    刚刚读完《大公报》和《新天津报》,富双全准备站起来走走,活动一下身体,突然听到外边嘈杂闹腾起来。

    陈鹤皋推门而入,惊恐地说:“富爷,警……警察局来抓人了!”

    “谁犯事了?”富双全感觉有些不妙。

    陈鹤皋说:“是朱湘,朱湘带人来的,李副秘书长已经被抓了。”

    富双全顿时心慌意乱,反锁房门说:“你快跳窗逃走,给我弟弟拍电报,让他求少帅救我!”

    “好……好!”陈鹤皋笨拙地翻到窗外,正准备慢慢爬下,谁知一脚踩空直接从二楼摔下去。好半天才爬起来,一瘸一拐地逃之夭夭。

    “开门,开门!”

    “轰!”

    办公室房门被警察强行撞开,几个警员将富双全团团围住。

    富双全色厉内荏地大吼:“你们不能抓我,我兄弟是少帅跟前的红人。”

    一个警察不屑地冷笑:“少帅有屁用,现在天津是阎部长说了算,张家早就过时了。”

    朱湘表情冷漠地走进房间,说道:“富秘书长,你贪污教育善款的时候,就该想到有今天。”

    富双全心里那个悔恨啊,朱湘当初查账的时候,他根本就不在乎,也没把朱湘这个愣头青放在眼里。吃空饷、以次充好,这种事太常见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也不认为有多大过错。

    可看眼前的架势,他富双全这辈子估计就要载到朱湘手上。

    “姓朱的,你不得好死!你等着吧,等少帅把我救出来,老子让你生不如死!”富双全粗红着脖子大吼。

    可朱湘是个浪漫激进的愤青诗人,他不但不怕威胁,反而笑道:“死有什么可怕的?君子舍生而取义,死得其所。更何况,你这种蛀虫,根本就没人来救你。”

    报警抓人之前,周赫煊给张学良写了封长信,派人连夜坐火车送去奉天,把具体情况讲得清清楚楚。

    张学良的电报只回了一个字:可。

    基金会总部已经乱成一团,在总部办公的20多个职员,全部被警察给带走。

    朱湘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大厅,顿生豪迈之情。在他看来,不破不立,只有把这些蛀虫完全清除,才能打造出廉洁、办实事的希望教育基金会。

    就算基金会停止运转几个月,那也只是阵痛而已,一切都是值得的。

    希望教育基金会总部被查封,所有职员被警察带走调查的新闻,很快就被报纸披露出来。

    这种事根本瞒不住,周赫煊干脆先声夺人,他让《大公报》详细报道实情,并用真名发出宣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成立之初衷,乃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今有蛀虫富双全等人,贪污教育善款而私用,涉及人员众多,令我扼腕叹息。但本会绝不姑息养奸,对贪腐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一切以法院判决为基准……在此,鄙人周赫煊代表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向所有捐赠过教育善款的义士道歉,向所有关心教育的同胞道歉。从今往后,本会将加强监督,富双全等人贪污的钱款,无法追回的部分,鄙人将会自掏腰包补偿……另,现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基金会职员,品德高洁者优先录用。招聘地址:天津城东xx巷……”

    此新闻一出,舆论哗然。

    教育善款被人贪污私吞,这种行为自然让百姓愤慨,但大家更震惊于周赫煊的做法。

    整个基金会的高层,除了文绣和几位名誉会长、副会长,以及由富商担任的名誉委员外,其他全部被抓进警察局,这特么是一锅端啊!

    其实大部分职员贪得不多,一年也就分个几百上千块,主要都被正副秘书长和相关负责人拿走了。

    按照正常做法,都是抓大放小,避免日常工作不能顺利展开。

    但周赫煊居然把人全撸了,大鱼小鱼通通开除,其中不乏为筹建希望小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即便是贪得最多的富双全,也是个很有能力的家伙,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就是在此人手中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只不过摊子铺开后,富双全就没了进取心,整天啥事不干,挖空心思搞贪污。

    有时候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希望基金贪腐案”报道以后,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其影响力和公信力不降反增。因为周赫煊治理贪污的做法,让人看到了真诚,同时也更加受到国民信任和尊重。

    全国各地多家报纸,纷纷发表文章,盛赞了希望教育基金会的做法,同时也号召政府彻查贪污。

    好吧,凡事都需要衬托。

    跟如今中国的各级政府比起来,希望教育基金会太廉洁了,宛若一朵圣洁无瑕的白莲花。

    朱湘被周赫煊任命为基金会副会长,专门负责钱款监督事务,并在近段时间内,与文绣一起负责招聘事宜。

293【捐赠】

    曾经的奉天省,就在春节的前几天,被改名为辽宁省,而奉天府,则改称沈阳市。

    富双英心急火燎地赶到大帅府外,整整掏了100块大洋塞给侍卫,对方才立即进府帮忙通报。

    片刻之后,侍卫回来说:“富局长,今天司令不见客。”

    富双英以为自己送的钱不够,又掏出一摞大洋说:“兄弟,拜托了,老哥真有急事。”

    侍卫收下银子,从怀里摸出个文件袋,递给富双英道:“富局长,司令让你好自为之,请回吧。”

    富双英满头雾水地打开文件袋,只看到第一份文件,就吓得冷汗直流。这文件袋里装着的,居然都是他在矿务局和沈阳关收受贿赂、贪污**的证据。

    “兄弟,谢了啊。”富双英揣着文件袋就走,哪还敢在大帅府有半刻停留?

    至于堂兄的案子,只能花钱请律师,然后找天津的朋友疏通法院,看能不能轻判几年了。

    “周赫煊这个忘恩负义的王八蛋,老子跟你没完!”富双英在心里把周赫煊给骂了一万遍。

    富双英也只能偷偷咒骂,他属于士官派出身,跟杨宇霆是一系的。后来被郭松龄编为新军,勉强搭上张学良的线,但骨子还是被划为士官派。

    上个月士官派领袖杨宇霆被处死,而富双英又有投递的前科,他能当上矿物局长和沈阳关监督,全靠着张学良念旧情。换成那些冷血的司令,早让富双英滚蛋了,这次就是个把他撤职的好机会。

    从此之后,富双英都夹着尾巴老实做官,甚至连收受贿赂也不敢玩太大。

    直到抗战期间,汪兆铭组建伪政府。富双英因为北伐期间曾投靠过汪兆铭,借着这层关系,他很快便当了汉奸,一直做到汪伪政府的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和参军处处长,最终被新中国以汉奸罪处死。

    ……

    大帅府内。

    张学良感慨道:“还是明诚有魄力啊,换成是我,可不敢这么大刀阔斧的惩治贪腐,否则半个东三省都要乱套。”

    冯庸笑道:“他那是船小好调头,东北治贪牵扯太多,不可同日而语。”

    “我特别希望,手下有个明诚这样的人,敢于对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下手,”张学良苦笑着说,“这种事我不能亲自出面,就像父帅当初任用王永江一样。让王永江在前面唱白脸,父帅自己在背后唱红脸,如此扇个巴掌再给个甜枣,才能有条不紊的整顿乱局。”

    “王先生还活着就好了。”冯庸惋惜地说。

    唱白脸也不是人人能唱的,比如有手段、有能力才行。否则一旦坏事,必然引起反扑。

    王永江当初虽然得罪了无数奉军权贵,但他把东北治安搞好了,把东北的财政搞好了,让人根本挑不出可攻击的地方。甚至连那些利益受损者,在说起王永江的时候,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佩服。

    张学良苦笑道:“周明诚就是又一个王永江,可惜我没有父帅那般的人格魅力,一直无法把他请出山。东北如今内忧外患,却没有经天纬地的人才可用,难啦。”

    “日本人又发难了?”冯庸问。

    张学良点头说:“日本人让我履行新五路条约。”

    所谓新五路条约,就是张作霖死前签署的卖国合约。日本人在东北易帜后,更加迫切地想要攫取东北利益,天天换着法子找张学良麻烦。

    至于那个见鬼的破合约,张学良都懒得理会,说张作霖一直把合约带在身边,遇刺时被炸弹爆发的火焰焚毁了。

    日本人有苦难言,因为这属于半秘密合约,只能靠合约签署者张作霖来旅行。但张作霖被他们炸死了,合约自然随之作废,张学良坚持耍赖的话,他们也毫无办法。

    “明诚确实才华绝世,而且料事如神,”冯庸赞叹说,“南方的局势,正朝着明诚预言的方向发展,常凯申和李宗仁、白崇禧的军队,已经在鄂、皖边界对峙了。”

    张学良颇为气愤道:“枉我还以为常凯申是个能办大事的,以为他能带领中国走向富强,谁知却是个独裁小人。”

    裁军一事,让天底下所有军阀,都看清了常凯申的真面目。

    如果常凯申一心为公,携领袖身份、国家大义与民众舆论,他想裁军根本没人敢反对,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也打不起来。

    裁军嘛,可以,大家一起裁,利益分配可以坐下来慢慢谈。

    当初的汤山分赃大会,冯玉祥被常凯申坑成那样,还不是只能发几句牢骚,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吞。

    但常凯申却是打着裁军的幌子,只裁别人,不裁自己,以此为借口收拢兵权,这尼玛是人干的事儿?

    冯庸说:“南方大战就快打响了,北边很可能也会牵扯进去。六子,我觉得明诚说得对,东北的首要任务是抵抗日本入侵,不要轻易入关掺和。”

    “日本是要防,但关键时候,我们也要入关平息战乱,让中国重归和平。”张学良跟周赫煊的想法不一样。

    张学良的观点就是要投机,一来为国平乱,二来为东北捞好处。他虽然时刻堤防日本,但却不认为日本人敢轻启战端,毕竟奉军好几次入关,日本人都没有趁机出兵。

    然而,九一八事变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张学良调动奉军入关,去掺和中原大战,从而被日本关东军趁虚而入。

    至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国打完中原大战那场内战后,国力损失太过惨重。全国士兵死伤30余万,地方军阀被打残,中央政府又消耗军费数亿元,各地物价飞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再打仗。

    东北军虽然没有受到损失,但无法以三省之力独扛日本。

    日本关东军就是看到了这点,才敢悍然出兵,因为吃准了南京政府没能力宣战。就算宣战,也是宣而不战,欠了一屁股外债,中央哪里还有钱打仗?

    等冯庸离开后,张学良打开抽屉,看看里头躺着的电报纸,越想越觉得没滋味。

    那电报,是冯玉祥发来的,联络张学良一起反蒋。

    “鹤如,”张学良叫来副官,“以我私人名义,给希望教育基金会捐一万元,顺便让《大公报》登报公布消息。”

    张学良办事还是很地道的,一万元捐出去,既能弥补他和周赫煊之间的裂痕,又能表达自己大公无私的态度。

294【废除中医】

    三乐堂。

    初春阳光正好,怀孕七个月的孟小冬,正在女佣的搀扶下在花园散步。

    周赫煊坐在门口长椅上,问道:“进展如何了?”

    朱湘道:“招聘工作很顺利,初步筛选出24人……”

    “我是说贪污教育善款的案子。”周赫煊苦笑。

    “富双全拒不承认贪污,但下面的普通员工已经招供了,天津地方法院决定4月初开庭审理。”朱湘说。

    普通员工贪得不多,只能分点鸡零狗碎的小钱,他们自然痛快认罪。如果积极退还赃款的话,可能都不用坐牢,反而是几个主犯死咬牙不松口。

    朱湘不仅热血愤青,而且属于阴狠之人,居然不声不响的花四个月时间,把一些重要证据搜集到手,让富双全等人根本无法抵赖。

    周赫煊不想再谈这事儿,笑问:“听说尊夫人快生产了?”

    “是快足月了。”朱湘说起这个,脸上终于露出微笑。

    周赫煊说:“等孩子出生,我可要做干爹啊。”

    “哈哈哈,没问题。”朱湘大笑不止。

    事实上,朱湘并不爱自己的妻子,因为属于包办婚姻。

    浪漫诗人嘛,心里多少都有对爱情的向往,总觉得包办婚姻毁了自己的一生幸福。

    历史上朱湘混得很惨,但他的妻子刘霓君始终不离不弃,甚至在朱湘最落魄的时候,在纱厂做女工养活全家,慢慢的把朱湘给感动了。

    后来朱湘留学美国,两年内给妻子写了106封情书,相当于一个星期写一封,可见两人感情还是不错的。

    只可惜,朱湘由于生活事业双双受挫,精神出现问题,性格变得越来越狂躁。到最后整天疑神疑鬼,颇有些被迫害妄想症的征兆,甚至怀疑妻子出轨,经常对妻子进行家暴。

    刘霓君实在无法忍受,主动提出离婚,破灭了朱湘最后一丝生的希望,怀揣着两本诗集跳水自杀。

    就现在的状况来看,朱湘的精神还比较正常,对妻子虽然冷淡,不过已经慢慢接受了。

    希望悲剧不要重演吧。

    朱湘突然说:“明诚,我想去美国留学。”

    “那你老婆孩子怎么办?”周赫煊实在没想到,朱湘又要跟历史上一样去留学。

    朱湘说:“再等半年吧,到时候孩子差不多半岁了,基金会那边也走上正轨,安排好一切我就去美国。”

    周赫煊问:“需要帮忙吗?”

    “不用,我申请了庚款资助,又有朋友帮忙,留学暂时不差钱,”朱湘说,“只是霓君和孩子,要摆脱明诚兄多多照应。”

    周赫煊笑道:“我都说做干爹了,能不管吗?”

    朱湘抱拳道:“多谢了。”

    唉,不管是李寿民、朱湘,还是沈从文,都是有追求和抱负的青年。

    走就走吧,周赫煊也没想过把他们拴在报社。

    顺便说一下李寿民,此君的《蜀山剑侠传》如今火遍北方数省,甚至在南方也小有名气。他还跟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段祺瑞的侄子段茂澜拜了靶子,并且深受傅作义的信任,混的是春风得意。

    段茂澜最近出任天津电话局长,邀请李寿民过去当秘书,李寿民满口就答应了。因为傅作义的秘书太多,李寿民整天没啥事干,去电话局那边则能办些实事。

    李寿民也是有官瘾的,他做梦都想在官场有所作为。但他又不喜欢依靠裙带关系上位,只想凭自己的能力,这就有些难搞了。

    当初张作霖威风的时候,周赫煊找张学良求求情,便能帮李寿民安排个好差事,但李寿民却不屑于此。

    一身傲骨是好事,但如果没有背景,那就很难在官场混得好。

    周赫煊跟朱湘正聊着,突然佣人过来禀报说:“先生,丁大夫来了。”

    周赫煊连忙起身,快步过去迎接。

    只见一个60岁左右的老头儿,蓄着花白胡子,拄着跟拐杖,背后跟着个背药箱的学徒,已经被佣人领着进来。

    “丁老先生赎罪,在下有失远迎!”周赫煊上前见礼道。

    老者捋胡子笑道:“周先生不必客气。”

    这老头儿叫丁国瑞,乃天津中医领袖,天津医药研究会的创始人,擅长内科、妇科和儿科。

    晚清时西风东渐,什么都讲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包括中医也是如此。

    光绪年间,丁国瑞就号召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